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私自更改业务赔偿别人银行卡帐号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银行私自操作账户 男子卡上多了3280元又被划走
  殷先生拨打时报通说:前几天,银行给我发短信,说我账户上“现存”了3280元,当时我没看到短信。过了15分钟左右,银行又发消息说,把这3280元划走了。给银行打电话,对方说等三到五个工作日回复我,现在都过了三天了还没回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银行没经客户本人同意,凭啥私自操作我的账户?
  殷先生是四川南充人,和老婆在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做蔬菜批发生意。平时客户汇钱过来,基本是通过某银行转账,这些转账的客户,都是熟悉的客户。对每一笔交易,殷先生基本了如指掌。  银行发来短信:16日15时53分完成3280元的现存交易  16日下午快4点时,殷先生感觉自己手机振了一下,因为当时比较忙,就没有看手机。  稍微闲下来,殷先生打开手机一看,短信是银行发过来的,说他尾号7810的银行卡在16日15时53分完成现存交易,金额为3280元。  以为是生意伙伴汇的款,殷先生没多想。  银行又来短信:16日16时08分完成3280元的抹账交易  过了一会儿,手机振动提示有新消息,又是银行发过来的,这次短信内容是:10月16日16时08分完成抹账交易,金额3280元。也就是刚才到账的3280元,十几分钟之内,又被转走了。  殷先生卡上还有平时生意上的周转资金,十几分钟之内,3280元一来一去,他有点不解,更多的是不安。  他拨打银行服务热线询问情况,银行客服人员回复说是“系统故障”导致,具体原因会在三到五个工作日之内回复他。  “我账户上的钱,说转走就转走,也没通知我说什么原因,银行凭啥私自操作我的账户?”殷先生很气愤。  殷先生的几个疑问  昨天,我们见到殷先生,他越说越激动。16日银行回复说三到五个工作日回复,但一直没回复。昨天上午,他又拨打银行电话,银行还是回复说“三到五个工作日会回复”。  “作为卡主,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账户不安全。银行‘抹账交易’前没告诉我,交易完才短信告诉我。银行有权利私自操作客户的账户么?”  “如果有权利操作账户,银行是怎么操作的?不能莫名多了一笔钱,隔了一会这笔钱又莫名其妙地转走了,银行没给出任何解释。”  “我的银行卡开通有短信提示,银行存钱或转账操作后,我可以收到短信提示。但是要是没开通短信提示,银行这么操作我的账户,我怎么知道?这么说,银行随时动我的账户,都有可能?那多不安全!”  昨天下午,我们拨打了这家银行服务热线电话12次,每次均提示线路正忙,请稍后再拨。随后,我们在沙坪坝三峡广场附近找到一个网点咨询情况。  该银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属于银行的“错账处置”,“银行柜台一个柜员操作错误,是要这样抹账处理的。”  “卡上多出的这笔钱,要是他(账户主人)不交出来,就是属于获取非法暴利。”这位工作人员说。  那银行出现这种问题,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我们这个网点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是马上给账户主人打电话,通知卡主到柜台来把钱取出来,交到银行。其他的网点怎么办我不知道。”  “银行这么操作别人的账户,别人觉得很不安全,有没有正规的程序呢?”我们问。  “这不会不安全,很安全的。”这位工作人员说。  律师:  银行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重庆派瑞律师事务所聂律师说,银行的行为侵犯了客户的权益。客户将钱存进银行,客户和银行之间已经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应该履行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银行没经客户同意,私自将客户账户上的钱转走,侵犯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银行操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找出证据,证明的确属于操作问题,并且应该告知客户,讲清楚之后,才能转走客户账户上的这部分钱。如果随便转走客户账户的钱,客户账户当然存在安全隐患。  8月17日,郑州的王先生在店里查账,手机上突然连续接到394条短信,都是进账提醒短信,0.99元、178.53元、1097.34元……元……不到90分钟,共进账1700多万元。  次日,王先生找到银行,银行说是“系统出现故障”所致,就将钱转走了。王先生又收到几百条转账的短信。前前后后,一共收到800条短信。  有网友评价:一场人生起伏,王先生只收获了800条垃圾短信。更有网友说,打电话给银行说账户少了1700万元,看看银行的反应。  殷先生遭遇的金额虽然比王先生少太多,但同样出现一个问题:银行能随便操作客户的账户,而不是经客户同意才操作?  所以殷先生问:“下次会不会还出现这种情况呢?”(重庆时报)
[责任编辑:wybonny]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网上流行买卖废弃银行卡每张百元可能用于犯罪--防骗案例
