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禁止银行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买卖债券

发表于: [ 16:26:10]
楼主: [] [] [] []
等级:...&&积分:...
  如果这样,从银行那边搬到交易所不是可以赚的很爽?
  银行间交易一二级的利差比交易所一二级的利差要小很多,从银行间买了,到交易所卖,当然我不知道银行间是否有交易量,又或者为啥别人要在银行间卖给你呢,为啥不直接去交易所卖呢?这样可以赚更多。  最近的840,交易所一二级的利差达到了70多个bp,但银行间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利差吧?
将本文分享至:||||||
-5-4-3-2-1&0&1&2&3&4&5
1楼: 发表于:[ 16:36:10]
[] [] [] []
  据老蒙说他搬砖成功了,但现在银行间和交易所的价差还是很大,如果真的能随意搬运的话一年资金翻倍很容易啊。我个人看机构都不是傻子,若能搬的话他们为什么不动手?
2楼: 发表于:[ 16:41:21]
[] [] [] []
  是啊,我也很奇怪,银行间可以搬运到交易所,银行间又可以交易,那么为啥不直接从银行搬到交易所来呢?  很奇怪
3楼: 发表于:[ 20:35:24]
[] [] [] []
  或许没有合法渠道,只有暗道。
4楼: 发表于:[ 21:03:51]
[] [] [] []
  这个要转托管吧,应该要多方面审批打点。
5楼: 发表于:[ 21:35:03]
[] [] [] []
  请问哪儿可以看到银行间交易价格?
6楼: 发表于:[ 03:39:36]
[] [] [] []
  原则上有"中国登与中证登”是不能随意转托的,说俗点就像男W与女W一样,现在听说有人能乱走厕所估摸着不是黑的不行就是梦游中见自己头上长了角了。
7楼: 发表于:[ 09:51:53]
[] [] [] []
  还是不了解,如果不能搬过来,倒也算和谐,否则。。。。
8楼: 发表于:[ 10:17:53]
[] [] [] []
  据说上市银行能双向进出。不管怎么说以后这是个趋势吧,所以持有交易所还是要小心点为妙。
9楼: 发表于:[ 10:43:07]
[] [] [] []
  不持有交易所,怎么办?又持不了银行间的
10楼: 发表于:[ 10:58:38]
[] [] [] []
  前阶段寿光债是不是一例?
11楼: 发表于:[ 19:00:14]
[] [] [] []
未登录用户请在此登录:
插入股票行情图
插入基金行情图可以同时在交易所和银行间交易的债券_百度知道交易所债市与银行间债市的对比
"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债市是相对分割的。两个市场在交易主体、投资品种、交易方式甚至监管主体上都有很大差异。"
&&& 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债市是相对分割的。两个市场在交易主体、投资品种、交易方式甚至监管主体上都有很大差异。&&& 首先,两市场交易主体不同。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委托代理行进入市场)。虽然近几年保险、券商、基金投资规模有所加大,但商业银行仍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最大的投资主体。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商业银行不能进入交易所市场进行债券交易,虽然近期这一规定有所松动,部分上市银行获得了交易所市场的许可证,但由于交易所市场本身的容量有限,商业银行仍将重心放在银行间市场。以券商、基金等交易型机构为主的市场参与者模式导致交易所市场的活跃程度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远大于银行间市场,尤其在股市呈现单边下跌的情况下,避险资金进入交易所债市意愿更高,也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股债&跷跷板&效应。
&&& 其次,两市场的投资品种差异较大。交易所市场品种相对单调,纯债品种只有国债和企业债,这里边包含了公司债和分离债存债,比较特殊的是包含部分可转债。银行间市场除了国债、企业债,同时还有政策性金融债、央票、短融、中票等长短期不同的投资品种。
&&& 再者,两个市场的交易方式不同。银行间市场采用国际债市主流的询价方式进行报价,实行全额结算,更适宜大宗交易,而交易所市场采用与股市相同的集中撮合方式报价,实行净额结算,更适合中小投资者。集中撮合报价方式的缺点在于缺乏价格维护机制,买卖指令不均衡与大宗交易指令都会放大价格的波动区间,造成交易价格的非理性变动。这里不得不提到关于交易所指数常常发生的受个券干扰发生异动情况。由于交易所国债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固定利率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而成,因此,在发行量较大的个券价格异动的情况下,即使只成交1手也会对整个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指数的失真。
&&& 最后,交易所债市由证监会监管,而银行间市场由人民银行进行监管,这种不同的行政监管主体也体现了两个市场的分割状况。
