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房地产管理所财富中心房产是否有财务纠纷?

政府信息公开搜索:
 索 引 号:13-00129
主题分类: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综合政务/02A文秘工作/政府文件/通知
 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发布机构: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 12:08:31
关 键 字:调查,服务,中国,经济,改革,资料,资源,设备,车辆,建设,市政
眉山市卫生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
眉卫发[号  上半年,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指导支持下,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伟大中国梦&精神,以&十二五&中期评估为契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民生工程,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能力,振兴中医药事业,优化发展软环境,促进了全市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夺取抗震救灾阶段胜利。   4月20日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并波及我市,全市卫生系统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发扬&三自&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一是核查总体灾情。全市卫生系统受损医疗卫生机构285家(市本级3家),直接经济损失37747万元(市本级3272万元)。其中受损房屋面积29.8535万平方米,占全市业务用房面积的36%,损失金额34632万元;设备受损306台件,损失金额2869万元;药品损失金额246万元。二是科学规范施救。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全力实施地震伤员救治。累计出动救护车辆104台次,救治震灾病员319人(来自雅安灾区伤员5人),其中门诊伤员223人,住院伤员96人,转院16人,累计手术22台次,请省上专家会诊2次,无住院死亡病例。三是开展灾后防疫。狠抓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打好防疫攻坚战。累计出动防疫车辆700台次,卫生防疫人员3323人次,消杀重点区域面积86.029万平方米,消除蚊蝇孳生地7870处;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率100%;组织灾区环境治理38次,清除垃圾210.7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4.68万份,覆盖群众22.31万人;设置心理服务咨询点3个,针对特殊人群心理卫生服务88人次,开展心理卫生宣传1958人次,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是全力支援雅安。地震当日即组织医务人员20人、疾病防控专家6人,赶赴雅安芦山县飞仙关镇开展应急救援,成为全省第三支抵达芦山县的市(州)卫生应急队。累计出动救护车辆63台次,诊疗伤员81人次,转运伤病员25人次,协助开展外科手术10台次;派出防疫人员7批次80余人次,组织消杀技术培训1期,开展流调腹泻、发热病例36例,追踪和流调腹泻、发热病例7例,调查水源地14处,开展水质检测5批次33件,消杀灾区面积31.16万平方米,健康教育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确保飞仙关镇无灾后疫情。为雅安灾区捐赠急需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280余万元。   (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健全医保、规范医药、创新医疗&为重心,综合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相关领域改革,促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   1.完善新农合制度。一是推进扩面提标。2013年,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260.0471万人,参合率99.93%,居全省第二;人均筹资标准340元,同比提高50元,将筹集基金8.84亿元。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政策范围住院费用报销比76.66%,实际住院补偿比62.86%。开展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0个病种医疗保障试点,共补偿3194人,补偿金额3018.50万元,补偿比例71.06%。二是探索支付方式改革。各区县在已实施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其中,青神县开展了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仁寿县对30个病种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有力地增强了对医疗行为的约束激励作用。三是加强门诊统筹工作。门诊统筹和一般诊疗费补偿覆盖全市100%的乡、村医疗机构,报销比例70%,累计门诊统筹补偿105万人次共2653.37万元。四是加强基金监管。继续实施每季度分析通报制度,及时掌控基金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监控机制,全面推行住院、大病和门诊实时监控,加强医疗机构&四合理&监督检查,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对东坡区、彭山区、洪雅县以及眉山三医院、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等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工作进行了督查。 1-6月,全市参合农民累计受益276.24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20.77万人次,共补偿36960.30万元,次均补偿1779.22元;总体受益率106.23%,其中住院补偿受益率7.99%,门诊补偿受益率98.03%,基金使用率为46.69%,基金运行安全。   2.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成果,100%的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上网采购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推动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比例38.50%,二级医院46.89%;全市门急诊次均药品费用下降20%、住院次均药品费用下降34%。推进电子药品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完成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信息审核。将基本药物制度监管纳入卫生监督管理,对东坡区、彭山区、洪雅县基本药物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推进&中国制造&、&四川制造&采购工作,药品、耗材采购金额同比分别增加26%、60%,药招工作名列全省前茅。深化基层机构综合改革,建立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剥离和化解率46%(累计化债972.86万元)。   3.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巩固先行试点成果。持续推进洪雅县人民医院开展取消&以药补医&综合改革,616个药品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累计让利群众 288万元,药品占总收入比重从42.4%下降到38.5 %;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手术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5.65%、23.91%、24.55%、25.06%、14.56%,诊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环境秩序均获患者好评。二是拓展试点覆盖面。制定《眉山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在全市100%的县级公立医院启动取消&以药补医&改革试点,统筹推进补偿机制和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综合改革。启动2012年新版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对接,会同发改部门研究确定新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三)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科学编制2013年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灾后恢复重建初步规划。全市新建续建卫生项目57个,总投资11284万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5741万元,占总投资的51%;各级医疗机构新增土地面积92亩、建筑面积12.28万平方米、病床712张,名列全省前茅。一是加快市级项目建设。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竣工投用,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启动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市中医医院启动实施整体迁建前期工作;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仁寿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仁寿县中医医院、丹棱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主体工程完工。