当前位置:&>>&
网上流行买卖废弃银行卡每张百元可能用于犯罪
阅读提示  对于持卡一族来说,手头有几张因为种种原因而闲置的“休眠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最近,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人本以为已没什么用处的“休眠卡”竟然在网上成了“香饽饽”――有人掏钱专买闲置银行卡,最高竟能卖到200元一张。  □记者康锦文  调查网上流行买卖“废卡”  在农业路某省直单位工作的王女士,是名副其实的持卡一族,崇尚刷卡消费的她,钱包内“汇聚”着建行、工行、农行等近10张银行卡,由于各张银行卡密码不统一,王女士经常会犯密码和卡号对不上的低级错误。慢慢地,两张平时使用频率不高的银行卡开始淡出王女士的生活,成为闲置的“休眠卡”。  但如何处理这两张闲置卡,却让王女士很伤脑筋:“注销吧,太费事,说不定哪天还能派上用场;留着吧,还得操心记密码,太费心!”  前几天,她意外地从网络上发现了银行卡的新出路,“闲置的银行卡居然还能拿来卖钱,一张卡能卖好几十块呢!”向记者报料时,王女士的话语中流露着惊喜。但同时,一丝隐忧也悄然浮现在她的脑海:“这些以个人身份办理的银行卡被回收后,会用来干啥?不会是有人借此来犯罪吧?”  根据王女士的反映,记者登录“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发现,有关回收银行卡的内容比比皆是。这当中,既有发帖征求银行卡的买家,也不乏跟帖出售银行卡的卖家。  在一些回收帖子上,记者看到这样的内容:“长期收购闲置银联借记卡,开户行不限,中、农、工、建、招、邮储六行最优,普通卡35元~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一张原本闲置无用的银行卡,网上的身价竟然被炒到了上百元,这让不少“卡族”看到了商机,以至于有人感叹说,买卖双方在网络上讨价还价的争锋,让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闲置银行卡,借助网络平台获得“重生”。  搜索发现,目前网上回收银行卡,主要有网上支付和快递支付两种交易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种,买家在拿到银行卡后,总是先支付一半的费用,待拿到密码并验证后,再支付另一半。而且,作为买家的收购者,在不少帖子中反复强调“一定要诚信经营”,因为他们担心,卖家在售出银行卡后凭身份证到银行更改密码,让他们“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内幕可能用于犯罪活动  采访中,像王女士这样,为如何处理手头闲置银行卡而犯愁的市民不在少数,而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0名受访者中,有16人都坦言自己有不止一张闲置的银行卡,至于银行卡的出处,也是“源头不一”――有的是学生时代办理的缴费卡,有的则是淘汰不用的工资卡……当得知闲置的银行卡可以在网上买卖赚钱的信息后,不少人跃跃欲试,“有这好事?那我倒愿意试试,反正(卡)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卖俩钱也让它‘发挥一下余热’”。但也有人提议,银行卡内记录着很多个人信息,一旦外泄被用来做不正当的事,没准还会给原主人带来麻烦,“能不能在卖卡前,先弄清楚对方买卡的意图”?  这些回收来的银行卡,将被用作何处?一些买家在帖子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受银行卡收藏专家所托长期收银行卡,是谁的无所谓,只要保证是全新,知道名字和密码,价格从优……”  事实真是如此吗?  “收购银行卡是想利用这些银行卡进行网上交易,帮助那些新开的网店刷信誉度。”一个回收银行卡的买家和记者交流时说,现在流行开网店,但一些新开的店铺信誉度不高,很少有人光顾,需要增加交易量来炒作信誉,就出现了大量需要银行卡的市场需求。  此外,也有知情人就这些银行卡被回收后的用途给出了颇为惊人的说法――“可能会被用来洗钱。”该知情人说,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这也使得某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员,通过盗用别人身份证和银行卡进行货币流通,而收购他人银行卡正是他们转移现金的主要方法。“有些犯罪分子用回收来的银行卡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他们让受害人把钱打进这些回收来的银行卡内,然后再把钱提出,在不暴露自己相关身份信息的同时,还能完成洗钱。而当警方根据受害人提供的银行卡号进行侦查时,往往被这些与犯罪分子身份风马牛不相及的银行卡号搞乱侦查方向。”  据了解,虚开账户、方便收送礼、瞒着家人设立自己的“小金库”等,也是银行卡被回收后的用途。  律师私自卖卡就是违约  据了解,根据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对于网上的回收银行卡热潮,法律人士在进行关注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他们的担心。