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优势传媒有什么优势?

一体传媒OneMob的优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体传媒OneMob的优势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危与机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移动互联时代,大众新闻信息需求空前强烈,媒体传播空间和覆盖范围大大拓展,媒体舆论引导的针对性、互动性显著增强,为主流媒体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南方报业近年来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委部署,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全力推进融合发展。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2013年7月,南方报业确定“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战略,其中,“深耕主业”强调内容为本,履行政治使命;“多元开拓”注重产业拓展,壮大经济实力;“加快转型”指明生产、传播、服务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融合发展”着眼于组织、流程、机制再造,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二是狠抓发展重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去年先后启动了南方网与南方日报深度融合、南方舆情、289艺术园区三大重点项目。在推动南方网和南方日报深度融合过程中,南方日报官网南网及新媒体部整体并入南方网。融合效果已经显现,南方网流量全球排名从2013年末的2万多位跃升至目前的1000位左右。
  三是打牢融合发展基础。目前正加紧建设集团全媒体采编一体化平台,9月初上线。我们健全员工创新孵化机制,形成从集团到各主要媒体的孵化平台。
  融合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媒体人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服务能力的危机,必须在理念上突出用户中心,在行动上创新服务方式,在效果上提升服务价值,从而真正提高服务中心、服务用户、服务市场的能力。创新思维 融合发展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蔡小伟
《 人民日报 》( 日 & 09 版)
  媒体融合发展,是信息传播方式史无前例的一场改革。拥抱变化的能力就是当今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我谈3点体会。
  一、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内容与渠道匹配,关键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对于媒体,在任何时候强调内容为王都不会错,放弃或削弱内容核心优势,即使建立新平台,搞快餐化、快位移,也是徒劳。内容和渠道是乘积效应。一方面内容产品要在专业权威的基础上,向新闻性、思想性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内容要更加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向“与用户协同生产”和“悦读”靠近,不断提升品质,改善用户阅读体验。
  二、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机制与资源协调,实现融合文化土壤的再造。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本质上是技术变革带来用户需求和习惯的改革。因此,媒体融合最大的难度不是新增新媒体模块,而是对既有体制机制和模式进行彻底革新。当前要解决4个如何:如何让战术性的运作模式常态化,如何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如何平衡新旧媒体的利益诉求实现管理融合,如何驱动新闻从业人员适应媒体融合。
  三、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生态链条与盈利模式吻合。在信息多源、渠道多元背景下,融合发展盈利模式的核心在于能否始终葆有入口价值。这要求传统媒体必须从单一、单向传播到综合服务转型升级,以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服务来圈住海量用户,在服务用户中形成入口价值,在粘合、维系、激活、放大潜在用户群的过程中,从用户和市场角度来倒推产品定位,相信融合发展的商业价值会水到渠成的。优化平台 拓展空间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裘新
《 人民日报 》( 日 & 09 版)
  上报集团重组整合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发展的历程。一年多来,上报集团抓好三类平台的集聚和培育,形成了以平台战略为核心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优化已有平台。要在互联网时代扩大舆论引导影响力,必须聚焦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集团旗下解放网、文汇网、新民网积极应用新型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通过快速发声、24小时发声,提升了党报党刊在互联网上的生产与传播效率。
  第二,借力成熟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勇于、善于利用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渠道,主动设置议题,从“机器”“技术”手里争夺话语权。借助微信、微博和运营商三条“船”,借“船”出海,实现在移动互联网上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自建新平台。主流媒体能否创新网络表达方式?传统媒体能否与新媒体并行合作?国有媒体集团能否打造商业模式清晰的互联网产品?通过自建上海观察、澎湃、界面等三大新平台项目,上报集团探索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当前,集团正努力从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机制和互联网环境等三个方面深化融合,实现集团“三步走”战略目标。
  走过媒体融合元年,展望未来,我有三点感想:首先,明确战略重点。长远看,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肯定超过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我们的根本渠道,要明确这个战略重点。其次,明确单一目标。媒体融合的目标还是影响力。应给党报新媒体更大空间,使其影响力在关键时刻为国家、社会发挥作用。最后,明确产品分类。不能用一个标尺划分所有的新媒体,要分类发展,打造适应互联网思维的媒体产品。强化服务 形成业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董林
《 人民日报 》( 日 & 09 版)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大体过程,也是从报纸电子版、网站、新媒体一路走来。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件有特色的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件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前年抓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把全省的手机报都整合到报业集团的平台上,我们自己成了营运商,目前已经发展了1100多万用户。
  第二件事,我们大河报客户端的发展,已经有1024万下载用户,这些用户也承载了我们未来互联网的入口。
  第三件事,我们两个运营的客户端发展到1600多万的用户量。同时,在8月1日2周年的时候,我们办了一个自媒体论坛,把全省的自媒体公号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现在一些广告、新闻的分发,都通过这个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平台。
  第四件事,我们成立大河网络传媒公司,并把大河报植入到这个系统中,这是一个整合全省的新媒体平台,并且在线下依靠覆盖全省的大河报的发行网络。
  作为地方报业集团来说,做新媒体,有几点要注意:第一,新媒体要与服务融合。以后地方报业集团更重要的是把服务放在前面,“服务+媒体”。第二,O2O已经成为常态,我们最重要的线下产业,已经覆盖全省,并进入到社区。线下资源对互联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第三,要做强光性的产品。第四,要做针尖式的产品。第五,要与资本融合。第六,要与信息产业融合。第七,我们要做拉长我们的长板。第八,要形成业态,形成生态。实际上,今后做的还是生态,你必须形成生态的业态。最后一个,技术改变体制。内容为本 整合资源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胡汉昌
《 人民日报 》( 日 & 09 版)
