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被收购自己为什么不在二级市场收购股份

万科反恶意收购大战背后不简单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_视角解读_海峡财经网为什么万健林不收购万科?_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10,520贴子:
为什么万健林不收购万科?收藏
名不经传的宝能系筹200多亿资金注入万科股就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那为什么真正的大咖不收购万科,200亿对于万达是随手一挥的事,这样就能把万达的商业综合体和商业地产完美结合,王健林何乐不为,想不通啊?
经过这次万宝之争,以后上市的企业可能会减少
资本市场太凶险了,有钱就能随时吞并一家上市公司
宝能筹集再多钱也没用
,万科背后的股东是华润
华润是国企也就代表是国家在背后有一手,你想做大股东可以,但你想吞并?洗洗睡吧。
我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宝能倒霉的时候到了
有些公司不是想收购就能被收购的
就跟赵薇现在这事一样 说资本控制中国舆论 这是该多脑残能相信?
定能借钱收购风险很大,搞不好自身难保。
王健林拿的出那么多钱吗,虽说身价很高但都是虚拟的财富
万达正在大力去地产化
顶多中国就这六个地名带州字的:广州、郑州、温州、扬州、福州、梧州。谁多说一个直播吃我翔
谁钱多谁说了算,宝能已经是万科最大股东,但想改变格局还是得董事局51%股权,华润+宝能持股40%,还差11%就完全能洗牌万科
万达要剥离重资产,干嘛还要购置同样是重资产的万科。他儿子喜欢多元化,老头子很早就开始用手下的基金剥离部分难盈利的重资产。就算万达阵控并购万科,那要看万科管理层愿不愿意,万达起码要拿出几十亿的现金流在二级市场买入。这么大的手笔当大家都是傻子。要么去稀释宝能的股份,要么扩大企业负债。把宝能逼走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万科自己为什么不在二级市场收购股份_百度知道
万科自己为什么不在二级市场收购股份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说来说去王十元不是东西,私心太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二级市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前海人寿成万科第二大股东,万科为什么不高兴?_九个头条网——更少更重要
关注Ta的:
前海人寿成万科第二大股东,万科为什么不高兴?
关注Ta的:
7月10日,前海人寿刚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万科A股5.53亿股股份,占万科总股本的5.00%,达到举牌红线,24日晚,万科再度发布公告称,截至7月24日,前海人寿通过集中竞价交易买入万科1.03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0.93%。而与前海人寿同一控制人的钜盛华当天买入股4.5亿股,占万科现在总股本的4.07%,两者加起来占去了万科总股本的10%,成了仅次于华润的第二大股东。&万科要被前海人寿控股了吗?只需要再重复一次之前的动作,姚振华方面持有万科的股份比例将达到15%,超过华润14.90%的持股比例,成为万科新的单一大股东。有媒体戏称“前海是要投万科还是控万科?”前海人寿和钜盛华方面表示,在未来十二个月内,不排除进一步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万科作出的回应中,和第一次相比,似乎在强调“事业合伙人机制”:“万科推出的事业合伙人机制,也正是为了让职业团队和股东的利益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事业合伙人在和股东共创、共享价值的基础上,共同承担风险和经营结果。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是对公司业绩的认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也是对万科全体事业合伙人的鼓舞和激励。”&这份回应并非表面上看的云淡风轻,有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实际上万科管理层对于前海人寿的“突袭”颇为头疼,在其第一次举牌后便开始商讨对策。而上述回复似乎也是在告诫前海人寿,不但是万科管理层,公司全体事业合伙人都不会坐视公司控制权旁落。&万科都怎么对付“野蛮人”&因为“事业合伙人”制而股权分散,万科一向都不太喜欢“野蛮人”,因而保持警惕,也有其聪明对策。&2014年3月,万科总裁郁亮公开表示对野蛮人举牌的担忧,“200亿元就可以把肥得流油的万科拿下……像这样手里有好牌,却不想利用它的价值,又习惯过舒服日子的公司,如果赶上市场低迷,投资被套的时候,‘野蛮人’就会出现。”&而万科去年面对第一大股东华润不断增持,其对策是,让代表全体万科事业合伙人的深圳盈安财务顾问企业于5月28日起以8.38元/股的均价在二级市场购入近3584万股万科A,占万科总股本的0.33%,耗资约3亿元。随后5月29日,盈安合伙又以8.52元/股的均价继续购入万科A近2319万股,占万科总股本的0.21%,耗资约1.98亿元。而在经过连续3个交易日的增持后,代表1320位事业合伙人的盈安合伙已斥资约7.24亿元买入了万科0.78%的股份。&根据万科2014年一季报显示,0.78%的持股比例已经可以让盈安合伙成为万科的第7大股东。