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索尼相机微单微单 不会用 就要场景模式拍怎样

& 也许你并不懂微单 索尼微单人像摄影入门指南
也许你并不懂微单 索尼微单人像摄影入门指南
作者:胡渣
责编:苏秦
    虽然很多人已经在用,但大部分人依然还保留这单反时期遗留下来的拍摄习惯。当然这些习惯也并不是不对,只是在微单时代下已经有了更方便更有效率的选择。特别是在方面,微单有非常多简单,实用的小技巧。本文就由我抛砖引玉,为大家打开脑洞大门。一、微单为人像摄影带来哪些不同的拍摄体验1、最“灵动多变”的持握方式    传统相机持握方式,依靠双手和眼睛三点来固定相机。这种持握方式更加稳固,但是却将摄影的构图取景束缚在站、蹲、躺三个机位中。索尼A7系列五轴防抖及翻转屏的出现,让持握姿势有了更多的可能。眼睛完全可以脱离EVF,用更加舒适的方式双手持握,甚至是单手持握。特别是在五轴防抖的支持下,这样的持握方式依然有很不错的安全快门。从此摄影不再拘泥于常规,有了更加高效灵活的机动性。    俯拍、腰平取景、贴地取景、单手持握等等,这些微单所衍生的持握方式,为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图、视角、移动拍摄都更加灵活,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新颖的拍摄手法。例如下面这种单手持握,边跑边抓拍的手法。    还有上图这种相机贴着地面的拍摄手法。A7R2+FE70 200 F4G   1/640s   F4   ISO80  焦距200    这些都是索尼A7系列相机给我们带来的更加有趣、灵活、丰富的视角。让拍摄不再拘泥于传统持握方式,脑洞大开,尽情发挥。2、最“准确”的测光模式:人脸测光。 
除了传统相机常用的多重测光、点测光之外,索尼系列微单还拥有独特的人脸测光模式。这在人像摄影中特别实用,无论顺光还是逆光,都可以轻松拍出明亮的肤色,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曝光不准了。A7R2+FE55 1.8ZA    1/40S  F2  ISO100    功能开启方法:打开人脸识别,测光模式选择多重测光。这样相机工作的时候就会以人脸参照标准,完成正常曝光。 3、最“简单”的对焦方式:眼控对焦。  
索尼A7系列微单提供眼控对焦功能,相机会自动识别人眼所在的位置进行对焦,从而省去选择对焦点的繁琐操作,专心构图拍摄。    功能开启方法:打开人脸识别及眼控AF的前提下,直接按中央键(系统默认快捷键)即可直接对焦到眼睛。二、人像摄影下微单镜头的选择 人像摄影对镜头并无特殊要求,换句话说其实任何镜头都可以非常好的胜任人像拍摄。但某些焦段由于视角的特殊性,被誉为人像摄影的经典焦段。例如35定焦的人文之眼,85定焦的人像镜皇。而本文则推荐使用FE 35 1.4ZA、FE85 1.4 GM这两枚经典焦段来完成人像拍摄。 三、拍摄示范1、肖像拍摄  FE85 1.4GM标准肖像拍摄,就是以肖像为主,突出人物的眼神、五官、轮廓、神态等信息,简单的来说,就是突出颜值的摄影。照片要求对焦准确到眼睛、景深足够容纳整个肖像的主体。拍摄时需注意寻找可以勾勒面部轮廓光线入射角度。人物的前方则尽量需要有光源,这样才会有非常漂亮的眼神光。A7R2+85 1.4GM    1/160s   F2.8  ISO 1000    这张照片拍摄中,主要是运用了咖啡厅窗户的单侧光来勾勒五官的轮廓,有高光,有阴影,肖像才会显得立体。另外这种标准半身肖像照的光圈应该以2.8~4.0之间为宜,这样才能保证肖像主题出于景深之内,又有足够强得将杂乱背景虚化的能力。如果是不强调背景虚化的棚拍人像,则将光圈开到8.0为宜。当然最关键的是,打开相机眼控对焦功能,直接对焦到眼睛,简单实用。A7R2+FE35 1.4ZA   1/160s   F2.8  ISO 1000    FE35 1.4ZA仰角肖像拍摄,利用35略带夸张的广角视角可以很容易营造出女生最爱的仰角45度自拍视角。拍摄者只需将相机举过头顶,开启眼控对焦,即可拍出自信的、美美的、眼睛大、脸型小的肖像。2、环境人像 
与肖像照不同,环境人像更讲究人与景的融合,对拍摄选景,拍摄角度的要求更高。肖像照可以使用大光圈虚化杂乱背景,但环境人像则是巧妙的运用环境将人融入景中,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85GM视角下的环境人像。众所周知,85焦段最适合拍摄肖像人像,但这并不代表85无法胜任环境人像。只要使用得当,依然可以拍摄出非常棒的环境人像。85定焦的视野较窄、空间压缩感较强,因此拍摄环境人像时要特别注意前景、中景、远景之间的搭配,这样才能拍出一张层次丰富,立体饱满的画面,而不是犹如纸片一般单薄的画面。A7R2+85 1.4GM    1/800s   F2.0  ISO 64    这张照片中选取近处的花圃作为近景,作为中景,远处的花圃和树木作为远景。构图时则特意在前景花圃处寻找缺口来凸显模特的大长腿。所以这张照片是先构图,再选对焦点,最后让模特一路走到缺口位置后转身完成的抓拍。  
35ZA视角下环境人像。与85四平八稳,几乎零畸变的视角不同,35定焦是有一定的广角畸变。因此拍摄时应特别注意这份畸变的影响,扬长避短。此外35视角的景深比较广,拍摄环境人像时吸入镜头的画面太多,也很难虚化,因此在场景的选择上比85更加苛刻。但也同样归功于这份广角畸变,让35能够轻松拍摄出大长腿的照片。拍摄时模特需注意把脚伸展到画面边缘。A7R2+FE35 1.4ZA   1/80s   F4  ISO 1250A7R2+FE35 1.4ZA   1/80s   F4  ISO 2000     怎么样,看了这些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立刻拿起相机去外拍呢?最后再放几张样张。
更多精彩!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蜂鸟网官方微信(fengniaoweixin)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友最新评论
