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h50佳能数码相机机自动开关机维修费多少

您现在的位置: &
& 索尼 H50
目前共有产品412717种!
全部类别 == 手机通讯== 手机GPS导航仪及软件蓝牙耳机对讲机手机电池及配件电话机程控交换机VoIP网关集团电话IP集团电话会议电话电话语音卡录音电话网络电话== 数码==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电子辞典/学习机MP4摄像头电子书点读机数码相框数码相机伴侣数码录音笔便携式DVD耳机高清播放机DVD视频刻录机CD机MD播放器数码及车载配件掌上电脑望远镜及夜视仪移动数字电视数字采编系统MP5播放器USB Hub移动电源== 笔记本整机== 笔记本台式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一体电脑服务器工作站笔记本配件工控产品笔记本包移动PC服务器配件准系统小型机DIY攒机单机多用户终端工作站配件电池及移动电源小型机配件== 办公设备== 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喷墨打印机集团电话传真机票据打印机考勤门禁收费投影机投影屏幕扫描仪支票打印复印机复合机电子白板电教板投影灯泡及配件展示台针式打印机装订机光盘拷贝机碎纸机排队机收款机点钞机指纹读取器软件加密保险箱条码及读卡设备身份证阅读器售饭机验钞机扎把机窗口对讲机办公设备配件== 网络设备== 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网卡综合布线设备电缆与双绞线防火墙光纤设备光纤线缆收发器XDSL测试仪VPN及SSL VPN打印服务器模块接口卡转换器集线器ISDNModemKVM切换器串口通讯服务器网络延长器中继器UTM安全网关VPN软件物理安全隔离防毒及邮件过滤多串口卡计费系统远程访问服务器电力线通信设备网络代理服务器主控台服务器功能服务器邮件网关上网行为管理负载均衡工业以太网网络加速及优化流量管理复用器入侵检测与防御频宽管理邮件服务器== 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无线路由器无线上网卡无线网卡蓝牙适配器红外适配器无线视频无线安全功率放大器天馈系统无线网桥== 移动存储== 移动硬盘U盘及微硬盘闪存卡硬盘盒读卡器外置及共享硬盘MO磁光盘机工业电子盘== 数字家电== 液晶电视等离子家庭影院套装影碟机冰箱空调洗衣机便携式DVD高清播放机DVD视频刻录机== 安防== 考勤门禁收费安防监控防盗报警防雷产品楼宇对讲设备智能监控监控立杆 路灯杆 矩阵切换器监控红外灯电子巡更设备中央控制系统网络摄像机节能产品光端机呼叫中心多屏显示分配器== 摄影器材== 镜头摄影附件三脚架UV镜/CPL偏振镜摄影包数码相机闪光灯云台及附件数码摄像机电池及移动电源高坚效果镜测光表单反附件轻便相机独脚架单反相机镜头盖/机身盖镜头盖遮光罩增距镜广角镜快门线/遥控器手柄电池盒== 显示设备== 液晶电视等离子投影机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液晶广告机液晶监视器车载显示设备LED显示设备大屏幕显示墙等离子配件电视墙触摸屏触控一体机医用显示器交互式电子书写屏== 网络存储== 磁盘阵列NAS网络存储器SAN网络存储SCSI及SAS卡SCSI及SAS硬盘SCSI及SAS配件磁带机磁带库外置及共享硬盘IP网络存储光盘库== 语音视频== 多媒体视频视频会议麦克风耳机放大器AV音箱麦克风支架多屏显示数码讲台手写屏电子讲台及课桌操作台与控制台== 游戏== 游戏设备游戏机跳舞毯屏幕贴膜== 软件== 办公软件杀毒软件操作系统网页制作数据库软件开发软件网络软件图像软件财务及管理软件教学软件软件加密多媒体软件入侵检测与防御排版软件网管及备份软件双机容错与集群数据维护软件行业管理软件信息安全内网安全软件== 印制设备== 大幅打印机一体化速印机行式打印机印后设备冷裱机切纸机数字化仪覆膜机塑封机条码打印机证卡打印机大幅面扫描仪折页配页机== 机房布线== 综合布线设备电缆与双绞线光纤设备光纤线缆测试仪机柜及控制台UPS电源精密空调防静电地板电池及移动电源工业电源铅酸蓄电池PDU电源分配器== 装机配件== CPU主板显卡硬盘内存笔记本配件散热器机箱刻录机电源CD-ROM服务器配件鼠标DVD-ROM键盘与键鼠套装COMBO光驱盒软驱声卡转接卡硬盘保护卡手写绘图输入RAID卡音箱耳机工作站配件视频采集卡固态硬盘SSD电脑锁鼠标垫== 办公耗材== 墨盒硒鼓墨水纸张色带光盘片墨粉连续供墨系统打印介质磁带软盘热升华耗材== 汽车电子== 汽车GPS导航仪及软件车载逆变电源车载显示设备车载逆变器数码及车载配件
