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支付宝可以透支吗购物能透支吗

错误(可在服务器上查看具体错误信息)如何在唯品会上用支付宝付款呢_百度知道
如何在唯品会上用支付宝付款呢
提问者采纳
支付页面的时候选择第三方支付——然后选择支付宝支付——输入支付宝支付密码。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先天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谢邀&br&&br&作为一个被唯品会伤过的男人,本来不太想答这个题的,但是晃了一眼它最新的财报,发现数据还蛮好看的,忍不住又研究了下,理论上这两家公司我都没怎么仔细看过,所以简单讲下,不足之处望轻拍。&br&&br&因为涉及到两家公司,而且又是季报表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分成三个方面来说,季报数据、商业模式,以及市场表现。&br&&br&1.季报数据&br&&br&首先更正下提问者的错误,提问者看的数据应该是 gaap 的,但是现在这类互联网企业都偏重于看 non-gaap 数据,两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商誉和股权上,虽然说商誉和股权也是靠企业投资来的,但是现在互联网企业的兼并购常用股权置换和资源换置的方式,不太影响企业现金和经营性现金流。&br&&br&所以把这些抛开来看的话,唯品会在2015年q4的 non-gaap 净利润只有5亿人民币左右,折合 non-gaap 净利润5.3%左右。而京东的亏损,需要扣除当初收购的以拍拍网(&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为主的几个投资主体的商誉减值,算下来, non-gaap 的亏损为 8亿5千万人民币左右,折合 non-gaap 净利润 -0.5%左右。&br&&br&好了,更新完错误之后,我们从两家公司的季报数据简单看下,先说唯品会,唯品会这季度最亮眼的并不是他的净利润,而是他的收入,他在这个季度创造了大概130亿的净收入。我们看下他前五季度的净收入(图表是美元数据,需要汇率换算)&br&&br&&img src=&/39868cabce559db4f0d1539_b.png& data-rawwidth=&1930& data-rawheight=&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0& data-original=&/39868cabce559db4f0d1539_r.png&&&br&&br&然后我们看京东的&br&&img src=&/ff29b5b907bc70629ade2c461b624a4c_b.png& data-rawwidth=&2006&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6& data-original=&/ff29b5b907bc70629ade2c461b624a4c_r.png&&&br&一般来说q3是销售旺季,q4虽然有双十一,但是折扣也很厉害,两者的差距都不会太大,而唯品会q4这么亮眼除了他的q3表现渣业绩外,还有我强烈怀疑这家公司在第四季度的收入有作假嫌疑,至于为什么做假,先按下不表。不信我们看看聚美和当当的。&br&聚美&br&&img src=&/70d20a514f764ca24462b_b.pn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1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70d20a514f764ca24462b_r.png&&当当&br&&img src=&/4f029fdc7c5eb9ba42d575_b.png& data-rawwidth=&1972& data-rawheight=&1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72& data-original=&/4f029fdc7c5eb9ba42d575_r.png&&&br&好了,比较完收入的绝对值,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净收入的季度同比增速(就是2015年q4季度收入对比2014年q4季度收入)。&br&&br&q4,唯品会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速为65%,而京东的在57%,但是我们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京东的基数是47亿美金,而唯品会13亿美金,相比起来,唯品会净收入的增速比例虽然高,但是实际的经营成果远远不如京东。&br&&br&另外,还有一个核心指标,京东的表现也很好,就是移动端的收入增长率,这一块是现在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考察指标之一。唯品会在季报中显示,移动端占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的82%,增速在120%左右,而京东的是核心业务的订单,来自移动端的占比是61.4%,增速230%左右,这两种对移动端贡献度的计算口径不一样,究竟谁更准确,可能还需要深究一下,但是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无论从基数,还是增速,还是后续的空间,京东在移动端的表现都远好于vips的。还有些活跃用户、arpu值数据我就不去深究了。&br&&br&综上,我们可以感觉的到,虽然一个盈利,一个亏损,但是就成长性来说,京东是好于唯品会的,而现在的电商企业,都按ps估值,这种估值有很大的拍脑袋成分,成长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所以市场对两者的财报衡量,更偏向于京东。&br&&br&2.商业模式&br&&br&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京东走品牌电商模式,自建物流,拓展金融,跨境、众筹等,本身又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无论是自身的品牌效应,还是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都是远好于唯品会的。&br&虽然唯品会算是细分龙头,但是他本身在品牌认知度,行业流量,地位以及商业模式的可变现途径上,都比京东差。市场对待京东的态度是要比唯品会宽容的多的,说白了,就是京东的想象空间比唯品会大,所以能够享受更高的市盈率、市销率以及对亏损的容忍。&br&&br&3.市场表现&br&&br&回到我先前说的一个点,现在的电商估值,大部分都喜欢直接上市销率,然后直接同行业比较,得出一个相对的便宜或昂贵,这种估值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未来具有想象空间,盈利模式和营收规模都还没有成型,所以“成长”是核心指标。&br&&br&而唯品会呢,他在2015年的q3,财报前发布了盈利预警,营收规模大幅度低于预期,原因是因为暖冬造成的冬衣销量下降。这件事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直接造成了3个恶劣的后果。&br&&br&&ul&&li&首先,他的管理层信誉受到严重怀疑,直接在财报前发布了盈利预警,属于突然袭击,造成了巨大的市场恐慌,引发了抛售潮。而且理由荒唐,当天当当就发布了新闻稿,不认为存在暖冬现象。&br&&/li&&/ul&&br&&ul&&li&其次,他的成长性开始受到质疑,尤其是用户增长这一块,我在粗略浏览唯品会的电话会议稿的时候,就发现分析师的提问,有好几个都在问,2016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策略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可见在新增市场这一块唯品会遇到了瓶颈。&br&&/li&&/ul&&br&&ul&&li&最后,一天30%+的抛售潮,对机构是巨大的损失,尤其是那些搞价投风格的,他们不怕短期内的个股回撤,怕就怕两种,一是企业的永久性破产,二是估值的永久性损失,就是泡泡吹太大,市值可能都估到100年以后了。机构一旦翻脸,你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可能就不是一张漂亮报表能够解决的了,据说当初兰亭季报后大跌,某个机构老板对当时的兰亭承销商当场就翻脸了?&br&&/li&&/ul&&br&所以,唯品会能跌这么厉害,也是部分原因是自己造的孽,各大卖方分析师也毫不留情的降级&br&&img src=&/011fde5d9389cac77fa13_b.png& data-rawwidth=&247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70& data-original=&/011fde5d9389cac77fa13_r.png&&&br& 归根到底,股票涨还是跌,无非就是贵了或者便宜了,现在的市场已经没有那么宽容了,整体的估值中枢有下降的趋势,尤其喜欢对市梦率痛下杀手,要小心成长性预期扭转的风险。
谢邀作为一个被唯品会伤过的男人,本来不太想答这个题的,但是晃了一眼它最新的财报,发现数据还蛮好看的,忍不住又研究了下,理论上这两家公司我都没怎么仔细看过,所以简单讲下,不足之处望轻拍。因为涉及到两家公司,而且又是季报表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b&我收回对唯品会脑子清醒的夸奖,因为今天晚上居然发现他也在湖南台“我是歌手“打广告了。看来聪明一时未必聪明一世。&/b&&br&————————&br&看到其他回答中的“高帅富&&奢侈品“愣了。如果不是因为还有竞争对手,真的以为是软文了。&br&唯品会哪是什么卖奢侈品的电商?它分明是一个卖二三线时尚品牌的电商,比当当定位高一点而已。&br&没错,它一开始的时候的确不是“的奥丝”,但却是一个心比天高的孩子,想着自己要去当Net-a-porter,或者至少做个YOOX,后来它发现搞不定,中国市场没那么成熟,大家对在网上花五千块买一个手袋还是有疑惑,消费量也只限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于是它立刻转身了。&br&怎么转身?重新找一个模仿对象,TJX,主攻二三线城市不说,卖的产品也立刻从GUCCI转向了金利来,二三线城市的好处就在于,众多消费者对品牌知识了解不够,有一定消费实力,但苦于没有买时尚品牌的渠道,而二三线品牌的竞争非常剧烈,库存压力大,实体店促销成本高,所以可以给出电商的折扣也多——你见过哪个电商卖6折的LV?都是阿迪达斯才有工厂店.&br&当当亚马逊也在卖这些二三线时尚品牌,但是没有唯品会专注(给人的印象还是卖书的),又不如唯品会砸的营销费用多(2011年砸了上千万美元),难以在消费者面前树立一个专业的形象。而唯品会找准了这个市场空间,所以生存了下来。&br&但唯品会比某些商家聪明,没在电视和广告上砸钱,也没为谁谁代言,那真是暴发户和想出名的行为集大成者,要知道80号90号最讨厌的就是被归类,最喜欢的就是揭老底,一个本身不太牛(这个不太牛不是指其学历和家世及能力,而是指其颜,其言,没法子偶象就是皮相的东西)却硬被发胶和聚光灯打造出来的偶像可能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点击率,但长期看来只会提高嘲笑率。