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江文化交易所文化产业交易所是国企吗

热门推荐:
  精彩导读
  今年8月以来,5家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掀起“文化热”,在文化企业中激起了“上市潮”,目前在A股和H股上市的文化企业共57家。可以预见,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后,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会更多,有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8月以来,5家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掀起“文化热”,在文化企业中激起了“上市潮”,目前在A股和H股上市的文化企业共57家。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家国有文化企业,以IPO(首次公开募股)方式在主板或创业板成功上市;同时,已在香港H股上市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挂牌上市。
  这5家公司共募集资金近80亿元,对于进一步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借助资本市场打造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积极促进作用。
  1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上影集团的上市之路极不平坦,可谓“一波三折”。2012年底首次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报文件,但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第一次遭遇了证监会IPO全面暂停的政策变动。2014年4月IPO审核发行重启后,上影股份成为第一批预披露招股说明书的拟上市企业,但次年7月,证监会再次暂停IPO审核,上影股份上市第二次遇阻。但上影不放弃,坚持按照证监会的审核要求,又经历了数次财务核查与申报材料的更新上报,经受住了资本市场的考验。到今年8月17日上市时,董事长任仲伦和团队都喜极而泣。
  像上影股份一样,今年上市的国有文化公司都很“曲折”,都经历过“长跑”。8月15日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成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第一家上市文化企业。早在2004年,广西就开始整合全区广电网络资源,组建了区属重点文化企业,为上市打下基础,为这次上市足足准备了12年!
  “五家国有文化企业集中上市,是近年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取得有益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和展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介绍,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共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近7000家,核销事业编制近30万个,形成了一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现在的“上市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助力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8月9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逾40亿元,成为我国影视业迄今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上市意味着企业不仅要面对自己,更要面对公众,在企业的盈利方面有着严格的考核,对于国有文化企业是重大考验,更是倒逼改革的强大动力。”中影集团董事长喇培康分析说,现在国有电影企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和其他民营影视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新一轮竞争,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转折。
  已上市的文化企业抓住机遇,纷纷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做优。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资本运作,从一家地方性图书出版发行企业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中南传媒上市5年,更实现从单一的教材主营业务扩张成为“平台+内容+服务+运营”的在线教育闭环生态圈模式。
  据悉,8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的幸福蓝海影视,是江苏省广电总台(集团)控股企业,主要从事电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发行业务和电影全产业链业务。同一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公司,成为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其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西部物流网络建设、零售门店升级拓展、教学云服务平台和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等项目,继续引领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担当重任
  “可以预见,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后,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会更多,有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新元文智董事长刘德良分析认为,“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还会迎来新一波上市浪潮。”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2016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4.8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专家认为,我国GDP增长转入中高速,由此带来的增长结构与方式的转变,将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而文化产业以其“绿色产业”的特点有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读懂国资。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上海文化类国企改革先行 文广系整合大戏拉开序幕
阿思达克通讯社12月11日讯,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呼之欲出,而文化类的前期准备工作已悄然展开,分属大小文广的(600832.SH)、(600637.SH)近日资产整合动作频繁。据熟悉公司的人士透露,会利用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平台对大小文广旗下资产进行梳理和整合,涉及炫动传播、尚世影业、文广科技等多项资产。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文化类国企改革纳入重要范畴,刚刚在党报领域重拳出击的上海预期将在此轮国资改革中继续“垂青”文化类国企。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主业都在下滑的报业集团重组,旗下拥有更多优质资产的文广系整合大戏“将离资本市场更近”。上海国资改革将分类监管文化类国企,文广系多项资产整合存猜想一位上海发改委智囊成员在一个券商策略会上谈及“上海国资改革思路”时明确表示,“明年要关注市场化的文化企业,以上海来讲,报业集团重组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其表示,对文化类国企这个非常特殊的主体,应分类对待,其中对于消费性、产业性的文化企业,要突出重点,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在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大力实施改革,通过开放式重组,做大做强文化企业,争取推进整体上市。这也就意味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大文广SMEG)旗下东方明珠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小文广SMG)上市平台百视通或将因此有一些资产整合。而在国资整合大棋局下,大文广下属正排队的上影和正冲刺上市的东方网,哪些资产上市,也充满看点。一位熟悉行业的分析师称,大小文广旗下的确有众多资产,而其中的优质资产,比如炫动传播、尚世影业等都有可能借上市公司的平台进行整合、运作。一位接近上海国资系统的人士向本社表示,因文化宣传系统的需要,不排除涉及国资系统其他的壳,以前百视通就是借壳仪电集团下属的广电信息上市。