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相机报价r5相机价格 这款旧款相机大概多少钱?

>> 莱卡相机
编号:au334
品种:单反相机-单反相机
属性:胶片单反相机,,50-59年,,铁皮冲压,,标准镜头,,东风,,德国,
简介:如图,功能完好正常使用,卷片轴有一点磕碰可修复不影响使用,其他品相完美,皮套下面改装了两个暗扣便于取相机,德国原装比较少见值得收藏
拍卖历史档案 (出价14次)&&&&&
商店【怀旧收藏小屋】“单反相机”目录下其他拍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单反相机 >> 莱卡相机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徕卡,一个相机传奇
徕卡,一个相机传奇
本文转载自wuwei1101徕卡,流淌着德国血液的制造传奇。长着一个方下巴的鲁迪·施佩尔(Rudi Spiller),军人般笔挺地伫立着,他就是德国徕卡相机股份公司的CEO,头发略显凌乱,在那副无框眼镜的背后,是他鹰一般锐利的双眼。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施佩尔信心满满的向公众介绍了徕卡推出的三款新产品,在向大家介绍这些徕卡的最新成就的同时,也对其在摄影界的领导地位充满了信心。在用不同的语言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打过招呼后,他称赞了徕卡致力于追求卓越的努力,并用一句话做了总结:“我们的精密度是完美的”。徕卡M9在当天初次登场,他是M系旁轴相机的最新型号,而这个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这一系列的相机在1954年就已经成为了经典,而如今又被完美的重新设计了。”施佩尔说到。这番话语不禁令听众们揣测是否未来还会诞生M10。如今,距离M8--徕卡M系列上一个型号的闪亮登场已经过去3年(升级版的M8.2也有一年了)。在M9发布前,《连线》杂志走访了位于德国索姆的徕卡工厂,让我们走进幕后,来看看徕卡是怎样制造那些举世闻名的相机的。本文展示了这间历史悠久的公司的几个画面,既有徕卡严谨的制造工艺过程,也有她在未来数码化上的努力。- - -上图:这是徕卡M8组装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机械部件已经就位,但取景器、镜头以及电子部件还没有安装上去。徕卡相机的制造工厂坐落在德国索姆。许多制造装配徕卡产品的雇员都已经为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之久,斯托芬·丹尼尔斯(Stefan Daniels),现就职于索姆的工厂,直接参与了M9的研发,他在15岁那年就开始用徕卡相机拍照了,并且在徕卡工作时取得了技术工程师的学位。Photos: Jock 没有哪种拍摄能做到完全照搬主体,也没有任何图景能左右镜头。但获得理想画面是摄影师孜孜不倦的追求,这对器材也提出了要求。恰到好处的设备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对于几代纪实摄影师来说,徕卡正是这样的利器。阿尔贝托·柯达手中诞生的那张切·格瓦拉;越战中,黄幼公拍摄的一位赤身女童哭逃景象;以及1945年二战结束时,由阿尔弗雷德·艾森士塔特拍下的时代广场水兵—护士经典热吻画面,无一不是徕卡的经典之作。实际上,这家公司完全有资格宣称从一开始它们就为这样的典范铸就了可能。紧凑的机身、低调的风格、可靠的性能使得无需二次准备就能捕捉到自然画面。- - -上图:工程师正将相机的感光元件:CCD嵌入M8的机身内。柯达为徕卡量身定做了这款CCD。传感器由微型镜片覆盖,获得光线从中间到四角的高均匀度,而每一个微型镜片的大小,仅相当于人类的发丝。CCD被安装完成后,工人们会将轻质镁合金机身框架组装,同时,环绕左右的重铜结构,能为最为脆弱的内部器件提供防护。正在安装的电子元件,这部M8可以被设定基础功能,工程师们可以通过它来测试其它相机更多的性能指标。最终完工时,这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家伙”会将1800多个部件囊括其中。Photos: Jock 在20世纪初,作为工程师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在位于德国韦茨拉尔市的“徕兹”光学设备厂工作。