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创业不知道做什么好的?10万元投资做什么好?有没有好项目的,求合资一起创

招商动态 优惠政策
专家谈店铺经营管理的3S策略:简单[]
目录行为规范 第一节职业准则 一、[]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我春节没回家,和朋友一起在外面卖臭豆腐创业去了。昨日,仙桃职…… []
农村创业故事
女性创业 大学生创业
在家创业 上班族创业
创业指南 下岗创业
夫妻创业 合伙创业
农村如何创业
农村创业资讯
加盟新闻 加盟指南
招商指南 招商动态
优惠政策 加盟防骗
连锁经营 合伙创业
农村创业项目
热门杂志专区:
商业计划书北京大军智库编者按: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特征,是财富从下向上集中,从多数人向少数人集中,钱都集中到上边来了,下层严重贫困!河北出现教育局长自杀,是基层财政贫困典型的表现。尽管中国主办了国际一流的奥运会、世博会,尽管中国打造出了几个后现代的沿海大城市,但基层的贫穷令人揪心。因此,我们刊出《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自杀的原因》一文,引起大家注意。新华社半月谈的《来自大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也值得一读。另外,围绕着今年来国内出现的国进民退,中国出现了一片
谴责声,这些文章看来都是言之凿凿,理直气壮,其实不过是一些庸俗经济学,并非象他们说的那么神。在一个缺少政治制度保障、缺少劳动权利的国家,私有化就意味着工人农民遭受资本的盘剥,甚至处境比原来的国有企业还糟。前边有狼,后面有虎。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遭受私人资本的剥削,不如进行社会正义改革。在目前
劳动权利不完善的情况下,公有、私有两者其实都一样,没什么绝对好和坏。私有化不等于政治民主!在这一点上,张曙光、陈志武、张鸣等先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大义凛然,真理在握。没有政治改革的保障,
没有民主权利的完善,单纯地搞私有化改革会造成国家更大地不平衡。可惜,当今的中国学界净出了一些偏执狂式的人。都在各说各话。还是多关心一点工会建设、劳动权利、政治改革之类的事
为好。等这些社会条件具备了,再来鼓吹私有化也不迟。
还有吴稼祥先生的文章,说来说去都跳不出西方政治学那几个概念,其实中国的政治就是“官主政治”,而非民主政治,就这么简单,可中国的学者们却从西方搬来一堆词汇,权威政治、威权政治、全能政治、全权政治等等,用吴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烦死人。中国的政治改革也没什么难的,由官主到民主就行了。不要搞得那么复杂。让这些西化派的人去搞政治改革,能把人累死,光是陷在复杂繁琐的词语里就拔不出来,所以,中国的政治改革要切记中国经济改革的教训,模仿了半天西方经济学的国际分工理论,结果发现还是被人家给涮了。说到最后,编者的用意是告诉读者:不要盲目迷信那些貌似权威的文章。
财富集中与权利缺失有什么关系?
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编辑
猫眼:失去鲁迅的中国变成了什么样?
郑联盛:全球经济:形势与挑战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第二轮”经济刺激
中国欧盟商会:
编辑:最新经济动态
卢麒元: 我们的货币叫人民
云汉月刊:联想、TCL、京东方三大国际并购案比较
胡星斗:过度的国企垄断破坏了社会和谐
李炜光: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半途而废的危险
马金瑜: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自杀的原因
孙立平:生存生态恶化背景下的底层沦陷
半月谈:来自大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曹久强:无产阶级不能富裕的原因
中评社:中国须提防“造富运动”
文章汇编:如何看待国进民退?
李若山:一位复旦大学财务系教授的幽默
海龟:回国创业碰到叫你肃然起敬的专家评审
徐景安:新一轮改革应以什么为目标
张宏良:应该牢牢记取亡国惨剧的历史教训
王长江:中国到了非大力推进民主不可的地步
马已:俄国为何不能学中国模式?
颜沧海:中国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官主和官僚化问题
胡星斗:中国清廉指数下降,如何继续反腐败?
胡星斗:发达国家的官员廉洁度及反腐败措施
吴稼祥:从新权威到宪政民主
---------------------------------------------------------------------------------------------------------------------------------------------
失去鲁迅的中国变成了什么样?
&&&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是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
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的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 阿Q们复活了。
从土古祠搬到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象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所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的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发件人:&CN CASS& &cass.&
09:54:46 +0800收件人:抄送:标题: RCIF Policy Brief No.09087 全球经济:形势与挑战
全球经济:形势与挑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 郑联盛
Dec. 1, 2009
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在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金融部门、贸易部门和全球实体经济等受到了重创,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经过金融危机的煎熬,在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刺激下,金融部门和全球经济实现了谷底反弹,并呈现了一定的增长态势。2009年注定是全球经济难熬的一年,
2010 年迎面而来,全球经济能在新的一年中实现新的发展吗?
经过政府的强力刺激和较长时间的内生调整,全球经济复苏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再次呈现扩张势头。IMF
预计,全球经济在2009 年收缩1.1%之后,2010
年将增长3.1%,全球经济复苏总体形势相对此前的市场预期较为乐观,但是,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IMF,2009)1。笔者认为,2010
年的全球经济可能难以实现快速复苏,全球经济将是一个缓慢的复苏过程。
&&& (一) 美国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美国经济复苏形势基本确立。10
月底,美国商务部(2009)公布了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步数据,美国第三季度GDP
环比增长出现了一年以来的首次攀升,从第二季度的负0.7%增至正3.5%,并略好于市场预期水平。这一环比增长水平为两年来最大季度增幅,此前美国经济遭遇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萎缩,为上世纪30
年代以来之首次2。从技术层面讲,美国经济大规模的衰退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阶段,美国经济正在逐步从衰退中复苏。
&& &1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09.
美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局面。美国股票市场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道琼斯指数重返万点大关,给市场带来了较为明确的信号,金融市场反弹格局已经确立。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第三季度美国住宅投资出现了15
个季度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住宅投资环比增长竟然高达23.4%,是美国23
年来的最大年度增幅。美国商务部(2009)报告显示,住宅市场投资拉动了GDP 增长0.5 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复苏较快。
但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复苏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特征。房地产和金融部门复苏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刺激,一是对金融部门有毒资产的处置,剥离了有毒资产,改善了资产负债表;二是政府更改了会计准则,使得房地产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资产得以更高的价格计价,进一步提高了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三是宽松货币政策、财政赤字和政府投资的推动,尤其是宽松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部门和金融部门的价格提升作用明显。但是,这些措施基本到达了极限,并且政策的边际效用在降低,而同时政策的潜在风险日益显现,因此依靠政府的复苏已经达到一个瓶颈。
美国经济复苏的力量将来自私人部门投资、居民消费和出口等,但是私人部门投资、居民消费和出口等的复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还有,落后指标失业率超过10%,并将持续数月,这反映了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仍在进一步深化,实质性的较快复苏仍需要一个过程。
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缺乏新的支撑点。根据美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美国经济快速增长依赖于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网、公路网,两次世界大战、马歇尔计划,汽车、房地产、信息产业等,是各个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业支撑。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无法完成快速反转,在于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缺乏可以支撑高速增长的新行业。因此,美国复苏可能是一个“耐克型”复苏,目前正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后期复苏速度可能取决于经济新增长点的确立。
&& & 2 详见美国商务部。www.commerce.gov
&&& (二)欧洲和日本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并不扎实,尤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难以快速反弹。其中,欧洲和日本经济可能难以在2010 年实现有效复苏。
欧洲仅能实现较低水平的增长。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欧元持续升值、外需减少、房地产市场下滑和金融业损失等是欧盟经济放缓的重要原因。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这些因素出现了改善迹象,但是仍然没有实现逆转,欧洲经济仍然难以有效快速复苏。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欧盟主要是在区域内部出口,经济周期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欧洲主要经济体难以快速复苏,决定了其他经济体难以起色。欧央行理事、德国央行行长韦伯表示,欧洲经济未来增长可能较衰退前更为缓慢,未来几年,欧洲经济的年增长率可能低于1%;IMF(2009)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欧元区16
国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仅增长0.3%;而全球著名的经济预测机构----全球大企业联合会预测,2010
年欧洲可能是零增长。另外,政策协调可能延缓欧洲的复苏。只要欧元区各个经济的经济走势大相径庭而且财政协调机制无效,那么欧洲经济可能就难以真正复苏,震荡格局甚至震荡下行都是有可能的,当然这是最坏的情景。
&&& 但是,目前OECD(2009)综合领先指标(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显示欧洲的复苏可能要好于预期。比如,欧元区的综合领先指标在2009 年9 月份上升1.4个点,比去年同期高6.3
个点3。法国、英国和德国等的领先指标表现良好。OECD
的领先指标显示出了与市场普遍预期的迥异性,因此不能排除欧洲经济复苏好于预期的可能性。
&&& 日本经济或陷入L 型衰退。金融危机之前的日本经济刚刚从长达10
余年的衰退走出,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将日本打入衰退的泥潭。其一2010
年全球总需求不容乐观,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难以填补需求缺口;其二日元升值使得日本的出口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其三日本现在利率水平几乎为零,同时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例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日本政府的政策空间较小。虽然IMF(2009)预测2010 年日本将增长1.7%,但是由于2009
