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发展战略哪次战略大发展有安徽

股票/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王三运:继续当好中部崛起“排头兵”(图)
作者:董文胜 李景朝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
  本报记者 董文胜 李景朝
  成功步入“万亿俱乐部”的安徽,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闪亮新星。期间,全国代表、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安徽将力争在未来五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战略性新兴增加值等比2010年翻一番;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加快皖北振兴步伐。
  力争实现“六个翻番”
  中国证券报:在去年十分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安徽的表现非常抢眼,您如何评价去年的“成绩单”?
  王三运:2010年是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我们进一步巩固应对金融危机成果,扩大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圆满收官“十一五”,科学谋划了“”。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收入2063.8亿元,增长33%,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报:未来五年,安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三运:当前安徽的发展可以说是基础好、潜力大、优势足、机遇多。能不能把这些有利条件组合好、利用好,实现更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看是否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找出一条符合安徽实际、体现安徽特色、用足安徽优势的转型发展之路。
  省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思路,就是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条主线、做到五个坚持,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在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省内外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力争实现“六个翻番”,即到2015年,力争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证券报:我们注意到,安徽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使命,请问,安徽将如何推进这两大任务的落实?
  王三运:我们提出的“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两大战略性任务,体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具体工作中,主要是“着力三个抓手”、“放大两个效应”、“强化五个保障”。
  “着力三个抓手”,就是要抓好皖江示范区、创新试验试点以及皖北振兴三大战略平台的推进。“放大两个效应”,就是要把安徽与中央企业、全国知名非公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着力形成央企民企双力驱动、比翼双飞的格局。“强化五个保障”,就是要从农业基础、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社会稳定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就是要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安徽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美好蓝图将在江淮大地精彩呈现。
  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中国证券报:皖江示范区启动建设已有一年时间。目前来看,示范区建设有哪些主要进展?下一步重点目标和推进措施是什么?
  王三运:皖江示范区规划是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我们非常珍视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强化宣传推介,狠抓推进落实,密集招商引资,基本完成了“一年打基础”的目标任务。2010年新增1000万元以上项目5477个,占示范区项目总量的44.6%,投资总额868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07.9亿元,占示范区实际到位资金的60.5%。
  下一步,将根据“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主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完成示范区各项规划的申报审批,并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二是加强承接载体建设,加强现有开发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和水平。三是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中心任务,坚持高水平、高起点承接,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证券报:安徽一直十分重视自主创新工作,这方面取得哪些新成果?对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王三运: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安徽“应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2008年10月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底,科技部等六部委又把安徽列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试验区和试点省是我省创新发展的战略平台。试验区和试点省建设,我们主要是突出“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
  2010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968.2亿元,增长47%;增加值1623.3亿元,增长27.4%。
  通过加强自主创新,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规模。2010年,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公共安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八大产业产值287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3%,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下一步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实施“千百十工程”,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务求在一些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多管齐下推动皖北振兴
  中国证券报:近年来,加快皖北振兴已成为省政府的一项战略举措,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推出哪些政策来加快皖北振兴?