索尼 H50参数
Super HAD CCD
感光元件尺寸
最大像素数量
中文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颗颗微小的感应粒子,铺满在光学镜头后方,当光线与图像从镜头透过、投射到CCD表面时,CCD就会产生电流,将感应到的内容转换成数码资料储存起来。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有效像素数
有效像素数英文名称为Effective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以美能达的DiMAGE7为例,其CCD像素为524万(5.24Megapixel),因为CCD有一部分并不参与成像,有效像素只为490万。
数码图片的储存方式一般以像素(Pixel)为单位,每个象素是数码图片里面积最小的单位。像素越大,图片的面积越大。要增加一个图片的面积大小,如果没有更多的光进入感光器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像素的面积增大,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图片的锐力度和清晰度。所以,在像素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能获得最大的图片像素,即为有效像素。
用户在购买数码相机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商家标榜“最大像素达到XXX”和“有效像素达到XXX”,那用户应该怎样选择呢?在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应该注重看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是多少,有效像素的数值才是决定图片质量的关键。
最高分辨率(dpi)
光学变焦(倍数)
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
数字变焦(倍数)
即Digital Zoom,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将CCD影像感应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点像VCD或DVD中的ZOOM功能,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6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如果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如果拍摄的视角小,可以相应的加一广角镜。
显示屏尺寸(英寸)
显示屏类型
TFT LCD显示屏
兼容操作系统
Windows XP/Vista/7,Mac OS X
相当于35mm镜头尺寸
目前的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面积都小于普通的135胶卷的面积,所以其镜头焦距很短,说到其镜头焦距时常不说其实际的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当的35mm(国内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也就是说,其"镜头的视角相当于XX"。
f=5.2-78mm
数码相机的镜头由多片镜片组成,材质则分为玻璃与塑料两类。有的厂商强调,他们的相机镜头以玻璃为材料,所以透光率佳、投射图像更清晰。不过目前许多测试报告都显示,玻璃的透镜并不一定比塑料材料能带来更清晰的图像,同时玻璃镜头也可能增加相机重量,因此选购时还是应该做多面向观察,不要拘泥在镜头材质问题上。
卡尔·蔡司镜头8组13片,其中非球面镜4片和1片ED镜片
广角端50cm-无穷远,长焦端120cm-无穷远
W:约1cm,T:约120cm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F3.5-F14.4
大家可能觉得自己的数码相机已经拥有了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快门优先曝光模式、肖像曝光模式、夜景肖像曝光模式、运动场景曝光模式等等曝光模式,可以解决所有遇到的难题了吧?!还用得上听起来那么复杂和麻烦的手动曝光模式吗?