  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集团大力实施“全媒体、多元化”战略,加快党报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传播、户外传播等新兴领域,探索党报与新媒体互补互动、融合发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湖北日报为例,湖北日报连续四年改版改革,在做原创、做思想、做深度上下功夫。创办时评版,对社会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及时发出党报的声音;创办“今日视点”专版,将当日最原创的新闻、最深度的报道固定于此。湖北日报发行量由4年前的22万份,猛增到目前的65万份,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断的改版创新,在于内容扎实。
  二是适应形势变化,加快新媒体发展。2012年,集团加大对新媒体发展的投入,以荆楚网为主体,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形成了一个拥有5家网站、18家公司的新媒体集团。目前,新媒体集团已建成荆楚网、大楚网、文谷网、互微网、金融网5个互联网平台,以及湖北手机报、《动向》等系列客户端、政务微信集群等多个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推出动漫、全媒体集刊、全媒体指挥系统、舆情服务等12大新兴媒体产品方阵。目前集团新媒体日均受众在3000万以上。
  三是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媒介融合。推进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采编一体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破除融合发展的制度壁垒;加大基础建设,为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迎接转型 尊重市场
山东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齐建国
《 人民日报 》( 日 & 09 版)
  这段时间,人们都在议论“老报纸怎么向新报业转型”,我认为重点在于融合。青岛报业集团很早就针对媒体融合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即报纸向网站、手机、手机客户端转型。
  第一步从1998年开始,青岛报业集团对PC端的探索与布局较早。青岛新闻网在国内城市门户矩阵中经历了“电子版化”的革新,从互动、互通走向“互融”。现在,青岛新闻网的年收入达9000万元,利润为1500万元。
  第二步从2010年开始,青岛晚报成立了“掌上青岛”客户端。我们提出通过手机,海量、深度、权威看报纸,并且实现手机、网络、报纸“套餐式营销”。走过这几年,我们实现了盈利上的快速发展。2014年,我们获得2000万元收入,今年力争突破2500万元。去年,我们接待了很多媒体参观交流。“掌上青岛”这个模式,现在也输出到全国很多城市。
  目前,我们的第三步也面临媒体转型的问题。刚才,同行指出了媒体融合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等问题。对此,我们也有很多困惑。所以,我反复告诫我们的团队,现在3G时代已经过去,4G技术正在使用,5G潮流即将到来。美国惠普的科学家已经研制出等离子互联技术。除了等待,我们必须拥抱、迎接这个转型时代的袭来。
  最后,我们要强调尊重市场,注重每一种发展的盈利模式。为此,我们要警惕两个误区。第一是在信息面前犹豫不决,错失机遇。第二是盲目赶时髦,同质化的新闻产品比比皆是。媒体融合的路很长,需要我们各个媒体手拉手,“摸着石头过河”,一起往前走。以投入少、见效快的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总台长 牟丰京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总台长 牟丰京
  作为身处西部的发展中媒体,选择融合发展路径只能量力而行,遵循媒体发展规律,以投入少、见效快的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第一,以全媒体视听新闻采编播系统和全媒体演播室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全新采编播报道体系,实现媒体发展的内容融合。前者偏重的是新闻内容,项目包括建设电广媒体新闻采集、编播系统,创建深度融合、开放运作的新闻采编播机制和构建适应全媒体新闻传播需求的目标考核体系。而后者偏重的是节目内容。
  第二,以有线网络互联网化和物联网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实现媒体发展的技术融合。我们的有线网络公司拥有500万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用户,拥有仅次于北京歌华的全国第二大双向互动用户。以此为基础,利用“媒体云”平台的存储、转码、分发能力,为重庆市的区县台以及企业提供视频应用服务;利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家庭域网络覆盖,提供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通过WiFi和物联网络,实现公共区域的物联网覆盖与应用。
  第三,以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听重庆”大媒体平台建设为依托,实现媒体发展的平台融合。网络广播电视台更多代表的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利用广播电视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集新闻、娱乐、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全方位、交互式的视听服务。目前,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已经相继开通了直播、点播、微视频等海量音视频内容。
  第四,以电视频道渠道化改造和互联网广播建设项目的推进,实现媒体发展的经营融合。电视频道渠道化改造项目,是将频道由单一的播出平台转化为运营渠道,通过频道与多种媒体的融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平台。此外,互联网广播建设项目依托广播频率资源,向用户提供APP收听(看)直播、点播广播以及相关互动服务,使用户从听广播到看广播、用广播,并开辟媒体电商功能模块,打造媒体购物平台生态圈。
  第五,积极探索实践版权价值利用。整合媒体资源 搭建技术平台
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杨玲玲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杨玲玲
  近两年,江西广播电视台通过整合媒体资源、搭建技术平台、打造全媒体队伍,逐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首先,全媒体思维做节目。在重大报道、重要会议和重要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
  例如,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开辟全新的视频、图说、V话等节目形式,推出《国辉看两会》《大V报道团》《两会封面》等原创新闻栏目,网台访问量达2000万,专题访问量近1000万。其中《国辉看两会》收获近百万点击量。
  今年5月18日,南昌跨赣江朝阳大桥正式通车,我台都市频道、交通广播、网台3家联合,利用卫星转播、4G直播、航拍、网络直播等技术,对朝阳大桥的通车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媒体直播,传统媒体记者加入网络报道,网台记者也在传统媒体上出镜。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进行推送,收获10万多点击量。
  其次,移动终端推送节目。每天准时推出《新闻早读》和《新闻晚读》栏目,及时推送突发事件新闻和民生社会新闻,让用户第一时间获知热点事件最新进展。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发布新闻1.5万多件,推送重点新闻提要800多条。新综艺节目《带着爸妈去旅行》《超级歌单》《挑战文化名人》等通过互联网互动,大大提高点击量。利用网络进行独播剧、大剧、自制新剧及大型活动宣传推广,仅今年上半年完成节目推介1693期,进行网络大型直播活动29起,通过移动端推送直播15起,利用微博、微信节目推送实现了节目竞猜、跟帖等个性化互动,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最后,加强平台建设。江西广播电台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全媒体演播室,以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制作平台,实现电视节目多平台一键分发、多屏共享、跨屏互动,打造全新媒体生态。接下来,将抓紧建设全新媒资系统——“云媒资库”,把我台广播电视全部内容生产汇聚于互联网平台,在“云”组织的实时调度下,实现所有节目资源共享。创新新闻宣传 优化内容生产
