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战略原则战怎么打

解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
解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具有里程碑意义
  是共享发展的一个硬指标
  中国经历了30多年快速增长,很多地方已经宣布自己媲美发达国家了,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触目惊心。存在特定人群与地区的贫困,原因是复杂的,但肯定与我们对扶贫工作重视不够有关。一个高度抽象的GDP数据可以一俊遮百丑。经过平均,城乡居民收入也相当拿得出手。
  但平均不等于公平。从改革开放之初大部分人口贫困,国家居于不发达状态起步,现在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处于中等发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体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的。
  社会公平,包括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但在一些局部问题上,结果公平同样不能忽视。对一些贫困人口来说,生活地理条件、自身的健康状况等,注定他们无法有起点和机会公平,但绝不能把他们抛弃在全面小康社会之外。脱贫攻坚军令状,要的就是让这7000万同胞共享发展成果,活得有尊严。
  扶贫军令状要考核的只有一条,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果这项任务完不成,等于一票否决。地方经济增速再快、GDP总量再高,城市再繁华,只要尚有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政绩考核就不会过关。(杨于泽)
  体现不留死角的决绝
  将&军令状&字眼写入正式文件,相当罕见,这意味着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在限期内彻底完成脱贫任务,将和相关领导干部的&乌纱&息息相关。从中国的政治生态来说,对这样的军令状,没有官员敢于怠慢。
  贫困,是有人类以来,就与各国各民族如影随形、从未彻底被消灭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能容忍群体性、区域性的贫困长期存在。邓小平曾有针对性地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扶贫战役,让7亿中国农民走出贫困。
  新中国成立大半个多世纪,仍有泱泱7000万百姓深陷贫困线以下,这让GDP已高居世界亚军的中国无法傲然,也让执政党焦灼难安。事关立国宗旨与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与长治久安,兹事体大。曾经跋山涉水亲力亲为扶贫开发的习近平,12年前就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他的决策依据有来自泥土的扎实有力,&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事实上,中国诸多现实矛盾,源头都指向&贫困&。远离主流社会的陌生地名,经常触目惊心出现在新闻标题。因为地震、矿难、泥石流,因为校车事故、环保灾难或是一些基层政权的沦陷,因为众多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陌生,意味着那里生态与人文环境的严峻与脆弱,意味着深藏那个偏远角落的贫穷在各个领域作祟,更痛楚的,是那里的生命,会遭遇更多天灾人祸,更容易飘离人间。贫困必然导致生命防御能力的极度脆弱,也意味着百姓对无良官吏、无良商家抵御能力的极度脆弱。
  将7000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光是人民共和国的必须,而且,造福他们,更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
  打赢中国脱贫攻坚战,就意味着打赢中国转型的漂亮一仗。在今后的五年,针对脱贫的攻坚拔寨,正孕育着中国经济新的机遇、新的增长点。一旦7000万贫困人群有了消费能力,一旦中西部农村内需闸门打开,一旦中国农民的消费热情与消费能力被激发,中国经济将拥有一把开启阿里巴巴之门的神奇密钥。
  这并不是说,脱贫之战仅仅是刺激中国经济的权宜之计。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怎能长期漠视贫困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持续5年的脱贫攻坚战,不但将给中国最后的贫困致命一击,更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跨越。(李泓冰)
  彰显中国决心
  虽然&硬骨头&难啃,但是中央扶贫攻坚的决心坚如磐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今年举行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又再次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与此同时,&十三五&规划将扶贫攻坚列为重要内容,此次中央政治局又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一系列举措无不彰显出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中央扶贫攻坚的决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良策,把这一良策变为现实需要各地坚决执行。可喜的是中央政令畅通,各地特别是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已积极行动起来,扶贫攻坚的热潮正在全国形成。扶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地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韧劲,要认清扶贫攻坚的复杂性、反复性和长期性,把扶贫攻坚与推进贫困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与推进&四个全面&结合起来,让扶贫攻坚真正扶到群众的心坎上。(向旭平)
  多方合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贵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走过了一条不断寻求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探索道路。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是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性思想。精准扶贫方略就是要通过对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施策,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采取产业扶贫、易地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各项政策措施,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告别贫困。
  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走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开发扶贫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在实践中,要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
  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落实责任是关键。尽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重大挑战。形势催人,时不我待。扶贫开发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可以说,贫困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如期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全党全社会力同心,众志成城。
  分享摆脱贫困的&中国经验&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的&两个精准&&四个坚持&,提出了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正是中国扶贫经验的和发展。这背后的方法论问题,同样值得审思。
  一是治标和治本的统一。救济性扶贫虽然立竿见影,但救济的终结,常常就是返贫的开始。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才能拔除病灶、强身健体。有基层干部描述下乡扶贫时看到的一幕,老人从衣柜里拿出一个厚厚的塑料包,里三层外三层,裹在最里面的是政府发的养老金存折,&他们把这本存折看得跟命根子一样&。经济社会发展着眼于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而社会保障着眼于保障公民基本福利,二者与扶贫开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治标治本的统一。
