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宝龙有老北京布鞋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
镇江市丹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来源:丹徒区人民政府 时间: [
浏览次数:21 [] [] [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抢抓机遇,奋勇争先,谋求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纲要主要明确“十二五”期间丹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是丹徒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我区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社会管理的总纲,也是全区各类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期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变化,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开启了“全面达小康,实现新提升”的新征程,2008年我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1.&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区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预计,下同),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均较2005年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90亿元;人均GDP超过62000元(9000美元以上),分别是2005年的2.2倍和2.7倍。财政总收入30.0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75倍、2.71倍和3.44倍。落户了二重、中盐等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重大战略性项目,夯实了跨越发展的产业基础。
  2.&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2010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5%提高到36%。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2010年实现产值102.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20.5%。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187件增加到2010年1050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0.9%提高到1.6%,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1%。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丹徒设立分中心,数字化制造产业基地落户。全区开工在建各类科技孵化器8个,引进高层次博士创业团队10个。
  3.&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丹徒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建成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新城的重大商业布局已基本完成,初现繁荣。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建成启用,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新城生态工业园和丹徒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始展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推进环境优美镇村创建,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和一批农村公用设施,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沿江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点道路竣工通车,沪宁城际高铁丹徒站、新城公交枢纽站全面建成,城乡道路网络更加完善,公交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世业洲整岛旅游开发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达到55%左右。
  4.&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社会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2009年顺利通过区域教育现代化省级考评验收。在全市率先启动校车国标试点运行和镇村公交开通工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85%,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应急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建设米芾书法公园,成功举办“长江迷笛音乐节”。平安丹徒、法治丹徒建设更加完善,成功实现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5.&人民生活得到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745元和10000元,分别为2005年的1.9倍和1.87倍。就业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创业大力推进,五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以下。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面均达98%以上,新农保覆盖率达98%。社会救援机制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低保标准持续提高。
  6.&生态环境实现新优化。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区创建,2010年初步达到国家级生态区要求。推进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扎实开展西部区域环境整治、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关停小化工企业16家;强化节能减排,COD、SO2分别完成“十一五”削减总量的108.6%和156.7%;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体系。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45.1%,森林覆盖率21.9%左右。环境质量更加优良,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1%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7.&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行公务员阳光工资制度,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院改革取得成效,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加快金融市场建设,3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担保公司开张营业。严格建设土地上市挂牌制度,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净增私营企业1642家,个体工商户5283家。吸纳民资5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分别突破5.2亿美元和13亿美元。
  “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标
  2005年实绩
  2010年目标
  2010年预计
  预计年均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8800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0)
  (520)
  其中工业性投入
  (180)
  (35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5.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文教、娱乐及服务业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城市化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饮用水源达标率
  万元GDP能耗下降
  (20)
  (20)
  备注:括号内为五年累计数。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决策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破解难题、开拓进取的结果,是解放思想、勇创新路、强化投入、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结果,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仍然薄弱,新兴产业体系还未建成。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性改变,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入拉动和资源消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三是城乡协调发展任务重,城乡差别仍然明显,农村经济和社会基础较为薄弱,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还有差距。四是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民生保障存在薄弱环节。五是要素资源约束多。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以及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凸显,地方快速发展的需求和环境资源要素制约的矛盾逐步加大。