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也指出,股票回购有防止公司被收购兼并的作用,在“股灾”中还能提振投资者信心——这原本应当是个“双赢”的结局,也应当是万科合伙人对抗野蛮人的历史上,十分精明的一笔。&险资多是“野蛮人”&其实翻翻过去会发现,险资举牌房企并不鲜见: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中国平安、前海人寿等,均为举牌房企的常客。据wind数据统计,133家A股房企中,被险资进入前十大股东的房企为23家,占比达到17%。其中,中国人保入股5家房企,安邦保险入股4家,中国人寿入股3家,生命人寿入股2家。朱一鸣指出:“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险资有潮汕帮背景,主业不突出,反倒是因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而闻名,更像是凶猛胆大的资本玩家 ,并且自有房地产业务,一旦掌握控股权,会对管理层构成一定威胁”。&本文整合自羊城晚报 南方都市报等相关资讯&参考证券日报 王&峥&《前海人寿半个月160亿元吞下万科10%股份》&&& &&&&&张志伟《万科对抗“野蛮人”行动一箭多雕》& & & & &&
文章来源:万科VS宝能,一次划时代商战大剧(外两篇)_江津问渡_天涯博客
问潇湘,水云何处?悲我心,迷茫哪堪?潇湘水云萧瑟意,江津问渡中华情!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4385226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256
(9996)(60)(15)(1319)(32)(67)(8)(454)(129)(17)(69)(50)(19)(667)(298)(433)(208)(227)(221)(228)(2570)(375)(446)(80)(488)(56)(546)(129)(112)(237)(85)(55)(140)(44)
(89)(96)(177)(170)(175)(170)(200)(191)(193)(252)(118)(115)(146)(80)(82)(20)(54)(130)(210)(223)(180)(165)(180)(137)(179)(226)(270)(232)(237)(179)(174)(176)(179)(183)(140)(157)(159)(159)(83)(129)(162)(140)(143)(136)(100)(168)(91)(111)(77)(79)(106)(65)(77)(75)(114)(105)(55)(77)(81)(78)(100)(104)(82)(71)(76)(54)(54)(57)(39)(69)(39)(39)(50)(83)(32)(32)(25)(7)(2)(8)(13)(9)(9)(11)(41)(35)(23)(6)(9)(6)(36)(32)(31)(38)(16)(53)(59)
万科VS宝能,一次划时代商战大剧,谁将主沉浮?&
原创&&占豪
&&& 2012年,中国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中国的政局定了。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中国深改方针政策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走向了改革的深水区。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确立了依法治国的路线图。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确立了中国未来30年的政局方向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中国的政治大局定了。
&&& 中国政治大局定了,资本市场也开启了新的时代。2014年,中国牛市启动,持续1年涨幅达1.5倍以上,后爆发股灾,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大地震、大洗牌。在这次大洗牌当中,政商两界不少大佬卷入其中,成为了牺牲品,为自己走错路而埋了单。
&&& 在中国资本市场大洗牌之际,如果说私募大佬徐翔倒下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时代的结束符号,那么宝能收购万科的这次商场大战就是一个资本新模式的开启。所以,占豪对这次商战的定义是:一次划时代的商战大剧。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开启了&战国时代&。中国资本的&战国时代&现在只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上演,占豪似乎看到10年后中国企业就像今天宝能大战万科一样,在国际市场上上演这样的商战大剧。&
一中国资本市场开启新模式&玩法&
&&& 在《原创丨徐翔被调查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始!》这篇文章中我们分析过,徐翔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启。没想到的是,新时代的新玩法这么快就上演了开幕大剧&&宝能大战万科管理层。
&&&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徐翔代表着旧时代,宝能就代表着新时代呢?不都是二级市场买股票吗?
