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帅的人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_动物图片_来福岛爆笑娱乐网
扫描到手机:
键盘快捷键:
← 上一张图片
→ 下一张图片由于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无法正常使用本网站功能,
其它关键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何时你才能看清站在你面前的我?
内容标签:花季雨季 青梅竹马 天之骄子 阴差阳错搜索关键字:主角:江户川柯南,毛利兰(北川雪) ┃ 配角:灰原哀,黑羽快斗 ┃ 其它:柯南,新兰
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类型:
同人-言情-近代现代-动漫
作品风格:正剧
所属系列:
无从属系列
文章进度:已完成
全文字数:93483字
是否出版:
尚未出版()
授权项目:
■实体  ■非实体
发表方式:
保护性发表
作品简评: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爱她就炸她霸王票]
APP、手机网wap.jjwxc.net支持二维码阅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收藏此文章]&&[下载]&
[推荐给朋友]
[灌溉营养液]
地雷(100点)
手榴弹(地雷×5)
火箭炮(地雷×10)
浅水炸弹(地雷×50)
深水鱼雷(地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今天,是普通一天。
天气很好,天空很蓝,微风中带着印
三个月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连柯南都不禁相信,那次,真的是他……
第二天,学校:
“喂,小雪,你昨天怎么回事啊?”
她一进来,元……
四周,是看不见边的黑暗.
她拼命挣扎,却仍然看不到光明。
突然,……
快斗仔细的包扎好兰的手臂,表情很是严肃。
兰也没有说话,只是看住
一个星期后,学校:
“小雪,你的伤真的没关系了吗?”
步美仍是……
然后,她只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接着转身,跑出了众人的视线。
躺在床上的柯南,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耳边,还回想着刚刚快斗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究竟是什么?
是当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
总下载数:10
非V章节总点击数:  
总书评数:15
当前被收藏数:43
文章积分:1,445,128
本文相关话题
保护性发表:我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并将此作品非独家发表于晋江原创网,并保证不会在专栏内任何位置宣传或提及其它网站网址。任何组织与个人如欲转载,须征得我同意。<!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您的访问请求被拒绝 403 Forbidden - ITeye技术社区
您的访问请求被拒绝
亲爱的会员,您的IP地址所在网段被ITeye拒绝服务,这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导致:
一、您所在的网段内有网络爬虫大量抓取ITeye网页,为保证其他人流畅的访问ITeye,该网段被ITeye拒绝
二、您通过某个代理服务器访问ITeye网站,该代理服务器被网络爬虫利用,大量抓取ITeye网页
请您点击按钮解除封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读书与学习系列之二十)
&#9679;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9679;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9679;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听不到我说 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你听不到我的倾诉 我爱你
而是我永远都没有机会对你倾诉
&#9650;泰戈尔(徐悲鸿彩墨画)
【读后感】
这是我首次读到泰戈尔的诗,读过一遍就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不仅仅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还有它的外在形式,都让我感到新鲜。泰戈尔怎么会想到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样的角度去抒发自己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呢?一定是他自己拥有过或他的亲朋好友向他倾诉过失恋或暗恋的经历,否则,不会写的如此感人至深。
我记得陕北有首民歌,里面唱到“最难过的是那人想人”。
&#9650;泰戈尔(徐悲鸿速写)
【泰戈尔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他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一位印度人说:“他的诗较英文写的尤为美丽,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
他的散文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都是使用泰戈尔的诗歌。其中印度的国歌就是《人民的意志》,孟加拉国的国歌是《金色的孟加拉》。
