中国经济还有希望吗的希望在哪

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_网易新闻
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原标题: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此次记者会历时约2小时10分钟,近1200名中外记者参加采访。文图均据新华社
关于中国经济
金融的首要任务
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
路透社记者:近期中国股市和汇市的波动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请问总理,您认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和加强监管有什么计划?股市、汇市和债券市场将会有哪些重点改革措施?近期的市场波动会不会影响改革的进度?深港通会不会年内推出?
李克强:请你提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问题当“当头炮”,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许多金融问题的表现往往早于经济问题的发生。但金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去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像降息、降准、定向降准等措施,这不是量化宽松,我们始终注意把握货币供应量的松紧适度,主要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所以金融机构还是要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
当然金融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要防范风险。我更关注的是金融机构本身,去年由于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是在上升的,但是我们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降低企业的债务率。不管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
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原因,中国股票市场发生了异常波动。下一步怎么办?股市、债市、汇市这些金融市场,本质上都是市场,还是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当然,政府有监管的责任,现在看,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改革和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实现全覆盖,因为现在金融创新的产品很多,不能留下监管空白;要增强协调性,因为金融市场产品之间关联度比较高,协调要有权威;还要做到权责一致,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分层负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防止苗头性的问题蔓延,也不能容忍道德风险。总之,还是要瞪大眼睛,炼就一双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
借这个机会我还要强调一点,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当前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还是要按照已定的职能履行职责,守土有责,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而且还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也是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我们已经开通了“沪港通”,实践表明对两地都有好处。现在内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
新华社记者:开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很不稳定,中国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也会拖累世界经济,请问您怎么看?
李克强:你可是问了一个大问题。不过要说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
的确,世界经济现在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又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会受到影响和冲击。中国经济本身也在转型,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所以说下行的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区和行业的走势分化。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人民群众可以说有无穷的创造力,但我们的政府部门确实还管了一些不该管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情。同时,在保障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方面又没有完全到位。所以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更好发挥出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像我们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都会释放市场的活力。
同时,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在放缓,但是我们还是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我们的传统动能还有很大的潜力,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有效投资需求。我们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
过剩产能要去,职工饭碗不能丢
彭博新闻社记者:去年在同样的场合,您曾经说过,中国政府会继续下定决心推动壮士断腕的改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您说中国经济需要至少保持6.5%的增速。同时,不同的政府部门官员也表示,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岗潮。我想问您,如何解决好保持中国经济一定增速以及避免可能产生不稳定影响的下岗问题,如何确保不会影响您本人所说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改革议程的推进。
李克强: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支撑经济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行业。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行业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行业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职工转岗并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必须做到过剩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对于一时还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奖补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
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财经》杂志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经济”这一概念,这是不是指现在新兴的电子商务和小微企业?这和您之前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什么关系?这些对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什么作用?
李克强:我们说要发展“新经济”,是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经济”不仅仅是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和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发展“新经济”,小微企业可以大有作为,大企业可以有更大作为。
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而且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的动能。发展新动能对于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很有意义。像我们现在推动去产能,就涉及到重化工企业,很多这样的企业用人过多,需要把富余员工转岗,而新动能发展起来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使我们可以较大力度推动去产能。我们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为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一个平台,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有活跃的空间。
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发挥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还是在于亿万民众的参与,这也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减政府权力的“痛”换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人民日报》记者:简政放权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但也有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很多事办起来还很难,特别是一些事情在办理的过程当中有找不到门的感觉。针对这种现象和问题,您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李克强:简政放权可以说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三年前就在这里,我曾经明确表示过,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三分之一,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根据第三方评估,多数企业和群众对这样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与此同时,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有更高的期待。
我们现在审批事项还是比较多,而且保留的事项当中有很多标准不统一。这本身就束缚了产业的发展,也抑制了群众消费的需求。所以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尤其是要推进标准的统一。在这方面要下达硬任务、排出时间表。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证照是没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坚决清理,该废除的废除。
放权并不是放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措施必须到位,还要防止任性、任意地检查,这样简政放权才能更有效,才能让生产力发展起来、群众得到好处。我们还要推动优化服务,比如像政务公开加上互联网,让群众少跑腿,还能够办成事。
推进政务公开还要在三方面努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大家对政务公开也是有越来越高的期待,每年依法申请公开信息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够“给力”,发布消息相对滞后,大家心里有些着急,有些意见。请问总理您怎么看?