也不知道那帮天天在广告秀形象出风头的CEO研究过什么叫ROI转化率没有,砸多少钱做营销不是就和效果成正比。唯品会的营销费用花在哪?在互联网推广上,他知道只有那天天在电脑前发呆但闷骚的宅男宅女才是潜在客户,所以搜索、网址导航和关键词营销才是唯品会的重点,它的线下营销少得可怜!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是由什么人提供的搞清楚没有?是14-18岁的学生族,这些学生族能成为贵价化妆品的主力客户吗?&br&以上说的是营销,其他的原因还有不少。&br&一个么,要感谢经济危机,07-11年,全世界经济都不好,经济不好,服装企业和时尚行业的库存就是大麻烦,占了太多资金了啊,唯品会跳出来帮大家消库存盘活资金,当然受欢迎,各家供应商给的折扣也就多了。&br&二个么,也是唯品会的经营者头脑清醒,电商要想生存壮大,最主要的环节在物流和仓储,所以唯品把唐倚智招来绝对是下对了棋,这位同志是在当当网和TESCO混出来的,管的就是物流,电商实体都搞过,对于中国物流摸得熟,同志有效地帮唯品会开发了一套物流仓储模式,下降成本的同时也有了点好口碑——至少唯品都是自营物流,没搞厂家发货那一套,为这个京东失掉多少客户被多少人痛骂啊。(与之对比,看看聚X某家找的什么经理人来?世纪佳缘副总裁刘惠璞……)&br&&br&三个么,唯品会懂得时尚行业的一个要点,那就是”快&, 他原来搞的那个什么叫闪拍还是什么的,图的是快,饥饿营销的同时,商品转换周期也快,就算有一款赔本了,马上洗干净底,不会后面尾大不掉。所以它可以尽情地淘汰供应商,尽情的讲价……这也给了唯品会直接接触品牌、大代理商的机会,减少了假货的可能。这么说吧,你一个月卖个几百瓶ANR品牌谁理你啊,你当然只能去找小代理商和水货了,那有没有假货你就没法子说了。但是你一次性要进一万瓶ANR呢?(以上不是特指,只是举例。唯品和EL和美商怡佳到底怎么搞的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化妆品的确是不喜欢电商的,因为网上售卖会削弱其品牌形象,但是再多的形象也得为利润让利。(而且唯品也很精,你看它家EL的页面,除了小样便宜之外,正庄的价格不说比淘宝,比日上专柜都贵得多,实际是不怎么冲击整个市场的)&br&四个么,唯品会的头头聪明,懂得流血上市,资本运营这块就不深谈了。&br&&br&以上只是个人早上起了床后头脑不清楚的分析……肯定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不过,唯品会并不是就是牛B了,它们亏了这么多年,一直到2012年四季度才开始盈利,要说逆袭成功,还早得很呢,一切还要等时间考验。毕竟电商是一个微利行业,20%的毛利已经是很不错了,而要在中国的环境中继续理清物流和仓储,那还真的需要耐力呢……&br&——————————&br&下面单纯从网页设计上比较一下电商企业的“如何找准目标客户,刺激购买欲能力”&br&唯品会的网站的页面设计大量的轻柔颜色和女性形象,找准了女性的心理特点。紫色和粉色的布局,明显的两个女性的时尚形象,立刻对于女性有直观的吸引力和模仿诱惑。&br&&img data-rawheight=&613& data-rawwidth=&1176& src=&/fb57af22463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6& data-original=&/fb57af224637_r.jpg&&&br&这是聚X网站&br&&img data-rawheight=&128& data-rawwidth=&255& src=&/abcfa7cb34f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br&真不知道设计者的脑子是怎么转的,一瓶护肤品成了主角,还有那么多难看的粗黑文字占了主要江山。拜托!女人喜欢看文字还是看图片?喜欢看实物还是看效果?彭姐姐拿着手袋往那一站立刻就有无数人想买无用,谁管那个包是牛皮的还是羊皮的?&br&&br&对比一下和聚X品同样性质的莎莎的,也可以看出,人家是多么重视女性形象的和直接数字重点营销的。买得起雅诗兰黛ANR的,谁要听你再吹一次“肌肤紧实”“弹性“啊,你就是一家折扣网站,老老实实做折扣的事就行了。&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1155& src=&/ef22c50f605c51e9dae54f9a793c049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5& data-original=&/ef22c50f605c51e9dae54f9a793c0492_r.jpg&&
我收回对唯品会脑子清醒的夸奖,因为今天晚上居然发现他也在湖南台“我是歌手“打广告了。看来聪明一时未必聪明一世。————————看到其他回答中的“高帅富""奢侈品“愣了。如果不是因为还有竞争对手,真的以为是软文了。唯品会哪是什么卖奢侈品的电商…
6知乎对于产品问题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过度解读”。实际上这是一个减库存的功能性问题,并不是诱导购买的情感性问题。&br&&br&&br&减库存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拍下减库存、付款减库存、放进购物车减库存。每种减库存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br&&br&&br&拍下减库存:&br&&br&顾名思义就是拍下后、无论消费者是否付款,都会把库存减掉。如果商家出售的宝贝只剩最后一件,被消费者拍下之后没能及时付款,那别的消费者在这个店里就买不了这个商品了。&br&&br&&br&拍下减库存的方案无法规避商品恶意被拍的风险。如果商家的商品大量被拍下,但一直未付款,就会造成别的消费者无法购买。&br&前几年淘宝中小商家大闹天猫,狂刷韩都衣舍等大店就是这样,疯狂拍下商品,造成韩都衣舍大量商品库存为零被迫下架,导致大量需要正常消费者无法购买。&br&&br&&br&&br&付款减库存:&br&&br&&br&付款减库存的意思是,消费者没成功付款之前,不会减库存,也就是说任何别的消费者都能继续拍下剩余库存的商品。直到消费者付款成功,才会减掉相应的库存。&br&&br&&br&&p&“付款减库存”会在消费者成功付款后,商品的库存数量才会相应减少,所以会导致超卖,尤其是在促销的时候会非常明显。&/p&&p&举个栗子,某个商家在做樱桃促销,共100箱库存,上了活动促销后,消费者在一个小时内一共拍下了106箱,这个时候,这100箱樱桃显然不够卖给106个消费者了。谁先付款就发给谁,剩下的不管?显然不行。&/p&&br&&br&&p&放进进购物车减库存:&/p&&p&“添加进购物车减库存”实际上是“拍下减库存”的衍生出来的新方式,本质上依然是拍下减库存,特点是将减库存锁定时间缩短,加快了流动速度。&br&&/p&&br&&p&唯品会这类特卖网站,一个特卖活动很可能只有3小时,如果还按照淘宝的做法“拍下后减库存,72小时内不成交,系统才自动关闭交易”,显然不可取,因为整个特卖活动可能也就3小时呀。&/p&&br&&p&特卖的时候大量消费者同一时间涌入,如果消费者拍下后,给很长的思考时间是否购买,特卖根本没法玩,所以得给拍下减库存增加更敏感的时间限制。&/p&&p&也就是说,为了加快流动,需要增加自动清空购物车功能,尽可能的将库存更快的释放出来,一方面可以给真正需要购买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带来了大家说的催促购买。&/p&&br&&p&这一场景就是要买赶紧,不买赶紧拉倒,系统加快自动把你踢出,把商品赶紧让给真正想买的消费者。尽快结束这个活动(相比淘宝的72小时)。因为还有千千万万个特卖活动等着上线啊。&/p&&br&&p&在这个过程中,现在你感受到了吧,根本原因是为了处理库存问题,当然,自然而然的就带来了其它答案所说的“造成紧迫感、引诱消费者快速下单”等情感引导能力。这里千万别本末倒置,不是为了情感需求而设计库存,而且真的为了处理库存问题带来了情感引导。&/p&&p&这很重要,举个栗子,设计uber是为了打车,而不是约炮。约炮是自然而然带来的附属情感能力。如果一开始就奔着设计约炮的目的去设计uber,得到的结果就不是这样啦。&/p&&br&&br&京东卖的大部分是普通商品,超卖现象不严重,它默认采用的实际上是付款减库存,对于自营商品,京东有能力快速补货。&br&另外,京东在后台一定有一些逻辑在避免超卖。对于库存敏感商品,在合适的时候,提前判断出来,直接不让消费者下单。所以你感知不到京东催促你赶紧下单。
6知乎对于产品问题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过度解读”。实际上这是一个减库存的功能性问题,并不是诱导购买的情感性问题。减库存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拍下减库存、付款减库存、放进购物车减库存。每种减库存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拍下减库存:顾…
我到唯品会工作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至今仍然难忘。&br&&br&&b&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b&&br&&br&说起来我的经历比较曲折,2001年的时候我高一,我就是一个站长,为自己的偶像制作过网站,PV、UP、IP什么的都很不错,也一直坚持。后面还自己制作过几个论坛,人气和氛围都不错,也自己会针对需求开发一些PHP小插件。希望毕业以后也能从事互联网方面的工作,却一直求职无门。&br&&br&没有进展的情况下,2007年我大学毕业通过校园招聘签约到广州市的一家国企做信息中心技术员,待遇不好,也没发展,未来就是等着退休。工作没压力,但是我很不开心,因为信息中心只有我一个年轻人,其他同事都是40岁+,每天讨论的问题就是菜价、股票等等。我跟他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br&&br&我愿意来广州,本以为可以认识一些同意喜欢互联网的朋友,但是,从来都没有机会去认识过。&br&上的是倒班,周末基本没空,而且需要上夜班。&br&&br&&b&想过去参加互联网沙龙,可是那些地方一般都是在职者参加的,我去了又能做什么呢?&/b&&br&&b&我甚至想过跑到网易大厦门口去搭讪:“请问您是做互联网的吗……?我想跟你聊聊……”。可是谁会理我呢?&/b&&br&&b&我又从事的不是这方面的工作,聊了又能怎么样呢?&/b&&br&&br&期间也有去广州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投过简历,但总是被因为种种理由(如没有工作经验等)被拒绝。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产品策划”这种适合非技术出身的开发岗位,运营上又突出编辑的岗位性质,而我又没有相关经验,所以没有公司要我。&br&&br&我很想辞职,但是辞职了也不知道去做什么,所以就在这里等待着有一丝曙光照亮我未来的方向。