“这种买卖银行卡的交易行为,是不可取的,搞不好,卖卡人还有可能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大沧海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主任唐军分析说,客户通过银行办理银行卡,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带有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关系,持卡人在没有经过银行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将持有的银行卡转让,意味着将自己所应承担的合同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转让变更,这对持卡人来说,是一种违约行为,对银行而言,则是无效行为。“而且,如果买卡人将买来的银行卡用作违法犯罪活动,且对受害人造成了民事损害,那么,卖卡人还将面临承担受害人民事赔偿的法律责任。”  同时,唐主任还建议,尽快对买卖银行卡的行为做出法律界定,从法律上加强对买卖银行卡尤其是恶意购买银行卡行为的惩处力度,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一些银行界人士说,鉴于银行卡上附带很多个人信息,他们不赞成客户私自买卖出售银行卡,“如果长时间闲置不用,最好到银行销卡”。来源:大河报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个人参考试阅,我们尊重自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及时告知,本站会随时删除侵权文档。
&&[相关内容]
创业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
版权所有@融资通网
豫ICP备号  网络实名:融资通&&融资通?中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养老金个人银行账户不能私下更改 否则影响发放
新闻频道: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王雪云 通讯员 李荣)每月10日前,退休参保人员会准时领到自己的养老金,但是,最近一个阶段,先后有6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无法通过设定的银行系统直接发到他们的个人银行账户内。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导致这种情况主因是部分退休人员将领取养老金的存折账户更改为银行卡账户,且未将更改后的账户报至社保经办机构。
市社保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之初,我市还没有出现银行卡业务,退休人员养老金多以银行存折的形式领取,退休人员选择一个方便的银行,开通一个存折账户,社保经办机构按月将退休金发放到个人的银行账户内。因此,目前我市仍有不少退休老人使用存折领取养老金。但是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出现,个别银行便开始劝说退休老人用银行卡代替存折。
“原则上,未经社保经办机构允许,任何银行和个人都不能私自对领取养老金的银行账户进行更改。”这名负责人说,但是总有人因不了解情况,私自更换了存折。这一更换就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账号变更,养老金发放时无法发放到原来的账户中。
市社保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各银行工作人员在为退休人员办理换卡业务时,一定要仔细问清对方的存折是否是专门用于领取养老金的个人银行账户。如果是领取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更换存折前一定要先征得社保机构的同意,如若已经更换,则要及时到市社保服务中心退管科办理变更手续,以免影响养老金发放。这位负责人提醒退休老人,银行存折和银行卡不是一个账号,如果换卡后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手续,那么养老金就打不到银行卡中,而如果银行同时废止存折账号,那么用原来的存折也是无法取钱的。
“11月又有6名老人的养老金没有发放下去。”昨日,市社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考虑到领不到养老金老人会很着急,目前社保服务中心正组织工作人员及时与这6名老人取得联系。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新闻推荐
         
         
         
         
         
         
         
海岬实验室
                近日,一则新闻引来众议纷纷:一位父亲为其重病儿子交付医药费时,发现存有15万元的银行卡被&冻结&,无法及时付费,儿子不幸去世。冻结原因是10余年前金融单位把关不严,借款人伪造自己笔迹贷款未还。