胡渣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4667次21069次31050次41049次5929次6706次7681次8631次9610次10607次&主题:我摄影,我快乐!索尼微单a6000+A7点评
&[ 主题管理员: 天漠虎峪 ]
泡网分: 105.787
精华: 16帖子: 29819
注册: 2006年06月
我摄影,我快乐!索尼微单a6000+A7点评——用E10-18+APP组成A7系列的超广解决方案
本帖以点评a6000为主,A7为辅,仅在必要时涉及A7R,因为后者在很多方面与A7R相同,而A7R俺已有专贴,故相同方面无需重复。
谈谈索尼a6000、A7FE55 F1.8等镜头
(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去年11月,俺4000元出掉了1万多次快门的a77+DT30mm F2.8微距头,今年三月中又以8000元出掉了1万多次快门的a99+3块原厂备电。不是因为这两个机器性能不好,而是为了器材小型化。到目前为止,a77和a99依然是半幅和全幅的顶级单电,前者除了高感稍差之外,后者除了对焦区域过于集中外,都没有更多可以横加指责的地方,俺有这两台机器拍了不少好片,出掉时颇有些依依不舍,心疼了好一阵。
不久前,索尼发布了新微单a6000,俺不知道索尼到底是怎么想的,正当NEX这个名称已经被人广为接受时,却将其改成了axxxx,而且率先使用a+四位数出现的机型还不是a5000,而是一个外形酷似单电的无反a3000。如今,NEX的新机型又以a6000的命名出现,让俺实在不得不佩服索尼在相机命名方面所具有的创新能力。
除了富士X-E2外,俺只有一个索尼NEX6半幅微单。有人说a6000的档次不如NEX7,只能算NEX6的升级版。俺没有N7,也没好好用过,不知道它的性能和画质到底有多高级,但外形和手感目前肯定是索尼微单中的王者。俺的习惯是不了解的不妄加评论,由于俺的NEX6用得太多了,对各种功能和操控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此本文仅和NEX6对比。a6000到手后立刻拿到外面对着熟悉的场景进行试拍,顿时感觉手里的机器完全变了一个档次。这种愉悦之情以前也有过一次,那时俺从5D2升级为5D3。
1. 高感表现
索尼每次发布新机,凡是俺喜欢的基本都会第一时间进,但a6000却让俺犹豫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吃不准其高感表现究竟如何,尽管有人不在意高感,但俺在意。后来俺还特意为了此事打电话询问了一下同时拥有NEX6和a6000的朋友,但他只是含含糊糊地告诉俺两者差不多。这种回答对俺来说没有任何价值。通过反复观察各种样片及阅读相关评论,俺认为a6000的高感绝对不会差,仅凭所用的感光器件是无隙CMOS一条就够了。因为俺有A7R,对无隙的强大威力心中有数,尽管a6000没有去低通,但仅比NEX6多800万像素,高感肯定不会差,甚至会更好。机器到手后,通过试拍证明俺的判断正确。
当初俺在NEX6和NEX7之间进行选择时,认为N6的高感肯定比N7好,因此选了N6,后来证明俺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并因此后悔了好一阵。因为根据后来DXO得分以及用N7的片子判断,N6的像素尽管少,但高感并不比N7出色多少。NEX6的低光照DXO得分是1018,NEX7是1016,为了2分的提升牺牲800万像素太不值当了,何况还同时放弃了顶级机的操控和手感。a77也是2400万像素,其DXO得分是801。目前DXO尚未对a6000进行测试,但根据俺的实拍对比,俺觉得a6000的得分不应该比这三个机型差,尽管CMOS上多了一些相位对焦点。
补充说明:俺3月底买a6000时,DXO还没有对其进行评测,4月9日DXO给出了评测结果,证明俺的判断正确:a6000的得分果然高于NEX7和NEX6,尤其是高感分数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点击小图可放大观看)
无忌上的名言是“有图有真相”,下面是俺对手里三种半幅微单和三种全幅微单进行对比试拍的截图。这六个机型分别是索尼A7、A7R、NEX6、a6000和RX1以及富士X-E2。拍摄条件为,无室外光干扰的室内,节能灯提前打开一小时后用三脚架拍摄。A7和A7R用的是FE55 1.8镜头,NEX6和a6000用的E16-50套头,X-E2用的是18-55套头。所有六个机型用了相同的曝光参数:感光度6400,光圈f7.1,快门1/80s,标准模式,相机直出JPG。(),俺这次偷点懒,就不一一截图并将其拼在一起了,大家自己下载原片进行比较吧。
另外,这是A6000和A7从感光度200开始到25600之间的全部试拍,每种12张,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对比的,可以,。两种机型均使用FE55 1.8镜头,标准模式,光圈优先,DRO关闭,自动白平衡,高感降噪低,相机直出JPG。
四点结论:一,从对比拍摄不难看出,a6000的高感表现比NEX6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二,A7和RX1两者像素相同,高感表现接近;三,A7R尽管比A7多了1200万像素,但高感非常出色,得力于无隙CMOS;四,富士X-E2的感光度标定很成问题,如果想得到相同亮度的正常画面,恐怕要把ISO数值提到很多才行。
2. 机身颜色与材质
