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六s多少钱诈骗案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苹果ID解锁“实为诈骗 猎网提醒用户小心入坑
  近日,猎网平台接到多名用户举报称,网上有多个以“ID专业解锁“的名义招揽用户,实则在交易过程中以收取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这些用户解锁不成反被骗走几百块大洋。
  如果你的苹果ID账号与密码被骗子知道,对方能通过官网远程锁定你的手机,想解锁需联系所谓专业人士并支付几百块钱,这类苹果ID解锁勒索案件此前经常发生。那么,正常的苹果手机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需要解锁ID的情况,网上那些所谓“苹果ID专业解锁“的网站又是否可信?
  最近,警民联合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接到用户孟先生的举报说,他的iPhone因为多次密码输入错误而导致被锁死,无法进入系统,于是他便上网搜索“苹果ID解锁“字样寻求帮助,”在里可以轻易的找到很多这类网站,我就点击进入了这个网站,通过跟对方联系解锁,对方告知解锁需要300元“。
  孟先生说,在支付给对方30元定金并提供IMEI码和ID账号后,对方称开始安排操作。“约半小时后,对方发来邮件截图说,已经做到苹果官网发送的激活链接了,现在只要我支付尾款270元,他就发送激活链接,然后我按步骤操作就能重新激活手机。“孟先生一心想着手机能尽快恢复正常,便迅速支付了尾款,然而自己却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孟先生提供的qq聊天记录显示,名为“iPhone专业ID解锁√已认证“的客服人员在他支付完尾款后声称:“破解Apple ID过程中存在风险,为防止被系统察觉要进行破解修复,需您再交付600元的押金,以防泄露合作机密,押金在系统修复后会退回。”
  “对方意思不付押金就不给发激活链接,这才觉得自己被骗了。”孟先生称,由于没有交付押金,手机没能重新激活成功,300块钱打了水漂。目前,上述网址也无法打开。
  近一个月内,与孟先生的被骗过程如出一辙,猎网平台接到多名用户举报,人均被骗损失至少在200元以上。
  猎网平台反诈骗专家提醒用户,遇到苹果ID锁的情况,只要拨打苹果官方客服电话或通过其他官方渠道,就可以进行解锁操作。在保留好自己的苹果ID与密码的情况下,解锁很容易就能实现,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各类所谓专业解锁信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包俊君 ]
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已经完全迁移到…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当心这条短信,它已让不少苹果用户痛失Apple ID|界面新闻oJMedia和催催一样,遗失过水果手机的广大朋友们,你是否接受过这一下信息:
律贝果现在郑重地、负责任地、语重心长地告诉你:这是电信诈骗信息!!!律贝果已和相关公司和部门求证,这不是苹果公司360度无死角,无缝隙客户服务之一!骗子意在诱导丢失手机者点击短信中连接,骗取真实苹果ID,从而获取更多用户信息,甚至Applepay密码。
据可靠消息,用户Apple ID一旦被窃取,这寻回之路可不比证明你妈是你妈简单到哪儿去。首先你要根据要求提供你的Apple ID是你的的证据,然后就是等待等待在等待,至少3个星期的ID找回处理期等待,这期间万能的黄牛都帮不了你,因为Apple ID找回的专业部门在新加坡。
不过话说回来,从以上短信的排版到措辞,骗子也真是用心良苦,模仿手法甚至让苹果员工都傻傻分不清楚真假。真不知乔爷爷会不会在梦里找骗子谈谈心。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百出,没个火眼晶晶还真是容因掉进坑里。
如今电话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今天律贝果的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如何见招拆招!
电信诈骗的定义
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将钱汇入到指定银行卡帐户的一种诈骗活动。
电信诈骗的急急如律令
我国在2011年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电信诈骗行为将受到从严惩处,具体为:
关于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诈骗犯罪的发案形势,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为3000元。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关于电信诈骗可酌情从严惩处的5种情节!