年日本经济大幅收缩了6%,日本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日本甚至陷入中期衰退。OECD
的综合领先指标甚至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7个点。
& && 3 OECD:OECD 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 Continue to Show Strong Signals of Recovery, November
&& &(三)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但难以支撑全球的快速增长
全球经济危机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各异,但新兴经济体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得发达经济体受到重创,但新兴经济体表现良好。有专家形容,本次金融危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像是20
岁的年轻人摔跟头,有点痛痒;美国像是中年人摔跤,略伤筋骨;欧洲是中老年人摔跟头,伤筋动骨;日本是老年人摔跤,奄奄一息。虽然,这样的描述过于简单,但毫无疑问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深化和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全球经济重心向新兴经济体倾斜,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兴经济体。据IMF
预测,新兴经济体明年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1%,未来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 表1: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测
地区&&&&& 2009 年增速&
2010 年增速
世界&&&&&&& -1.1&&&&
发达经济体&&&& -3.4&&&& 1.3
欧元区16国&&&& -4.2&&&& 0.3
西方七国&&&&& -3.6&&&&
欧盟27 国&&&&& -4.2&&&&
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2.4&&& 3.6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1.7&&&& 5.1
中东&&&&&&&& 2.0&&&&
中东欧&&&&&&& -5.0&&&
非洲&&&&&&&& 1.7&&&&
资料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09
但是,新兴经济体难以承担引领全球经济快速复苏的角色。由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表现比美国更差,发达国家整体将持续一个较长的低增长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的新支撑点可能来自于新兴经济体,但是,目前新兴经济体的权重仍然不足25%,新兴经济体主导全球经济增长的时代仍然遥远。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决定了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较小。
另外,新兴经济体本身的长期发展模式尚未建立。新兴经济体此前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全球化红利,比如东亚经济体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出口的拉动。但是,在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兴经济体原有的发展模式是否依然有效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商品和资本流动格局,美国经济增长缓慢,且更为均衡,美国对外围国家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等需求将减少,那么谁将弥补这一全球需求缺口?如果没有新的需求来源,那东亚等出口型经济体将面临商品和资本的双重过剩。
二、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 && 1.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更均衡,全球总需求或出现缺口
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是缓慢的,对全球总需求的贡献减小,决定了全球复苏不能很快实现。由于美国和欧洲是全球主要的消费市场,日本是主要的出口方之一,欧美需求减少,日本供给相对充足,在其他国家出口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全球总供给将超过总需求,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如果从货币方面分析,可能有通胀压力。因此有研究(谢国忠,2009)认为,全球经济可能陷入“滞胀”4。是否陷入“滞胀”存在争议,但是具有较大共识的是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过程,全球总需求不可能迅速恢复。
美国居民部门储蓄率明显提高,有助于改善美国经济失衡和全球失衡,但可能不利于全球总需求。美国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居民储蓄率呈一路下滑的趋势,危机之前已降至几乎为零的状态。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收入降低或收入增长预期变差,以及资产缩水,居民部门开始去杠杆化,居民储蓄率从零点较快提升至目前的8%左右。根据相关研究(余永定,2009),决定美国居民储蓄最重要的指标是净财富-收入比5。由于净财富收入比暂时无法很快提高,美国居民储蓄率可能就无法明显降低。这就会带来一个重大的结果,居民储蓄将会挤占部分居民消费,因此美国的消费进而全球总需求可能无法迅速回升至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 4 谢国忠:资产价格泡沫,2009 年11 月13
日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研讨会的发言。
余永定:美国经济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2009 年11 月18 日,第一财经日报。
&&& 最后,美国政府正在去杠杆化,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更加均衡,对全球影响非常复杂。2009
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超过1.4 万亿美元,GDP
占比约为10%,是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政府已经表示将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降低财政赤字,至4-5%左右。美国经济复苏委员会委员劳拉(2009)认为,美国财政赤字具有结构性,一般水平为4%6。
美国政府降低财政赤字的过程,就是美国提高储蓄率的过程。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美国政府、居民部门都提高储蓄率,那其净出口会增加(或者贸易逆差会减少),这就意味着美国对全球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会降低,这将直接拉低全球总需求,或出现全球需求缺口。这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是利好,但对全球复苏的影响更为复杂,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美国储蓄率提高可以改善全球失衡,但是由于全球总需求降低,依赖出口的国家如果转型不力,将陷入低增长或衰退。
& & 2、金融部门重构正在深化,可能存在新的风险
&&& 全球金融行业的规模在减小。2007 年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为当期GDP
的15倍以上,金融行业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成为独立运行的巨大行业,增长幅度远远超过GDP
的同期增长水平。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金融部门去杠杆化过程明显,杠杆率水平大幅降低,金融部门出现了向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回归的迹象,这意味着金融部门近期的增长幅度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同时,全球经济和贸易本身也是在紧缩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是在下降的。
金融行业本身的盈利水平在下降。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行业成为最为赚钱的行业,资产回报率和股权回报率都处在较高水平。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承保的所有金融机构的资产回报率超过1%,股权回报率超过10%,而2009
年年中资产回报率低于0.1%,股权回报率低于1%(FDIC,2009)7。虽然,金融机构的盈利规模基本超乎市场预期,但是金融机构总体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改善,或者说正处在盈利的最低谷。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 去杠杆化仍在进行,可能引发新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前,投资银行的杠杆率超过30
倍,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担保商----房利美、房地美的杠杆率超过60
倍,对冲基金杠杆率更高。在金融危机之后,金融部门迅速进行去杠杆化,一是快速出售有毒资产,二是多方寻找新的资本金,主要采取了改善资产方的方式去杠杆化。在美国更改了“以市定价”的会计准则之后,由于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定价,去杠杆化进程放缓。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已经确立,金融机构重新杠杆化,但仍然无法回到金融危机之前,总体仍然是处在一个去杠杆化的进程中。根据IMF
的预测,在危机产生和蔓延的过程中,全球金融部门的有毒资产预计为4.1 万亿美元,其中银行业为2.8 万亿(IMF,2009b)8。
&&& 截至2009 年11 月上旬,根据彭博的消息,全球已经核销的银行业有毒资产为1.67
万亿美元,约6 成。因此,全球有毒资产核销仍然需要一段过程,预计最早在2010
年完成(朱民,2009)9。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缩小、盈利能力相对下降、融资难度相对提高,在处置有毒资产和去杠杆化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金融机构破产,可能引发新的金融动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金融机构破产几乎不会引起新的系统性危机。
&& &6 Laura D’Andrea Tyson2009 年11
月13 日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研讨会的发言
&&&& 7 FDIC,FDIC
Quarterly,2009 Volume 3, Number 3。
&& &3、出口成为众多政府的政策目标,贸易保护主义或抬头
在国民经济的三家马车中,贸易部门更有政策空间。从公共投资看,由于财政赤字的限制和投资收益率的约束,公共投资无法大规模持续增长;从私人投资看,由于市场信心仍然较为低迷,私人部门投资收益分析认为目前仍然不是投资的最佳时机,投资的意愿不强。从居民消费看,目前居民部门正在进行去杠杆化,短期内是提高储蓄并降低消费,消费虽然事先较快的反弹(这是美国目前经济好转的最主要推动力),但强劲复苏需待时日,而且可能无法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以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在贸易政策中,涉及促进出口和抵制进口两个方面。在促进出口上,可以采取增加出口的种类、等级、规模等质、量政策,可以采取出口退税等补贴政策,还可以采取货币贬值等方式。在抵制进口方面,可以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经济手段,还可以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等政治手段。对于政府而言,出口退税、货币贬值、非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等是最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投资相关的保护主义也可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
&& &8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 2009
&&&& 9 朱民:2010:全球金融市场展望,2009
年11 月13 日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研讨会的发言。
&& &4、全球流动性充裕,可能萌发新的资产泡沫