  按照省委“苏南有条件地区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十二五”时期是丹徒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既是丹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发展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宏观形势看,世界仍保持和平发展的基本大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增长期,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仍然强劲,这些为我区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同时,“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将成为主基调,“调结构、扩内需、促转型”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长期导向,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面对先进地区已经形成的先发优势和周边地区的竞争态势,我区“十二五”发展面临提速与优化、跨越与转型的双重压力。
  从自身发展看,“十二五”时期,丹徒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高铁时代的到来、宁镇扬同城化建设快速推进,镇江主城南移步伐全面加快,丹徒融入主城区、同城一体化效应加倍显现,我区的区位资源、土地资源、江岛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更加凸显,为我区转型发展,实现新一轮发展跨越,创造良好的环境。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同城化、同步现代化”为主题,继续保持后发争先的鸿鹄之志,积极抢抓转型发展中蕴藏的战略性机遇,在争先中率先,在争强中当强,全力增创转型升级新优势、打造城乡统筹新特色、拓展民生共享新内涵,全面加快强区富民步伐,确保与镇江大市、与苏南其他地区同步迈入基本现代化。
  ——城市带动原则。把丹徒整区域当作城市来谋划,把丹徒新城作为龙头来打造,夯实城市经济基础,提升城市功能内涵,巩固城市主体地位,引领重点板块联动发展,带动广大镇村统筹发展,形成全方位服务城市、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新格局。
  ——项目兴区原则。牢固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吸纳集聚道路,通过一批重大项目、优质项目的注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转强、发展质量转高,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好中求快。
  ——创新发展原则。把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坚持科技与人才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劳动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化、物质支撑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产业竞争力与资源利用率同步提升,增创新一轮发展优势。
  ——绿色增长原则。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持之以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丹徒”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和谐共享原则。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我区发展的总目标: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1.&经济增长。2015年,全区GDP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总量突破38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GDP 达2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确保达到25.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力争达到33亿元,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410亿元,五年累计投入1500亿元。定报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200亿元。城市化率超过63%。
  经济实力图(单位:亿元)
     2.结构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确保达到45%,力争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超过4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45%。
  3.民生幸福。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1.8万元,力争达到4.55万元和2万元,实现两个收入倍增;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75%以上。五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2万人。
  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单位:元)
  4.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3%。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3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对外技术依存度下降到40%以下。
  5.资源环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7%,森林覆盖率达到25%,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10%。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保持在35万亩和31.65万亩以上。
  丹徒是镇江未来城市和产业拓展的重要承载空间,重点打造“一城三组团”的空间布局:“一城”即丹徒新城;三组团:即打造临港经济组团、创新经济组团和都市农业组团,真正与新城融为一体,与主城互联互动。
  丹徒新城:立足丹徒新城区位优势,积极呼应南徐新城建设,强化与镇江主城的无缝对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丹徒新城打造成丹徒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江城市副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新城常住人口12万人。
  临港经济组团:沿长江岸线,依托高资、高桥的深水岸线等优势,抓住五峰山铁公大桥建设契机,完善接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力度,彰显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能源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大型装备制造与能源中转供应基地、港口物流中心。
  创新经济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与新城生态工业园、谷阳、上党、辛丰联动发展,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大市场、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科学选择项目、合理摆布项目,建设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兴经济板块。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与丁卯科技城互动协作发展的态势,打造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都市农业组团:环绕镇江主城,由江心、世业、上党、宝堰、荣炳,以及新城天目恒丰、辛丰龙恩木屋等众多节点组成环城都市农业圈,重点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业,接受城市辐射、补充城市经济、融入城市发展。以世业洲为依托,打造以长江文化、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文化娱乐、生态休闲度假岛,以米芾书法公园为重点,打造长山文化产业园,以江心洲为依托,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以宝堰、荣炳、上党为重点,做精、做强、做大现代高效农业基地,重点发展特种水产、精品蔬菜、应时鲜果、优质稻米产业及城郊型农业等。
  根据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将我区合理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明确每个区域的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尽可能好的发展。
  主体功能区发展导向与管制要求
  重点开发区域:是我区未来经济和人口承载的重要空间。要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增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要注重集约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可持续发展。
  限制开发区。是我区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保障、生态功能维护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有选择地扶持特色优势生态产业,限制大规模工业开发,有效保护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同时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禁止开发区。是我区维护生态安全、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区域。对区域内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珍稀物种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和二级保护区、重要水面、海拔100米以上的重要山体等进行严格保护,禁止任何与主体功能定位不符合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着力强化各类产业发展要素整合,实施“5减1产业升级计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限制淘汰以化工为主的各类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重大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快,带动强的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招商,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尽快扩大产业规模,形成竞争优势。2015年,新兴产业销售力争翻两番以上,达到550亿元,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5%以上。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核能装备制造、制氢装备、智能电网、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等产业。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达到220亿元。