a6000有两种机身颜色可供选择,俺属于老派人物,因此选择了黑色,为此还等了一下,因为首批到货的都是浅色机身,到货之后发现,不知道为啥黑色机身居然还要贵一些。尽管很多人都说那种香槟色的更亮骚,但俺更喜欢低调一点的。至于机身材质,俺查了一下NEX6、NEX7和a6000的规格参数,索尼官网并未明确说明机身的具体材质,但有机身尺寸和重量等规格。NEX7的外形尺寸是119.9mm x 66.9mm x 42.6mm,重量是291g;NEX6的外形尺寸是119.9mm x 66.9mm x 42.6mm,重量是287g;a6000的外形尺寸是120.0mm x 66.9mm x 45.1mm,重量是285g。也就是说,三个机型的尺寸和重量都非常接近,NEX7仅比a6000重6克,NEX6仅比a6000重2克。从这点上看,俺不认为NEX7和NEX6都是全金属机身,因为重量在哪儿摆着呢。另外,俺也不记得它们当初发布时有很多人指责说塑料味太浓。但到了a6000,就有不少人开始谴责a6000的塑料机身了。为此俺特意将a6000与NEX6对比了一下。
NEX6机身顶上的部分应该是金属材质,至少是包了一层金属,因为俺的N6取景器前面的机身一角已经露白。NEX6的机身顶部有一个斜坡,机身表面有类似皱纹漆的明显纹路。a6000的机身则见棱见角,尤其是顶部,机身表面基本是亮面,细看之下有一些纹路,但不明显。设计者可能想借此营造出类似A7/R全金属机身的效果,但效果适得其反。不过,既然是全塑料机身,则更应该选择黑色机身,因为香槟色毕竟是一种涂层,涂层容易磨损,磨损后会露出里面的黑色塑料,而黑色机身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另外,无论是金属还是浅色塑料机身,机身设计得越见棱见角,棱角处越容易磨损,俺的A7R没用几天,这些部位已经露白了。
和N6及N7相比,取景器像素降低为144万像素。a6000到手后,俺仔细将其和N6以及A7/R的EVF对比了一番,说实话,还真没发现太大区别,据说刷新率还提高了。另外,和NEX6相比,a6000的取景器和A7/R一样,多了一个取景器色温选项。俺的A7和A7R都使用了这个选项,因为和LCD相比,取景器的颜色偏冷,因此将取景器的色温调整为+2。至于a6000,俺觉得取景器和LCD的颜色基本一致,因此没动。
4. 菜单和造型
和索尼的其他机型相比,俺最讨厌NEX6的就是那个缺德菜单了。好在RX1、RX10和RX100M2都没有继承NEX6的风格,a6000也一样,但如果有人喜欢N6的菜单,可以自己改回去,这一点很不错。另外,索尼这次没有给a6000加上个大脑袋,真是谢天谢地。俺对齐平式的机身情有独钟,徕卡、奶昔,乃至富士X100/s或X-E系列。而奶昔中最漂亮的机型就是NEX7,a6000的外形向N7靠拢,俺高兴。
5. 机身细节
NEX6上的两个叠加转盘变成了齐平结构。机背多一个按钮,回放按钮和删除按钮放在一起,位置比以前合理。屈光度调节钮有了小小改变,但俺觉得还是NEX6的那种好用。有人说A6000的电池变轻了,俺用电子秤称了一下,确实如此。另外,索尼将吝啬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别说没电池充电器,没配套光盘,如今连热靴盖都没有了。难道索尼真能通过这些抠门举措减少亏损不成?另外,a6000的眼罩设计和NEX6一样,千万不要安装,安上就丢,俺的NEX6眼罩,外拍时用了一次就不知去向了。另外,a6000的DISP选项里没有虚拟水平仪一项,俺从来不用这个功能,经常通过设置将其禁用,这次就不用特意将其关闭了。不过,这仅仅是少了一个选项而已,相机依然会将横拍或竖拍信息写入EXIF,因此不影响在相机上自动旋转回放和用ACDSee一类的看图软件的自动旋转看图。俺认为这个问题,只要索尼愿意,一个固件升级即可搞定,根本不是什么没有陀螺仪之类的问题。
尽管a6000的机背按钮仅比NEX6多了一个,但机内的自定义选项却增加了不少。首先是可以将ISO范围随便从100设置到25600,因为NEX6的最高3200的限制实在讨厌。不过,a6000还是无法在自动感光度下设定最低安全快门,这是索尼的痼疾,任何机型都如此,俺说都说烦了。
AEL按钮可自定义为对焦放大,转接手动头时按一下放大5.9倍,按两下放大11.7倍,而NEX6那个按钮只能按一次放大4.8倍,如果想继续放大到9.6倍,只能按下面的软键B。
俺把C2设定为假装关闭LCD,即使是假装关闭也还是很用有的,因为俺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俺的LCD总是在亮,尤其是夜晚,太惹眼。
与NEX6的自定义相比,俺更满意的是可以将左右下三个方向键均设置为“未设定”,就是将其关闭。俺用NEX6时,经常会不经意碰了这几个地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拍片损失。
从A7R开始,俺就没有将一键选择对焦点的功能搞定,到了a6000时还是这样。本帖发表后,经“绿谷闲人”指点,将中间键设定为标准,按一次即可用方向键选择对焦点了。感谢“绿谷闲人”!
7. 处理速度
与NEX6相比,a6000的处理速度快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手持夜景存储加快。以前俺对a77的这个功能非常满意,但在NEX6上试了几次就放弃了。因为一是N6的处理速度较慢,拍完要等几秒钟,二是NEX6有比较明显的欠曝倾向,而用手持夜景时又不允许你控制曝光,所以片子大多发黑。但俺试了试a6000的手持夜景功能,这两个问题已基本解决。
8.&&EOS-NEX转接环
去年买了NEX6之后,又花了1800元买了一个天工EOS-NEX半幅自动转接环。由于效果很不理想就一直忘在脑后了,a6000发布后,经人提醒又将其拿出来分别放在NEX6和a6000上对比了一下。镜头是佳能50 1.2,用天工EOS-NEX转接环分别转接到NEX6和a6000上进行对焦,结果如下:
第一次对焦两者都要大幅度地来回拉一次风箱,然后进入碎步对焦阶段,最后合焦,这个过程大约2-3秒。保持相机机位不动和被摄物体不动,再按一次快门,NEX6还要周而复始地拉一次风箱,但a6000可以不再拉风箱而直接进入碎步对焦阶段。
结论:该转接环用于a6000比用于NEX6上效果好。
由于天工的那个是半幅接环,心里总觉得很别扭,因此又买了第二个EOS—NEX自动接环。在淘宝上搜了搜,觉得天工的价格太黑,因此选择了唯卓,价格只有680元(包顺丰)。货到之后满意之极。这是一个可用于A7/R上的全画幅接环。据很多人讲,全画幅接环放在A7/R都会自动识别为半幅,需要手动在菜单里强制为全画幅才行,但这个唯卓自动环没这个问题。这个环的对焦速度和天工的一样,做工比天工的还好。强烈推荐!