&&& 由于市场特性的差异,银行间和交易所两个债券市场的债券价格存在利差,交易所债券收益率相对略高,这是对其流动性较差的补偿。因此,交易所债市投资者除了关注收益率和剩余期限以外,个券流动性的差异也需要警惕。
&&& 业内投资观点:银行间债市规模大,流动性强,品种多,很多优质的债券投资标的只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交易所债市规模小,流动性差,品种少,成交量小,满足不了大资金的配置需求。目前交易所债市每天的成交量在百万元左右,能够满足千万级别投资需求。但如果规模达到数亿元,交易所债市的&池子&就显得太小了。银行间债市涨的好的时候,交易所债市可能只是小幅上涨,但银行间债市下跌时,交易所债市的跌幅往往更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或独家投稿给环球老虎财经发表,并经环球老虎财经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环球老虎财经)及本页链接。如何看待火热的交易所债市|利率_凤凰财经
如何看待火热的交易所债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信用利差缩窄是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市共有。本轮信用债收益率下行缘于银行资金回流带来的配置需求,银行理财配置偏向高等级信用债,导致信用债与利率债之间的信用利差逐步压缩至历史低点,而高等级信用债与低等级信用之间的评级利差不断扩大。信用利差缩窄非交易所债独有,而是目前这种资金推动的债券牛市中,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的共同表现。中票和公司的信用利差同步下降,在9月末开始又同步反弹,整体趋势上一致。
⊙(601788,股吧)固收 张旭 赵璐媛7月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风起云涌,火爆非常。发行规模爆发式放量的同时,一级市场中标利率还屡创新低,二级市场收益率也一路下行,信用利差已缩窄至历史低位。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火爆背后,是否存在杠杆过高、收益率安全边际过低的问题?会否同股票市场一样潜藏去杠杆风险、引发波及系统稳定的危机?对于交易所债市的分析,我们认为需要区别两类问题:1,目前交易所债券收益率是否过低,缺少足够安全边际而不具备投资价值,这涉及交易所债在短期和中长期的定价问题,是该类资产的投资者特别关注,并依不同投资主体对于流动性、风险承受以及收益率要求的不同而不同的。2,交易所债券是否杠杆过高,进而存在去杠杆引发债市危机、流动性风险乃至资本市场动荡的问题。这是整个资本市场、监管层都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后者。 交易所债券收益率是否过低交易所债券的收益率定位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命题,因宏观基本面、流动性状况、资金利率及供需对比、估值表现有关,并因不同机构甚至相同机构的不同账户对于流动性、风险和收益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本文并不意在给出合理的收益率区间范围,仅从利差的角度给出几点简单分析。1,信用利差缩窄是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市共有。本轮信用债收益率下行缘于银行资金回流带来的配置需求,银行理财配置偏向高等级信用债,导致信用债与利率债之间的信用利差逐步压缩至历史低点,而高等级信用债与低等级信用之间的评级利差不断扩大。信用利差缩窄非交易所债独有,而是目前这种资金推动的债券牛市中,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的共同表现。中票和公司的信用利差同步下降,在9月末开始又同步反弹,整体趋势上一致。2,资金回流在交易所表现得更为明显,交易所资金利率在7-9月呈现低于银行间的状态,与2012年以来的大部分历史区间内的表现不同。在大部分的时间,交易所资金利率是高于同期限银行间资金利率的,但是本次6月份股市深幅调整之后,资金回流交易所市场,交易所资金利率呈现与历史表现不同的特点,加权平均利率低于银行间市场。7-9月,交易所7天回购利率分别低于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78bp、84bp和32bp。3,缘于资金利率较低以及杠杆操作的便利,交易所债券收益率下行更加显著存在合理性。银行间债与交易所债利差位于历史高位,但进入9月之后开始回落。7-9月,交易所资金利率更低,并且一直以来交易所进行杠杆操作都具有便利性优势,因而本轮信用债收益率下行中,交易所债券下行更为明显,银行间债与交易所债的利差升至历史高位,这一情况在2015年的1月也曾经出现。9月开始,两者之间的利差开始回落,这与9月银行间与交易所资金利率的利差向历史常态靠拢是相符合的。4,交易所回购利率出现上行,难成趋势,但持续低于银行间资金利率的推动因素也已经消失,两者利差向历史均值回归。银行间债相对价值更优。6月以来,股市深幅调整叠加IPO暂停,股市资金回流,使得资金利率的下行在交易所市场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近期交易所回购利率上行,反其理而推,资金重新流向股市,或者至少观望等待降低出资愿意的影响是主要原因。