  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提升发展新型化工材料产业。2015年,新材料产业销售达到160亿元。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达到100亿元。
  新能源。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太阳能发电并网设备、氢能源、动力电池等。2015年,新能源产业销售达40亿元。
  其他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航空产业、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2015年,其他新兴产业销售达到30亿元。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第三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产业等三大业态。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力争实现“三个高于”: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长,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升1.8个百分点以上。
  现代物流业。立足于丹徒及长三角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的需求,充分利用交通优势、产业优势,推进宝龙物流、神华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船港物流、和苏润港务等一批物流项目。结合苏南运河辛丰作业区码头泊位的建设、312国道南移和沪宁高速收费站南移工程,发挥内河水运功能、道口优势和港口优势,规划建设好新城、开发区、辛丰三大物流节点,以此为载体,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并与金融、制造、销售终端等进行全方位对接,实现物流产业高起点、超常规发展。2015年物流业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
  商贸流通业。以集聚人气、商气为核心,大力发展品牌直销、商业综合体等新型业态,引入一批国内外知名百货零售企业、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完善丹徒新城商业规划和布局,完善城乡一体化服务网络,繁荣城乡市场。规划建设城际高铁丹徒站、京沪高铁站两大商圈,加快宝龙商业综合体、华山路步行街、慧中商业街、新加州酒店等项目的推进力度,建设一批集吃、住、游、乐、购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商业中心,打造镇江城市商业副中心。201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
  文化旅游业。坚持把文化、生态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丹徒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基础投入和项目包装力度,推出一批规模大、带动强、有影响力文化旅游业项目。建成米芾书法公园,打造长山文化产业园,加快建设长江迷笛特色文化主题园,打造文化产业特色,推动文化发展转型。把米芾书法公园和恒顺醋博物馆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业洲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积极培育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旅游、休闲、度假等服务性消费需求,把金陵润扬大桥酒店打造成五星级旅游饭店,力争我区的文化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
  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主导产业。壮大装备制造、电力及设备、新型建材和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大对四大产业的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由传统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新型建材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联合。围绕省级重型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集聚发展一批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集中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2015年,四大产业销售收入超650亿元。全区三百亿元以上产业1个,百亿元以上产业2个,百亿企业3家,50亿企业2家,10亿企业15家。
  装备制造业。“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销售年均增长30%以上。加速二重、沃得重工、新科动力、中靖新能源等项目的建设,促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至2015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390亿元。
  电力及设备业。“十二五”期间是智能电网计划的全面建设阶段,以镇江发电公司、振光电力等企业为核心,至2015年,电力及设备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新型建材业。加速鹤林水泥、特密斯混凝土外加剂、帝高力装饰材料等企业的的扩张和提升,推进金华普钢结构、华龙管业、中建桥梁等项目的投产,至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
  食品业。积极实施恒顺集团、富华面粉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恒顺50万吨香醋二期工程、宴春食品、银河食品等项目的投产,至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壮大CAD数字化制造产业规模,鼓励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城生态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通过试验,取得经验,逐层推广。到2015年,软件产业企业达到60家,实现软件产业营业收入40亿元。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根据我区的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速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集约发展。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路网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强化园区功能延伸拓展,完善物流、研发等功能与服务,优化园区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发展层次。积极搭建园区发展融资平台,创新管理体制,建设高效运营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生态工业园资源整合,与辛丰、谷阳、上党联动发展,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在城际高铁丹徒站周边,积极规划建设科技研发和创新载体,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与丁卯科技城互动协作发展的态势,打造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重点支持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能源、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速园区的提升发展。依托二重集团镇江出海口基地项目,拓展二重项目的产业化协作链,规划建设重装产业园,做到产业园与二重产业园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省级重型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到2015年,丹徒经济开发区在全省排名中进入第二方阵。
  “十二五”时期,继续把加快推进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以生态农业发展带为重点,以“10333”工程为抓手,发挥丘陵山地、沿江、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融经济、生态、旅游、科教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重点发展高效园艺、经济林木、特色水产和休闲观光体验农业,打造农业及农产品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益。五年累计新增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设施农业5万亩以上,高效渔业面积3万亩以上。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的原则,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根据资源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示范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实现项目集聚,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现代农业茶叶园区、十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十万亩绿色蔬菜基地、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万亩果品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八大农业基地,2015年,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5个,省级以上园区2个。
  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先进农业技术、高科技农产品的推广和生产指导,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形成市场销售网络;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组织的创建质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5年,全区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例达到65%以上。