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张建红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张建红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近两年,湖北广播电视台围绕“立足湖北、中部窗口、全国一流、世界影响”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流标准”和“企业主体”建设,积极创新新闻宣传,强化频道频率改版、优化内容生产、媒体融合和“五柱支撑”产业体系建设,事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将原有湖北长江广电新媒体、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电视合并成立湖北广电长江新媒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原台所控所持广州微摇、城市电视、数字移动电视、中广传播等公司股份转移给新媒体集团并由其负责相关管理工作。获唯一授权的新媒体集团运营全台所有节目的新媒体版权运营权,统筹对外新媒体合作事宜,统一运营新媒体业务。
  从组织架构上保证媒体融合的领导、规划、管理一体化,成立了以台长为主任、班子成员为副主任的媒体融合发展委员会,作为媒体融合领导机构;成立以总工为组长的新媒体技术专家组,成立了媒体融合专家顾问组,广泛吸纳台内外内容、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同时,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理念,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
  2014年举办“长江杯”媒体融合产品创新大赛,还设立了长江新媒体创投基金,建设新媒体孵化基地,积极探索具有湖北广电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2014年6月湖北卫视《如果爱》实现了全国广电行业的“微信第一摇”。此次跨屏互动是广电媒体与移动社交媒体融合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接下来,湖北广电长江新媒体集团与知名互联网公司联合研发的新一代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全球领先新媒体融合云平台——湖北新媒体云平台(简称“长江云”)即将正式上线,将为省内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等新媒体产品提供高品质、安全、低成本的技术支撑,并在内容和运营上与共建各方联动、共赢,助力区域媒体融合发展。三大转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凌钢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凌钢  本报记者 陈斌摄
  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传统主流媒体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以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进行了多年探索。这两年在资源整合、业务转型、体制重组方面又有新动作。6月19日,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鸣锣开市,标志其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从三方面的重大转变推动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第一,产业格局的转变。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3%,上市公司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3.4%。SMG上半年利润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17亿为此次重组注入资产的增值获益。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近23亿,同比增长17.91%,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已占SMG营业收入总额78%,利润总额已占SMG利润总额中除重组增值收益外的全部。这说明SMG整个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传统媒体依赖广告发布收益和传统广播电视播出业务,向新媒体互联网产业流量变现和全产业链运营的一体化商业模式转变。
  第二,受众格局的转变。SMG通过此次重组,在新媒体传播渠道和用户规模上达到了新的制高点。从本地受众为主向全国拓展;从大众化、不特定受众向特定、细分用户转变;从传统媒体受众减量向新媒体用户增量改变。目前,东方明珠服务的各类新媒体用户,都以千万级规模在发展,各类用户协同的规模已上亿级。
  第三,内容格局的转变。从发展趋势看,内容的综合竞争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但要有自身的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能力,还要有聚合各类有价值内容的能力;不但要为自身频道频率播出内容进行制作和采购,更要为互联网新媒体生产、制作提供所需内容;不但要有内容数量的规模,还必须有自身独有内容的规模;不但做视频音频,还应有应用内容、线上线下互动内容的生产运作。SMG,特别是东方明珠为此已做了许多努力。移动互联网成主要融合发展方向
广东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总工程师 傅峰春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广东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总工程师 傅峰春
  媒体融合平台要如何发展,深圳广电近年来的整体思路是——内容为先、平台为上、资本为要、人才为本。
  首先,内容为先。深广电以深圳卫视为平台,打造品牌节目、娱乐类品牌节目以及本地民生生活服务类节目。同时,这些有核心价值的内容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释放、延伸,打通线上线下,并通过不断强化内容的版权意识,加大内容维权和运营的力度。
  平台为上,就是我们深广电的平台战略。从顶层设计上,把新媒体作为深广电的一个大平台。我们做了一个联合发展公共平台,目前开办有24家,目标阶段性要实现100多个。我们要构建一个覆盖全国城市台的平台,各平台可以直接从这里部署业务,我们准备向100个台提供服务,现在有15个台已加入。
  其次,在业务层面,我们将加入一个联合平台,降低大家的制作成本。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和电商合作伙伴一起定制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几十个台同步播出。将来还将推广这种模式,争取能有100个频道联播。我们的媒体融合发展方向主要定位在移动互联网,主推广播电视客户端。通过“摇一摇”能迅速积累用户,当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就变成这个频道线上线下的平台,进而形成一个整合营销的平台。在深圳最强势、有20%收视率的都市频道,我们已推广了一年,吸纳了很多用户、收入接近1000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发展到100万用户。这种模式,我们也同步在全国15个台复制。
  资本为要方面,我们准备打造三个融资平台。目前,一个已经上线,通过一些业务的创新、推动,来促进网络公司的升级转型。
  最后,人才为本。深广电正在做一个投资1.8亿元的项目,按照互联网的方式构建生产平台,能实现内容的汇聚,共同生产、多渠道分发,由一个团队来管理两个平台。目前,我们正在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市场成功与否关乎媒体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喻国明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喻国明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国家主流媒体领导之下的媒体转型、融合、变化,会关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的健康程度。我们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媒体的社会价值,今天有没有一种新的变化。二是实现媒介价值的技术路线,应该如何决定和选择。
  媒介的制度建构,决定老百姓的社会视野,人们通过媒体的选择来决定看到什么、不看到什么。而在看到的整个社会现实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同时,我们用什么样的逻辑、什么样的观点去理解看待问题,这些都是舆论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渗透,这就是传统意义上对媒介价值的三个最基本的理解。
  同时,我们要思考,如何利用我们所创造的影响力,通过某种商业模式变现为价值,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可持续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没有市场上的成功,我们的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便不可能实现。因此,对媒介的评价中应加上这些指标,而不应该紧紧盯着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指标,并且应该要求这种价值评估指标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扩张。
  要实现这种价值的技术路线,应该如何去选择?