关于5000+短信或者500+电话的处理!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关于诈骗罪共犯!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Soooooooo,虽然我们有法律的武器保护合法权益,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等到真的上当受骗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律贝果就一一盘点九大电信诈骗招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一、冒充1等电信运营商客服电话
诈骗分子冒充电信运营商,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用户兑换积分,并通过&伪基站&伪装成10086等号码群发诈骗短信,诱惑用户下载安装带有木马病毒的App,再通过这个安装在用户手机上的假移动掌上客户端,盗刷用户银行卡。
二、短信、微信或QQ对话中暗藏木马链接。
诈骗分子的目的简单明确,用尽一切手段诱使手机用户点击诈骗信息中的链接,通过将木马病毒植入用户手机,可以盗取大量隐私信息和密码,从而盗取银行卡或者手机银行的信息进而盗取钱财。目前常见的手段有:冒充相册链接的、冒充孩子班主任的、冒充航空公司通知航班取消的、冒充交管局发车辆违章通知的等,甚至还有冒充小三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三、&机票改签/航班取消&、&网上购物退款&诈骗。
这两大类电讯诈骗案的最大特点在于,诈骗分子往往已经掌握到用户的网购订单或机票行程等信息,这就使得诈骗内容很容易博取人们的信任,相信其真的来自于航空公司客服或网上购物平台客服。如果用户根据犯罪分子提示操作&改签机票&或者&确认退款&,就会轻轻松松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之中。
四、冒充警察等国家工作人员。
诈骗分子通过编造虚假的犯罪事实,利用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弱点,诱骗用户到银行转账。
五、故意购买理财产品
诈骗分子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甚至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之后,登录网上银行,但诈骗分子无法将钱转出,于是就购买了如&贵金属&等理财产品,并发送短信称,储蓄账户上有若干金额被转移到了理财账户上。用户一旦通过银行官方查询到短信内容属实后,很容易上当受骗,向骗子透露出自己的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六、冒充熟人电话号码。
诈骗分子虚拟出用户手机电话簿中的号码来电,并称自己是该联系人的亲友等,&手上没有现金了,希望给他汇一点现金。&还有诈骗分子盗取用户网络社交账号,利用虚假事实,如声称&自己马上结婚了&像用户的亲友索要红包。此类诈骗由于金额不大,且看似来自熟人,也很容易诱人上当。
七、冒充银行客服骗取卡号信息。
诈骗分子模拟&9XXXX&银行官方客服来电,称帮助用户提高信用卡消费额度。如果用户上当,则会被通过电话骗走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卡片背面三位数卡片安全码等信息,犯罪分子不用转走现金,只要完成一笔信用消费就可骗走钱财。
八、扫描二维码方式植入木马诈骗。
&扫描二维码,领取现金红包&,诈骗分子通过诱使手机用户扫描二维码链接一个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使其自动下载木马病毒,同时通过木马截取手机短信,更改支付宝密码,窃取支付宝内的余额。
九、钓鱼网站骗取直接汇款。
诈骗分子通过钓鱼网站,直接诱骗用户登录后进行交易或消费。主要作案类型有网络交友、网友游戏、炒股、贷款等,如果用户辨识能力不足,很可能直接上当。
招招阴险,见招拆招!
防电讯诈骗7大秘籍!
1、手机短信、微信等社交平台内的陌生链接都别点。
2、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全是骗子。
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所以不得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
3、不要在社交平台上谈及银行账号和密码
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都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
4、钱财只进不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
5、钓鱼网站要提防。
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中病毒不说,还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
6、一旦难分假和真,第一时间求助警察叔叔。
如果真有拿不准的事,拨打110无疑是最可靠的咨询手段,虽然麻烦了警察,但必要时候仍可以采取这种手段。
7、不信看到的只信听得到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是在电信诈骗中,不要轻信看到的信息文字内容,如遇要有钱财往来的时候,一定要打电话向对方核实!