&br&&br&我当时在51JOB的简历是这么写的:&br&&br&&p&&b&尚未毕业的时候,就想在日后从事互联网行业,但欲投无门,曾经有针对性地对不少于50家互联网公司(从大到小)投过多次简历、写过多次求职信,均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b&&/p&&p&&b&凭着对互联网行业的喜爱及热情,我没有放弃一直想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愿望,积极参加各种站长活动、UCD书友会活动,并坚持做站,分析各种互联网产品、撰写各种互联网评论。&/b&&/p&&p&&b&最近我越来越发现搜集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都是我所痴迷的。我喜欢分析各种产品的优劣及提出改进的建议。 &br&如果有互联网公司愿意打造最精致的产品,我诚意乞求一个参与的机会。 &br&我愿意从实习生开始做起,不计较工作强度,不计较薪水。只为入行的一个机会。&/b&&/p&&br&&br&&br&这个简历,看的人多,联系的人少。这种情况直到2011年,唯品会的夏先生联系到我,说看到我的简历,让我可以过来面试聊聊。经过两轮面试,唯品会决定要我这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于是我马上与原国企办理了各种离职手续,退掉宿舍,搬到出租屋,开始在唯品会工作,职位是产品助理。&br&&br&&b&工作方面,由于我有做网站的经历,在接手需求的时候也能准确判断出流程和难度,从一开始接专题需求,到后来接活动需求,再到后面接核心流程需求,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我真心觉得产品策划这个岗位真的是为我量身定做的。&/b&&br&&br&&b&当时,对我来说,能保证完成工作任务,是我全部的追求。&/b&&br&&br&两个月以后我转正,职位马上变成了产品策划,这在之前我是根本没办法想的。而薪水也比我原来的国企翻番了。&br&&br&唯品会的公司地点是一个质感强烈的小公园办公地点,办公室就是仓库,园区里花香鸟语,去过的人都知道。同事们都是健谈并热爱分享的年轻人,我跟同事的每一句聊天,都能聊到互联网趋势、新产品等等,而不是我在那个国企的那些无聊的东西。所以我跟不同部门的同事都处的很好,也很开心。唯品会是包中餐和晚餐的,到了时间就有美味、安全(拒绝地沟油)的热饭热菜热汤等着,对我来说这就是巨大的满足。而且经常会有不定期的下午茶,可能是蛋糕、汤圆、KFC等等。&br&&br&&b&那段时间至今为止仍然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也有很多难忘的同事。&/b&&br&&br&&b&夏先生是一个跟我一样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他也有做过歌迷网站的经历,并且比我做的更大,曾经的我与他,是无话不说的好友。好到如何程度?工作期间的一个眼神就能互相读懂。这种同好,我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他同时也是一位好领导,经常奋不顾身地帮我们争取资源。&/b&&br&&br&&b&PO女士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上司,对待下手是比较宽容自由的管理办法,这样产品组的很多同事都激发出了自己的才华与潜能,并充分得到实现,同时她的好人缘也让产品组在公司中能争取到非常多的资源,让产品策划工作保持着稳健快速的发展。&/b&&br&&br&&b&A先生是一个位置坐镇在办公室中间的高管,每天都加班到22:00以后才回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很让我佩服感动。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也每天都走的很晚,就是因为想多用心一些,想多学一些东西。这是受他的影响。有好几次他也发现了加班晚走的我,把他办公室的水果送了给我。&/b&&br&&br&&b&……&/b&&br&&br&&b&还有许多人,都值得我去尊敬和细数。&/b&&br&&br&但是命运却总不仅人所愿,我工作了快一年后,江西老家的家人,说有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去证券公司工作。因为其实我家里有很多亲戚都在证券公司工作,他们也希望我跟他们一样,从事金融行业。我当时完全不同意,毕竟在唯品会我的工作是很开心的。&br&&br&但是我耗不过家里人的说辞,就采取了一个当时折衷的方案,那就是,跟唯品会的人事说明,我的父母希望我到证券公司去工作一段时间,但我自己不确定那边是不是适合我,如果不适合,我希望回来工作。&br&&br&没想到我当时的经理和人事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并让我做好交接,如果觉得那边不好就尽快回来。&br&&br&但没想到,那一别就是久别。&br&&br&刚进证券公司一周就碰到上证指数大跌,我的客户的资金股票就全被套牢。&br&我的客户其实都是我的亲戚,我的职位是可以获取佣金提成的,这样等于降低了他们的炒股手续费。&br&但是毕竟是靠资源进去的,我在证券公司并没有工作位,也不需要上班,但却没办法辞职。&br&如果辞职,我的亲戚将遭遇巨大的佣金提成损失。&br&(所以我很后悔当初去了,最终骑虎难下)&br&所以由于证券公司正在缴纳着我的社保账号,我也没办法在广州的任何一家公司入职。&br&&br&命运是巧妙却弄人的,此时北京的大麦网丢来一个OFFER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就询问我在广州的社保被一家公司缴着了,在北京能入职吗?&br&那边的答复是可以的,说不同城市现在的社保还没有联网,而且知道我不在北京,说可以提供住宿。&br&我想了一个月,最后还是决定过去。因为我还是热爱互联网行业的,去那边工作着比什么都不做要好。&br&&br&说来很怀念,我到了北京以后,唯品会的同事刚好举办了一个广州的露营活动,还问我去不去,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我也一直不敢把我去大麦网工作的近况告诉他们,怕他们说我是骗他们的……&br&&br&可是后来他们还是知道了,因为圈子就那么大。&br&虽然是无奈去的大麦网,但我也把这份工作用心对待。&br&因为对华语音乐我还是了解的,在天涯我也是音乐版的首席斑竹,所以做起跟演唱会相关的产品运营工作也顺手。&br&&br&可是大麦网是没有员工餐厅的,每天的吃的地沟油催化食物,和北京雾霾空气,让在北京的我,时时刻刻都怀念着唯品会的好空气(公园办公室)和包餐的食堂。&br&&br&所以在后来,大麦网派我离开北京,长期去全国各地别的城市出差,我一口答应就马上去了。那是哪里要开演唱会,我就跟着去哪里的生活。张学友、张惠妹、周杰伦、梁静茹、陈奕迅、五月天、林宥嘉……等各种明星在全国各地开着他们的演唱会,他们到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br&&br&可是,这却是一种漂泊的感觉。于是,我发现自己产生了轻微抑郁症情况。&br&因为,面对不想回去的北京,回不去的广州,何处是归途?&br&&br&我每周必买的《南方周末》出现了这篇文章:&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555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方周末 -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于是我重新开始思考自己。我想想毕业这几年的不顺,还有长期为我担心的父母,再想想作为独生子的我的责任,&b&那我就回老家到体制里工作吧,离开互联网行业和一线城市,结束这一切。&/b&&br&&br&搜索了一下各种考公信息,刚好看到一则我老家全省信用社(农商银行)招聘报名考试的信息,我的专业和年龄恰好是最后一年符合要求,于是我就报名了。由于我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不错,这种考试完全没有难倒我,我所在的县城有九百人多人报名,我考了第一名,很顺利地通过面试入职上班,把北京和广州的家当统统都打包寄回了老家。&br&&br&一个月前的我,晚上还在演唱会现场拍照发微博,白天写产品需求文档;一个月以后的我就坐在银行的柜台里给客户办业务,那段时间的感觉真是恍如隔世。&br&&br&&b&可是,我内心最盼望的却是回到唯品会去工作。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初恋。&/b&&br&&br&但是,现在的形势却让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br&&br&现在的我,已经在老家县城的银行工作快一年了。完全适应,但也有了焦虑。&br&银行作为体制内的企业,已经算是高效的集体了。但要是跟互联网公司比,体制内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很突出的一点就是人才缺乏流通,只要进来了就一般不会失业,所以员工个人的能力也就被削除了个性,多了通性。考核上更是粗放管理,只抓存款一项指标。&br&&br&为什么要重视存款?因为银监会规定的”存贷比考核“,让银行想要赚钱,就只有不断的拉存款。&br&拉存款的指标分到每个员工头上,就是每个人几百万的任务。&br&一次还好说,但想到以后每个季度都要拉,这就是中国银行业所有员工都面临的痛。&br&所以,这是一个更加适合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工作。&br&&br&而且,余额宝这种产品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客户都有了理财观念,不会把大量的活期存款存在银行里了。所以在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并不会是一个好的行业。&br&所以,回老家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进入了一个低生产力的壁垒。&br&对于习惯了互联网公司高效生产力的我来说,这一点影响不小。&br&&br&至于好处,不用多说,如果我不追求在事业上的高度,这份工作还是可以做一辈子的,我将过着在老家能顺利结婚生子,陪伴父母,不用担心买房买车的稳定生活。&br&&br&所以,至今的我,仍然喜爱学习,关注业界,保持阅读,并坚持每天健身跑步。&br&高潮时享受工作,低潮时享受生活——这已经是唯一的一句可以安慰我的话。&br&我把我在银行的工作也当作学习,积极学习各种会计原理,支付结算业务,也许我不会在银行呆一辈子,但我工作着能学一些是一些,这些学习精神也是我在唯品会里养成的。&br&&br&&b&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b&&br&&b&真的希望有一天,我还能回唯品会工作。&/b&&br&&br&所以,如果我回去,我一定不想是“逃回”那里,而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回去那里。&br&&br&&b&因为,我想如果唯品会的同事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愿意再接纳我,也是希望我是一个进步的我,是有了更多经历的奋进的我,而不是一个落寞失败的、回到原点的我。&/b&&br&&br&有人说,唯品会之于我,是我的“初恋”,我对他有眷恋是因为我记忆中的都是美好。&br&我享受了与他的恋爱调情,却没有和他经历过真正的困苦。&br&所以无论我以后选择哪个伴侣作为长久归宿,初恋的美好会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永不忘记。&br&&br&&b&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b&&br&&br&&stro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rong&&br&&br&&strong&2015年4月回复:&/strong&&br&&br&没想到无意间的一篇回答竟然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回复,真心没想到。&br&我到现在还是没有回到唯品会工作,也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选择与盼望。&br&只要是真实地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我到唯品会工作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至今仍然难忘。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起来我的经历比较曲折,2001年的时候我高一,我就是一个站长,为自己的偶像制作过网站,PV、UP、IP什么的都很不错,也一直坚持。后…