下面来仔细了解一下手动模式,可以在相机的模式转盘中看到手动曝光模式,用字母 M 表示。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手动曝光模式,一般在中高端数码相机上才会有这种曝光模式,而普通的家用和中低端的数码相机主要考虑到使用者操作的方便性,只是提供了一些操作简便的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模式要求我们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像,这样做很不方便,时间更不允许。如拍摄好动的小猫,如果我们在它停留的瞬间调整光圈和快门恐怕它已经跑掉了。像足球、篮球、短跑等高速运动的摄影,最好还是使用自动曝光模式。
快门: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眼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电子快门+机械快门
快门速度(秒)
自动(1/4-1/4000),程序自动(1-1/4000)快门优先:30-1/4000,光圈优先:8-1/2000,手动:30秒-1/4000秒
程序自动,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
它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2.0 EV,每级1/3EV可调
多重测光(49区域),中央偏重定点测光,定点测光
数据接口类型
高速USB 2.0
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不过在拍人物时,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
自动ISO:0.2-9.1m(广角端),1.2-5.5m(长焦端)
MPEG-4视频录制
外接闪光灯
初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即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老是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未能正常对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门速度过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条件下,拍摄到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应该达到焦距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例子:佳能A75的镜头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广角端,快门速度应该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证拍摄的照片较为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应该要达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现场的光线条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而言,防抖技术则是更加必要,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只能望远兴叹了。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减震(VR)技术的袖珍相机。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带有图像稳定器的镜头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稳定系统(Image Stabilizer)的缩写,这就是习惯上提到的“防抖系统”。
其实在实际拍摄中拍摄者的手在胶片或是CCD/CMOS感光过程中的抖动是客观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机构来减小由于摄影者手的抖动带来的影像模糊。防抖,到目前为止,分三大类型: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CCD(感光器)防抖。目前推出过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的厂家有: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松下和适马。
了解了以上几种类型,让我们再看看现在到底有那些优秀的防抖热卖机型。
1、松下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2、佳能IS(Image Stabilizer)
3、柯尼卡美能达AS(Anti--Shake)
防抖的好处,在一定的快门以下,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小DC 上的防抖对于新手来说尤其重要,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清晰的照片。但是,同时,防抖技术也会造成成像锐度的降低。毕竟镜头里多了个浮动的镜片。这对于要求较高的摄影爱好者来说,也是比较不好接受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防抖系统都会有个开关,用户可以选择取消或打开防抖。加上 防抖系统是非常耗电的,所以我一般不打开防抖开关,而是要用的时候才开。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关键还是要尽量使用安全快门,或更快的快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好的三脚架。
目前对于数码相机“防抖”这个词来说似乎增加了“劲敌”,高感光度和电子防抖的产品了丰富起来。等效感光度的迅猛提升,电子影像稳定功能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有些用户可能会把电子防抖和等效感光度提升混为一谈。确实,对于某些产品,在菜单中打开电子影像稳定功能就是提高等效感光度,使用户可以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抓取瞬间。但在另外一些产品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不同之处。
  卡西欧全线新品都具备了Anti Shake DPS功能,开启后可以把等效感光度提升ISO1600或ISO800。如果用户在菜单中开启了防抖功能,相机会把1/15s的快门速度作为下限,如果环境过于昏暗,即使提示曝光不足,也不会设置更低的快门速度,以此保证画面的清晰度。
此外,在拍摄视频片段时,一些数码相机提供了CCD电子防抖功能。这与数码摄像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影像稳定技术同出一辙:拍摄视频时,相机的成像区域小于CCD面积,因此传感器边角留有很多冗余的区域;相机通过陀螺仪判断晃动,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引擎读取相应方向的冗余像素,补偿相机的晃动。因为这项技术相当成熟,所以应用在数码相机的摄像模式中也很合适。
光学防抖+高感光度防抖
支持 2 or 10秒
简体中文/英文等多种语言
月夜、月夜人像、肖像、风景、海滩、雪景、烟花,高感光、高级运动
脸部识别对焦 一次辨认8张脸, 笑脸快门
图像储存媒体为数码相机中储存图像的设备,一般我们称为记忆卡,而市面上数码相机所采用的记忆卡,主要有三种规格:SMART MEDIA:体积小,价格较CF便宜,最大容量到64MB,可以磁盘转接卡、卡片阅读机或PCMCIA做为转接设备。COMPACTFLASH:价格较高,较SM卡厚一点,容量较大,最大可到128MB,速度较快,转接设备为卡片阅读机及PCMCIA。MEMORY STICK:目前是SONY专用的内存规格,只能用于SONY的机器上。
图象存储格式: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压缩再储存。最常见的图像储存格式就是JPEG和TIFF檔,JPEG经过高度压缩,能使档案变为原先的1/4、1/8或1/16大小左右,因此可以省下不少储存空间,不过相对也会让原始图像资料有所损失,许多相机都会提供特定的压缩比例供使用者自己选择。
TIFF文件几乎未经压缩,所以图像会比JPEG保持地更完整。不过因为图像分辨率越高、压缩越小就越占记忆空间,所以拍照时必须兼顾对图像的品质要求与记忆卡容量。举例来说,一张8MB的SmartMedia内存卡存640×480分辨率、高压缩格式的照片可能可以存80张,可是如果存、未压缩格式的照片就只能存3张,差异其实非常大,因此拍摄前必须先预设储存模式或干脆准备好足够的内存卡。
AC电源适配器DC4.2V
黑色、银色
附件及选件
可充电电池套装、复合端口连接线、电池充电器、肩带,镜头罩,镜头转换环、遥控器、花形镜头罩、CD-ROM
驱动程序,图像编辑软件
三角架螺孔
标准螺孔(1/4英寸,ISO 1222)
工作温度(℃)
存储温度(℃)
注:以下产品参数信息仅供参考,如果发现错请。谢谢!
