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骑士盔甲的欧洲,盔甲大概多少钱

帖子主题:中国古代的盔甲不如欧洲
共&24167&个阅读者&
军号:1440558 工分:14744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古代的盔甲不如欧洲
文章提交者:马大西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4-0-1.html
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由此看出,中国古代的盔甲远远不如欧洲的!!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古代的盔甲不如欧洲 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61493 工分:2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要知道,中国(欧洲也是)战争的主要杀敌方式是刺,再好的的盔甲也会被刺穿。刺死砍伤知道不,这一点古中国早就发现了,所以重点部位和容易被攻击的部位有防护。古欧洲的盔甲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说白了,是工艺落后,做不出跟中国一样的鱼鳞盔甲。欧式盔甲穿起来作战很不方便很不灵活,所以你看古中国为什么发展了几千年的盔甲,就算是重装部队也是鱼鳞盔甲(某一处鳞片坏了还可以卸下来换上新的,方便维修,又不会造成2次伤害。欧洲的盔甲戳到一个洞,修补很麻烦),鱼鳞盔甲挥刀劈砍刺杀格斗都很方便。欧洲的全封闭盔甲通常一般情况下摔倒都很难站起来,简直就是靶子,看看欧洲的历史就知道,穿戴全封闭式的都是骑兵,通常情况下要有人搀扶上马,都是举着矛盾向前冲,只有刺一个动作,而且一次冲锋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只能选着一个目标,选中了就要一直对准,目标(这里指中国军队)也很容易躲闪或者格挡,要是跟中国的步兵作战,必败,长矛阵,弓箭手就打退进攻。要是遇到中国的骑兵,全军覆没,一个不留,不管有没有装备了弓箭、弩(前提是兵相当,就算欧洲的多个1、2倍兵力结局也是一样,我没吹牛啊,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欧洲是怎么作战的)。我在网上看见一些网友说中国金属资源匮乏,所以没造出欧洲那样全封闭式的盔甲,我差点儿吐血了。我建议那些没学过历史或者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同胞,去看看古代中国的铁一年生产的是多少吨,整个欧洲的铁年产量是多少,网上查得到,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当时最强盛的唐朝,最开放,吸纳众多文化补其短的开放时代,军队配置也是最好的最贵的普通的步兵作战也是有马匹的(出发时步兵乘马到指定战场区域,然后下马排兵布阵作战),唐刀四制知道吗,战斗力,造价我就不说了,网上去查,铠甲,人手一份,唐朝最不缺的就是钱。那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50万现役军队就能威慑周边加起来数百万的国家,中亚之战虽然败了,但是阿拉伯战后也不敢招惹,不多久就派使者过来修好。这里说下啊,当时呢,唐朝汉军2万左右,2万左右的附属国的部队,千里奔袭翻越什么什么高山,阿拉伯联军世上有争议,一说7、8万,一说15万、一说20万。唐军一到城下就进攻,前几天都是赢的,后来一直附属军队叛变偷袭唐军,唐军的战力当时吓坏了阿拉伯人哟)最富有的唐朝为什么不造全身封闭的欧式盔甲呢,是没钱呢还是缺资源呢。原因是锁子甲(做护颈比较好)和鱼鳞甲(防刺防砍都比锁子甲好)是最适合作战的盔甲。所以工艺原因,欧洲步兵是锁子甲,中国步骑兵鱼鳞甲(也有兽甲和其他的啊)。鱼鳞甲不管是防刺防砍,灵敏都比欧洲的全封闭盔甲好。锁子甲只能防砍,但比鱼鳞甲灵活。所以中国古代为什么不造欧式的全封闭盔甲。。。而是鱼鳞甲。现在美国的一款防弹衣也不就是采用的鱼鳞片结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9225 工分:10298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这个根本是不止所云,你说的那个中国普通兵士的铠甲,估计你对比的是欧洲骑士的盔甲吧,你看看欧洲普通士兵有盔甲吗,估计就是歪带个帽子胸口搞个牛皮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07689 工分: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嗯, 铠甲质量主要由人数决定的! 宋代禁军号称有80万,但是欧洲刚刚开始进入中世纪,小国林立,一个国王拥有的武装力量十分有限,即使以查理大帝后代的三大帝国 德意志 法兰西和意大利 也不可能有80万士兵的部队,在欧洲20万就已经是大军团了,还得是多个国家联合。上诉种种原因,中世纪的各个国家为保持自身的武装力量;一是采取封骑士为贵族的手段;平民要想摆脱身份的束缚进入上层阶级,只有通过成为骑士---国家征战这一条途径来实现,从而保持军队数量。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军队的保护装备,因此,铠甲的精良是与欧洲的国情紧密相关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63169 工分:224
左箭头-小图标
铠甲好坏要看用途了,比如宋时中国地区的国家特别有钱,可以大量装备弓弩,特别是宋军装备射程超过300米的神臂弩,以及根本无法防御的床子弩。所以铠甲要偏重防御箭矢,如步人甲,鱼鳞甲纸甲。而西方战争时约定不能用弩,而且弓箭也不如中国地区的多,多是近身搏杀,所以偏重对利器的防护,故装备板甲(PS:西方重骑兵遇到床子弩就好玩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4535 工分:55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爱上你的日子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39楼的发言:楼上说步人甲的也不对
步人甲是全世界第一种可附加装甲的铠甲。根据兵种不同,铠甲重量也不同,相应的防护力自然也有变化
32千克的步人甲算是最轻装的弓箭手穿着的,重步兵甚至能配备重达44.5kg的重甲
关于铠甲,数年前圣铁叉讨论过
但以楼主的智商,我不认同跟楼主长篇大论讨论材料学、结构学和动力学有啥作用!