30个民生工程项目(乡镇卫生院)已主体封顶25个,完工率83%。三是发展多元化办医。引入外部优质医疗资源,鼓励发展规模大、技术性强、空白特色专科医院,全市二级以上民营医院达5家,民营床位数占比11.5%。投资2.2亿元的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项目开工建设,投资2亿元的仁寿运长医院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投资5000余万元的眉州医院竣工投用。   (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指导的通知》,明确各专业指导机构(科室)任务,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各区县均成立指导中心,彭山、丹棱、青神县分别落实2名编制。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30元,按国家规定统一免费为居民提供11大类41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280余万份,建档率 94.7%;管理高血压患者14.0291万,管理率32.37%,发现患者规范管理率92.76% ;管理糖尿病患者5.5357万,管理率24.75%,发现患者规范管理率93.36 %。扎实开展财务和健康档案管理集中清理,仁寿县以创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县为契机制定完善乡村两级考核指标,彭山区在全县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台帐式管理模式,青神县试点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辅助检验部分项目外包。   2.有效防控重大疾病。一是强化能力建设。实施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市本级和东坡区、仁寿县、洪雅县启动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等级评审工作。举办全市重点疾病防控培训会,开创直达基层防保网底技能培训模式,230余人参训。推进9个示范区创建工作,洪雅县免疫规划示范区创建工作获得卫生部疾控局高度评价。二是加强免疫规划。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规范化门诊初评。全市儿童接种信息化开通率100%,接种管理率90 %,免疫规划单苗基免报告接种率95%以上,单苗加强报告接种率92%以上;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率98.37%,脊灰疫苗查漏补种率98.42%。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11例,其中异常反应2例。三是重点疾病防控。实施《眉山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首次由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艾滋病防治目标责任书,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加强美沙酮门诊、药物维持治疗延伸点督导,全市艾滋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保持在日均200人以上。实施《眉山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年)》,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40例,总体到位率94.65%,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96.39%。全面启动血防阻断达标,东坡区顺利通过国家血防阻断达标风险评估。全市共查螺2545.98万m2,灭螺2241万m2。报告犬伤就诊11710人,伤口处置率、狂苗接种率100%。报告手足口病549例,同比下降45.96%。未发生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例。四是地方病防控。印发《眉山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组织开展&5.15&碘缺乏病防治日、&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巩固克山病、子病、丝虫病防治成果,保持无本土疟疾病例,洪雅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达到病区控制标准,对新发麻风病例开展联合化疗及麻风病监测和数据上报工作,开展健教宣传活动。1-6月,全市甲、乙类传染病2641例(无甲类),发病率89.28/10万,同比上升2.17%;甲乙丙类传染病同比总下降9.12%。   3.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强化卫生应急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以完善预案、应急物资保障为重点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推进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卫生应急管理机构,6区县全面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丹棱县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工作完成自查评估,待省卫生厅考核验收。1-6月,共开展卫生应急培训1次、演练1次;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302条,响应率100%。成功处置仁寿液氨泄漏伤员救治事件,累计收治入院伤员24人、留观2人(其中重症伤员10人),转出危重病人8人;妥善处置东坡区映天学校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及时救治学生386人(其中医学观察191人),无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并全力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抓好妇幼社区卫生。一是妇幼卫生工作。开展&妇幼保健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细则(试行)》,规范全市助产机构等级评定;举办产科适宜技术培训班,培训妇、产、儿科医师174人,提高全市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实施妇幼卫生重大项目,全市农村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率99.01%,&两癌&免费筛查项目惠及全市70%的农村妇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22%,儿童系统管理率96.25%,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100%,剖宫产率46.15%,孕产妇死亡率7.16/10万,婴儿死亡率3.29&。市妇幼保健院启动建设产前诊断机构,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9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38%,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率0.96%。二是社区卫生服务。巩固社区卫生服务对城市居民全覆盖,覆盖人口59.6万人。推行社区首诊制度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进社区等服务模式,完善签约医疗机构&绿色通道&转诊机制,建立家庭、社区、医院的服务流程。举办社区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培训管理、技术人员86人。仁寿县城东、城南、东坡区苏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巩固省级示范中心成果,东坡区苏祠、丹棱县丹棱镇、彭山区凤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坡区苏祠第二、青神县建华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创建标准化建设合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5.强化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一是抓好食品安全。配合省卫生厅制订2013年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和风险评估,泡菜、奶业产业等重点行业风险监测100%,累计监测食品样品15类486份,同比增长6倍以上,获得检测数据4696个,查出健康危害因素38种,提出针对性建议5条;完成食品检测134份。二是强化卫生监督。仁寿县、彭山区卫生监督项目建成投用,丹棱县、青神县、洪雅县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开展卫生监督技能大比武活动,75%的辖区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明确市、县(区)卫生行政许可和卫生监督职责,将中心城区行政许可和监督工作移交东坡区。实施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评分公示,开展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23家,提出整改建议221份次,处罚4户次。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出动卫生监督员900人次,处罚违法医疗机构20余家。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市人民医院启动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设。