&&& 之所以徐翔代表旧时代,原因是徐翔模式归根结底是从股市传统坐庄的土壤里长出来的,只不过相比2000年代前的那种坐庄模式,徐翔走的是速战速决的路线,但仍然逃不脱低吸、拉升、派发这种简单的筹码进出赚取差价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资金规模足够大,必然跑不拖内幕交易,否则就没办法短时间内获得高利润。这种发展方式,操盘者并不会考虑企业的未来如何,他们考虑的只是短期的差价获利,很显然这种模式与中国政府发展股市初衷和方向是相悖的。与政府发展股市的初衷和方向相悖,在规模小的时候、对市场影响不够大的时候,政府往往会更多关注发展而非市场的细节。但是,当徐翔模式成了市场主流,并最终各种因素糅在一起搞出个股灾后,这就不简单是经济犯罪了,而是已不知不觉跨入了政治错误。所谓政治错误,就是和国家战略方向不一致,用犯罪的手段形成了对国家大局的逆向分力,这种时候那一定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所以,徐翔的覆灭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是资本市场旧模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象征。
&&& 旧模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必然会开启新的模式。新模式什么样?占豪在《原创丨徐翔被调查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始!》这篇文章中也有描述,就是要将资本和实业打通,形成资本和实业的正能量循环,通过资本市场放大来推动实业发展,资本市场则依靠实业不断快速增长的支撑将原来的泡沫化成钢筋混泥土的经济存在。所以,当时文章中就说徐翔的错误是战略性的,是在该转型升级的时候没有转型升级惹的祸。&
那么,宝能的模式又为何代表着新模式呢?根本原因在于两点:&
一、宝能所用手段是依法的市场规则。&
&&& 很显然,宝能没有内幕交易,在万科管理层看来这完全是&敌意收购&,甚至称对方为&门口的野蛮人&,双方完全是敌对的,哪里还存在内幕交易。宝能是用自己的信用,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加杠杆的方式融资,然后在二级市场买入万科的股票,这种手法在资本市场是最光明正大的方式,因为流通市场的股票谁都可以买卖,宝能当然也可以。如今,散户都可以加杠杆,宝能当然也可以,只要融资符合法律自然就没问题,房地产企业开发房子不也不是自己的资金吗?
&&& 对于这种运作模式,监管部门是喜闻乐见,因为都是公开和透明的,市场上每个人都看得见。从这个层面看,宝能所使用的手段根本无懈可击。政府、投资者所希望的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依法按照市场规则操作的模式。而且,有了证券法之后,玩资本市场也的确需要这样光明正大地玩阳谋,基于阳谋、基于公开透明的模式才是新模式,宝能完全具备这种特征。&
二、宝能玩的是资本与实业的循环发展游戏,而非单纯二级市场差价。
&&& 发展资本市场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让少数人赚差价的,国家是要用资本市场来发展实体经济的,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获得资本溢价和差价,是法律、政策允许的。也就是说,在股市,要站在更高的战略角度,用资本和实业进行循环,通过资本市场促进实业,通过实业支撑资本市场,这才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政府要防的就是大规模在二级市场搞差价套利的游戏,市场一旦大部分力量都是搞差价的,这个市场必然暴涨暴跌,政府想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经济的战略目的就达不到了。
&&& 宝能这家企业是干什么呢?其主业是以综合物业开发为基础,协同发展商业运营、酒店餐饮、现代物流、文化传媒、金融等多元产业及健康医疗、教育、养老服务等多产业链企业。说白了,宝能的主业主要就是房地产,是万科的同行,只是规模要比万科小得多而已。
&&& 宝能虽比万科小,但胃口却大,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7月对宝能的调查,宝能未来5年准备投资1200亿开发房地产,这在房地产行业低迷的时候绝对是重磅的投资。但是,以宝能的品牌、实力,要玩转这么大的盘子恐怕是有心无力的。为了实现目标,宝能试图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撬动万科这颗大树,然后借助万科的品牌、现金流与自身项目的对接,去盘活自己手里大量的地产资源。更直白点说,就是宝能试图通过资本运作控股万科,然后利用万科的品牌、资源运作自己手里的项目,从而实现多赢。
&&& 这种模式,政策是一定会鼓励的,因为如此运作是要将资本市场和实业打通,发展实体经济。只是,宝能采取的是借助资本的杠杆撬动资本市场上的领头羊企业而已。
&&& 这种模式的发展,可就不简单是股票二级市场的差价了,这是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实体经济,目标是实体和资本市场的双丰收,是长期的投资模式,放得是长线,钓的是大鱼。这种发展,对国家、对百姓、对资本自己都是多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发展经济。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我们说徐翔的模式是要被历史淘汰的模式,政治上存在方向性错误;而这种模式则是政治正确,是符合当前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新模式。
&&& 自宝能在二级市场收购万科这一场商战开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玩法确立了。未来,能调动资源这么玩的,都能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相反,还抱着原有模式不放的大资本玩家,折进去恐怕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证券法和资本市场本身都会吞噬这种资本。&
二万科大战,谁主沉浮
&&& 宝能大战万科,宝能为何而来?宝能缘何敢如此下手?万科为何成为目标?万科的&阵地&还能守住吗?未来,这场好戏谁将主导沉浮呢?谁又会成为这一役的赢家呢?