步人甲男装系列是根据战场情况不同兵种不同可以增减甲片数量 很经典的款式哦 还有一款是纸甲的什么来着 据说防远程的防御力到达了完全不透的地步 哪位战友能提示下叫什么就是叫纸甲。我记得在哪看到过说宋代的一个什么官儿要用5付铁甲换一副纸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36532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一直都是连缀铠甲,但中国铠甲与欧洲不是一时期的,中国铠甲是发给士兵的,而欧洲在那时只有贵族战士才有铠甲,而且欧洲在中世纪时冶金十分落后,远不及中国,即使是西亚大马士革钢也是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兵器的大量装备。到欧洲钢板甲普及是,中国热兵器长足发展,士兵机动越显重要,铠甲逐渐退出视野,只有少数用于保护主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6758 工分:1714
左箭头-小图标
tx们知道古时候我们叫西方非常普及的锁子甲叫什么吗:叫金丝宝甲,又叫铁线布!是较为不普及的高级货!一般高级军官才配锁子甲!我们国家是不产锁子甲的(我们从来也没有发明过拉丝机)。我们用的主要还是净铁量少,重量重的镶嵌甲。山文甲不错是我们少有的硬甲可以防刺可是也是产量太少,不能大量装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6758 工分:1714
左箭头-小图标
有突起曲条纹的米兰铠是可以轻松防御早期的火枪的!而且防刺杀的效果绝对不是镶嵌甲能比拟的!板甲的出现大大的降低了骑士的伤亡!在中世纪要想杀死一名批板甲的骑士在正常情况下是十分困难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902 工分: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0小盖0o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楼的发言: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由此看出,中国古代的盔甲远远不如欧洲的!!
真好笑..........没笑死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3459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放屁欧洲人讲究的是公平竞争,中国人是偷袭就不需要密不透风的铠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76268 工分:214
左箭头-小图标
最终还是钱的问题,盔甲制造费用太贵,在中国又不可能弄个两三百人来征服一个国家,大量列装超好的盔甲是不可能的。每次农民起义动辄几十万人,朝廷若是要装备盔甲,这要多少钱?还不如招兵买马来得实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81403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执行长
在第6楼的发言:这个结论太怪!
欧洲人作战跟日本相扑一样,
双方摆好了阵式然后对冲.
而中国在春秋时代已经放弃了这种愚蠢的打法.
孙子兵法正是这种古老战法向新战法变更的标志.