  过去,我们做平台的端口,或综合的内容服务。但是,这种分工在互联网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逐渐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现实。今天,人们上网首先是通过微信、微博等,然后进入互联网的信息选择以及功能实现。然而,一个媒体所掌握的入口级的能力资源本身跟现在大媒体是无法相比的。这里面,便有我们各方面资源调动能力的限制。
  还有一种选择——做信息的垂直服务体系,去做价值变现。这是指线下的动员能力,这是我们的强项。但是,除了要有一个好的变现技术模式或社会模式、农业模式之外,如何跟大流量的技术平台进阶对接,是目前所要考虑的问题。抢占碎片化时间
《 人民日报 》( 日 & 10 版)
  地铁里、公交内,咖啡馆、餐厅里……环顾你的周围,低头浏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动作。“谁占用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谁就更容易获得成功。”方寸屏幕之上,是最新鲜的一手资讯、最生动的新闻表达,背后则布满了媒体向融合进军的改变与创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报纸还在,广告没了。”网友的调侃,道出了当下不少传统媒体的生存现状。是及时转身求发展,还是按兵不动等扶持?一年来,以互联网思维为出发点,传统媒体主动拥抱新兴媒体,积极推动各方面的深度融合,搭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
  同样的新闻原材料,单一、死板的表达方式,只会让报道像落叶一般,静静地随风飘逝;放下固有框架,调整报道姿态,确立受众意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是许多媒体人在探索进程中的共同感受。涵养和培育更多忠诚用户,需要多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进”的主动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全媒体新闻平台的“中央厨房”,到新闻客户端高度重视读者互动、开发新闻跟踪功能,种种融合实践,对于如何精准把握读者需求,均做出了有益探索。
  内容给支点,技术来撬动。从国际上看,英国广播公司从网站成立之日起,运营主管人员就花大量精力,提高员工对互联网在媒体地位方面的认识,不断强调内容与技术的沟通;美国《纽约时报》以一支上百人的技术团队,改变着一份报纸制作新闻的方式和流程,并且还在尝试新的融合办法。大数据挖掘、多感官体验……新闻呈现形态更迭的背后,正是新闻报道理念与专业主义精神的与时俱进。“我们要看未来的读者所在,我们得往读者去的那个地方去。”以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双核驱动,传统媒体必将在新的传播变革中,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就媒体融合来说,其实我们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处于长身体的“青春期”,各自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在不断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拉开差距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共生共荣。除了技术、产品、市场、传播平台等基本“伙食”条件的改善,如果能在体制创新、组织融合和流程再造等深层结构上提供更多治理“营养”,提振的或许是整个媒体队伍的精气神;由此而来的新闻产品,相信也会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国际舆论之争,一定程度上是媒体传播实力之争;比拼话语权,重点看的是引导舆论的能力。不驻足观望,不畏葸不前,尽快补齐短板,才能早日后来居上。这不仅是媒体赢得公信力的现实需要,亦是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媒体融合抢搭资本快车
《 人民日报 》( 日 & 11 版)
  过去一年,对中国媒体发展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融合元年,“融合”也成为媒体圈中讨论的热点话题。未来,媒体发展离不开“融合”二字,但是媒体融合作为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当今时代,对媒体行业而言,机会与挑战并存,在融合的背景下,该如何运用资本撬动媒体发展,资本市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媒体融合助力添彩?8月19日,在人民日报社联合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融合与资本市场对接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推进媒体融合搭上资本快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资本热捧焦点&媒体融合成主旋律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和行动指南。
  证券时报社社长温子健在媒体融合与资本市场分论坛上致辞时表示,面对中央提出的全新课题,传媒界积极响应,遵循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努力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方面的深入融合,一年来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不少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应当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借力资本市场,如何筹集和盘活资金,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巩固和加强在舆论领域的力量,这也是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
  那么,投资人又是如何看待媒体融合的呢?