巴纳克喜欢探索自己周围的高山,而通过一台箱式照相机来记录自己所遇到的景色,这个照相机必须有它的伴侣配合——那是一包很重的玻璃片(注:早期照相机曾用玻璃作为感光底片)。于是巴纳克设计了一种可以装进口袋的照相设备,使用优化过的电影胶片——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台35毫米相机。巴纳克的老板给这种新产品命名为“徕卡(Leica)”,即“徕兹相机(Leitz camera)”的缩写。最初的型号在1925年开始量产,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型徕卡(Ur-Leica),并且徕卡的传奇就伴随着它一起走下装配线。早 在1928年,苏联宣传大师亚力山大·罗钦科(Aleksandr Rodchenko),以及摄影随笔之父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都拥有徕卡。另外还有一些这个领域的大师,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他用徕卡工作,为街头摄影和战后纪实摄影做出了卓越贡献。- - -上图:徕卡的工作人员要对每一台相机进行严格的测试,检查相机的每个系统,包括快门计时,测距仪,和对焦系统的准确性,还有CCD的感光灵敏度和一致性。在这一步的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正在确定相机取景器的准确度。每一个相机的取景器都要在组装好了以后进行调试,徕卡要求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和通过镜头捕捉到的图片之间的对焦误差不能超过0.0001毫米。在徕卡的装配车间里,安置着组装类似相机的工作台。M8和M9与其他使用类似技术的相机都在这里平行的进行装配,装配一台相机的整个过程需要大约35个人工作8小时。任何一个小的灰尘进入到相机内部都会造成大问题,所以徕卡的工厂有一些洁净室。这里的职员都要穿低静电的鞋,以防止灰尘吸附,另外,在装配区入口处的地板上还有吸尘垫。生产线上,所有纸制品都要用塑料纸覆盖,防止任何小的纤维离开纸页进入空气当中。此外,工作人员们也得带着发罩。Photos: Jock 徕卡小而安静的快门使卡蒂埃·布列松(Cartier-Bresson)和他的摄友们可以在公众场合从容拍照,却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除了便携性之外, 徕卡引以为傲的光学镜头也和公司深厚的光学技术底蕴相得益彰。精准和便携双剑合璧,打开了新写实主义的大门,或者正如布列松所说,莱卡“完全就是我眼睛的延伸。”从那时起,布列松的感受在摄影师之间流传,同时徕卡也不停地沿着自己的原型向前演化。- - -上图:徕卡工厂中,成箱的M7部件正等待组装。徕卡公司市场部门副总裁克里斯坦·埃尔哈特告诉我们,徕卡的技师之所以对制造过程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就非常渴望使用公司的产品。 “我们的许多员工,不管他们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学习动机,”埃尔哈特说道。“每个人都把摄影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当你为徕卡工作的时候,这种爱好会融入你的血液。”一台客户定制的徕卡,外表面覆盖着鸵鸟皮。徕卡的定制,让客户可以自己选择相机的外饰细节,例如相机成品、按钮或者皮套的颜色。客户还可以定制取景器的放大率和取景器明线的位置(框住透过取景器看到的图像的小框)。技师正在对相机的测距仪进行微调,使之和相机镜头同步。大部分徕卡相机的精调都是用人眼完成的,而不是通过计算机或者复杂的光学仪器。这位技师正在使用景框线对测距仪的聚焦装置进行检查和调整。徕卡M系列的相机都不是自动对焦的,但手工正是徕卡引以为傲的地方。Photos: Jock 徕卡M系列连动测距相机(从1954年的M3开始)在许多著名的摄影师中有特殊的地位。吉米·马歇尔(Jim Marshall)使用M系列捕捉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焚烧吉它的时刻,还拍摄了披头士最后一次登台的盛况。“我只用徕卡,已经50年了,”马歇尔说,“从技术角度来说,徕卡镜头的清晰度是无以伦比的。”- - -上图:工程师桌上还未进行量产的徕卡S2相机。