目前而言,我们认为股市趋势回暖和IPO重启都尚难出现,交易所回购利率不会持续抬升;但同时,继续推动交易所利率低于银行间的额外因素也不存在,整体上资金利率会在低位,但交易所与银行间资金利差或恢复正利差常态。基于此,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的收益率利差(银行间中票收益率减同期限、同评级交易所收益率)有望缩窄,即相对而言,银行间中票更具备价值优势。总体而言,交易所债券收益率的下行是伴随本轮资金回流推动的信用债牛市,信用利差收缩是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共同特点。与银行间债券相比,7-9月交易所资金利率更低,杠杆操作方便,因而收益率下行更多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银行间与交易所同评级、同期限债券利差在7-8月间升至历史高点,进入9月之后已经开始向下回落,这与9月银行间与交易所资金利率的利差向历史常态靠拢是相符合的。 加杠杆操作会否带来去杠杆压力和风险传染危机1,杠杆率是否过高?加杠杆套息操作成为债券投资重要的操作模式。债券杠杆与股市不同,可以从两个角度衡量:其一,加杠杆融资余额与本金的比例(这种杠杆概念与股市类似),缘于股市低迷,7月以来大量理财资金进入债券,因此根据草根调研了解的结构,回购融资余额的规模虽然大幅增长,机构的杠杆率却并未显著高于历史水平,新户的杠杆率还略低。其二,质押回购融资需要有担保品,回购融资余额与担保品公司债的总托管量的比例,体现的是担保抵押品的融资放大情况。7-9月三个月间,公司债发行规模大幅上升,托管量大增,从这个角度说,质押回购的杠杆率也并不高。2,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具备风险识别和流动性管理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与股票市场不同,债券市场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中债登和上清所没有公布公司债的分机构持有情况,根据其他类型(国债、企业债和中票)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个人投资者的持有占比极少。作为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其一、机构具备风险识别和流动性管理的能力,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资金头寸进行投资,具有专业的投资能力;其二,机构处于监管之下,并且自身的合规、风控也相对规范严格,以其自身资本金承担经营风险,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3,债券市场波动率较小,对杠杆操作形成保护。债券市场波动率较小,债市以年度为单位来看,常常呈现趋势性的向上或向下,很少长时间的陷入无方向的上下波动,这是与股市很大的不同。这一方面是缘于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行,由于机构行为较为理性,容易形成一致预期,形成趋势性的走势;另一方面也是有债券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债券有票息、有到期日,价格波动不至于非常剧烈。波动较小,趋势性缓上缓下的市场特征是对杠杆操作非常有利的保护。4,加杠杆以担保品质押回购的方式进行,采用中央对手方机制,基本无交易对手风险。交易所回购采用中央对手方机制,每日调整信用债券的标准券折算比例,并担保资金融出机构能够获得足额偿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自身承担了交易对手违约和担保品估值波动的风险。5,交易所杠杆操作赚取的是票息和回购利率之差,而非交易所债券收益率(/价格)波动的资本利得,这是与股票显著差异的地方。债券市场的加杠杆主要获益的是信用债收益率和资金利率之差(所谓套息),而非资金利得。从这个角度上说,只要回购利率(加手续费等)低于机构购买的信用债收益率,即使信用债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价格下跌,也仍然存在获利机会。因此债市杠杆操作对资金利率更为敏感,而非债券的二级市场收益率波动,在流动性偏宽松的环境中,很难形成去杠杆的连锁雪崩。节后交易所回购利率出现飙升,我们更倾向认为这是集中到期所导致的短期表现,经济低迷、回落的情况下,央行偏宽松货币政策稳定流动性预期的操作下,资金利率的系统性抬升趋势尚未见到,资金回流带来信用债牛市的逻辑也并未出现反转迹象。总体而言,交易所债券市场杠杆率从融资余额与投资资金的比例、融资余额与抵押担保品托管量的比例两方面而言,都并未显著高于历史表现。同时,债券投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自身防风险、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债券市场因其自身特征及参与者的理性预期,呈现市场波动较小、趋势性缓上缓下的特征,对杠杆操作较为有利。同时,加杠杆以质押回购的方式进行,存在担保品增信,而中央对手方的交易机制,也基本避免了交易对手风险。加之交易所杠杆操作赚取的是票息和回购利率之差,而非交易所债券收益率(/价格)波动的资本利得,因此债市杠杆操作对资金利率更为敏感,而非债券的二级市场收益率波动,在流动性偏宽松的环境中,很难形成去杠杆的连锁雪崩。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415115