&&& 宝能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其公司网站上如此介绍:
&&& 宝能创始于1992年,总部位于深圳特区。历经二十余年稳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以综合物业开发为基础,协同发展商业运营、酒店餐饮、现代物流、文化传媒、金融等多元产业及健康医疗、教育、养老服务等民生产业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公司,宝能系还有一个关联企业就是前海人寿。据媒体报道,宝能集团总资产524亿,净资产217亿。宝能,就实力而言也算一个大型集团企业,但就全国而言可谓名不见经传,与万科这个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相比更是相形见绌。相比宝能,万科的确有资格&高贵&。
&&& 万科,截止到日,其总资产是5707.9亿,净资产是889.4亿,截止到上周五市值2699亿。宝能收购万科,比作蚂蚁吞大象有些夸张,但说是狐狸吞大象是绝不夸张的,这也是为何万科管理层在面对宝能这个灰姑娘表现出足够&傲慢&的原因。想想看,一个净资产217亿的非上市企业,却要去吞并市值高达两千多亿、全球第一住宅企业,这简直是让人无法接受。在以王石为首的万科管理层看来,万科的&江山&是他们打下来的,如今突然出现一个鸠占鹊巢的人当然甘不心,当然不想束手就擒。也正是因此,王石才带领管理层展开对宝能的反击,这场资本市场的商战大戏才在我们的面前上演。&
那么,宝能收购万科,它为何而来呢?
宝能为何而来?
&&& 宝能为何而来?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问。据21事迹报道2014年7月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房地产呈现低迷之态时,大筑房地产版图的宝能系逆势爆发,不仅频频拿地,而且放出豪言称&将用5年时间投资1200亿元,至2018年开发建设40座创新型购物中心,全部自持经营。40座创新性购物中心每座20多亿计算也需要500亿。根据宝能的披露,截止到2014年7月,其已进驻华南、华北、东北、西北等30多个重点城市。除了大本营深圳,宝能的布局延伸至云浮、天津、芜湖、无锡、扬州、沈阳、韶关、佛山、广州、惠州、肇庆、南宁、赣州、福州、上海、合肥、西安、北京、大连、吉林、乌鲁木齐等城市。
&&& 很显然,宝能是拿了巨多的地,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但是,以宝能规模、品牌、项目运作能力、现金流等一系列资源来说,其在短期内进行如此庞大的开发恐怕是很有问题的。一旦项目运作不成功,整个体系就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再加上当前银行贷款对房地产行业有所收紧,宝能如果不能找到&外援&,向实现自己的目标非常困难。假如宝能以自己的这些资源找万科、万达这样的企业合作,因为自己手里筹码太少很难获得多少利益,宝能之前的大肆扩张几乎相当于给这些大企业打工。
&&& 基于这种现实原因,此时的宝能需要一个有品牌、有运作能力、有现金流的企业来帮助自己盘活手里的资源。所以,宝能入主万科的目的,大概率是要通过吃掉万科,重组万科董事会,然后借万科的品牌、运作能力和资金,实现自己的项目开发。
&&& 这就是所谓的&借鸡生蛋&之法,宝能这是要借万科这只鸡,生自己的蛋。对宝能来说,一旦拿下万科,重组万科董事会,则自己不但可以在自己的盘子里赚钱,把自己手里的资源卖个好价钱,在二级市场吃进的万科股票也不会赔钱,一举多得。&
股灾送给宝能的战略机遇
&&& 股灾对很多人来说是灾难,对宝能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不是股灾,宝能没办法在15块之下吃进那么多筹码,正是股灾的暴跌,使得宝能系能够在机构、散户筹码大肆抛售的时候把筹码低价接到手里。若在牛市当中,想想200多亿的资金进去,万科的股价会涨成啥。如今,我们观察万科股灾时期的股价走势可以看出,在市场很多股票都是封跌停的时候,宝能系是在逆市吃货,万科的股票在这一时期得以保全,跌幅很小。换句话说,宝能当时是在真金白银地&救市&,因为宝能顶住了万科股价,所以对整个地产行业的股价都是个支撑,这个支撑对房地产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其实,想想也是,看看当时拿着国家救市的钱去谋私利的,现在被抓进去一堆,有的甚至自杀了,包括徐翔都被抓了;再看看当时真正救市的,现在却成了人生赢家。这是造化弄人吗?其实不是,是因为那些人在大势向前的时候他们向后了,而宝能则是借了大势,并借股灾快速完成自己的战略布局。事业,要看大势;人生,也要看大势。一场股灾,有人为私利害国家要被法办,有人也是为私利却因此成为赢家,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战略层面,大势没看清。
&&& 宝能在二级市场13块/股左右吃进了万科15%的股份,这成了宝能赢得这场战役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么廉价的筹码作为支撑,宝能不可能现在账面盈利一百多亿。如今,万科股价已经上升到了24块多,宝能进可攻退可守。以现在的大势环境,万科根本找不到理由促使股价暴跌,何况如果做空自己股价制度、股民都不会答应,这决定了现在是宝能的先手棋,万科的确遇到麻烦了。&