S2是专为专业摄影师设计的大幅照相机,拥有一枚375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大小达30X45mm(比普通35毫米相机的24X36mm传感器大出56%)。它的售价高达22000美元,这注定它只是少数人的专享。徕卡产品交流部门主管拉尔夫·哈格诺埃(Ralph Hagenauer)在徕卡总部的大厅中查看整个徕卡相机家族。徕卡的总裁经常援引公司的长久历史,把最新产品看成徕卡百年研发积淀的子孙后代,极具纪念意义的原型徕卡就是这一切的发端。原型徕卡由徕卡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于1913年研发,它是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照相机,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大量生产。随后,徕卡有了其它的重要技术进步,包括自动对焦,尽管这项技术在早早地就卖给了美能达。Photos: Jock 和其他M系列的忠实拥趸一样,马歇尔认为它的测距仪控制简直就是“第二天性”,他还补充到,“我和它密不可分,它中有我,我中有它。”金·里奇科米是一位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记者。他认为测距仪比自动对焦要快。“只要我看到了东西,我只能容忍很短的对焦时间。”和用户的认同一样,徕卡相机润物细无声的魅力也是徕卡成功的关键:许多人说在熟悉了徕卡相机之后,它就像消失了一样,摄影师唯一要做的就是自由地取景。- - -上图:它们看上去就像巨大的镇咳药片,但是这些玻璃毛坯最后会被研磨和抛光为徕卡的21毫米f/1.4镜头。徕卡根据玻璃的纯度、可用性和价格,向全球各地的主要玻璃生产商进行采购。徕卡索姆斯工厂使用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按照徕卡的规格定制的,并且通常采用了公司高度保密的专利工艺。Photos: Jock 但是徕卡也有自己的痛处。马歇尔和其他一些人士指出,因价格过高,初学者对旁轴系可望而不可及。2006年,第一个数码家族成员M8上市了,售价为4800美元,且不含镜头,这对任何摄影者来说都是笔不小的开支。除了昂贵的MSRP,M8也没有采用全画幅传感器,这一点甚至让徕卡的资深粉丝重新考虑购买。“现在形势太坏了,” 最近卖掉徕卡的科曼齐(Komenich)说道,“他们损失了许多像我这样拥有小传感器的用户。”M8也因一些小技术出现差错而饱受非议,比如对红外线的过度敏感而导致图像黑色部分偏紫。许多用户反应M8的快门声音太大,这使一向以徕卡静音、低调为荣的用户失望。徕卡马上为不满的M8用户提供滤镜,以解决色差问题,但是直到2008年徕卡才解决了部分技术问题。- - -上图:在电脑控制磨床上的天然玻璃,将被用来制作徕卡21mm f/1.4镜头镜头生产阶段,一个技师正在监控一排抛光机徕卡镜头打磨误差在1/2000个毫米,比人类头发细1000倍Photos: Jock 徕卡一般得等待多年,才会继续发布M系列新品,但是在数码时代,其它市场却在发生巨变。科曼齐指出,作为专业摄影师,跟上潮流是关键。“图片社对图片尺寸要求不大”,但归咎于其小的传感器,“M8因画幅不够而对摄影师失去吸引力。但其它相机却能够灵活应对市场供求。”2008年9月上市的徕卡M8.2,配备了较静音的快门和全自动模式。- - -上图:一排排经过粗磨和打光工序的玻璃,正在等待检验是否能成为合格的徕卡镜头。上图中的电脑显示了光通过镜头的过程。技师能够从各个角度熟练控制镜头来检查光传导并判断镜头表面是否需要更多打光。Photos: Jock 随着M9的上市,徕卡希望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并赢回部分专业用户市场。虽然M9拥有18M像素、全画幅传感器,达到了图片社的标准,但是7,000美元的单机售价(不含镜头)依然叫人乍舌不已。徕卡仍寄希望于其富有传奇色彩的手工技艺能吸引客户。- - -上图:徕卡镜头视型号不同,覆盖最多达43种涂层。镜头被置于满是雾状涂料的烤炉中烘烤。每一层都被用于提高图像质量,矫正色差和其它误差。尽管徕卡努力提取最纯的玻璃,但没有原料是无瑕疵的。据徕卡的厄尔哈特(Erhardt)称,“每个镜头,每块玻璃,都是唯一的,我们只是保证最终结果在同一水平段。”Photos: Jock “我希望能回来,”科曼齐说道,“但是,不比20年前,现在是商业决策。