按价格检索数码相机
按品牌检索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月关注排行
索尼数码相机关注排行相机,摄像机驱动品牌排行
索尼驱动系列周下载排行榜
相机,摄像机驱动单品周下载排行榜
索尼驱动单品周下载排行榜
下载了此驱动的用户还下载了
SONY索尼 DSC-H50数码相机简体中文版说明书
ZOL电信服务器
ZOL网通服务器
下载后,请使用解压软件解压(PDF格式文件请使用PDF打开)
部分软件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软件不能下载、无法安装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来电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本站只提供下载服务,版权归作者所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作者。
热门相机,摄像机驱动排行本期试机主角:索尼 DSC-H50 参考售价:¥2950
编辑点评 (点评编辑:Helen)
  作为目前索尼H系列长焦机的旗舰机型,H50拥有910万像素、15倍光学变焦的出色性能。可翻转的高素质液晶屏,让你在取景时更方便也拥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加上蔡司镜头的优秀的色彩还原,H50对于一般家庭用户和入门级摄影爱好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机身外观 回归传统造型
  索尼H50不单在型号上升了位,外观上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嗯,不错,从玩具相机提升到专业相机。众所周知,自元祖H1开始,索尼H系列的外观风格就是没有左肩的,机身的左半边就是一个套着镜头的圆筒。如果您觉得那种设计比较时尚的话,那我就换个说法,H50的外观设计改变是从“新潮时尚”转为“复古经典”。
  H系列的一贯外观是比较独特没错,然而笔者则比较倾向于H50的传统DC造型,觉得那样才是一部相机,就是要那个样子,才能握的舒适,用得舒心,看得舒服,觉得舒怀。就是退一万步讲,H1的老外观也看了3年之久了,相比之下,索尼H50的“改头换面”反而具有了相当的进步性。
  除了新添加上去的“左肩”以外,H50的其他部分设计还是按照以往的风格,仅是增加了一些衬边和移动了某些按键的位置。机身背部的3英寸翻转屏幕看上去相当厚,镶嵌在并不大的机身上面令人觉得像是一个大肚腩。
  虽然屏幕仍停留在23万像素的普遍水平,不过其较宽的可视角度以及足够的亮度保证了拍摄时的取景质量,就是在烈日底下也不会看不清屏幕,再者该屏的显示效果都属上等。
  打开镜头盖,整个镜头以及外围的设计看上去比较怪异,事实上这是为了装上转接环和遮光罩而腾出了一圈的空间,两个配件实装以后的H50可谓威猛无比,外形在同级长焦DC之间足以位立群炮之首。不过全装后的H50,由于遮光罩口径较大,纵深也不少,要准确地合好镜头盖变成了一件技术活,索尼还特此给镜头盖提供了一条特长的挂绳。这再一次证明了要有型是要付出代价的。
手感上佳,附送遥控
  索尼H50采用新型的Bionz处理器,配合910万有效像素CCD传感器,该CCD尺寸为1/2.3寸,总像素为1030万,而索尼官方都宣称H50只使用了这块CCD 7.3mm(即相当于1/2.5寸的区域),成像对比使用1/2.5寸的H9是优是劣,下文将予以说明。感光幅度从ISO 80到ISO 3200。索尼H50配备了一枚5.2-78mm(等效135相机的31-465mm)卡尔·蔡司15倍光学变焦镜头,最大光圈F2.7-4.5,并带有索尼Super SteadyShot防抖技术。
