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 当了16年甩手掌柜破解版 华润现在为什么非要控盘万科

华润现在为什么非要控盘万科?
我的图书馆
华润现在为什么非要控盘万科?
当了16年甩手掌柜,华润现在为什么非要控盘万科?
来源:侏罗纪 作者:刘乾超
央企如火如荼兼并重组的大环境,推动了华润想要谋取万科实际控制权的决心。而华润置地的崛起和潜力,给了华润推动整合万科的底气。宝能系的进攻,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长远看,华润和万科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事实永远都是一个三棱镜,你想看到事实的全部,就要不停的站到三面看,或者跳出固有思维凌空往下看。
  这句话用到万科股权大战这样的商战里,是再贴切不过了。
  万科股权大战中华润的表现,业内现在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华润不但想要重回第一大股东,还要改变过去16年只做财务投资者的局面,实际控盘万科。
  那么我想深究的是:华润为什么要实际控盘万科?他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华润去年无所作为而年后突然大转弯?为什么华润过去16年都不做而现在要做?
  流行的解释有两点:一是归因到傅育宁个人欲望身上,他没有宁高宁、宋林对万科、对王石那样的感情包袱,所以他敢和管理层开撕;二是,万科引入深圳地铁令华润深感没有得到尊重,因此愤然反击。
  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但做了一些功课之后发现,华润对万科的态度转变值得进行更深层的分析。
  用三句话说明我的看法:地产央企兼并重组的外部大环境,让华润有了对旗下的地产平台进行整合危机感。华润过去16年来一直都想实际控盘万科,之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华润置地的迅猛崛起,增强了华润接盘万科的底气和自信。
  首先,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华润突然转变策略谋求万科的实际控制权,发生在今年春节前后,这和央企在全国各地疯狂的拿地王,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映照出了华润现在面临的外部危机。
  昨天,保利地产和中航地产双双公告停牌,宣布重组,保利地产将收购中航地产。按照券商预计,保利将可获得中航地产超过20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壮大千亿级房企巨无霸实力。
  两者重组,这是去年底以来发生的继招商蛇口、中海-中信、五矿-中冶之后的第四家地产央企大重组。
  我在之前央企疯狂拿地王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眼前的一切如同那年,央企的地王癌你治不好》,论证了两点:1、2010年之后的21家地产央企阵营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改革,这是国家战略;2、央企疯狂拿地王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货币宽松或者为国兜底,而是图谋在这场重组大戏中增大赢面,或者以图自保。
  未来将会出现的局面将是这样的:
  1、资源集中:国家队手中的地产资源将会快速向“21家地产央企”手里聚拢。典型事件是不属于“21家”的中信地产注入属于“21家”的中海地产,接下来像信达、中国远洋都可能会出现变数。
  2、业内重整:21家地产央企之间,将会展开地产业务的重整。定位相近、职能相似的央企,地产将会合并,像这次推进重组的保利-中航工业地产重组,以及之前的五矿-中冶地产重组,就是这样。接下来像水电系、铁路系也将可能出现重组。这个重组的原则是:谁的地产做的好,谁就可以获准保留地产,组建巨无霸;谁的地产做的不好,就要剥离,集中精力做大别的主业。比如保利和中航工业,同属于军工产业系统,但是保利地产的量级完胜于中航,结果就是中航的地产业务剥离,注入保利。五矿和中国冶金,也是类似。像水电系的葛洲坝和中国电建,铁路系的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都是下面要进行的重组故事。
  3、内部重整:旗下拥有多家地产业务平台的央企,将进行内部地产业务平台的归拢重整,资源集中聚拢到一个地产业务平台上去。已经完成重整的是招商蛇口,将招商地产和蛇口工业区合拢。接下来将是中交系旗下业务繁多的地产业务重整(包括与绿城中国的整合)。以及保利地产和保利置业的内部重整。从这个角度,华润如果将来要对万科推动重整,当属这一类。
  国家如此做的结果将是:一方面推动央企做大主业,剥离副业。一方面打造一批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超千亿级的地产巨无霸国家队!重组后的地产央企,都绝对不会是低于千亿级别的,招商蛇口、中海地产、保利地产、五矿地产,这些都可以测算出来。而未来的中交系、铁路系,也都是一样。以后,进不了“千亿俱乐部”的地产央企,都不能算是第一方阵。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一场如火如荼的地产央企大重组中,同属“21家”的华润面临什么局面?