流动性注入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在危机之后均大幅度降低利率。主要经济体同步下调利率,不仅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超低利率时代,而且进入了“零利率”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降无可降之后,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采取了“数量宽松”政策,通过购买金融资产,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率水平都是出于历史的最低水平,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率水平也处在低位水平。虽然,澳大利亚近期连续两度加息,但是,总体而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的水平,全球流动性将是充足的。如果从部分国家的资产市场走势看,流动性甚至出现了过剩的局面。在全球经济复苏尚未明确之前,大部分货币当局都不敢轻易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主动及时地回收流动性。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即使出现一些结构性微调,但各国央行将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足的格局。虽然澳大利亚两度加息释放了政策可能退出的信号,但对大部分经济体而言,从出现信号到付诸行动的时间会较长。更重要的是,从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深化过程中,一个重大的教训是流动性具有极大的易变性,可以在短时间内从流动性充裕变为流动性不足,相应地,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从不足变为充裕。因此,在宽松的政策背景下,加上流动性内生的易变性,流动性在全球范围内可能逐步显示出过剩局面。
流动性之所以成为流动性在于其会内生地流向投资收益回报较高的市场,助长资产市场价格。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是流动性的主要去处。从商品市场看,原油价格已经上升至80
美元每桶,有色金属价格也大幅攀升,伦敦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已经达到14
个月的高点,目前看价格相对较低的是粮食市场,但预计明年粮食价格将在流动性下推动下大幅上涨。在房地产市场看,美国、欧洲等房地产市场在2009年第二季度已经触底,最近正处在缓慢的回升中,流动性也是楼市回暖的重要支撑。在证券市场看,尤其是全球股票市场实现了快速反弹,道琼斯指数重返万点,部分新兴经济体股指已经创出新高。
流动性充裕将改变资本流动方向。由于大部分经济体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是充裕的。由于各个经济的利率水平虽处低位,但水平高低不一,因此充裕的流动性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套利,即资本从低利率地区向高利率地区转移以实现套利,比如美国利率很低(0-0.25%),而其他地方利率较高(比如3%),那么美元就可能成为融资货币,投资者在美国本土借出美元,投入到其他市场中,以实现套利目标。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将寻找价值洼地进行投资,更加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收益率。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更为有力,经济增长前景更为乐观,有些经济体本币还有升值潜力,因此新兴经济就成为未来的希望和资产升值较快的地方,国际资本将会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根廷等以及香港、新加坡、加勒比等自由港都是潜在的资金集结地和重要投资目的地。
流动性充裕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在投资标的上,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重要的投资品种。以中国为例,上半年的股市牛市行情、疯狂的房地产井喷行情和众多“地王”出现,与流动性充裕无不关联。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近期都表示,中国尚无资产泡沫,但目前中国的收入房价比、房价租金比已经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毫无疑问的是中国产生房地产泡沫的风险正在加大。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经济体的流动性除了自身的流动性之外,还有来自于外部世界的流动性,尤其是短期资本。以中国为例,9
月份新增外汇展占款高达4067 亿元,虽10
月份有所回落,但外汇占款总规模看涨。以香港为例,目前集结在香港的热钱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内部和外部的
流动性轮番攻击,可能进一步助长房地产、股市等资产市场价格,萌生资产泡沫风险。
&&& 5、美元汇率扑朔迷离,货币体系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是本次金融危机的中心,市场本来预期美元将会随着危机的升级大幅走跌,但是美元却在危机中不断走高,这个趋势持续到了2009
年第一季度。2009 年第一季度以来,金融危机初步触底,全球经济逐步企稳,美国经济形势转好,但美元反而掉头直下,在2009 年3
月到11 月的8 个月中,美元贬值了25%,美元指数更是创出历史新低(Wind,2009) 10。
美元在危机中的走势先高后低,扑朔迷离,但是如果从更长的维度看,美元总体上处在一个贬值的进程中。这个可能与美国的战略贬值相关。从2002
年4 月起美元即开始了所谓的战略贬值,尽管在危机期间美元曾一度升值,但到2009 年11 月为止,美元指数在过去8
年中已经贬值了40%(Wind,2009)。
长期以来,在国际收支方面,美国都是经常项目的逆差方,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美国对外净债务规模的上升和对GDP 比例的持续升高。净外债的GDP
占比越大,美国的偿还能力就越差,那其信用水平就越受怀疑。如果债权人不愿意再购买美国资产(主要是国债),那么美国就无法以资本项目顺差来填补经常项目逆差的缺口,那美元可能发生危机。
& && 10 作者根据Wind 咨讯数据计算。
从长期角度出发,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是导致美元贬值的根本原因,如果美国无法改变经常项目逆差(以及净债务占比提高)的局面,美元走跌是必然的趋势。一定程度上,美元长期贬值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强势美元是美国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实行的战略贬值主要是为了缓解美国对外净债务占比过高的风险,在美元战略贬值40%之后,美元继续大幅贬值的空间在近期可能不具备了,美元中短期或将企稳回升。否则,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债权人将蒙受巨大的财富损失,可能将引发美元的信用问题,国际货币体系不确定性更多,调整压力更大。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表现为,以美元作为核心储备货币、以浮动汇率机制为主、允许资本跨境流动等特点,但是这一体系没有解决好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以及人们对于储备货币贬值的担忧问题,其中美元以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将带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等、不稳定以及通缩倾向(余永定,2009)。一是不平等。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货币,但是从其他国家获得了实际财富。大量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商品、资源积累外汇储备,这些储备中很大一部分被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库券。相对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获取的收益,发展中国家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较低,而美元本身却在大幅贬值。二是不稳定。为了维持美元在国际货币
体系的主导地位,美国必须通过贸易逆差满足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
随着全球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加,美国的外债越来越多,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出现动摇,因此造成美元汇率的波动。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他国家担心其外汇储备可能贬值,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局面。三是通缩倾向。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贸易顺差国持有大量美元资产作为储备货币,而贸易逆差国美国通过向贸易顺差国借贷来维持开支。当全球经济陷入危机,贸易逆差国美国压缩开支,贸易顺差国盈余减少,原本的平衡出现调整压力,国际货币体系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倾向。这三个方面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都是无益的。
发件人:&社会资源研究所& &csrglobal.&
16:29:40 +0800 收件人: &&, 抄送:标题: CSR
Global信息简报第92期
中国欧盟商会
2009年11月
(请点击阅读)
发件人:&Flynn& &.cn&
+0800 收件人: &Flynn& &.cn& 抄送:标题: 转发:中国的&第二轮&经济刺激――华尔街日报
中国的“第二轮”经济刺激
华尔街日报
先且听我说,中国将很快迎来第二轮经济刺激。北京没有正式宣布,可能也不会宣布,因为这一轮刺激是通过决策者不能完全控制的力量来展开的。但在过去一年&第一轮&刺激中银行信贷急剧扩张过后,新一轮货币放松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欲知个中原因,首先需要了解过去一年中国已经经历的经济刺激的一些特征。人们的注意力常常集中于北京在2008年11月宣布的人民币4万亿(约合5,860亿美元)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但这些投资于公共工程等项目的资金中,只有大约1.2万亿元来自中央财政。相反,刺激资金多数由银行提供。单2009年一年,预计银行业就将新增贷款9.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由中国国有银行提供的这些天量贷款如果有很大一部分沦为坏账,使北京不得不拿税收来对银行进行重组,那么就有可能在某一天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财政刺激。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刺激主要还是货币的而非财政的。
中国政府要实施货币刺激,必须克服多种因素,不然这些因素会造成一种货币紧缩。2008年7月,北京放弃了让人民币逐步升值的政策,重新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危机最严重时期,美元在全球避险买盘的影响下升值,人民币对一篮子美元以外的货币也同步升值。
这种情况打击了本已面临需求下降的出口商。由此造成的通货紧缩压力一般情况下会降低银行贷款、企业借款的意愿。与此同时,通胀率因危机而大幅下降,也造成真实储蓄率大幅上升,将资金重新吸回银行系统,形成挤占资产市场流动性的威胁。所以说,去年的信贷扩张,主要是决策者利用他们对银行管理层的威权、反击更广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有关部门甚至都没有用到传统的基于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实现了货币上的刺激。在危机中,中国政策利率事实上仅下降了2.16个百分点,不到美国美联储削减幅度的一半;考虑到通胀率的大幅下降,真实利率的削减幅度更低。与此类似的是,银行储备金要求削减了,但也只回到了2008年年初几个月的水平,而且降低储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也只是弥补了危机期间资本流入量的下降幅度。
在上行期间,克服这些市场力量将比下行期间更加困难。&第二轮刺激&就是这样来的:今年北京一直在反击的市场力量正在转向,并且有可能引发一轮资本流入,让北京难于招架。
危机既已结束,美元在贬值,拖累人民币兑其它货币跌至2008年8月份以来未曾见到的水平。这让中国政府将开始允许人民币再度升值的猜想越来越强烈,而这种猜想又令危机期间枯竭的热钱再度涌入。
实际存款利率也有一种类似的趋势。通缩率已经从7月份的1.8%收窄至10月份的0.5%,意味着真实利率在下降。而去年大量涌入银行的存款也在不约而同地转变方向。除了9月份的很短时间以外,银行中的家庭存款从7月份以来一直在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决策者的有效选项为数不多。比如,如果为了冷却楼市而提高名义利率、增强银行存款的吸引力,可能会给人民币造成更多升值压力。
这些变化将会抵消新增贷款放缓带来的影响。政府似乎是有意要让银行贷款步伐慢下来,但这本来也说不上是减缓。政府对信贷扩张速度可能有一个7万亿到8万亿人民币的目标,低于2009年全年预期扩张水平,但这个目标仍然足以保证信贷存量增长18%。这将继续略高于GDP增速,仍然符合信贷&宽松&的定义。
即使贷款以更大的力度放缓,从过去经验来看,当前这种信贷收紧但汇率和存款利率放松的环境仍然不是特别紧缩。上次出现这种环境是在2004年到2007年,当时虽然银行信贷增长跟GDP基本同步,但北京仍然面临着严重的资产泡沫和通胀隐患。这段时期的前车之鉴让人们看到,随着&第二轮刺激&愈演愈烈,北京将面临怎样的政策难题。当时,不管是让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还是银行存款利率的有限上升,都没有能够控制资产价格的涨势。而在当时美元像现在一样保持疲软走势的情况下,人民币虽然温和升值,但并没有带来整体实际汇率的多大改变。
北京似乎已经在考虑从第一轮刺激中退出。政府可能会对去年一揽子方案中的某些产业政策加以控制。但现在,各种市场力量可能会自行实施一种货币性的刺激。
最新经济动态及问题
北京大军智库 编辑
中国经济再入“两难”之境
美国侨报:从11月20日起,大陆非民用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钱,中国官方同时表示,未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就在此前,因雨雪天气的影响,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地天然气告急,煤炭及各种能源供应也告急,随之而来,包括水价在内的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来势凶猛。
不仅如此,肉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也借天气之势开始飙涨:食用油价开涨、猪肉量价齐涨、大米面粉微涨、活海鲜价猛涨……北京的菜市短短几天涨价40%!
