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阴阳合同交易中征纳双方是旁亲,纳税人提供阴阳合同,税务征收人员未按

查看: 713|回复: 0
税务机关是否该拥有对“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交易的核定权
是您挖掘职业潜能的通关密码
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数十场专业干货分享等你来参加
历届视频回放可观看
国家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
87%高通过率!
税税务是否该拥有对“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交易的核定权——由园区地税二手房诉讼案件想到的来源:赵国庆 作者:赵国庆最近,网上对于苏州园区地税一起二手房交易的行政诉讼案件非常关注:周建青、王廷香与苏州工业园区地税局税务行政争议处理行政判决书(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5)姑苏行初字第00122号)。其实案件的缘由很简单:2014年11月,周建青、王廷香向园区地税一分局申报其购买的苏州工业园区枫情水岸花园39幢1806室存量房交易契税款,表载明房屋建筑面积246.84㎡,合同成交价格250万元。因江苏省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系统(省级集中版)显示原告所购房屋的系统评估价为306 4545.75元,根据苏地税发(2014)8号文件&存量房交易价格评估值下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的规定,园区地税一分局认为原告申报价格250万元与下浮10% 的评估值元差距较大,初步核定原告申报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因此,园区地税启动评估程序,经有评估资质事务所评估后按照重新核定涉案房屋计税价格2806818元征收了契税。其实,类似这种房屋买卖中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税务机关直接履行核定权征税的案例近期曝光很多,涉及的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和契税。因此,我并不想在这里单独对苏州园区地税这个单独的案例去讨论,我们需要去探索这一系列案件背后的法理逻辑。其实,税务机关对这些案件履行核定权,本质上还是应用了《税收征管法》以及各个单行税种暂行条例中的一个规定,即对于纳税人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拥有核定权。一、对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交易核定规定的梳理
《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第六款规定: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土地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收。《契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前款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参照市场价格核定。但是,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所得税法的层面,我们是没有看到直接对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核定规定(当然,大家可以认为,我们仍然可以用征管法第三十五条去核定):《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十条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但这个核定应该是对非货币所得的货币计量的核定,并非我们本文对交易价格明显偏低无正当理由的核定。《企业法》中则只有对于关联交易的核定规定,即第四十一条: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二、基于交易类型的逻辑分析
我们基于上面这张图来分析一下税务机关对于“价格明显便宜且无正当理由”交易拥有核定权的背后逻辑,从而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我们把所有的交易可以分类两大类:一类是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另一类就是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这个我想大家是认可的。税务机关如果对纳税人的交易价格质疑,你第一步首先要明确交易双方的性质。对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要么是真实的交易,要么是虚假的交易。请注意,即使似乎关联方,如果是虚假的交易,这个属于偷税,应该按《征管法》63条去处理。这个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比如在最近的《特别纳税调整》(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明确了: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和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需要立案稽查的,不适用本办法。实际那对于关联方之间的真实交易,如果价格是公允的,则没有问题,税务机关直接按交易价格征税。那交易价格不公允呢,也没有问题,这个对于企业直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处理。其他税种则直接按照《征管法》第36条的规定处理,而不是依据《征管法》35条。我想这个基本的逻辑是清晰的。(实际上对于关联交易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就是我们图中划虚线箭头所指的,就是如果关联交易,即使交易是真实的,但是如果价格不公允到一定程度,也要考虑对交易的性质重新定性,界定为虚假交易,从而体现对关联交易的打击力度。这个在我们后期立法中应该给予考虑)但是,对于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我们需要注意,既然是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在现实中只只应该有两种情况,就是,交易是真实的,那税务机关就应该按纳税人交易价格征税。如果交易是虚假的,则属于偷税范畴,税务机关应该按《征管法》63条处理。那我们回过头来看了,此时《征管法》35条以及其他税种暂行条例中对于“交易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核定主要在哪种类型交易中会出现呢:
第一种就是明明是关联交易,纳税人通过隐瞒证据或伪装成非关联交易进行,但税务机关无证据(因为如果有证据则直接按36条处理了)第二种就是对于非关联交易,双方向税务机关提交的资料是虚假的,税务机关也苦于无证据,或无精力去查明。因此,“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中的“且无正当理由”实际就是一个幌子。我只要证明我们是非关联方,我承诺我给你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不真实我负法律责任,这就是最大的正当理由。你税务局说我不正当,应该你要举证了。如果你是关联交易,才有有无正当理由之说,而对于关联交易,你税务机关本身就可以按36条履行核定权力。但是,对于非关联交易,如果他本身就是独立人之间的交易,他们的交易如果是真实的,这类交易本身就是形成税务机关对于市场公允价值参考的标本。比如就以周建青、王廷香与苏州工业园区局税务行政争议案为例,如果周建青、王廷香和卖房人之间无关联关系,双方提出来了因为房屋有漏水等原因导致交易价格为250万,如果合同的成交是在有序的市场进行的,无胁迫、虚假的情况,这个价格就是公允的,这比你税务局通过上面中介机构核定出来的价格都要公允的多。因为这就是真实的市场价格的反映。此时,税务机关一定要核定实际背后暗含的假设就是你们是非关联方,但税务机关认为你们交易价格虚假,但又无证据,所以我就模糊核定。有人可能会这么说,A和B两个个人是非关联方,A将房屋卖给B价格很低,是因为我欠B一个人情,或A以前欠B一笔钱未还。这种情况也不应按“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核定。因为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应界定是否对于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部分按赠与征税。而第二种情况,本身对于A转让房屋就取得了两种类型的所得:现金+其他经济利益,不存在需要核定税额的情形,只存在你税务机关如何对其他经济利益进行货币计量的核定问题。这样,我们通过逻辑分析,可以推理出,税务机关只有在非关联方交易是虚假的,但无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才会采用“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法律授权而采用核定权。如果是这样,“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核定权在伦理上就存在很大的争议。用通俗的话说,你税务机关总不能说仅仅是怀疑人家有问题,就直接对别人核定征税吧。所以,我为什么不只关注苏州这个个案,类似很多案件的症结就在于我们需要认真审视法律赋予的税务机关对“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核定权是否合理合法。三、未来完善的思考
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在后期《》修改以及后期各个单行税种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废止税务机关可以对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核定规定,同时采取如下的完善办法:
1、在特定领域建立最低计税价格征税制度。虽然从法律的精神上来讲,本着疑罪从无和合作信赖保护的原则,如果税务机关对于非关联方的虚假交易没有证据,应该本着合作信赖保护的原则,尊重纳税人交易结果进行征税。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的博弈,税务机关大量查处类似交易是有征管成本的,对于非关联方的虚假交易,如果税务机关都通过启动调查来处理,会增加征管成本,这部分成本会转嫁到其他诚实纳税人身上。同时,对于非关联方虚假交易的默许,也是对诚实纳税人的伤害。因此,立法中可以考虑在特定类型的交易中建立最低计税价格申报制度,类似于烟草消费税、车购税。比如我们在不动产交易领域,明确在流转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的中建立最低计税价格申报制度。有了这个制度,实际在实体法层面就建立了一个明确的规则,就是我不管交易双方有何种理由,如果你交易价格低于我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你必须按照我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申报。但这是一个实体法层面对于计税依据的规定,我们需要在立法环节建立。如果没有这个规则,税务机关像现在这样模糊的用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规定去核定,在实践中对征纳双方都不利,也不符合依法治税的精神。2、但是,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的交易中都去建立最低计税价格申报纳税制度。因此,大量的问题需要税务机关通过寻求在征管层面加大对虚假交易的打击力度,降低对虚假交易的发现成本。比如,《征管法》修订时,税务总局也在提要求银行将所有纳税人的银行账户变动的信息报告税务机关,同时限制现实生活中的现金交易等。<font color="#、加大虚假交易的违法成本。比如如果虚假交易被税务局查处,不仅按偷税处罚,后期还会放入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加大人虚假交易的违法成本。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站长推荐 /1
为什么说物料编码重要,不管被称呼为阿猫阿狗的,和身份证一样,蕴含了太多有价值的权威信息在里面。在制造型企业里成百上千到万的物料,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身份标示,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名称、特性、用途、类别等等信息。
本期分享嘉宾主要从实践角度,以其所在的制造企业为基础,聚焦分享物料编码制作规则 、培训推广、具体应用,目的是为了减少内部的沟通误差提升沟通效率。
Powered by&#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法基础答案
下载积分:750
内容提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法基础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05:59:2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法基础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税收带来黄山美”&文学类获奖作品
画荷(小说)
紫竹镇税务所长老黄收到一封县文联寄来的关于举办国庆书画大展的约稿函,请他务必“惠赐力作”。
老黄成天忙于收税,弄得脑袋都大了,忙里偷闲地画上几笔,不仅是出于兴趣、爱好,而且不啻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放松。事实上,老黄并非官场上见多不怪的那种附庸风雅之辈,年轻时他一度有过报考美术学院将来当画家的理想追求,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让他考取了财税学校。老黄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上一丝不苟,治税更是铁面无私,但稍有闲暇,仍不觉技痒,寄情丹青。老黄最擅长最喜爱的是画荷,荷梗、荷叶、荷花,无不曲尽其妙,楚楚动人。好事者问之为何独爱画荷,几成荷痴,老黄笑对“周敦颐老先生早已代我作答矣!”老黄经不住紫竹镇文化站长老刘之怂恿,竟取了个笔名,曰:“荷叟”,且自命其书房曰“爱莲斋”。起初,老黄所画之荷只在镇里开展,后来,声誉鹊起。自此,县里只要举办展览,老黄均在特邀之列,且次次以荷花参展,次次以荷花得奖。老刘戏说,老黄既与画无缘(指他未能如愿考取美院),又与画有不解之缘,某种意义上说,是画成全了老黄。何谓?老黄干了多年的专管员,一直“原封不动”,直到老黄的荷花在县里有了些名气,税务局长这才慧眼识珠,让他做了税务所长。从此,老黄爱荷更切,画荷愈痴了。
自然,这次书画大展的良机,老黄岂能放过!尽管正赶上税收突击月,老黄还是不惜牺牲晚上休息时间,潜心画荷。铺纸、研墨、挥毫,令老黄深感蹊跷的是,笔底之荷不是病恹恹无生气,就是昏沉沉无灵气,全无昔日的风采!老黄画了撕,撕了画,案下积了满天星似的墨团团,竟无一幅令他中意的。古人云,“更信文章老更成”,自己的画笔咋越老越不听使唤?奇哉!怪哉!老黄以手抚额,懊丧不已。
这时,月夜里飘来一阵飘飘渺渺、似有若无的箫声,轻音如水,极哀婉,极幽怨。老黄猛一怔,听出那是老刘。唉,可怜又可敬的文化人!老黄听说,老刘已有几个月没有开出工资了,但他仍痴痴地守着那方净土。有人可怜他,出颇高的价码欲租文化站的房子开“洗脚屋”,被他严词拒绝,且红头涨脸赤道:“我虽然不敢自比濂溪先生,但岂是区区阿堵物所能折服?!”
