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持快速充电的手机是真的吗?

你的位置: &
> 手机快充技术怎么样 快速充电技术解析
手机快充技术怎么样 快速充电技术解析
更新时间:
收藏本页(Ctrl+D)
手机扫描查看
扫描二维码
  手机快充技术怎么样呢?相信很多用户对于手机快速充电技术是什么的还不太清楚,下面统一小编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手机快充技术的解析,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下吧。
  什么是快速充电技术?
  对于快速充电技术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广义上讲,各品牌的充电技术都是快速充电技术,包括高通的Quick Charge 1.0~3.0(QC)、MTK的MTP Pump Express、USB的Power Delivery等等。而从技术特征上分析,它们的共同之处是输出功率大于市面上最常见的USB充电器的5W(5V/1A)。
  为什么要快速充电技术?
  以下是iPhone 6s评测中的充电速度数据。可以见到使用了快速充电技术三星Galaxy S6 edge、New Moto X、华硕Zenfone 2拥有非常快的充电速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请文明发言!)&&剩余字数:
点击图片更换
统一文章资讯频道声明
1、 所有来源标注为统一下载站或统一文章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
2、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并提供原文出处等,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修正。
3、 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商业使用,除来源为本站的资料需与本站协商外,其他资源请自行联系版权所有人。
4、 未经统一下载站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在非统一下载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统一下载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手机资讯分类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手机快速充电技术哪家强?热门智能手机全方位评测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更大的屏幕和更快的处理芯片是智能手机不断升级的表现,而电池续航能力则是考验智能手机技术的主要标准之一。面对手机耗电严重的问题,制造商们需要解决得不仅是扩大电池容量、减缓手机耗电速度,还有加快手机的充电速度,快速充电技术应运而生。科技资讯网站GSMArena刊发了一组智能手机快速充电技术测评。
  USB 2.0标准要求接口供电能力为0.5 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充电方式。手机制造商们已开始推出功率更大的充电器,个别甚至可达2A以上。而相较于USB 2.0,USB 3.0刷新了前辈的标准,但目前并未在手机充电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手机制造商与芯片制造商都认为此标准差强人意,并试图建立新的行业标准。本篇测评将展示的是来自高通、Oppo、三星和英特尔的快速充电解决方案(后两者似乎运用了高通的技术),其中也加入了两部iPhone的评测,尽管苹果并未推出官方的快速充电技术。
  同时,目前业界也将迎来新的充电标准:USB Type-C作为USB 3.1标准的一部分,似乎比USB 3.0更加适应市场。轻薄化、插口无正反方向的设计和更高的功率&&最高可达5V/3A共计15W。尽管尺寸大于2.0接口,我们还是对USB Type-C能否广泛应用于日趋纤薄的智能手机保持期待。
  鉴于以上充电标准在电池电量极低时表现最佳,本次测评均采用电量完全耗尽的电池,使用几种不同的快速充电技术为其充电,并且每隔五分钟记录下电量。
  高通Quick Charge
    高通Quick Charge快速充电技术目前已发展到第二代,通过在骁龙芯片中加入额外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加快充电速度。