(用唯卓转接佳能50L的效果,点击小图可放大)
9.&&关于人像肤色问题
有人看到俺发的街头夜晚的试机片后认定a6000人像肤色发黄,但用晚上街头夜晚环境光所拍的试机照不能作为a6000肤色发黄的依据,因为现场光线复杂,多种色温混合,旁边还有广告牌不断发出不同强度的红光,等等。俺在这种条件下试拍,目的仅在于测试相机的高感,不是为了检验人像的肤色还原。
至于a6000拍摄的肤色是否发黄,可参见本帖回复中用a6000+套头所拍的各种试机片,自己看自己判断,本人不做结论,也不愿过多讨论这个无聊的话题。以后如有机会,俺用a6000拍拍棚拍或外拍人像,将片子陆续贴出。
10.&&测光准确度
俺以前玩NEX6时总觉得如果不加曝光补偿会欠曝,而有这种感觉的貌似不是俺一个,用光圈优先。速度优先或P档拍摄时,可能经常要增加+0.3甚至+0.7的曝光补偿。a6000在这方面好像有所改进,俺拍的大部分试机片都没有增加曝光机补偿。尽管有EVF,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但测光准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节省拍摄时的调整时间。
11. 样式框
俺从A7和A7R上就开始发现,相机里的创意风格菜单里除了标准、生动等以前机型也有的选项外,又增加了6个所谓的“样式框”。这六个位置的自定义功能更强,除了可以像其他那样调节对比度、饱和度和锐度之外,还可以将这六个套用上面的任何一种风格,比如,可以将这6个位置都改成标准或生动,而里面的对比度、饱和度和锐度可根据需要设定成不同数值。开始没感觉这个样式框有啥用处,后来发现有的镜头对比度较强,但有些镜头对比度较弱,总调整标准设置里的几个选项有些烦,因此想起了这个功能,感觉佷好用。尽管俺拍片永远是RAW+JPG,但第一原则还是能用JPG就用JPG。
俺不玩视频,不评论。即使俺以后买了A7S也是为了它的在拍照时所具有的超级高感和宽容度。
二、相关镜头
1.&&E16-50 套头
这个E16-50自从与N6一起发布之后,备受诋毁,不少人还特意将其出掉,换成另外一个套头18-55。俺开始只买了一个NEX6机身,后来因为儿子出差要用,所以又专门进了一个E16-50套头。在这个方面,俺和别人的观点不一样,一直认为E16-50更好。如今,这个套头又在a6000上面再次显示了威力。这种威力不仅反映在追焦方面,俺将其用在a6000上之后,由于机身CMOS的升级换代以及高感性能的提高,无论高感和低感画质都能感觉出明显提高。
好机身能提高狗头画质的体验对俺来说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俺买了尼康D3之后。通过用a的大量试拍,再次证实好机身能够提升狗头成像质量这一事实。以前将这个E16-50用在NEX6时,表现一般,画质比较干,彩色和对比度也比较生硬,用在A6000I上之后,感觉油润了许多,色彩过渡变得佷自然,片子佷耐看。另外,最近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所谓卡顿现象,俺在这个套头上也没太多发现。至于对焦速度,俺将E16-50分别放在NEX6和a6000上对比了一下,在AF-S对焦方式下,a6000的对焦速度比NEX6大致快一倍。另外,这个镜头的色彩倾向是偏暖,所以片子看上去比较讨喜。
俺曾经考虑过是否要买一个16-70,因为等效24-105的焦段实在方便,色彩以及质感等就更不用说了。有人说比较过,E16-50和16-70ZA并没有太大差别。对此,俺肯定不会相信,尽管俺说E16-50也不错,可那完全是看在价格的面子上,俺不买16-70是因为觉得作为半幅头有些贵,感觉不太值,但绝不是因为它的表现和E16-50差不多。俺永远相信价格决定性能的说法。
另外,俺对24mm的视角十分在意,尽管16和18在广角端仅相差了2mm的焦距,但俺宁可要16-50,也不要18-55,宁可要16-70,也不会考虑18-105,因为对俺来说,俺认为等效24mm焦段的视角更重要。尽管如此,但最后没有下手进16-70。因为一则价格不菲,不愿意花五千元买个半幅镜头,二则对F4光圈实在无爱,还是想想再说吧。俺去年出掉a77时没舍得同时将DT16-50mm出掉,就是因为有F2.8的恒定光圈。因此俺宁愿再花一千多买个四代接环,继续在a6000上使用DT16-50mm。
2.&&DT16-50/F2.8 SSM 镜头
&&a6000上转接DT16-50的效果:(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DT16-50的基本参数和MTF曲线:(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从便利性方面看,用索尼二代或四代接环转接DT16-50肯定不如E16-50或16-70ZA,因为这个镜头本身就不小,尺寸为81*88mm,重量是577克。画质不用担心,从它的MTF曲线就能知道,该头的对焦相当快,因为加上半透接环,a6000就变成了一个a77单电了,由于DT16-50/2.8用的是SSM马达,对焦不仅快,而且还非常安静。在色彩上,和E16-50相比DT16-50有些偏冷,拍出的片子有一定“德味”,至于锐度,各焦段全开光圈2.8均可用,无需任何担心。唯一不足是广角端有一定桶形畸变,大光圈时有些暗角,俺开始将其放在a6000上时,忘记打开校正选项,后来打开机内校正即可。另外,对于畸变或暗角,用LR或ACR纠正起来非常容易。总的来说,这个镜头不仅有2.8恒定光圈,从做工,用料乃至成像,均可堪称一个没有G的G头,是索尼为数不多的良心头之一,乃至俺忍痛出掉A77时,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没舍得将其一起出掉。
俺对此头的看法是,如果手里有DT16-50/2.8,则可考虑不买16-70ZA,比如俺。如果没有,则没必要专门买这个头,再专门买个转接环,除非和俺一样,非常在意2.8的恒定大光圈。
3.&&FE55mm 1.8 ZA 镜头
(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除了E16-50外,俺手里再没有任何其他E口自动头,如今俺已经有四台索尼微单,也总该再配个镜头了,因此选择了FE55mm/F1.8。看上这个FE55主要是它能自动对焦及出色的锐度,1.8的光圈虽然有些窝囊,但也只能忍忍了。至于该镜头光学和成像素质,似乎没啥悬念,一个公认的好头,除了有人说色彩不如老蔡司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问题。至于对焦速度,俺用AF-S的对焦方式,将其分别放在a6000、A7以及A7R上反复试了几次。凭感觉说,俺觉得FE55在a6000上比在A7和A7R上似乎快了那么一点,但俺没觉得FE55放在A7比放在A7R上快,尽管A7上有相位对焦点。这个试验是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的,暗光下,A7R似乎还是慢一点。
俺买全画幅的FE 55mm F1.8ZA也是为了能在a6000上使用,俺用这个组合试拍了几张,效果震撼,镜头的分辨率令人惊讶,尤其是全开光圈时的表现。这是俺隔着马路手持拍摄对面的水果店。如果用100%比例查看原片,能看清楚“千禧圣女果会员价07.50”下面的“为什么不让挑选”的几个小字。
有兴趣者可。
(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拍摄参数:a6000 + FE 55mm F1.8,全开光圈f1.8,手持拍摄,标准模式,ISO400,快门1/100s,曝光补偿0,DRO关闭,自动白平衡,相机直出JPG,高感降噪低。