  把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着力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加大创新引导,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围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战略联盟,形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确保科技经费稳定增长,并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注重发挥驻镇高校对地方创新发展的人才技术支撑作用,推进与本地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大对成长型科技企业的扶持。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3%,全区70%以上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企业总数8%以上。
  全面推进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重点,依托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镇江市新一轮“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引进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拥有发明专利、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团队。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及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大力引进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努力完善人才机制,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等“四高人才”数据库,每年拿出不少于一般预算收入的3%用于人才工作;健全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促进全区人才总量不断壮大。到2015年全区拥有人才总量达到4.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达到1.68万人,高级职称以上专家700人以上。
  进一步完善鼓励区域创新的导向性政策,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培育市场,发展中介组织,为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服务、专业服务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增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企业、政府共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各类孵化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创业载体建设,力争每年新增孵化器面积10万平方米。
  充分发挥城市的引领作用,全面繁荣城市经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阔步迈入同城时代,初步实现由区域经济为主体向城市经济主导转变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实施“大工业、大商业”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城市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强化城市辐射带动力,五年后新城对全区经济贡献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加快新城生态工业园东拓南进步伐,拓展产业发展腹地,提高项目承载和集聚能力。全力推进宝龙城市广场、温泉度假酒店、新城万博城市综合体、冠城商业中心、新加州五星级酒店等一批重大城市商业项目,规划建设以城际高铁丹徒站、京沪高铁站为核心的商贸流通圈,尽快形成规模声势和集聚效应,基本完成城市重大商业布局,打造与主城错位发展的城市商业板块。
  按照“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规划,通过长山综合开发、谷阳湖综合开发、驸马温泉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形象,把十里长山打造成科教氛围浓厚、文化气息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走廊”,把谷阳湖打造成高端业态密集的现代商务中心,把驸马温泉打造成市民高端休闲娱乐的向往之地。逐步将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更加注重城市服务功能与公共设施的摆布、建筑与景观的设计,建设精品城市、细节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归宿感。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社区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生活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拓展城市公交覆盖区域,构建更加便捷、完备的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加快城市停车设备建设,新建各类社会配套停车场6万平方米。完善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处置能力和长效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管理的全天候、全覆盖。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新城人口12万人。
  主动融入镇江主城建设,在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化、公共服务平台一体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实现与主城无缝对接、同城发展。以连淮扬镇铁路、高速铁路、城际轻轨、沿江高速、苏南运河“四改三”工程等区域大交通建设契机,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全面融入宁镇扬板块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广的领域参与城市竞争与分工。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稳步推进新市镇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中心镇和中心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总量在35万人左右,城市化率达到63%。
  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的意见》和土地、金融、户籍等8个配套文件,引导城乡资源向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集聚,全面启动新市镇和新社区试点建设,辛丰镇、宝堰镇两个新市镇试点,高资镇唐驾庄、谷阳镇千里村、辛丰镇龙山村、上党镇上会村、高桥镇京江村等5个新社区示范点要突出“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突出特色、试点推进”的原则,率先找准突破口,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强大声势,带动其他各镇推进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到2012年,新市镇形成基本健全的框架、体系和基础。2015年,新市镇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市镇体系。
  加快推进镇村建设。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着力打造上党、辛丰、高资、宝堰四个中心镇和一批中心村,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集约利用资源,构筑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人口布局,逐步形成以城市带动中心镇,以中心镇带动偏远镇村发展的梯次发展格局。
  重点围绕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加快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十二五”期间,改造县、乡、村道路150公里,构建与新农村相适应的现代化农村道路网体系,推进城乡公交系统建设,在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基础上,推进公交向村组延伸。加大投入,推进全区范围实施区域供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天然气管道向农村延伸,确保每个新市镇用上管道天然气,不断提高集中供气普及率。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互联互通的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网络,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长江堤防防洪抗洪能力,大力实施节点工程和坍江整治,继续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做好通胜流域堤防加固和防洪保安建设,继续做好农村河道疏浚和河塘清淤工作,改善水环境。优化农村环境。按照“城乡联动、全民参与、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户收、村集的农村生活垃圾统一运送处理机制,实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到“十二五”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统一运营管理的新型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以构建镇江门户交通枢纽为目标,以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积极建立立体的、有机衔接的、高效集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加强交通大通道建设。抓住五峰山铁公大桥、连淮扬镇铁路,苏南运河四改三工程的建设契机。加强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整合,建立以高资港口和沪宁城际高铁丹徒站为重要枢纽,京沪高铁、城际轨道、连淮扬镇铁路、312国道、苏南运河等交通运输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区域内干线公路建设。完成镇荣公路一级化改造和338省道拓宽工程,实施312国道南移和沪宁高速镇江支线收费站南移工程,完成五峰山大桥接线工程,进一步建设区域内城市交通网。
  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建设丹徒区域公交枢纽,大力发展新城客运,积极实施丹徒新城至各乡镇的客运线路的公交化改造,加快与市区公共交通对接,拓展城市公交覆盖区域,形成以丹徒新城公交枢纽站为中心,沪宁高铁丹徒站为辅中心,通往各镇公交线路为补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输网络。
  “十二五”重点交通工程图