  一是局部与全局的统一。现实中很多例子都说明,扶贫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比如,发放的&扶贫猪&&扶贫羊&,转头就被杀了吃掉。还有基层干部说,扶贫搞产业也只是&看起来很美&,因为现在农村是&386199部队&,土地是&鸡窝地、巴掌田&,贫困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金融、政策等也不配套。在这样的情况下,扶贫在发展经济外,更需要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并重、与社会保障衔接,正是要在工作全局中谋划扶贫开发工作。
  诸国外,美国在开发西部地区时,每个地方都会拨出一定的土地用于发展教育,以此形成人力资源依托;日本在扶贫中,先后制定了以《北海道开发法》《孤岛振兴法》《偏僻地区振兴法》为主的120多部法律。这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也说明,扶贫开发需要&放眼量&,从根本上、长远上探寻解决之道。今天的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以先进理念设计合理,一定能在带领亿万人民奔向全面小康之时,让&中国经验&成为人类与贫困的斗争中更宝贵的资产。(张铁)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解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相关推荐
[解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36193" data-title="解读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 data-image="">  主持人导语:去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日前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这份山西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具体是怎么部署的?这场仗有多难打?该怎么打?来看李媛带来的新闻观察。  新闻观察员 李媛:好,在实现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而全面小康的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就是脱贫,脱贫攻坚呢可以说是&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于我们山西来说,刚刚出台的这个《实施意见》也是制定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也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另外呢,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山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山西贫困地区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低,脱贫攻坚可以说是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组数字,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全省119个县市区中58个是贫困县,其中36个呢,是国家扶贫重点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容易脱贫的人群都脱贫了,尽管说这个贫困发生率从5年前的18.7%降低到了去年底的这个9.6%,但是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那究竟有多难呢?我们再来看一组数字,目前我们省还有贫困村是799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8.3%,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80%以上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东部的太行山矸石山区和北部的高寒冷凉区这三大区域,那这里呢,就是我们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去,怎么啃呢?  按照这个《实施意见》,我们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按照国家&五个一批&总路径,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保障与治&为官不为&紧密结合,层层签责任书、立军令状,各方合力攻坚,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这&两个攻坚战&。那按照贫困程度、自然禀赋、发展优势等因素,综合来考虑,我们山西的这个脱贫规划是这样安排的,贫困人口今年脱贫是50万人,明年是56万人,那后几年的分别是55万人、46万人和25万人,贫困县摘帽的进度是明年是14个,后年是17个,到了2019年的就是27个了。现在目标有了,脱贫攻坚战具体该怎么打呢?在这个《实施意见》里就提出了8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那这8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具体是怎么安排的?在明天的节目当中,我将继续为大家解读。
山西 脱贫攻坚战 小康 民生工程
他们正在说……
视频排行榜
山西广播电视台Email: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编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404066[视频]【脱贫攻坚进行时】啃硬骨头 拿硬办法 打赢脱贫攻坚战
24小时排行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现在,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全国各地正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攻坚,脱贫摘帽。
  重庆市开县长沙镇齐圣村位于秦巴山区,这里自然条件差,交通落后。山东和重庆启动扶贫协作后,山东省的农业专家结合秦巴山区的土壤和气候因素,帮助当地百姓发展起了特色红心猕猴桃产业,并嫁接上山东农业现代化试点成功的经营模式。
  齐圣村结合自身特点,提出自愿入社、贫困优先的补充条件,将来自山东的对口扶贫资金以每股2000元&折股量化、配股到户&,实现贫困户动态受益。熟悉市场的山东电商搭建起&网上村庄&,让开县村民也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
  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8万个贫困村,3000万个贫困家庭,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吕梁山区等11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而这些区域也基本都分布在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目前我国参与东西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已经由最初的13个增加到目前的18个。
  目前,中央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全国脱贫攻坚工作正以更加细致更加具体的部署,全力加速向全面小康的目标冲刺。
  从&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到&六个精准&的全新方略,再到中央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扶贫的力度不断加码,决心更加坚定。力度和决心,来源于对工作难度的清醒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关键一步在于,脱贫目标能不能如期达成。五年时间、7000万贫困人口,这个冲刺期犹如珠峰登顶,每前进一分,难度就增添十分。但挑战越是艰难,越是需要奋力向前的精神和勇气,越是需要精准的思路和过硬的举措。说到底,民生富,则民心聚;民生富,则国运昌。让全体中国人民迈入全面小康,这不仅关系百姓的福祉,也关系国家的未来。
编辑:刘一 如何打脱贫攻坚战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怎么打&|&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赵曦  编者按: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决定》共八部分33条,逾1.3万字。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许多实举措、硬政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但是,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这部分人的脱贫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让这部分人在未来5年顺利告别贫困,正是这份文件要解决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决定》为他们规划了怎样的脱贫之路?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曦进行了解读。