1 根据2014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来看,今年苏宁是排在第一名,排第二的是联想,华为排在第四,万科排在第十。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苏宁环球,主业是房地产,董事长是张近东的兄弟张桂平。 这个排名是按销售额来算的,苏宁控股的销售额是2800亿左右,苏宁环球的销售额是660亿左右。从这个角度,说苏宁等于那几个公司相加也不是全没有道理。&br&&br&2 销售额大,不等于公司利润就多,也不等于公司就强。既然是和唯品会,顺丰等对比,我想题主说的肯定是苏宁云商,目前苏宁云商的股价在8块钱左右浮动,总市值在58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京东目前的股价大概是24美元上下,公司市值大概是3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00亿左右; 唯品会的市值则在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0亿元左右,从这个角度说,苏宁恐怕连京东一个都差得好远,更别说什么京东+唯品会+国美之类啦。这还没算顺丰,顺丰目前还没有上市,所以关于顺丰的估值没人能说的清楚,但起码300-500亿人民币,这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以顺丰现在的发展势头和一哥地位,在加上现在热炒的电商概念,到顺丰上市时,估值1000亿人民币恐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br&&br&3 再说一下我知道的苏宁电商部分吧,因为我一个至交在曾苏宁易购做某个区域的物流总监,在去苏宁以前,他在另外一个大电商也是负责区域物流的。当时入职的时候,先去了苏宁南京总部,刚去住的是南京苏宁诺富特酒店,给人的感觉是很高大上。说实话,开的薪酬也还行,最主要的是,当时他认为以苏宁的资金实力,完全可以和京东一战,说不定到时他们能分到一些期权之类的。所以,刚开始那段时间,他还蛮兴奋的,隔三差五和我通电话,聊苏宁电商的发展情况,比如苏宁要在哪里哪里建仓库之类的。没过多久,他渐渐就发现很难适应苏宁的文化:1 加班非常繁重,经常开会开到三更半夜,最要命的是,开会讨论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内容,比如某个文件的某句措辞,两个老大意见不同,可以讨论到半夜1点多。几乎天天加班,甚至很多家在南京的同事也是经常晚上没法回家。 2 管理团队年龄比较大,很多都是跟着张近东一起拼了十几年,都是老油条,很难管。而且其中很多人对电商压根不懂还在那里瞎比划。没有互联网企业的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3 组织架构和氛围很像军队或者国企,比如某人上任,公司还会有个组织部陪同。 4 内部管理有点混乱,据说某区仓库年底盘点的时候,才发现少了几百万的货物。而且很多干线费用,配送费用,高得离谱。也不知道是负责人真的不懂,还是有什么猫腻,总之很难去动。从他的经历看,苏宁目前还是采用高举高打的办法,使劲烧钱去抢市场,但内部管理与一流企业还相差甚远,尤其是不像互联网企业。最后,我这位至交还是离开了苏宁,去了另外一家创业型电商公司,目前发展还不错。&br&&br&4 最后说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吧。虽然在这个圈子里面,但至今我还没有支付宝账号。所以,网购我一般都会在京东,亚马逊上买。以前有易迅的时候,我会对比京东和易迅的价格。现在,如果是买电器,我会去对比京东和苏宁的价格,顺便看一下亚马逊。再加上苏宁现在请邓超做的广告到处都是,所以似乎苏宁现在的势头还挺猛。但我的感觉是,苏宁始终还是一个电器销售商,因为它有很多实体店,不断的在强化一个概念“苏宁=卖家电”。因此,除了家电类,一般东西,只要价格差不多,我还是会选京东而不是苏宁。而我爱人,则是天猫的忠实粉丝。&br&&br&作为一个消费者和一个混迹于电商圈的从业者,我当然也希望苏宁能有好的发展,和京东之间的PK能来得更猛烈一些。张近东,刘强东, 东东之战。
1 根据2014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来看,今年苏宁是排在第一名,排第二的是联想,华为排在第四,万科排在第十。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苏宁环球,主业是房地产,董事长是张近东的兄弟张桂平。 这个排名是按销售额来算的,苏宁控股的销售额…
一张图看懂唯品会和天猫的差异&br&&img src=&/1dafb05cfc767cb161d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dafb05cfc767cb161d9_r.jpg&&&br&天猫(淘宝)是男性思维构建的服装销售平台,提供的服务是“搜产品”。&br&&br&唯品会是女性思维构建的服装销售平台,提供的服务是“逛商店”。&br&&br&我认为二者最大差异是这点——标准化需求(主动搜)和非标准化需求(被动逛)。&br&&br&我本人男性,以前是电商行业从业人员、淘宝和天猫卖家。我在天猫和唯品会都买过衣服。&br&&br&在天猫买衣服就是搜关键词,要么是产品名称,要么是品牌名称。顾客想好了买什么,找到路径进来,买了就走。顾客来买,买的是结果。&br&&br&唯品会提供的“逛商店”,不要求顾客想好买什么。我每天提供几个品牌的特卖,你点进来看就行,看到哪个产品高兴,你就买哪个产品。顾客来,更多是体验逛的过程。&br&&br&我大部分服装都在天猫买,只在唯品会买过一次。在唯品会买的是一个组合搭配,一件衬衣加一件毛衣,两件颜色搭配起来非常好看,品牌是一个没听说过的牌子。&br&&br&在去唯品会之前,我根本没想过我会买这样的一个组合。等看到这一套的时候,就决定买了。这种购物体验,是天猫无法提供的。因为我在天猫习惯了搜关键词(名称,品牌,或者其他关键词)。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顾客本来不想买,但是看到一件忽然就买了”的需求,能通过什么关键词什么排序规则来实现。&br&&br&非标准化继续演化,形成了多个差异,让淘宝天猫大喊:“臣妾做不到啊。”&br&&br&&b&产品需求差异&/b&。天猫卖服装,大牌和低价好卖,非大牌非低价的需求被忽略了。&br&&br&天猫上大牌好卖。每年几次大促,双11双12什么的,某些大牌旗舰店都是上亿的销售额。平时卖也好卖,因为品牌有知名度,消费者一搜名称就找到了。&br&&br&低价好卖更好理解,输入产品名称,点按销量排序,靠前的都是低价。&br&&br&问题来了,你的衣柜里面就只有大牌和低价两种类别的服装么?不是,肯定有很多既不是大牌,又不是低价的产品。比如,你追求某种独特的款式,天猫的列表页和搜索引擎能帮你么?很难。天猫只能给你提供标准化的分类,对非标准化分类没法满足。&br&&br&我在唯品会买的衣服是一套,一件毛衣和一件衬衣,唯品会把这两个产品放在一起卖。要是放在天猫,我搜索哪个类目,能找到这样一套搭配的东西?我搜索什么关键词,能找到类似的东西?&br&&br&&b&品牌定位差异,合作模式差异,形成供应链差异,使唯品会每天都有新花样,产品更新速度快。&/b&&br&&br&天猫淘宝上东西虽然多,但是大部分东西更新很慢,都是打造爆款,一个爆款一热就热一季,每天都排第一,对消费来说没有新鲜感。大品牌,哪怕是ZARA这样更新很快的品牌,更新速度也有限的。&br&&br&唯品会不一样。中国有大量的不太知名的二三线品牌,这些品牌虽然不出名,但是质量不错,而且各有特色。今天推3个品牌,明天推5个品牌,消费者觉得每天都新鲜,每天都有逛啊。&br&&br&可能你有疑问,天猫不是最大最全吗,为啥消费者在天猫买不到这些“新鲜”的品牌?就是因为它太大了,太全了,大量有潜力的产品被淹没在搜索列表页里面了。天猫淘宝搜索规则最大的权重是销量,销量大的永远排前面。这些小品牌是没希望在列表页脱引而出的。&br&&br&首页,活动页都照顾大牌,特别是有大促的时候。为啥,大牌知名度高,稍微推一下销量就堆起来了。购物狂欢节几百亿的“纪录”,靠谁来堆,靠全国著名大牌还是二三线小牌?&br&&br&更重要的是,小品牌去天猫,&b&要长期经营&/b&。没法玩啊!!!!我有个同学,是某上市公司旗下女装品牌的省一级负责人,本来做是品牌连锁店的。前两年电商冲击实体店比较厉害,她一度想过做电商来清清库存,又不知道怎么做。后来实体销售有好转,她就放弃了电商的想法。让传统行业的商家去开天猫店,自建团队,长期经营,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唯品会这种特卖模式,正合适。卖了一批货就OK,不要去网上开店天天发愁怎么运营。&br&&br&天猫“大有大的难处”,唯品会正好利用了这一点。&br&&br&资源分配不均,很多小品牌得不到充分得展示。唯品会说,我每个品牌都推,上首页推!&br&&br&产品太多,一个类目下几千几万件商品,没法快速分类,只有靠搜索关键词,造成消费者“搜不达意”(我搜出来的东西,跟我真正想看到的东西有距离)。唯品会说,来我们首页挨个点呗,什么搜索,费那个劲干嘛。&br&&br&广告位太多,但是没法精细地抓住消费者需求,只靠技术手段(好像是靠COOKIE)然后按照机械得算法(比如销量排序)来推荐产品。唯品会……(我暂时没发现他们在哪里投过广告,不好评价)&br&&br&总结,唯品会和天猫的差别,是以“搜产品”和“逛商场”为分界线,你向左我向右,最后天各一方。&br&&br&其实,天猫京东当当卖服装的套路差不多,都是“搜产品”一派的。唯品会作为“逛商场”一派的代表,跟这些巨头井水不犯河水,自己快速成长,股价从几刀涨到200多刀。大概就是这样。&br&&br&以上为个人观点,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一张图看懂唯品会和天猫的差异天猫(淘宝)是男性思维构建的服装销售平台,提供的服务是“搜产品”。唯品会是女性思维构建的服装销售平台,提供的服务是“逛商店”。我认为二者最大差异是这点——标准化需求(主动搜)和非标准化需求(被动逛)。我本人男性…