  健全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制度体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适应国际市场变化,以优化投资贸易环境为保障,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完善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化价格、财税、投融资等专项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加大中小企业上市推进力度,吸引投资银行、信托管理、融资担保等多种金融专业服务机构落户我区或开展业务。
  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升行政效率,完善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政府办公信息化,把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拓宽到乡镇、社区等,逐步实现全面化的电子政务办公,加快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完善信息公开项目、内容等。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加大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全面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把丹徒打造成改革先锋,服务典范。
  把利用外资作为我区引进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用好、用足、用活各级外资导向政策,完善我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鼓励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探索利用外资新形式,扩大并购、重组、项目融资、境外上市、投资性公司、创投公司等新兴利用外资方式的占比;积极拓展国内合作,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深化发展和中、西部等地区大开发的契机,寻求省际、城际、区际的合作,高起点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把丹徒建设成为国内产业与资本的重要聚集地。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0亿美元。
  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加大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培植和发展,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优化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结构,围绕“两自主三升级”(即自主知识、自主品牌和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增强自身议价能力,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先进技术、工艺等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境外融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转移要素资源消耗高的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到上海等地设立信息、技术和营销中心,鼓励企业到东北、中西部等地区开展购并、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到2015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6亿美元以上。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国家级创业城市创建为抓手,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弘扬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鼓励引导各类群体开展自主创业。大力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紧密跟踪全国民营500强和省民营100强企业,引导优质民资落户丹徒,培育民营经济的增长亮点和转型优势。全方位扶持沃得重工、钱潮轴承、特密斯、苏润船用机械等一批优质民企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以规模骨干带动产业扩张。建设信用担保、信息网络、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法律援助、行业协会六大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重点加强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科技创新不足、市场开拓渠道有限等突出发展问题。“十二五”期间,五年累计新发展私营企业3500家、个体工商户15000户,新增私营经济注册资本360亿元。
  坚持绿色增长,加大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资源集约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筑人与自然充分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丹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示范,以丹徒经济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区为基础平台,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内部、产业间、园区内建立多层面的循环生产系统,培育三次产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生态产业链;继续深化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具有丹徒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新建和在建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布局。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培育生态型企业,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生产,积极融入全球低碳产业链联动发展;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推进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促进企业原料、能源、水资源等综合利用和污染物减量排放;推进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实施,淘汰小钢铁、小化工等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积极倡导低碳节能的文明生活方式,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新格局。
  按照《丹徒生态区建设规划》要求,全面实施生态区创建工作。加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治理保护,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确保饮用水安全,有效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加大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推进太湖流域有效治理。实行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优化、美化工程,全方位融入生态理念,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生态区的创建成果。重点保护建设好区域内山体绿地、江河滩涂、水道库区等自然生态系统。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土壤防治与修复,引导发展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大面积实施绿化造林,加强廊道的生态林网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7%,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
  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加大土地复耕整理,严格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施行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300万元左右。全面推行岸线资源有偿限期使用,严格岸线准入,调整优化岸线功能布局,推进岸线资源集约集聚利用;积极发展节能型工业和节水型农业,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努力建设和谐丹徒。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大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五年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
  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完善职工收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投资理财力度,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夯实政策增收基础,切实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恒顺醋业、正东食用菌等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加快培育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高困难群体和农民的转移支付收入;着力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加强垄断行业企业工资水平的调控与监管,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基本形成橄榄型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重发展吸收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中小技术企业,努力扩大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的自谋职业,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新型的公共就业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力推进工业强区和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规范镇、村两级基层平台建设,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工作;健全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援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大力推进城乡劳动者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培训促进就业。力争“十二五”期内,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创业培训0.4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度。构建和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推进“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统一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推进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养老保障安置为主的征地补偿政策,推进被征地农民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转城保,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层次;巩固和完善“两基本一救助”为核心的多层次、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全区医保人口覆盖率达99.5%以上;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工伤预防和康复试点工作;制定统一的生育保险统筹项目及基金支付标准;加速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升农村医疗保险水平;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