  王三运:对于皖北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来被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8年和2010年,省里先后出台了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两个“10条”,在产业项目、开发区建设、金融、教育、人才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结对合作的工作机制。所有这些对皖北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皖北经济社会发展也在明显提速,进入了快车道。2010年,皖北六市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6.8%、36%、21%和19.1%。其中,前两项指标增幅比全省高3.2和3个百分点。
  对于下一步加快皖北振兴,我们的考虑是,不仅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样也是培育安徽发展新生力量、构筑加速崛起重要支撑的重大战略问题。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加快工业化。特别要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做好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无到有的文章,不能老在“原”字号上转圈子。二是强化城乡统筹,加速城镇化。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统筹起来,注重科学规划,防止无序建设。尤其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突出宜居宜业,提高人口和产业的聚集能力。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市场化。把营造良好环境作为皖北振兴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各个层级破除“官本位”思维,真正形成市场主体唱主角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均等化。
03/08 05:0303/08 05:0303/07 22:4103/07 11:3703/06 00:1003/04 00:4603/03 15:2503/02 02:21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安徽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战略取得重大政策突破
发布时间:&& && 分享到:
&&&&&&&&&&&&&【字体:
  近日,安徽省出台《关于支持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相关实施细则。意见明确,利用3-5年时间实现农业保险覆盖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基本满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需求。
  “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2015年,安徽保监局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保监会的相关部署,引导行业开展风险测算,争取财政支持,实现农作物的跨越式提标工作,6大主要农作物保险全部覆盖直接物化成本。今年,根据意见精神,将进一步提高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大口粮作物保险的保障程度,亩均保险金额提高至600-800元,高出直接物化成本标准63%-113%。以水稻作物为例,2015年之前,安徽水稻保险亩均保额为330元,2015年第一次提标将保额提高至每亩406元;2016年的第二次提标将保额每亩再次提高400元最高至806元。两次提标的范围和重点有所不同,第一次属于普惠制提标,所有种植户均可受益,重点在于覆盖种子、化肥、农药、灌溉、地膜等直接物化成本;第二次属于针对性提标,所有单季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可受益,重点在于补偿其他物化成本以及部分人工和流转费用等其他成本。经过两次提标,提标率最高近150%,作为安徽农业现代化主力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作物种植的风险抵御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主要粮食作物收入保险。2016年,安徽保监局将引导相关保险公司选择部分粮食主产县区探索开展收入保险试点,目前,相关保险产品正在积极办理备案程序。
  “保大宗”向“保特色”升级
  2008年以来,安徽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宗农作物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全覆盖,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近年来,作为有地方政策支持的安徽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提速,2013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15年突破2亿元,迈上发展的新台阶。但是,一直以来,部分亟待保障的领域特别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的保障政策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此次意见明确了特色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例如,在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提出要积极开展制种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专用品牌粮食保险等;在协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方面,提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建立农业保险与银行信贷对接融资渠道,构建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的紧密合作机制,实现业务和产品的邮寄组合,有效分摊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农业企业的担保额度和融资水平;在拓展特色农业保险保障覆盖面上,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产业联合体综合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家禽保险、肉牛羊保险、农机具保险以及大棚蔬菜、茶叶、中药材、经济果林等特色农业保险,逐渐实现农业产业链风险保障的全覆盖。
  “保灾害”向“保价格”、“保指数”升级
  除了保障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成本和收入损失外,此次意见明确了要大力发展指数类保险。首先,大力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以降水量、气温、土地墒情等气象指数作为触发赔付的条件,具有高效、透明、操作性强等特点。安徽在全国率先开发了种植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在2013年的大旱中,南陵县、无为县超级杂交水稻投保12万亩,当年共计赔款477万元,赔付率超过300%。安徽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其次,发展生猪等养殖业价格指数保险。目前,安徽金寨县率先启动黑毛猪价格指数保险后,太湖县和合肥市相继开展养鸡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参保129万羽、6万头,体现出新业务强大的生命力。下一步,安徽将以生猪为重点扩大养殖业价格指数保险试点范围,并完善相关保险产品的条款费率的设计,力争稳定广大养殖户的收入预期,为破除“猪周期”价格困局做出贡献。最后,探索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针对目前国家改革玉米临储制度,并将建立新的收购和补贴机制的现实情况,安徽保险业将探索开展玉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同时利用期货市场的相关衍生工具,通过“保险+期货”的模式,实现风险对冲,积极服务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战略。
  “专项政策”向“整合政策”升级
  2008年以来,安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以“中央专项+地方配套”以及“特色农险地方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为主。此次意见明确要积极优化支农支出结构,以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为契机,加大对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支出力度,其中,省财政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省级切块下达绿色增效师范行动、主体培育师范行动、畜牧产业发展资金等农业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下一步,安徽的农业保险应以服务农业现代化为战略定位,充分整合相关涉农支持政策,为服务“三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浏览次数:&
&&&&&&&【】【】
--保监会网站体系--
中国保监会
北京监管局
天津监管局
河北监管局
山西监管局
内蒙古监管局
辽宁监管局
吉林监管局
黑龙江监管局
上海监管局
江苏监管局
浙江监管局
安徽监管局
福建监管局
江西监管局
山东监管局
河南监管局
湖北监管局
湖南监管局
广东监管局
广西监管局
海南监管局
重庆监管局
四川监管局
贵州监管局
云南监管局
西藏监管局
陕西监管局
甘肃监管局
青海监管局
宁夏监管局
新疆监管局
深圳监管局
大连监管局
宁波监管局
青岛监管局
厦门监管局
苏州监管分局
烟台监管分局
汕头监管分局
温州监管分局
唐山监管分局
--相关网站--
安徽省人民政府
合肥市人民政府
安徽保险网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278号财富广场二期B座19-21层 邮编:230041 传真:0& 电话:0
版权所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京ICP备号
&最佳浏览分辨率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安徽省出台《五大发展行动计划》 乘势而上闯出新路
国内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12月14日24时开启,此次调价或将...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其时已至;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势已成!
