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过关条件林竹博览园需要哪些条件

当前位置: >
生态为棋落子林竹
发布时间:
&nbsp 文章来源:泸州市纳溪区招商网 &nbsp
点击次数:次
7月27日,渠坝镇四川银鸽竹浆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新上马的竹纤维生产设备前忙个不停。&公司投入5亿元的竹纤维项目落户纳溪,主要就是基于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基础。&四川银鸽素有&中国草浆第一股&之称,身在竹乡,董事长王纪超对5万吨竹纤维项目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银鸽的选择,与我区&生态发展落子林竹&的棋局不谋而合。2013年,我区林业产值达26.6亿元,林农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2180元。今年上半年,全区林业产值已突破14亿元,其中竹产业6.62亿元,占了近五成。目前,我区正全力创建大旺竹海森林公园、凤凰湖国家湿地公园,全力推进&百亿林产业&快速发展。
建好竹基地  绿色银行开到家
  我区向以丰富的杂竹资源而著称。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纳溪便是闻名全国的&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随后,&全国森林城市&、&中国特色竹乡&、&四川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全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接踵而至,赢得实至名归。
  曾经,林地空间制约、竹林效益不高、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制约着纳溪林竹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区坚持竹基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新造竹林与低产林改造相结合,制定出台《纳溪区竹原料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连续5年每年整合项目和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通过以奖代补、赠送种苗、培训技术、完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栽种竹苗200多万株,新建竹基地和低产林改造达20多万亩。全区竹基地面积达76.6万亩,杂竹蓄积量达400万吨,年可采伐60万吨,成为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料车间&。
  纳溪无处不是竹,却并非都是优质竹。攻坚低产低效林改造,走科研路子,我区与省林科院、市林科所合作,实施土壤测试,施肥配方,并引进清甜竹、川绵一号等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竹质明显变化。&我把家里10亩低产西风竹改换成绵竹,3年后每年亩产将增加2吨、增收1万元以上。& 天仙镇黄家村村民肖生银从中尝到甜头,&好比家里开了个绿色银行。&
  深山有竹路不通,竹农曾经叹息。为了改善林区公路条件,我区采取&财政补助一点,企业补贴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打通制约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各乡镇积极引导动员群众&一事一议&,一条条&致富路&向竹区延伸,一车车竹子拉出山外。龙车镇利合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智深有感触:&3年时间,我们村新修林区公路10多公里,村民每年多卖竹片1000多吨。&
做强竹产业  目标锁定一百亿
  靠山吃山,栽竹用竹。2013年,我区将林竹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区的&百亿产业&之一。&现代产业必须有原料作支撑,有原料还必须有龙头企业转化带动,两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我区做强竹业思路明晰。
  2007年,我区成功引进河南银鸽集团,先后投资2.5亿元,用于技改升级,扩大产能,现已形成年制浆能力8万吨,造纸10万吨的生产能力。四川银鸽副总经理罗建平说:&竹纤维项目投产后,每年所需竹原料45万吨,新增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区丰富的竹资源为林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以四川银鸽纸业、圣峰纸业、兴乐食品、竹韵家具等为龙头,130余家竹木加工企业相继落户,80多个竹木产品涉及造纸、竹碳、竹酒、竹笋、竹编、竹纤维、竹压板等方面。今年初,四川银鸽被评为&中国竹业龙头企业&,兴乐食品厂也跻身&四川省龙头企业&。
  依靠丰富的林竹资源,我区积极推进林地综合开发利用,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林下茶叶、林下苗圃,探索林下猪的养殖,开辟出了一条&林禽结合、循环发展、示范带动、农民增收&的循环发展新路子。全区有林下鸡养殖规模户1100余户,累计发展林下茶叶6万亩、林下桂花苗圃、绿化小灌木苗圃面积3500亩。2013年,全区林地综合开发利用产值14亿元。
  今年2月,我区又获得全国林业产业最高奖&&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5月,我区的竹业新路成为&川南竹产业助农增收现场会&一大亮点。
挖掘竹文化  风舞林间竹韵浓
  28日下午,白节镇竹韵公司生产车间,生产场面分外火热。产品展示中心,竹台灯、竹花瓶、竹家具等竹制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因为生态环保,特色浓郁,产品很畅销。一把竹椅可以卖到三万元。&公司负责人周蓉介绍说。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竹种39属500余种,我区就有毛竹、慈竹、黄竹、苦竹、西凤竹、罗汉竹、吊丝球竹等39个品种。在抓好竹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区注重将竹产业与酒文化相结合,与茶文化相结合,与竹旅游相结合,不断丰富竹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纳溪活之酿竹酒,充分利用大旺竹海丰富的毛竹资源,酒与竹相融、与绿相合,生产出浓郁竹香、回味甘甜的美酒。竹韵公司生产的竹制品古色古香、环保低碳,远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走出国门。
  我区拥有天仙硐、凤凰湖、普照山、鼓楼山等一批森林旅游景区,充分依靠丰富的林竹资源优势,在林竹产业中融入游、品、赏、娱、购等元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2013年,全区接待生态旅游60余万人次,实现林业生态旅游产值4.8亿元。
  &只有建设林业园区,才能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出规模经营的&拳头&作用,找到林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我区林竹产业锁定&百亿&发展目标,推进林业产业园区、百竹园、竹博览园等建设,走&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品牌发展&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
  到目前,我区已投入40多万元,完成&永宁林业高新产业园区&的选址、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全力打造大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凤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依托76.6万亩竹林,我区林竹产业强区之路越走越宽广
&&&&&&&&&&&&&&&&&&&&&&&&&&&&&&&&&&&&&&&&&&&&&&&&&&&&&&&&&&&&&&&&&&&&&&&&&&&&&&&&&&&&&&&&&&&&&&&&&&&&&&&&&&&
&&上一篇:
&&下一篇:欢迎来到沐川新闻网
投稿邮箱:
新闻报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天然氧吧 绿色沐川