&&& 物价上涨往往是通胀的先兆,通货膨胀汹涌而来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
通货膨胀是中国官员尤其担忧的一个问题,原因是它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最大,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民众也更希望自己手里的钱不会因通胀而贬值。因此北京当局常常宁愿冒着导致国内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收紧银根,也不希望通货膨胀加大贫困人口的负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曾遭遇严重通胀,民众至今心有余悸。
&&& 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1.1%,9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7%。此轮涨价潮多集中于资源性产品上,虽属当局调整此类产品价格结构的“补课”之举,但其扩散效应却不可低估。
眼下正在负值区间运行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转正”趋势明显。中国商务部的监测结果表明,11月9日至15日,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经比前一周上涨了1%。如何防范通胀压力,有望成为即将召开的中国最高层级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
笔者以为,此次通胀预期是隐患被清除,人们虚惊一场还是喷涌爆发,取决于当局的果断行动。当前不仅应继续抓住食品价格这一龙头,将宏调的着眼点放在“米袋子”、“菜篮子”等关涉百姓日常生活产品的生产、供应和市场稳定上,更应采取措施,控制住尚未纳入CPI统计中的房价飙涨趋势,这只“老虎”若不关进笼中,其对整体经济的危害同样十分可怕。
欧盟施压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
----也能遏制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 华尔街日报本周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主席容克、欧盟委员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将在中国南京与中国央行和财政部高级官员进行会谈,届时他们将劝说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
两年前,欧洲官员曾对中国有过类似的访问,但未能取得成效。从那时起,人民币兑欧元仅仅上涨了大约7%;目前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驻伦敦分析师佩鲁佐(Silvio
Peruzzo)说,在出口决定因素中,全球需求的影响力是汇率问题的三到四倍。他说,如果欧元升值5%,而全球贸易也出现了相同幅度增长,那么o对欧元区经济的净影响将是推动本地生产总值(GDP)多增长一个百分点。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行业研究主管内博说,如果人民币走强,中国需求又旺盛,那是最好了;但如果只能两者选其一,我觉得需求更为重要。内博说,该研究所对德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的出口预期出现回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巴西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需求。
欧盟官员说,他们希望证明人民币走强对中国和欧洲都有利。知情人士透露,三位欧洲官员准备向中国阐述人民币走强的潜在影响,包括能够遏制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目前人民币汇率设在1美元兑人民币6.85元左右,因此随着美元兑欧元等其他浮动汇率货币走低,人民币也随之下滑,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变得更为便宜。
今年前8个月,欧元区对中国出口总额为430亿欧元(约合640亿美元);在欧元区出口版图中,中国市场所占比重仍然不大,低于英国与美国市场。但今年欧元区对英国和美国的出口均较上年同期下滑了超过了20%,而对中国的出口一直保持稳定。经济学家们预计,欧元区对华出口可能会很快恢复强劲增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中国经济增速明年将超过10%,比全球GDP增速快三倍。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先生一句“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在媒体迅速蹿红,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余斌先生在明年经济面临的七大挑战中把房地产视为第一挑战。他说,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四分之一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
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所绑架。房地产在GDP中占比如此之高,在投资中占比如此之大,就决定了房地产稍有闪失和起落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投资主导下的保增长中,各级政府自然会把拉动经济的产业放在房地产上,也必须放在房地产上,否则,经济不可能立竿见影拉动起来,GDP不可能立竿见影出现高位增长。这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在左右着中国经济。大家都在谈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其实最大的不合理在于房地产比重太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保增长为第一要务的关键时期,谁都不敢得罪房地产,谁都要宠着惯着让着甚至敬者房地产。其实,不但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而且社会许多方面都被房地产绑架。
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已经彻底被房地产绑架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有了GDP高增长才有政绩,有了政绩才能把官帽越戴越大,而房地产大发展那怕是泡沫式发展对GDP贡献率最大,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只有“求爷爷告奶奶”地巴结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地方政府的税收甚至自己支配的预算外收入都得依靠出让土地和向房地产征收税金来支撑着,这是一块大肥肉,地方政府岂能放弃。甚至一些官员都依靠开发商供养着,这个利益链条和既得利益集团岂能轻易打破?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性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金融机构只有依着开发商继续增加贷款,继续给投资投机者提供按揭贷款,维持房价继续走高,这样其贷款才会安全,房产作为抵押物才不会缩水。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普通百姓。城市居民为一套住房耗尽三代人的积蓄。一些百姓为一套住房几乎用一生收入来归还银行按揭贷款,成为可怜的“房奴”。就一个房子问题使得城市居民幸福感全无,生活压力倍增。更有一些家庭在高房价面前只有望房兴叹,根本就不敢有买房的奢望。现在,上个世纪90十年代末期的房改房已经不可能容下下一代年轻人的结婚等对住房的需求。一个城市家庭如果有子女结婚,子女双方父母甚至三代人也不能买一套房。子女双方父母和子女三个家庭都不得安宁。房地产也已经在绑架农村百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都打算在城市安家落户。但是,就一个住房问题使得农民工想都不敢想。在住房问题面前,农民工很自卑,自感低人一等。
因此,可以说中国房地产正在绑架整个社会。但是,在上述四方面中只有普通百姓愿意挤干房地产泡沫,希望畸形高房价尽快下降。而前三者在抑制高房价中都没有积极性。就是房地产有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其破灭,更不愿意、也不敢主动亲自去刺破;就是百姓再呼吁抑制高房价,痛恨高房价,前三者也不愿意、也不敢采取切实措施。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高房价一落千丈,导致GDP增速迅速下降,谁能负起责任?影响到官帽不是得不偿失吗?地方政府为何要自断财路?出现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或者金融危机,事情就彻底闹大了,谁也不敢贸然为之。能纸里包火就越包越厚,反正延缓一天是一天。
房地产绑架中国社会已经非常可怕。可以说,如果不痛下决心,纵然有阵痛,也要刺破泡沫,使房价回归理性,那么,一个房地产最终将给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经济闯下一个大祸,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质疑中国统计局长
英国《金融时报》
11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2009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上,中国统计局长马建堂先生说,不存在国进民退。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关于国进民退的批评都是无的放矢。
马建堂先生举出一系列数据证明目前仍在国退民进。主要数据包括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额、税金总额、从业人数。数据可以选择,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笔者倒想从另外几个数据与一个案例证明存在国进民退,并且国进民退的过程对于中国经济已经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
企业单位数能证明什么呢?以央企为例,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规划,央企数量从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59家下降到2010年的80家到100家,虽然数量下降,但资产总量上升,垄断地位上升。
今年6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国资委及新华社网站联合访问时透露,截至2008年底,央企资产总额为18万亿元,其中80%的资产都已上市。央企的利润年均增长近1500亿元,税收年均增加1000亿元,资产总量从7万亿元增加到18万亿元。2003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是7户,2008年《财富》杂志公布的是19户,2009年预计要到21户。
在中国上市资源大都由行政审批决定的背景下,80%的央企上市显示上市资源有意识地向央企倾斜,甚至如中石化等企业有数家企业上市,拥有众多的壳资源,这些壳资源全都可以兑现。
银行贷款同样如此。2008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支持大型中央企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为央企的结构性调整、重大工程建设、国际合作、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全年向105家央企发放本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1854亿元。