比如:兵者鬼道也等等.呵呵,兵者,诡道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0286 工分:23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szmsd
在第9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klf223344
在第62楼的发言:中国缺少铁,而且铁质和欧洲没法比;所以武器方面肯定要比欧洲差。
这是生存环境决定的。
也是因为铁质不行,火药在中国没有发展前景,在欧洲火器大发展了——————同样口径的铁管,同样的装火药量,欧洲能发射出去,杀敌人;而中国的要炸膛,杀死自己。
哈哈 这个是最雷人的 给你看看明朝和当时欧洲钢铁产量的对比“明朝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那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落后倒是真的,但是这在古代和枪炮制造没有关系,也不存在炸镗的问题(古代火炮不都是铁造的,主要是青铜炮,还有石炮)。冶金技术落后导致炸镗,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0286 工分:23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kbbbb
在第85楼的发言:好!~ 你要注重防护性,那么蒙古骑兵皮甲和欧洲重骑兵打的时候,边跑边用箭射,然后两翼包抄,截断后面的暴民一样的步兵,就是说,重骑兵追,我就跑着射箭,不追我就过来挑衅你,欧洲是重骑兵,蒙古是皮甲轻骑, 马的体能差不多,跑段时间欧洲重骑兵的的马就跑不动了,毕竟驮的东西重啊。只要蒙古骑兵射对方的马,欧洲重骑兵从马上掉下,那就彻底的挂了,那身重甲穿身上,爬起来都难。不是这么回事,欧洲人使用的是欧洲重脚马,这马速度耐力都不行,但是力气大,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人能用得了重甲的原因。蒙古和中国都是用蒙古马的,小马驮不动穿重甲的人,所以也只能用弓骑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5944 工分:162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第一 欧洲的盔甲是提供给骑士等军事贵族使用的
并没有大量装备 我国自古就缺少广泛的军事贵族这个阶级 而且铠甲造价极高 有记载唐朝时期单修复一套明光铠就需要一名熟练的工人两年的工期 重盔不可能大规模装备 唐朝也就只有在青海和吐蕃作战的士兵能穿上好的盔甲其次 我国作战对象是游牧民族 对机动性和弓弩的使用技巧比较强调 一套重装备显然不适合这样的作战要求 要不 波兰 日耳曼联军也就不会败在蒙古人手里了最后 我国的铁矿含硫比较高 古代工艺无法用这种铁矿制造出板甲 能造出工艺也太复杂 得不偿失而且 全身铠甲的防护也并不是那么好 钉头锤 破甲弩
都可以打破板甲 对弓箭的防御力 板甲甚至还低于两层的锁子甲 所以后来有很多欧洲骑士在板甲里还套了件锁子甲 全身重甲如果没有很好的训练 是很难活动自如的 对马匹要求也极高最后说一点 我们常见的那种欧洲全身重甲是在15世纪才出现的
几乎是在唐朝后的1000年 这样看来 唐朝的明光铠已经很不错了欧洲全身防护的铠甲的出现 还是和欧洲的庄园制有关 大大小小的军事贵族很多 如果古代欧洲也是如同古代中国那样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出现全身重甲的可能很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5520 工分:105
左箭头-小图标
为什么欧洲骑士决斗不许用弓弩?因为弓弩可以轻易撕裂所谓重装骑士的铁甲!三国的时候,蜀国就发明了诸葛连弩,还穿重甲有个p用?再说,重甲骑士摔跟头自己都站不起来,把它的马腿砍掉,他不束手就擒么?去找找岳飞大破金国铁骑(好像叫拐子马)的战例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4598 工分:233
左箭头-小图标
轻骑才是王道,楼主竟然在比谁的甲好用,佩服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849 工分:15688
左箭头-小图标
LZ无知到极点,也出来显眼!!片面!!??不学无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2320 工分:317
左箭头-小图标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要只讲防守,打个铁桶套着算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277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4937 工分:2386
左箭头-小图标
他们都是野蛮人,我们是智慧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7851 工分:6060
左箭头-小图标
楼猪的意思是打仗必须有副好盔甲,17世纪的欧洲和宋朝有可比性吗?读读历史再比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3304 工分:8265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的骑士都是自带家伙打仗的,有战功封地才有钱买好家伙,穷骑士的家伙要差很多很多,中国士兵装备是制式配发的,只有校尉,将军,这些有自备或御赐的盔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2338 工分:115
左箭头-小图标
汉时就有藤甲,藤甲轻且透气性强,有很强的防护力。缺点是怕火易燃,更不适合寒冷北方使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0064 工分:12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aggio1990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楼的发言: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由此看出,中国古代的盔甲远远不如欧洲的!!
&以下是引用杀倭灭日
在第2楼的发言:中国马种主要为蒙古马,耐力好跑不快爆发力不足,所以只好减轻盔甲重量,因此古代亚洲骑兵以轻骑兵为主.
楼主与此楼结论很无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4706 工分:4073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1901
在第3楼的发言:甲重灵活度必然下降,不益过重,只要能打胜仗,怎样的铠甲都是可以的。而事实也验证了中国选择轻型铠甲的正确。蒙古人攻打重甲装备的西亚阿拉伯和俄罗斯,都是战无不胜,两年就可占领伊朗全境。而面对中国,蒙古人用了三代人才完成征服。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不能用中国和蒙古吧,只是民族不同而已!!!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1222 工分:24
左箭头-小图标
看了想笑,论证一个结论,给的论据也太少了点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7129 工分:2453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aggio1990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楼的发言: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由此看出,中国古代的盔甲远远不如欧洲的!!
&以下是引用杀倭灭日
在第2楼的发言:中国马种主要为蒙古马,耐力好跑不快爆发力不足,所以只好减轻盔甲重量,因此古代亚洲骑兵以轻骑兵为主.