  深创投副总裁陈文正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文化传媒是近年来资本热捧的焦点,媒体融合主要包括传统介质与新型介质的融合、传统媒体内容与新媒体内容的融合两方面。媒体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即从原来的纸质到现在的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二是媒体业务方向的多元化;三是媒体的变现模式深入化。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要关注体制机制、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人才等方面的融合。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文熹认为,传媒行业是新兴行业,市场发展中的思想很活跃,未来一定是传媒企业运作的春天。并且,传媒企业本身的长处就在于对自身的挖掘,伴随着结构转型,投资人会对这个行业持续看好。
  利用资本平台&抓住机会应对挑战
  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将媒体融合发展总结为六大趋势:一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跨屏互动,不断拓展传统媒体外延,创新商业模式;二是领先技术改善行业传统生态,打造文创云平台;三是以工具切入市场,获取海量用户,变身新媒体;四是精准定位并服务“挑剔用户”群体,创新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及呈现形式;五是从销售作品向用户运营转变,从渠道依赖向全平台传播,创建粉丝经济和IP(知识产权)衍生价值;六是从线上扩展至线下,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并延伸至交易,提升用户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
  陈文正认为,在投资人眼中,媒体融合机会与挑战并存。机会方面,投资人可以选择投资传统媒体的改革改制,通过引入更多资本,带来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让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还可以选择投资新兴的媒体渠道、全产业链生态圈和新旧媒体融合等。挑战方面,比如媒体存在较高的不可控性。媒体融合的过程也是困难的,不在于没有技术,更多的则是经营理念、核心意识等方面的欠缺。此外,一些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没能有效地增长用户数量。
  何文熹表示,媒体企业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传媒企业依然受到约束,应当建立能够合理保障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的制度。在规范性方面和人力资源配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未来的企业竞争,一是在业务平台上进行竞争,在业务平台上不断加入新的因素,另一个是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股权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收购、合并、分拆,体现出自身的估值和优势。
  重视资本力量&创新制度加大支持
  媒体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挖掘潜在资本力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媒体不断发展的必要支撑条件。
  贵州省贵阳市副市长王玉祥介绍,在运用大数据助力媒体融合挺进资本市场方面,从去年年初开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把全国性的数据中心放在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有了新的数据基础。此外,贵阳市举办了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国际博览会和峰会,成立了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8月19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建设数据中心、开放非敏感数据产品、推进媒体大数据资产评估的标准制订,以及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入驻贵阳市在北京建设的中关村E世界创客空间等方面开展合作。
  对被投资的企业来讲,估值是绕不开的话题。招商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顾佳表示,我国现在更多的是以PE(市盈率)估值,主要是相对估值法,在国内现有制度下不允许亏损公司上市。但是一个公司开始产生利润时,他的估值一定是往下走的,比如亚马逊等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都是从亏损开始慢慢地形成体系,投资者对亚马逊一直坚定地看好,因为亚马逊把大量可以产生盈利的现金投入到技术开发和模式创新上面。
  何文熹认为,在既定的规则之下,投资双方都要通过比较理性的判断来锁定估值水平。今后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知名创业基金,他们的入股价格能够为以后的价值标杆打下基础。
  从政府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应文禄建议,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政府来讲,把握文化安全、网络安全、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就可以了,更多的事情应当交给市场。具体来看,一是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采取“补助+债权+股权”的方式,优化资金使用效率,除对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给予补助,市场化的可以用债权或股权投资方式交给专业机构管理;二是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媒体,通过“引导+补偿”的方式,建立新媒体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三是通过制度创新,支持传统媒体企业上市。
  当然,媒体企业更要加强技术引领资本主动融合,追新求新、标新立异,重视资本力量,搭上资本快车,实现借力发展。大数据助推媒体融合
贵阳市副市长 王玉祥
《 人民日报 》( 日 & 11 版)
  大数据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传统媒体来说,数据可以拓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挖掘有价值的联系和规律,用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受众。
  8月19日上午,我市与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建设数据中心、开放非敏感数据产品、推进媒体大数据资产评估的标准制订及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入驻贵阳市北京中关村E世界创客空间等方面展开合作。
  媒体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在贵阳拉开序幕,我市将以当前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数据清洗、数据交易等产业为基础,推动更多的媒体在我市建设数据存储基地及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我市将于10月举办世界众筹大会,以“创业、创新、创客”为主线,搭建一个各行业领筹人、交易商、服务商、天使投资人及广大创客和众多梦想创业者积极参与的全球众筹大舞台。贵阳市与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仅是我市利用大数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接创新金融市场的一个开端,我市将以此次合作为基础,探索与更多媒体企业在大数据领域开展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合作:
  一是在媒体大数据交易方面。我们将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为依托,为媒体企业盘活大数据资源,对接各类大数据需求者和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促进媒体数据价值实现最大化。二是在对接众筹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将以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为依托,推动媒体企业的大数据中心等创新型项目对接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三是在大数据征信方面,我们将通过贵阳大数据征信中心,以大数据手段对媒体企业进行征信分析,建立媒体企业的大数据征信体系,协助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提升媒体企业融资能力。四是在大数据资产评估方面,我们将通过贵阳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为媒体企业的数据资产提供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服务,为媒体数据资产交易和投融资服务提供价格指导。用资本撬动媒体发展