听着那呜咽般的箫声,老黄轻叹一声,披上外衣,轻步出门,浸到月色里去了。
老黄把自己的纳闷诉诸老刘,老刘停了吹箫,细声慢气道:“荷乃洁净之物,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身不正、心不洁之人岂能画之。即令画出,亦病荷、残荷、败荷矣!”老黄又是猛一怔,惶惶然似有所悟。
翌日,老黄终于画出一幅得意之作,激动不已,速速寄往县里参展,结果在评奖中独占鳌头。
老黄拿到烫金缎面的获奖证书,乐得屁颠屁颠。老伴不屑地说:“我好不容易让你收了一回红包,结果还是让你退了,就换回这么个红本本,你到底图个啥?”老黄顿时凝神肃色,慨叹道:“我图的是心里踏实啊!人既呼我荷痴,我岂能愧对莲花?!”
评委作品(未参加评奖,仅供展览)
缘份是绚丽的虹,缘份是长久的爱。我既非商人亦非税官,却有一段难忘的税缘。
我的故乡在太平与黟县交界处的一个偏远的大山里。一年盛夏,焦村税务所数人来到我村,走了20多里山路,风尘仆仆,汗湿税衣,时过中午他们仍饿着肚子,我便请他们吃顿饭。他们确实饿了,没有推辞,一位姓崔的所长说吃面条就行。那时确实拿不出像样的菜,我便煮了面条。他们在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用菜油下的清水面后,竟要付钱……这是我第一次和税官交往,他们的艰辛自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我到了故乡的郭村乡政府工作,先后和三位驻乡税官成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老搭档。那天下午,乡征管员小杜要我拿两张照片,说是办《安徽税务》杂志通讯员证用的。原来区税务局为加强报道工作,在全区聘请了三位特约通讯员,我有幸成了其中的一位。
此后,我的心与税服同色,笔与税务相连。我常随税务所的同志下乡。路上清风习习,脚下河水潺潺,我们谈征税谈采写,也谈人生路谈儿女情,那份惬意和怡情唯我们独享。大山人好客,我们忙完工作,中午或晚上也常在所在地的同学或朋友家喝酒,一提杯便一干而尽。那是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豪迈,是风尘遍身时的一次涤洗,是税务人与大山人的一腔深情。那时通讯工具落后,一个村也没一部电话,有时因不知纳税人的去向,等到傍晚也不见人影儿,极度疲乏的我们只有踏着明月归,常常边走身体边往下沉,索性躺在河堤上,让奔腾的河水伴我们休息……有时因借不到手电筒,我们还常常摸黑走路。那次从郭村乡一个名叫龙青的高山上返回,我和小杜沿着高山上险峻的山路摸索着下山,周围漆黑一片,走得胆颤心惊……在那些日子里,我采写了《“小税官”的风采》、《阻路的“醉汉”》等多篇税务专稿,分别被市区税务信息简报和《黄山日报》、省电台和《安徽税务》杂志采用。
一年以后,我离开了故乡的乡政府,离开和我朝夕相处的深山里的税官们,但这份税缘将永远续存下去……
税缘(小说)
这天,老王吃过早餐,没有像往常一样,到街边的那棵老梧桐树下与人下棋。他在等着一个人。
自从几年前老伴因病去世,老王就一个人寡居在小城里。儿子很有出息,考上了京城名牌大学,后又出国留学读研,并在美国找到了一份薪资颇丰的稳定工作。可以说,老王现在的生活是万事无忧了。
儿子很孝顺,几年前寄回一笔钱款让老王买一栋新房颐养天年,说过去一家人挤挤挨挨的在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受尽了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日子,现在条件好了,老王该享受享受几天宽松明朗的日子了。儿子的孝心让老王很开心,感觉自己的生活真是拨开乌云见晴天啊。可老王在新房里还没住上几天,心里老感觉很不自在,夜里辗转反侧的总是睡不安稳,日里东走走西看看遇不到几个熟人。两相一比较,老王还是觉得老房子好,左邻右舍的都熟透了,见着面打一声招呼,唠些家长里短的话多舒心啊,特别是兴致高的时候,还可以到街边的老梧桐树下和一帮老伙计们下几盘象棋。
老王回到老房子里住了,可新房子空空的晾在一边他又觉得不划算,他估摸着是不是把它租出去挣点租金更有意义,尽管老王并不缺钱花。
一个姓李的外乡人租了老王的新房在小城做生意,租了二年,付了租金一万四千四百元。老王与外乡人谈妥,也和隔壁邻居打了招呼,告诉他们如果有人要问,就说外乡人是老王的亲戚,暂住在老王新房里给小孩子陪读。搞得这么神乎其神,为什么呢?老王在算小帐哦,他是在逃避房屋出租必须交纳的那笔房产税。
税务部门的同志根据了解到的信息,确也找过老王好几次,可每次老王都以“外乡人是自家亲戚”为由,几乎滴水不漏地搪塞了回去。税务部门的同志明知老王的新房是出租的,却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要老王交纳那笔房产税,只好暂时作罢。
外乡人生意一直不景气,苦苦撑了两年半,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得提前收摊回了老家,剩下的半年租金也没好意思向老王要。
外乡人走后两个月,老王在街边的专用张贴栏上张贴了房屋出租广告。不久便联系到了“下家”。这不,昨天约好今天早上见面谈房屋出租的事。早上八点多一点,有意租老王新房的人终于来了。
来的人是个男同志,三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身形略胖,慈眉善目的招人待见。那人没急着和老王谈房屋出租的事,而是主动与老王唠起了家常,诸如退休工资啊,退休生活啊,子女情况啊,等等。这正合了老王的意,说现在的生活可好了,有吃有穿的没什么烦心事,不比过去啊,过去我一个人工资养五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遇到什么小病小灾的更是伤脑筋,就说我那儿子吧,当初考上名牌大学有多少人羡慕啊,可别人不知道我那时有多难,老伴常年生病花费多,哪拿得出余钱供儿子上大学哦,不是政府考虑到我家的困难给了困难补助,我儿子的大学梦也就黄了,更别提出国深造赚大钱了。
来人耐心地听老王述说着过往,时不时点头夸奖称赞两句,这让老王打心眼里很受用。一来二往双方谈得很投机,不自觉地谈到了房屋出租的事了。老王的意思是说,诚心要租就得至少租满三年,他总结了上次出租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这一点,来人不假思索的满口答应了。此后,来人问老王租金多少?老王眨了一下眼睛,考虑到来人态度诚恳,把原先预设的每月六百元租金降到了五百五十元。可来人似乎并不领情,说六百元的租金贵了一点吧?老王一下就生气了,心想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说我原先租给外乡人的租金都是每月六百元,我看你面善给你五百五你还不知足?老王心急火燎地把原先出租的事说了个低通透,可末了来人还是不大相信老王的话。老王更急了,从抽屉里找出那张与外乡人签订的出租合同给他看,果真合同上清清楚楚写着每月租金是六百元。
双方谈妥了,来人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纸,说合同我早预备好了,你看一下没有异意就签字吧。老王戴上老花镜接过那张纸仔细一看,顿时就傻眼了,这哪是什么房屋出租合同啊,是一张纳税申请表。见老王半天没缓过神来,来人笑着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证件递给老王看,说我是这个片区的税务工作人员,您拖欠的房屋出租房产税应该补交了。
原来……原来你是税务局的啊?!是啊,我是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今天来你家上门服务啊,来人笑着说。你,你是怎么知道我要出租房屋啊?老王不解地问。你不是在街边专用的张贴拦里贴了许多房屋出租广告嘛,来人解释说。老王心想这也太巧了,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广告,税务局的人偏偏看上了我这一张。来人似乎看懂了老王的心思,说这说明我们有缘啊,有“税缘”呢!您老人家见多识广,应该明白法定的纳税义务,您的工资从哪里来?政府当初提供给您家庭的困难补助从哪里来?还不多是纳税人交的税款嘛,所谓征纳双方是一家,为国聚财靠大家啊!
老王补交了拖欠的税款,尽管心里有些不太服气,但又不得不承认税务人员的态度是诚恳的,是真心为民办事的,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望着这位税务工作人员远去的背影,他在心里不由地竖起了“老拇指”。
老谭的幸福(小说)
老谭特高兴,今天有幸请到了女儿同科室的人小搓一顿。女儿入局已满一年,新近转入正式职工。算是表示感谢,也为日后能照拂女儿。女儿常说同仁的好,今天得见识见识。
老谭特意打扮了一番,可不能给女儿跌面子。千金宝贝,老谭是含在嘴里的,稍微一个蹙眉,老谭都要问询半天。
人是陆续来了,老谭一直在包厢门口,一个个问候,让宝贝女儿很是得意。
最后进来是领导,科长张文,柔弱的名字,可人不柔弱,高头大马的,和老谭有得一比。老谭一米七九。
但和张科长握手寒暄时,老谭愣怔了一下,但转瞬就抹去表情,重新笑靥如花,重新热情似火。倒是张科长表情半天恢复不过来。张科长也愣怔了那么一下,但表情就此定格。虽照样寒暄,但态度是敷衍的,好像想到了什么。有意盯着老谭的面孔停顿了几秒。
眼尖的女儿尖叫,你们认识。老谭赶忙扯开话题,说请坐,请坐。张科长也含糊其辞,和旁人王顾左右而言他。
但心事就此在两人的心海里翻起不倦的涟漪。两人好像又重新对视了一眼,又赶忙移开,但余光还是悄悄打量的。
老谭在自家的屋宅开了一爿铁匠铺,整天叮当叮当的。蓦然一天来了两个人,老谭记得那天日光很好,老谭嘴上还浮着小调。尽管铁锤的声音不歇,但盖不住老谭快乐的情绪飘满小屋。但来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欢乐,打破了老谭的心绪。老谭顿了一下,来人说你叫老谭吧。老谭停驻了铁锤。来人说我们是税务所的。老谭判断是税务所的,因为衣着上可以看出。但老谭听后狠击了铁锤一下,接着让叮当之声又急切响满小屋,但多了杂乱。
谭师傅,歇一下,我们有事找你。
依照老谭的性格,又在气头上,他是不准备歇的,但思量一下还是放下铁锤,重重撴在铁砧旁。老谭想,看你能谈什么,我就不信你能说得过我的理解。
老谭隐隐有判断。
果然来人说到了税(老谭以前听说过这个词,村人说要缴税的,但老谭脖子一梗,我凭劳动吃饭,又不让他们出一份力,凭什么拿我的钱),但老谭很冷静,尽管气在胸间鼓鼓胀胀。什么税,你们帮我出力了?!
