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制造业中行和工行国际化水平平

热门关键字:
徐迎新:如何提升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中国制造2025专家解读系列六
[编辑:Qsj]&&[发布时间:]&&[纺织服装周刊]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包括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纺织工业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优势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已经具备通过全球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各项配套举措将给企业境外投资布局创造良好时机和机遇。
  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已有了较为丰富的实践探索,行业境外投资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纺织业对外投资几乎涵盖了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从上游的、浆粕、麻等原材料,到棉纺、毛纺、化纤等中间产品制造,再到终端的、产品和纺织机械等都有所涉及,地域也几乎覆盖全世界。
  当前,棉纺和针织行业是境外绿地投资的热点。天虹、百隆、华孚等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棉纺投资合计已接近200万锭。雅戈尔、申洲、鲁泰、东渡和即发等骨干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国家扩大绿地投资。在、品牌、研发和市场资源掌控方面,如意收购澳大利亚卡比棉田农场和日本瑞纳、富丽达并购加拿大纽西尔溶解浆公司、雅戈尔收购SMART和XINMA股份以及金集团收购欧瑞康部分资产等,都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的较好战略选择。此外,以江南布衣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也在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布局。
  展望2025,纺织业在跨国布局阶段应该重点抓好两条主线的工作:
  一是以我国产业资本为主导,通过绿地投资、合作进行生产力跨国布局,打造&中国+周边国家&(重点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维持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国际领先优势;二是产业资本通过积极主动的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产业链两端的原料资源、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垂直延伸和掌控,带动行业整体上朝世界纺织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面对国内综合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积极主动的全球布局,巩固产业在全球纺织供应链中优势的同时提升在全球纺织价值链上的地位,是纺织人建设纺织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5 E-mail: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
纺织专业工具
服务热线: 5
客服邮箱:service◎
投稿邮箱:gao◎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0
青岛网监备案号:66 &
鲁ICP备号 &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郑重声明:锦桥纺织网及子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您已登录QQ
您未登录QQ
400-019-0708您当前的位置 :&&&&&&&&&
解读:提升中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六大发展战略
 编辑:包天墅
  “十三五期间”为中高端发展目标所应该坚持和完善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其主要设想是:为解决需求不足问题,需要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扩大消费战略;促进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必须实施促进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战略;实施新开放战略,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即实现以下六大战略——
  1 新型城镇化战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既可最大程度释放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的水平。要彻底改变城镇化以房地产化和土地城镇化为中心的旧发展方式,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化农民工为“完全市民”。
  还要特别注意,新型城镇化不仅要积极“化人”,而且必须按现代化的规律建设城市,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效率,提高城市对人口的容量。这里最关键是着力检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问题,从治理“规划病”入手治理“城市病”,防止“城市病”全面蔓延,为此,我们建议应以“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基础,实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升级规划,重新规划和整治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2 扩大消费战略
  在经济政策更加重视扩大消费的作用,不仅能优化需求结构,扭转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趋势,而且能显著提高民生福祉。投资是手段,消费是目的,市场经济是消费驱动的经济,是消费者主导的经济,扩大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不仅能消化一些过剩产能,而且能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人均消费水平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扩大消费,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其次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这两方面都可能扩大消费的空间,释放我国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特别是要改变“以吃住为中心”的消费观,转为“玩乐为中心”的消费观,从需求上讲,“玩乐”弹性更大,开放性强,如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等,具有无限性,也更有品位,需求品位高,就会驱动企业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能力提高。因此,必须鼓励汽车消费、休闲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加强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教育、公共医疗水平,促进健康、养老事业发展。
  3 促进服务业发展战略
  加快服务业发展,不仅能显著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而且是扩大就业、缩小居民收入差异的重要渠道。服务业历来是就业的蓄水池,过去每逢经济周期性调整时,服务业发展都会比工业更快,对调整期的经济起重要支撑作用,这次也如此。但这次不仅是周期性的,而且是阶段性和趋势性的,服务业发展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服务业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直是我们的短板,目前发展速度仍偏低,主要是受到各种体制机制和政策的限制,必须从改革和开放两方面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劲推进力,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要像过去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发展,把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与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重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战略
  这是促进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的关键。通过完善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显著提高一些战略性产业(汽车、节能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已形成一定新的优势产业(如高铁、光伏产业、造船业和支线飞机)继续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跨部门、跨行业兼并重组,对民营资本的兼并重组提供更多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坚决压缩无效、低效过剩产能。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开始变化,不再是劳动力便宜,资源和要素价格低价政策也不符合国情,需要改变。要壮士断腕,下决心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将资本和社会资源转移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战略发展轨道上来。需要提及的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也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如促进城镇化,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增加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促进产业升级,等等。催生房地产泡沫的社会资金退出房地产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将它们导入产业升级部门和公共部门。为此,要着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繁荣,建设资本市场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