  全面深化老龄工作。健全公共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力争“十二五”末全区各类养老福利机构达到5个以上,2015年养老机构床位数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完善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2015年前全区40%以上村(社区)普遍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护、医疗康复、法律维权等居家养老服务。
  教育事业。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探索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创建“江苏省学前教育示范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引进创办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实施校车接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卫生事业。健全全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医疗卫生健康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2015年,每万人拥有病床数35张。
  文体事业。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大文体事业投入,活跃城乡群众文化,加强展览馆、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和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网络;强化文化产业引导,加大对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演艺娱乐业等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繁荣文化创作,争创精品工程;加快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2015年全区基本实现地面数字电视全覆盖;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完善体育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和全民体质。
  人口计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鼓励晚婚晚育。进一步优化人口布局,推动农村人口向新城、新市镇和新社区集中。加强对户籍人口生育的宏观调控,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优教,改善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形成人口属地化管理格局。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倡导道德文明、生活文明、科学文明、生态文明,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树立健康、积极的社会道德风尚。
  保障公共安全。深入推进“平安丹徒”、“法治丹徒”建设活动,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立体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树立全民法制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行为,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抓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安全避险自救教育,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加强组织保障。统筹规划纲要的实施,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将相关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对接力度,提高“十二五”规划同专项规划的对接契合度。纲要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新动向,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案,对相关任务进行动态调整,更加科学地推动规划实施。
  2.统筹经济发展三大动力。充分挖掘投资、出口、消费三大经济增长动力的潜能。引导市场主体加大投入,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五年累计投资达1500亿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大力繁荣城乡市场,保障消费有效供给,培育休闲旅游等消费新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3.加强政策保障。围绕规划纲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社会投资规模。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同时根据区财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实施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创建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优先投向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发展、“三农”、公共安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领域。国土、岸线等公共资源优先保障龙头型企业和基地型项目,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4.加强规划监督和评估。深入贯彻《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预警和跟踪分析,加强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工程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硬化督查手段,严格考核奖惩,促进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评估规划实施,组织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方面对规划实施和执行的效果进行论证与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的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为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评估范围,确保规划纳入法制轨道。
  5.强化项目支撑。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本纲要初步安排了“十二五”期间的5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90亿元(详见附表2)。
  附表1:“十二五”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丹徒区“十二五”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指标性质
  地区生产总值
  380左右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预期性
  一般预算收入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预期性
  结构优化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8个百分点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
  5个百分点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
  4个百分点
  预期性
  城市化率
  1.6个百分点
  预期性
  民生幸福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预期性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预期性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
  约束性
  每万人拥有病床数
  预期性
  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科技创新
  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预期性
  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预期性
  对外技术依存度
  预期性
  生态文明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17)
  约束性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削减率
  (17)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
  ﹥(10)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
  约束性
  备注:括号内为五年累计数。
&&&E-mail推荐:
&&&&相关文章
总访问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镇江市丹徒区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