  日前,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这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安徽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安徽行动&,是深化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安徽宣言&。
  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五大发展&的新理念正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全省上下正以积极的探索、有力的行动,谱写更加精彩的安徽篇章!
  盯紧目标导向彰显&安徽信心&
  &&抬升发展标杆,敢于攀高比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定准航向,把好舵盘,巨轮才能破浪前行,驶向胜利彼岸。从省第十次党代会擘画的美好蓝图到《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细化的目标导向,无不传递着省委、省政府对时势准确深刻的判断,彰显着闯出新路的&安徽信心&。
  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徽&其志已坚&。在主要目标设定上,安徽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和质量效益要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万亿元!这是抬升发展标杆的目标,这是敢于攀高比强的目标,沉甸甸的数字透露出安徽奋力在闯出新路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贫困地区。 &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各地纷纷立下&军令状&,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五年后的安徽,将呈现怎样的风采?创新驱动力显著跃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与先发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全面缩小,省内各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竞争力显著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83%以上,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74.5%。经济开放度显著扩大,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向纵深拓展,高标准大通道、高水平大平台、高效率大通关基本实现。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居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社会文明程度、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法治安徽和平安安徽建设扎实推进。
  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聚焦战略重点培育新兴动能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创新创造中培育新优势,将新愿景转化为新成果
  将新愿景转化为新成果,关键在于聚焦&五大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创新创造中培育新优势。
  以更大气魄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是创新发展行动的核心要义。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工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推进工程、航空产业园建设工程&&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引领下,安徽创新的脚步不断向前。
  统筹推进&一圈一带三区&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协调发展行动更加注重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圈带互动、多点支撑。加快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合肥都市圈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长江港口岸线资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先行区,皖北地区将全面振兴,成为支撑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将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生态为基,制度先行,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黄山国家公园、大别山绿色发展示范区呼之欲出。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开放发展行动要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等高对接沪苏浙,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完善开放合作大平台,我省将努力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长三角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提升群众&获得感&,是共享发展行动落脚点。脱贫攻坚工程、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工程、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健康安徽工程、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程等等,将让人民群众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富有、生活更幸福。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随着&五大发展&行动的实施,广大干部群众将切身感受到一个个可喜的变化。
  释放发展活力强化政策保障
  &&新理念新行动能否落地见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各部门的行动力、执行力
  &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既是发展计划,也是改革计划。坚持刀刃向内,把涉及&五大发展&的改革举措往前排,以改革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省第十次党代会后,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坚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推动发展。
  重大项目工程,是实施&五大发展&的载体。建立&五大发展&重点项目库,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年度项目滚动机制:对列入&五大发展&行动的重大项目,提供&绿色通道&等审批便利;深入实施&四督四保&,坚持重大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各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让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推广运用PPP模式,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创新银政担、税融通、&过桥&贷款等融资方式,把金融活水汇入实体经济;构建创新型孵化器体系、设立天使投资基金、设立&调转促&产业引导基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地拿出&真金白银&,优化发展环境,让科技孵化有平台、&双创&工作有舞台、招商引资有力度。
  从转变观念入手,教育引导干部对标苏浙沪,提振精气神;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结合地方实际,从问题清单中找差距,细化实化本地&五大发展&见行动实施方案,做到可操作、可考核、可追责&&各地正以实际行动,将&五大发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近7000万安徽人民正在江淮大地上书写着幸福美好的崭新篇章。(李跃波)
焦点阅读:
刚刚过去的双11,是中国老百姓线上狂欢的日子。而线下双12,...