终于看到一个可以答的了!!!目前是唯品的钻石会员(?o . o?)&br&&br&答主学生狗一枚,然后没有银子砸实体专卖店!我在南昌念书,然后这边百货普遍价格略高并且折扣力度非常小,比如说曾经很喜欢的某品牌,在成都(答主四川人)时候经常三折起购买一件衬衣也就150+rmb,但是!在这边不打折!&br&然后!答主生活费并没有翻三倍啊!所以穷困的答主只有选择网购!大一时候用某宝!用的可开心了,百货各种上面买,图点小便宜,但是一分钱一分货,我长得平平无奇,自然把几十块的某宝穿不出几百上千的效果!&br&经常会遇到线头,气味,起球等抗争性问题,版型图案神马的就不说了。不过也经常逛一些小实体店淘淘衣服,但护肤品几乎不在某宝买,自己知道水深。&br&&br&因为那时候年轻,很有冒险精神,所以看到了唯品的广告还是啥就开始用这个网站买东西了。&br&&br&从最初的衣服到现在买的护肤品!&br&&br&我也遇到过买的毛衣起球!&br&&br&买的护肤品还过敏了一次!&br&&br&还跟客服撕逼过一次!&br&&br&你们肯定要问我到底是来黑vip.还是捧的!&br&&br&都不是,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回答&br&&br&我也贪小便宜!有点虚荣心!看到折扣力度大!折下来又在承受范围内的当然买!但根据两三年的体验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折下来的几十块一百出头的比某宝好&br&&br&所有网站没有一个品牌会告诉你哦,这是我们网站性价比最高的(且不论真假)!关键在于淘!除开他们内部运营如何,即使是正品品牌也有优劣之分,有些牌子把几十块一件衣服质量做的比某些牌子的几百一件的还好!五指都有长短,衣服品牌那么多,良莠不齐,自己不会淘不要怪网站!&br&&br&比如说osa的,我买过两件!图便宜啊!打折力度又大!款式还可以!但是我买的两件都有问题,一件毛衣给自己,一件羽绒服给我妈。&br&&br&毛衣起球了,羽绒服我妈说跑毛。&br&&br&然后现在打死不买osa的东西。&br&&br&答主没钱,但是很在意质量!还有性价比!但是!如果你想拿着200块钱买一件1000块钱质感的大衣,几率灰常小,和彩票中奖差不多&br&&br&所以买东西要有个大概的价值观,太浮夸了很难满足自己的。(这句话没有任何攻击意思,毕竟答主常年爱乐于助人)&br&&br&除开那个羽绒服和毛衣,在服饰鞋包这块,基本满意。&br&&br&不过答主经常会在淘宝买一些小玩意,比如打底裤,钥匙扣,化妆棉。&br&&br&说完服饰鞋包,聊聊我在上面买的两款电器。一个小熊预约蒸煮锅,一个奔腾蒸脸器。(目前想得到的就这两款)&br&&br&奔腾蒸脸器我用的少,主要懒,但室友经常用,半年了,无功也无过吧。&br&&br&小熊预约蒸煮锅!真的很好用,大概用了七八个月,虽然没有每天用,但起码煮了个四五十次了。目前来说,还有八分新,而且每次炖东西都炖地特别烂,每个人见了我锅都要夸一句好看。瓷白色的,200w, 120rmb左右入手的。大学生,单身猪强烈建议自备一个煮煮炖炖温暖下自己!&br&&br&&br&对了我买过两款钱包,送了两任男盆友,当然是先后!第一款忘了什么牌子的反正就80块钱不到,13年买的,他现在还在用,可惜只能做朋友了。&br&&br&还有手表一次,看起来有点逼格,不是地摊货可以仿的。这种东西买的不多我就不赘述了&br&&br&说到护肤品和化妆品,其实我也很疑惑的,化妆品答主平时素颜,主要懒,所以不多评论,室友经常买了在用,据他们回购次数多的还是美宝莲和嫩巴黎。我自己买的玛丽黛佳,用着还不错(只化了三四次,但室友是日常系化妆)根据个人肤质和肤色决定,这里我的认知是和衣服品牌一样,良莠不齐,不好说。&br&&br&至于护肤品,灰常看重,买的一次过敏的面膜也是自己贪小便宜,买的一个小牌子的,大约三块钱一片,买了个组合,几十片,一用就过敏,起了红疹(?o . o?)但不是那种很立体的红疹,总之红了一大片,当时想着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到位过了阵子又试,还是不行,答主发现问题时候都先找自己问题再看在外条件-_-||&br&&br&因为答主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并且老妈一直追求天然美,不是重要场合不化妆,平时就烫了个头发用点水乳洗面奶眼霜之类的,不像很多人的妈妈灰常会保养,我妈的意思觉得小姑娘把脸洗的干干净净衣服整洁就可以了&br&&br& 所以答主在护肤品这块是盲区!都是慢慢摸索过来的!(毕竟上了年纪人用的护肤品和年轻人是不同的)&br&&br&走了不少弯路。&br&&br&&br&我好像跑题了&br&&br&&br&说回那款面膜,因为拆了包装所以拿钱扔水里也只能怪自己不会选。&br&&br&不过每款护肤品我都要去查正伪&br&&br&基本真的,但是不可避免残次品,因为内部掌控不了供货商,不可能每瓶都打开验货后再上架,只会随机抽取。&br&&br&但这次有查到一款眼霜路子有点不对。答主每次查防伪先用淘宝扫一扫条形码再去官网(不是旗舰店!!!)查看外形之类的,当然也会查防伪码。&br&&br&但是!素质这一块,如果你对商品存有疑虑,没有百分百接纳的准备,就要做好不影响别人二次销售的退货准备!!!&br&&br&真心反感某些人还引以为自豪用过了还成功退货的心态。不知道那种沾沾自喜占便宜的心理怎么会如此光明正大地去表现优越感!(话糙理不糙,本来打算匿名的!冲这一点不匿了!要手撕我都不介意!)&br&&br&&br&说回那个眼霜,淘宝扫出来和我拿到的外形不一样!别人是罐装!我是管支装!并且!官网没有查到这个产品(包括形态、描述)!官网分系列,我拿到的包装上描述的系列官网对应找到那个系列!但是没有这个产品!搜索眼霜这一块也没有这个产品!有一样的描述但是外形不同!答主强迫症啊!于是打电话给唯品人工客服!描述了问题,结果一条后他们告诉我说咨询过供货商,是正品!并且让我查防伪码!我去查了!结果是什么升级款!&br&&br&&br&答主不服去某宝搜下升级款,并没有。目前退货处理中……&br&&br&对了,这款眼霜是朋友在唯品买来送我的。&br&&br&&br&略心塞&br&&br&至于其他小东西!比如胖次!比如打底裤!比如bra!&br&&br&&br&可以说我在上面买过的一个bra 40rmb左右是至今买来穿着最舒服最有效果的了,看了某宝,大约要200+rmb,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品,这个没去查,但是没有变形没有里料起球,穿着舒服效果好!这点不是正品我也没关系!毕竟我在乎的真心是质量而不是某品牌带来的效应!&br&&br&&br&因为 答主网购观念就是把钱花在对的地方!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太抠了,hhh,其实也曾经虚荣过,非品牌不穿,曾经省吃俭用把上千块投在一件大衣上-_-||虽然我知道知乎是高端区,一千多在你们心里就是白菜价,但却是答主高中和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o . o?)&br&&br&不过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你钱多随便花就可以直接忽略价格折扣随便买买买。&br&&br&&br&&br&说到底,真假的问题,护肤品专卖店也能进次品的。到底正不正,看个人经验,但许多经验,都是靠钱堆出来的,隔着屏幕帮你鉴定是真货的也不能说百分百准确。&br&&br&————半夜睡不着来更新眼霜撕逼结果以及现在在唯品会买东西的一点小经验的分割线————&br&&br&&br&眼霜这事我打电话给唯品客服,沟通协调了一下,虽然不满足包邮条件但是全额退款。&br&&br&其实我喜欢唯品会买东西原因之一就是挺喜欢官方客服的,至少比东京的自营店客服好,我真不是来黑东京的,我真不是来黑东京的,我真不是来黑东京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br&东京客服真心难找,我在上面买了一箱的有友凤爪,然后有一包漏气,大约180g。大家都知道凤爪啊,卤菜啊,这种真空包装的东西漏气的话就意味着可能质变。然后找客服就石沉大海到现在了。还有个石沉大海的事就是朋友在上面买的一包包,有一划痕。可能我们倒霉的人都物以类聚吧╮(╯▽╰)╭&br&&br&不过我见基友用京东用的挺欢腾的,一直用京东给他女朋友买零食,也可能男孩纸心比较大吧╭(°A°`)╮。&br&&br&以下是我买东西(剁手)的经验╮(╯▽╰)╭&br&&br&&br&一般来说换季美妆护肤品优惠都比较大,比如每个品牌领点10块20块无门槛优惠券并且满199减100,满200减50,满350减60这种。或者给统一优惠券叠加,比如满300减30的优惠券,在总金额上再次递交。比如今年的三月份,六月份,九月份,以及这次双十一。&br&&br&对于护肤品哦,先确定自己肤质,然后去各论坛找承受力内的商品,然后去某宝找评论,看钻石以及钻石以上的追评,然后去化妆品网站上查成分。接着就是看准时机下手买买买了~答主是干性皮肤,微微过敏(主要皮肤薄),准备入手MUJI的水,但现在用的高丝的水也觉得蛮好使的,不过微微酒精味。曾经被某博主骗去买了一次欧树的舒缓水(那段时间过敏了),我只想说连我这个干皮的都觉得有点腻(虽然不是油),中性和油性皮肤的人退散!而且玫瑰香味太浓,包括买的一支洗面奶也是,自我感觉护肤品里面添加香料越少越好╮(╯▽╰)╭,对了这款水也含酒精,而且涂在脸上会有细沫,如果有想入手欧树的东西的人类,如果你喜欢香香的还是可以用用的。&br&&br&雪肌精的乳液很好用!不像很多品牌的乳液油腻腻的,答主穷一直买的小样搭配装,比如正在用的两个50ml的雪肌精水+20ml乳液+20ml洗颜乳+高丝15粒化妆纸,买的时候用了一张券包邮118rmb。答主算过了,直接买大瓶水400ml要600+,这样更划算惹╮(╯▽╰)╭&br&&br&还有无意间入手的娜姆蜗牛霜,某宝50ml要280+,我在唯品前段时间买的直销用了券,30ml大概90rmb。对了用在脸上的楼主都要查防伪才用。产品具体功效没感受到,但是作为一款面霜来说,不油不腻,挺好的,对了,感觉比较强的是对肤色暗沉有点点效果。&br&&br&我还入手了那个高丝的眼膜,32对的,因为长期熬夜黑眼圈细纹都有惹╮(╯▽╰)╭,嗯,敷上去后就是湿哒哒感,用的时间不长,不敢妄下断言。&br&&br&我好像跑题了,不讲自己护肤心得了╭(°A°`)╮&br&&br&接着说衣服,月份不强烈,嗯,一般满300减60再送优惠券这种情况答主就会剁手了惹╮(╯▽╰)╭,还有预测即将来的双十二,应该冬季衣服折扣力度比平时大一丢丢,可以比平时买省个几十到100不等。&br&&br&看中某款衣服有点贵有点想要又舍不得怎么办,可以借助某宝拔草,楼主一般都去某宝找买家秀断绝念头的。对了还有追评也挺重要。&br&&br&对了,优惠券这种事有时候真的不能小瞧,我在双十一为麻麻买的一套玉兰油红瓶子护肤品,买的时候用了各种抵押券和活动,大概320rmb,现在大约500rmb左右……大概揍这样吧&br&&br&&br&对了鞋子那种,嗯,我以切身经验跟你们说,除了运动鞋可以网上买(没有实店试过,并且你不是真·运动员),其他最好实店试着再去网店买或者当场买,同理还有裤子。憋问我怎么知道的,网店买条牛仔裤退了四次的心力交瘁的实战经验。&br&&br&以上╮(╯▽╰)╭。
终于看到一个可以答的了!!!目前是唯品的钻石会员(?o . o?)答主学生狗一枚,然后没有银子砸实体专卖店!我在南昌念书,然后这边百货普遍价格略高并且折扣力度非常小,比如说曾经很喜欢的某品牌,在成都(答主四川人)时候经常三折起购买一件…
说明京东亏得没预期多,唯品会赚的比预期少!