通过试拍俺发现,用FE55拍的片子强光源旁边的光晕极其难看,好像一个绿帽子。记得以前无忌上有人专门指出过这个问题,但后来好像被人打压下去了。如今俺由遇到了这个现象,后来好奇心起,用手里的其他相机和镜头试了试,才搞明白不是镜头的问题,而是微单的通病,详见俺的这个帖子:
至于其他FE镜头,目前几乎没的可选。那个35mm F2.8,锐度也不错,但俺不想考虑,姑且不说光圈只有2.8,仅从镜头材质和一分钱硬币大小的镜片上看,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值那么多钱。FE24-70原本也没看上,加上最近又有很多人说成像不好,就更没兴趣了,其实该头成像不好应该属于情理之中,因为它的MTF曲线就不是很漂亮。对于即将上市的FE70-200mm,俺的态度是要观望一下,根据DXO的测试和MTF曲线看,这个镜头的成像质量很好,F4光圈之外,俺觉得如果价格不是太黑,倒是可以考虑进一只,以后出门时放在a6000上作为长焦使用。不过,感觉这个镜头还是有些大,而且是白头,过于显眼,因此俺的长焦也有可能会用DT55-300一直代替下去了。
4. DT55-300/f4.5-5.6 SAM 镜头
a6000上转接DT55-300的效果:(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DT55-300的基本参数和MTF曲线(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作为对比,这是FE70-200的基本参数和MTF曲线(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现在玩索尼微单的局面是,选择机身容易,但选择镜头比较纠结,因为牵扯到A口半幅和全幅以及E口半幅和全幅共四大类,同时由于结构不同,玩A口转接又牵扯到有半透、无半透以及有防抖和无防抖等问题。另外,每个玩微单的人都要考虑体积和重量问题,因为镜头如果太大,就失去微单轻便小巧的优势了。俺自然也不会例外,在长焦的选择上也面临了同样问题。
目前全画幅E口镜头只有一个即将上市的FE70-200F4可选,但这个镜头块头不小,加上白色镜身,太显眼了,俺不喜欢器材太惹眼,在很多场合下不利于拍摄。因此一直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进。不过,俺手里有一只DT55-300/f4.5-5.6 SAM,所以在俺尚未下决心之前,可以用这个头作为a6000的长焦使用,并因此进行了不少试拍。
总的感觉是这个镜头对得起这个价格,以前俺是两千多买的,如今价格才一千多,但成像相当不错,上面的MTF曲线就是证明,仅从曲线看,DT55-33的MTF并不比FE70-200的难看多少。俺以前经常将这个55-300放在a99和NEX6上使用,拍了不少自己满意的片子。如今将其转接到a6000上,效果比放在NEX6上还好。
由于索尼的单反和单电有机身防抖,因此A口镜头都不带OSS,这个优势一旦转接到微单上就变成了劣势。DT55-300就是如此,索尼微单机身的都没有防抖,因此成为微单使用A口镜头的一大障碍,对于DT16-50这种标变问题不大,但对于长焦问题就比较明显了。另外,由于价格定位所致,DT55-300属于低档镜头,不会使用SSM马达,因此对焦速度较慢而且声音大,这是它的另外一个缺点。
5.&&关于副厂头的选择
这里顺便说说俺对副厂头的看法。俺认为选择副厂头的唯一理由就是便宜,没有第二个理由。买了副厂头之后觉得不错称赞几句也属正常。但没完没了地说自己有多英明,买到了能秒杀原厂的副厂头就很值得怀疑了。
这些秒杀论者往往用锐度说事。诚然,锐度是镜头的第一要素,但不是全部要素,因为片子除了锐利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片子是否具有质感,是否耐看,是否油润,色彩是否舒服,是否有立体感等等,而这些往往更高层次的指标,比提高锐度更难实现。
衡量镜头好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并不限于色彩还原是否自然、色彩过渡是否生硬、对比度是否合适、焦外是否柔和、像场是否均匀、镀膜水平如何,是否容易吃光或出现鬼影,高光是否容易丢失细节,暗部细节是否丰富以及色散、畸变等等,这些往往都是衡量镜头好坏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有一些也很重要、但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比如副厂头是否能和原厂头一样与机身完美兼容、能否能充分发挥机身性能、是否支持a6000一类的混合对焦的快读对焦优势或能否实现跟踪对焦、机身内镜头补偿的三个选项(阴影补偿、色差补偿、失真补偿)是否对副厂头起作用,后期解析RAW时,LR、ACR、C1或者DXO一类的软件是否能有副厂头的校正文件,等等。此外,还有副厂头的品控是不是可靠,尤其是机械性能,是否耐用、买副厂头是不是要拼人品、售后如何、价格跳水趋势怎样、是否很快就会跌到成白菜价、二手是否容易出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都是买镜头时需要考虑的事情,尤其是你的理想是要买一个秒杀原厂的副厂头。
当然,如果买副厂头就是为了便宜,以上这些均可忽略,但如果非要说副厂秒杀原厂,就必须把这些因素摆到桌面上好好比一比了。俺自认为俺对器材还算了解,但从来没认为自己比厂家更了解人家的的器材,从不敢认为自己比厂商更懂、比厂家更聪明,居然聪明到能发现厂家价格上的漏洞,用比买原厂还少的银子买到超越原厂的镜头。俺发现在器材方面,很多人不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总认为自己更聪明,俺没有这些人的智商,他们可以,但俺不行,俺永远认为买的没有卖的精。
三、有关A7、A7R以及a6000的对焦性能的探索
这次买a6000的同时还买了一台A7。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大陆行货7500元的价格不错,感觉性价比很高。二是A7有前帘快门,声音比A7R小了一倍,便于抓拍。三是俺出门不喜欢换镜头。以前有a99,现在出掉了,因此需要再补充一个全幅机身。今年俺还有到国外自驾一类的旅游计划,俺的配置就是A7R+LEA4+24-70/2.8ZA、A7+LEA4+16-35/2.8ZA,以及a6000+LEA4+DT55-300,由此构成俺的索尼大三元系统。
1. 对焦速度比较
与A7R相比,A7的CMOS上有相位对焦模块,理论上对焦速度应该比A7R快,或者说暗光下对焦能力更好一点,但俺在买A7R之前在索尼专营店用FE55镜头分别放在A7和A7R上比了比,没发现有太大差别,而且还特意试了试暗光下的环境。这次俺买了A7之后,又在家里好好试了试,说实话,两者的对焦速度差别真的不大。
俺一直认为索尼微单的对焦速度并不慢,因为微单毕竟不是单电。a6000到手之后也没觉得对焦快了多少。但用了一段a6000之后再回过头来用一下NEX6,甚至A7,会立刻体会出a6000对焦的强悍。
俺曾经拿着a6000和A7两个机身以及一个FE55镜头到锣鼓巷夜拍,先用a6000拍了几十张,觉得乘上1.5之后焦段过长,因此将镜头换到了A7上。没想到立刻发现对焦速度严重下降,同样的暗光下居然还拉风箱。开始俺不敢相信这一事实,站在那里将镜头反复放在两个机身上试了几次,结果完全一样。回家的路上,俺一直沉浸在a6000的快速对焦上,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要为这个a6000专门买一只E24 1.8,但由于是半幅镜头,心有不甘,所以后来还是买了个全幅的FE35mm/F2.8 ZA。