作者:&&&&沐川新闻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天然氧吧 绿色沐川
&&生态创建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我县将在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县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级生态县”、“现代农林基地”、“西部纸都”、“化工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业”、“精品宜居县城”六个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2012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中共沐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廖克全
&&走进沐川县,空气清新,林竹翠绿,环境优美。
&&“西部纸都”已成为全省竹浆纸产能第一县;“沐川竹海”全县林竹面积15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5%;“十大农林基地”沐川已成为全省首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有35个农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沐川草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草龙……
&&生态县的创建,沐川县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并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生态县建设新路。
&&★ 打生态牌 优化生态环境
&&沐川素有“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之美称,如何保护好老天爷赋予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优化生态环境”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坚持实施大林业战略。近年来,沐川县积极落实林业政策、培育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了全县林业蓬勃发展。全县林竹面积达到151.3万亩,森林覆盖率69.5%,并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精心打造宜居县城。按照“生态、特色、人文”的城市经营理念,确立“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精品宜居县城定位。大力实施“森林城市”工程,形成了满城绿色的清新婉约风格,并建成五道梯级拦河闸坝,为群众创造了文化娱乐、休闲观景、动静相宜的滨河环境。
&&积极创建优美乡镇。沐川把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作为生态县创建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扎实开展细胞工程建设,目前已建成1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1所绿色学校、13个生态村、120个生态家园、3个绿色社区,取缔小纸厂27户,乡镇整体风貌明显改观。
&&★ 走特色路 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大县如何迈向经济强县?“必须因地制宜,走符合沐川特色的生态经济之路。”沐川县委副书记、县长黄伯勇说。
&&以“林浆纸一体化”为重点发展生态工业。该县依托林竹资源优势,实施“林浆纸一体化”战略,着力打造“西部纸都”。积极扶持永丰纸业实施5期技改扩建,使其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和四川规模最大的林浆纸产业龙头企业;新建成12万吨制浆项目,全县制浆造纸能力达到3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制浆造纸基地县;加快延伸产业链,大力培育吉源木业等板材深加工企业,全县竹木板材加工能力达到10万方。
&&以“十大农林基地”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做大产业基地,做强加工龙头,做响产品品牌”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国家级林竹、大鲵基地,省级茶叶、中药材、猕猴桃、山地乌骨鸡、外派劳务基地,市级生态肉猪、肉兔、特色食品基地等“十大农林基地”。初步形成以一枝春茶业等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茶业发展模式;以成都地奥集团为依托的中药材开发模式;以甩菜加工、红阳猕猴桃营销等专合组织为纽带的优质芥菜、特色水果发展模式。
&&以“两大特色景区”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围绕“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打造中国西部优美乡村”的战略目标,以沐川竹海、五马坪特种旅游基地两大重点景区开发为带动,以精品宜居县城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一心两线”的旅游布局。沐川竹海按照“三古三原”风格,核心景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元,目前,“两大门,一环线”建设已全面竣工,“潇洞飞虹”、“水月风洞”、“永兴湖”、“五里桓”等一期工程已全面向游客开放,三言寨、永兴寺等竹海景区二期工程正开工建设,国庆节后,全面启动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五马坪特种旅游景区集户外狩猎、CS野战和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中国西部最具文化内涵的特种旅游基地,一期工程“五岳山狩猎场”已全面开工。
&&★ 创文化牌 培育沐川精神
&&沐川以林竹最为茂盛,而竹子“生生不息节节高”的高风亮节正是沐川人的精神追求。
&&不断挖掘生态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竹文化、草龙文化等传统文化,着力培育“生生不息节节高”的沐川精神,把竹子的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追求卓越、永不言败作为沐川人共有的精神追求,把“生态沐川,幸福家园”作为沐川生态建设的源动力和最终目标。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创建,以“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村庄”为五大载体,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让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努力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由竹文化区、金王寺佛教文化区、金王湖休闲度假区和旅游地产区等功能为一体的“沐川中华竹博园”,汇集世界竹类品种超过40个属450余种,是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集中展示散生和丛生竹种最多最全的竹类品种博览园。成功推出“竹乡艺术节”、“文明在身边”、“欢乐竹乡”等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欢乐周末广场文艺表演、坝坝舞等经常性的群众文娱活动,举办“中国?沐川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培育生态理念,增强生态意识。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党校干部培训课程,增强各级干部的生态环保意识;开展“6.5”世界环境日暨创建省级生态县宣传系列活动;组织青年环保自愿者开展“绿色环保行”、垃圾分类回收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生态环保的影响。
&&(胡佩珊 本报记者 蒋培路/文 图片由沫川县环保局提供)
上一个沐川新闻: 下一个沐川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造世界过关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