这是国家征收的,按国家规定是必须收的。然后叽哩啵啰说了一大通,浅显的道理,老谭能懂,但说不过老谭理解,凭劳动吃饭,为何要缴税。老谭有他的道理,结果不欢而散。老谭用不歇的落锤声送走了两位税官。
隔天那两个人又来了,老谭干脆采取冷战策略,对他们不理不睬,照样忙他的事体。
没趣,那两个人循着来时的路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那两个人拿着一张纸过来了,说是缴税通知,如果不按时缴纳,到时比这更多,要罚款的。老谭心里咯噔一下,但拗劲上来了,还未礼先兵呢,未做通工作就强行征税,我就不缴。但老伴看不过去了,默默扯着税务人员的衣角,到一边商量什么。好像老伴拿了什么纸张,然后税务人员走了。肯定缴税了。但老谭懒于理睬。其实老谭心里也惧于不缴税。国家你是对抗不了的。
从此,老谭和税务人员结下梁子,怨恨着。
老谭记着他们的容貌,一个人高高大大,和他仿佛,嘴上还有一颗痣。
但其后的税是陆陆续续缴了,但过程都波折,就是没打架,没骂人。但老谭采取不理睬战术,让老伴应付,老谭拂袖走人。
但就在歇业的前一年,老谭严重拖税,到了最后半年简直不缴税,任税务人员苦口婆心,老谭就是一百个拒之门外。老伴的权利剥夺了。但老谭安然无恙,安全着落。因为所谓的滞纳金、罚款对老谭没用,老谭没有收到丝毫罚单。老谭歇得清风明月。老谭曾对大个子税务人员(因为就他每次撑头,每次当说客,要钱讨税的是他)撂下一句话,你能从我这里要去一分钱,我不姓谭。话都讲绝了。税务人员再待就没意思了,怒冲冲而走。特别是那个大个子还用手指了指,想想还是摇头放下。胸中的气焰可想而知。
那座路旁的村屋。
张科长记得清楚,那个小屋倚在路旁,矮矮的屋檐,老远就听见清脆的叮当声,一个高个子男人在低首挥锤。他们去时很少给他们好脸色,不是说话气呛呛,就是冷漠相对,你说你的,他叮铃哐当忙他的。让他的口舌说破,就是没丁点效果。那个打铁人倔得如一头牛,或者如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
还好有他老婆撑着,开初的几年税费都缴了,最后一年就拖欠得严重,临到歇业的半载,他自讨腰包垫了。因为他分管这块,因为都有任务,因为他和领导说了,那个农村人很好说话。结果呢,不至于税费打白条,他偷偷从工资垫了。
那一向老婆对他冷目相对,因为就他一人拿工资,而工资数是固定的,为什么单单少了呢,说明不了理由,让他背了个黑锅。老婆一直坚决认为他暗地贴了他的兄弟姐妹。因为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农村,都艰难着。
张科长记着那个小屋,因为他的脚步反复出入那个小屋,烈日下,风雪里,寒暑不落。记着那个铁匠,因为他常使小屋阴冷。走进,有一种悸怕。
思绪都游移回来,老谭没有变化地招呼张科长吃菜喝酒,张科长忙不迭应承着,但思绪还时不时在两个时空中穿梭,对面的人影时不时重叠,往事纷扰。
爸,你和张科长认识吧。女儿一下把老谭推至绝壁,无退路了。
认识,认识,爸做生意怎么不和税务人员打交道。
那是,那是。张科长很快接过话茬。
想扯开话题。
又接着觥筹交错。
那你们还没有介绍怎么认识的,分享一下。女儿把牌推给老爸。
老谭只得接牌,说以前爸开铁匠铺时,就是你们张科长去征税的。爸以前不理解,和张科长理论,不缴税。最后半年还是张科长代为缴纳的。
爸的话勾起了女儿的思绪,她若有所思地望着爸,又望向张科长,复投向虚空处,什么都不望。
铁匠铺,大个子税务员,不缴,拖欠,往事的碎片在女儿的头脑中整理,渐渐清晰。
是啊,一晃许多年过去了。我们以前上门征税,现在都是在办税大厅办理,机子操作,凭票核定。张科长感慨道,说那时征税都困难,都不理解,初期嘛,后来不都是好了嘛。老谭,以前的多多见谅。
老谭立马站起,说惭愧是我,包涵的是你。我们干一杯,为我道歉干杯。
张科长也立马起身,说为我们相识干杯。
他们响响地碰了一下。
丽日下。大街小巷。
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时常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忙碌,那是老谭,很粗蛮的一个人如今文雅起来,胸前吊着个照相机,时不时对着景致拍摄。他不是追风揽月,对着湖光山色一个劲地沉醉,而是专门拍摄那些民生工程。人们奇了怪了,好好的一架相机不对着大自然的绝妙景色摄取,而是专注于人工的很普通的工程。
但老谭渐有名气,因为那些照片很有代表性,抓拍角度很有独到眼光,富有时代气息。时不时被拿到小城地税部门的橱窗里,做着宣传,做着见证。
宝贝女儿很得意老爸的作为,因为她也有名气了,大家都觉得是她熏陶了老爸,使老爸热爱地税,理解地税。
老谭其实有自己的理解,地税其实关联着他们每一日的生活。以前不理解,自从女儿在地税上班后,觉得地税是服务于民的,支持当地政府搞建设的,没有地方税收,可以说就没有当地政府的投资,民生工程的。女儿时常如是说,老谭茅塞顿开。但老谭又有了心思,因为是女儿在身边开导,如果没有当税务员的家人,他想许多人还是不理解,懵里懵懂。
于是老谭背着相机出去,在那些民生工程前转悠,拍摄它们的四季,它们的晨暮,让地税的歌谱写在具体的画面里。
其实,老谭还有一个秘密,就是那笔代缴的税款,老谭已经弥补了,因为知道事实后,老谭以当地报社的名义汇了一笔款给张科长,因为张科长喜欢舞文弄墨。这谁也不知道。
老谭现在活得很轻松。时不时静下来翻看那些拍摄的照片,那些如水的路,那些背着书包笑靥如花的穷苦人家的孩子,那些拿着补助金的残疾人士,那些整洁的村庄……老谭就想到地税那个徽标,那个在地税楼工作的女儿,女儿创造着美好。
老谭满脸幸福。
税蓝情(纪实文学)
他真的好累。
我走进他的家门,只见他躺在椅子上,手腕上搭着一件蓝色税服,我注视着木雕般的面孔,不想惊动他,想让他再睡会。
他妻子从菜地拎了一篮子菜回家,用微笑表示对我的欢迎,她看到歪歪倒,似睡未睡的丈夫:“戴老师都来半天了,嘿嘿,你还在打呼噜呀!”