2. 跟踪对焦比较
跟踪对焦不是连续对焦,但要在连续对焦方式下实现。所谓连续对焦就是AF-C,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相机都有的功能。但跟踪对焦却能在连续对焦状态下,半按快门合焦后出现的绿色对焦框能在全屏幕范围内追踪被摄对象的合焦部位。
这个功能不仅有利于拍摄动态对象,对于普通拍摄也依然有用。比如拍摄时没有选择对焦点,合焦后想重新构图,这时取景器或液晶屏里的绿色合焦框就能自动改变位置跟踪原始对焦位置。假如你是对着一朵小花合的焦,半按快门重新构图时,只要小花不跑到画面以外,合焦点就能一直跟踪这朵小花。这个功能还可用来消灭人像拍摄重新构图时造成的脱焦,即余弦误差。当然,最靠谱的方法是构图时就把对焦点移动到所需位置,但跟踪对焦用起来更方便。
随意移动对焦点对于传统单反来说很难做到,因为单反相机的对焦点往往集中在中间的很小一块区域内。微单的好处就是可以在画面的几乎任何位置选择对焦点,比如A7/R、a6000和NEX6,甚至富士X-E2。
从俺玩索尼单电和微单的经验,俺回忆了一下,最早实现跟踪对焦的是a99。但a99的19个自动对焦点和102个辅助自动对焦点都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跟踪的范围也不大,到了画面边缘,合焦框就从绿色变成了灰色,无法合焦。后来能够实现跟踪对焦的机型是A7和A7R,两者都有25个对比度对焦点。别以为A7比A7R多了117个相位对焦点,但在跟踪对焦方面,两者的表现几乎差不多,而且后者的表现更好。
尽管A7和A7R的取景器里都可设置成井字形的辅助对焦线,即菜单中的三等分线网络。但仔细观察,两者的对焦辅助线并不一样。A7比A7R在中间多了一个方框,似乎在暗示25个对比度对焦点的所在区域。但A7R则没有这个额外的方框。在跟踪对焦状态下,没有额外方框的A7R的表现更好,自动跟踪的绿色方框在A7里面只要彻底离开那个额外方框就会经常变灰,出现脱焦,有点像a99。但在A7R里,这个绿框在任何地方都能保持合焦,说明A7R的25个对比度对焦点比A7分布得更广,不是仅限于中央一部分,因此更适合跟踪对焦。由此看来,索尼在A7和A7R的机身档次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A7比A7R便宜不少,还给人一种对焦貌似更强悍的感觉,但在暗中却把A7R的对焦设计得更好、更科学,看来两者的价格差并非完全在于CMOS上的那点不同。
当然,跟踪对焦表现最好的应该是a6000了。a6000是25个对比度对焦点+179个相位对焦点,不仅能和A7/R一样能够实现跟踪对焦,不仅能实现全画面跟踪合焦,而且跟踪速度更快。至于其他半幅微单,俺在a6000出现前买的NEX6也有25个对比度对焦点+99个相位对焦点,尽管也有一个所谓的对象跟踪功能,但和A7/R以及a6000的跟踪对焦完全不同,仅限于追踪离镜头最近的部分,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最后还要提一点的是,跟踪对焦对索尼的E16-50或FE55 1.8一类的原厂头很有效。对于用LA-EA4的四代转接环转接的DT镜头,也能实现跟踪对焦,但由于四代环只有呈菱形分布的15个对焦点,无法实现全画面跟踪。另外,看到有人经常极力推荐适马的三个半幅E口镜头,建议想买的人在买之前确认一下是否支持跟踪对焦或相位对焦点等,免得遇到问题后悔。
3. A7R与A7的高感对比
在高感方面,和A7R相比,A7的CMOS尽管没有去低通,用的也不是无隙CMOS,但由于像素只有2400万像素,因此高感也相当不错,也很满意。这里是俺用A7R和A7两个机型拍摄的感光度对比样片共14张,有兴趣的朋友可()。
另外,这是a6000和A7两个机型拍摄的感光度800-25600的对比样片共12张,有兴趣者可。
四、A7存在的严重的绿帽子问题:
这个问题是A7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严重妨碍夜景的拍摄,这里不再详细论述,详见:
五、关于剪切文件的问题:
索尼从A7和RX10等机型开始给删除文件增加了一个选项,即可以按照日期删除。不过这个非常方便的功能很少有人提及,却有很多人经常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说发现了a6000的重大bug,因为他们按照以前的方法将卡里的图片剪切到电脑里之后会发现相机回放时出现了很多问号,其实这就是剪切造成的,因为索尼机身增加了这个功能之后,在数据库里为每张照片建立了索引,照片剪切了,可索引依然在,因此出现问号。这个现象可以通过相机菜单里“修复影响数据库”的功能解决。
不过,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比如俺就没有认为文件剪切是问题,因为俺的习惯是从来不剪切,永远都是拍摄结束之后将卡里的文件复制粘贴到硬盘里,只有当俺在硬盘上把照片整理完毕,把不要的废片删除,把需要的片子分别在两个硬盘上存好之后,才对卡里的文件进行删除或格式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安全,因为十几年前俺刚玩数码时,俺也偷懒把卡里的文件剪切到硬盘里,但出现过整理过程出错,然后慌忙到网上寻找undelete一类的软件恢复储存卡上的文件,很被动,因此一下子就改变了习惯,变得永远复制粘贴了。
六、用福伦达VM镜头作为索尼微单的超广解决方案:
俺手里共有9个福伦达VM镜头,其中VM 35/1.2、VM40/1.4和VM50/1.1转接到索尼NEX6、a6000、A7和A7R上时都没有红移,这三个镜头参数如下图:
(点击小图可放大观看)
另外六个镜头,由于后组向外突出,放在索尼NEX6、a6000、A7、A7R可能出现红移:它们分别是:VM12F5.6、VM15/F4.5、VM21 F4、VM25 F4、VM28 F2、VM35 F2.5,
这六个镜头参数如下图:
(点击小图可放大观看)
1. 红移对比:
其中:VM15/F4.5红移最严重,其次是VM21 F4和VM25 F4,更广的VM12F5.6反倒比前三个好很多,VM28 F2 和 VM35 F2.5红移最轻。在具体机身上的情况如下:
六个镜头转接到a6000上没有明显红移。
VM12F5.6转接 A7上没有明显红移和上半部黄斑。
VM28 F2 和 VM35 F2.5转接 A7上没有明显红移和上半部黄斑。
VM15/F4.5、VM21 F4、VM25 F4 转接 A7上有明显红移和上半部黄斑。
VM12F5.6、VM15/F4.5、VM21 F4、VM25 F4 转接 A7R上有严重红移和上半部黄斑。VM28 F2 和 VM35 F2.5有明显红移,但无明显上半部黄斑。
下面是具体对比测试图:第一行为A7。第二行为A7R,第三行为a6000,从左至右的镜头依次为:VM12F5.6、VM15/F4.5、VM21 F4、VM25 F4、VM28 F2、VM35 F2.5
2. 红移解决方案:
对于在a6000和A7上转接而言,有两种红移解决方案。
对于不会后期的人来说,可采用给相机安装“镜头补偿”APP的方法。“镜头补偿”APP是俺花了78元港币在网上买的,网址为:
各个VM广角镜头在A7机身上的APP设置如下:
VM12:周边阴影:+16、-4、-2
VM15/21/25:+16、-16、-8(这三个镜头上面仔细看会发现轻微的黄斑区)
VM35 F2.5 和 VM28的红移轻微得可以忽略,可以不用校正,或将周边阴影设定为:0、-2、0。