播放数:243010
播放数:11779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股票/基金&
《沃尔克法则》禁止银行自营交易的原因
  自营交易放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从事自营交易容易和客户利益产生冲突  《规则(Volcker
Rule,VR)》主要为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限制自营、对冲基金和业务,促使商业银行回归其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信用中介的基本功能,大量减少套利和投机等业务;二是通过禁止银行从事自营业务减少“利益冲突”,促进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三是针对综合经营带来的各类风险相互交织、互相传染的问题,通过风险隔离简化金融机构的复杂程度,提高风险管理和审慎监管的有效性。
  收益和风险承受者的不对称导致投行青睐自营交易
  从委托代理模型的角度来看,自营交易的收益和风险承受者不对称是投行管理者或交易员愿意承受风险的主要原因。从投行管理者或交易员的激励角度来看,这类管理者或交易员往往愿意进行风险和期望收益过高的自营交易,因为这类交易的高期望收益也会为他们带来较高的期望收入,但这类交易的高风险却主要由股东承受,其中的不对称是自营交易在投行盛行的主要原因。这类交易往往伴随较高的风险,若成为银行的主营业务,必然意味着银行整体也承受过高的系统性风险。投行在一些风险较高的资产上进行的自营交易规模逐年扩大便是一个例子。
  这类交易往往会加重投行的杠杆,导致投行过度负债经营,进而加剧投行承受的系统性风险。而一旦遭遇较大危机,这类交易持有的头寸往往会缺乏流动性,进一步加剧系统性风险。一旦某个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倒闭,便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混乱。危机发生后,证券投资者为了规避对手风险,比如贝尔斯登、雷曼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于是纷纷将与贝尔斯登、雷曼的业务转卖给第三方。以贝尔斯登倒闭为例,记录显示,在贝尔斯登崩盘前的关键两周,贝尔斯登的CDS交易银行经营模式的核心是过度负债经营,或“杠杆”交易模式,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收益风险溢价,也相应承担了更大的经营风险。由于收益和亏损额与杠杆比率成正比,投资银行经营风险的大小与杠杆比率成正比,杠杆比率越大,收益率越高,风险也越高。5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了赚取风险溢价,一般运用20到30倍的杠杆操作,贝尔斯登公司在2001年更是将这一比例提高到33,而银行不到11。
  禁止自营交易的原因
  自营交易放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银行从事自营交易放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高风险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收益构成来看,高风险投资的利息收入和交易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增长迅速,比例过大;从具体业务来看,过度依赖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从财务比例来看,举债经营比例过大,或杠杆率过高。
  高风险投资的利息收入和交易性损益比重过大
  综合华尔街5大投资银行以往的业务来看,投资银行主要经营以下4大类业务:资本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贸易和国际业务清算。理想情况下,这几种业务的收入贡献平衡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最近十多年这些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尤其是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中的交易越做越大,投资银行已经由当初的以撮合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市场业务为主,通过“做市”和自营交易获得的利润占比较大。过高的利息和股息/收入、交易性损益/收入比率决定了这些投资银行的收入随着持有证券的价值变化而波动剧烈,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过度依赖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或衍生品