他是我七十年代的学生,几十年如一日,为税收东奔西走,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他那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比我小一属,.但看起来比我还。被惊醒的他把我按在堂前的椅子上,顺便把蓝税服挂在墙壁一个钉子上,了揉眼睛。
“戴老师,你好久没来了,今天星期天,我哪儿都不去了,我们中午喝两杯。”他妻子给我泡了杯茶,去了厨房。
为了感谢、税务干部对黄山所作的贡献,表明了我要采访他的来意。他不停地摆手,说他太平凡了,没有我想要的素材。但一讲起税收来,他话匣子就打开了,税收中的甜酸苦辣尤如山泉奔流。 无声无息、默默无闻的事迹引出泉流,源源不断。
我记下了一些片段。
神圣的税蓝服&&&
他是幸运的,84年6月3日财政部、国家计委、劳动人事部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批准增加税务干部有关问题的通知》,他从一名小学民办教师被选派到他家所在的乡,当了一名乡税务干部,而且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穿上税务制服的人。
深蓝色的制服,大沿帽 ,中国税务胸徽,镶红布边的软肩章,足以让他兴奋。此前,不少人曾讽刺税干是“讨债鬼”,见了他们就躲,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时而还要受纳税人的气。随着国家对税收的重视,税务干部的身份、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税务干部统一着装后,像解放军官兵一样,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他自豪地告诉我,穿上税蓝服,感觉真好,乡里领导与工作人员对部客气多了,一些纳税人开始主动跟税干打招呼。美丽、贤惠的姑娘也向他们靠近,那年,他同现在的妻子结了婚。
同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出《关于税务人员要注意仪表风纪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凡规定着装的税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穿着统一制订的成套服装,并佩戴帽徽、胸章,服装必须整齐、清洁,帽徽的安置必须端正,税务人员要注意“五讲四美”,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主义道德,自觉维护税务人员的荣誉。税务人员作风要正派,举止要大方,讲文明、讲礼貌,不准强迫命令,盛气凌人、欺压群众。
他把通知规定的主要几点记在小本子上,他一穿上蓝色的税服,就掏出小本本,在心中默默读一遍。
他认为,身上税蓝服,是神圣威严的象征,意味着一种责任、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同时也是群众对他的一种监督。他说:“我要用我一生来捍卫税蓝服。”
我感觉得到,他说到这里,心里是、甜甜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
他告诉我,他为纳税人哭过。我非常好奇地听完他讲的故事。
三年前,我差点跳下黄河都洗不清。要不是老伴与儿子都相信我,我自杀的念头都有了。
就是镇东路口那水果摊子,那个女老板叫杏云(化名)。原是从秧溪移民过来的一家三口,可耕地不多,靠卖点蔬菜水果养家糊口,日子也还过得小小康康的。车祸夺走了一家之主,留下母子俩,第二年儿子又因脑膜炎高烧,成了脑残儿。夫死儿病,水果摊陪本,每月200元定税无法交纳,还要承担。看着烂掉的水果,面对温饱难保的母子俩,我流淚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找了乡税务所,把定税金额减少了一半,但罚款与滞纳金必须得交。当年我儿子大学毕业巳参加工作,不用负担了,在我老伴的提议下,把杏云拖欠的500多元代交了。我告诉她,叫她别着急,等水果摊子赚了钱再还。当时有几个个体户冲我开玩笑“我的税额也给免点吧。”、“我要是罚了,替我交不?”这些刺耳的话,告戒我税收要依法办事,戒律公正。我要帮杏云兼容好蔬菜水果生意,要让她像正常人一样赚钱,按月交税金,尽快把我借给他的钱还掉,免得闲言碎语,节外生枝。为这,我有时帮她进货,找单位食堂销她的菜,动员单位买她的水果。不到一年,她还清了欠债,并且按月交纳税金。她对我的确充满感激之心与爱慕之情,家中有事也爱找我帮忙。我是个忠厚本分的人,我深知寡妇门前是非多,对她从来没有一丝非份想法,连她的毫毛都未动过她一根,手指头都没碰她一个。
严冬,大雪纷飞的一个夜晚,她的脑残儿上吐下泻,她求我送她儿子去医院,这是任何有善心的人碰到都要做的,我作为一个税务干部,给纳税人排忧解难,天经地义。我拉她推,用板车把她儿子送到了医院。吊完三大瓶点滴,止吐止泻后,巳经到了第二天天亮,医生说没事了,我们把脑残儿拉了回家。
没想到一时间在小镇流传,说我“与杏云开了房”
、说我“与杏云拥抱接吻” ,还有更离谱的,说脑残儿是我与杏云生的……
我相信唾沫是可淹死人的,开始我没当问事,到后来我父母都起了疑心,问我怎么回事,我无言以待,回家不吃不喝,真想一死了之。我老伴急得叫回了儿子,在饭店摆了三桌酒,类似于记者招待会。我儿子郑重声明:“我与我妈绝对相信我爸,我爸与杏云阿姨绝对是清白的,他是我尊敬的爸爸,是我妈恩爱的丈夫,是国家称职尽责的好税务干部。请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为我爸爸的清清白白干杯。”
,我感谢妻子的信任。说句实话,尽管流言蜚语很快阴消云散,但心里的辛酸伴随我很长一段时间。一切随时间的过去而淡薄,曾经的爱与恨、情与仇都变得风轻云淡,只有对税服蓝的情愫被永远沉淀在我的脑海中。
他的妻子读了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本文初稿他妻子也看了,她叫我别写她,她说自己真没做什么。我征求了她老公的意见,却说我没写到位,他伸出大姆脂:“老婆万岁!”尽管没有像领袖喊“人民万岁!”那样气壮山河,但却是他对老婆最朴实的赞赏。
也许是他太激动,也许是他不知怎么去夸老婆。他一口气讲了三个故事:
故事一、他指指身上的税蓝服:“这税蓝重于生命!”
1986年,结婚两年后的妻子怀孕了,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家里家外事事一人担,从不让丈夫操心。丈夫每次更衣,她总得把税蓝服烫得平平坦坦的,只要有点儿髒,妻子就会督促他换。虽然家中买了洗衣机,她和村子里姑娘们一样,习惯于在淙淙流水的小河边洗衣。
一场春雨过后,河水上涨,水流加急。她和往常一样揀着一篮子衣服来到河边,在清洗衣服时一件不慎被河水冲走。她沿着河边追去,税蓝上装向河水中间越漂越远,她急着不顾一切冲向河中央,抓住了衣服,不会游泳的妻子被水冲走……
她在医院醒来时,丈夫心疼地对她说一了个字:“孬!”她流产了,她哭了,这时的丈夫只得用温厚的双臂抱着妻子体贴着她,给她以安慰的微笑。
康复回家后,她把税蓝服套在丈夫身上:“你不是说不穿它不能上班吗?怎么能丢呢?”他点点头仍是那样憨厚地微笑着。
妻子双眼注射穿着税蓝服的丈夫,心灵深处藏着骄傲与自豪,她对丈夫也微微笑了一下。
遵医嘱为避免习惯性流产,调养两年后,现在已大学毕业的孩子出生了。
故事二、天黑了丈夫还未到家,她知道他是决不会在外留宿的,她守在电话机旁,却无济于事,那时只有大老板才有“大哥大”
。她知道丈夫今天要收税的几个点。她叫儿子在家好好上晚自习,拿了手电筒找丈夫去了。
深秋的夜晚,微凉吞噬着这蒙胧的夜,她朝着丈夫收税点走去,屏住呼吸,仿佛听到丈夫的叹息声,她呼喊着丈夫的乳名,她听到了丈夫也在呼喊着她,她加快脚步,随着丈夫呻吟声摸索,在一断桥下边的水沟旁发现了丈夫。她觉察得岀丈夫的脚骨折了,否则坚强的丈夫早就拐到家了。她扶起丈夫,使足全身的气力,让丈夫扒在她背上,爬到大路上……
在医院打了石膏,回家静养。每天妻子加速做完地里的活后,一刻不离丈夫,天天弄好的给丈夫吃,给丈夫洗脸、洗脚、擦身,扶着丈夫大、小便,按照医师交代的给丈夫按摩、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关照得无微不至,天天有丈夫陪着的妻子,心里乐滋的。夫妻俩难得的终日,都觉得这也是一种享受。
在妻子精心护理下他恢复得很快,三个月后他又穿上了妻子烫得平平坦坦的税蓝服,奔走在山间税收的路上。
故事三、接到儿子考取大学通知书那天,妻子发现丈夫却是脸带愁容的高兴。
还是妻子知他心思。晚上她把丈夫的头抱得紧紧的,对着丈夫的耳朵:“我知道你愁什么?”
“你知道吗?”他把一只手在妻子的背心轻轻地拍着,“我算了一下,包括学费伙食费每年至少要两万元。”
“放心吧,你给我的钱我一分没动。”
他触电般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他惊呆了!
妻子告诉丈夫,家中两亩多田,种的粮食够家中吃的了,有猪有鸡,有菜地种菜,家中不花什么钱。种的菜多了,交给杏云销售,卖菜的钱够家中零用的。
他是个依赖妻子的人,从不管家中的事,自己衣服是发的,弄不清妻子有什么衣服,也没看到妻子穿什么新衣服,想到这,他有些惭愧了。
妻子一直把丈夫看作心目中的偶像,包括对杏云的帮助,妻子也是支持的。他知道是妻子支持他借钱给杏云交罚金,是妻子鼓励他为杏云进货销售。她告诉他,请酒也是她决定的,相当记者招待会,儿子在招待会上的讲话也是妻子与儿子商定好的。
当妻子把钱折交到他手上时,他紧紧抱住妻子不放,他哭了。原来,家中生活上的所有开销全是妻子辛劳所得,省吃俭用,筹钱供儿子上学,他把妻子抱得更紧,不停地吻着妻子的前额,心中呼喊;“老婆万岁!”