为何选择万科?&
那么,宝能为何选择万科呢?在占豪(微信:占豪)看来,根本原因有四:&
一、万科的品牌:
&&& 万科是中国房产第一企业,世界住宅第一企业,这个品牌的价值恐怕至少数百亿。这么巨大的品牌价值,对于宝能这种拿到很多资源却没有品牌的企业来说,一定是做梦都想入主的。&
二、万科的项目运作能力:
&&& 万科的职业经理体系、项目运作能力在国内地产业当中是首屈一指的,万科的价值不仅仅在其品牌方面,还有其项目运作能力,这种能力是二三十年积累下来的,非一朝一夕之功。宝能就是再发展10年也不可能赶上万科的项目运作能力。&
三、万科的现金流:
&&& 万科2014年收入1464亿,这个现金流太大了,这么大的现金流把宝能的资源装进去运作是很轻松的事,完全不用担心开发资金的问题。&
四、万科是&无主之地&:
&&& 由于王石最初的股权设计,万科股权非常分散,管理层的股权不足1%,大股东华润只有15%。作为第一大股东,华润不参与直接管理,只在财务方面进行控制。正是这样的体系,使得万科实际是在以王石、郁亮为首的职业经理人手里。
&&& 万科这么好的品牌、现金流、项目运作能力,具备所有优秀房地产公司具有的资源,却是无主之地,这当然会成为有野心的资本觊觎的对象。用郁亮的话说,有200亿就能控制万科。所以,作为有雄心抱负的宝能系,他们把目标瞄准万科就不稀奇了。
&&& 这场商战,万科管理层的教训是,他们太不重视市值管理了。对现代化的上市企业来说,这次事件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你们不做好市值管理,你们就可能被收购,你们就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对企业来说,对市值管理的研究必须深入,否则随时可能遭遇麻烦。&
万科阵地还能守住吗?
&&& 对于这场商战大戏,大家现在可能最为关注的是万科的阵地万科的管理层能守住吗?在占豪(微信号:占豪)看来,如果没有&天降神兵&,恐怕是守不住了。不管最终入主的是不是宝能,万科都将不再是过去的万科。现在的架势是,宝能入主的概率超过80%。
&&& 宝能系这次是有备而来,出击稳准狠,并占据了绝对有利的位置。关于宝能有备而来,我们可以看看宝能的资金来源。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银行、信托、保险是宝能系融资的三大主力渠道。其中,银行贷款超120亿元。根据接触过宝能集团的银行人士称,&深圳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做了宝能系的贷款。&宝能系的巨额资金需求,吸引不少信贷员上门做生意。什么样的担保能获得银行的如此亲睐?
&&& 宝能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是信托融资,规模高达94亿,其合作的信托公司主要是四川信托、华润信托、五矿信托、天津信托、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最后,还有宝能系领头人姚振华任董事长的前海人寿,前海人寿最近两年异军突起。
&&&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宝能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宝能系虽然是这一商战的操盘手,但背后的真正元帅是谁是很难猜测的一件事。哪怕在二级市场上,宝能系背后也站着一个更大的资本巨人&&安邦保险,安邦已经买了5%的万科股份。看这架势,随着后面厮杀形势的演变,安邦完全可能由旁观者变为另一个主导力量。
&&& 这种格局,对万科的管理层来说基本是命悬一线。
&&& 对万科管理层来说,现在所能选择的应对手段很有限。一方面,宝能系已经在二级市场获得了一百多亿的浮盈,这使得宝能进可攻退可守;经此一役,宝能系退不但可以赚钱,宝能的品牌知名度也快速获得了成长,未来在金融资本市场会更加顺风顺水。另一方面,万科现在找接手增发的对象有困难,短期内调集如此规模的资金来吃掉万科的增发盘,往往又不是立刻能做出的决策,而万科的形势又是十万火急。更为重要的是,哪怕万科真的找到了这样的人,只要宝能让很多投资者相信,宝能主导万科后万科能够更好,在股东大会上就可能否决增发方案。再退一步说,哪怕最终万科这次增发成功,稀释了股权,但像安邦这样更大的资本要继续和宝能推动收购,万科又如何应对?
&&& 所以,万科的根本问题在于股权过于分散,市值又过于庞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转,而有资源想玩的人就能很想玩。当然,由于宝能系的资金是杠杆资金,其年利率至少六七个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一年光利息也得二十亿,所以理论上万科可以找个理由进行长期停牌来耗垮宝能。但问题在于,宝能现在二级市场一百多亿的浮盈,一年半载一二十亿的资金成本完全可以顶得住。更何况,万科很难做到长期停牌,缺少相关理由,证监会发言人在周末的发言已经表明了态度,万科试图钻制度的空子是很困难的,而短期内找一个长期停牌的理由好像又说不太过去,更何况哪怕长期停牌也很难拖得过去。
&&& 综上所述,万科管理层的这次狙击战恐怕凶多吉少,最终万科被宝能拿下可能性更大。退一万步,万一万科真的逃过这一劫,&救&的人的能量也决定了万科要依附于这一股资本力量,而若自身没有相关资源,他们又何必伸手救呢?所以,对万科管理层来说,再想过以往管理层控制公司一切的日子是基本不太可能了。&
谁将是赢家?