李克强:政务公开和简政放权可以说都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中央也明确要求,要推进政务公开,我们还要在若干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第二,能上网的要尽可能上网。政府的权力清单要上网,权力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人们不是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吗?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
第三,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我们出台一些政策,是为了利民、惠民,群众看不懂、有疑问,那就要解释。一些合理的建议,该修改的就要修改。要让政策的内涵透明,而且也回应民意。今年“两会”前,我就要求国务院的部长们主动发声,回答记者的提问。不是有一个“部长通道”吗?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不能记者一发问你就拱拱手一走了之,要把嘴巴张开,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
政务公开实质上是要让政府的权力受到监督,这样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效率,而且从制度上来避免滥用权力。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朋友们的监督。
关于社会保障
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空话
中国新闻社记者:据了解,现在有些地方的养老金发放已经出现困难,一些市县在靠贷款发放养老金。请问总理,中央政府是坐视不管还是准备为他们买单?
李克强: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尖锐,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实有突出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这三年中央财政就拿了上万亿元,但有一条,地方必须尽职尽责,而且中央政府要督促地方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
大家都有退休、需要养老的一天,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保障公民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结余3400多亿元,累计结余3.4万多亿元,我们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万亿元没有动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让企业多减轻点负担职工多拿点现金
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在社会上降低“五险一金”的呼吁是比较集中的,如果一个职工工资条上一个月收入是8000块钱,他到手的收入实际上不到5000块钱,3000块钱都缴纳“五险一金”了。另外“五险一金”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他们觉得压力很大,企业和职工都希望能够少缴。但如果他们都少缴的话,那么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可能会变得更加紧张。请问总理,您怎么回应来自社会的这些意见?这样一个棘手的“两难”问题有没有列入您今年的政府工作议程,您准备怎么具体地解决它?
李克强:我在参加“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来可以考虑适当地调整“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国务院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缴存比例。
当然,“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各地情况不同。我前面已经说了,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这件事是可以做的。总的来说,就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下决心要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
《中国日报》记者:在今年两会开始前,我们发起了一个“我向总理提问”的网上投票调查。目前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快推进医保的全国联网。有1000多万网友把票投给了这个问题。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您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李克强:你刚才讲的事情我也经常听到。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和子女在异地生活,还帮助照看第三代,但是生病住院了还得回到原来工作的地方去报销。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具体的事,但对碰到这个事的人或家庭而言,有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我们执政的目的是为什么?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改善民生,就是要让群众对民生的呼声和要求,倒逼我们的发展,推动和检验我们的改革。
关于两岸合作
会继续推出有利于
两岸经贸合作举措
中天电视台记者:台湾今年政党轮替,有舆论认为,这可能会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请您谈谈对今后两岸关系前景的看法,大陆方面会不会继续推出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民生的新措施?
李克强:两岸经济社会关系在不断密切,而且需要良性互动。去年我到福建考察,曾经开了一个台商座谈会,不少台商对大陆出台的经济举措很敏感,很多人都担心对台湾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会不会改变。我们听进去了,回来就发了文件,明确对台资企业已有的优惠政策不得改变,要给“定心丸”。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同胞。
我们还会继续推出有利于两岸经贸合作的举措,当然前提是要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石还是“九二共识”。只要遵循这一政治基础,大家都认同两岸属于一个中国,可以说什么问题都好谈。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我们之间的血脉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会造福两岸民众,改善民生。
关于香港发展
利于香港繁荣稳定的事
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
凤凰卫视记者:今年大年初一香港旺角发生了骚乱事件,凸显了香港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香港的经济增速也是放缓的。目前在香港社会,大家都在讨论未来香港的出路在哪里。请教总理,在您看来,香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中央政府是否会出台新的措施来支持香港发展?
李克强:要是再有人问你香港怎么了,我建议你回答:香港一定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没有也不会改变。而且我们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香港民众有智慧处理香港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
说到发展,这既是香港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当然,香港的发展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年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2.4%,这不算低了。香港还可以更多地发挥自身优势,当然也可以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只要是有利于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香港民众福祉,特区政府提出来的事,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我对香港的前景看好。
关于国际环境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们毫不含糊
埃菲社记者:在过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由于朝鲜采取的一系列举动,美国正在加强在韩国的军事部署。同时在南海地区军事紧张态势似乎也在升级。另外,澳大利亚也在和美国磋商,要引入战略轰炸机。还有就是不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签署了TPP。您是否认为奥巴马总统的“重返亚太”战略已经给中国造成问题?您觉得在亚太地区还存在其他不稳定因素吗?