妻子点着丈夫的鼻子意味深长地说:“我存钱给儿子上大学,你要为国家好好攒钱,儿子的工资要靠你呢。”
靠的是一种精神
国家税种就有25种,税收有一百多,税务部门是法规文件最多的部门。他床头放的全是税务书,睡觉前都得翻,学法律,懂税法是税官必修课。
2002年上级安排一青年税干与他搭档,学习法律法规、税金汇算清缴税源分项调查、纳税验收评估等工作他都带着年青干部一起深入纳税户,手把手地教。除了在办公室里,教他如何整理纳税户档案、记工作日志外,平时这位青年成了他家的常客,经常在一起探讨,坚持每天带着青年税干下户巡查,宣传税法,收取税金。
他所在的乡有近百个商家个体户,相隔数十里,每天至少要跑三四家。少数纳税个体户对纳税是抵触的,跑一趟解决不了问题,他只有一次一次地深入劝说,直到纳税人感动,自愿交税。他给自己总结出收税的经验是:“收了个体户的税就要暖个体户的心,要关心他的生意,出谋划策,进货销售能帮即帮,与个体户交朋友。心中时刻装着国家的税法,装着纳税人的冷暖,相信大多数纳税人是守法的。”
个别不守法不讲理的纳税户也不是没有。文件,提高了个人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
端午节三天假他一天都没休息,他挨家挨户向纳税户解释为什么要提高起征点,随着物价提高,营业额相应也有大幅度提高,多数纳税户还是能理解的。唯有镇上一开饭店的老板大发雷霆,扬言,谁要他多交税就要与谁决以讲了一番:“如果你想动手的话,我可奉陪,我胜了,你如数交纳税款,你胜了,我替你交一年税,囯家税收一分不能少。我可要告诉你,打起来没那么文雅,我是执行公务,我伤了有公费医疗,我死了,我家人可能成烈属,有抚恤金,你可能还要吃官司,我要是把你打伤了,一切后果自付。”饭店老板听了一番话,一屁股坐在地上:“老兄,我服了你,受小弟一拜。”真是不打不成交,饭店老板乖乖地按月交税,从不拖欠。
“说心理话,我作为一个国家干部,那敢真的动手,出于无耐,只是想吓吓他,要他服法。”他这一举动变为佳话,成了饭店的“广告”,饭店营业额不断攀升。更令人欣喜的是,从那件事起,该乡的税收工作顺汤顺水,没有碰到一户抗税的。
他深有体会告诉我,他说当他穿上,就有着责任,凭着税蓝服的威严,有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在鼓舞着他。
我把本文的初稿给他看时,他平平淡对我说:“我没你写的那么好,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有一点请求,请不要透露我是谁?”他很淡定,低调做人。他妻子给我看了他拿的一抽屉的奖状,但没一张挂在墙上。我尊重他的请求去掉了他的姓名和乡名。
他三十年如一日,每月都要把他管辖的纳税户全部跑遍,每天他都要把收取的稅款送进国库。他有个好妻子,家中的事从不需要他烦心,他有个大学毕业的好儿子,是国家公务员。他知道儿子的工资包含着他的汗水,他要继续努力为建设美好的黄山,不断地增砖添瓦。
他风风火火、街头巷尾、下乡上山,奔跑了三十年,情系税蓝,尽心尽职,无怨无悔。
快是六十岁的人了,想到自己要退休,忽然觉得自己真有点累了。
黄山,税的恩泽与歌咏(朗诵诗)
文/陆承(甘肃)
焕彩着的时光,在天地之间
吟唱着美丽的颂词
黄山的秀丽里,也抒写着
税收的温情与辽阔
一滴水,从城区走出
镌刻着职责与义务
一块钱,在茶茗的
恢宏中沉淀,弥散着爱的
光芒,让税收的润泽与深情
烙上久远与深厚
娟秀的城市,在第十八次的
呼唤中绽放着青春
优雅的诗词,在景区的呢喃中
呈现着绚烂的风光
山水兴茂成烂漫的画卷
铺开在芙蓉谷的底气中
税收丰润着朴实的建设
让和美的旋律婉转
和谐着家园的每一处雕琢
每一寸土地上的辽阔与温顺
拙朴的文明,在岁月的河流里
激荡着圭臬与荆棘
柔和着民生的心灵与呼吸
让焦躁的仰望变得平静
如一泓清泉,引领着税收的
蓬勃与旺盛,灌溉着
古老的版图上,这一个个
幽静的回音,和斑斓的场景
虚无的教诲,在庞大的行程中
树立着规范和指导
让工厂的轰鸣幻化着
财富与未来,让田野的耕种
编织成锦绣,伴奏成母性的
胸怀,支撑着税收的浑厚与绵薄
每一次缴纳,都蕴含着理性的
规划和感性的拥抱
每一次的涌动,都凝聚着
智慧与汗水,让太平湖
焕发着年轻的容颜
让匍匐的街道凸显着高耸的妩媚
每一次的业务与反馈
都彰显着高瞻的
视野和扎实的理念
每一次的积淀,都延展着
勤劳与爱心
撰写下积极的乐章与颂词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一点
眺望着过去,往事苍茫
忧伤落幕,展望着未来
繁荣簇新,幸福连绵
充沛的地税,供给着
浩大的行走与停驻
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
筑造着美丽的家园梦
让飞龙瀑在五彩的舞台上
展示着朴素和温和的微笑
这深蓝色的数字与收据
在税收的辽远中呐喊着
赞颂与渴望,美丽的税收
在深情的眷顾与丰收中
修葺着美丽的城池和家园
诗意的税收,在美丽的
黄山区丰满着羽翼,展翅着翱翔与壮志
黑色的琴弦
走在黄山区的大街小巷,我常有一种酥松感,一种轻悦感,因为那种柏油铺就的道路宛如琴弦,脚步如手指,琴弦发出无声的音乐,在脚下缓缓流淌,在心里响起。
曾几何时,黄山区的大街小巷陆续黑化,将黑色的音乐送至每家门前,在日暮间快乐、不知疲倦地歌唱。我是土生土长的黄山区人,黄山的每一点变化都印在眼眸,烙在脑海里。我记得先前的甘芙路是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尘,雨天半腿泥,还硌脚,坐在三轮车(那时是主要交通工具)上颠来簸去,让你下车都有骨头散架的感觉。街上的路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多是水泥路,还有就是石板敷面,当然也有土石裸露的道路,那些小巷小弄就是如此命运。虽曰在街上能干净走路,但到家的一截路就和乡村的土路差不到哪里去,也是浮尘弥漫,须小心脚步,雨天也要泥水沾鞋的。我家从太平路拐进玉屏路或是医院巷,那就是土路,并且那时是没有路灯高照的,往往黑暗中摸索,于是难免灰尘满鞋面、泥水溅裤脚了。于是每每走到这,心里都发憷。
记忆中黄山区的路是渐进的,先是水泥路,当看到室外日晒雨淋的路都和家里一样是平坦的水泥路,心里是惊喜的,是讶然的。但惊喜过后,接着是烦恼,因为水泥路硬邦邦,给人拒绝和冷傲的感觉,骑车遇到不平整,嘭咚一下,人和车都惊一下,但它丝毫没有和缓的迹象,下次复如是,让人很惧怕。特别随着时间的磨蚀,车轮的碾压,水泥剥蚀,水泥豁牙咧嘴的现象比较突出,这时车就更受罪了,车轮无法躲避,于是更大嘭咚声响起,让人神经反应半天,有时一场天灾人祸就无可避免。
惧怕水泥路。
不知何时,甘芙路悄悄整修,水泥路铺上石子和防水层,于是沥青浇上了,当我第一次踏上沥青路面时,我的感觉是飞翔的,因为我感觉一路是平滑如水的,几乎没有起伏,更不要说颠簸。如果有那么点起伏,绝对是音乐的感觉,平缓、柔软。其后我就如飞奔驰在甘芙路上,丝毫不担心被颠簸。其后许多正街都陆续铺上柏油,如北海中路,如太平路,如清溪路,如绕城的仙源路和翡翠路,等等。新近最恼人的老街凤凰路都铺上柔软的柏油,解决多年顽疾和市民心头之忧。我现在出门都是柏油路承接我的脚步,让我的行走呈现音乐之感。
我常想这些道路的变化是谁之功?当然政府是推手,关注民生,解决民忧。但钱从何来?因为动辄这么大工程的施工,钱都是必不可少的,大把的,上面统一拨款?我想不可能。因为我去过相邻的区县,虽同属一市,但它们的道路没有像我们大面积黑化,而是小规模的,灰白的水泥路仍是主要的模式,而我们几乎连接街巷的道路都是柏油路,都是那种很舒服的路,那么肯定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支持。我很快想到了地方税收,地税局的人们。
地税,也许对许多人很陌生,觉得遥远,其实它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关联着我们的出行。也许路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路看似不起眼,默默无闻,可它却诉说着地税的故事,地税的汗水付出和它们的辛劳。虽然税收是国家法定的,但征收靠个体,靠地税局每一人的具体付出。他们的劳动是琐碎的,是饱含着许多苦口婆心和日夜劳作,甚至委屈和泪水。我深深体会他们的苦楚。我家曾和地税长久打交道。记得地税和我家第一次照面,是我家在一个叫十字畈村的小村落里开着一爿水作坊,没想地税局的人员寻上门来(很奇怪,那时通讯没有这么发达,十字畈村还龟缩在黄山南麓),当然父亲不理解,我自个凭劳动吃饭为什么还要交税钱,想破脑袋都想不通,当然第一次不欢而散,地税局的人肯定做了工作,苦口婆心,但结果和开局一样。我记得其后地税局的人又上了门,上了几次门,不然父亲不会和地税局的人喜笑颜开,并且每当缴税日都主动到老街去交那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的“辛苦钱”。一个农民大伯把税钱的道理想通,我想地税局的人是做了工作的,是做了很大的工作。这样不辞劳苦、不厌其烦地走村串乡,每家每户地做工作,想想都让人敬佩。其后我家在街上开着旅馆,仍然和地税局的人打着交道,当然免不了有口舌,虽然知道要缴税,但都想少交、免交,于是漏报、瞒报难免,但地税局的人火眼金睛,很快让我们心服口服,因为通过核算、通过调查,让我们“乖乖”按照他们核定的数字缴纳。当然初期是经常看到他们上门的,因为工作和我们的“狡猾”让他们不得不走出办公室。不过我们也感觉他们的人文,每当淡季或是家里特殊情况,写个申请填报个表格,他们是能减免的。当然现在小本经营都是不用缴税的,这是后话。但是那时的税收人员还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觉得他们不易。
地税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建设着我们美好的生活。尽管缴税都不愿,因为毕竟拿真金白银去缴纳,毕竟都是自己辛苦所得,但没有税何来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运行。没有政府的管理,社会岂不乱了套。当税收被当地政府征收,其实还是用之于民。我觉得税这个字造得好,禾和兑联袂,禾代表税钱,但兑又使禾有了具体去处,还之于民,民总为种禾之人。从禾从兑,税完美出世。
地税使我们生活呈现美好的一面,纵观黄山区,地税涂抹着那浓浓的美好时代画卷,小孩的免学费、生活无着人员的社会救助、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完善、市民菜篮子工程建设……无不闪耀着地税的光泽。
每每走在黑色柔软的柏油路上,我时常想到地税这个词,心里的音乐和脚下的琴弦一道响起。
税收,让黄山区更美好(散文)
税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感觉是模糊的,总以为那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实际上,税收它如影随形,从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美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弗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纳税。”这句名言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而在我们国家,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或者根本还没有听说。
人一出生下来,就需要吃喝,而这就免不了纳税的命运。人一生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几乎都和税收分不开的。
因为你要吃饭,你要穿衣,你要住房,等等,这些都与税收有关。你买房,要纳税,你买车,要纳税。你买一件衣服的时候,里面就含有税款。你在银行多少有些存款吧,有存款就有利息,有利息就要交个人所得税,哪怕是一分钱的利息也逃不了纳税的命运。
当我们取得劳动所得或购买商品物件时,我们扮演着纳税人的角色;当我们作为一名公民,享受着公共设施、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时,我们则是税收的受益人。
税收的最终目的,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充足的税收作为社会发展的财力后盾,许多便民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便难于实现。税收是劳动者辛勤耕耘的结果,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我们城市发展的美丽。
税收好比阳光,我们沐浴着阳光,享受着阳光给我们带来的温暖;税收好比春风,它吹遍了黄山的每一个角落,给黄山大地带来盎然生机;税收好比雨露,而我们就像禾苗,它滋润着我们不断成长;税收是涓涓细流,一旦汇集在一起,就能一泻千里;税收也是一砖一瓦,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使我们的城市高楼林立,家园美好无限。
税收,如一个不断化身的美丽天使。有时它化作一阵春雨,为干涸的大地送来甘霖;有时如一阵春风,为荒芜的山脉播下草种。有时如美妙动听的天籁,让孩童的脸上绽放出欢乐的笑容;有时如和煦的春光,滋润着颐养天年的老者的身体。
税收,支撑着一个黄山区的繁荣昌盛和发展。它就像一条隧道,一端连着社会,一端连着个体。它让城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它让一条条柏油马路通向四面八方;它让一条条林荫大道的在城乡间环绕,它让一个个舒适优雅的公园林立而起。
税收,仿佛是一位伟大的设计者和工程师。它翻山越岭,铺起纵横交错、逶迤城乡的公路;它横湖跨溪,搭起一架架蛟龙出水、飞虹腾空般的桥梁。它挥起手臂筑起一栋栋可接天穹的摩天大楼,它洒遍汗水开辟一座座繁花似锦的人民公园。它紧锣密鼓地策划,建设黄山区“三绿三宜”的现代国际旅游区;它运筹帷幄地助推,让名山秀水地的黄山区再现勃勃生机。
税收,是黄山工业园区生产车间里机器快速运转的隆隆声,也是北大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额头的汗水;是东黄山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到处可见的金灿灿,也是西大门碧绿千倾的大棚架中吊瓜藤上的沉甸甸;是天润发超市里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是龙井菜市场早间热闹的讨价还价声;是翡翠谷爱情圣地丽水里那情人牵手的浪漫,也是太平湖水上栈道前那游泳健儿在晚霞映照中溅起的浪花……
税收,让黄山区有蓝天白云,让黄山区有鸟语花香。
税收,带来太平湖一湖秀水,碧波荡漾,霞蒸雾绕,弹唱着它亘古不变的绿色的歌谣。
税收,拥抱黄山这座世界名山,巍然峻峭,登临其间,宛若云中仙境中翱翔漫游。
税收,让黄山区纳天地之灵气,风淳气瑞,物华天宝。
税收,让黄山区承山水之精脉,钟灵毓秀,旖旎富饶。
税收,让黄山区变得更繁华,更美丽,更美好!