完成441家学校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开展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检查供水单位372家,下达监督意见书100余份。检查住宿、美容、美发经营单位2542家,开展中高考期间住宿卫生专项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对新执法文书(2012版)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县(区)稽查覆盖率100%。三是规范行政审批。开展卫生&六五&普法工作。严格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坚持公开透明、廉洁许可,共受理卫生许可682件,其中新办、换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7家,医师注册、变更 58个,护士注册、变更597个,及时审查率、按时办结率达100%,无违法、违规办理现象。推进&五星级&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创建,收到感谢信18封、锦旗8面,获流动红旗5次。   (五)强化医院质量管理。   一是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完善便民措施。在仁寿县先行开展建立医院投诉处理机制试点,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等成立了客服部,彭山区人民医院实施&零投诉&管理。全市2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病房数131个、覆盖率达82.39%),市人民医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国家统计局第三方调查显示综合满意度90.8%。100%的二级以上医院推行节假日和双休日门诊,13家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试点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二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医疗费用。持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药事管理,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18.0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3.79%;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工作得到省卫生厅检查组好评。推广适宜技术和新技术,市人民医院引进乳腺肿块微创治疗等新技术,为97岁高龄患者成功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仁寿县与上级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填补技术空白。全市18家医疗机构推行电子病历,2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专业数19个,试点病种数55个; 13家公立医院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实施次均住院费最高限额,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建立纠纷调处机制,和谐医患关系。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眉山市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暂行办法》、《眉山市处置医患纠纷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警务室、调解室和视频监控系统,与辖区派出所建立医患纠纷处置警医联动机制。制定《眉山市医患纠纷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医患纠纷责任追究,丹棱县探索实施医疗安全基金制度。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已进入招标程序。共报告医疗纠纷60起(同比减少4起),赔偿426.48万元(同比增加215.675万元),协调处理纠纷12起,市本级受理行政调解4件,调解结案率100%。四是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强化对口支援。市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开展新标准培训并自查,迎接省卫生厅三级乙等医院复核评审;青神县、丹棱县人民医院积极开展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推进远程会诊,仁寿县、青神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运行良好。制定《2013年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探索县乡一体化服务模式,全市3所三级医院和13所二级医院派出75人分别支援2所县医院、4所民族地区医院和3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   (六)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中医药&名医、名科、名院&战略。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等级评审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市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青神、彭山区中医医院申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丹棱中医医院申报创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共申报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4个,获批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6个,覆盖100%的公立县级中医医院,评审市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市中医医院批准成为四川省第一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3名学员进岗培训。二是拓展服务面。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市70%的乡镇卫生院、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指导东坡区苏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胜镇中心卫生院打造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综合服务区,全市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量达40%。抓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医院100%建立&治未病&科室,加快建设市级&治未病&中心。开展&中药药事管理年活动&,推进中医医院制剂和中药房、煎药室建设工作,饮片收入达到药品比例20%。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开展病种数83个。充分发挥中医药在&4.20&庐山地震、东坡区映天学校感染性腹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疾病防控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三是中医先进创建。市中医医院申报为中药制剂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彭山、青神县中医医院申报为数字化诊疗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市中医医院、洪雅县中医医院申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单位。指导洪雅县申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期满复审,东坡区启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仁寿县申报创建省级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市级初评并上报省评选表彰领导小组。   (七)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   一是开展达标评审。完善乡村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印发《眉山市2013年乡村医疗机构评审方案》;按照分级评审原则,受理并审核13家中心卫生院评审申请。全市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评审达标率分别为52.78%、52.22%、47.19%。二是提升服务能力。配合市人大、市政协对全市6区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实施基层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双提升&工程,强化村卫生室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探索县、乡、村三位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行委托检验,38家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家检验&建立共建合作关系。召开全市农村卫生与基本药物现场会,举办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合理用药人员、药学人员、村卫生室人员培训班,参训2596人次。