李克强:概括起来讲,你问的还是关于中国周边的问题。中国始终主张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邻里发生纠纷,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但只要以诚相待,坚持用外交、和平手段来解决,完全可以维护地区的稳定。至于域外国家,像美国,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我们可以在亚太地区进行合作,管控好分歧。
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边。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毫不含糊,这两者并不矛盾。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反腐是中国经济的希望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继续浏览相关话题:
中国共产党要想直面中国人民,只有成立一支由没有污点的、没有社会背景的,20---25岁中国青年大学生组成的“直谏监督局”,每个地区招录100名,异地交叉布局,用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组织部应该对部、厅(司、局)、处、科级副职也按五年任期使用,五年到期没有什么建树,得不到提拔使用的,就改为“虚职务”;一是防止一个干部长期待
图文编辑模式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希望在哪里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商务进行时
声音?voices
&&&&&&&&&&&&&&&&&&&&“两会”后中国经济新转机在哪里?--百度百家
“两会”后中国经济新转机在哪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两会后,中国经济新转机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全面铺开,对新产业支持加大力度,但房地产仍然是今年增长动力。今年它会走向哪里,是相当不确定,如果信贷过度扩张让房价疯狂上涨,那么房地产市场不会走得太远。
每年的两会,不仅是对前一年各项工作的总结,更是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期望。希望通过两会,推出更多地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特别是今年,在去年经济增长下降到26年来最低,及金融市场乱象丛生的背景下,市场对这种期望更高。
事实上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更多的金融改革不列其中,但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还是不减往年勇。比如大力增加财政赤字,将2016年财政赤字目标由去年的2.3%大幅增至3%,达到2.18亿人民币。同时宣布今年启动“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包括完成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城市交通轨道等投资,以弥补去过剩产能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同时也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到6.5%-7%,这自然为政府施政增加了弹性空间。还有,加大对一些新产业及行业的力度,以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些都将给201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和新机会。
不过,就目前的经济形成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一点都不可小觑。一是人民币汇率能否企稳?尽管猴年之后,央行主动出来与市场沟通,人民币汇率才开始企稳,特别是美联储星期三不加息,更是为人民币汇率的企稳有了喘息的机会。不过,已有的数据显示,早几个月中国资金外流严重、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完全扭转、进出口和制造业还有衰退。
彭博社数据显示,在2015年12月美联储宣布加息前,1月到11月中国资金外流高达9000多亿美元。2015年全年资本外流超过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减少5000亿美元。今年1月份中国资金外流超过一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减少995亿美元。从2015年8月份截至今年1月中旬,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下跌约6.5%。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不扭转及大量的资金外逃,它已经对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能够企稳,这种影响还会发酵。目前市场仍然处于观察之中。
二是从进出口数据来看,按美元计价2月份中国出口12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5.4%,创2009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进口额为9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8%,连续16个月下降。也就是说,外需严重不足,仍然是影响中国进出口的重要因素。如果外部经济不能够在短期内好转,中国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负增长。
三是中国2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降为49.0,连续第7个月低于50临界点;2月份财新制造业PMI为48.0。两个数据均下滑且低于预期。制造业PMI低于50临界值意味着制造业出现衰退。 这些数据也表明,在当前中国去产能、去库存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多以不看好,企业经营困难。
四是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CPI同比增长2.3%,较1月的1.8%远高于市场预期,早些时候市场一直担心中国通货紧缩的情况可能不会出现。虽然CPI中的食品价格受春节因素的影响,但现有的资料显示,3月份的农产品价格只是比2月小幅回落,仍然处于高位;同时旅游和房屋租金的服务价格持续上升,这些都显示居民消费需求不差。但是2月份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或PPI按年按月继续下跌,而PPI负增长已经持续了近三年多时间了,这意味着当前中国工业生产的调整仍然处于十分艰难之中。
面对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市场一直认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更会宽松,特别如欧美国家那样。但是从最近央行表现来看,货币政策有点左右变难,既希望通过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但又担心大量的流动性是否会流入实体经济。因为,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流动性周期(货币政策)、信贷周期(金融情况)及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三大宏观周期表现并不是那样平衡,甚至于脱钩。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也没有推动CPI的上升。因为,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更多的资金流向的房地产市场,从而让一些城市房地产的资产价格疯狂上涨。
这种现象也是为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市场不能够“脱实向虚”重要原因所在。而且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表面上也对房地产市场冷处理,既没有出现遏制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的字眼,也没有对房地产以经济增长寄有太多的热情。但实际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又回到房地产上。因为,只要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再过度宽松,资金还是会流向房地产市场及推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所以,两会后,中国经济新转机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又全面铺开,对一些新产业支持会加大力度,但房地产仍然是今年增长的动力。但是今年中国房地产会走向哪里,是相当不确定,如果信贷过度扩张让房价疯狂上涨,那么房地产市场不会走得太远。
阅读:3117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37万
阅读:28万
阅读:15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金星就是现代版的晴雯,古代以撕扇为乐,金星以撕大咖为娱。撕的痛...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望经济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