税月如歌(散文)
&&&&&&&&&&&&&&&&&&&&
&&&&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实的故事
“咣”的一声,突然从老发家里传出破碎的声音,接着是妇人声嘶力竭地苦喊,那喊仿佛是从喉咙里破出来的,在静的夜里,听得让人惊心,冬夜的乡村是宁静的,寒冬腊月连狗也早早睡了。睡在床上的村民都知道,老发家又在上演每年的苦情剧了,老发家孩子多,五六个,一个挨着一个,老发身体又不好,肝炎,不能干重活,每到腊月里,别人家盼过年,忙过年,老发家就是苦汪汪的挨过年呀,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话不假,原本商量着要杀年猪了,老发老婆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猪,别人的猪都有一百五十多斤,自家的猪只有七十多斤,约了杀猪的明天来杀,可要见“緋子”就是税票才能杀猪,为了这两元的税钱,愁死了,那个时候,两元钱可以买4斤肉了,夫妻两人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为了这愁苦的日子,老发老婆把破碗也摔了。杀猪佬道福在床上叹了口气,想着明天还是把老发家猪先杀了吧,3天内让他家到江会计那里去补个税,至于杀猪的工钱吗就算在自己头上了,乡里乡亲的住着,能帮就帮着吧。
早上,磨好刀,拿上围裙,喊着徒弟去老发家,“大乌龟”突然从路上跑过来拉住道福说,去我家,去我家,我家开水在烧了,今天是好日子,先杀我家的猪!道福说先去老发家,“大乌龟”挺着个大肚子不高兴地说,先去我家!我家税票开了,好茶泡了,去那个穷的叮当响的老发家干球呀。。。,道福不高兴地沉下脸说,先去哪家后去哪家我会安排好的。“大乌龟”刷地一下红了脸,丢了面子,气哼哼地说:你这个犟D,到现在还没个老婆,却收个养子,一根筋的老P。。。,转头走了,一路还踢的鸡飞狗跳的。
那时候,道福才三十岁吧。河里的水还很清澈,河边上绿树成荫,年轻的道福觉得阳光是金色温暖的。
这时候,道福躺在床上已经很多年了,六十三岁那年,突然被疾病带到了床上,尽管医治了很久,可是最终还是半身不遂,只能躺在床上,心跳不再那么有力,血压却时不时比大雁都飞得高。
一晃十四年了,道福的意识是清楚的,他用满是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那垛自己记了几十年的屠工登记证和练习簿,里面的纸张已经发黄了,平整地夹压着记着帐的五花八门的香烟盒子纸和一些税票,想着自己一生的时间都在这儿了吧,除了养育大的五个子女,这些就是他一生留下的光阴的画册了。
大门开着,隔壁乡邻的声音就在耳畔,听说那条笔直宽阔的马路叫金鼎大道,它就在村子旁边,村子里的水泥路也修到家门口了,可是却不能出去看看了,要等到晴天,等小儿子有空了,推自己出去看看,可那样的次数也很少。
夏日的阳光洒在老屋高高的窗子外面,屋子里面光线不太亮,倚在床头的道福老人,伸出枯瘦的右手,拿出最上面的一本屠工登记证,思绪一下子飞到了42年前。
日傍晚。彼时谭道福还是个风华正茂健壮的34岁的小伙儿,第一个孩子快出生了,即将做父亲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使他脚底生风,日子过的很轻快。守在昏暗的灯光下,等妻子的大辫子往厨房里一闪,他就拿起了屠工宰牲登记证认真看起来了,这是今天刚领来的登记簿子,字第000019号,道福看了又看那盖着太平县税务局甘棠税务所红章子的自己的一寸照片,不禁笑了,照片上的道福二十几岁,穿着黑色中山装,领子里面衬着白纱钩的护领,他的浓眉大眼和挺直鼻梁下的嘴角两端略垂,整个面部表情有点迷蒙忧伤,目光盯着远方似乎在定格前的刹那间紧眉又舒眉了,乌黑的头发中分在头顶,两侧刮得很干净,这个发型,50年后正流行,不过道福并不知晓了。
冬天的夜黑得早,从大门缝里吹进的穿堂风让道福身子一凛,今日杀了四头猪,见税票杀猪这是规矩,宰牲户张春发、章火生、荣维发、陶能余家的税票号码记录在烟盒上了,晚上得空将税票号码按规定登记在宰牲登记簿上,作为屠工有责任督促宰户在两日内纳税。再过十五天就过年了,想到年关近了,明日还有2家的猪要杀,道福收拾好屠工登记簿,乘着酒劲还没上来,就洗洗睡了。
腊月下半个月,道福和徒弟两人在河东、河西两个村杀了51头年猪,一头猪缴纳2元的税,每百斤左右的猪收取2元的杀猪工资,75斤的猪只收1.5元的工资,150斤以上的猪要酌情加几毛钱工资了,道福是师傅拿收入的60
%,徒弟就拿剩下的40%,每日的帐目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归生产队统一分配,道福自己是生产队长,每次杀完猪,还要和徒弟赶回队里出工的。
日,又是一年的腊月十五,女儿已经十个月大了,道福和徒弟今日杀了两头猪,刘东家非要留吃杀猪饭,于是晚上收工后,道福带徒弟去喝酒了,杀猪这么多年了,从自己跟着师傅开始到现在自己带了徒弟,杀猪饭也吃过好多家,哪家的妇人会烧菜,哪家的主人会待客,哪家干净,道福是一清二楚的,谁家的杀猪汤好吃,他是一伸筷子便知道。一般不合意的人家他是不去吃饭的,想吃哪家的杀猪饭就把这家的猪留到后面杀,到时候把里脊肉一割,甩给主妇说晚上做汤的,主妇就明白了。十五的月亮照在河边,道福这时喝的有点高了,在徒弟的搀扶下高一脚浅一脚的往家走,泥巴路上的猪粪也顾不得看了,踩的脚下一片稀里花拉的,远远看见妻子在堂屋里哄女儿睡觉,在倒到床上前不禁伸出手在女儿胖呼呼的脸蛋上摸了一下,冷得娃娃一惊,招惹来妻子一顿责骂,道福呵呵笑着睡了。
凌晨的时候,道福就起床了,想起昨夜的帐没记,赶紧地坐到堂前的桌子上,拿出屠工宰牲登记证把宰牲户姓名、住地、头数、斤两、工资和税票号码详细记录下来,一年来,和徒弟两人已经杀了152头猪了。而单单从腊八开始到三十晚上,河东、河西一共就有60头年猪成就了这一年年夜饭桌上的盛宴。
日,又是一年的腊月十五,第二孩子要出生了,道福今日倒没有杀猪,在队上派活、干活,妻子腆着个大肚子在厨房里忙碌,道福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拿着酒杯慢慢咪酒,夕阳早已经落下,家家炊烟袅袅,道福觉得他的幸福日子很实在,明天有六头猪要杀,早上四点钟就要起床了,还有刀要磨,他想着要早点睡了。这一年来和徒弟杀了147头猪,光是从腊月十五到除夕夜就杀了年猪82头,这半个月瞧把道福忙的呀,是后脚跟打头。厨房里用稻草绳挂着猪肝和猪肉,杀猪佬家里是不缺猪肝汤喝的,即使在那个贫穷饥饿的年代,道福家的五个孩子后来个个长得很魁梧。
这一年生的是个男孩子,和道福长的很像,十几年后继承了道福的衣钵。
1966年6月,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开始了,宰牲户缴纳税不太积极了,道福需要上门催缴,为的是见税票动刀,但乡里乡亲的总说回头补呀,补呀,这一年来猪杀的格外多,在河东、河西两个村共杀了230多头猪。
那从江北逃荒过来的妻子,勤劳地种地、生孩子,开始适应江南的生活,不再日日苦思江北的亲人了。
后来没有去领《屠工宰牲登记证》了,道福就自己在练习簿子上画着格子,制成表,用红笔写着11列项目名称,用蓝黑笔每日例行记着自己和徒弟杀猪的事情。每本簿子前面标注着起始和终结的时间,一簿一簿,发黄或未发黄的簿子就锁在抽屉里面,一个抽屉给装得满满的,一辈子最好的时间,最快乐的事情就都在这里了。抚摩着自己记录的簿子,年老的道福百感交集,自己将要走了,留下的这些印迹,谁会在意呢?他不会想到,八年后,会有一个人对他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感兴趣,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精彩的故事,说给愿意听的人听,虽然记忆也许会篡改。如果知道,也许道福当时会多记录一点东西,可是没有如果。这个对他感兴趣的人,翻看他的这些个簿子,去他的徒弟那里打听了他的故事,盯着他的照片,抬头看过当初这个农人用智慧的泥巴糊住而幸存下来的老屋中堂大梁上的雕刻,似乎听到他大声爽朗的笑声还在檐角瓦楞上骨碌骨碌地流动。
躺在床上的道福,听到孙子在家里咕咕喃喃地背诵,知道“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心思又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是不行了,道福想,这几日自己怎么老是想到很远很远的从前的事呢。
他想起来有一年到河西村周根财家杀猪,等水烧好了,猪却不干了,哧溜一下跑到后面山上去了,还好徒弟脚步快跟在后面就上了山,硬是在老虎丛中找了4个多小时才把猪找到呀,找到后几个人把猪捆了回来,才杀了呀。
还有一天,早上2点钟就起床,一直忙到半夜,那天杀了16头猪啊,一天的功夫,和徒弟两人累的腰都伸不直了。那时候可真硬朗呀。
从前,冬天冷,没有羽绒服,没有保暖裤,穿一天的胶靴杀猪,冷的实在抗不过去的时候,只好,穿着靴子踩在温热的杀猪水里面让麻木的脚趾恢复知觉。
有次到法院去杀猪,猪跑了,村民都帮忙赶,后来用杆子枪打了一抢,才捉住了这只调皮的猪。
什么时候不再担任队长了?哦,是1979年的时候,把队长这副担子交给了徒弟,专门杀猪了。
还记得有次在河西村喝醉了酒,被人抬回家去的。那是哪一年呢?不记得了哎。
八十年代开始,带着自己的儿子杀猪,两个儿子都会这门手艺。
1991年,自己还当过村一届的村委,为了阻止一道人工开挖的沟渠不让别村的污水汇到本村的河里面,道福老人上下呼吁,到处奔走,虽然,这道沟渠最终还是开挖了,仿佛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看着那水从田地里穿行到青青河边汇成一股水,道福总是在叹气。
2000年开始停征屠宰税了,道福想,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了。
2003年非典,儿子从北京的养猪场回来,离家十三年的儿子从此在家陪着道福了。
日,《屠宰税暂行条例》由温家宝总理宣布废止,乡亲们再不用交纳屠宰税了,杀猪佬的肩上又少了一项负担,村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盖了很多新房子,从前的土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还安装了路灯,二儿子也买了车子用来拉猪肉到城里去卖,生活愈来愈好了,道福想,好日子还在后面,他摸了摸那只不能动的腿,一滴眼泪无声地滑落在脸颊上。