&&& 这一战役谁将是赢家?宝能无疑是大赢家,这毫无疑问。二级市场浮盈一百多亿,形势一片大好不说,宝能的品牌知名度、宝能系的市场信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毫无疑问宝能系是最大的赢家。
&&& 要说输家,万科不一定是输家,因为万科加上一个在资本市场能够如此呼风唤雨的宝能,对万科这个企业来说不是坏事,甚至可能就此打通很多产业领域,扩大万科的产业链。而且,既然有宝能愿意付出如此代价来拿万科的股份,这就充分证明了万科的价值。哪怕这次宝能没有成功,也还有另外一个宝能的出现。
&&& 不过,对于万科的管理层而言,这次形势非常不妙。因为,现在宝能的目标很明确,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权控制万科,然后下一步就是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推动万科与宝能系的合作。如果万科管理层不愿意合作,那么宝能就可能对董事会进行改组。所以,对于万科的管理层来说,一旦宝能控制了万科,管理层要不选择合作,要不选择换人。
&&& 对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王石、郁亮来说,一个大挑战的确摆在眼前了,特别是王石挑战最大。
原创不易,认可价值,动手指点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 转自微信
&原创丨一图让你看懂当今世界的逻辑,懂了做人生赢家!&
原创&&占豪
&&& 昨天写的关于万科大战宝能的文章《原创丨万科VS宝能,一次划时代商战大剧,谁将主沉浮?》今天很热,粉丝今天因此增长1万,文章留言也很多,七百多条,很多精彩留言不能一一展示。不过,也有一些离谱的评论,比较典型的两类离谱言论是:一、以个人私德评判这次万科宝能商战,譬如借机骂王为王十块云云,然后再攻击一下占豪没有批判王;二、以意识形态评判这次商战,譬如因自己喜欢谁而去指责宝能洗黑钱云云,然后指责占豪为宝能站台。这两种言论都是不成熟、不理性的言论,前者以私德评判商业,这种道德洁癖会使自己无法看清当今的商业社会,只是道德审判对社会进步并无益处,自己往往也会成为社会上的失落者;后者更是幽默,每个人都有欣赏、喜欢一个人的权利,但不能因为欣赏和喜欢就毫无根据地攻击他人,这显然是不理性的表现,不符合商业精神。
&&& 对于这场划时代的商战,占豪的视角很简单,站在战略高度、事物发展规律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发展逻辑,然后不带有感情色彩地剖析,在商言商,完全按市场逻辑去分析,这种中性视角不会去支持谁,而是根据逻辑做推理,然后展示给战友们看,让大家理解新时代商战的发展逻辑,以便于能理解当前商业社会。理解当前商业社会,就能找机会发展自己。占豪是有国家立场和民族情怀的人,在微信希望做的事情是,战友们打开占豪微信能从中得到占豪思考的成果,并将这些成果结合自己的情况吸收,传播&&&&&&
&&& 不过,从这些留言中,占豪也深深地认识到,其实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发展逻辑缺乏认识,这种缺乏直接影响的是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观察的深度、操作的能力。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个人能力和事业方面的成败。
&&& 昨天看到这些留言,今天就想给大家来点真正的&干货&,独家绝活。本文的内容,本是占豪未来想写的一本关于阐释&资本&本质的书中的内容,那本书的定位是基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生意经的视角,构建出一套理论体系。但是,鉴于各方面时机都不成熟,一直还没动笔。现在就先将其中的一些大家能简单理解的思想,用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呈献给大家。
&&& 其实,这就是一张图,一张涵盖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和生意经的图,这张图占豪(微信号:占豪)会配简单解析,但解析难解图中内涵之百分之一,阅读改图最关键的是自己要结合自己的现实进行领悟、推敲、实践。能领悟到哪一层,境界就能到哪一层;能做到哪一层,就是哪一阶层的人。
&&& 其实,无论是否发展到更高的层面,只要领悟到更高层面就具备了相关视角,就能获得观察当今社会的更高视角,在操作自己所在较低级别的事物时就能得心应手。毕竟,人发展不仅仅靠思想,还靠机遇,但思想级别不够往往会错过好的机遇或走错路,思想级别够了则可以发现一些不容易发现的机遇并把握住。
&&& 这张图,咱们说它价值连城显然是夸张了,但其价值绝非大家点点拇指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深入思考,深入理解,深入推导,结合自己深入实践。当然,还是想写下来,分享给战友们,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一个不同的视角。
&&& 这张图无关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不管你信的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也无关是左派还是右派,更无关是民族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这,就是当前世界的社会、制度、经济的现实状态,理解这种状态并去适应,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否则,也就只能空留一副清高的酸腐了。