  Quick Charge 1.0于2012年发布,使用的是5V/2A充电器,充电速度可比传统5V/1A充电器快高达40%,相当于10W的最大充电功率。具备这项技术的手机包括三星Galaxy S3、LG Nexus 4、LG Optimus G、索尼Xperia T和小米红米2。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骁龙400芯片都具备Quick Charge 1.0技术。
  Quick Charge 2.0则在随后的2013年与骁龙800芯片一同发布,充电器升级到了9V/1.67A,相较于传统5V/1A充电器可提升高达75%的速度,相当于15W的最大充电功率。Quick Charge 2.0充电器的充电电流是自适应的,手机可以选择常规的5V/2A或更高的9V/1.65A。这种充电器同样适合普通手机使用,而决定充电速度的是手机本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功率更大的充电器并不意味着更快的充电速度。
  目前许多智能手机都已经支持Quick Charge 2.0技术,包括Moto X(第二代)、Nexus 6、三星Galaxy Note 4及Note Edge、索尼Xperia Z3及Z3 Compact、HTC One M8以及小米4,更不必说配备了最新骁龙810的HTC One M9和LG G Flex 2了。
  Oppo VOOC 快速闪充
  Oppo自主研发的快速充电技术目前也推出了第二代&&Oppo VOOC 快速闪充。最初,Oppo Find7配备的VOOC闪充充电器较为笨重,支持5V/4.5A,最高22.5W的充电功率。伴随Oppo N3和R5而来的第二代充电器&&VOOC mini体积有所减小,最大支持5V/5A,相当于25W的充电功率。
  然而这并不是Oppo与高通唯一的区别。Oppo为此技术专门定制了7针micro USB接口和8金属触点电池(一般来说,常规的micro USB接口为5针,而手机电池则为4-5个触点),并且手机内置微控制器单元以持续监测充电电流。
  Oppo VOOC快速充电技术还会根据电池电量自动调整电流,产品宣传声称电量达75%时,充电器会将电流限制在2A,当电量达到85%时,电流将被调整至1A。
责编:陶文冬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手机快速充电 究竟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手机快速充电 究竟是怎么回事
提问者采纳
0的基础上采取了新的规范,而且充10分钟就可以通话2个小时。智能的MCU管理芯片可以自动识别当前充电设备是否支持VOOC闪充。第一次使用MCU单片微型计算机来取代传统充电电路中的降压电路.6A,第二代Quick Charge技术能在30分钟内为一款电池容量为3300mAH的智能手机充入60%的电量OPPO VOOC闪充  VOOC闪充相比传统充电速度提高4倍之多.0  高通Quick Charge 2,也就是设计了涓流充电来防止电池过冲和预防其他安全副作用。如果支持。30分钟可以充到3000mAh电池的75%,高通此次采用的是电压与电流都进行增大的原理。高通Quick Charge 2,会自动使用稳定充电电流实现慢速充电。OPPO的VOOC闪充就是采用的是低电压高电流模式。而为了防止老版本手机在充电时被过大的电流烧毁,充电器当中还需要加入一个特殊的IC判断开关。其将充电电压从5V提高到9V,将会分段横流的实现阶段性电流的输出,保证充电速度的同时也能减少手机充电时适配器与手机的发热情况.0在技术上来说同样需要有加入了特殊芯片的充电器配合使用。并且根据高通公司官方给出的实测案例,但到了后面一段时间。  此次Quick Charge 2。当然;如果检测到不支持,而充电电流则是由1A暴增到1。这个跟OPPO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全力冲刺的充电速度总归要放慢速度,即便是快速充电。  OPPO此次向上游供应商定制了全套的IC器件.0则在Quick Charge 1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嵌入分享:
&正在加载...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Quick Charge技术解析:关于手机快速充电的那些事儿
发表于 17:45|
来源CSDN博客|
作者宁道奇
摘要:小米4采用了Quick Charge快充技术,据称充电效率可提高15%。许多人可能会问,9V的充电标准是怎么回事儿,新的标准和其他手机通用吗?混用会对手机和电池造成危害吗?这篇文章从技术角度,来解答大家的各种疑虑。
手机充电时,为什么会发热?
简单来说Quick Charge v1.0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在手机主板内,采用switching charger的方式给锂电池进行充电。它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呢?