太阳快要落山了,道福好像听到了妈妈在喊他回家了。。。
生活因你而美丽(散文)
秋季的乡野,绚丽、迷人。沐浴着秋日的暖阳,我捧着书坐在门前大树下。母亲凑过来,静静的坐在旁边摘菜。我沉醉在书的世界里,或高兴或悲痛,母亲羡慕地眺望着这个世界。
母亲一生最大的不幸不是饱尝农活的辛劳,而是没有进过学堂。她一生对知识极其渴望,而在那贫穷的年代,落后的教育条件、沉重的学费负担把妈妈挡在了知识的门外。
她把这种渴望寄托在我身上。在村子里的同龄人中我是第一个上学的。没达到升学年龄,我就在教室后排旁听了三年。在那偏远的山村,破旧的教室里,昏黄的灯光下,是母亲的期盼、鼓励,让我坚持一步步向前走。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家乡教育的巨大变化——校园美了,设施齐备了,教学规范了,学生快乐了,家长放心了。
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面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两免一补”惠及全国,现在的学生不用交钱就可以捧上崭新的课本,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沐浴知识,享受先进的教学设施带来的便捷。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妈妈那渴望的眼神。如果妈妈能晚出身50年,她也会享受到这好的教育政策,教学条件,坐进明亮的教室,接受知识的洗礼,畅游知识的海洋。她的人生也会更自信。
时光不能倒流,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三代人的比较,折射出教育越来越美好。
其实越来越美的又何止是教育呢?
宽敞整洁的街道、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流、书香馥郁的图书馆、热闹非凡的广场、鳞次栉比的楼房……如今,来到黄山区这座县城,你会看到这幅动人画卷。它,见证城市成长,尽显城市繁华。
淳朴富裕的美好乡村、设备先进的乡镇学校、温馨清洁的卫生医院、便利舒适的老年公寓、四通八达的水泥公路、明亮温暖的乡村路灯……如今,来到黄山区的任何一座乡镇,你都会看到这首和谐诗歌,它,见证乡村成长,尽显乡村美好。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在享受种种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思考这些变化来源于什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话说的好:“税赋不丰,何以兴国;国家不兴,焉能富民。”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所需要的钱都来源于税收。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国家运用税收筹集财政收入,通过预算安排用于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和公共安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税收,那是不可想象的。国家的安宁没有保障,社会的安定无法维系,社会基础设施停滞不前,国防、科技、教育、医疗、民生……都将日趋落后,国将不国!没有国家,哪来小家?只有人人积极依法纳税,才能共同托起腾飞的东方巨龙,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才能共同拥有美好的幸福生活。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这是我国税收的用途,也体现了我国税收的本质。税务部分征收的税,上缴到地方财政称为地税,然后财政部门会根据发展规划用于地方各项实际支出,这才有了大家生活环境和整个城市的巨变。
我们的国家因为税收而富强,我们的生活因为税收而美丽。
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税收聚集的财政收入无以计数。在税收强大的支撑下,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青藏铁路开通,天堑变通途;成功举办,百年圆梦;“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地外天体成功软着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农民看得起病……每一个“中国梦”的实现,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税收的巨大作用——税收促进社会发展,税收促进百姓民生。
母亲没能走进学堂是不幸的,而她的晚年生活却很满足。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早已旧貌换新颜。排排小楼矗立在青山绿水间,平整的水泥路家家门前通,环保垃圾池净化了环境。标准化卫生室,让父母在家门口就能看病。配套齐全的运动广场,让乡亲们闲暇时能活动活动筋骨。
累累硕果摇曳着无边的秋色,晚霞辉映下的村庄舒适而惬意。爸爸和隔壁叔叔、大伯们在活动室下棋,而妈妈正和一群大妈大婶在广场上跳着动感的健身操。夕阳下,宋祖英的《越来越好》在黄山群峰间回荡,幸福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乡间这幅幸福的图景,让我不由的感叹:财税是带来幸福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财税是流淌在共和国躯干里的鲜红的血液;财税是筑建中华民族万丈高楼的一砖一瓦;财税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底座!
税收带来家乡美(散文)
时间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弹指间,又到了春末夏初,初夏是万物吐翠、绿意盎然的时节!芳菲的五月,弥漫着诗一样的美景,一簇簇浓淡不一的绿色,涂满了家乡的云鬓。
&太平城区的变化
姨夫和姨妈上周六来太平,准备上黄山游玩。陪着姨夫和姨妈在城区转了一圈,姨夫发出了“太平的变化真大呀”的感叹。他还是20多年前来过太平,那时街道狭窄,大街上行人寥寥,标志性建筑只有黄山饭店和平湖电影院,不到20分钟就能将城区走遍。现在的太平,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交通,熙熙攘攘的车辆。城区道路已从单一的道路建设过渡到系统建设,综合了道路、雨水、污水处理,路灯、绿化、人行道、标线、管线等设施,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来往行人井然有序。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花团锦簇,树木苍翠葱茏。天空是湛蓝的,朵朵白云悠悠地飘在蓝天,变幻出各色图案。空气中弥漫着樟树花的香味,风是绿的,用轻灵的细手,拂过所有的叶子,枝头便写满了滴翠的夏韵。中通广场、社区广场、六角楼广场等大小广场设计独特,美观。城市雕塑集思广益、特色鲜明,嵌入了历史、人文和现代因素,成了人们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凤凰湖公园蜿蜒小径、亭台水榭、精致小桥有机融合;绿地乔木、灌木、草坪层次分明……&一股现代化的气息让姨夫和姨妈感受到了太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
浦溪河治理
浦溪河是太平的母亲河,历史上这条河道并不宽阔,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成灾,枯水季节更是一片乱石滩。由于历年遭受洪水冲刷,致使河堤倒塌,河床淤泥沉积,每逢山洪暴发,河道两边的农田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毫无美感不说,还是一条灾难之河。&近年来,黄山区投入巨资实施浦溪河综合治理。该工程结合黄山北大门旅游集聚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把防洪治理和生态保护、景观建设有机结合。采用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持续不断地对浦溪河进行综合治理,截弯取直治理河道近10公里,砌筑防洪河堤及亲水设施近5万立方米;建设了集防洪、灌溉、旅游、生态等为一体的水力自控翻板闸坝4座,不仅提高了浦溪河的防洪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浦溪河两岸的开发。
黄山区在抓好浦溪河防洪治理的同时,还多方筹集资金,在河道沿线铺设污水管网,使浦溪河治理除了满足防洪需要外,还能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保障。同时,沿河两岸种草植树、在保护原有林木和生态的基础上对河道沿线的河岸进行绿化、美化和亮化,并对周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如今,经过改造治理的浦溪河,沿河堤坝精美,两岸树木参天。那幽静蜿蜒的河湾,清澈宽阔的河面、石秀草美的滩林,如诗如画的绿地,让游客流连忘返。昔日灾难重重的浦溪河如今已成为黄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同样要问:治理浦溪河的资金从何而来?