&&& 所以,看这张图,要做的是去找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带着意识形态或道德枷锁去观察。意识形态是利益博弈时用的,是坚持自己立场是用的,不是学习的时候用的,军人想打败敌人都要先研究敌人,这是知己知彼;道德是在行动时实践的,不是束缚自己思想的,警察想抓犯罪分子一定要比犯罪分子更&狡猾&。
&&& 这张图,是从最基本的大众开始,从工业和商业两个链条向上一直到政权和政权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利益逻辑,并由此决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性质。这两种制度性质,事实上总体是走向融合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只是利益取向不同,但在社会经济的运作基本模式方面基本是一样的,这张图的视角就是从工业和商业两个链条对当今世界进行解析。下面,占豪(微信号:占豪)就对此进行一个讲解:
&&& 首先,图中最下面一层就是公众,在经济的逻辑当中就是&广大消费者&。在广大消费者上方,现代社会经济的最初发展状态是由手工业者和小商业者组成(这里不考虑农业,农业在现代商业社会属于最基础部分,在整个经济链条中随着社会进步占比越来越小。当然,这不是说农业不重要,只是该视角不需要)。这个层面,在人类历史上经历非常长的进化历程,才进入了现代的小产业者和商贸公司级别。在工业链条方面,小产业者后来升级到了大型产业企业,商贸公司则发展成了大型商贸公司。
&&& 企业在工业链条上进入大型产业企业、商贸公司在商业链条上发展到大型商贸公司的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出现大量的利润冗余,这个利润冗余就是货币资本最初的主要来源和基础。所以,当大型产业企业再向上升级,上面必然是产业资本,万科即归属于产业资本;当大型商业企业再向上升级,上面必然发展成商业资本,苏宁就属于商业资本。
&&& 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只是资本的初级阶段,因为这些资本只能是自己拿自己的资本玩或向别人融资玩,并不能自己用自己的资本去生产资本,也不能直接加杠杆。资本的高级形式是金融资本,因为金融资本几乎可以1:10甚至更高地放大资本杠杆,放大杠杆就能大幅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提高单位资本的收益率。所以,金融资本才是资本的最高级形式。
&&& 过去,我国的金融资本是国家垄断,不向私有资本和外资开放。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资本市场也开始放弃国家垄断,逐渐开放给了私有资本和境外资本。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外资在中国可以开银行,阿里、腾讯、苏宁&&&&&&很多私有企业也都开始开银行。当这些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可以开银行时,他们就进入了金融资本这个资本的最高形式。到了金融资本级别,才是真正到了资本的最高级形式。
&&& 金融资本上面是什么?就是国家政权,是国家权力。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体现在金融层面,即:谁是金融资本的主导者,谁就是政权的主导者。在这个层面,中美体现得最具对比性,美联储的股东是私有资本(虽说美联储主席是总统提名,但人选却是资本博弈出来的,总统提名只是个形式),美联储与政府是配合关系而非隶属关系;中国央行则是国务院的二级机构,百分百的国家股权,百分百的隶属关系。央行的控制权,实际上就是金融资本的最高指挥权,中国现在正在构建基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金融资本指挥体系,这种时候若不按照国家制定的规则生存,最终必然会灭亡,市场会利用规则消灭这种资本。
&&& 政权背后是什么?就是意识形态+国家利益逻辑,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逻辑背后则是政权代表谁的利益问题,如果代表资本的利益,其政权就是资本主义政权;如果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就是社会主义政权(这里只是讨论理论逻辑,莫拿现实微观去比较,理想的资本主义和理想的社会主义现在都根本不存在,中国对自己的定位也还只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已)。
&&& 我们当今的人类社会,基本上都在这个利益链条中,不同的人可能有多重角色,但其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所能看到的世界状态和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举个简单的例子:
&&& 如果你是个卖鸡蛋灌饼的摊子或小店,那么你就属于小手工业者;假如你把这个鸡蛋灌饼做成了一个速冻包装的工厂,那么你就是小产业者;如果你开成了连锁店就是商业+生产的公司;如果你成了大型的速冻食品生产商或像麦当劳那样的快餐企业,那么你就成了大型产业企业或大型商业企业;如果再向上组建控股、投资公司,那么就变成了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当然,再向上就是开银行,成为金融资本了。