楼主与此楼结论很无知。的确如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4887 工分:411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的17世纪和中国的宋朝比,我是无语了没学过历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32054 工分:31545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古代的骑兵是以轻骑兵为主,作战靠得是速度,善于长途奔袭。而欧洲是以重装骑兵为主,作战时靠的是强大的冲击能力和庞大的气势。另外,中国骑兵使用的是蒙古马,蒙古马的负重能力不如欧洲的马,这也是决定了中国和欧洲在使用骑兵上战术和装备有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01768 工分:181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lf223344
在第62楼的发言:中国缺少铁,而且铁质和欧洲没法比;所以武器方面肯定要比欧洲差。
这是生存环境决定的。
也是因为铁质不行,火药在中国没有发展前景,在欧洲火器大发展了——————同样口径的铁管,同样的装火药量,欧洲能发射出去,杀敌人;而中国的要炸膛,杀死自己。哈哈 这个是最雷人的 给你看看明朝和当时欧洲钢铁产量的对比“明朝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那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01768 工分:181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急速之隼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pankongsi11
在第38楼的发言:几乎不穿甲的蒙古人横扫了楼主脑海中衣甲鲜明的欧洲人,楼主认为还有什么好争的吗?机动力才是王道
更扯了,
据我所知,蒙古当时的重甲骑兵并不比欧洲逊色,甚至有人认为要胜于欧洲。他们认为,欧洲后来之所以变态的追求重甲就是因为蒙古。呵呵 有个玩笑就是 欧洲骑士摔下马后 蒙古人走过去割脖子就是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01768 工分:1813
左箭头-小图标
西方的板甲在中国的复合弓下就是一累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88993 工分:884
左箭头-小图标
麻烦有空看下地图。中国打仗人数动不动就是大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欧洲有多少人?欧洲都是小国,一个国家灭亡另一个国家所花的时间,可能只够东方国家行军的。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有时间与金钱去造那么好的甲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0437 工分:19895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的铠甲也是有等级的军官的甲就比士兵的重,骑兵的甲就比步兵的甲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4876 工分:4483
左箭头-小图标
好!~ 你要注重防护性,那么蒙古骑兵皮甲和欧洲重骑兵打的时候,边跑边用箭射,然后两翼包抄,截断后面的暴民一样的步兵,就是说,重骑兵追,我就跑着射箭,不追我就过来挑衅你,欧洲是重骑兵,蒙古是皮甲轻骑, 马的体能差不多,跑段时间欧洲重骑兵的的马就跑不动了,毕竟驮的东西重啊。只要蒙古骑兵射对方的马,欧洲重骑兵从马上掉下,那就彻底的挂了,那身重甲穿身上,爬起来都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91478 工分:313
左箭头-小图标
战斗模式决定了兵器和盔甲的使用,中国不是造不出重甲,而是没必要。一是成本太高无法普及,几十万部队都用重甲即使是最富的唐朝也要破产。二是亚洲民族强调军队的机动能力,所以最强的亚洲部队都不会把宝压在重装骑兵或者步兵身上。少量配置应该是有的。弓弩技术的发达以及战术上的灵活完全可以弥补盔甲上的不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32556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骑士的装甲都是自己家出钱打造的,中国的都是官方配发。而且欧洲人身材高大覆盖面积大,重点正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1436 工分:8271
左箭头-小图标
盔甲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目标和战术不同有时是不同的,不能单对盔甲的防护面积和重量来评价盔甲的好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4407 工分:281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ixiyun
在第78楼的发言:我们的盔甲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用绳将无数甲片串连而成,不利于保存。方便维护,成本低,效果也不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98218 工分:21581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最二只有更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8354 工分:230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的承认就是并装备的盔甲而言,中国不如西方,但你也得看看中国在古代主要面对的敌人是谁啊,难道要用重甲步兵vs蒙古骑射?!!一个产品是否成功还得看市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26807 工分:2940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的盔甲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用绳将无数甲片串连而成,不利于保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1524 工分:236
左箭头-小图标
请问楼主,就按你说的,欧州的甲比中国的好,但我问你欧州一个部队里有几个穿着你说的这样的重甲的。现在我发现一个问题一说到西方总那西方的好比中国的坏,都说中国人素质低,西方人就真的比中国人素质高了,我还真不信。你说到历史总拿西方人写的史书说事,西方写的史书就是权威,中国的史书怎么怎么不实的,再本人看来最会颠倒黑白的正是你们所说的西方权威们,最会撑着眼说瞎话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9502 工分:6
左箭头-小图标
很简单,中国军队数量太大,而且都是常备陆军,像欧洲那样全板甲对后勤压力太大,此外就是中国是步兵为主,西方是重骑兵为主,先天条件不同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1524 工分:456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情比金软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41楼的发言:......