虽然银行自我表彰向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卓有成效,但看看银行客户的集中度就知道这有吹牛之嫌。公开数据显示,经过上半年的天量放贷,商业银行贷款与客户急剧集中。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显示,兴业银行前十大客户贷款比例由去年末的19.77%骤升至6月末的40.63%,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由2.82%上升至8.13%,分别接近银监会所规定的50%和10%的监管指标底线。同样,民生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比例由去年末的27.34%上升至6月末的45.76%,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由4.49%上升至9.11%;南京银行前十大客户贷款比例也由去年末的26.62%上升至46.05%,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由3.36%上升至8.69%。这已经接近银监会的监管底线--对单一企业或单一项目的融资总额超过贷款行资本金余额10%的,或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贷款行资本金余额15%的,都应当组织银团贷款。
&&& 2009年的天量信贷投放,政府项目与政府担保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按理,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但现在房地产、商业等领域均有国进民退之势。最典型的案例是,央企地王频出,因为央企根本无需考虑资金不足的难题。上半年,各月成交总价排行前10名的地块中有60%的高价地块由国资背景企业获得。近两个月内,国企陆续竞得近20个热门地块,涉及土地款超过265亿元。其中,刷新单价和总价的地块达到13宗,直接导致地价的爆发式上涨。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36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近三成收益来自房地产市场。
不仅如此,央企还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与共同的资产管理平台,实体与金融混业倾向越来越明显。从今年年初以来,国资委鼓励央企建立财务公司,加强集团资金管理,依靠财务公司平台内部解决资金短缺的央企已经越来越多,这从9月以来财务公司开始成为新增信贷的重要力量可见一斑。而中国诚通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央企的管理平台,新的资产公司被市场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也浮出水面。更让人搞不懂的是,2010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重点共有三项,分别为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它费用性支出。前两类资金用途的第一部分内容均提到了支持央企重组。也就是说,国资不会回馈社会,而会用于央企内部。
最后,央企数量减少,垄断程度加剧。以国家电网为例,今年以来向上游领域渗透,控股了两家电器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并且还在继续扩张的过程中。民营电器公司告诉笔者,虽然电器制造行业是朝阳行业,但央企的垄断导致的结果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无法拿到订单,生存前景堪虞。
央企获得信贷扶植、获得大额订单、获得上市资源,还有怎么样证明央企的垄断地位越来越强呢?即便央企最后数量减少为一家,称为&中华企业&,仍然无碍央企的垄断地位,仍然不能说明不存在国进民退。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私营企业的税费上升,提供的就业岗位上升,央企应该觉得脸红,而不是借此四处炫耀,认为自己给了民营企业生存的空间。又要实利,又要名节,这样做未免太过分了。
创业板带来私募基金中国机会
经济参考报
虽然也有少部分PE基金投资已上市公司的股权,但创业板的鸣锣开张还是将PE推向前台。金融危机对PE行业产生了什么影响?PE的机会在哪里?PE行业如何在中国发展?这些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清华全球管理论坛”上,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介绍,上世纪80年代曾很弱小的PE产业,在2007年迎来了发展巅峰,当时全球范围内大概有9000亿美元的PE资金。“不过,去年的金融危机使PE行业遇到重创,现在该行业全年的总投资收益仅为30亿美元,这是前五年平均收益的20%左右。”
&&& 鲁宾斯坦说。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迎接新一轮增长,亟待转型。专家认为,PE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管理者即为所有者”这个PE最基本的模型是行之有效的;PE的投资回报向来比公共市场交易更高,并且高回报状态将得以持续;此外,投资者也需要有更多的回报,这是公共基金、主权基金等无法给予的;最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显现。PE在未来几年内会变得更为强大,私人股权公司将逐步转型为追求创新的增值型资本,改造企业及其资产质量,获得更强的抗系统性风险能力都是PE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专家认为PE行业的关注点也正在发生变化。从行业来看,PE将对有政府支持的行业更感兴趣;从交易方式看,非杠杆的交易比例将日益增多;从区域来看,PE将对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更为热衷。
本土PE相对于西方市场的发展还是不足的,外资PE在中国加大投融资规模的同时,未来几年中国本土PE公司也将获得迅速发展,因为“最终这是一个浸透本土文化的行业”。弘毅投资总裁、联想移动董事局主席赵令欢介绍说。
鲁宾斯坦认为,与全球公司进行合作,才是本土PE的崛起之路。“我国的国情以及文化和法律背景决定了,一项金融产品或者投资产品变成现实需要一定的程序。”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在PE以及VC(风险投资)发展初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得有适度的监管,尺度的把握上需要政府部门跟市场意见互动。
曹文炼表示,现在关于PE的法规也正在制订,决策部门将特别注意吸收行业的意见。曹文炼称,2002年至2003年风险投资市场曾出现过混乱,由于创业板并没有推出,不少VC涉足股票、房地产领域。
此后,监管部门对VC行业进行了适度的规范,十部委联合出台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根据这个办法实行两级备案制管理。于30日开张的创业板,对于本土风险投资机构来说,终于有了水到渠成的退出机制。业内人士认为,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风险投资机构等PE产业募资将变得更为容易和高效。
赵令欢介绍说,即使是十分年轻的中国PE,其较高的附加值、较老练资本运作能力等特性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证明。虽然局限于目前的监管制度,但PE对我国经济复苏仍然起到了示范性的积极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公众资本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IPO也停止了,而这恰恰是企业最需要钱的时候,除了银行在贷款,只有PE在投资。今后PE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将日益显现。”赵令欢说。不过,鑫根资本创始人曾强认为,从长远来看,PE在我国的重要的机会和挑战在于,帮助中国的企业进行海外的并购,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中国本土的一流投资银行。
以获得最新和可公开的并购项目信息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本土PE行业的发展,国际PE的目光正投向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PE行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交易发生,上半年PE投资金额达65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国PE投资金额为90亿美元。鲁宾斯坦介绍,已经有很多交易发生于亚洲,而中国是最值得投资的。中国经济8%至10%的年增长率,拥有极具吸引力的私人股权投资环境“美国的PE规模占GDP的比例为1.4%,亚洲是0.4%,而中国是0.2%,因此相对来讲,亚洲的行业竞争较少,价格优势明显,资本规模也相对较大。”鲁宾斯坦说。
发件人:&泰和昌(THC)& &&
09:30:41 +0800
收件人: &&抄送:标题: 张宏良:应该牢牢记取亡国惨剧的历史教训 --推荐一篇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好文章
我们的货币叫人民
全世界只有中国以人民的名义命名自己的货币。六十年前,开国先贤们很虔诚,他们将中国的一切财富归还给人民。理所当然,也包括了货币。共和国政府以中国共产党的信用为基础发行了人民币,中国人民欣然接受了人民币成为新中国的法币。笔者曾经撰文《人民币的信用基础》。笔者认为,人民币曾经是世界上最有信用和最有效率的货币。
笔者在《人民币信用基础》中透漏了两个秘密:第一,人民币当中存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额国家财富(如土地)。一九七九年前的人民币的实质购买力是今天人民币的100倍以上。如果考虑潜在的福利附加值,人民币的币值应为今天人民币的200倍以上。那时候有1万元人民币比现在有两百万元要牛得多。问题是,隐含在人民币中的国家财富慢慢地不见了。
第二,人民币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有食利者阶层。食利的意思就是吃资本利得。这也就是“人民群众的资产性收益”。在金本位状态下,就算不是高利贷,复式的利息回报也是惊人的。那就意味着中国劳动者的劳动结余将形成他们的资产性收益。举例,三十年前存款10000元,现在至少应该拥有200万元。中国的中产阶级早就应该出现了。显然,人民币在最近三十年丧失了价值存储功能。问题是,存储在人民币中的劳动结余被悄悄地被转移
转移者的小名叫通货膨胀,大名叫人民银行。经济学是科学。科学揭示真理。真理永远朴素。通货膨胀=超额发行货币=存款人财富减少=借款人财富增加。借款人收益=资本收益+货币贬值-利息。
&&& 三十年货币贬值99%,意味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
一生积蓄化为乌有;三十年通货膨胀100倍,意味着借产阶级已经成为超级富豪。三十年来,存款人是人民,借款人是老板。这就是中国的财富故事。这就是中国人的财富人生。于是,中国出现了借产阶级。借产阶级很快就会变成资
产阶级。这就是房地产的秘密。
笔者看到关于房地产的争论感到可笑。真正操纵房地产价格的当然不是地产商,当然更不是地方政府。真正操纵房地产价格的是央行。央行的方法非常简单:加速通货膨胀!想起来有点儿滑稽,不停地替人民印钱,不停地帮老板借钱,不停地给人民通胀。于是,房价就象插上了翅膀。
德国经济学家希梅尔说过:纸币是道德的产物。笔者再作一点延伸:纸币是道德的尺度。纸币可以充分体现铸币者的道德取向和道德水准。道德才是信用的根本之所在。任何金融理论和金融技术一旦脱离道德约束只能成为骗术。人民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存款价值到哪里去了?谁同意的?谁批准的?谁操作的?我们的货币,人民币,三十年贬值99%!而且,还将加速贬值!
笔者曾经着文《伤于财政毁于金融》。笔者认为,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无不是伤于财政而毁于金融。新中国的建国者们意图超越大明、晚清、民国的历史宿命。他们将决定中国人历史命运的铸币权交还给了人民。并以人民的名义命名了人民的货币。然而,今天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由人民来决定呢?
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不公是金融权力的不公平。一些人在劫掠,一些人在被劫掠。这些劫掠无影、无声、和平、宁静。人民看到的是一些细碎的现象,人民并不了解真相。人民只是奇怪,凡是与金融沾边的人都先富起来了。人民不知道:他们的钱包里一直在进行着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人民更不知道:这是一场同宗同族的殖民战争,他们在自己的袖里乾坤中重新沦为了奴隶!
笔者是学经济的。笔者替当代中国经济学人感到羞耻。笔者曾经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笔者替当代中国宏观经济管理者感到羞耻。中国人民的财富出现了纵向和横向的转移。纵向的转移,让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了;横向的转移,让西方人获得了巨额的中国福利。中国人民的损失是史无前例的。人民难道去找印钞机去问责吗?