他曾经到中国讲学。在中国,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短篇《金香木花》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新月集》中的《对岸》、《职业》,也入选了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本五单元中。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千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这首歌,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70高龄时学习作画,绘制的1500帧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不断应邀出访。一九一五年访日,一九一六年访美,一九二&#9675;年再度访英,一九二一年访问瑞典和德国。一九二四年才来到中国。他在西方国家时谴责国家主义和"实利哲学"的演说自然不免遭遇东道主的冷脸;而他在访华时受到中国知识界的批评,却是因为他盛赞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9650;泰戈尔在中国,受到胡适、徐志摩等文化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泰戈尔是带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珍视的感情来的,他的演讲辞在这一点上至今让人读了很感动。然而恰遇上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正在进行文化的自我批判和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所以,泰戈尔越说我们好,自然就越听不入耳。他说:"你们爱你们的生沽,单这爱就使你们生活得美好。"这种感觉也太诗化了。即使如崇拜泰戈尔的徐志摩,也觉得惭愧,说"他鼓励我们的话差不多是虚设的。他说我们爱我们的生活。我们能把美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有这回事吗?"泰戈尔在北京的演讲还说:“污损的工程已经在你们的市场里占住了地位。污损的精神己经闯入你们的心灵,取得你们的钦慕。假使你们竟然收受了这个闯入的外客,假使你们竟然得意了,假使因此在几十年里你们竟然消灭了你们这个伟大的天赋,那时候剩下的还有什么?那时候你们拿什么来尽你们对人道的贡献,报答你们在地面上生存的特权?”,这竟是有意不让咱们"现代化"了。&
其实,泰戈尔对访问中国本来是迟疑的。对于这个与他的祖国差不多一样灾难深重的邻邦,他担心"只做什么无聊的诗歌,我如何对得起中国盼望我的朋友。"但事实却是,如果他只谈诗可能会好得多。&
他在杭州演讲时说:"我们印度是一个战败的、屈辱的民族,在实利的世界里,我们不知道怎样来帮助,也不知道怎祥来伤害你们...."但遗憾的是,他在这里称赞中国文化,还是被激进的中国中国知识分子看成是一种"伤害。&
&#9650;泰戈尔与陆小曼。
对泰戈尔的态度,在五四以后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截然不同。梁启超是神交己久,一见如故,在热情洋溢的欢迎演讲中说:"我们用一千多年前洛阳人欢迎摄摩腾的情绪来欢迎泰谷尔哥哥,用长安人士欢迎鸠摩罗什的情绪来欢迎泰谷尔哥,用庐山入士欢迎真谛的情绪来欢迎泰谷尔哥"。徐志摩是万分崇拜,望眼欲穿,不仅自愿担任翻泽,且以弟子自居;对泰戈尔,胡适说他是最可爱最可亲的个人",泰戈尔在京期间交往甚多,且有诗歌相赠,胡适还主持北平学界为泰戈尔举办的祝寿会;陈西滢因为泰戈尔在华期间"劝人少读书"而在批评章士钊、林琴南复古学说的文章(《线装书与白话文》)中将他引为新文化运动的同道;郑振铎发表文章《欢迎太戈尔》,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小说月报》在一九二二年就曾专门发了系列丈章介绍泰戈尔,为迎接泰戈尔,还在一九二二年九月、十月发了两期"泰戈尔专号"。从这两期专号看,大体"文学研究会"的成员都是对泰戈示有好感的。而陈独秀、吴稚晖、林语堂则攻击甚力,鲁迅在杂文中谈及泰戈尔访华,语气略带嘲讽。&
&#9650;泰戈尔与林徽因、徐志摩。
陈独秀早在一九二五年就在《新青年》杂志第二期发表自己翻译的泰戈尔诗歌《赞歌》。到泰尔访华的一九二四年,陈己成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他的批评基本上是政治性的时评,发表在政治性刊物《向导》、《中国青年》上。在泰戈尔访华的期间发表频率很密。甚至在一篇评沦美国驻华教士发财的文章中也把泰戈尔捎几句:"印度诗圣泰戈尔倘没有丰厚的家产和诺贝尔赏金,又何能天天冥想三小时,到处吟风弄月,只营求心灵生活而不顾物质生活?"在评江亢虎《南游追想记》中所言中国招商轮船局四十年间不能与外国轮船公司竞争时,也没忘记把泰戈尔捎上,题目就叫作《好个友爱无争的诗圣》文曰:"你看我友爱无争的诗圣,是何等逍遥自在地在北京为英人之坐上客。"在《太戈尔与东方文化》一文中,陈独秀指出;"泰戈尔不是张之洞、梁启超一流中西文化调和论者,乃是一个极端排斥西方文化极端崇拜东方文化的人。""请不必多放莠言乱我思想界!泰戈尔!谢谢你罢,中国老少人妖己经多的不得了呵。"在《评太戈尔在杭州上海的演说》-文中,指出泰戈尔有两个错误,一是误解科学与物质文明本身的价值,二是引导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向错误的道路。这两个错误"都是社会改造之思想上的重大问题,并不是站在一个纯粹诗人的地位谈诗说艺。"这两篇还基本算是正面的思想评论,其余篇什如《泰戈尔与梁启超》《泰戈尔与北京》《泰戈尔与清帝及青年佛化的女居士》《泰戈尔确曾去见溥仪》等,仅从题目上看,基本上就己是"具体联系"的思路了。甚至在泰戈尔早己离开中国的六月份,陈独秀仍然发表了《诗人却不爱谈诗》、《泰戈尔与金钱主义》两篇文章讽刺泰戈尔。
&#9650;泰戈尔与徐悲鸿。
徐志摩夫妇与泰戈尔结成异国的莫逆之交。泰戈尔对待徐志摩与陆小曼,犹如膝下儿女,陆小曼曾自称感到从未有过的父爱和温暖。1924年泰戈尔在中国期间,曾亲自为徐志摩起了一个印度名叫索思玛,自此后,徐志摩在与泰戈尔通信中,常以“索思玛”自称,同时又称泰戈尔为“罗宾爹爹”。