COPYRIGHT &2013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新出网证(皖)字16号
未经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电话:1
本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无法取得作者本人联系方式而未开稿费的,请作者本人见图后速与本网编辑部联系,以便补发稿费。编辑部电话:中国的国家战略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的国家战略有哪些
中国的几大优先战略目标,将以如下方式安排:经济发展,周边环境和平,能源供给安全,大国地位获得承认,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分析  中国战略建立在两大主要忧虑之上,一是经济发展,二是国家安全。中国的政治进程表与美国或是从前的苏联并不相同。尽管还存在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信仰的宣传,大规模教授其中的格言以稳固共产党的权力,但意识形态对于内政和外交的影响都消失了。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趋于瓦解,只余下几个小国,如古巴、越南和朝鲜。由于属于苏联集团的好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中国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造。最后,中国并不传播有可能在外国扩散的宗教教义或哲学思想。欧洲国家外交政策中无处不在的文化传教士般的热忱,在中国的战略思维中是不存在的。中国很自然地利用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却不寻求有系统地推广文化和语言。但是,中国最近实施的旨在向海外推广中文教育的“孔子学院”计划,显示出中国有了新的觉悟,认识到了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国家战略 的解释  所谓国家战略,即综合一国之力而行之方略。军事正规用语。&国家战略运用的基本原则,就是综合力量的运用,不再是军事为政治经济的最后手段,这是错误的认识。应避免出现毕其功于一役的窘境。即不能以政治论政治,不能以军事而论军事,不能以经济论经济,不能以心理而论心理,而是综合国家所有的力量,御敌于外,最好是把战线伸入到敌人的内部。所以,美国人就把国家战略列为军事术语,确实把握住了国家战略的实质。
采纳率:48%
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经济、科技国家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概括。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
  国家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概括。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  我国战略部分  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战斗思路。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以西,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1]印发给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 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和沿长江通道横轴的交汇处,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规划对长三角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规划同时对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 16 个城市进行了定位。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大珠三角”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位处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公尺以下[1]。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占地23万亩,都处在黄河三角洲之内,地貌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其次为河口滩地,带翅碱蓬盐滩湿地,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科普的最佳场所。  天津滨海新区  根据《总体规划》,阳江滨海新区向南直面大海,向北紧靠老城,依江沿海而建,位于环珠三角经济圈、粤桂琼海洋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地带。规划范围涉及江城区、阳西县的5个街道、4个建制镇,规划总面积505.9平方公里,包括江城区城南街道、岗列街道、城西街道、中洲街道、白沙街道、平冈镇的部分区域和埠场镇、闸坡镇,以及阳西县溪头镇的部分区域。核心区为城南新城,包括城南街道、岗列街道、城西街道等部分区域,总面积55.22平方公里。起步区包括新城起步区和产业起步区,分别位于城南街道和平冈镇,面积分别为7.02平方公里和3.1平方公里。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年。2008年,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该区域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发祥地。  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区  是辽宁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五点一线”中的“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一线”是指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连接“五点”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  国务院于2013年正式批复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1](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及“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获国务院批准后,黑龙江省又一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全部行政区域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面积70.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区域,在全国沿边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包括开放基础与发展背景、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平台建设与开放水平提升、沿边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与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保障能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与边疆民生改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十个方面。  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展望到2025年。  《规划》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定位为国家沿边开放新高地、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沿边重要经济增长区域以及东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将哈尔滨市定位为沿边开发开放的中心城市,将充分发挥哈尔滨市开放大通道中心节点和特大城市作用,提升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哈尔滨市将大力发展面向东北亚的总部经济,推动临空经济发展,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商务会展、休闲旅游等高端服务业。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根据《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长吉图地区未来发展目标是  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以及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成为内陆地区沿边开放体制创新的改革试验区,培育成为产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的率先发展地带,形成带动吉林和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要引擎,为构建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沿海经济区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沿海经济区:主要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等江苏沿海地区。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滁州市、宣城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九市,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  沈阳经济区  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沈阳经济区将本着一个核心、多个副中心的都市圈战略建设,整个经济区将形成“一核、6副、10星”的网络化组合城市群,一核是中心城市沈阳;6副是鞍山、本溪、抚顺、辽阳、铁岭、营口六大城市;10星是海城、开原、铁法、新民等10个中小型城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  国务院的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CPER)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交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郑州、洛阳、南阳位列2013年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28个省辖市(18个地级市、10个省直管县市)及山东、河北、安徽、山西12个地级市3个县区,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人,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郑州航空港区  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东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距郑州市区20公里,是围绕新郑国际机场开发建设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航空港区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南海开发  21 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2005 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 12 280 万 t ,对外依存度达到 34 % 。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 ,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 。南海陆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 ,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 。南海扼海上要冲—— — 马六甲海峡 ,南海航线是我国 能源的海上生命线 ,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 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 , 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 。