我们终于将世界上最有道德、最有信用、最有效率的货币――人民币法币变成了限期购物券。我们终于将建基于领土主权完整的主权货币变成了美元兑换券。我们终于将中国的准中产阶级还原为流氓无产阶级。
人民币迎来了灿烂的黄昏。尽管,无数人认为那是人民币的黎明。听听那些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梦呓吧!在全世界即将进入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大萧条的时刻。
货币的意义是如此的重要。货币博弈成为民族国家争夺生存空间的战略制高点。美国人制造了黄金美元、石油美元,如今正在铸造碳美元。中国却正在失去人民币铸币权。中国在建国六十年后再次面临金融殖民的危险。
笔者很诧异,中国有那麽多学者、专家、官员力推央行的独立性。我们不知道,是想要独立于人民政府,还是要独立于中国人民。人民的银行和人民的货币要求独立?人民竟然还不知道!人民币问题已经不再是经济问题。人民币甚至也不仅仅是政治问题。人民币问题已经成为最原始的道德问题。你愿意做奴隶吗?
发件人:&cao jun& &&
02:39:01 +0800 收件人: &&, &抄送:标题:
敬请查收最新《云汉月刊86》和本期导言,谢谢!曹军
&& &在繁忙的工作中找时间写《云汉月刊》的导言,即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奢侈:要从“不变”中读出真正的变,会让你的日常工作增加更多的负荷;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难道不是吗?本月的两件国内大事,一是奥巴马的访问,二是月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者是人民币“顶住”了压力没有升值,反而随着美元的贬值而相对“稳定”;后者是“不变”。看来要变的是银行因为贷款的超常规扩张而需要提高资本充足率;看来要变的那种内胀,资产价格的持续攀升
C 科学家都要贷款炒房了!看来还要变的,是“包治百病”的那种政策自信。
本月的两件海外大事,一个是基于石油美元和地产造富(梦想与奢华的缔造者)的迪拜债务危机,一个就是美元的持续走低 C
美国因为再度扩大的贸易赤字而下调其第三季度的GDP初始数值达0.7%:谁都说美国的“寅吃卯粮”是祸根,但是刀口舔血的时候,大家依然不顾一切:或许世界的逻辑就成了
C “我的问题请你帮着多抗一抗吧 C
谁都不容易了,不是吗?”不同的国情,当然导致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同样是危机的冲击,很多出口外向型国家的资产价格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大幅上扬,尤其是房地产价格;而美国的资产价格还在痛食并消化着上一轮流动性宽裕的恶果,尤其是房地产价格
似乎动因都一样:流动性充裕!或许相同的只有一点:美元贬值了,黄金是不顾一切地屡创新高,但石油价格还在那羞羞答答。这又意味着些什么呢?看来因为“不同”,所以费解啊!看来,流动性这只猛兽开始咬自己的尾巴了!北京云汉经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手机:,直线:,总机:,MSN:
联想、TCL、京东方三大国际并购案比较
----并购模式与案例探讨
三联《竞争力》
自金融危机以来,鼓励中国企业出海抄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海外并购案越来越多,仅海外并购大案都已经足以从过去的年度新闻变成月度新闻,甚至十日谈。但不管是中投、平安的金融寻梦,中海油、中铝的能源解围,还是万向、海尔的市场布局,其代表性、影响力都抵不上TCL、联想和京东方这三大制造巨头的三次经典出手。
当年,凭借这三大并购,京东方迈步进入高投资高技术的液晶产业,TCL一步成为全球彩电之王,联想跻身IT豪门之列。一时风光无限。
如今,三巨头境况各异。
联想在度过新婚的密月期后不久,就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闹起饥荒,2008年巨亏2.26亿美元,连半隐的柳传志都不得已出山救火,可见火势之严重。因为对IBMPC业务的消化不良,联想开始进入“最危险的时候”。
TCL甚至没来得及过上一个蜜月,就直接进入了婚姻痛苦期。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很快被平板电视挤下历史舞台,进入全面亏损。一连好几年,TCL全球的盈利都补不上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带来的窟窿,公司因此ST很久。
相比之下,只有京东方的液晶事业还能带来一丝安慰。在金融危机中还能逆风上马在安徽合肥六代线,并筹划投资300亿元建立八代线。差异究竟从哪里开始的,答案当然是:动机。三个不同的“为什么”带来了三个不同的“原来如此”。
&& &联想为什么?救命!救命!
在收购之初,柳传志一直没说过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的PC业务,直到收购完成并实现首季盈利。柳传志当时谈及并购经验,坦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收购。”这话总结得很好,但联想究竟为什么,他并没有真正点明。2003年,联想遇到困境。始于2001年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几乎完全失败。
联想当初选择三个与IT相关的行业:互联网、IT服务和手机业务,希望打开新市场,进而入围《财富》全球500强行列。2000年8月,联想入股赢时通,取得40%股权,吹响了进军互联网的号角;12月,联想又与新东方合作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2001年6月,联想与美国在线合作,合资成立FM365网站。在IT服务领域,联想2002年先后完成3次并购,包括以5500万港元收购汉普咨询51%的股权;以2333万元收购智软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以6000万股收购中望系统有限服务公司。在手机业务领域,联想于2002年投入9000万,买来厦华电子的牌照,成立联想移动通信公司。
随后三年,联想又投资超过12.5亿港元,其中投资于互联网业务超过10亿港元,投资手机与IT服务业的分别为1.5亿港元和1亿港元。
但三年之后,联想并没有达到营收超过600亿人民币的目标(这是《财富》全球500强的门槛)。不仅互联网业务因为遭遇泡沫破灭而抽身,终止与美国在线的合作,IT投资也亏损连连,不得已打包卖给亚信科技一部分。
做别的不灵,只有做PC还凑和,而国内PC市场已经巨头环伺,联想的市场份额只有下降的份儿,想打开国际市场,根本没门。这就好像一支队伍被死死地堵在了山沟里,而且包围圈还在不断缩小。如果此时包围圈外突然有一支队伍说愿意合伙,帮助场外开花,围魏救赵,恐怕条件再苛刻,也会觉得这是喜从天降。
&& & TCL为什么?护照!护照!
&&& 李东生也是如此。当时的TCL是国内家电业第二名,但李东生觉得已经找不到增长空间,原因有二: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后,对中国彩电密集的反倾销调查让人措手不及,堵住了中国彩电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海外市场的通道。与此同时,国内彩电和手机产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TCL的手机业务在2004年严重亏损。
李东生认为,只有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才能实现彩电与手机业务的快速扩张,并获得外企的核心技术,以及国外销售网络,然后将中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延伸到国外,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化中找到一条生路。
简单说,李东生是因为TCL产能巨大,但国内市场遭遇增长瓶颈,国际市场遭遇封锁,无处释放,憋得难受,才不惜重金,为TCL买一张国际通行证。
&& & 京东方为什么?替代!替代!