泰戈尔也有一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1924年泰戈尔访中国48天,那年5月8日正是他的64岁生日。北京“讲学社”为在京的泰戈尔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祝寿活动。祝寿活动在天坛草坪召开,胡适主持,其中一个特别的节目,是梁启超主持献赠给泰戈尔一个中国名字。梁启超在揭开这个名字之前,引经据典,说明这三个字的出处。梁氏称,“罗宾德罗纳特”有“太阳”、“雷”的含义,可引伸为“如日之升”、“如雷之震”,所以中译时意译为“震旦”。梁氏又称,古印度曾称中华为“震旦”,而中国人也称印度为“天竺”。最后梁氏归结道:“按中国习惯姓名的称谓,前姓后名,那么若以国名为姓氏,以本名为名,泰戈尔先生的中国姓名不就是“竺震旦”吗?”梁氏这一番博古通今、融汇中外的解释,博得全场的掌声。泰戈尔本人也高兴得笑逐颜开,欣然接受祝寿会赠予的,由名家篆刻的“竺震旦”的大印章。“竺震旦”无疑寓意深长,但倒不如泰戈尔为徐志摩起的“索思玛”富有翩然的诗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图)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令人莞尔之余,又多少有些凄凉。一则消息,也产生了类似的效果:一位老人和三个孙子、孙女围坐餐桌吃饭,因为孩子们频频低头玩手机,老人生气,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扭头回房。三个年轻人傻眼,只好轮流进屋劝慰,才最终平息了老爷爷的怒气。
  其实手机只是割裂真实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媒介,早在手机普及之前,便已出现“交流之无奈”的端倪。10年前我上大学时,第一波互联网浪潮风头正劲,同宿舍四个男生各守着一台电脑,看新闻,玩游戏,搞网恋,最终发展成 4个人背靠背坐着,却用QQ聊天的习惯。
  技术革命的风暴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带来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变革和文化的转型外,恐怕与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对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冲击。互联网和手机,让面对面不再成为必需,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提高了沟通的效率。现在与我有密切工作关系的人,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有上海的,有成都的,有广州的,有港澳台的,也有欧洲和美国的。我和他们大多素未谋面,仅凭电子邮件和MSN沟通,就能迅速完成工作。而自从有了微博之后,我也和学界、业界的很多同行有了不少交流,大家在网上互相转发、点评、调侃,却也不必见面,甚至根本不会见面。
  但这种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也产生了问题:它在本质上,是将社交礼仪从交流中剥离出去的一种方式。换言之,我可以同时与很多人打交道,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不必遵守任何必需的仪式。交流似乎变得更纯粹,却也更走向去深度、无意义的道路。我不必洗澡更衣,不必梳妆打扮,不必挤地铁到很远的地方和对方见面,也不必拥抱、握手、拍肩膀。剩下的,只有最直白的“干货”。可是,这样的交流,难免走向廉价和浅薄。难道不是吗?我们只在有直接需求的时候,才会去用这种最方便的方式与人联系,追求的,要么是利益,要么是即刻的快感。交流结束,就真的结束,不会留下什么值得玩味的东西。
  所以,这里就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仪式。在很大程度上,社会文化的传承和运转,主要依靠仪式来发挥作用。婚礼的仪式,让婚姻的意义作为一种为众人见证和法律保护的契约而得到强化;葬礼的仪式,让死亡变得更加肃穆,同时给逝者生前的至亲好友一个适宜的时机去合理地表达他们的悲伤。在远古社会,在祭坛前宰杀牲口并向本民族信仰的神癨\祷告,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仪式,即使到了千万年后的现代,它也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延续着 (如家庭里供奉的佛龛和祖先牌位等)。如果按照“最有效”的原则来看,这些统统是毫无用处的繁文缛节。但这些东西让这个世界更稳定、更亲切,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更笃定。
  得承认,我对新技术始终持有怀疑态度。这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时常在我脑海中与“荒凉”、“冷漠”联系在一起。西方的一些社会运动家发明了一个词,叫 “懒汉行动主义”,说的是大家似乎都很活跃,转发、评论、短信、QQ,仿佛鼠标一点,自己就亲自参与了社会的变革,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可实际情况是,这种看似高效的 “伪交流”,除了满足交流者本人的一些快餐式的需求外,从长远来看,对这世界的改变微乎其微。所以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丢掉手机” 的民间运动。在我国,也有一些还不太成气候的民间团体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离开网络,走上街头,和真实生活里的真实的人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接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其实应该是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距离。也许每一个沉迷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世界里的人都在琢磨如何“做些改变”,但真正的改变,却需要很多的勇气和极大的毅力。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发展导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87197条
评论124311条
评论115489条
评论109064条
评论102711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