说明京东亏得没预期多,唯品会赚的比预期少!
还需等待。简单说货源是关键。&br&&br&首先,我们得理解清楚为什么欧美有很多奢侈品电子商务近些年来崛起。&br&例如,估值已超10亿美金的美国的Gilt Groupe,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鼻祖级欧洲企业Net-a-porter。他们的崛起和兴隆有一定的时代和商业背景:欧美的奢侈品消费力本身已呈下滑,就以高端服饰为例,很多高端品牌甚至因为无财力支撑而停止参加久负盛名的Paris Haute Corture. 2008年起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大量奢侈品库存。很多大牌是靠outlet和private sale来消化库存。Gilt的2位创始人就是通过组织这些private sale开始起家。高质量的库存货源,加上电子商务的推波助澜,和秒杀,限时等营销手段,使Gilt迅速成长起来。&br&&br&然而,早在2010年初,Gilt就开始拓展的产品类别,延伸到红酒,度假胜地和一些不知名的设计师品牌。一方面,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的量级,通过其他产品或服务更好地monetize客户群是聪明的做法,但另一方面,这也变相地反映了由于奢侈品市场逐渐恢复和库存减少,Gilt已经没有足够的SKU去支撑她们的日益庞大的客户群,得靠其他的产品来撑起门面 - 名副其实的僧多粥少。这时候我们就要问这还是一个奢侈品网站吗?Gilt已经在做战略变型了。&br&&br&现在我们来看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强大的消费力造成这个市场几乎没有库存!所以Gilt起家的模式在国内还不适用。而且很多大品牌初进中国,树立奢侈品牌形象是首要,就算是有库存也不会愿意流出去破坏品牌形象和定价系统。所以纵观大多数奢侈品网站,货源大多是从欧美代购或者渠道商过来的。随着奢侈品进口关税的严控,价格优势会越来越不够诱人;随着欧美库存的减少,货源会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br&&br&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真正的奢侈品网站SKU非常少,门前冷清也可想而知。&br&还有就是一大批自称是奢侈品电子商务公司,其实旗下产品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是奢侈品,卖的大都是Adidas,Nike还有一些国内的品牌。&br&&br&从物流的角度,奢侈品电子商务的成本也要比一般电子商务要高很多。记得有一电子商务公司要快递十万元的大牌手表,竟然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敢接单。所以,自建快递团队也可能无法避免。
还需等待。简单说货源是关键。首先,我们得理解清楚为什么欧美有很多奢侈品电子商务近些年来崛起。例如,估值已超10亿美金的美国的Gilt Groupe,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鼻祖级欧洲企业Net-a-porter。他们的崛起和兴隆有一定的时代和商业背景:欧美的奢侈品消费力…
来自子话题:
首先明白,市值反映的是投资人对企业&b&未来盈利能力&/b&的预估。&br&因为京东经营多年,没有一年&b&真正的盈利&/b&(2013年如果去掉政府财政补贴,仍然亏损),和苏宁国美等线下实体店差不多的运营成本,让人对京东盈利难有预期。所以投资人无法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给予京东较高的估值。一直到2010年,京东都保持了200%的发展速度,所以那时融资的估值也高达100亿美金。而近三年京东增速大大放缓,投资人对其发展前景不够看好,估值也停滞在百亿不前。&br&唯品会则实现了盈利,且仍然高速增长,2013财报超出华尔街预期,所以受到了投资人追捧,市值连创新高。&br&&b&京东需要做两件事:1、像亚马逊一样垄断B2C市场,现在已经笼络了主要对手易迅网。2、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毛利率,实现稳定盈利。做好这两件事京东的估值很快就会得到提升,冲击300亿美金不成问题。&/b&&br&京东想实现盈利短期内仍然较为困难,主营的3C数码业务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品类,很容易和其他网站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毛利率被严重压低,加上投入巨大的物流成本,实现盈利很困难(一号店也面临这样的境遇);图书音像业务面临另外两个更强的对手当当和亚马逊的竞争;利润最高的非标准化品类——服装家居,则面对着淘宝、天猫、凡客的挤压;躺着就能赚钱的POP平台,也受到了天猫的强力阻击。&br&在2011年以前,京东虽然亏损,但是依靠着用户增长红利实现了野蛮的增长,投资人出于“有用户就有一切”的想法以及亚马逊模式的成功范本,对京东抱有极大期望,并给出了在当时很高的估值(百亿美金)。而现在则进入了需要靠精细经营、提高利润的阶段,投资人发现:京东增速放缓,盈利依然老大难。所以市场对京东的估值也就停留在了100亿美金。&br&相比之下,唯品会经营的是高利润的、非标准化的服装鞋帽等品类。这种品类本身就容易实现盈利。&br&说的直白一点:&br&&b&“赚女人的钱永远比赚男人的钱容易。”&/b&&br&&b&唯品会是在赚女人的钱,京东是在赚男人的钱。因此,唯品会的盈利前景更被看好也就顺理成章了。&/b&
首先明白,市值反映的是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估。因为京东经营多年,没有一年真正的盈利(2013年如果去掉政府财政补贴,仍然亏损),和苏宁国美等线下实体店差不多的运营成本,让人对京东盈利难有预期。所以投资人无法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给予京东较…
两年多翻50倍,唯品会可以说是中概股的一个奇迹。&br&&br&但我并不想把太多的成功因素归结于唯品会本身如何,事实上唯品会与其他的一些垂直购物平台并无太多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br&&br&唯品会的定位非常简单,线上的奥特莱斯。早在2000年那次互联网热潮,就有很多人试图把奥特莱斯的模式搬到线上,而这种零库存、工厂店、品牌直销的模式并无太多特别之处。我没有研究过唯品会的背景,也不得而知唯品会是如何在2010年就早早获得了红杉的投资,估计这也是唯品会成立没几年就迅速在纽交所上市的主要因素。&br&&br&唯品会12年上市的时候,天猫好像还未呱呱坠地,或者说只是一个还未有建立任何品牌联盟的襁褓婴儿。由于发行价低,连年高速增长,唯品会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ten bagger。大概这个时候,唯品会才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关注。&br&&br&曾有人质疑过唯品会的用户,12年电商调研报告,唯品会市场占有率只排第9,还不如易讯和QQ商城,但今天唯品会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亿美金,相当于一个线上+线下的苏宁。12年有一段时间,唯品会经历过信用卡套现事件,确实给交易量和现金流带来了正面影响,当然那段时间支付宝也是存在套现情况的,所以并未成为舆论的焦点。&br&&br&而当前竞争对手拼命追赶的情况下,即便垂直平台没有对手,但就价格竞争力来说,同品种同品牌与天猫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或许价格战与垂直市场份额已经不是唯品会的首要战略目标了,并购乐峰以及花高价买VIP域名已经能够初现端倪,唯品会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小打小闹的电商了,要做的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br&&br&如果非要给唯品会的成功找到理由,我觉得依然是获得红杉和DCM的投资,低价上市高价增发并购或许是他们早就想好的思路;我并不看空唯品会,但无论从消费者还是投资者的角度,已经很难从他身上再占得什么便宜了。&br&&br&————————————————————————————————&br&补充:&br&找了一份13年8月份中信的研报,数据还比较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毕竟别人的结论只是供参考的。&br&(有意思的是,12年全年关于唯品会的研报只有2份,还是行业分析中顺带提的,13年第一份还是8月份的,这时股价已经翻了10倍了)&br&&br&&img src=&/d45def27c9deefb2cffde5d_b.jpg&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d45def27c9deefb2cffde5d_r.jpg&&12年的市场份额。&br&&br&&img src=&/7f406eeb6479a7dcda5b82ed8b606512_b.jp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7f406eeb6479a7dcda5b82ed8b606512_r.jpg&&高速增长的营收。&br&&br&&img src=&/4d75ffd7a8c336ef76764bd_b.jpg& data-rawwidth=&1069&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9& data-original=&/4d75ffd7a8c336ef76764bd_r.jpg&&产品收入占比。&br&&br&&img src=&/c8c3c03bd0908a1ade50_b.jpg&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c8c3c03bd0908a1ade50_r.jpg&&&img src=&/c62aa9dd69f5e3dcb5c7_b.jpg& data-rawwidth=&1087&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7& data-original=&/c62aa9dd69f5e3dcb5c7_r.jpg&&费用和利润。&br&&br&&img src=&/0ffbfbe65996_b.jpg& data-rawwidth=&1084&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4& data-original=&/0ffbfbe65996_r.jpg&&&img src=&/c5e57936dcfadd3b081a4f7a5939ec55_b.jpg& data-rawwidth=&1078&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8& data-original=&/c5e57936dcfadd3b081a4f7a5939ec55_r.jpg&&&br&客户分析。
两年多翻50倍,唯品会可以说是中概股的一个奇迹。但我并不想把太多的成功因素归结于唯品会本身如何,事实上唯品会与其他的一些垂直购物平台并无太多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唯品会的定位非常简单,线上的奥特莱斯…