  在“新添加”的左肩上,放置了夜视功能NightShot开关,这个拨键是机械结构的,操作的时候感觉比电子开关要可靠,但是机械的东西存在耐用度的问题,一旦因磨损或使用不当而失效的话,夜视功能日夜全开的尴尬情景可想而知。所以笔者奉劝H50的用户们千万不要闲着没事就去拨一下。除了NightShot开关,EVF/LCD的转换键也设在左肩的背面。
  其他按键的设计没有太大改动,仅仅是一些细微设计上的差异。主操作的依然是拥有外围转动环的五向按键,该按键的设计相当值得赞赏,既拥有四向按键的精准操作,也能享受到转盘的快感。
  比较可惜的是,拥有优秀按键系统的H50反应速度并不优秀,笼统地举个例,在两秒前进行五个操作,两秒后只实行到第三个。尤其是在图片回放的时候尤甚,而图片的放大缩小操作速度也有待改善。
  得益于经过细致设计的手柄以及其表面上的仿皮塑料,索尼H50的手感基值相当高。再者背面的突出位置为拇指提供了相当可靠的支撑点,再再者快门的键程、松紧度、手感堪称一流。单手持机不用说,就是把中指、小指、无名指夹在手柄上已经可以完全紧握了。
  唯一不足的是安排拇指摆放的位置“恰到好处”,恰好搭在变焦键上面,拇指误操作变焦键的几率相当高,经常拿起相机刚开机就发觉焦段已经变到最长焦上面去了。误触键,在索尼单反机α350上面也有同样的问题,难道索尼的设计师们就按旧图纸造出来就算了?这完全是摸摸就能发现的BUG,在新机型上反复出现比较说不过去。
  机身没有多余的接口,只有一个直流供电接口以及USB传输线接口,而且均被精心设计的盖子盖得严严实实。在存储介质方面依然是索尼自家的记忆棒,现今的记忆棒价格可谓相当低廉,而且一卡通杀DC/PSP。电池方面,原配的是960mAh的可充锂电池NP-BG1,经测试满电拍摄228张,其中约20张为打开闪光灯拍摄、约10张在夜视模式下拍摄,全程防抖开启。与索尼宣称的300张有一定距离,续航能力有待提高。
  H50跟机附送了一个红外线遥控器,用于在长焦情况下减轻振动,毕竟在焦距465mm的情况下,有轻微的震动都有可能让画面变得相当模糊,使用遥控器则免除了按压快门带来的抖动。索尼的菜单设计一般是相当简单化的,这次也不例外。作为一部支持全手动机型,除了一系列参数设置以外,也不忘加上专为初学者设计的HOME导航菜单。完全傻瓜式的导航就是最新的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功能既花巧又强大
单轴旋转屏:
  旋转屏对于取景的帮助是巨大的,虽然索尼H50只能进行单轴旋转,但就应用的角度来说已经相当足够了。可以旋转的屏幕意味着在进行超高角度和超低角度拍摄的时候,你都可以用正常的姿势进行取景,只要稍稍转动屏幕就可以了。H50的屏幕可以围绕水平方向作大约170度的转动,基本能应付大部分的取景角度了。笔者在此再提醒大家一下,任何机械结构的寿命都是很有限的,千万不要有事没事把屏幕翻出来玩。
夜视拍摄NIGHTSHOT:
  NIGHTSHOT是索尼很多相机都具备的红外线拍摄功能,适用于不能使用闪光灯的低照度场合,拍摄出的画面类似于夜视仪观察得到偏绿影像。当拨到ON的时候,在CCD前面增加一块滤镜,使CCD可以接收到红外光的反射光线,同时在对焦辅助等旁边的红外光灯会点亮,发射出红外光线;当拨到OFF时,滤镜将被抽起,而红外光灯也会熄灭。
“笑脸”相关功能:
  人脸自动识别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取景框中被拍摄人物的脸部,并自动调整设置来获取最锐利、自然的人像照片。在人脸对焦的基础上,索尼认为人们更愿意将笑容留在照片上,于是开创了“笑脸快门”。早期,由于笑脸快门对各人的笑脸确认标准不一致,引发了很多笑到哭了还不能触动快门的笑话,时至今日,索尼笑脸快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正确识别绝大部分人的笑脸。真正成为捕捉欢乐一刻的实用功能。