过去这更多是个相机,现在却更多是个电脑。数码相机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虽然对M9保持谨慎乐观,科曼齐承认:“数码化使得相机不再多愁善感。”手工制作的徕卡,拥有大量粉丝,见证无数历史时刻和社会,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是个谜。- - -上图:配备于徕卡Noctilux-M 50mm f/0.95 ASPH的镜头,据称是世界上最快的非球面镜头。每个镜头价值11,000美元,这一盘代表10万美金!在最后质量控制阶段,技师会透过镜头在墙上投射相同式样的光线。然后,他会对式样肉眼检查,以确保图像足够清晰。传说如果你让眼睛放松,透过该样式,你能看见一艘帆船。装在托盘里的徕卡Summilux-M 21mm f/1.4镜头Photos: Jock 徕卡(Leica,又译作莱卡)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的品牌,由莱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公司的原名为恩斯特·徕茨公司,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徕卡相机股份公司、徕卡地理系统股份公司和徕卡微系统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照相机、地质勘测设备和显微镜。“徕卡”品牌由徕卡微系统股份公司持有,并授权另两家公司使用。徕卡相机最初问世于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机。历史1913年,第一部徕卡相机的原型(Ur-Leica)在韦茨拉尔市的恩斯特·莱茨光学工厂(E. Leitz Optische Werke)厂由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制作。作为风光摄影使用的便携式相机,这台徕卡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35毫米标准电影底片的35mm相机。它把电影底片的18×24毫米画幅扩展到24×36毫米,纵横比也随之从4:3变为3:2。徕卡相机的原型(Ur-Leica)徕卡经历了几次改良,在1923年巴尔纳克说服了他的老板恩斯特·莱茨二世制造31版的原型系列。在1925年的莱比锡德国展销会上,徕卡I(Leica I)已推出就立即取得成功。所用的爱尔玛50毫米f/3.5镜头由马克思·贝雷克博士设计,其4片4组设计受到蔡司天塞镜头的影响。焦平面快门速度可在1/20秒至1/500秒之间调整,此外还设有Z档(长时间快门,Z即Zeit,德语中表示时间)。1930年,徕卡发布了带有39毫米螺纹可换镜头系统的徕卡I螺口版(Leica I Schraubgewinde),除了50毫米标准镜头以外,最初还有35毫米广角镜头和135毫米长焦镜头可供选择。Leica I Schraubgewinde拥有能与镜头对焦系统耦合的测距仪的徕卡II(Leica II)于1932年发布,这一型号装有分离的取景器和测距仪。徕卡III(Leica III)的出现将快门速度的下限降至1秒,而IIIa则将上限提高到1/1000秒。徕卡IIIa是巴尔纳克去世前制作的最后一个型号。直至1957年,莱茨一直在改进该型号的设计,其最终的版本IIIg包括一个有若干条画幅框线的大取景器。1954年,莱茨发布了徕卡M3(Leica M3),这是一个采用卡口镜头的型号。原先分离的测距仪和取景器在这个型号中合而为一,在大而明亮的取景器中间有一个更加明亮的对焦用双重图像,并引入了视差补偿系统。此外,这一型号还采用了可靠的橡皮牵引焦平面快门。这一个系列也持续的在改进,最终版本为M7和MP型,在装载不同镜头时会根据镜头的不同焦距(如28、35、50、75、90和135毫米)显示不同的画幅Leica III许多公司根据徕卡的测距仪设计制造了自己的相机型号,这其中包括日本雷泰斯(Leotax)、早期佳能(Canon),前苏联费德(FED)、佐尔基(Zorki),美国卡董(Kardon),法国富卡(Foca),英国雷德(Reid)的一些型号和上海牌58-II型Leica MP, 2003 and M3, 年起,徕卡生产了一系列单反相机(SLR),最初的型号为Leicaflex,继而有Leicaflex SL、Leicaflex SL2和与美能达公司合作的R系列的R3到R7。