在以前的功能机时代,大多采用的是linear charger的充电方式。它的输入电流永远等于输出电流。电源适配器是5V输出,手机电池电压是在3V到4.2V之间。当电池的电压比较低的时候,就有一个直接的功率损耗问题,供电的功耗就会损耗在charger电路上面。
因为输入的功率是5V * 电流,输出的功率是电流 * 电压。输出的电压要比5V低,比如电池电压是3V,这种情况会有40%的功率损耗。这就是以前linear
charger最大的问题——由于有这么大的功率损耗,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它的发热会比较厉害。也导致了没有办法进一步提高充电电流。
技术开始变革,整个手机行业的充电方式从linear charger过度到switching charger。
Quick Charge v1.0的两大特性
Quick Charge v1.0采用了switching charger模式,当你在5V、1A这种制式下,当你的电池电压比较低得时候,给电池充电的电流,实际上是高于输入电流的。功率方面几乎可以说是持平的。(不计电路功率损耗)switching
charger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充电电流,也就缩短了充电时间。与传统USB充电技术相比,充电速度提升40%。
在Quick Charge v1.0还要解决一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都是5V的制式,另一端都是标准的USB。但我们在充电时,也会遇到许多不同类型的电源。电源有可能是一个USB口,有可能是一个墙式充电器,或者是其他USB的附件,或者是充电宝之类的电源。作为手机上的充电电路,需要它能够去识别这些电源的类型。因为很多电源的电流输出能力是很宽泛的,从几百mAh到1.8A都有。手机的充电电路应该根据所连接的电源的类型抽取相应的电流。
举例来说,如果是接驳笔记本电脑上的USB接口供电,手机过度的拉电流的话,超过500mA,笔记本电脑电源输出有可能进入保护状态,也就不能完成充电的动作。因此在手机的充电电路上,还要有这样一个识别机制,确定是什么类型的电源,最大限度的去利用这个电源的输出电流能力。这个就是Quick
Charge v1.0做的事情。
这个识别动作,也是有一个国际通用标准的叫做:USB BC 1.2,输出电流范围为300mA-1800mA。这个标准已经相当普遍了,目前几乎所有品牌的智能手机都采用了这个标准。
小结一下,Quick Charge v1.0主要就两个功能:第一是,switching charger的这种充电方式,实现电源适配器1.8A的电流输出。第二是,识别不同USB电源的类型。
Quick Charge v2.0规范解析
Quick Charge v2.0又比v1.0多了什么呢?上文我们已经讨论过,手机充电是基于USB接口的一种通用标准。5V电压,电流上限是1.8A,那么我们能得到的最大功率就是5V
* 1.8A = 9W,那么9W折算到充电电流来讲,最大极限就是2A左右。现在如果设备配备了3000mAh乃至更大的4000mAh的电池,充电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如果消费者想要将充电时间缩短到2小时,甚至是1小时的话,就要想别的办法。
图:这份诚意不仅仅体现在电池容量,更体现在充电时长上。
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类似的技术,比如在电源适配器上,在5V电压下,输出3A、4A电流。但消费者所使用的线缆是没法控制的,作为手机制造商也没法完全控制用户使用什么样的线缆。消费者家里可能用过很多设备,也许手机换了,但是线还在。其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比较长,有的比较短,阻抗也各不一样。
如果消费者使用了一根体质比较差的线缆,阻抗较高。即使电源适配器能够提供大电流,手机上的charge IC也能在大电流情况下给电池充电,但是由于线损的问题,到达手机主板上的电压比较低的,也就根本没有办法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充电电流。这就是在5V环境下的一个天然的局限。
Qualcomm的工程师会怎么做呢?既然要提高到电源适配器到手机主板的总功率,但是又不能进一步提升电流了(1.8A的限制)那么也就只能提高电压这一种途径了。
在Quick Charge v2.0中,设计了两种方案,即A类和B类。A类可以提供输出5V、9V、12V三种电压。通过提高电压的方式,让电源适配器能够提供更多的电量给到手机终端。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问题是如何向前的兼容呢?电源适配器直接输出9V、12V,可能会导致手机过压保护了。所以还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机制,在手机和电源适配器之间,手机能够识别电源适配器是标准的5V输出,还是有更高的供压能力。在手机授权的情况下,再做一个动态的调整,接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这就是Quick
Charge v2.0最主要的特性。
从总功率方面来讲,Quick Charge v2.0已经完全考虑到未来终端发展的趋势。乃至到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融合的趋势,在总功率的规划方面,规格已经做的相当高了。现有的A类方案,可以支持到36W。未来的B类方案,电压将支持到5V、9V、12V、20V四种电压,功率可以达到60W。因此基本上笔记本电脑,和多节电池串联的构架,都可以得到满足。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快速充电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