  和大部分央企相比,华润是旗下地产业务整合最干净的一家,通过2005年开始的资产注入,逐步完成了华润置地作为唯一的房地产业务平台的建设。但是,华润置地到去年依然还不是千亿房企。可以想象,在面对这些一旦重组动辄都是超千亿级的巨无霸,如果只靠华润置地自身力量的发展,而不借助庞大的资本并购,在未来的地产央企巨无霸阵营里,很有可能,华润会被甩落下去。
  这是华润面临的外部危机。虽然华润绝不至于像中信那样被迫剥离掉地产业务,但是这与华润对地产业务的目标完全不匹配。要知道,从宁高宁收购华远开始,华润就立志要做中国地产业务的霸主,这个野心,一直没有放弃。
  距离重组最近的,就是万科。这是华润因何绝对不会放弃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的现实原因,一旦放弃,在未来的央企重组竞争中,就可能自己把自己玩死。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华润以前那么久都不动手?
  用孟子的一句话来解释:“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乃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万科就是中国房地产的泰山。
  华润对万科的实际控股权有多大的欲望,我想公开信息已经展露的很明白了:很大,经常都在想,从未打消过。
  用三个时代来描绘,就是:宁高宁的棋局,宋林的遗憾,傅育宁的出击。
  宁高宁的棋局:宁高宁在2000年入股万科之后,就开始图谋华远与万科的整合,希望能够建立“北华远、南万科”的华润地产帝国,建立华润在中国房地产界的领导地位。但搞黄了,造成任志强的出走和华远的分立。在华远的基础上,华润置地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华润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排他性进驻万科。
  宋林的遗憾:2008年5月-2014年4月,做了整整6年华润集团董事长的宋林,在落马前说,履职期间,未能令华润控股万科,系其职业生涯的憾事。注意,他说的“控股”,也就是说,华润从来没有满足过华润只做万科的有名无实的“第一大股东”,而是要控盘,要并表。在这个期间,华润置地得以迅猛发展,确立“住宅销售+商业持有”的发展模式。[page]
  现在是傅育宁的出击。
  把历史竖起来读,你就能看到:通过资本运作打造中国房地产帝国的野心,几乎是根植于华润骨子里的基因。华润对全球第一大房企实际控制权的欲望,也已经延续了三代掌门人。
  华润过去一直没有主动控盘,如同现在不放弃第一大股东之位一样,都是现实的考虑。大多数认为是宁、宋和王石的个人情感联系,我不否认这是事实,但未必是最重要的原因。换句话说,华润一直没有控股万科,和现在不惜翻脸控股万科,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除了个人情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华润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没有变化、华润接盘万科的必要性有多强、到没到有利的时机等等。
  华润历史上曾对万科发起过两次不成功的收购,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也有过几次增持,和万科也有过控盘并表的深入接触,但都并不顺利,华润最终也没有强来。
  我的判断是:必要性不强,整合难度太大。一方面是万科的发展非常迅速,控盘万科,会导致与管理层决裂,而华润自己操盘未必能有万科管理层做的好,因此选择避免同当年任志强出走一样的零和结果。而另一方面,华润自己的地产板块华润置地最终确立的开发模式是“住宅销售+商业持有”,独特的竞争力实际在商业地产板块,和万科的协同效应并不强,整合难度的确太大。
  而到了现在,随着外围局势的变化,以及华润置地的迅猛崛起,华润也许自认为他们拥有了可以抵御管理层动荡的能力。
  华润在进军内地房地产开发行业20多年来,大致可分为三支力量:第一支是早年收购而来的华远的力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润置地。第二支万科的力量,华润一直做财务投资者。第三支是原来华润深圳的力量,主打商业地产,盛传要接替王石的吴向东正是当年华润深圳公司的组建人。2005年华润深圳与华润置地合流,在这之后,吴向东也一路升到2013年接替王印成为一把手。
  这之后,华润置地开始快速回流一线城市,进军一线房企,展露出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发家地深圳。2012年底,华润公开展示当时在深圳从西到东六大项目:华润中心、华润深圳湾综合体、华润城、湖贝项目等,总建面近1000万平,总投资近1000亿。当时的媒体报道是“无论是开发规模还是项目质素,华润置地都已经是当时‘深圳最大的综合型房地产开发商’”。
  此后又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华润集团总部设定在深圳。二是整个后海区域交由华润运营。三是华润也挺进了前海。等于是深圳从东到西,最好的地段,最好的项目,华润基本都占尽了。同样是在大本营,华润快速超越了万科和其它开发商,现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重组后的招商蛇口,这就是央企的资源优势。