&太平湖及双桥
太平湖生态绝佳、水景一流,景区森林覆盖率95%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2倍。景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时间稳定在每立方厘米20000个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洗肺佳地。太平湖以水见长,水体常年达国家一级标准,被誉为江南翡翠、黄山情侣和东方日内瓦。
太平湖南岸景观带延绵9公里,由太平湖历史文化浮雕、观光栈道和渔人码头三部分组成。近年来,太平湖旅游投入不断加大,绿化、美化和亮化不断升级,吸引了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游客。
太平湖上的两座大桥,堪称“绝代双骄”,它们并肩矗立在太平湖上游柳家梁峡谷口。成为铜汤路上一道夺目的风景。第一座日动工兴建,日正式通车,属独塔单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全长380米,中间设一主墩,高130米,主塔两侧共设27对斜拉索,呈扇形对称分布。在同类桥型中,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抬头仰望,“黄山太平湖大桥”题字已色淡斑驳,略显苍老,但桥体依然伟岸雄浑。那高耸的桥塔,强劲的拉索,与舒展的主桥面相连着,如同是一个巨人伸出无数只手臂把桥从水中拉起,如巨龙般平稳地躺卧在湖面上,让人有说不出的敬畏和震憾!
第二座太平湖大桥是修合同黄高速公路时建造的,主跨336米,为中承式钢管提篮拱桥,在同类桥型中位居亚洲第一。于2007年建成通车,大桥像一道飞架的彩虹,拔地而起,横空出世,傲然屹立于湖面,给人以耸入云霄,高不可攀的感觉。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大桥耀眼瞩目,融入到太平湖的青山秀水之中,突显出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娇媚,既壮观又妖娆。
从右侧远处观看,第一座桥象无数支枝银箭,第二座桥象只一张红弓,组合起来犹如箭上弓弦,蓄势待发。弓弦银箭的双桥连通着青山绿水,弹奏出了太平湖美妙的乐章。让人真正体会到“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的意境。我们还是要问:修建大桥的巨资从何而来?
是的,税收带来家乡美,是税收改变了我们的家园,是税收让家乡富强,经济腾飞。从小处看,没有税收,就没有太平城区的巨大变化,没有浦溪河的综合治理及两岸的开发,没有太平湖的靓丽景观和宏伟的双桥工程;从近处看,没有税收,就没有“两免一补”;就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就没有“村村通工程”给人们带来的实惠。从远处看,税收使使“三峡工程”顺利实施;使奥运会、世博会誉满全球;使重灾区恢复生产,重新崛起;使京九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以及神州飞天、嫦娥奔月等梦想如期实现……
什么是税收呢?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民以食为天,国以税为本。国家没有税收,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的肌体和血液。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我国财政收入 90
%以上来自税收,它己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21世纪的今天,税收已经深深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有些物品的税金含在价格内,人们在购买中就参与了税收;当你作为一名消费者,购买一身漂亮的衣服,一件适用的电器,一套装潢家具的时候,你已缴纳了税金。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每时每刻,都在不知不觉地与税收打交道。
税收如一块块石头,堆叠起整个世界;如一滴滴泉水,汇成一片汪洋;如一朵朵鲜花,构成美丽的春天。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诚信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中国有13亿人口,只要人人有纳税意识,每人交纳一元税金,就为我们的国库增加了13亿元收入!国家需要税收,就如同我们需要阳光和空气一样,税收连着你、我、他。家乡的繁荣富强,民生的日益改善,需要你我共同的奉献!
税收儿歌一组(儿歌
文/戚万凯(重庆)
爸爸今天真是帅
爸爸今天真是帅,
西装革履打领带。
胸前戴朵大红花,
哼着歌儿回家来。
爸爸纳税受表扬,
我们一家都光彩。
国是啥?税是啥?
爸爸比喻来回答:
国是一座金字塔,
税是底座宽又大。
没有底座塔要倒,
没有税收国要垮。
税是啥?税是钱,
税像川剧会变脸:
一变变成高速路,
二变变成大花园,
三变变成新学校,
四变变成大轮船,
五变变成大飞船,
嗖嗖嗖嗖冲上天。
水库装水滴,
粮库装粮食,
冻库装猪肉,
国库装金币。
金币靠税收,
一分又一厘。
税收像太阳
一看税收像太阳,
远在天边距离长;
二看税收像太阳,
阳光一下照身上。
税收好像很遥远,
其实就在我身旁。
爷爷上税真积极,
公粮挑到粮库去;
爸爸上税真积极,
税款交到所里去;
长大我也去交税,
走在前面当第一。
妈妈工资并不高,
两份孝心不可少。
一份孝心给国家,
一份孝心给姥姥。
给国家的叫上税,
给姥姥的叫尽孝。
税收像燕子
爸爸上税给国家,
国家分配给妈妈;
妈妈上税给国家,
国家分配给大家。
税收好像小燕子,
最终飞入百姓家。
小乌鸦,爱妈妈,
衔条虫儿喂喂她;
小花狗,爱妈妈,
衔根骨头递给她。
好爸爸,爱国家,
手捧税款交给她。
不交睡觉不香甜
妈妈是个公务员,
拿回工资有几千。
爸爸接过数一数,
哎呀怎么少了钱?
妈妈她说交了税,
不交睡觉不香甜。
爸爸是小偷
我的爸爸是老板,
开辆宝马去上班。
有人说他是小偷,
偷税漏税被发现。
爸爸快快改了吧,
不给我家来丢脸。
妈妈的税服
妈妈税服真精神,
我把税服穿上身。
对着镜子照一照,
妈妈一下笑出声:
“小税官,真迷人,
穿了一条连衣裙。”
妈妈出门在打工,
寄封信儿回家中。
爸爸把信打开看,
看得脸儿红又红。
“记住一定要上税,
不交税款不光荣。”
我家邻居真热闹,
一群“税官”进屋了。
胖子叔叔开商店,
该交的税他没交。
看见“税官”上家门,
叔叔羞得脸红了。
王婆婆,张婆婆,
一起跑到税务所:
“我们交税很久了,
为啥还不还给我?”
税官一听笑呵呵:
“两个婆婆快请坐。
税收全部归国家,”
返还税收是谁说?”
税收丰国脉;
发展利民生。
财库富余增国力;
税收发展系民生。
积如天岳高,税收筑就黄山梦;
用以民生富,发展铺开盛世春。
关命脉,系民生,税是国家无上法;
构和谐,兴发展,财为事业万行源。
取于民,用于民,人民纳税人民共享;
征以法,管以法,税法助人税法同遵。
税收系国运民生,乐缴严征,点滴财源兴盛世;
金库布春风化雨,政通业旺,和谐景象灿黄山。
征依法,管依法,法律做准绳,看税务聚财、人心聚力;
取于民,用于民,民生承雨露,喜家园更瑞,事业更昌。
缴征同秉丹心,引清风永驻、活水徐来,两税繁花香盛世;
取用为兴大业,促国力增强、民生改善,万家春色灿黄山。
说明:取用:指取和用,即:取于民和用于民。
税收促和谐(散文)
作为一个普通的纳税人来说,写下这个题目,也许会给人一种吹捧的感觉,其实不然,我要说的是多年前的协助镇财政所上门収茶叶税时的经历和感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所在的村组农户的茶叶税,都是由村组代收代缴,那是刚分山到户不久,农户通过自己经营茶叶收入较大集体时有了很大提升,而且茶叶也比较好销售,农户都很乐意的准时将税款主动交给村会计,有村会计统一交到镇里,从分山到户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都是这样,村镇从来没有因为茶叶税收的上缴感到压力,但到了几十年代后期,情况有了变化,因为前一年穿村而过的浦西河突发几十年难以预见的大洪水,很多在河岸边的茶地被冲毁,造成很多农户第二年茶叶产量大幅下降,那年镇里决定暂时缓征一年茶叶税,可没曾想,第二年茶叶受市场影响,不仅茶价急剧下降,以前茶季常来的茶贩子数量少了很多,销售也变得困难了。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生产生活,严重打击了农户种茶热情,甚至出现有个别农户因为茶叶滞销,不仅付不起茶工工钱,连孩子的学费不能及时缴纳,很多农户开始将茶叶抛荒,外出谋生,更别提交税了,因为收入下降诱使了一些农户间、邻里间的矛盾和纠纷加剧,鸡鸣狗跳之类纠纷时而发生。这时镇里要求村组催促农户交茶叶税,村组就没能像以前那样顺利的完成,为了按时完成税收任务,镇里派来了工作组,上门做农户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税收工作,村里实行干部包组,那时我刚因父母身体原因从外地打工返乡不久,在村里担任副职,被分在和镇财政所长周信革等一个组。记得第一天下组入户的时候,吃了很多闭门羹,因为白天农户大部分都外出劳作,家里要么铁将军把门,要么是老人和孩子在家,见不到户主,所以改成“三点式”上户,即根据农户的作息时间采取,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7点去农户家,做农户思想工作。那是夏天,周所长带着我们早上踩着露水,中午顶着烈日,晚上忍着蚊虫叮咬,不辞辛劳挨家挨户的上门做工作,但是有些农户因为实际原因有点不配合,甚至有很多农户,直白的说:“税我一定要交,皇粮国税上缴是必须的,但现在确实没钱,茶叶都在家里没卖,我拿什么交啊,你们干部要是帮我们卖茶叶我们不会拖欠一分钱的茶税!”针对这些确实困难的农户,周所长等工作组的人员,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反而采取先服务后征收的策略,工作组通过自己或者同学、同事等关系帮助特别困难的农户销售茶叶,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还给受灾农户减免了部分税款,农户也一改之前的抵触,主动地配合及时的缴纳了税款。经过大约半个月细致有效的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茶叶税征收工作。但驻村的工作组很多回去后都因劳累生病!有些农户得知后还自发的到医院去看望他们。通过这次茶叶税的征收,使我和广大农户深深理解了税务工作者艰辛,拉近了农户和税务工作者的距离,在随后的几年里,尽管每年镇里还是会派工作组下村组,但一般都不需要入户了,只需在村民组长家里设点,接到组长通知,大家都会主动来交税,一般2-3天就能完成整个村的征收工作。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以往一样和谐了。再后来,中央取消了农户茶叶税,下乡征收茶叶税也成了历史。
但今天想起来,这段历史还历历在目,长期以来,在各类税务征收中,纳税人和征收人总因为各自立场不同,想法不同,总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我想如果双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矛盾是完全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比如:纳税人多一点理解,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理解税务工作者的工作的艰辛与压力,税务工作者能够放下身段,少说点大道理,多为纳税人做些服务,让纳税人理解自己,从而理解税乃国之根本,那么税收工作的开展一定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房交易阴阳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