徕卡R8(Leica R8)完全由徕卡自行设计和生产。目前的型号为徕卡R9(Leica R9),可以与数码后背(Digital Module Back)共同使用。2009年,徕卡宣布R系胶片单反相机、镜头全面停产Leica R9, 2002将徕卡的单反镜头与旁轴机身系列结合起来的是徕卡Visoflex系统,它采用一个反射镜盒装载旁轴系统使用的镜头(有对应螺口和卡口的版本),也可以装载对应该系统的专用镜头。该系统通过一个毛玻璃屏幕——而不是相机上的测距仪——完成对焦,一个将该反光镜与快门联动的系统完成底片的曝光.与相机的测距仪不同,这一反射镜盒可以使长焦镜头的对焦更容易。徕卡在历史上有许多项光学方面的创新,例如非球面镜片、多层镀膜镜片和稀土镜片。徕卡镜头被认为能在最大光圈下提供卓越的性能,使其适宜在自然光线条件下进行摄影。徕卡的相机、镜头、配件和销售文献都是收藏品,有几十种徕卡的书籍和收藏指南,其中著名的包括詹姆斯·L·拉格(James L. Lager)撰写的三卷本《徕卡,一部图像描绘的历史》(Leica, an Illustrated History),早期或罕见的相机和配件在市场上有着极高的价格。在1986年,由于徕卡品牌的知名度,莱茨公司改名为徕卡。同一时期,徕卡的工厂从韦茨拉尔迁移至附近的索尔姆斯。1996年,徕卡相机公司从徕卡集团中分离,成为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徕卡集团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公司:徕卡微系统和徕卡地理系统Visoflex II, 1960徕卡相机列表早期型号Ur-Leica:巴尔纳克的原型徕卡照相机。Leica I:1925年正式生产。螺口可换镜头的徕卡机身Leica I Schraubgewinde:1930年39毫米螺旋口,可配爱尔马50毫米f/3.5、35毫米f/3.5和135毫米f/4.5镜头。Leica II:1932年,配有可与镜头联动测距仪。Leica III:1933年,配有低速快门,由机身前另一小纽控制。Leica IIIa:1935年,配有1/1000s的高速快门。Leica IIIb:1938年Leica IIIc/IIId:1940年Leica If/IIf/IIIf:1952年Leica IIIg:1957年Leica IIIC, 1940傻瓜相机系列Z2XC1C2C3Leica Minilux 40mmLeica Minilux ZoomLeica CM 40mmLeica CM Zoom旁轴(M)系列M3:1954年—1966年,于1954年德国Foto Kina展览会上首次发布,总共生产了20万台。M3是首个使用卡口的徕卡机身,其取景器放大倍数为.92,是所有M系列中最高的。M3采用杠杆而非旋钮进片。M2:1958年—1967年,M3的缩小低价版本,其.72倍放大的取景器成为后续M系列的标准,M2没有自动复位的胶片计数器。M2M1:1958年—1967年M4:1967年M4 MOT:1967年M5:1971年M4-2:1977年M4-P:1980年—1983年M6:1984年—1992年,在这个划时代的型号中结合了M3的外形尺寸,先进的没有运动部件的离快门测光计和取景器中的LED指示。M6M6 TTL:1998年,支持TTL闪光,所增加的电子部件在顶部增加了2毫米的高度。将快门速度拨轮改为了逆时针增加。M7:2002年,支持TTL闪光、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有.58、.72和.85倍放大的取景器规格,其顶部与M6 TTL类似。M7MP:2003年,MP代表“完美的机械相机”(Mechanical Perfection),功能上与M6类似,但其取景器的改进消除了眩光。M8:2006年,徕卡第一台数码化的旁轴相机。M8.2:2008年M9: 2009年2010年徕卡发布限量 500 台的 M9 'Titanium'如果说 D-Lux5 和 V-Lux 2M 算得上高贵的话,那限量 500 台的 M9 Titanium 怎么办?在一场 Leica 和 Volkswagen 合办的记者会中(Volkswagen 在设计上有一份),Leica 发布了这台加强版的 M9,上头点缀了各种时尚杂志上才会出现的特色,例如「Audi 的高级房车上才会出现的皮革饰板」(&- VW 趁机打广告?)。据 Leica 所言,「所以看起来像钛的部份,就是钛做的」,表面再进行过防指纹的雾面处理,搭配 35mm Sumilux F/1.4 定焦镜、专用遮光照、新的电子照明系统、以及黑森林的某处做的高级外盒,一切只限量 500 台,售价不详。