普通高手只想到战术,只看到未来的一步,而真正的高手看重战略,能看到未来的两步甚至三步。王东升就是一位典型的战略高手。从1992年接手京东方,他就一直思考战略问题。事实证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的“替代危机”思维日后展现出巨大的力量。
“替代危机”是王东升多年思考得出的战略概念。
1992年,因为电子管被CRT技术替代,北京电子管厂这个大型国有企业此时的家底只剩老厂房,成批成套的大型设备全部变成废铁。
更严峻的是,替代危机留下两大沉重包袱,一个是上万名员工,一个是巨额债务。在从电子管技术被动转向CRT技术的过程中,王东升第一次体验了替代危机的可怕。于是,王东升开始陷入担忧和焦虑,因为当时国际盛行的CRT技术也已发展30年趋向成熟,有难以突破的极限,无法持续升级的技术必然被替代。他必须在CRT技术被替代之前找到下一个替代技术,掌握战略主动。
&&& 1995年,王东升成立预研项目组,开始对当时平板显示领域中的三种技术趋向――PDP、TFT和LED进行跟踪和研发。1997年明确肯定
3C融合为平板显示技术带来的历史机遇:“TFT-LCD技术将成为平板显示的核心技术,在今后10年内将居于显示技术中心地位,并主导显示行业的发展,由此影响到家电、PC等相关行业。”
从1998年开始,王东升将企业资源开始集中于TFT显示技术,直到2003年大举并购,战略准备期至少5年。京东方就是在液晶平板显示技术替代CRT技术的前夜,一举通过并购切入显示面板产业,登上平板显示产业链上的技术制高点,占据了价值达最终产品80%的关键环节。
相比之下,TCL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为一张即将过期的护照前后搭进去9000万欧元。联想则是典型的战术主动,战略被动,小蛇吞下大象,只得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消化,而PC市场是一个摩尔定律驱动的市场,停一步就意味着落后两步,而联想为此三年耗去三年之久。
娶老婆的学问 虽然都是决定要并购,但在买什么的问题上,三家公司的思维反应依然相距万里。 联想和TCL的并购对象就好像是从天而降的完美姻缘,好比“有了瞌睡就送来了枕头”,让他们自己都觉得运气超好。而京东方是主动接近目标,等待机会。
PC堪称PC市场的开山鼻祖,并曾辉煌数年,但到1990年代末,出于战略转型和竞争考虑,IBM两次找到联想,因为PC已经成为他们的包袱。在郭士纳带领IBM8年转型之后,大象已经变成IT服务巨头,PC业务已是典型的没落贵族,负担而已。但2001年找联想时,IBM还强端着贵族的身价,要价40亿美元,把联想吓回去了。到2004年,一切都不同了。IBM
PC进一步没落,华尔街进一步催促IBM甩掉这个包袱,以免影响利润和股价。而此时的联想也陷入困境:联想台式机的毛利率已经降到1%到2%,而他们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能力还很差(联想到2002年还不能生产笔记本电脑)。
PC业务,联想不仅能得到笔记本电脑生产和研发技术,还能获得这个IT界第一品牌,一举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成为世界电脑第三名,一年实现国际化目标。当你一心想成为贵族的时候,一位贵族小姐送来结婚戒指,让联想难以抗拒。此后,联想花了三年学习贵族礼仪,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可,但急坏了需要过日子的股东。
如果说联想娶的是一个家道败落的贵族小姐,那李东生买来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则是典型的豪门弃妇。汤姆逊彩电业务早已陷入亏损,曾考虑卖给GE,但遭到拒绝,成为“韦尔奇也不能拯救的业务”,这才是TCL接手也必然亏损的真正原因。老牌国际品牌汤姆逊在彩电业务数年大亏损,2004年就决定退出彩电和彩管制造领域,而转向数字电视芯片、平板电视和涉足娱乐领域。因为中国家电企业竞争激烈,微薄的利润使得中国生产商无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或者说是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没有实力和时间去研发核心技术,掌握产业链制高点。这就是中国制造业流行的中国技术无能主义。TCL希望并购国际品牌能够为中国企业的战略突围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而且李东生也看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当汤姆逊有意卖掉彩电业务时,李东生马上上钩。汤姆逊数次主动找到TCL寻求合作,李东生也和联想一样,刚开始嫌弃他们要求控股权没有答应,后来汤姆逊不要求控股权了,李东生马上
“抓住了机会”。但后来的大亏损使他不得不承认:当时没有聘请专业的顾问公司,不了解汤姆逊欧洲市场的情况。 联想与TCL都是同业同位并购,都是已有制造业产能和市场的延伸,只是换个好看的品牌,大一点的渠道,以及硬一点的技术,属于典型的同业同位并购。
但京东方不同,它是沿着产业链往上走,是同业上位并购,相中的是上尉(上位)的女儿。STN-LCD是“超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器”,是LCD行业中TFT-LCD之外的第二大产业;OLED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是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
京东方瞄上现代这两项技术是从1998年开始,在并购之前,京东方用5年时间准备相关人才和资源。其中第三年时,京东方又先以合作的方式打入上尉家,与韩国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SEC、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合资,在韩国设立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将之作为收购主体。通过先期的收购和合作,京东方培养了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深刻了解了液晶产业的发展趋势,选择2003年出手,只是时机成熟。
当时,现代液晶业务因为金融危机支撑不下去,而不是因为没有前途,才给了京东方机会。
台湾电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郭圣昌认为:“京东方只花了不到4亿美元,买到的绝对资产和技术至少价值20亿美元。”接下来,京东方又以10.5亿港元收购了香港显示器厂商冠捷,打造了完整的液晶显示产业链。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多只能是蛇吞象,收购时就资金不足,娶到手之后,也就很容易钱不够花,倒在现金流上。在联想、TCL和京东方的并购中,其财务能力都受到巨大考验,但综合比较起来,最终财技胜出的是京东方。
&&&& 联想被私募束缚了手脚
&&& 联想在并购上不缺钱,这是杨元庆一再强调的。但事实是,联想并购IBMPC时,手上只有30亿元现金,而收购价格是12.5亿美元,其中8亿美元要求现金,4.5亿美元股票,还要留出2.5亿美元现金备份,以应付一些突发状况,还要承担5亿美元债务,差距不是一点点。为收购成功,联想决定私募,对方正是竞购伙伴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 Capital
LLC),三家联手向联想投资3.5亿美元,代价是联想让出约10.2%的股权,并允许他们2.725港元的价格执行约2.37亿股的联想股份非上市认股权证。
虽然联想并购时的负债率仅有27%,还算吃得消,但外资股权还是乱了新联想的阵脚,为照顾他们的意愿,新联想在整合上迟迟不敢动真格,只管消炎,不管手术,结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联想短期战略至上的最大效果就是表面业绩上升,股价上升两倍,使三家机构的投资价值上升到百亿港元。2007年,三家趁股价高峰套现30亿港元,已然收回成本还小赚一把。
&& & TCL举债赔进了家底
&&& TCL是先甜后苦。在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过程中,TCL国际并未掏一分现金,只是向合资公司转移全部电视及DVD业务和资产,对方也注入相应电视及DVD业务及资产。而在组建T&A时,由于TCL手机业务不好,TCL在注入相关业务的同时投入贴进去5500万欧元现金。
这笔生意看起来比联想的划算,但李东生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头。合并后的业务不仅没有带来盈利或产生协同效应,降低成本,反而不断亏损。结果,TCL不仅交易时的银团贷款还不上,还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引起股东不满。合资公司的吞钱能力超出了李东生的想象。并购仅一年,TCL集团香港公司为筹集合资公司运营资金,就先后向国外金融机构借款超过10亿美元,资产负债率趋近70%,短贷长投、借旧还新,使得财务风险加大,并且降低以后的筹资能力。
在TCL通讯收购阿尔卡特后,现金流紧张更加明显。合资公司成立后,3个月内亏损6300万港币,一向靠打“广告战”过日子的TCL移动,竟然在合资后暂停支付各地分公司三个月的广告费用,总部直接发布的广告也少得可怜。李东生悲凉地说:“TCL过去20年中创造的巨额利润在不成功的国际化过程中被消耗殆尽。”
&&& 京东方融资赶上了低谷
& & 实力不如联想和TCL的京东方进入资金和技术密集的液晶面板行业,担负的财务压力显然最高。但幸运的是,京东方领导人王东升本身就是位财务专家。京东方3.8亿美元收购资金精打细算:自筹1.5亿美元;以资产抵押方式,向韩国金融机构借款1.88亿美元;以资产向现代公司获得卖方信贷0.39亿美元。
虽然京东方的负债率高达70%,但王东升十分自信京东方能够度过困难时期,因为他早已计算好了拿韩国的生产线去上市融资。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2004年,该计划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坏消息纷至沓来。
液晶产业景气周期在2004年下行,导致规模尚小的京东方2005年至2006年连续亏损额达到33亿元,王东升也一度深受质疑。最后不得已出售了冠捷的股权,换来22亿港元收益,才以财务投资大赚抵消掉产业并购大亏。不同的是,京东方借并购换来了新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国内TFT-LCD行业的领先地位。
2006年,京东方迎来了产业的上行周期,顺利完成五代线月产能由60K(玻璃基板)扩大至85K(玻璃基板)。2007年行业回暖,蓄势待发的京东方平均每月赢利超过1个亿。2008年,产业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京东方投资175亿开工6代线,并以300亿资金计划图谋8代线。
谁的公司谁做主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其实最大的障碍是整合。如何消除文化隔阂,如何缩小管理差距,非常考验企业家的智慧和魄力和耐力。事实证明,很多企业家只有并购的魄力,缺少整合的魔力。
&& &联想:我的公司你做主
在2008年11月之前,联想还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标兵和国际化的榜样。柳传志对整合的预想是,毛巾里拧水,把IBMPC25%的高毛利率和联想的低成本运营能力结合起来,扩大利润空间。然而,因为文化和管理的巨大差距,这一设想完全被束之高阁。联想在IBM面前,天生就有一种不自信和患得患失的卑微,也缺乏国际化的专门人才储备,仓促上阵,这种劣势是柳传志号召每天学一小时英语也改变不了的。为确保成功整合,联想妥协迁就IBM成为化解分岐的第一原则,处处让着老外们,生怕他们一罢工,IBM就不转了,联想就傻眼了。联想首先专门与对方的高层骨干谈远景,承诺他们工资待遇不变,将以前的IBM股权、期权改成联想期权。联想原计划的双总部战略,也因IBM
PC的高管坚持而改为单一总结,仍设在纽约。IBM老员工、惠普和戴尔空降兵拥有更好的薪酬待遇,出差头等舱,每天拿着比联想员工高几倍的出差补助。
毛巾拧水战略未执行,国外市场的人力成本反而从6亿美元上升到9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联想人的积极性,导致联想本土培养出来的多位高层离职而去,内部因此还差点搞出帮派主义。
因为急于消除文化隔阂,联想在战略上明显乱套。IBM偏好高端机和商务市场,联想重视消费市场,结果IBM占了上风,而市场恰恰风云变幻,笔记本消费市场大暴发,联想错过了良机,被华硕等对手抢先,直到2008年才回过神来,推出“Idea”品牌,但为时已晚。
更糟糕的是,并购三年,为保持表面稳定,联想竟然一直没有彻底解决供应链整合问题,结果不仅海外市场失利,国内市场份额也降到30%以下。
&&&& TCL的并购对象选的最失败,但在整合上,李东生反而比柳传志显得坚决,没有迁就,没有掩盖问题。