  客观说,目前的华润置地所形成的开发模式,更适合中国的超大城市。通过央企的资源获得城市最优质的土地,建设庞大的都市综合体。同时,商业地产全部持有,可随着城市的发展获得长远的经营回报,并大大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这些,常年受制于土地素质的万科,做不到。在过去很多年里,华润的确做到了在万科与华润置地之间发生冲突时保持中立,但显然,在推动华润置地快速崛起上面,华润集团提供了比给万科的多得多的动能。
  也许在华润集团高层的眼里,华润置地未来的潜力将会超过万科,这也让华润拥有了可以与万科重整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设想,如果不是2014年宋林案的发生,那么在万科今日的股权之战中,华润也可能还是会采取今日的态度,借机获得控股权。只是说,由于双方长期建立起的情感和信任关系,结果应该不会闹得如此之难看。
  总之一句话:央企如火如荼兼并重组的大环境,推动了华润想要谋取万科实际控制权的决心。而华润置地的崛起和潜力,给了华润推动整合万科的底气。这个期间,宝能系的进攻,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长远看,华润和万科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很多人责怪王石一开始放弃股份导致了今天,但我从来没有觉得那有错。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我认为,不是他当初放弃了股份,而是他从1997年到今天连续做了19年的华润置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王石、马蔚华都是目前华润置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亲眼见证了华润(大股东)当初与任志强(管理层)的分裂,全程目睹了华润置地的崛起,也从来都心知肚明华润要建立地产帝国的雄心,而没有选择在最好的时候把这个问题妥善解决了,这的确是个遗憾。
  明年,王石还会做华润置地的独董吗?
  PS:针对刚刚流传的传闻,万科发布声明:
责任编辑:秦超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爱卡汽车_中国领先的汽车主题社区、汽车资讯、汽车论坛中心16年“婚期”结束 华润退出万科_网易新闻
16年“婚期”结束 华润退出万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16年“婚期”结束 华润退出万科)
“万宝之争”再添变数。1月12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华润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润贸易与地铁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万科16.9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深铁集团。此次华润转让的16.9亿股,占万科A股总股本的15.31%,转让总价为371.71亿元,对应的每股交易价格为22元/股。目前,万科A处于停牌状态,停牌前每股价格为20.4元。而其转让每股交易价格为22元/股,换言之,在此次交易中,华润方面每股转让价较停牌前溢价7.84%。转让完成后,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将不再持有万科A股份。华润集团昨日晚间发布官方声明,称转让万科股权是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有利于万科健康稳定发展。受让华润所持股权&深铁如愿入主万科因第二大股东华润持股生变,万科昨日一天连发三公告。1月12日早晨,万科企业发布公告称,因内幕消息未公告,万科A、H股双双停牌。一时间,市场消息全面爆发。有传言指出万科有意收购河南本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河南建业,不过这一消息已由建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予以否认,称万科停牌与建业无关。更多的传言则是关于华润筹划万科股权转让。就在各种猜测持续发酵之时,昨天中午,万科再次发布公告作出说明称,停牌与华润出让股权有关。而昨日晚间万科就正式公告华润集团出让在万科集团所持股份,其股权的接盘方为深圳地铁集团。早在2015年底,宝能系入股之际,万科曾计划引入新的投资者,筹划重组事项。2016年3月,万科和深圳地铁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于同年6月,万科和深圳地铁签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深圳地铁旗下资产拟注入上市公司,引入深圳地铁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当时深圳地铁的进入遭到华润、宝能的反对。2016年12月,万科A公告,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宣告和深圳地铁的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分析称华润退出系正常战略调整在华润和万科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华润选择退出万科,颇具传奇色彩。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华润退出万科,很大程度上和国资委积极管制的态势有关系,所以此次退出虽然动作比较大,但如果细细分析近期证监会的态度,那么从政策管制方面是略偏袒万科方面的,所以华润退出也是正常的战略调整。