问题是问为啥蔡学镛离职,答案一水的黑,从黑人品(k年跳n次)到黑技术(吹牛)。&br&我跟他也只属于一起服务过一个公司,当时我又偏爱坐在走廊,走廊又连着厕所,所以每天也能聊上两句,又或者我去上厕所回来看到他在盯着我的屏幕看代码,有种真人code review的错觉。&br&怎么说呢,蔡学镛老师的学术是无容置疑的,在座各种放冷箭黑的学术的,到底懂不懂技术?现在放眼望去都是程序员,写代码只是最简单又最廉价的事情,思考以及理解才是欠缺的。切磋过才知道一个人的水平,一起吹水,我还能踢硬罗纳尔多呢。&br&当然,回到题目,我觉得蔡老师太过于沉醉于技术世界,活在技术世界,以前下班,路上碰到,经常是他拿着一个还在跑程序的笔记本,我打招呼,他完全忽视以及无视,后来知道,他只是太沉醉而已,属于上面说的容不下沙子型,所以跳槽,跳离任何一个槽,我都不觉得奇怪,个人取舍价值观不同而已。&br&还是那句话,为黑而黑,真的很无聊,当然我也欢迎用事实打我脸,啪啪啪。
问题是问为啥蔡学镛离职,答案一水的黑,从黑人品(k年跳n次)到黑技术(吹牛)。我跟他也只属于一起服务过一个公司,当时我又偏爱坐在走廊,走廊又连着厕所,所以每天也能聊上两句,又或者我去上厕所回来看到他在盯着我的屏幕看代码,有种真人code review…
举个栗子。我就举一个栗子,大家不要以偏概全。&br&&br&这是今天我在唯品会上新里看到的,今天是日。&br&&br&&img src=&/6f30e3fe651f51fdc2bf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6f30e3fe651f51fdc2bf_r.png&&&img src=&/b85b3dc5dd7c_b.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b85b3dc5dd7c_r.png&&利益相关:前Burberry员工&br&&br&这条poncho是Burberry Prorsum系列2014秋冬时装秀出来的款,正式上市时间是月(秋冬款一般在夏季就开始上市卖了)。后来,因为名媛Olivia Palermo在7月中穿了它出来街拍,结果就真的成了爆款,一片“要火,要火”之声。那些嗅觉灵敏的时装精,早在8月就去扫货了,等到9月这poncho已经开始断货。是的,敝店最后一条就是我卖掉的,我们还是原产国的门店,拿到的货源可以说基本是最多的,当时我查了全球库存,哪里都没货了。再之后,对时尚流行反应稍慢些的人再来问询有没有货,已经都不再生产这款了,真的是之后的一年都没有补过这款的新货了,但出了一些类似的款。&br&&br&然后唯品会你今天告诉我你还有这款的货???!!!要不就是你的买手之前牛逼买来收藏等着升值的(原价是895英镑,怎么还降价了?),要不就是。。。。大家自己脑补吧。还有,唯品会这款是100%山羊绒的,Burberry原先卖的是20%羊绒80%羊毛的,还升级版了呢,牛。。。。&br&---------------------------------------------------------------------------------------------------------&br& 更新&br&&br&看了最近唯品会卖假冒茅台、五粮液的新闻,我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卖的这款Burberry是假货无疑了,还有,他们有时候做的Burberry特卖,里面的某些衣服款式在欧洲outlet工厂店这几年都没见过(一般过季货都去outlet工厂店),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进的“货”了。
举个栗子。我就举一个栗子,大家不要以偏概全。这是今天我在唯品会上新里看到的,今天是日。利益相关:前Burberry员工这条poncho是Burberry Prorsum系列2014秋冬时装秀出来的款,正式上市时间是月(秋冬款一般在夏季就开始上市卖了)…
每个技术人员都有活出自己本身的权利,说话的权利,蔡可以出书,你不喜欢可以不要买,他没强迫你,他的书也没毒害过谁,当年那本Java书在那个时代对社会对程序员视野还是有益的,不管他现在能力水平如何,有公司看得上他雇佣他,不管给什么title不管是否称职,这些都无关这里嘲笑他的人,人家没花你一分钱,即使不称职那也是雇佣他的公司的定位问题,也许人家公司得到了他们所要的非技术成分东西。&br&&br&能力有高低,但不管谁都有活着的权利,并不是最强的程序员才有发言的权利,你可以喜欢梅西,我也可以喜欢过气的C罗,大部分嘲笑C罗买内裤者对足球界、对皇马、对曼联都C罗一星半点的作用。&br&&br&家家都有一般难念的经,刚毕业时我家里欠高利贷两百多万,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我拿着几千元公司还得每月挤出微薄收入还债之艰辛,你作为嘲笑者应该为自己还混迹于不错的公司庆幸,应该为自己能力还不错还能快速掌握新技术并变现庆幸,为自己父母还在甚至还能帮你一把庆幸。我十多年来终于熬出了头,上海市中心有那么几套房,自己有两家软件公司,我自己煎熬过、折腾过、被朋友背叛过,看蔡的现状我总有对C罗的感觉,同为程序员,相煎何太急,怎么就没人问问蔡从台湾过来大陆这些年是否家庭或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什么困难,咱大陆程序员可以帮忙一把的?&br&&br&不管他们现在是否过气,他们曾经在自己领域对社会做出了自己有限的正影响力,不管C罗卖内裤还是蔡卖书,不管C罗转会到哪里或蔡跳槽到哪里,都是合理合法,我看不到任何有冷嘲热讽的必要。
每个技术人员都有活出自己本身的权利,说话的权利,蔡可以出书,你不喜欢可以不要买,他没强迫你,他的书也没毒害过谁,当年那本Java书在那个时代对社会对程序员视野还是有益的,不管他现在能力水平如何,有公司看得上他雇佣他,不管给什么title不管是否称…
很多人都发现甚至投诉唯品会没有搜索功能,因为到电子商城的人都习惯了使用商品搜索功能,并且据统计在这类型网站中搜索栏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而根据唯品会相关领导说其实这是故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想你来唯品会,是想到了什么东西才来,而是我想卖给你什么东西,以此带动网友的购买行为,这也是一种模式。譬如说,如果今天上了两个女装品牌,要是有搜索功能,网友只会搜索鞋类或者裙子,如果发现都已经售完了就会退出网站,不去关注其他内容,不做搜索,网友在页面的停留时间会更加长,也许在浏览过程中找到其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一点是有很强大的数据支撑的,因而作为唯品会这类模式的网站不设搜索功能反而是利大于弊的。
很多人都发现甚至投诉唯品会没有搜索功能,因为到电子商城的人都习惯了使用商品搜索功能,并且据统计在这类型网站中搜索栏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而根据唯品会相关领导说其实这是故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想你来唯品会,是想到了什么东西才来,而是我想卖给…
实际上唯品会的扭亏为盈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单从财报来寻找,具体请见:&br&&br&1. &img src=&/16b87afe21fc27b1e3ab7e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16b87afe21fc27b1e3ab7e_r.jpg&&不到两年时间,毛利率从21.16%,上升到了24.39%。别小看这2.2%,在这个级别的毛利率上,每提升一个点,意味着在同等营收下毛利润提高了5%左右。根据公司财报所提及,毛利率的上涨归功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公司议价能力的提升。&br&&br&2. &img src=&/d8baa04618bb17aee1bd1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d8baa04618bb17aee1bd1_r.jpg&&&br&&br&仓储物流成本(Fulfillment Expense)占营收的比例,同样从16.67%下降至本季的11.57%。而其中的关键拐点,是去年上市之后,唯品会利用募集资金在天津、成都、鄂州、南海等地,与普洛斯和嘉民等物流地产巨头合作新建了一系列物流仓储中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物流和仓储优化。所以你看去年第第一季度后该公司的仓储物流成本缩减明显。当然,更大的销售规模一样会摊薄单位物流仓储成本。&br&&br&3. &img src=&/da1a170b0c048b03e0a8a4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da1a170b0c048b03e0a8a4_r.jpg&&唯品会的市场营销费用和技术内容投入占营收比例上市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该公司的管理成本的缩减却值得注意。且不论2012年Q1上市前的5.68%,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这一年,该公司的管理成本占营收的比例都稳定在3%左右,相较去年的同期4%左右,减少了近1%。管理成本占比下降,与规模效益也有一定正相关。&br&&br&4. &br&&img src=&/100b494fcbafddb58cb218d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100b494fcbafddb58cb218d_r.jpg&&&br&&br&另外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因素,即唯品会每月的利息收入。本季度唯品会每月的利息收入超过了350万美金,占他们净利润的比例为31%。(当然与此同时还有利息支出和汇率收益支出等不算在内)。唯品会目前账面上的现金为2.79亿元,另还有2.03亿元的持有至到期证券(Held-to-maturity securities)。而这些现金和短投的资金从何而来呢,具体可参考下列唯品会资产负债表的一些数据:&br&&br&&br&我不知道这个小例子是不是也从某个侧面可以帮助思考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理解「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a&&br&&br&&br&关于唯品会上市以来的每个财季的部分关键数据,可参考下表:&br&&img src=&/eb3f647e0abfbc983f990a_b.jp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eb3f647e0abfbc983f990a_r.jpg&&&br&&br&&br&以上,感谢阅读。&br&&br&本答案的数据及事实皆依据唯品会公开可查的新闻稿、向SEC上交的文件及财务报告。一些具体说明详见:&a href=&/finance/& class=&internal&&关于财报解读的一些说明 &/a&
实际上唯品会的扭亏为盈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单从财报来寻找,具体请见:1. 不到两年时间,毛利率从21.16%,上升到了24.39%。别小看这2.2%,在这个级别的毛利率上,每提升一个点,意味着在同等营收下毛利润提高了5%左右。根据公司财报所提及,毛利率的…