就叫“纸甲”,对弓箭有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曾经有地方官要求以一百套铁甲换50套纸甲的记录
但该甲制作颇为复杂,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
似乎有将纸甲和步人甲同时穿着的记录,如果确实,则可算是第一种复合装甲了!
秦人的铠甲就是皮木复合甲。秦人多数不穿甲赤膊上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8778 工分:662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比较可爱,秦军是怎么灭的六国不知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1754 工分:6824
左箭头-小图标
片面的强调重步/骑兵在中国是找死!中国的锏'锤等钝兵器正是为它们准备的,中国的大量山地'丘陵'湖河也是它们无用武之地的原因,中国的战争文化决定了重步/骑兵只能被放到配角的地位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2421 工分:8516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都是骑士才戴的,和他们不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5090
左箭头-小图标
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斯大林--2坦克防护效果不如T---90不过他确实比T---90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8641 工分:885
左箭头-小图标
战法不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3020 工分:32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虽说欧洲的铠甲要比中国的重 但是欧洲才有几个人用的起铠甲啊 在宋代的时候边军人手一套步人甲 甚至连强调机动性的弓箭手每人都有一身18斤的铠甲 在和辽国打仗的时候 辽兵打扫战场的第一件是就是扒下死亡宋兵的铠甲套上 至于明朝 每个小兵基本上都有一身标准的鱼鳞铠 中国的士兵有多少装备铠甲?欧洲有几个? 何况历史已经证明纯粹的重步兵 重骑兵的使用范围是很狭窄的 花无数的钱 打造一支没用的军队有意思吗? 更何况在唐朝的时候 士兵的装备与同时期欧洲的领主相比都要好的多
而且当时的唐军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一个欧洲的商人曾经感叹过 唐朝长安看城门的小卒都能穿上丝织的鞋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8716 工分:3958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的铠甲是贵族装备的,lz该拿中国将军的铠甲和欧洲贵族的铠甲比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45953 工分:2570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放屁,都懒得反驳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0328 工分:38830
左箭头-小图标
重量只是衡量防护性能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其实,宋代殿前武士的殿铠200斤,除去度量衡的不同,这套盔甲估计也轻不了,而且穿这件盔甲的必定是一位身高马大的武士,俗称站殿将军。宋代有一种纸甲,以纸压模成型做成铠甲,可以防护流矢,碎石,但是重量很轻。 曾经有100套铁甲换50套纸甲的情况。而且,中国的盔甲连普通步兵都可以配备,而欧洲盔甲属于高端产品,一般只有骑士才配备,跟我们的盔甲普遍性几乎没有可比性。只从重量来看盔甲的防护能力太片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20004 工分:7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又路過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o0小盖0o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楼的发言: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由此看出,中国古代的盔甲远远不如欧洲的!!
真好笑..........没笑死我
秦国兵打仗时为了能追上敌人多砍几个人的头。都把护夹甩到一边去的。在中国盔甲没多大用。是啊,防弹衣也没多大用处,资本主义军队都吃撑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223 工分:179
左箭头-小图标
秦国有支部队是不穿盔甲的,战斗时极强,是死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2684 工分:18844
左箭头-小图标
中外铠甲重量的不同主要在于双方作战方式的差异重铠甲是骑兵装备的,即使西方步兵也极少装备全身铠甲他们的步兵也仅仅是一块护住前后胸的板甲中国步兵的作战方式主要是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轻骑兵对抗以快打快,自然要以轻便为主西方主要是重骑兵的决战,自然以重凯为主所以,在这里讨论中外铠甲的质地,没什么意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6466 工分:190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缺少铁,而且铁质和欧洲没法比;所以武器方面肯定要比欧洲差。这是生存环境决定的。也是因为铁质不行,火药在中国没有发展前景,在欧洲火器大发展了——————同样口径的铁管,同样的装火药量,欧洲能发射出去,杀敌人;而中国的要炸膛,杀死自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349 工分:19075
左箭头-小图标
那地方才打几年仗,况且火药也晚,咱们可是见招拆招惯了,即使有那样密不透风的铠甲,也照样会变成文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6106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欧洲使用骑士长枪以铠甲增加冲刺时的重力,亚洲骑兵多用的是刀,重力+速度变成次要的,而动作肢体灵活性是第一位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341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急速之隼
在第5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pankongsi11