  银行冻结储户账户,且未通知储户的行为让人诧异,其造成的结果也难以挽回。这样的情况是个例吗?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冻结储户账户的情况偶有发生,且多数情况下未通知储户,为此给储户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冻结账户,银行说了算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市民杨先生本打算上网购物时,却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冻结,原因是他上次到银行取钱时,银行柜员多给了他400元,由于找不到他,银行只好将他的账户冻结。事后银行方解释称,事发当晚,员工结算时发现多给了杨先生400元,便赶紧拨打杨先生的电话,但他的电话号码已变更,银行一直未能联系到杨先生,只好将其账户冻结,希望杨先生发现后,主动与银行联系,将钱退回。
  另据银行新闻报道,倪先生经营百货商店,每次批发香烟、白酒时刷信用卡额度较大。不论刷卡透支消费多少,每月最后还款日期前均全额还上了欠款。不过,倪先生坦诚地说,当急需用资金时,也会用信用卡套取现金。近日,倪先生偿还信用卡3万元的欠款后,再持卡消费时,被告知交易失败。此后,他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提示&你是风险客户有风险交易,账户被冻结&。
  冻结账户依据&&合同
  银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冻结账户,银行冻结账户的程序是什么?
  中国银行大庆路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在没有公检法机构的授权下不能擅自冻结储户账户,但是除非银行和储户之间有合作关系,签订有合同协议,这时银行可以冻结储户账户。如储户申请账户挂失,恶意使用信用卡套现等。但是针对恶意使用信用卡套现的情况,只能冻结该信用卡,无权冻结其他账户,否则储户有权向银监会举报。
  而针对银行冻结储户账户的程序,中国农业银行小寨支行的工作人员对此做了详细解答。冻结是由于银行内部或外部的业务需要,对客户的账户进行冻结。从冻结的操作方式看,可划分为手工冻结和自动冻结。手工冻结是指柜员通过&账户冻结入口&交易进行冻结,若输入了冻结到期日,到期会自动解冻,若没有到期日,则需要再次进行手工解冻。自动冻结是指在办理业务时触发系统自动对账户进行冻结,过期后会自动解冻。
  记者随后致电人行客服热线,对方告诉记者,从冻结的主体看,可划分为有权机构冻结和业务冻结。有权机构是指税务、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执法机构要求的冻结,业务冻结是指银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账户或金额进行冻结。针对储户和银行签订借款担保合同,后未归还借款,被银行冻结账户的情况。假设合同中约定银行可以冻结账户,则银行有权冻结储户账户。除开合同约定情况,银行无权擅自冻结储户账户。
  冻结行为合法吗
  看来,冻结账户资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遇到许多问题时的常用手段,依据就是一份我们在签约时往往不会仔细研究的合同。对于这种不通知储户单方执行的冻结行为储户往往意见多多。那么冻结财产期间对储户造成的不便与损失,银行可以不予理会?银行不通知储户就冻结其账户合法吗?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张律师,他告诉记者,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等,有权冻结储户账户的主体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及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而不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即银行并无权力擅自冻结储户账户。如果银行利用其管理储户账户的身份私自冻结储户账户,其不但侵犯了储户自由支配账户的权利,更破坏了金融秩序,因此给储户造成损失,储户有权通过诉讼或者向银监会举报来主张赔偿。
  有学者预言:未来银行将&消失&。理由是银行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都有新的金融产品来竞争。虽然目前来看,银行的地位还无人能撼动,不过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让银行业改革提速,也让银行的服务多多少少放下些身段。希望银监会能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让储户获得对等的服务权利,而不是面对银行时趋于绝对弱势。银行和储户的良性互动,将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编辑:林怡
  信用卡不设交易密码并不是一个理财好习惯,这意味着你的账户“敞开”,任何人只要......
24小时点击排行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SP服务代码 陕卫网审[2010]第006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陕网文许字[7号
新出网证(陕)字 006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私自更改套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