  投资银行过度依赖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主要体现在对3种高风险金融产品或衍生品的持有上,即资产抵押证券(ABS)、债券担保工具(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
  这些新型金融衍生品大多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品。之所以成为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源于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高系统性风险。美国房地产信贷规模从1995年的16900亿美元扩张至2006年的45080亿美元,增长了167%。由于房地产信贷规模极度扩张,房地产借款人的支付能力下降,因此,无论是MBS,还是在此基础上后续证券化过程中的金融产品或衍生品ABS、CDO、CDS,从产生开始就注定携带着巨大的风险。
  二是信用风险不透明,定价依据不清。由于这些衍生品的产生过程十分复杂,经过层层转手和捆绑打包销售,当初的借款抵押品与最后的证券之间已经失去了价值上的联系。因此,对于这些衍生品的定价依据不清,交易价格也从依据市场估价过渡到了依据模型估价,甚至采用市场猜想的方式来估价。定价的混乱增大了衍生品的风险。
  三是新型金融衍生品还存在着另外一大隐患――交易极不规范,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交易,导致华尔街各大银行之间错综复杂的债务纠缠。
  银行从事自营交易容易和客户利益产生冲突
  由于银行承担着做市商的职责,同时又作为中介代表客户从事证券交易,虽然银行内部有一些防火墙制度,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类制度往往形同虚设。银行在进行自营交易时必然掌握了比客户更多的信息,因此必然会和客户利益产生直接冲突。VR意在通过禁止银行自营交易来消除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银行发现,如果它们在市场繁荣时期,打着维持市场流动性的旗号,用自己的钱购入额外的证券(或衍生产品),就能大赚一笔。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出售证券对冲自己的头寸。实际上,银行大多交易就是在“赌博”,但作为做市商,银行具有内部人的优势,拥有比客户更加详细的关于交易的信息,所以它们赚钱了。大量信息可以在银行内部共享,虽然许多信息在银行内部需要保密(事实上,只要有利益的驱使,很难做到真正的保密),但还有很多信息是依法可以共享的。银行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优势进一步了解市场,创造高额利润。银行利用这类信息获利显然是有失公平,且和客户利益发生直接冲突的,禁止银行自营交易能避免这种利益冲突。
  自营交易导致银行的信贷规模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容易在经济景气时积累泡沫,而在经济不景气时加速流动性的衰减
  近年来,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发展,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有了更大的灵活度,银行不必再把贷款资产留在表内,而是可以通过证券化方式将资产卖出,经营模式转化为发起―分销模式。商业银行不再承担贷款的信用风险或仅承担保留在账面上最低级别债券的信用风险,因而更趋向于把各种与贷款关联的证券进行打包出销,从事类似投资银行的承销等业务。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强化,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又发生新的转移,混业交易活动愈发频繁,不仅卖出资产负债表上通过放贷形成的贷款,还作为投资者,买入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打包出售的债券,并且通过市场价格波动,赚取短期收益,甚至通过复杂的套利公式进行跨市场、跨产品的套利活动,形成购买―套利的经营模式。此时的银行业务完全成为银行自身为追逐利润从事的活动,并且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博取短期利差,已经从所谓的效用银行走向赌博银行,失去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银行内部也开始拥有、投资或运营各种高杠杆的对冲基金、基金,为银行正常存贷中介业务平添一重风险。
  禁止自营交易的影响
  美国不仅处于金融发展的前沿,而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都具有主导性发言权,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以VR为代表的美国新金融监管法案树立了全球金融监管的新标杆,亚太地区金融业和银行业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可能面临更趋严格的监管要求,这将为美国乃至亚太地区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潜在风险。