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战略 。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河北沿海发展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地区〔号印发《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该《规划》分发展背景、总体要求、总体布局、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组织实施10章。《规划》提出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发改委表示,这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要时刻,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行政区,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87公里,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推动河北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国家战略有哪些?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战斗思路。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以西,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1]印发给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 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 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和沿长江通道横轴的交汇处,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规划对长三角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规划同时对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 16 个城市进行了定位。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大珠三角”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位处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公尺以下[1]。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占地23万亩,都处在黄河三角洲之内,地貌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其次为河口滩地,带翅碱蓬盐滩湿地,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科普的最佳场所。 天津滨海新区
根据《总体规划》,阳江滨海新区向南直面大海,向北紧靠老城,依江沿海而建,位于环珠三角经济圈、粤桂琼海洋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地带。规划范围涉及江城区、阳西县的5个街道、4个建制镇,规划总面积505.9平方公里,包括江城区城南街道、岗列街道、城西街道、中洲街道、白沙街道、平冈镇的部分区域和埠场镇、闸坡镇,以及阳西县溪头镇的部分区域。核心区为城南新城,包括城南街道、岗列街道、城西街道等部分区域,总面积55.22平方公里。起步区包括新城起步区和产业起步区,分别位于城南街道和平冈镇,面积分别为7.02平方公里和3.1平方公里。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年。2008年,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该区域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发祥地。 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区
是辽宁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五点一线”中的“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一线”是指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连接“五点”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
国务院于2013年正式批复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1](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及“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获国务院批准后,黑龙江省又一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全部行政区域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面积70.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区域,在全国沿边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包括开放基础与发展背景、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平台建设与开放水平提升、沿边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与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保障能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与边疆民生改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十个方面。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展望到2025年。
《规划》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定位为国家沿边开放新高地、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沿边重要经济增长区域以及东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规划》将哈尔滨市定位为沿边开发开放的中心城市,将充分发挥哈尔滨市开放大通道中心节点和特大城市作用,提升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哈尔滨市将大力发展面向东北亚的总部经济,推动临空经济发展,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商务会展、休闲旅游等高端服务业。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根据《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长吉图地区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以及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成为内陆地区沿边开放体制创新的改革试验区,培育成为产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的率先发展地带,形成带动吉林和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要引擎,为构建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沿海经济区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沿海经济区:主要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等江苏沿海地区。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滁州市、宣城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九市,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 沈阳经济区
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沈阳经济区将本着一个核心、多个副中心的都市圈战略建设,整个经济区将形成“一核、6副、10星”的网络化组合城市群,一核是中心城市沈阳;6副是鞍山、本溪、抚顺、辽阳、铁岭、营口六大城市;10星是海城、开原、铁法、新民等10个中小型城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国务院的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CPER)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交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郑州、洛阳、南阳位列2013年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28个省辖市(18个地级市、10个省直管县市)及山东、河北、安徽、山西12个地级市3个县区,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人,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郑州航空港区
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东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距郑州市区20公里,是围绕新郑国际机场开发建设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航空港区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南海开发
21 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2005 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 12 280 万 t ,对外依存度达到 34 % 。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 ,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 。南海陆架具 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 ,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 。南海扼海上要冲 —— — 马六甲海峡 ,南海航线是我国 能源的海上生命线 ,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 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 , 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 。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 、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 战略 。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河北沿海发展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地区〔号印发《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该《规划》分发展背景、总体要求、总体布局、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组织实施10章。《规划》提出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发改委表示,这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要时刻,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行政区,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87公里,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推动河北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战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