  专家简介:
  赵曦,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15项。著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西部农村反贫模式研究》《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探索》《中国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等独立专著10部,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要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可谓击中要害,高瞻远瞩。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在我国的版图上高度重叠。其独特的地缘位置、生态环境、历史进程,决定了其在中华民族发展大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地位。民族地区的发展了,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
  民族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缓解和逐步消除贫困、改变不发达状况、培育发展要素,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十二五”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成就显著,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减少了1712万人,减贫率为43.7%。然而,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构成最后贫困堡垒的,都是已经多年努力仍难以根除的顽疾。“贫中之贫”,面对的是“难中之难”。要用5年时间攻克这样一座堡垒,唯有采取超常的手段。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有效提高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农畜产品生产要按照产品特殊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集中扶贫资金加以扶持。
  ▲大幅度增加对基本农田、围栏草场建设的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依靠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调动千家万户建设基本农田、围栏草场的积极性,发动群众治山、改水、兴林、修路、建园、办电,搞好坡改梯、旱改水、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项目,重点进行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基础能源、通信设施建设,以全面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水电资源。对民族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
  ▲以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实力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扶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把传统优势与现代科技、生产工艺结合起来,重点支持对贫困户增收有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在完善中央各部委的“教育扶贫工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智力支边”“希望工程”教育发展计划的基础上,集中资助、扶持、协调农村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全面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体系,要借鉴在内地办“西藏中学”“西藏班”的成功经验,在内地大量举办民族中学或在汉族学校办“民族班”,致力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教育状况。
  ▲尽快全面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体制,逐步推广“9+3”教育培训模式,大力培养民族地区实用技术人才,从根本上阻隔贫困发生的代际传递。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积极发展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职业教育,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训。逐步建立以基础教育为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成人文化教育为辅助的民族地区新型教育结构。
  大幅度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医疗卫生经费投入
  ▲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宏观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西部民族地区医疗服务项目流动,加大内地省、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口扶持。将社会援助的重点放在改善贫困人口基本住房、食物、人畜饮水、卫生条件、疾病防治上来。
  ▲增加对民族地区基本卫生基础设施的经费补助,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培训乡村医务人员、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制定阶段性的以基本卫生服务为主体的公共卫生计划,如在地方病流行区和多发区实施地方病防治计划,积极开展肺结核、大骨节病、氟中毒、包虫病、艾滋病等的防治和监测工作。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致力改善包括基本住房、安全饮水在内的农村基本生活环境。
  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
  ▲加大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加强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对于缺乏生存条件但因守边固土又不能易地搬迁的边民,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旅游业、传统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推动边境贫困县抓好劳动力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
  ▲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扩大以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边境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
  ▲加强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设施建设和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继续完善对口援助的制度安排
  ▲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参加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军队和武警部队及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
  ▲民族地区要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负责协助村支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扶贫资源、监督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
  ▲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道路修建改造、农村电力保障、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开发、教育培训体系、医疗卫生保健等重点工程建设。
  ▲积极探索社会组织通过包干方式、冠名方式参与扶贫的模式与途径,广泛拓展公民个人通过爱心捐赠、结队帮扶、志愿服务参与扶贫的渠道与方式。
(编辑:李莉)[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