《 人民日报 》( 日 & 11 版)
  传媒前景看好,市场如何估值
  东方富海总裁程厚博:为什么现在市场对传媒公司有较好的估值?一是老百姓对文化传媒的需求量大增;二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传播模式的颠覆给了大家极大的想象空间;三是上市公司的数量稀缺。
  讲故事最终要回到以营利为目的。通常我们依据两个指标:一是企业在做什么,未来市场需求容量、刚性的和柔性占比;二是考察团队,重点是团队领袖的选人策略和工作经验。
  建投华文传媒投资副董事长张向东: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升级,移动互联网估值比传统媒体要高。体育产业归类于娱乐产业,是人们对精神物质和娱乐的需求,影响力比传统文化产业的核心外延大,上下游产业链长,未来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会非常高。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文熹:投行看估值通常会参考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如何确定参数和预设,再就是相对估值法。与其说交易是估值的结果,不如说交易是一门艺术。
  媒体转企改制,看好哪些领域
  建投华文传媒投资副董事长张向东:重点关注传媒的转企改制;第二关注中国传媒企业在跨境融合和转换过程中的机会;第三个领域是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第四则是从战略层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智库产业领域,帮助国内文化传媒企业走出去。
  达晨创投合伙人胡德华:看好文化传媒和国企改革。同时看好汽车APP(应用程序)移动终端市场,远程诊断——通过收集信息,能和保险公司有效地交流故障的数据,节省下来的保费和保险公司进行分成,这种海量的市场会是未来的机会。
  传统媒体转型,平台怎样搭建
  东方明珠新媒体总裁凌钢:媒体融合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证券化资本化来实现,东方明珠新媒体的定位是通过互联网媒体企业的架构实现媒体融合。我们在探求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华闻传媒副董事长汪方怀:报业已经转向综合服务门户到配送信息服务。今后传媒主流一定向移动互联网转移,像类似于手机这样的第一媒体转移。所谓融合肯定有优胜劣汰,有分拆也有整合。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打造互联网平台型传媒集团来抢占资源,开发特色内容——打造互联网的视频生态圈,把用户调动起来是未来发力的方向,是痛点也是引爆点。
  合鲸资本合伙人霍中彦:传媒行业中具有好内容的公司下一步发展要寻找新的渠道和平台。这些新的平台才能真正叫媒介,他们掌握了流量入口,最后这个超级平台将极大地重组整个媒体内容创造的流程和商业逻辑重构。
  介入资本市场,选择什么路径
  国信证券投行执行总经理汪怡:最重要是企业对自己的认识。IPO(首次公开募股)需要企业具备独立发展和增长能力,上市过程比较漫长,上市以后企业要靠自己来运作。
  在类似最近的股市环境下,企业最好选择上新三板,成本特别低,投资人拥有变现渠道。但需要考虑流动性。今年7月以来,新三板出现流动性瓶颈,如果长时间无法解决,对定价、估值和流动可能造成一定伤害。
  例如新三板的传媒企业目前普遍市盈率在30倍之上;在并购市场上因为几家大型收购企业掌握定价权,传媒企业估值比较稳定,只有15—20倍,两个市场之间的落差很大。新三板上的虚高估值会使企业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很大偏差,或者透支了未来年份的利润。新三板企业挂牌后的3—4年可能是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日子。
  总之而言,企业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清晰的定位,认准一条路就要走下去,不能来回折腾。资本和机制融合助力媒体转型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余胜良
《 人民日报 》( 日 & 11 版)
  8月19日,上交所、深交所和新三板的相关负责人在“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媒体融合与资本市场对接分论坛上均表示,资本融合、机制融合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和机制的融合上,资本市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开启人才技术资本快速通道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加速,国内必将涌现出一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拥有强大实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不仅重塑传媒产业格局和社会舆论生态,也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上交所共有24家传媒类上市公司,市值约为6400亿元,传媒行业各类再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深交所涌现出了华谊兄弟、蓝色光标、乐视网、掌趣科技等一批龙头传媒公司。今年前7个月深市的互联网传媒类公司作为并购方发起的并购共计108起,披露交易金额337.25亿元。
  统计显示,现在新三板上已经有各类传媒类挂牌公司接近50家,包括报业集团下属的大批传媒类的挂牌企业。还有多家新兴媒体企业已经启动新三板挂牌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传媒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好处是拓宽融资渠道。其次,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可让传媒业实现人才驱动和技术驱动。股权激励制度对于吸引高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今技术对于创新的传媒业的支持更是一日千里,从大数据到云端,掌握最新的技术往往就掌握了先发优势。
  资本市场支持和服务媒体融合呈现三大趋势
  一年来,资本市场支持和服务媒体融合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大型传统媒体借助大股东的平台型资源,通过并购和整合组建综合性的传媒航母。二是强势媒体横向并购整合不断。三是通过跨境收购进行海外市场布局。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大力推进并购重组活动,显著提升传媒产业并购的效率和成功率;资本市场对于传媒企业的高估值,也为传媒企业的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今年年初至7月底传媒行业板块涨幅为111.44%,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85.01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指数中表现位居第二,仅次于软件与服务行业。
  上交所副理事长张冬科认为,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业已完成,关键是落实落地,媒体融合离不开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需要媒体融合的参与。
  深交所副总经理金立扬表示,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以资本为纽带,以并购为手段。资本市场因定价的透明性和公平性、股份的标准化和流动性、支付工具的多样性,天然是资本融合大舞台。
  与此同时,媒体融合需要传媒企业机制上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只是简单的内容、渠道和经营模式上的差异,更深层次的是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上的巨大差异。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有着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能够为传统媒体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引入股权激励等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对接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国股转系统综合部总监贾忠磊透露,&目前新三板的企业挂牌平均周期需要38天,今后将争取把挂牌时间进一步压缩到20天以内。新三板挂牌企业一年融资次数最多高达7次,能较大地满足传媒企业的资本需求。目前传媒企业在新三板的累计融资达到24亿元。技术创新升级融合版本
本报记者 张洋 柴哲彬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制图:宋嵩