在第38楼的发言:几乎不穿甲的蒙古人横扫了楼主脑海中衣甲鲜明的欧洲人,楼主认为还有什么好争的吗?机动力才是王道
更扯了,
据我所知,蒙古当时的重甲骑兵并不比欧洲逊色,甚至有人认为要胜于欧洲。他们认为,欧洲后来之所以变态的追求重甲就是因为蒙古。这话不对,蒙古人大部分都是轻骑兵,这样在对阵欧洲的重甲集团就占尽了上风,骑士们根本就受不了蒙古的骚扰战术,用少量骑兵不断骚扰,试探,一旦找到突破口理解实施穿插分割,重骑兵在这里完全派不上用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4582 工分:115
左箭头-小图标
要看材料和工艺啊,许多复合装甲比匀质钢装甲轻,但防护能力却高得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2261 工分:1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ao198204
在第47楼的发言:盔甲的祖宗是在中国的,欧洲是后起步的弱者,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中国的科技是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的,不要说盔甲,像进攻型兵器方面,中国的弩是汉朝就有的,而欧洲呢?大概15世纪都不知道弩是什么东西吧??你只会吹牛,总是否认别人有什么好处。难道这个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吗?可怜的自吹,这就是中国人被老外歧视的一个原因。爱国也好,但是不可以自我陶醉。本文内容于
21:20:28 被青石19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2261 工分: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盔甲重量不表示什么。欧洲重于重类武器,重类攻击。亚洲重于灵活性。但是不可以说那个好。稳重也好,灵活也好。这个要看身体条件,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你可以相比,欧洲人体积比东亚大多少?那样穿的东西面积也增加的,盔甲的重量也自然会增加的。欧洲相比亚东亚和蒙古高原面积不大,军阀的路途也不那么长,地面也比较平,所以重盔甲比轻盔甲更有用的。亚洲蒙古高原呢,地理复杂,面积大,路途长,这样重盔甲不太方便。这里有人会提出阿提拉大败罗马的事情,可是阿提拉的军队的装备不那么轻,而且有很活力的。欧洲继承希腊的传统,东亚继承儒家和孙子思想,这个也有影响的。问你,武术和拳击能比吗?因人而异的。本文内容于
21:19:27 被青石19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2819 工分:33245
左箭头-小图标
西方重甲据说跌倒了就起不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26012 工分:1419
左箭头-小图标
在各种战术要求中,盔甲只占很小一部分。除非你的盔甲护住全身不影响机动性(不重),而且面对重弩,机弩也不怕(怎么也穿不透),还要能大规模装备(几个人起不了作用)。否则盔甲永远不是战争的关键。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7926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但以重量评判中外盔甲的优劣实在欠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22159 工分:2987
左箭头-小图标
lz,写中外铠甲,没个几千字就别来秀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22159 工分:298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下雨要快跑
在第4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ahweh
在第7楼的发言:中国的盔甲连普通步兵都可以配备,而欧洲盔甲属于高端产品,一般只有骑士才配备,当然不能比。
草 你给配备的呀???
你家开钱厂的??就算真开钱厂都不一定能配起不是普通步兵,应该是精锐步兵。杂兵还是不行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22159 工分:298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pankongsi11
在第38楼的发言:几乎不穿甲的蒙古人横扫了楼主脑海中衣甲鲜明的欧洲人,楼主认为还有什么好争的吗?机动力才是王道更扯了,据我所知,蒙古当时的重甲骑兵并不比欧洲逊色,甚至有人认为要胜于欧洲。他们认为,欧洲后来之所以变态的追求重甲就是因为蒙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242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ahweh
在第7楼的发言:中国的盔甲连普通步兵都可以配备,而欧洲盔甲属于高端产品,一般只有骑士才配备,当然不能比。草 你给配备的呀???你家开钱厂的??就算真开钱厂都不一定能配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0286 工分:2363
左箭头-小图标
晕,铠甲轻便是先进的表现,关键看防御能力啊!现代军舰都没有二战军舰沉重的装甲带,但是防御效果更佳。再说了,中国和蒙古骑兵都是讲究弓骑兵的,要那么重的铠甲干什么啊,妨碍机动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30987 工分:86036
左箭头-小图标
盔甲的祖宗是在中国的,欧洲是后起步的弱者,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中国的科技是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的,不要说盔甲,像进攻型兵器方面,中国的弩是汉朝就有的,而欧洲呢?大概15世纪都不知道弩是什么东西吧??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7267 头衔:被桔梗萌翻的兽耳郎 工分:45372
左箭头-小图标
连别人说啥都不懂...真TM恶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7267 头衔:被桔梗萌翻的兽耳郎 工分:4537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情比金软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41楼的发言:......
就叫“纸甲”,对弓箭有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曾经有地方官要求以一百套铁甲换50套纸甲的记录
但该甲制作颇为复杂,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
似乎有将纸甲和步人甲同时穿着的记录,如果确实,则可算是第一种复合装甲了!