这也充分说明了万科管理层在本轮股权之争中已经真正摆脱了困惑和压力。而对于接盘者深铁,他认为引入深铁带有两个含义,第一是逐渐强化此类企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进而优化股权结构。第二是不断完善万科城市运营商的特征,对于新业务开发有积极的作用。聚焦同盟16年一朝解除&华润放弃万科股权合作长达17年,被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誉为大股东典范的华润,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万科股权之争后,最终选择了放弃万科。2000年·结缘早在2000年,在万科经历了“君安之争”之后,王石希望在股权结构上对万科进行调整,吸引有实力的财团进入。在时任华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的主导下,央企华润战略入股,接替深特发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王石和郁亮多次公开表示,华润是万科最好的大股东,后者给万科提供了律师、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士,在万科的组织建设上,在万科的整个管理架构上,在监督机构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宁高宁、宋林执掌华润期间,万科管理层与其关系融洽。资料显示,宁高宁、宋林两人,都曾以华润总公司董事长的名义担任万科副董事长,宋林更是在华润2000年入股万科之时,便作为华润的代表,进入万科董事会。2014年·生变随着宋林在2014年涉嫌受贿罪被查,华润与万科的关系生变。2014年4月,来自招商局集团的傅育宁执掌华润。傅育宁出任华润董事长后,并未如宁高宁、宋林一样担任万科副董事长,万科现任副董事长为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2015年7月,宝能系举牌万科,拉开万科股权之争序幕。其后几个月,宝能系连续举牌万科,至2015年12月,取代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而据媒体报道,其间,万科管理层曾不止一次上门请求华润给予支援,但华润仅两次增持万科不到5亿元,此后再无动作。2016年·隔阂到了2016年3月,万科引入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浮出水面,华润则因重组方案摊薄股东权益,公开反对万科重组,万科与华润保持了16年之久的同盟关系开始出现隔阂。在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15年间,华润与万科关系融洽,但也有冲突。万科总裁郁亮甚至一度承认:“长期以来,我们从来没把股东放在眼里,同大股东几乎没有任何联系,除了让他们承担责任,让他们签字。”郁亮曾撰文称,2007年,其向华润董事长宋林汇报万科发展战略时,宋林曾当面询问:“郁亮,你告诉我,股东在哪里?在万科整个发展战略里面,股东在哪里?”华润也曾研究和考虑增持万科股权。在宁高宁执掌华润系期间,华润系计划整合万科及华远地产以组建地产航母,2004年,宁高宁调离华润,宋林接任华润董事长。宋林执掌华润系,也未完成万科与华远的整合,最终华远地产控股权旁落他人,万科成为股权高度分散的纯公众公司。2016年,因万科董事会审议重组预案,华润与万科爆发独董投票权之争。期间,万科独董华生撰文称,华润反对万科重组,有意重夺对万科的控制权,华润与深圳市政府已达成一致,同意恢复华润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日,在宝能系、华润的反对下,万科宣布终止收购深铁资产。2017年·退出1月12日,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万科16.9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深铁集团。至此,华润正式退出。趋势深铁接盘&万科董事会成新战场华润退位深铁入主,对于万科之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局已定”。此次转让前,万科的股权结构中,“宝能系”持有25.4%,华润集团持股15.31%,中国恒大持股14.07%,万科管理层通过金鹏计划持股4.14%,万科企业股中心通过德赢资管计划持有3.66%,万科工会持股0.61%。转让后,深铁集团则获华润集团持有的15.31%股份,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在与深圳地铁的重组失败后,此前市场猜测,万科股权之争下一步或转向老股转让的重组谈判,主导者仍为深圳地铁的利益代表者深圳市政府。市场猜测继华润之后,万科傍上新“大款”,或许就是深圳地铁。去年底,监管层关于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的监管收紧,宝能、恒大的万能险业务被暂停,也对万科的股权之争增加了变数。有分析认为深圳地铁接手华润持有的万科股份,则宣告在深圳国资委的介入下,万科股权之争将会接近尾声。但有消息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持股比例,即使华润退出,宝能系和恒大都还没有表态,所以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很难预测。一切远没有结束。”