而对于已有的壳,“相近资产会往里装”。整合大戏主角缺席,尚待SMG掌舵人确定同属SMG旗下的炫动传播在折戟以后,一度被传言将注入百视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曾公告,以不低于资产评估价格13849万元通过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转让5.5%的炫动传播股权,转让后公司仅保留炫动传播2%股权。而随着,炫动是再次冲击上市还是注入,依旧悬而未决。尚世影业的内部人士则向本社表示,公司目前暂未获取确切消息,大小文广目前主要在解决人事调整的问题。10月28日,原SMG总裁裘新被任命为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及社长,随即辞去百视通董事和董事长职务。而据百视通(600637.SH)公告,在公司新任董事长经合法程序产生之前,由副董事长张大钟代为履行董事长的相关职责。而截至目前,百视通仍未发布新的董事长公告。前述接近上海国资系统的人士表示,文广系统能有多大的资产整合动作,现在就看谁能掌舵小文广。整合前兆:东方明珠与百视通资产互换实质上,本社梳理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信息后发现,东方明珠的百视通的资产整合已经起步。通过挂牌转让,一些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交叉持股的资产将在近日明确归属,集中到一家上市公司。11月20日,东方明珠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传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传输”),转让上海明珠广播电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科技公司”)40%股权,作价1015万元。百视通已公告证实将参与明珠科技公司的竞价。百视通旗下全资子公司文广科技原拥有明珠科技60%股权,若竞价成功,明珠科技将成为百视通全资孙公司。明珠科技的挂牌信息显示,此为一家从事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的公司,经营范围为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生产;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及广播电视行业的产品、技术的进出口;会务服务等。而同时,据百视通公告,文广科技拟决定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上海东方数据广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数据”)28%股权,熟悉公司的分析人士则认为东方明珠接盘可能性极大。如若接盘,东方明珠将控股东方数据,而东方数据的另一股东为同属大文广的东方网。东方数据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最早利用广播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与增值服务的专业公司,整合原文广集团信息中心、东方网技术中心(运营)的人员和相关业务资源组建而成,东方数据在电视传输信道、新媒体节目源、互联网技术、文化宣传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百视通屡次牵手国际大公司,东方明珠加码大文化产业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资产互换,或意味着文广系两个平台百视通与东方明珠定位的进一步明晰。继携手后,百视通又将与国际巨头设立合资公司,据百视通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总投资规模预计800万美元(约合4904万人民币),注册资本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2万元),其中百视通控股51%,迪士尼持股49%。上述分析人士向本社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利于百视通发挥新媒体平台效应,而合资公司业务可能会面向版权引进、增值业务拓展两方面。而东方明珠方面,10月14日公告称,收回18亿教育产业投资及补偿款,即完成公司投资建设的松江大学园区学生公寓二至四期及五期A块所涉及的房地产及设施的主体变更事宜。业内观点认为,在上海文化行业出现整合的背景下,作为上海文广旗下综合型传媒公司,东方明珠或将此项收益用于整合资源,而公司也将逐渐退出教育产业投资领域,重金加码文化产业。
据本社此前报道,东方明珠已出资2亿人民币,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设立上海东方明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在自贸区内成立并获牌的公司之一,该公司10月底则与THE9 LIMITED()签署了投资条款书,拟对RED5 STUDIOS,INC进行投资,有意做大文娱产业业务。上述分析人士称,从百视通与东方明珠的上述动作中,不难看出,百视通将发力打造技术平台、完善自身渠道建设,成为广电新媒体的窗口,而东方明珠的发展则将更具区域性特征,形成新媒体领域的020模式,更多涉及落地的部分,涵盖宾馆、服务、旅游等大文化的概念。
本文来源:阿思达克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昨日,2016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双创大会”在蓉开幕。成都商报记者从现场...
导读对于“准”毕业生来说,现在是时候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方向了。无论是“...
2017年福建高考8个学科考试内容有变,记者采访泉州市一线教师进行解读。 应...
?时至今日 锤子的“去罗永浩”之路
热门频道推荐
新闻独家出品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手机: 邮箱:
联系电话:010-
地址:育儿网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2015上海国企改革概念一览 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 宏观产业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至诚旗下产品:
欢迎来到至诚财经!
2015上海国企改革概念一览 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推荐阅读=====
& & & &相关受益股一览!指导意见近期将公布
  =====全文阅读=====
  ()09月09日讯
  上海国资投资机会的首要主线是科创中心产业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未来一个阶段上海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大战略项目和重大基础工程包括:重点推进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北斗导航、高端处理器芯片、集成电路制造及配套装备材料、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和、新型显示、与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
  原创新药与高端医疗装备、精准医疗、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建设。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积极推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国际人类表型组、材料基因组、新一代核能、量子通信、拟态安全、深海科学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前沿布局。
  产业链相关国企上市公司包括:张江高科、第一医药、上海医药、科华生物、华域、华虹计通、上海电气、上海机电、仪电电子、自仪股份等。
  板块的上海国企:主要标的包括外高桥、浦东金桥、浦东建设、锦江投资、长江投资、东方明珠、金山开发、上港集团、申达股份、张江高科、陆家嘴等。
  受益于迪士尼建设和开园的上海国企:受益于迪士尼主题的上海国企包括受益于迪士尼相关设施建设的上海建工、浦东建设、浦东金桥、外高桥等和受益于迪士尼开园的新世界、百联股份、锦江股份、强生控股、亚通股份、申通地铁等。
  上海概念股龙头股分析
  中华企业(600675)大股东集团注入相关资产
  公司是上海知名的地产企业,前期公司推出非公开增发方案,大股东地产集团注入三个相关公司的资产。本次注资再次体现集团重视公司这个平台。随着上海的提速,公司在地产板块中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将是上海国企重要的地产整合平台。银河证券分析师赵强认为,增持股权的项目土地均获得较早,盈利性较好,将提升公司在已有项目中的盈利比例,提升公司未来业绩;
  新增项目位于长宁区西郊宾馆板块,位置较佳,将助力公司业务拓展,解决公司在上海土地稀缺,高低价背景下的拿地瓶颈,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此次大股东资产注入将提升公司业绩,增加公司项目储备,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业务竞争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文化产业交易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