秦人的铠甲就是皮木复合甲。
自己搞清楚什么叫复合甲吧!白白,你自己不要下定义好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0491 工分:148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情比金软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41楼的发言:......
就叫“纸甲”,对弓箭有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曾经有地方官要求以一百套铁甲换50套纸甲的记录
但该甲制作颇为复杂,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
似乎有将纸甲和步人甲同时穿着的记录,如果确实,则可算是第一种复合装甲了!
秦人的铠甲就是皮木复合甲。自己搞清楚什么叫复合甲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7267 头衔:被桔梗萌翻的兽耳郎 工分:453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4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爱上你的日子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39楼的发言:楼上说步人甲的也不对
步人甲是全世界第一种可附加装甲的铠甲。根据兵种不同,铠甲重量也不同,相应的防护力自然也有变化
32千克的步人甲算是最轻装的弓箭手穿着的,重步兵甚至能配备重达44.5kg的重甲
关于铠甲,数年前圣铁叉讨论过
但以楼主的智商,我不认同跟楼主长篇大论讨论材料学、结构学和动力学有啥作用!
步人甲男装系列是根据战场情况不同兵种不同可以增减甲片数量 很经典的款式哦 还有一款是纸甲的什么来着 据说防远程的防御力到达了完全不透的地步 哪位战友能提示下叫什么
就叫“纸甲”,对弓箭有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曾经有地方官要求以一百套铁甲换50套纸甲的记录
但该甲制作颇为复杂,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
似乎有将纸甲和步人甲同时穿着的记录,如果确实,则可算是第一种复合装甲了!秦人的铠甲就是皮木复合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8895 工分:191
左箭头-小图标
看来诸位对我上国各类经典铠甲的回顾,真是见识大涨啊,LZ的确考虑简单了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0491 工分:14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爱上你的日子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39楼的发言:楼上说步人甲的也不对
步人甲是全世界第一种可附加装甲的铠甲。根据兵种不同,铠甲重量也不同,相应的防护力自然也有变化
32千克的步人甲算是最轻装的弓箭手穿着的,重步兵甚至能配备重达44.5kg的重甲
关于铠甲,数年前圣铁叉讨论过
但以楼主的智商,我不认同跟楼主长篇大论讨论材料学、结构学和动力学有啥作用!
步人甲男装系列是根据战场情况不同兵种不同可以增减甲片数量 很经典的款式哦 还有一款是纸甲的什么来着 据说防远程的防御力到达了完全不透的地步 哪位战友能提示下叫什么就叫“纸甲”,对弓箭有相当好的防护作用。曾经有地方官要求以一百套铁甲换50套纸甲的记录但该甲制作颇为复杂,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似乎有将纸甲和步人甲同时穿着的记录,如果确实,则可算是第一种复合装甲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73440 工分:561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蒋方震
在第39楼的发言:楼上说步人甲的也不对
步人甲是全世界第一种可附加装甲的铠甲。根据兵种不同,铠甲重量也不同,相应的防护力自然也有变化
32千克的步人甲算是最轻装的弓箭手穿着的,重步兵甚至能配备重达44.5kg的重甲
关于铠甲,数年前圣铁叉讨论过
但以楼主的智商,我不认同跟楼主长篇大论讨论材料学、结构学和动力学有啥作用!
步人甲男装系列是根据战场情况不同兵种不同可以增减甲片数量 很经典的款式哦 还有一款是纸甲的什么来着 据说防远程的防御力到达了完全不透的地步 哪位战友能提示下叫什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0491 工分:148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上说步人甲的也不对步人甲是全世界第一种可附加装甲的铠甲。根据兵种不同,铠甲重量也不同,相应的防护力自然也有变化32千克的步人甲算是最轻装的弓箭手穿着的,重步兵甚至能配备重达44.5kg的重甲关于铠甲,数年前圣铁叉讨论过但以楼主的智商,我不认同跟楼主长篇大论讨论材料学、结构学和动力学有啥作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1159 工分:7006
左箭头-小图标
几乎不穿甲的蒙古人横扫了楼主脑海中衣甲鲜明的欧洲人,楼主认为还有什么好争的吗?机动力才是王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60656 工分:9504
左箭头-小图标
在五代十国的时候重甲骑兵就已经不是无敌的了。在使用了槊,狼牙棒之类的兵器之后,重甲骑兵就不是无敌的了,而且成本高,机动力差,人还受罪,很快被轻骑兵代替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0491 工分:148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话让我笑掉大牙先去学习一下板甲是防御什么的,鱼鳞甲是防御什么的再说吧欧洲17世纪的板甲也挡不住中国11-12世纪的攻击武器,还好意思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8476 工分:667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更正楼猪一个错误,中国最重的步人甲,不是35斤,而是32公斤,它出现的时期在公元1000年前后,这个重量对于当时普遍使用锁子甲的欧洲来讲是不可想象的。