  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推动传统媒体走过了“铅与火”“光与电”时代,并加速步入以“数与网”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引领和支撑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把握媒体传播方式变革、提升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具有深远意义。日前,在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多位与会代表就“媒体融合与技术应用创新”问题进行了交流。
  从报纸到移动客户端,新闻传播形态充满想象
  “我是一个从小在贵州山区长大的孩子,在那个信息相对比较闭塞的地方,我对媒体最初的一个印象是,父亲每次进城办公,都会买《贵阳晚报》和《贵州都市报》,带回来给我们当故事书看。”百度多模交互搜索部技术经理祖明的一席话,一下子把在场观众带到了20多年前。接下来,伴随着他对亲身经历的讲述,大家对媒体发展的感受越来越深刻。
  “上了中学,我有幸担任学校播音站体育频道的编辑,要求每周一上午10点去播广播。为此,我不得不在每周日的晚上守在电视旁看体育新闻,想着第二天该说些什么。这就是信息渠道匮乏的体现。”祖明回忆道,“后来读了大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向自己敞开了大门,这就是互联网。”
  紧接着,QQ、博客、微博、微信,直到今天形形色色的移动终端,大家对于新闻资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广泛,互动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和便捷,甚至走向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当今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也为新闻传播形态、媒体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中兴通讯政企事业部公共事业行业总监许瑞雪表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征程中,需要以什么样的技术去拥抱未来,是一个充满想象但又值得思考的话题。
  从中央厨房到媒体云,新闻生产流程全面升级
  现阶段,技术究竟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大家会关注到,“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这个出现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要闻四版的红色图标标志着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项目首次亮相。据了解,“中央厨房”在全程采编过程中身兼程序员、服务员、推销员、联络员等职责,改变了人民日报原来以版面为主导的采编管理方式,将其变成了全媒体形态、24小时全天候生产的全过程采编管理。
  大家也会看到,日,南方报业集团推出了“并读新闻”移动客户端。据了解,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除了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具有“阅读即享现金收益”等创新元素。
  无论是“中央厨房”所体现的采编流程再造,还是“并读新闻”客户端所反映的智能移动化,这都是“互联网技术+媒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信息安全专家宋远骏这样总结,所谓媒体融合就是建立在异质异构网络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智慧优化共享、服务优化共享、用户优化共享、资源优化共享、信息优化共享。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媒体云”的积极打造,通过这样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技术架构,为媒体业务的弹性发展提供支持。思拓合众副总裁郭嘉也认为,搭建技术平台,是媒体融合发展得以持久健康的关键。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融合发展需注重“用户思维”
  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媒体,也改变了用户。“我们原来是被动地看报纸、电视,如今我们不仅可以从多个渠道感知这些新闻资讯,还可以作为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制造者,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传播链条上发声互动。”在中软国际文化事业部总经理杨海霞看来,如果没有“用户思维”,即使有再好的技术支撑,媒体也很难有大发展。
  当然,“用户思维”从哪里来?微软研发中心大数据与平台高级产品经理王庆法认为从“大数据”中来。“比方说,一家公司要拍一部电影,就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观众的喜好、电影市场的基本特征,最终决定拍什么,怎么拍,谁来拍,谁来演。我想用这种方式算出来的结果,拍出来的产品,一定是观众津津乐道的。”
  中科大洋系统产品部总经理毛烨强调内容与业务的融合,他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有什么样的受众、市场影响力,自然也就有什么样的业务。以往我们并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地研究,实际上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两者必须进行积极地对接。”用另一个角度表达信息
——访今日俄罗斯网站副总编辑兼理事长基利尔·奇鲁阿诺夫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要求重组国有媒体,将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合并成立“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至此,俄罗斯迎来媒体融合的巅峰之作。日前,在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记者采访了与会嘉宾——今日俄罗斯网站副总编辑兼理事长基利尔·奇鲁阿诺夫,请他介绍了“今日俄罗斯”的媒体融合发展情况。
  问:“今日俄罗斯”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媒体,但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快步迈进,可否分享一下现在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宝贵经验?
  答:今日俄罗斯媒体公司有两块品牌,一个是针对俄罗斯民众的俄新社,另一个是针对国外受众的卫星社。
  卫星社虽然是刚成立不久的通讯社,但它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国家都有卫星社的电台,在包括中国微博在内的很多全球性社交网站上也都有自己的账户,同时针对不同系统的手机,我们还专门开发了不同种类的手机软件。卫星社可以说是媒体融合的典型,它在超过30个国家,用30多种语言编写传播新闻,每天还有多个节目、时长总计超过800个小时的无线电广播。
  问: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有一场关于“内容为王”和“技术为王”的争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没办法说哪个更重要,但是相比于十几年前来说,现在可能是技术更重要。因为对于新闻内容方面的工作,我们一直在做,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但是,现在读者对新闻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从技术上达不到要求,不能第一时间将新闻送达到读者面前,不能从技术上分析总结出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的个人观点是技术更重要。
  当然,我们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用另一个角度表达信息”。我们认为,在新闻竞争中,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把信息传播给大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高的知名度。
  问:您认为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今日俄罗斯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
  答:媒体融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大众传媒,比如报纸、杂志、电视,都正在寻找新的途径,把自己的新闻内容更快更好地传播给大众。今日俄罗斯也正在成长,并且在国外建立了机构,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渠道。
  未来,按计划,我们将于2016年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12个分社,并且希望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们,特别是在某些国家,我们将成立无线电广播,并且要求每天播放至少2小时的新闻。在融合背景下设立资源架构