如果你现在还在问「哪里买得到?」的话,那你大概已经没机会了,更别说 500 台中还有一台是 Leica 自 1923 年生产相机至今的第四百万台 -- 这台特别加印字样的相机,天知道现在在哪位天皇贵冑的手中?徕卡M9钛金限量版参考价格:250000说起收藏级别的限量版相机,不少人应该第一时间想起的品牌会是徕卡。作为数码相机中的奢侈品牌,徕卡早已不是数码相机如此简单,更多是作为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今年在PHOTOKINA展会上,徕卡再一度将其奢侈和复古发挥到淋漓尽致,推出一款全球限量500台的钛合金旁轴数码相机M9。凭借着如此高贵的姿态,徕卡这一款限量版M9可谓称得上是限量版相机之中的王者了。徕卡 M9 钛金限量版徕卡钛合金限量版M9由大众集团首席设计师沃尔特德希瓦亲手打造,机身采用钛金属材质,并突破技术首创的LED电子框线,搭配Summilux-M的35毫米f/1.4钛金属镜头。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设计师实用奥迪豪华汽车内置所采用的皮革为徕卡M9精心设计一套独一无二的腕带。徕卡钛合金限量版M9在配置方面,钛金版的M9与普通版M9一样,采用35.8×23.9mm画幅180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相机感光度范围是ISO 80-2500,具有光学防抖功能,快门速度为32秒到1/4000秒。PConline产品库——规格参数品牌:徕卡系列:徕卡 M9型号:M9 钛金限量版有效像素:180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全画幅,35.8×23.9mm防抖功能:光学防抖ISO感光度:80,100,200,400,800,液晶屏尺寸:2.5英寸莱卡M7相机简介这款新型莱卡M相机的开发始于相机M6TTL上市的1998年,经过3年的开发后,并经过世界各地12名摄影家近一年的试用,终于在今年完成最终定型付之于生产。据莱卡公司声称,这次推出的莱卡M7相机不论在设计上还是操作上都是趋于完善的。该相机虽然是一台完全全新的设计,全部零部件达约1300个,相对于莱卡M6TTL相机,重新设计和采用了多达约350个零部件,而其他的零部件则完全留用原有的。机身上下盖板采用铜合金,机身骨架则采用铸压铝合金制作,外形尺寸与M6TTL相机完全一样。与以往莱卡M系列相机相比,新型莱卡M7相机具有以下七个主要特征:(一)、电子控制快门;(二) 、光圈先决AE暴光模式;(三)、快门后幕闪光功能;(四)、超高速闪光功能;(五)、DX代码识别;(六)、采用主电源开关;(七)、取景器内表示.虽然以上一些功能在当今其他品牌相机上早已经被采用,但是可以看出这些新增加的功能依然富于很特殊的'莱卡'风格。&next page&莱卡M7相机规格卡口形式莱卡M卡口取景器倍率0.58,0.72,0.85三种基线长度69.25毫米有效基线长度0.58倍率为40.2毫米;0.72倍率为49.9毫米;0.85倍率为58.9毫米;快门形式电子控制式橡皮牵引横走布帘焦平面快门(其中1/60秒和1/125秒可以实现机械快门)快门速度自动时:32秒--1/1000秒;手动时:4秒--1/1000秒;B门;暴光模式光圈先决AE,手动设定测光方式TTL中央部分测光(具有AE锁定功能)测光范围EV-2--20(ISO100)胶片感度设定DX方式ISO25--5000;手动方式ISO6--6400暴光补偿+-2EV范围;1/3刻度闪光灯控制自动档速度1/50秒;手动档设定1/50秒以下;使用专用闪光灯附件SCA-3502可实现在1/250秒,1/500秒,1/1000秒下同步,以上条件下可以实现后幕调光机能.电源DL1/3N锂电池尺寸,重量138 x 79.5 x 38 mm,610克希望售价390,000日元单镜头反光系列Leicaflex I/II:1964年—1967年,由于尼康F系列的成功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产生的产品,带有内置的外部测光计和中央带毛玻璃的取景器。Leicaflex SL/SL MOT:1968年,支持TTL重点区域测光。LEICAFLEX SL2/SL2 MOT:1974年,在SL的基础上改进了机身造型并采用敏感度更高的测光计,被一些人认为是最坚固的35毫米单反相机。