TCL也是并购后人才严重不足,仓促上阵,工作经验满一年,就敢外派,结果一窍不通,只能放手让TCL汤姆逊(欧洲)按旧模式自转。2005年结束时,TTE欧洲出现6000万欧元亏损,幅度远超李东生预期,于是他马上派一个人调查,答案是“情况正常”。李东生不信,于2006年2月派出一个调研小组前往欧洲,才真正有结果:过去一年多,欧洲市场发生巨变,平板产品取代传统CRT彩电的速度太快。
到2006年底,欧洲市场的平板产品占有率从数量上已超80%,从销售额上已超90%。李东生决定不再放手,他迅速投入9000万欧元重组TTE,用尽人员调整、组织重组、业务重组等措施,但TTE欧洲业务依然持续3年巨亏。2006年,李东生只好宣布分手,结束欧洲业务,只保留OEM业务。这相当于放弃了汤姆逊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象征着当初并购的目标被放弃。
幸运的是,经过壮士断腕,如今的TCL集团经过削减业务,重新实现盈利。其后,李东生大作《鹰的故事》,成为中国管理名篇。
&&& 京东方的并购整合目的性最强,就是拿来技术(TFT-LCD),然后在国内落地生根。
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要的不是对方的品牌、渠道,也不是要搞国际化,要的就是对方手里的全套知识产权和完整的研发团队。
韩国人很快发现,京东方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速度奇快,因为王东升在8年前就开始自主研发与人才储备。目前,京东方已形成了外籍(专家)雇员和本地技术团队相结合的完整研发团队。
在京东方无孔不入、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策略下,经过5年消化、吸收、提升,京东方获得了自主建设高世代生产线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核心能力。
京东方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建成投产的5代线已实现高效率运营,在原材料成本高出对手7个点的条件下,毛利水平甚至高于LG和友达。目前,京东方与日立、LG形成的液晶技术标准以比液晶老大夏普更先进的技术,占据了全部液晶面部产品35%的份额,如果八代线顺利建成投产,该标准的市场份额将提升到
55%。京东方完全掌握了液晶面板产业的话语权,这在中国企业还是第一次。
京东方的最妙手笔是在获得技术之后将韩国子公司剥离。对比如今的上汽双龙乱象,京东方的整合智慧不言自明。
&国内并购与私募融资要闻
1、华胜天成完成并购香港ASL
2、神州数码并购日本SJI& 海外扩张成软件业新基点
3、东华能源1720万美元收购苏州碧辟公司
4、华夏医疗6亿港元收购连锁药店
5、18亿港元 海通证券成功收购香港大福
7、好乐买获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
8、凤凰卫视(02008.HK)旗下凤凰新媒体获2500万美元注资
9、诺华收购浙江天元85%股权 进军中国疫苗市场
10、外资私募豪赌泰康人寿:27倍PE高价叫卖应者众
发件人:&union& &&
09:19:10 +0800收件人: &&Undisclosed-Recipient:;&@263.net& 抄送:标题:
过度的国企垄断破坏了社会和谐;中国清廉指数下降,如何继续反腐败?发达国家的官员廉洁度及反腐败措施;如何对付裸官与外逃贪官
过度的国企垄断破坏了社会和谐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胡星斗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电力部门正在酝酿居民电价的上涨,进行阶梯式电价改革,有人测算涨价后两大垄断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可增收约730亿元。另据《羊城晚报》报道,中国电信电力两年违法收费50亿元,其中电力违法收费27.4亿,这一数字还仅仅是专项检查核实的数字。
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对全国17个省的企业生产的34种电表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75%的电表都出现了正误差,也就是走的快。家庭正在使用的电表“走的快”的,最大达到28%,大多数快10%左右,也就是说居民每年要多掏10%―28%的电费。据调查,电表走的快的原因是,电表大多数都是由电力公司统一购买后给用户安装的,电力公司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时将电表调快,否则,会以产品“不合格”的理由而拒绝购买。电力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仅垄断了电力的经营而且包揽了一切电表的校对与安装,这种荒诞的体制给垄断部门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创造了条件。
不仅电力部门,而且其他的过度垄断的国企都因为制造了腐败、贫富差距,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了法治,而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国际组织曾经对154个国家进行调查,结论是国有企业垄断越严重的国家越腐败。目前,特权垄断正在造就中国不断打破记录的腐败额,中石化一盏灯156万,装修大楼4亿多,中石化原老总陈同海受贿近两亿元,他平均每天公款消费4万多元。
过度的垄断形成了分配不公,扩大了贫富差距。垄断国企的职工占全国职工的8%,但其工资总额却占全国的65%。国有垄断的金融、银行只给大企业、跨国公司贷款,难以给中小企业、个人、农民融资,造成了企业的两极分化――肥得流油的垄断国企与朝不保夕的私企并存。同时,垄断国企对私人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民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恶化的经营环境,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个体户的数量都急剧减少,特别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我国“国进民退”,担负着全国70%就业任务的民企风雨飘摇,城市工人、农民工的工资与就业越来越陷入困境,普通老百姓如何能够致富?
国有垄断导致了经济低效率。据美国《财富》杂志:尽管中石油、中石化在2009年世界500强中名列前茅,但他们的效率只有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1/23。另据测算,中国垄断的电力、电信等公司的资本利润率只有世界同类同规模企业的1/5~1/20。另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国有投资失误率为30%。
在俄罗斯,法律规定只要石油价格超过约每桶20多美元,那么石油利润的65%~90%归政府财政。由此,俄罗斯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对于俄罗斯人民近几年民生的极大改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是,中国的石油交给了三个利益集团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石油利益和价格的垄断不但不能有助于改善民生,反而恶化了民生,导致油价大大地高于美国的价格。同样,电信垄断也导致了固话、手机收费的畸高,损害了民生。
凡是国有垄断的市场经济,必定是公权力肆意扩张的市场经济,也是特权泛滥的市场经济,这样的市场经济因为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法治,必然遭到民众的怨恨。事实证明,过度的国企垄断不仅无助于经济现代化和民生福祉,而且败坏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损害了社会正义,破坏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政府的职责不是参与企业经营和微观经济活动,更不是庇护特权利益集团,而是保卫私人产权、制定经济活动规则、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譬如制定有关石油税收、电信保密、保护公众利益的法律并且强制执行之。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半途而废的危险
天津财经学院教授& 李炜光
今年前三季度以来,伴随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航空、钢铁、房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也再次出现了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伴随着这轮国进民退的趋势,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改革方向将往何处去?
  提问:因为做媒体特别想听到不同的声音,就是今天来参会的专家们,没有专家给出我们非常有说服力的论点、论据,就是政府为什么参与“国进民退”这样的举措呢?是不是真正独立思考的经济学家们并不认同中国政府这样的行为?
  宪政经济学家李炜光:其实在历史上,只要不打仗、不折腾,维持个二三十年的经济繁荣不足为奇,跟统治者的政策多好没太大的关系。可是这种繁荣缺乏可持续性,到了一定时候必然会出现问题,也就会出现“国进民退”这样的东西,比如西汉从高祖刘邦到武帝这70年就是一个繁荣期,与匈奴作战后开始走下坡路,出现财政危机,于是任用桑弘羊搞“盐铁专卖”、“算缗告缗”,剥夺商人利益以充实国家财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国进民退”;宋朝初期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即国家不限制民间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大商人,贫富差距拉大,后来就出现了强化国家经济力量的王安石变法。这种情况成了一个规律,在历史上循环往复地起作用,每一次都带来民间经济的一场巨大的灾难。
  “国进民退”的再次出现说明,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促动着中国的进步,但几十年过去了,真正的、规范的、民主法治的市场经济还没有到来,我们其实并没有走出多远。现在我们几乎什么都不缺,外国人用什么,我们这里也用什么,硬件上不比他们差,甚至比他们还好,但这并不说明我们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我们不过是在享受现成的物质文明而已,自己原创的技术和产品没有多少,精神层面的、能给别的民族国家带去智慧的东西就更少了。
  多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非常巨大的和无所不能的政府,而民间一般都是非常弱小的,而法律也不是能够保障民间权利和利益的法律。每当民间经济比较活跃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的经济最为繁荣发展的时候,却也往往是政府之手要伸将出来的时候。所以一旦民间经济发展起来了的时候,就得小心着,接下来国进民退的事儿就该发生了。说起来,中国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延续着自己的那种一成不变的历史而已。中国现在又一次走到了河中央,再往前走就可以安全上岸,现在正犹豫着往前走还是退回去的问题。无论往前还是往后都有危险,但相比较而言,前进才是生路所在,后退则无生。此时此刻,分析一个政府的所做多为,不必看他都说过些什么,关键是看他做过什么和将要怎么做。
  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有一种预示,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不会很顺利,有可能出现一个挫折,甚至存在半途而废的危险,而规范的、宪政的和法治的体制却可能很难建立起来。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政府把社会上所有的资源都掌握起来,如果他能做到公平分配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恐怕不会那么乐观。我这有一个数据,1978年到2006年,这个期间中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下降的趋势而不是上升的趋势。30年以前,中国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大致上可以占到89%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把政府应该承担的服务换算成可比的数据加以计算的话,那时还可以把基本上的公共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在农村创业做什么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