落实各项乡村医生补助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三是探索签约服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在洪雅县中保镇、中山乡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中山乡签约9800人,签约率63%;中保镇签约22000人,签约率99%,有效构建乡村医生对口服务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格局形成。   (八)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宣传贯彻《四川省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拟定《眉山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一是创卫工作。巩固6城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指导仁寿县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复审,洪雅县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卫生创建工作的通知》,抓好卫生城镇、卫生单位、卫生村创建。二是健康促进。结合人感染H7N9禽流感、4.20芦山地震、&6.13&映天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活动,推进6个乡镇、12个村市级农村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累计发放宣传资料 7.92万份,张贴宣传画560张,举办大型专题讲座5次,义诊、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7100人,宣传报道150条,受益群众达26万多人。三是改厕工作。圆满完成万户改厕任务,东坡区、彭山区代表眉山市接受省级检查验收,获得检查组好评,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比例达66.24%。对2013年各乡镇改厕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汇总上报省爱卫办。四是病媒生物防制。印发《关于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集中整治活动的通知》,按照&四不漏&原则集中开展春季消杀活动。累计财政投入500多万元,清理孳生地1万余处,张贴《 灭鼠蚊蝇蟑螂公告》2万余份,投放鼠药2.3吨、灭蚊蝇蟑螂药8吨。五是环境治理。结合&第25个爱卫月&活动主题,大力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累计开展突击活动100余次,机关干部职工、学生参与数10.8万人,清扫面积 13万平方米,清理违章占道280家,流动摊点120家,牛皮癣5万余处,清运垃圾500吨,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是控烟工作。组织市、区相关医疗单位和健康教育宣传志愿者开展&第26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对城区医疗卫生单位巩固控烟工作进行暗访督查。   (九)推进各项卫生保障工作。   1.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眉山市&十二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以基层、骨干和高层次为重点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印发《眉山市公立医院院长任期目标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探索公立医院院长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并率先在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开展试点,签订院长(党委书记)任期目标责任书,并向同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职工大会双向公开承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争取各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扩增核定。开展卫生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定期服务基层抽查暗访,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和定期通报。筹备到雅安、乐山等地考察&乡招村用&、订单定向培养基层医学生模式,培养和引进急需紧缺及中青年重点学科带头人,市中医医院周建国院长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对2011年42名全科医生进行临床基地培训,组织186人报名参加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理论考试、3858人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完成医师资格技能考试报名969人。开发《卫生人力资源与继教学习管理系统》,全市19773人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2.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启动市、县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中心数据机房的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前期工作。推进医学影像会诊与诊断中心建设,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100%建成并运行HIS系统,仁寿县建成区域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和远程诊断中心,彭山区人民医院建成并运行院内PACS系统,做好迎接省卫生厅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准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项目,仁寿县完成15家中心卫生院信息系统建设,青神县启动3家卫生院信息系统建设,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覆盖率达50%。强化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指导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本单位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等级保护工作。   3.抓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一是科技教育工作。市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8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合基地通过省卫生厅现场评审。批准成立了消化内科、胸心外科、儿科等3个专业委员会,举办学术活动11次,2300余人参学。编印《东坡医药保健》内刊2期,发行8000份;编印《大众健康报.川西南版》6期,发行36000份。接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12例,终(中)止案件4例,完成鉴定案件2例,事故构成比100%。二是统计财会工作。推进卫生部网络直报运行,加强市本级能源、资源管理。完成卫生财务预算、决算年报和内部审计工作半年报。加强&4.20&地震专项补助资金、接受捐赠药品管理,顺利通过市纪委救灾监督检查组专项督导。三是干部保健工作。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干保基地)搬迁投用,体检环境和服务流程明显改善。做好省干部保健对象到华西体检服务工作,组织完成828名领导干部健康体检工作,厅级干部参检率84.3%,满意度达100%。为领导干部配送出行医疗用品200余套,开展使用操作演示和健康知识讲座。四是无偿献血工作。推进爱心献血屋建设,东坡区、丹棱县落实了场地,仁寿县做好前期工作。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18次,召开第九届稀有血型联谊会,现在册稀有血型人员129人(新增10人)。共采集7820人次,采集血液14873.5U,其中&情系灾区、奉献热血&应急志愿献血采集679人、1325 U,全市自愿无偿献血采集率100%。五是紧急救援工作。启动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对仁寿等5县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通报,对4家急救站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参与重大会议活动医疗保障服务30次。1-6月,共接到呼救电话41341次,真实呼救率11%,急救出诊率100%。   (十)加强卫生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关于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富裕美好和谐眉山&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与&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同步推进。开展卫生系统&健康梦托起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参加全市&中国梦&全民健身活动,编发《主题教育活动专报》12期。在仁寿县始建镇开展&健康梦托起中国梦&宣讲义诊活动,发放健康资料、&中国梦&宣传资料3000余份,健康检查咨询500余人次。二是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务公开和新形势下卫生基层党建,开展党员信息调查录入,完成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编写《中国共产党眉山组织史》卫生内容。