  5 新开放战略
  我们经常把开放与改革并列,称之为改革开放,实际开放也是改革,开放是对封闭的改革。开放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就是让出市场,让出领域,让外资进入,由此形成内资与外资竞争合作的局面,从而扩大投资、增加产出,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内开放就是许多产业和领域,通过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引入民间投本,形成国内有效竞争格局。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是一种升级版的对外开放,既包括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参与发展,也包括我们大规模的输出资本,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从资本引入大国转向资本输出大国,这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变。新开放战略包括以下重要内容:
  首先是开放促改革。建设一些可复制的自由贸易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的新管理体制。从领域上讲,由制造业开放转向服务业开放,新开放战略的领域重点是服务业,借此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
  其次是实施全面的“走出去”战略。“走出去”不能再停留在寻找资源的初级阶段,而要进入到一个以产业输出和资本输出为先导,占领全球市场,与全球一流企业开展直面竞争的高级阶段。这里关键是学会“打客场”,竞争比赛不可能总是选择“打主场”,真正的国际竞争是“主客场都有的竞争”,最终确立资本输出大国、强国的地位,形成更加深入的全球影响力。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外交战略更多的要打经济牌,开展全面的经济外交,根据这一要求,国家主要领导人自然成为中国产品的最大“推销员”。这里最主要的是要加快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以此加强与周边以及全球经济的互通互联,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降低我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交易成本。
  再次是打造我国产业经济新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对外的双重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实现金融竞争力的提升。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人民币的可兑换和国际化,显著提升我国的金融影响力。四是加强各类国际区域合作,参与和主导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规则的制定。在贸易和投资与全球进行深入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谋求我国国际利益的最大化。
  6 新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走的是一条非均衡发展道路,通过沿海开放,让沿海先富起来。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做重大的调整,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上,形成平衡发展格局。这一转变将产生一举多得的积极效果。既能通过形成新的区域增长点而扩大消费需求,又能通过缩小地区差距来缩小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从而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目前我国的发达地区人均GDP接近或超过1万美元,但多数中西部省市区人均GDP不过5000多美元,刚刚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有的地区才3000多美元,地区发展差距巨大,这种差距也是潜力,缩小差距,就能释放出巨大的内需。
  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可能概括为“1+1+X”。第一个“1”,促进长江经济带升级发展,通过长三角的“龙头”作用,带动“龙腰”起舞、“龙尾”起飞,实现东中西协调发展,在沿江中上游形成许多新的区域增长点。第二个“1”是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统一布局规划,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着力治理雾霾和大城市病这两大“顽症”。“X”就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乃至较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地区培育一批区域性增长点、带,这也应作为区域均衡战略的重要部分。
原标题:助力中国经济的六大发展战略
我来说两句
·&············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经验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经验研究
【摘要】:应用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在有效控制了管理层特征、国有经济比重、企业规模和经营风险等变量后,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上国际化程度对于绩效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如果分别从深度和广度独立核算国际化程度时,研究发现国际化深度对国际化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国际化广度对国际化经营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通过拓展海外市场范围,从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和销售中的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国际化扩张模式仍是当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现实选择.产权结构对于国际化绩效的负向影响和管理层持股的正向影响也为国有控股企业提升国际化绩效提出一个解决思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224;F424【正文快照】:
学界对于企业国际化水平与绩效关系研究至今已有40余年,涉及学科包括战略管理[1]、国际商业[2]和金融领域[3-4].理论基础包括金融资产组合多样化、组织学习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以及资源战略管理理论.不同学科对企业国际化水平和绩效关系的解释和影响程度乃至方向也大相径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晖;邹慧敏;;[J];管理科学;2010年02期
纪春礼;李振东;;[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钱海燕;张骁;杨忠;;[J];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杨忠;张骁;;[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宋渊洋;李元旭;;[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4期
夏清华;;[J];中国软科学;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黄卿;杨婵;;[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蔡卫东,赵进,周祖城;[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刘松柏,李姝,顾小明;[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杜朝晖,常为;[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霍荣,项义军;[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潘毅刚;[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程南洋;杨红强;聂影;;[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张淑惠;史玄玄;沈咪;;[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陈莉;李东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益民;水兵兵;;[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周建;方刚;薛楠;;[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周建;尹翠芳;方刚;;[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媛;[D];湖南大学;2010年
杨丽丽;[D];江苏大学;2010年
陈杰;[D];复旦大学;2011年
章丽厚;[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孙慧敏;[D];武汉大学;2011年