文字作者|李倩楠
图片作者|小米糕
文字编辑|吴晓涵
图、文、音频均属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律贝果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律贝果,用“形象+易懂”的语言普及常见法律知识,用“专业+及时”的在线问答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扰相关文章乐趣热文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大街上花500元买来的“苹果6”一开机才发现是个模型-苹果6|诈骗|哈尔滨-东北网黑龙江
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大街上花500元买来的“苹果6”一开机才发现是个模型
作者: 孙洋 史天一 王健泽   来源: 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频道主编: 姜继周
  东北网7月8日讯 7日9时30分许,男子高某花500元钱在哈市南岗客运站附近地下通道内买到一部假手机。发现被骗后高某立刻去找卖假手机的女子,并在辅警的帮助下要回了自己买假手机的500元钱。
  据四中队辅警刘博宇讲,9时30分左右,他与同事李雷在南岗客运站门口巡逻,突然看见前方一年轻男子追着一名中年女子跑了过来,开始以为二人在打闹,没想到中年女子边跑边将兜里的手机扔了出来,此时后面的年轻男子指着中年女子大喊“警察,快抓住她,她用假手机骗我钱。”
  刘博宇与同事在追赶了约50米后将女子抓住。开始的时候女子拒不承认卖假手机的事情,并大声质问“你抓我干啥,我咋地了”。直到将女子扔出的手机拿到面前,女子才承认此事。
  据受骗的高某讲,他刚下火车准备坐车去牡丹江,在经过地下通道时,一名年轻女子走过来,手拿个帽子,里面装着一个苹果6手机,问他“小伙子,要不要苹果6,500块钱。”他一想现在苹果6市场价格也得四五千元,卖500元挺便宜的,但不确定是真是假。女子见他犹豫不决,便开启手机屏幕操作给他看,“放心吧,绝对是真的。”他看后便从包里拿钱给了女子。
  买完手机后,高某发现手机没有充电器,就在附近的手机店内买了一个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手机是假的,和刚才女子给操作的不是同一部手机,被“调包”了。他返回原地并未找到那名女子,但发现附近还有一个卖假手机的女子,猜想她们应该是同伙就追了上去。
  在站前治安大队,民警让这名女子叫来刚才卖给高某假手机的女子,要求她归还高某的500元钱,并对二人给予口头警告的处分。
&&精彩推荐
孙俪竟是这样的人...
杨丽萍终身不育内幕
龙江24小时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丽水男子遭遇街头掉包诈骗 2900元买到苹果6模型机_新浪浙江_新浪网
  2900元购买iphone6手机可算是便宜吧。丽水市民郑先生也正是被这一优惠的价格所吸引而爽快地掏钱的。只是没想到,“销售员”给他来了个狸猫换太子,2900元只让他买了一只模型机。
  市民郑先生前天在用手机浏览58同城网站时看到一则关于二手手机销售的消息,一只iPhone6手机因为着急销售仅卖3880元。相较之市面上动辄四五千的价格,这个价格也算是实惠,郑先生就赶紧通过对方留下的号码联系上对方。
  电话中,对方解释自己这款手机是因为急着卖才卖得这么便宜,而且发票和序列号都有,郑先生可以查询验真伪。同时,发去了几张手机的照片给郑先生看。
  眼看对方还算有诚意,郑先生也是爽快地与其约定在昨天下午碰头交易。
  昨天下午,碰头后对方将手机给了郑先生,同时提出两人可以一起到手机店先验货。而店家的一检验结果也是让郑先生颇为满意。只是,刚离开店里没多久,手机上就发来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这只手机被偷了,希望捡到的人能尽快将手机归还。
  郑先生对此提出疑问时,对方变得支支吾吾了,在郑先生的一再追问下,男子才把他拉到一边,悄声地说自己其实是一名吸毒人员,手机确实是他偷的,因为手头急着用钱,如果郑先生没有意见的话,他愿意2900元出售。
  听到这里,郑先生算是明白了手机的来龙去脉,确实觉得实惠的郑先生很快就带着男子到ATM机上取款。只是在郑先生取款时,男子提出要把手机内的一些内容先删了再给他。郑先生也没太在意,就递出手机取款去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郑先生在接过手机后,欣喜地按下解锁键准备把玩,只是手机屏幕却怎么也没有亮起。等他明白过来到手的只是一只模型机时,男子早已不见踪影。