SL2的制造成本比售价还高,这促使徕卡与美能达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子化的单反相机——R系列。R3:1976年,徕卡第一款电子化的单反相机,基于美能达XE1/7,在生产少数产品后转往莱茨在葡萄牙的工厂生产。R3 MOT:1978年R4/R4 MOT:1980年,基于美能达XD11,确定了直至R7的R系列相机的基本配置。提供了程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模式,支持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R4R4s:1982年—1985年R5:1987年—1988年,进行了电路改进,支持TTL闪光。R6:1988年,采用机械快门,使得仅有内置测光计需要依赖电池。R-E:1990年R6.2:1992年R7:1992年R7R8:1996年,脱离了美能达重新设计,并在德国的工厂生产。R9:2002年R8/R9 DMR Digital Module R : 2003年 DMR数码后背,适用于R8、R9数码单反系列S1:1998年S2:2008年 器尺寸为30×45毫米,3700万像素,比全幅大56%Digilux(数码)系列DigiluxDigilux 4.3Digilux 1Digilux 2Digilux 3数码便携系列C-Lux系列 卡片式数码相机D-Lux系列 卡片式高端数码相机V-Lux系列 桥式跨界相机X系列徕卡D-LUX4单机7800徕卡D-LUX4国庆限量版最显著的特色是在机身上印上了天安门图样,更具纪念意义。该机配置与普通版并无二致,采用1/1.63英寸101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使用一块3英寸约46万像素的LCD显示屏,相机感光度范围是ISO 80-3200。徕卡D-LUX4可录制最高分辨率为的数码短片。它的的体积尺寸为108.7×59.5×27.1mm,重约228g。徕卡(LEICA) D-LUX4(国庆限量版)[参考价格] 7800元徕卡镜头列表螺旋口镜头21毫米:f4 SUPER ANGULON28毫米:f6.3 HEKTOR35毫米:f2 SUMMICRON,f2.8 SUMMARON,f3.5 ELMAR,f3.5 SUMMARON50毫米:f1.5 SUMMARIT,f1.5 SUMMILUX,f2 SUMMITAR,f2 SUMMAR,f2 SUMMICRON,f2.5 HEKTOR,f2.8 ELMAR,f3.5 ELMAR65毫米:f3.5 ELMAR73毫米:f1.9 HEKTOR90毫米:f2 SUMMICRON,f2.8 ELMARIT,f4 ELMAR105毫米:f6.3 ELMAR135毫米:f4.5 HEKTOR,f4.5 ELMAR200毫米:f4 TELYT280毫米:f4.8 TELYT400毫米:f5 TELYT,f5.6 TELYT560毫米:f5.6 TELYT50mm f2.0 SUMMITARM镜头16-18-21毫米:f4 TRI-ELMAR-M ASPH18毫米:f4 Super Elmar-M ASPH21毫米:f2.8 ELMARIT-M ASPH,f1.4 SUMMILUX-M ASPH24毫米:f2.8 ELMARIT-M ASPH,f1.4 SUMMILUX-M ASPH28毫米:f2 SUMMICRON-M ASPH,f2.8 ELMARIT-M ASPH35毫米:f1.4 SUMMILUX-M ASPH,f2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50毫米:f0.95 NOCTILUX-M,f1.0 NOCTILUX-M,f1.2 NOCTILUX-M,f1.4 SUMMILUX-M,f2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f2.8 ELMAR-M28-35-50毫米:f4 TRI-ELMAR-M ASPH75毫米:f1.4 SUMMILUX-M,f2 APO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90毫米:f2 APO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f2.8 ELMARIT-M,f4 MACRO-ELMAR-M135毫米:f3.4 APO-TELYT-MR镜头16毫米:f2.8 FISHEYE-ELMARIT-R19毫米:f2.8 