不做搬运工了,看这篇 &a href=&///?target=http%3A///971.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9&/span&&span class=&invisible&&71.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文章&br&私以为是目前所看到的介绍唯品会竞争力最好的。
不做搬运工了,看这篇
文章私以为是目前所看到的介绍唯品会竞争力最好的。
没有搜索框是高层的决定,是故意的。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让用户有&br&“逛街的真实感受”。&br&听上去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或者制造一种独特的用户体验。&br&&br&但是,我个人是感觉这个思路是有漏洞的。因为:现实中的商场是有导购和营业员的。什么意思呢?就是真实的商场是有“搜索”功能的。&br&&br&当你有目的的逛的时候,你会问导购“白色棉质半袖在哪”。当你闲逛的时候你会告诉导购“我就随便看看”。&br&&br&无论是在现实还是online, 选择搜不搜始终是用户占强势的。&br&&br&你进了一家big mall,导购告诉你“为了你好,我不告诉你白色的棉质半袖在哪!”你会感谢商家提供的巧妙用心的“坚决不告诉你”然后花大把时间找吗!?&br&&br&唯品会在还是一家商品不多的电商时,尚且还能强制用户人肉搜。但随着业务增长,特别是2013年之后,有目的性购买的顾客就有的受了。&br&&br&对于“顾客可能顺手买别的”这种看法,也许可以看作提高平均客单价,这个思路没错。但是效果有多好呢?足以好到不惜强奸用户吗?&br&&br&个人的购物习惯,顺带买往往是因为凑单、静态广告、个性推荐广告。买衣服正好看到电饭锅然后就买了,这种情况不多。注意,我没说不对,是不多。因为我是普通用户,是浏览网页,不是一个一个看过去然后停下来思考自己要不要顺带买一下。我接到的朋友反馈,大骂没搜索的很多,甚至带着强烈购买欲最后骂娘离开的都有,但是顺手买的从未听他们说过。(可能我是小众用户?)&br&&br&平均客单价没有A/B测试无法衡量是否真的会提高很多,但是我感受到的反馈是唯品会用这种低效的用户体验逼走的是订单数。&br&&br&个人愚见,不代表团队意见。&br&&br&不匿了,互联网不应因分享知识而害怕和耻辱。
没有搜索框是高层的决定,是故意的。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让用户有“逛街的真实感受”。听上去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或者制造一种独特的用户体验。但是,我个人是感觉这个思路是有漏洞的。因为:现实中的商场是有导购和营业员的。什么意思呢?就是真实的商场是有…
来自子话题:
(哎呀,被匿名用户邀请,诚惶诚恐。匿名用户你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谁呢……)&br&&br&唯品会应该是一家让多数人大吃一惊的股票,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一直到上市后的一鸣惊人。坦率的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唯品会的印象,和六月份那家叫Greenwich的研究机构做空时候的想法多有类似,毕竟,多数国人在那时对这家网站没有丝毫认知。这一想法,直到我从我们的一家合作伙伴,世界最大的几家物流地产商那里得知唯品会的物流仓储情况之后,才终于打消。&br&&br&根据二季报,唯品会目前的存周大约是73天(凡客泪流满面),快于国内许多同级别电商品牌(例如当当是120天以上),甚至和亚马逊的48天相比,也相距未远。而其依仗的闪购模式,亦确实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了合适的垂直市场。这块市场之大,以及发展之迅速,是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上市后的几个财季,唯品会一直保持在170%甚至更高的同比增长率。而且依照目前的势头,VIPS在短期内应该都会保持相对高速的成长。&br&&br&不过也有一些有趣的事儿,比如看Alexa&br&&img src=&/ade1c4a1fb408cd18dace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ade1c4a1fb408cd18dace_r.jpg&&&br&唯品会网站的访问排名在十一期间跌到谷底。而在七月中旬跳升的很厉害。目前Alexa日均近60万的UV和650万左右的PV应该不能完全反映网站的情况,但多少是亦能看到目前该网站的影响力。我想说的是,实际上三季度唯品会网站的访问量相比上一季度并没有明显增高,不知道最后表现在财务数据上会是如何。&br&&br&下面说一些个人对于该网站未来的看法:&br&&br&该类型的网站一定会遇到的两个瓶颈,一是品牌的上限,二是市场的上限。&br&&br&品牌的上限包括了品牌的数量和品牌的质量。实际上,目前唯品会每日的售卖的品牌数大约在一百个左右,如果维持这样的上限,在短期内还有一定增幅,但是长期内,势必需要更多品牌的加入。而目前该网站是否适合200个甚至300个品牌同时出售,其仓储和物流能力以及营销和推广能力是否足够?与此同时,目前唯品会有专门的奢侈品特卖频道,这一频道目前似乎仍然像是以代购的方式进行经营,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是否有真正的大牌正式加入其中?&br&&br&市场的上限在于,目前唯品会的主要客户仍然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坦率的说,其中特卖的多数品牌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吸引力尚不足够。那么随着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进一步被挖掘,闪购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呢?而,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让闪购成为自己的主要购买模式,那么他们继续发展的其他模式还有什么?&br&&br&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闪购究竟是能够长久发展的一种电商模式,亦或会随着此前的许多模式一样,只有那么两三年的热潮,随着人们新鲜度的消失以及竞争的白热化,而最终无法成为市场的主流。毕竟,虽说京东、阿里甚至苏宁都曾经有过类似的业务,但都还没有发力做。真正认真经营的老牌电商只有当当。而如果上述三巨头,都认真的涉足到这一圈子,唯品会的优势是否能继续保持。要知道,目前他们三家没有发力做的原因在于,市场不够大,以及实际上与他们的主营业务有所冲突。而唯品会这种算是捡漏子的模式,虽然有这两年的发展,仍然还未形成一个真正的门槛或壁垒;莫说大巨头,甚至市场上出现更多中小型闪购电商,他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br&&br&总之,我一直维持着中短期看多,长期看空的态度来对待这家公司。&br&&br&再次谢山楂老师的邀请!同学们,这是我半夜做完一份材料睡不着随便写的啊!(我真的不是闲的那么蛋疼把知乎当主业T_T)
(哎呀,被匿名用户邀请,诚惶诚恐。匿名用户你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谁呢……)唯品会应该是一家让多数人大吃一惊的股票,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一直到上市后的一鸣惊人。坦率的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唯品会的印象,和六月份那家叫Greenwich的研究机构做空时…
唯品会目前有很多不同的产品线,同一个产品线又有不同的形态,例如PC Web,Mobile Wap,Mobile App,所以我的回答只针对目前我所负责的产品,新乐峰Wap版(&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乐蜂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包管理&/b&&br&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前端库都放在了npm上,而且它具有很好的依赖管理,所以我们选用了这个作为npm包管理,另外我们也把部分非业务相关的模块也放在了npm上,一来可以分版本,而来希望可以复用这些模块到新项目的时候不需要做copy & paste这么猥琐的事情 。&br&&br&&b&构建打包工具&/b&&br&为了更好地使用ES6,我们使用了webpack + babel作为主要构建打包工具,它有很多有用的loader。例如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对css所引入的图片进行的base64编码,减少请求数;css模块化,减低命名冲突的几率;对静态资源文件进行md5的更名进行非覆盖更新。虽然这部分功能在其它构建工具中都有相应的插件,但是在webpack中的配置使用感觉更优雅。&br&&br&&b&页面技术&/b&&br&React + Flux + Stylus&br&选用React是因为它的Virtual DOM技术可以减轻手机Web View DOM 操作慢的问题,组件化的概念可以让我们更精细地拆分功能模块,在组织起整个应用像搭积木一样方便。随着应用的业务不断增加和复杂,我们越来越需要这种由数据驱动UI变化的技术,抛弃以往使用JQ那种直接操作DOM的方式。&br&至于Flux,一开始以往是Facebook为了配合React所创造出来的框架,后来得知是一种编程思想,我个人理解是用于固定数据的流动方向,使我们对数据的变动更清晰,而我们使用的Flux框架是Facebook官方的,参考了Github所提供的Demo就开始使用了起来。个人感觉并没有部分网友那么兴奋,也没有网上所描述的那么神乎其神,&i&不过看到有部分网友表示以前编程天天痛苦不堪,自从用了Flux之后感觉头也不疼,腿也不酸了表示不解&/i&。可能本人了解还未够深入。&br&&br&之前我们在做其他项目的时候,这么整个技术栈下来给我们最大的编程快乐感是ES6(各种语法糖,新数据类型,模块化,协程等)和Webpack所带来的增量构建技术和灵活的loader功能。至于React今年很火,每个前端面试问题都问React相关的知识,Virtual Dom算法是如何,为什么高效?我本人则觉得React最大的意义是把View不仅仅局限于DOM,今年所看到的React Canvas就是最好的印证,我觉得这是对处理Webview慢的最Amazing方法。
唯品会目前有很多不同的产品线,同一个产品线又有不同的形态,例如PC Web,Mobile Wap,Mobile App,所以我的回答只针对目前我所负责的产品,新乐峰Wap版()。包管理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前端库都放在了npm上,而且它具有很好的依赖管理,所以我们选用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怎么透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