对于会使用LR的人来说,可用径向滤镜消除红移。关于如何使用LR径向滤镜消除红移的问题,这里不详细解释,具体操作方法,可看俺的这个帖子:
对于会用C1的人,这个方法消除红移最有效,具体见俺的这个贴子:
通过对比,俺认为后期消除红移比用APP的效果更好。APP调整对RAW有效,比如以上的APP设定在晴天时有效,但在阴天时可能会造成画面颜色不均匀,给后期带来更多的麻烦。因此,对于会用软件的人,应该首选后期消除红移,而非APP。
3,转接建议:
1.&&在a6000半幅机身上转接VM12/F5.6、VM15/F4.5、VM21 F4、VM25 F4时问题不大,红移轻微,APP或后期均很见效。
2.&&这些镜头在A7S上很可能没有红移,因为只有1200万像素,但这只是俺的预测,待俺以后买了A7S之后,再进一步证实。
3.&&在A7上转接VM12F5.6时没有明显红移和上半部黄斑,是索尼全画幅微单转接超广的最佳方案和推荐方案。
4.&&对于画质比较挑剔者又不会后期者,不建议将VM15/F4.5、VM21 F4、VM25 F4转接到A7上,因为用APP消除红移效果不是很理想。
5.&&如果不会任何后期,即使对画质不是很挑剔,则不建议将VM15/F4.5、VM21 F4、VM25 F4转接到A7R上,不但红移严重,横拍时画面上方的明显半圆形黄色区域。
6. 对于A7用户,如果使用者可以放弃使用RAW,则可打开机身的清晰影像缩放功能。这时,VM12在A7上可作为12-24mm F5.6使用,VM15在A7上可作为15-30mm F4.5使用,VM21可作为21-42mm F4使用。至于NEX6或a6000一类的半幅机,乘上1.5的系数即可。另外,清晰影像缩放也相当于剪裁,使用1.2或1.4倍率时,很多情况下也同时消除了红移。
7.&&对于不会后期的A7R用户,转接VM12/F5.6、VM15/F4.5、VM21 F4、VM25 F4时,最佳方案是打开机身里的APS-C画幅功能,由于高像素的优势,还有1500万像素可用,并且支持RAW+JPG拍摄,唯一损失是增加了1.5的系数。
8.&&对于有后期基础的人,用A7R转接福伦达超广镜头则不用有过多担心,因为用飞思的Capture One几分钟即可将严重红移消除干净。
9. 用VM12F5.6、VM15/F4.5、VM21 F4拍照时可以不用对焦,比自动头都快。因为超广都是短焦距镜头,景深极大,因此实际用起来基本可以不用对焦。VM12把对焦环放在1米距离的位置上,全开光圈拍摄,从0.5米到无限远不用对焦。VM15用于半幅的a6000,等效22.5mm,把对焦环放在1.5米距离的位置上,全开光圈拍摄,从0.8米到无限远不用对焦。VM21用于半幅的NEX6,等效31.5mm,把对焦环放在1.5米距离的位置上,全开光圈拍摄,从1.8米到无限远不用对焦。如果用F8的光圈,把对焦环放在1.8米距离的位置上,全开光圈拍摄,从0.9米到无限远不用对焦。
用这种方法出去街拍,就一个字:快!因为没有任何时滞。新手如果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可百度一下“超焦距”三个字。
七、用E10-18+APP组成A7系列的超广解决方案:
当A7系列全画幅微单尚未问世时,就有人开始根据E10-18/4用于E口VG900摄像机上的表现,开始讨论用于全画幅微单上的可能性了。对此,俺也一直关注。不过,知道最近俺才下决心进了E10-18/4这个镜头,因为手里有NEX6和a6000半幅微单,即使E10-18/4用在A7系列上表现不好也不算白买。没想到,经过试拍,不说大喜过望,至少也是基本满意。
以前看到很多这么使用的人都是通过后期矫正E10-18/4在全幅机身的暗角和畸变的,但俺为了玩转接,曾特意花了78港币买了镜头补偿APP,因此俺的第一感觉就是使用这个APP,因为俺觉得后期太麻烦,能不后期就不后期,后期对俺来说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果然,这个APP还是很有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关闭A7机身里自动识别APS-C画幅镜头的功能,然后打开打开镜头校正APP,将周边阴影(黑白)设为+16,周边阴影(红色)设为-4,周边阴影(蓝色)不变为0。色差(红色)摄为+16,色差(蓝色)不变为0。失真设为+6。经过试拍,通过这个方案,可让E10-18/4在A7上较为满意地使用12-16mm焦段拍摄。
使用时需注意不能使用遮光罩,因为原配遮光罩是为APS-C视角设计的。UV镜也尽量不要使用,任何遮挡都有可能缩小可用焦段的范围。有人说拆掉镜头后组上的档板,效果可能更好,但俺觉得这个E10-18毕竟和E16不一样,不是几百块钱的事,因此不太情愿进行任何破坏性的改动。即使如此,通过配合机内APP一起使用,俺也觉得效果非常满意了。
E10-18的近摄能力强,这是其优点。和几乎没有畸变的福伦达相比,E10-18当全画幅使用时畸变较为明显。另外,E10-18尽管也有星芒。但远不如福伦达灿烂,尤其是大光圈下。俺觉得这是E10-18最大的遗憾。不过,E10-18既不是G头,也不是蔡司,尽管用料较差,塑料感强,拿在手里轻飘飘的,但鉴于四千多的价格,放在A7上,半幅加全幅,可以覆盖12-27mm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推荐价值的。不过,在全幅模式下用E10-18拍摄,本身是一种非常规的挑战性的玩法,挑战器材的同时,也挑战自己。当将其用在A7上时,拍风光无所谓,但由于畸变因素的影响,拍建筑时要尽量避免在画面里出现横平竖直的线条。因此,对于比较挑剔的用户,请慎重考虑,本人不建议将其当做全幅头使用,还是老老实实地将其用在a6000上最踏实。特此说明,以免落下忽悠的嫌疑。
下图是E10-18用于A7上的效果,上面一行是全画幅模式,下面一行是APS-C画幅模式。
欢迎交流:
欢迎加入我摄影,我快乐摄影器材讨论QQ群
附图:鉴于有些回复的不妥言论,为尊重被摄者,特将原来的附图更换为下图。
(点击小图可放大查看)
拍摄信息:a6000 + E16-50套头,全开光圈,手持拍摄,标准模式,ISO12800,快门1/25s,曝光补偿0,自动DRO,自动白平衡,相机直出JPG,高感降噪低。当时的现场光线非常暗,肉眼已经难于看清物体上的细节。
有兴趣了解a6000在感光度高达12800时表现的朋友,可以,或。
附图2.&&a6000+FE50mm/F1.8定妆照:
1.&&这么小的机器,挂在脖子上有点二,一根腕带足矣。
2.&&既然索尼把企业扭亏为盈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小小的热靴盖上了,咱只好在自己淘宝上买一个了。
3.&&不喜欢551.8镜头原配的遮光罩,因此买了一个仿徕卡的山寨金属镂空遮光罩,用起来很方便,轻巧不说,相机拿在手里或放在包里时,都不用盖镜头盖了。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12:32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368121&&回帖:1882 &&
泡网分: 20.037
帖子: 3684
注册: 2006年04月
本帖由 MOTO XT88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3
注册: 2014年02月
很有价值,非常感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411
注册: 2009年03月
顶&&天漠老大& & 感谢分享& &继续期待
泡网分: 10.486
注册: 2008年09月
恭喜老大入新玩具!火速围观!