欧洲的板甲发展是在13,4世纪之后的事情了,在板甲发展的初期其重量也不超过25公斤,而其走向极致,其实已经是15,6世纪左右的事情了,已经比中国铠甲的巅峰晚了500年的时间,同时期的明帝国因为火器在中国陆军部队的普及度要高于欧洲,当时中国战场的战争形式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放弃了重铠的发展思路,转向轻质,灵活,穿着舒适,可以抵御火器弹丸的轻型铠甲,众所周知的,在壬辰战争中,我大明官兵很多根本就是自动的放弃了配发的铠甲只穿一袭布衣冲向敌阵,让倭寇以为我军有神功护体。可以说同时期在满清之前,我国的陆战方式和铠甲的发展思维已经比欧洲有了巨大的转变和改进。在与欧洲重铠鼎盛同时期的中国,不存在造不出更好的重铠的问题,而在于重铠在中国战场上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反而是个累赘。举个例子,后金骑兵初期,也有这么一支全部着精良铠甲的重骑兵部队,后来在福建的战争中,被郑成功斩获其酋首,当时郑对该酋所穿的重铠颇为赞赏,曾下令按图索骥打造了一批装备给部队,但是从他对清军以及荷兰人的作战中发现,装备的重铠,无法很好的适应当时中国的战场形势,从而将这只铁甲军取消了,只留了少量做依仗之用。由此可见,在满清之前,中国的铠甲发展思路一支都走在欧洲的前面,当中国铠甲停止了发展的以后,才被欧洲铠甲超越了,并达到了中国铠甲没有达到的重量和高度,以至于造成某些西粉以偏概全,被假象给蒙蔽了。最后还要补充一条,欧洲的真正精良的重铠都是装备给贵族和骑士的,像克雷西战争中,真正穿着了重铠的法国贵族骑士也不超过8000人,这还是在当时的法国拥有欧洲近一半骑士的前提下,对比其宋金战争期间,宋军动不动就出动10万人,其重甲装备率达到40%-60%的情况,真是小巫见大巫啊。我们保护到士兵,而他们只保护贵族,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思维差别.。本文内容于
9:06:52 被景深渊博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3630 工分:4035
左箭头-小图标
那lz怎么解释战国时的魏武卒不敌秦军的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1355 工分:2464
左箭头-小图标
无知者无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73440 工分:5614
左箭头-小图标
听完LZ的话。。。。。步人甲泪流满面 。。。。。。明光铠泪流满面 。。。。。。鱼磷铠泪流满面 。。。。。。干脆连铠甲都不穿的秦武士泪流满面 。。。。。。浑身上下装备超过50公斤的魏武卒泪流满面 。。。。。。浑身上下光铠甲重量就30多斤的明朝步兵泪流满面 。。。。。。。本文内容于
16:11:21 被爱上你的日子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3575 工分:413
左箭头-小图标
西方重甲如果被打破一个小窟窿,修复成本都很高。中国的甲修复成本很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53352 工分:463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机动性重要的多 欧洲打仗要约定时间地点 就和咱们春秋时是一样的考验单兵的作战能力 而我们国家讲究的是心计
并不过分追求盔甲的好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1956 工分:19243
左箭头-小图标
好比现在比坦克重量一样没有意义正面无论多厚,顶攻击
底攻击依然全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26012 工分:1419
左箭头-小图标
战场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机动性。穿多重的铠甲有什么用。别人可以准备好重弩慢慢射死你。到时候你还离得好远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1771 工分:1161
左箭头-小图标
看了楼猪的帖子,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45022 工分:7630
左箭头-小图标
你们能认为跑车不如越野车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83228 工分:520
左箭头-小图标
最不实用的铠甲就是西方骑士的了。以前有人发过中西铠甲对比的帖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8381 工分:24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0小盖0o
在第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楼的发言: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约35斤。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由此看出,中国古代的盔甲远远不如欧洲的!!
真好笑..........没笑死我
秦国兵打仗时为了能追上敌人多砍几个人的头。都把护夹甩到一边去的。在中国盔甲没多大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8921 工分:305927
/ 排名:2477
左箭头-小图标
作战要灵活的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8959 工分:848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学家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602 工分:117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大执行长
在第6楼的发言:这个结论太怪!
欧洲人作战跟日本相扑一样,
双方摆好了阵式然后对冲.
而中国在春秋时代已经放弃了这种愚蠢的打法.
孙子兵法正是这种古老战法向新战法变更的标志.
比如:兵者鬼道也等等.哈哈有错字,是诡计的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0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古代的盔甲不如欧洲 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盔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