郑蕾;[D];天津大学;2011年
吴永红;[D];四川大学;2002年
陈恒;[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吴显英;[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许晓华;[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翊;[D];暨南大学;2010年
李黛芬;[D];暨南大学;2010年
吕佳芳;[D];浙江大学;2011年
付晓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祁俊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灿;[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史敏;[D];南京大学;2011年
邹奕杰;[D];南京大学;2011年
杨薇;[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马颖翩;[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雷;宋顺林;;[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张骁,杨忠;[J];当代财经;2005年08期
王国顺;胡莎;;[J];系统工程;2006年12期
邓建平;曾勇;;[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刘运国;刘雯;;[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冯天丽;井润田;;[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朱诗娥;杨汝岱;;[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许晖;姚力瑞;;[J];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汪金龙;李创霏;;[J];经济管理;2007年24期
彭丁;[J];沪港经济;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宇辉;;[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年02期
李宇辉;;[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汪斌;金星;;[J];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廖骏;;[J];中国劳动;2007年03期
许明星;;[J];经营管理者;2009年20期
许明星;;[J];经营与管理;2009年12期
刘文博;;[J];交通企业管理;2010年03期
杨岩;;[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高山;;[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齐献忠;[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华锦阳;;[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易成栋;勾婷;;[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继平;李文溥;;[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田祥宇;;[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周诚;;[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夏兴园;萧文海;;[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任建华;;[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王燕武;郑建清;;[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徐林清;陈碧莲;;[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苏雪串;;[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欧阳四平?黄晓蕾;[N];农民日报;2008年
胡嘉莉;[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田苗苗;[N];房地产时报;2006年
见习记者 
张达;[N];证券时报;2006年
吴芳兰;[N];常州日报;2008年
黄乘佚?记者
庞彩伟;[N];中国质量报;2008年
郑作时;[N];中国经营报;2009年
马勇;[N];中国航空报;2010年
刘兴;[N];南昌日报;2006年
夏文俊?记者
曾星;[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双;[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王群力;[D];山东大学;2008年
蔡丛露;[D];厦门大学;2007年
黎煦;[D];浙江大学;2005年
王宪明;[D];山东大学;2007年
徐涤非;[D];吉林大学;2012年
陈大龙;[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李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陈爱贞;[D];厦门大学;2006年
徐忠伟;[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雪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王丽;[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符娴;[D];湖南大学;2007年
李欣欣;[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袁洪泉;[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邓进;[D];浙江财经学院;2008年
宋敏健;[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史敏;[D];南京大学;2011年
刘杉;[D];暨南大学;2011年
王身广;[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财经频道>>正文
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六措并举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能力
14:04来源: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王胜先)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日前在第五届国际金融市场
分析年会上表示,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一张名片,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还处于很低端的发展阶段。
  徐乐江指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普遍缺失是限制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根本原因,长期的低成本支撑的廉价出口透支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能力。同时,中国制造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战略,在整体上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缺乏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使国际化更增添一份困难。
  “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国制造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徐乐江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国际化能力:
  第一、建立本土市场最佳竞争力,中国制造的海外成功必须建立在本土成功的基础上。
  第二、中国制造企业要制定严密的国际化战略,有战略就会发现满眼都是机会,没有战略满眼都是风险。企业要对自身的能力特点、行业前景等作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身的国际化目标和路径。
  第三、提升创新能力是国际化的基础,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要体现在整个企业的流程当中。
  第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化人才是关键,中国企业目前不缺引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实力,缺的是能够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作用的机制。
  第五、将培育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制造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软肋就是缺乏品牌的先导,国家要从体制、机制上确保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和完善。
  第六、妥善平衡“风险”与“机遇”的关系。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是对跨国投资风险的畏惧,企业要做好充足的功课,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能掉落同一个陷阱,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允许国有企业有试错的机会。
  (王胜先)
(编辑: newsroom)我要评论
一键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赞助商链接
大洋财经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升国际化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