  昨天晚上7点05分,郑先生赶到派出所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相关报道:
07-12 09:05|分享
07-12 08:06|分享
07-12 07:54|分享
07-12 07:49|分享
07-12 07:45|分享
07-12 07:38|分享
07-12 07:36|分享
07-12 07:33|分享
07-12 07:31|分享
07-12 07:28|分享
新浪地方站第A09版:本地新闻
称是苹果公司会员 女子诈骗千万
日前市中院一审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
&&本报记者静河&&中年女子徐晓对外人自称是卢森堡苹果公司会员,能拿到低价苹果产品,借款给她可得到高利息。多人相信了她的鬼话,将货款给她让她进货,就这样,徐晓先后共骗取欠款上千万元。日前,大连市中级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徐晓无期徒刑。&&&&高价进低价出越来越亏空&&2012年,徐晓在王某的发廊做头发,两人相处不错,以姐弟相称。同年12月徐晓对王某说自己是卢森堡苹果公司会员,可以低价拿到苹果产品,她向王某承诺借钱给她可以给高利息。她还对王某说,使用信用卡进货可以赠送一定数量的苹果产品。王某信了“姐姐”,将自己的7张信用卡交给徐晓使用,至2013年9月,徐晓从王某处骗取借款共计343万元,还骗取他货款258万元,同时用王某信用卡透支数额228960元。其间,徐晓以偿还利息,以及退货款,先后返还给王某共计175.94万元。&&从此,徐晓以这个身份走上职业诈骗之路。她让王某介绍朋友也做这个生意。王某向朋友杨某、季某等人介绍了自己的干姐。两个朋友出于对王某的信任,与徐晓开始做生意,徐晓借此机会从季某处骗取借款和货款共计454.25万元。其间,徐晓以偿还利息返还给季某83.2万元。&&日,徐晓骗取周某货款46.25万元。同年6月,徐晓从杨某处骗取借款、货款共191.74万元。&&同年6月,被告人徐晓骗取侯某货款285万元,在侯某反复催货的情况下,被告人徐晓发货给侯某250台苹果牌平板电脑后,又通过儿子日返还给侯某货款100万元。&&2013年6月,徐晓骗取陈某货款105.26万元,后在陈某反复催货的情况下,通过刘某于日返还给陈某货款20万元。&&徐晓拿到诈骗的钱后,就从哈尔滨的商场上以正常价格购买苹果公司产品,然后以极低价格出售。这样一来她给人的假象是,确实有能力弄到低价的苹果产品,借此不断诱骗他人与他进行交易。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断地亏空。&&由于受骗上当者不断地找徐晓催款,她被逼无奈伪造了一张4000万元的银行定期存单复印件发送给儿子,让儿子给这些催账的看,表示等存款于同年9月30日到期后就还款。&&&&精神病鉴定为正常人&&警方接到报案,于日将徐晓抓获。由于骗的款太多,她自己承认诈骗,但又说记不清数额了。&&徐晓儿子接受警方调查时说,她是美国苹果公司的会员,拿苹果产品便宜,让其在大连帮她联系买家。徐晓儿子因此在58同城网站上发出售低价苹果产品信息。2012年11月份,儿子帮母亲联系了多个买家。&&警方追查赃款,只有徐晓给儿子花了20万元在大连买了一辆二手宝马车。其它赃款据徐晓说都亏空了。&&警方将徐晓送到大连第三人民医院作了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结论为徐晓案发期间未见精神病性障碍,完全责任能力。&&2014年11月,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在法庭上,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徐晓犯诈骗罪。徐晓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提出异议。&&日前,大连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徐晓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徐晓退赔涉案赃款。&&(线索费:张先生40元+精美品一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六s怎么设置铃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