ELMARIT-R21毫米:f4.0 SUPER-ANGULON-R24毫米:f2.8 ELMARIT-R28毫米:f2.8 ELMARIT-R,f2.8 PC-SUPER-ANGULON-R35毫米:f1.4 SUMMILUX-R,f2 SUMMICRON-R50毫米:f1.4 SUMMILUX-R,f2 SUMMICRON-R60毫米:f2.8 MACRO-ELMARIT-R80毫米:f1.4 SUMMILUX-R90毫米:f2 SUMMICRON-R,f2.8 ELMARIT-R100毫米:f2.8 APO-MACRO-ELMARIT-R135毫米:f2.8 ELMARIT-R180毫米:f2 APO-SUMMICRON-R,f2.8 APO-ELMARIT-R280毫米:f4 APO-TELYT-R,f2.8 APO-TELYT-R MODULE400毫米:f6.8 TELYT R,f2.8 APO-TELYT-R MODULE,f4 APO-TELYT-R MODULE500毫米:f8.0 MR-TELYT-R560毫米:f4 APO-TELYT-R MODULE,f5.6 APO-TELYT-R MODULE800毫米:f5.6 APO-TELYT-R MODULE21-35毫米:f3.5-4 VARIO ELMAR R28-70毫米:f3.5-4.5 VARIO-ELMAR-R28-90毫米:f2.8-4.5 VARIO ELMARIT-R35-70毫米:f2.8 VARIO-ELMAR-R70-180毫米:f2.8 VARIO-APO-ELMARIT-R80-200毫米:f4 VARIO-EMLAR-R105-280毫米:f/4.2 VARIO-ELMAR-RD镜头(4/3系统)14-50毫米:f2.8-3.5 VARIO-ELMARIT-D ASPH14-50毫米:f3.8-5.6 VARIO-ELMAR-D ASPH Mega OIS14-150毫米:f3.5-5.6 VARIO-ELMAR-D ASPH Mega OIS25毫米:f1.4 SUMMILUX-D ASPHS镜头35毫米:f2.5 SUMMARIT-S ASPH,f2.5 SUMMARIT-S ASPH CS70毫米:f2.5 SUMMARIT-S ASPH,f2.5 SUMMARIT-S ASPH CS120毫米:f2.5 APO-MACRO-SUMMARIT-S ASPH,f2.5 APO-MACRO-SUMMARIT-S ASPH CS180毫米:f3.5 APO-TELE-ELMAR-S,f3.5 APO-TELE-ELMAR-S CS恩斯特·莱兹·加拿大公司 Elmarit R 19毫米 f/2.8 广角镜头莱卡 SUMMICRON-R 50/2莱卡 MACRO ELMARIT R 60/2.8莱卡 SUMMICRON 90/2莱卡 90毫米/2.8|莱卡 180毫米 f3.4 APO-TELYT-R 镜头28-70mm VARIO ELMAR-R]]Leica i9可乐标加上苹果,岂是一个潮字了得!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组合倒是还没实现过。然而有梦最美,来自加州的一家设计工作室 Black Design Associates,近期则是丢出了一组把 iPhone 4跟莱卡相机结合的概念,上头可以说是该有的都有了,将莱卡的品味跟苹果的使用者接口 / 操作合为一体;可惜这东西恐怕永远只是个概念,所以就算标榜啥 12.1 百万像素 CMOS 感应组件、八倍光学变焦、0.3 秒开机、莱卡神样观景窗、Leica打造 iOS 软件、SD 记忆卡支持...都是...屁 梦。各位可以在引用来源欣赏一下这张感觉应该是永远无法实现的黑 / 红图。Leica M9-P说实在的,美金 $7,995 的标价想要低调也有点难。不过这款 M9-P 取消了前方原有的醒目红色可乐标以及M9 字样,看起来真的有点像 FinePix X100 (有人把 Cayenne 误认为 Touareg 的吗? XD)新机种为量产机种,LCD 屏幕采用的是坚固的 sapphire crystal 并有防反射镀模,其他的规格包括与先前 M9 相同的全幅 18 megapixel 感光组件、静音快门等,也与昂贵的 M 系列天文镜头兼容。Leica P 系列王牌,不买一台传家吗?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莱卡相机报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