市卫生局成立机关党委,初提书记及各委员名单;市本级新建两新党组织2个,发展新党员6名。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覆盖率100%,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覆盖率60%。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成果,抓好政风行风及软环境测评。召开2013年全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全市乡镇医疗机构开展医院行风评议。开展&纪检组下基层&活动,加强对&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系统纪检干部会员卡清退工作。狠抓反腐倡廉经常性学习教育,组织新提拔科级干部17人开展任前集体谈话、廉政考试、签廉政承诺书等&套餐制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示范点工作,强化政(院)务公开,推进医药购销和项目资金监管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加强对新农合基金、抗震救灾物资资金使用监管,参与电子扫描仪招标工作。四是信访稳定工作。开展&创平安两节&、&创平安两会&活动,做好&4.20&芦山地震、成都全球财富论坛等特殊时期稳控工作,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少到市、不出事&。做好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维稳信息月报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无久拖不决事件。共受理各类来信、来电、来访54件次,同比下降32%;办结54件次,办结率100%。   上半年,我市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滞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关键性问题有待拓展,绩效工资改革激励性作用有待充分发挥;部分卫生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灾后重建项目争取形势不容乐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力度不够,资金管理有待规范;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艾滋病防控、血防阻断达标工作有待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任务艰巨,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监督有待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萎缩,医疗质量有待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卫生人才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紧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信访稳定形势严峻等。下半年,我们将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推进一个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强化过渡时期新农合基金监管;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落实村医各项补助;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完成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旧对接,100%的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取消&以药补医&试点。   (二)提升两个能力。一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抓好灾后重建项目争取和卫生项目建设,确保2012年下达的项目,100%开工建设,2013年底前80%全面完工;2013年下达的项目,2013年底前100%全部开工。建立完善医院投诉处理机制,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市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申报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各1个。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双基能力提升&工程,70%以上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和6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二是提升公共卫生能力。推进国家11大类41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仁寿县创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示范县。开展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等级评审,东坡区、仁寿县30%和彭山区50%的乡镇实施血防传播阻断达标,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低于30/10万,婴儿死亡率低于10&。食品风险监测指标完成率100%,100%的住宿、沐浴和美容美发场所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丹棱县力争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洪雅县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仁寿县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以上。   (三)强化三项建设。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订单定向培养基层医学生模式,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市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建成住院医师规培联合基地各1个,实现每个乡镇平均1名全科医生。持续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市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学分达标率85%。二是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成都经济区医疗卫生区域合作交流。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建成市、县级医学影像会诊与诊断中心,20%的二级医院实现医学影像传输系统互联互通,50%的三级医院和60%的二级医院建成数字化医院。三是卫生行风建设。持续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医德医风评议、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医药购销、项目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四)抓好四个创建。一是医院等级创建。市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三乙综合医院复核评审合格,启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青神县、丹棱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仁寿县中医医院启动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青神、彭山区中医医院申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是中医先进创建。洪雅县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复核,东坡区推进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督促指导仁寿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启动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奠定基础。三是示范社区创建。东坡区、仁寿县开展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东坡区创建标准化建设合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站1个,彭山区、丹棱县创建合格中心各1个,青神县创建合格站1个。四是抓好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丹棱县卫生应急示范县等9个示范区创建工作,各项考核指标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眉山市卫生局   日
中共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 眉山市信息化工作管理办公室承办 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及市级各部门协办
推荐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蜀ICP备:号-1
Copyright @ www. (The People's Goverment of Mei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雅房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