中科大洋系统产品部总经理 毛烨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在融合媒体的环境下,内容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力。在这种融合背景下,资源架构应该怎么设立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的电视节目经营,往往是以静态的节目编排为核心的,新的模式下,需要以大众的需求为核心,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众的需求。这个数据大量的产生包括数据的关联性大量产生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挑战。技术平台从一个传统的数据库走向一个基于分布式的,大数据的体系。因为我们的数据量变了,我们用户的触面也发生了变化。在原有的体系下对这些用户这些触面我们是不了解的,所以这些数据如果能够把它汇聚在一块,实际上是可以产生一些价值的。
  在这种结构下,我们先把电视台基于现在广电的架构,分成三个层面:最上层是“互联网+”的模式,互联网+广电的业务运营;第二层是整个融合生产的环境;第三层是现有的广电的制播体系。从这三个层面看到数据的价值密度在逐渐地升高。这三者的结合部是内容的融合和业务的融合。我们现在用融合生产的环境来帮助原来传统封闭在电视台内部的生产系统实现内容的融合,把融合生产和外部的APP系统进行结合,实现内容与业务本身的结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体系架构的设计解决几个关键融合的问题。让媒体平台成第一入口
思拓合众副总裁 郭嘉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Web3.0是一个社交的媒体时代,更多的人可能是从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圈里得到信息。我们认为媒体融合的解决方案首先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原来我们采取的方案基本上是“媒体+互联网”的方案,希望在原来的生产流程中把互联网插进来。但在十几年实践中发现,这样做并没有让一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运营中取得骄人的效果。如今要让媒体平台成为内容第一入口。
  Cms&top的媒体云提供的是矩阵式的解决方案——在一个平台上面,我们的用户可以自建无数个网站,下面每一个自媒体的新媒体都可以集中到一个平台上,所有的内容都是打通的,这样既是一个整体,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二我们媒体云提供的是一个云深的服务,在硬件投入上可以解决很多,在效率上可以提高很多。第三就是它是一个全平台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把一个后台统管PC网站、手机网站、微博、微信等等的接口,都在这个产品里面实现。通过内容传播服务
百度多模交互搜索部技术经理 祖明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整个媒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每个人不仅仅是内容的阅读者,每个人都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同时每个人也成为了内容传播渠道、信息传播渠道上面的重要节点,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改变是,我们有些媒体,一些垂直行业的媒体,他们不仅仅是媒体,他们也在做服务应用,比如我们的媒体和应用做融合,一些服务的机构,他们也开始逐渐生产他们的内容平台,通过这些内容来传播他们的服务。这些现象的背后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媒体内容、传播渠道、生产者、消费者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总的来说就是技术的变革导致的。
  我们说碎片新闻时代,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变化,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适应我们的变化,能够做出更好的新闻资讯、服务,很简单,解决方案就是技术。我们先从数据说起,数据它有一个功能是什么呢?可以完整地还原我们过去的一些历史趋势,可以洞察未来的一些发展情况,帮助我们更理解用户,做一些更加定向精准的消息推送。用大数据分析用户
微软研发中心大数据与平台高级产品经理 王庆法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美国在用大数据做媒体方面的楷模叫做Netflix,他们制作的电视剧《纸牌屋》是整个数字驱动的标杆。他们的做法是,用3000万观众收视的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的主题搜索,来计算拍什么。怎么拍,谁来拍,谁来演,怎么播,都是由数据做决定。就是说如果是我认为这些大数据反映了真实的客观的观众的喜好的话,我用这种方式算出来的结果,拍出来的产品,一定是观众所喜欢,所津津乐道的,实际上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最近看到一个新闻,Netflix已经把这种模式更进一步,就是它有了专门的编辑,你负责设计那个桥段,你负责设计谁和谁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把所有的设计糅合在一起变成一个电视剧。所以我对此的总结就是,这是一种媒体内容生产的富士康模式,这种模式将来是一个新媒体制作的典型的正确走向。
  大数据挖掘的技术我们微软有独特优势,我们有覆盖全球的大数据,我们还长期积累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大数据助力新闻采编
中软国际文化事业部总经理 杨海霞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大数据在我们目前新闻采编环节中,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一个是新闻线索发现。新闻线索发现更多的还是基于社交媒体,我们可以用关注账号和监测关键词,来获得数据。获得数据之后,我们计算出其在社交平台上面传播加速度,两个小时内它的趋势是什么样的,如果满足要求,我们把它移到种子话题里面。同时要观察到,同样一件事情,行业内的专家,他们对这样的信息的交互程度怎么样。最后我们把这样的线索推荐出去。
  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线索再参加到人工一些话题的编辑过程中,通过机器学习以后,我们以后的话题聚类会越来越准确。我们把实时收集的同类线索聚在一起,提取关键词,做深度分析,能够看到它变化的趋势和情况。某一条微博,它从哪儿出来,传播了多少层,传播的过程当中,关键的一些用户都是怎么参与的,哪些区域的人参与互动和关注度比较高,这些都可以做追踪和分析。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 宋远骏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媒体新网络旧网络融合到一起,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所固有的隐患会不会因为融合了就不存在了呢?从工程技术上来讲,异质异构网络本身这些新兴事物就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结合我们媒体融合所必须面对的特殊情况,我们说传统媒体在安全方面有什么隐患?从纯粹技术的角度来讲,比如说盗版保护困难,比如管理疏忽造成的假冒传播,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信道干扰能力的缺陷,还有我们自己的防护系统设计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都属于我们传统媒体网络固有的隐患。再来看我们标榜的APP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等所有的一系列层出不穷的新型媒体,它的网络安全就没有问题了吗?更多!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安全漏洞,网络复杂性、自组织性导致的漏洞频出,用户网络行为的多样性差异,安全系统设计缺陷……把这些联结在一起会是什么效果?我们说互连互通互操作,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巨大风险的行动。媒体云支持融媒体
华为公司企业BG媒体行业总工 徐煌成
《 人民日报 》( 日 & 12 版)
  我们传统的电视制作方式是跟互联网完全隔离的,但是在融媒体的时代,我们去做任何的节目,包括信息的搜索、获取,作出的内容直接向微信微博互联网发布。所以需要打破这种架构,但是我又必须保证原来的要求,所以我们在电视台里面做了首个120兆高新的桌面引擎。用户的笔记本电脑只要登录到着落云就可以做120兆的编辑,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保证了记者的移动性。这个也是在多个电视台,已经开始实行了。
  另外一个就是媒体资产的存储,通常来说,媒体资产我们都是放在磁带里面,或者带库里面,几十年的资产,这部分的资产我们称作冷数据,基本上很少会使用到。现在我们在做资产运营的时候,首先一步就是把这些资产数字化,用一种低成本存储的方式使得它可以放到在线的存储里面,供记者使用,所以需要一个云存储的解决方案,我们叫做大数据媒资存储。它不光能够提供数据存储,也可以提供高带宽来适应今后4K时代的要求。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体传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