  由人面识别技术引申而来的不单只有“笑脸快门”,“人脸筛选”功能把机内图片中含有人脸的照片归类出来,方便归类、整理以及“修改”。如果说笑脸快门是令人主动笑的一个功能,那么“微笑化”就是强制把人整得笑起来的一个图片修饰功能。效果如何?JimCarrey饰演的《变相怪杰》应该是做好的例子了,当然那是最大修改强度的结果,但是这么欢乐的功能,不用到极致就没意思啦。
丰富的图片加工功能:
  除了上面提到的“微笑化”功能外,索尼H50还内置了复古风格、十字线滤光镜、柔焦、放射状模糊、鱼眼镜等多种修饰效果。对于不会用或懒得用PS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当实用。
千万像素级别CCD
图中红框为放大部分
  ISO测试:在ISO 80与ISO 100下,索尼H50的成像几乎没有任何分别,画面同样干净,细节也相当清晰。ISO 200时相比ISO 100整个画面依然比较清晰,但是细节上有了相当的变化,可以看到暗部杂色开始偏蓝,图像质量轻微损失。ISO400时,暗部的蓝色色块开始局部泛滥,亮部的色块较少但光线细节有了较大的缺失,而色块均匀排布,整个画面不会显得杂乱。ISO800时画面细节已经明显大不如前,奇怪的是在噪点分布上,与ISO 400有着折然不同的景象。
  细看可看出蓝色色块已经聚集成较大的块状,但是在明度上却比ISO 400的时候暗淡了不少,看上去就像是柔和过的色块。然而在ISO1600时又是另外的一翻景象,蓝色色块突然消失,但是噪点已经遍布整个画面了,此时大图已经完全不能使用了。ISO 3200则更,整个画面只能呈现出物体的大体轮廓,已经没有细节可言了。由于索尼H50的降噪功能不能关闭,只有低、标准、高三档可调,故在测试中均采用标准降噪。总的来说索尼H50在降噪方面并不出色。更多画质展示请看下文的实拍样张。
  从样张看来,H50的出片质量比较出色,得益于SteadyShot防抖以及附带的红外线遥控,长焦拍摄的难度降低了不少,而且从微距样张的细节上面看也是相当优秀。15X的蔡司镜头加上仅用了1/2.5寸的CCD,H50的画质表现完全不输H9。
1/1250s、f/4、ISO100、5.2mm
1/800s、f/4、ISO100、5.2mm
1/640s、f/4、ISO100、5.3mm
1/2000s、f/4、ISO100、5.3mm
1/1250s、f/4.5、ISO100、5.2mm
1/320s、f/7.1、ISO100、78mm
1/2000s、f/4、ISO100、5.2mm
1/2000s、f/3.2、ISO100、5.2mm
1/320s、f/7.1、ISO100、5.2mm
1/400s、f/7.1、ISO100、78mm
1/800s、f/7.1、ISO100、78mm
1/500s、f/7.1、ISO100、5.2mm
新系列回归正统
  就长焦机而言,索尼H50的拍摄能力相当出色,成像质量是这块CCD的最佳水平;手感是优秀的,但并没有超越H9的境界。正如前言所说的,与H9相比,H50在性能上的提升并不算太大。然而外观作出了相当的改变,传统DC的造型会获得不少摄友的认同。
尽管索尼H50并不具备什么革命性技术,但它的出现标志了老一代的终结,新一代的开始,往后都将是H系列的全新历程。索尼H50刚上市,价格稍微虚高,摄友们可以稍等一两周,等价格放缓后再入手。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焦数码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