&&& 如果你在上述结构中的某个层面干得不错,那么你就得想办法向更高的层面升级,扩大规模,然后一步步地向上升级,最终可以上升到金融资本。当然,经营者和职场是两套体系,但这两套体系不过是每个层面不同的微观角色而已,放在大的系统中逻辑是一样的,但具体到个体操作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当资本上升到金融资本,在西方国家可以变成财阀,成为资本大鳄,享受尊贵社会地位;如果玩腻了经济游戏,也可以像美国的富豪川普一样竞选总统。在中国则不同,中国的政治系统和商业体系是相互联系但总体隔绝的两套系统,从商基本无法从政,从政基本不可能从商(国企的经理人是代理人,不是企业主,不算商业系统中的人),两者是并行的,在中国若到了金融资本层面还想向上,那可就是玩火了、因为,如果你想从这个系统跳到那个系统,相当于要打破两个系统的界限,这就成了两个系统掰腕子。在中国,商业系统与政治系统在力量上不在一个层面,任何有这种想法的人结果都是灰飞烟灭,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发生过商人可以改变政治制度的事情,这种格局是由中国历史文化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想想看,战果时的吕不韦是多牛的牛人,但结果也只能是利用自己的钱财在原有的政治系统中去争取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但最终不也是灰飞烟灭吗?因此,不管信仰什么,到了金融资本层面,在中国也就到头了。如果你说,到了这个层面我就想玩点更高级的怎么办?难道就没有了吗?当然有,再想玩深的就去玩文化,文化这条河比政治这条河更深、更长,当然在这条河里游泳对个人能力要求也较高,大老粗终归玩不来。但不管你玩什么,政权这条路肯定不通,商人不碰为上。
&&& 对于上图,最重要的是参悟,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去参悟,去理解,去寻找自己的定位,然后去实践,去修炼,去升级&&&&&&图是精华,有缘人得之,无缘人失之,阿弥陀佛&&&&&&
原创不易,认可价值,动手指点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 转自微信
谈一下万科的收购与反收购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交易学中心主任张捷教授
&&& 2015年的年末股市大戏,是万科的收购案,中国股市的恶意收购罕见,中国股市规定了诸多的限制,恶意收购很难。万科是中国股市最早的股票和标杆,万科的被收购,其实也是股市真正走向市场功能的风向标,而出演的这个大戏的背后,是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利好,对此笔者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 对这个热点收购,证监会是必须表态的,《证监会回应万科股权收购:只要合法合规监管部门不干涉》(分享自 @新浪财经)对证监会这个表态,这是在说废话,合法他也无权干涉,关键是合法的以法律为准绳,这个绳子是有宽度的,是就紧还是就松,差别很大,需要的是难得一见的恶意收购博弈,证监会怎样解释司法,解释规定,呵呵!
&&& 王石要反击,当然也有动作《王石叫板宝能系后打响反击战:万科临时停牌宣布将扩股》(自 @新浪财经),别看叫得响,实际上这个扩股毒丸防御已经很难,且不说需要股东会通过,扩股价格多少?给关联方需要自己回避,给股价过低则全体股东受损怎能通过?股价高了谁买?要知道如果你帮助王石反收购成功,收购失败抛售股票是你套牢。股东会要改变股权的表决,是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的,宝能系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同时安邦的态度也很暧昧。
&&& 这个收购的博弈王石的增发,更重要的是在于停牌,停牌了收购方想要再增持就没门了,停牌就可以拖时间,时间的优势在王石这一边,因为宝能系是依靠借贷杠杆收购的。
&&& 万科和王石的防御,背后还有的就是王石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支持力,王石其实很多事情,股民是有想法的,被恶意收购首先的前提就是股价够低,股价低对股民的回报就是不足,这被恶意收购本身就是回报股民不足的报应。别看王石是媒体的明星,媒体舆论很支持,但微信圈底下各种揶揄的段子,就是民间的一种态度了。
&&& 而商业博弈,没有永远的敌人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利益,这句话是不变的真理,王石与宝能,再可能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是随时可能妥协的,安邦系在强势第三方位置也可能迅速做大成为真正的得利者,这种风云突变的可能性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因为谁也输不起,在谁都没有把握干倒对方的情况下,妥协经常是上策。
&&& 对这个收购,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双方演好的双簧!本身王石的品牌万科的团队还是有价值的,收购方本身也没有自己合适的团队不是干房地产的,房地产业现在也是出于低谷四面楚歌,但双方如果合作一把,宝能系可以拉高股价得利,目前宝能系已经有200多亿的浮盈,万科则取得了巨额的增发资金,这个结果真的是双赢,输的又是在恶意收购概念下投机的股民散户,这种可能从逻辑上是成立的。
&&& 总之综上所述,这一次恶意收购,都是要纪录于中国股市发展史的,股民大家参与投机也好,围观娱乐看戏也好,市场发展的进程会让中国的资本社会更加成熟的。
&& 转自:张捷 新浪博客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能收购万科事件始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