  其一,由于VR对银行自营交易的限制,将迫使美国银行业以及在美经营的其他经济体银行逐步减少利率等衍生品交易的投资,从而影响美国银行业的收入增幅。不仅如此,该规则还可能降低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做市商的作用,可能增加部分金融交易的价格波动,这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致使规模高达13万亿美元的欧元区债券市场流动性继续恶化。
  其二,VR的执行可能在进一步加大金融业就业压力的同时,加大美国信贷紧缩度,进而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进程。此外,监管法案将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保护,也意味着未来对消费者的消费信贷审查将更加严格,提升消费者的信贷成本,再加上银行业很可能将监管成本转移至消费者,也会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
  其三,由于经济体的金融监管门槛相对较低,客观上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套利创造了可能。执行VR后,美国银行在未来几年势必逐步减少相关投资,并可能推动金融业将其自营投资和金融创新的相关业务向新兴市场经济体转移,为新兴经济体带来金融深化的同时也将加剧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波动。
  其四,其他经济体的银行在美的各类业务和并购或将受到冲击。
  其五,美国银行业将加速“去杠杆化”进程,也将使从美国流入亚太其他经济体的FDI有所减少。危机以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持续萎缩,2011年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97家,同比下降5.0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9.95亿美元,同比下降26.07%,表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持续下降。预计随着美国新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美国流入亚太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还将有所下降。
  金融机构应对方式
  在VR框架下,银行控股公司必须剥离自营交易部门,已有的证券投资业务将向二级市场基金或PE基金转移或者剥离。但是对转移业务的期限给出了很大空间,金融机构可在4年内完成业务转移或者剥离,另外可以申请3年的延长期。各银行控股公司在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之后,便开始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转型,比如高盛率先关闭其自营交易部门。高盛有两个自营交易部门,一个被称为自营策略部门,主要投资于股票;另一个名为特殊情况集团,主要投资于债券。这两个部门大约管理着90亿美元资产,剥离它们意味着高盛将减少约4%的收入。而高盛的高管曾表示,自营交易业务大约占公司总收入10%左右。有关高盛分离自营交易主要是指自营策略部门。自营策略部门过去几年其实已经大幅收缩了,目前占公司总交易收入不到1%,每个季度收入约1亿到2亿美元。
  高盛有一个传统,公司经常会投资由前雇员创办的对冲基金或私募基金。高盛旗下最大自营交易部门的全球主管施家文,已着手创立一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并已经开始运作。
  另外一些大投行也紧随其后。2007年在按揭贷款证券投资上亏损90亿美元后,摩根士丹利关闭了内部的两家固定收益自营投资部门。目前摩根士丹利内部还有一个名为PDT(Process
Trading)的自营交易部门,以及名为FrontPoint合伙人的对冲基金。摩根士丹利计划拆分PDT,来创建一家独立的顾问公司。另外,摩根士丹利正寻求放弃对FrontPoint的控制权。该基金管理着约70亿美元资产,摩根士丹利拥有其100%股权,但该公司希望对其控制权减少至20%―25%。减少对FrontPoint的控制主要原因或许并不是因为金融监管改革,因为这家基金并没有像原来预期那样产生丰厚的利润。摩根士丹利放弃FrontPoint多数股权,将换取分离后公司的优先股权。这可以使摩根士丹利获得该基金未来五年一定比例的利润,使得能回收最初的投资。经过五年后,摩根士丹利可以持有少量股权,或者是让FrontPoint完全独立。对于PDT自营交易部门来说,其分离动作可能会持续好几年。PDT可能会剥离出去成为一家独立的对冲基金,也可能会转移至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旗下,该部门主要负责代理客户资金投资。PDT自1993年创立以来为公司赢得了数十亿美元收入,Horowitz认为该部门大约占摩根士丹利2%的总收入。
11/05 07:4411/05 08:5511/05 08:4411/05 08:4211/04 22:3811/04 22:3811/04 16:1211/04 14:07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