泡网分: 0.375
注册: 2012年02月
看完回帖发现沙发没了
泡网分: 9.145
帖子: 1697
注册: 2009年12月
机身价格还有点虚高,稍微等一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9
帖子: 2679
注册: 2011年09月
继续支持虎兄
泡网分: 18.925
帖子: 3001
注册: 2007年06月
终于等到无忌最重要的人物大作啦。首页留名!
泡网分: 13.932
帖子: 7823
注册: 2009年04月
泡网分: 0.422
注册: 2009年02月
看完顶一个。。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1.584
帖子: 8949
注册: 2011年10月
顶!学习。谢谢! 本帖最后由 借光留影 于
20:19 编辑
泡网分: 0.638
注册: 2012年09月
还是比较客观的
泡网分: 0.538
注册: 2009年05月
虎大的帖子,一个字,顶!
泡网分: 66.582
帖子: 7028
注册: 2004年09月
thatbluesky 发表于
恭喜老大入新玩具!火速围观!&img src=\&/static/image/smiley/xitek/expr010.gif\& border=0&
本帖由 V2.5.0 iPad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699
帖子: 7387
注册: 2012年09月
再次证明了fuji的ISO有虚标的事实
泡网分: 1.165
帖子: 1153
注册: 2012年01月
终于又一位亲身测试a6000高感不错的资深人物来了,写的很客观中肯,和我这种发烧友的感觉差不多,由于可以关闭高感降噪,让出片的空间考虑更大,而且nex7被一群喷得高感体无完肤的也再次得到正身,前段时间还有喷aiso就惨不忍睹之类的,还是那句话,亲手玩过了再来发结论性言语
泡网分: 0.048
注册: 2013年05月
期待老大a6000的大片
泡网分: 2.557
注册: 2008年12月
泡网分: 0.012
注册: 2013年07月
泡网分: 0.48
注册: 2013年12月
首页广告留位
虎兄啥机都玩啊呵呵
泡网分: 1.103
帖子: 1027
注册: 2010年01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谈谈索尼a6000、A7以及FE55 F1.8镜头
去年11月,俺4000元出掉了1万多次快门的a77+DT30mm F2.8微距头,今年三月中又以8000元出掉了1万多次快门的a99+3块原厂备电。不是因为这两个机器性能不好,而是为了器材小型化。到目前为止,a77和a99依然是半幅和全幅的顶级单电,前者除了高感稍差之外,后者除了对焦区域过于集中外,都没有更多可以横加指责的地方,俺有这两台机器拍了不少好片,出掉时颇有些依依不舍,心疼了好一阵。
不久前,索尼发布了新微单a6000,俺不知道索尼到底是怎么想的,正当NEX这个名称已经被人广为接受时,却将其改成了axxxx,而且率先使用a+四位数出现的机型还不是a5000,而是一个外形酷似单电的无反a3000。如今,NEX的新机型又以a6000的命名出现,让俺实在不得不佩服索尼在相机命名方面所具有的创新能力。
除了富士X-E2外,俺只有一个索尼NEX6半幅微单。有人说a6000的档次不如NEX7,只能算NEX6的升级版。俺没有N7,也没好好用过,不知道它的性能和画质到底有多高级,但外形和手感目前肯定是索尼微单中的王者。俺的习惯是不了解的不妄加评论,由于俺的NEX6用得太多了,对各种功能和操控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此本文仅和NEX6对比。a6000到手后立刻拿到 ...
我也刚买了A,有几个问题探讨一下:
1)您说A6000拍的片子远比用NEX6通透,差距有这么明显?有样张可对比吗?16-50的最佳光圈是多大?
2)怎样才能把C2设定为假装关闭LCD?怎么个假装法?我特想关闭它,就像单反那样,LCD只用来浏览,取景器只用来拍照。
3)您这个ISO6400的片子,用的是高ISO降噪的标准模式?
泡网分: 6.172
注册: 2010年01月
虎大,你觉得A6000和XE2比起来如何,我在这两者之间很纠结。
泡网分: 0.178
注册: 2014年02月
今天A6000刚到,关注楼主的使用心得。
泡网分: 1.177
帖子: 1166
注册: 2012年03月
感谢天漠的点评。
泡网分: 0.716
注册: 2011年09月
这个人物样张拍的。。。。蜡黄。。。比蜡像人还要黄。。。。
泡网分: 18.712
帖子: 2071
注册: 2009年02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谈谈索尼a6000、A7以及FE55 F1.8镜头
去年11月,俺4000元出掉了1万多次快门的a77+DT30mm F2.8微距头,今年三月中又以8000元出掉了1万多次快门的a99+3块原厂备电。不是因为这两个机器性能不好,而是为了器材小型化。到目前为止,a77和a99依然是半幅和全幅的顶级单电,前者除了高感稍差之外,后者除了对焦区域过于集中外,都没有更多可以横加指责的地方,俺有这两台机器拍了不少好片,出掉时颇有些依依不舍,心疼了好一阵。
不久前,索尼发布了新微单a6000,俺不知道索尼到底是怎么想的,正当NEX这个名称已经被人广为接受时,却将其改成了axxxx,而且率先使用a+四位数出现的机型还不是a5000,而是一个外形酷似单电的无反a3000。如今,NEX的新机型又以a6000的命名出现,让俺实在不得不佩服索尼在相机命名方面所具有的创新能力。
除了富士X-E2外,俺只有一个索尼NEX6半幅微单。有人说a6000的档次不如NEX7,只能算NEX6的升级版。俺没有N7,也没好好用过,不知道它的性能和画质到底有多高级,但外形和手感目前肯定是索尼微单中的王者。俺的习惯是不了解的不妄加评论,由于俺的NEX6用得太多了,对各种功能和操控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此本文仅和NEX6对比。a6000到手后立刻拿到 ...
问问老大:
聚焦是否比A7快?
ISO自动时能否控制快门速度?
泡网分: 12.292
注册: 2008年04月
泡网分: 0.176
注册: 2014年01月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69
帖子: 1668
注册: 2011年12月
盖楼好快啊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