对此,严跃进大胆预测,接下来恒大和宝能不断减持手中万科的股份,此前证监会的喊话已经发挥了较大的震慑力。“无论相关主管部门是否从中施压干预,万科股权之争的持久战引起了大家对各类资金横刀夺爱的反思。”严跃进表示,万科近期动作频频,包括事业合伙人制度的修改等,都说明其对于企业股权的控制更加到位。而按照万科的董事会任职期限,万科这一届董事会成员的任职期限截至2017年3月。今年3月的万科股东大会,对于万科的董事会构成以及之后公司的走向,将会至关重要。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李捷&李春平&朱星&徐伟
(原标题:16年“婚期”结束 华润退出万科)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李德林:王石选择深圳地铁是抱错了大腿_财经频道_华讯财经
李德林:王石选择深圳地铁是抱错了大腿
  一个人经常吃红烧肉会怎么样?很容易导致血液里的脂肪增多,血液流动速度放缓,脑子容易糊涂。王石自从追上小女朋友后,就迷上了做笨笨红烧肉,让自己犯下一个大错误,乱抱大腿是要出问题的。王石抱上深圳地铁大腿来狙击宝能系的同时,一直按兵不动的华润集团一直在密谋收购宝能系持有的万科股权。华润突然重夺万科主角背后,反映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现在股民才是最优质的资产。
  中国有一句俗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万科的股权之战中,宝能系的姚老板犹如一只吱吱叫的蝉子,以野蛮人的面目闯入万科,把整天游山玩水的王石给吓了一跳。王石四处游说资本螳螂捕掉宝能系这只突如其来的蝉。为啥?因为万科的大股东华润当了16年的甩手掌柜,让王石产生了大股东无条件信任管理层的幻觉。
  回头看看,华润当万科甩手掌柜的前8年,行业进入一个上升周期,万科净利润增长了15倍,股价增长了20倍。尽管华润自己也有地产业务,但是躺在万科身上就能赚钱,华润干嘛要出手?让王石为首的一帮职业经理人玩儿命干呗。再看看2015年,比2007年净利润只增长了3倍,现在的万科可是千亿规模。如果不是宝能系来劫道,万科的股价恐怕更难看。
  花无百日红。《德林社》认为,尽管现在万科规模的不断扩大,甚至成了全球行业的标杆,但是王石不得不面对一个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的现实,那就是周期问题。现在房地产自身的扩张周期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对于资本家来说,既然王石无力扭转周期乾坤,那么万科还能干什么?资本运作工具呗。对于王石为首的管理层来说,他们的命运是成也周期,败也周期。对于资本来说,管理层姓王还是姓张,重要吗?
  回头再审视王石为啥厌恶姚老板?真的是因为姚老板出身贫贱吗?王石骨子里不是傲慢,而是内心极度的惶恐,他口中的信用只是掩饰内心的恐惧。姚老板劫道万科的目标明确,炒股能赚钱那就赚一把走人,真要套在里面了,对不起,我要当万科的家。同样有房地产业务的宝能系相当清楚行业周期问题,那么对于姚老板来说,万科是宝能系资产证券化一个拥有足够吞吐量的平台。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王石找了一圈,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为啥没有人给王老板站台,房地产周期不行了嘛,人家要来肯定就要当家的。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王石关于大股东无条件信任管理层的幻觉。问题的关键是,那为啥最后偏偏来了深圳地铁?王石看上了深圳地铁的资产。深圳官老爷说给深圳地铁注资了700亿,还有一大把的好资产。
  王石真以为地方政府是活雷锋,把钱跟好资产都给?政府消化包袱?开玩笑啊,地方政府现在多缺钱啊,他们注入700亿,恨不得捞回7000亿。再说了,在地铁上盖物业,真以为像拆迁一样,看哪儿不舒服直接开推土机推掉就行?到底背后有多少坑,鬼知道。深圳政府一看王石来了,好啊,股民是现在最优质的资产,割了一茬又一茬,从来不缺,让股民们先来填坑也不错啊,赶紧增发资产证券化吧。
  王石可能是红烧肉吃多了,犯下了一个低级错误,那就是没有看清产业跟资本的双生双杀。《德林社》认为,当王石无法再借助产业周期满足资本胃口的时候,资本是要拿万科继续赚钱的,万科就会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姚老板都想用万科对宝能系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华润凭啥要让深圳地铁利用万科去大规模证券化那些不确定的资产,而不是继续证券化华润自己的资产?
  万科的股权之战表面看是资本有钱资产荒,王石误以为资本都是冲着万科的优质资产来的。事实上,表面的资产荒背后最大的问题是资本都太烂了,只有证券化才能让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德林社》认为,当都退无可退来当上市公司股东,足以证明股民才是资本家们的好资产。面对复杂的股权之争,也许,股民们会说,他们都是马上耍杂技,艺高胆大。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
  (.新.浪.)
与 文章关键字:
相关的新闻
相关报道相关报道
网友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甩手掌柜网店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