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转型为科技投行

& &如何从房地产上市公司转型为科技投行如何从房地产上市公司转型为科技投行日来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hudie 借上海(楼盘)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之机,张江高科(600895,股吧)(SH.600895)提出,要恢复高科技企业的本来面目,从公众认知中的企业,转型为一家科技投行。
5月22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说,未来张江高科的最大利润一定不在房产租售,而在资本市场。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则为张江高科的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撑。
成立于1992年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将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区。作为张江核心园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1996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张江高科,一直以来都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运营、服务的主力。
但至少目前,房地产业务依然占到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收入的86%。年报显示,2014年度张江高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56.57%;实现主营毛利14.3亿元,同比增长76%,这都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主业收入盈利的增长。其中,房地产销售实现18.93亿元,房产租赁也创历史之最,实现6.39亿元。
葛培健也坦言,目前资本市场确实将张江高科归类为房地产企业,但他的预期是,3年后,股权投资收入将占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
一个案例是,日,张江高科浩成创投以1000万元的价格参与“新三板”首批上市公司点点客的定增。截至2015年1月,浩成创投持股对应市值增长6倍多。张江高科投资团队的投资项目中,已上市13家,已退出4家,拟上市9家,拟报会13家,股改中1家。 但一家国有企业的转型,并不那么简单。张江高科如何在3年内完成这一转型? 一问:上市公司如何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张江高科作为张江核心园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在科创中心的建设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葛培健:我认为张江高科要打造创业服务业的集成商,为园区的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张江高科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成。
首先,张江高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物理空间。初步估算,拥有275万平方米的产业地产,截至2015年2月,已竣工房产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拥有核心园最大建面的人才公寓,接近25万平方米,与我们建立承租关系的企业有600多家。
同时拥有张江核心园区最大的孵化器。整个张江核心园拥有27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张江高科就占了10万平方米,目前约有300多个在孵项目。
其次,张江高科拥有产业集群的禀赋优势。张江有E产业群,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397亿元,占全国1/3;还有医药产业群,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416亿元,占上海全市47%以上。国家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就来自于张江,张江企业申报新药的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我们还拥有运作产业投资的增值服务优势;拥有提供权威科创成果发布的平台优势;拥有整合公共平台资源的集成优势;拥有银企合作、投贷联动的金融资源优势;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
张江高科如果纳入房地产板块,一点优势都没有。我们要恢复高科技公司的本来面目,成为科技投行。要把产业地产的有形资源,转化为产业投资的无形资源和股权资源,让产业地产和产业投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我们独特的商业模式。
二问:专业化人员结构和激励机制如何解决?
日报:张江高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房地产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多来自房地产,如果转型为科技投行,现有的人员配备和架构,是不是能够满足发展需要?
葛培健:我知道我最大的亮点在哪里,我也知道我最大的痛点在哪里。
一旦确定战略定位后,商业模式创新最大瓶颈就是人员结构。所以我们要有专业化的团队、市场化的机制、集成化的服务。
怎么打造专业化团队、市场化的机制、集成化的服务?瓶颈不在项目、资金本身,和科创中心建设一样,要靠制度创新来破解。
我们专门成立了产业投资事业部和资产经营事业部,用了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中层管理岗位的公开竞聘,36个人竞聘10个岗位。竞聘完成后“易岗易薪易福利”。
此外,员工和部门经理双向选择,最终2个人解除了聘用关系,8个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建立了和行政序列并列的专业序列,这件事情非常不容易,目前看来非常平稳。
我们的资产经营事业部共38个人,我要求他们不仅要成为房管员,还要具有投行的思维、能力、服务水平,要能够和园区企业的CEO对话,要能够知道企业可以享受什么政策,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
另外,因为各业务部门急需补充懂高科技产业、有产业地产或科技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避免出现骨干人才断层,我们也在5月18日面向全球发布招聘,希望找到12位专业人才。
我们要成为创业企业的“时间合伙人”,时间,是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从原来的空间合伙人、房管员,转为时间合伙人、科技投行。
日报:对于科技投行业务来讲,员工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但国企往往受限较多,如何与市场化的机构竞争?
葛培健:这恰恰也是传统国企的病灶、软肋和短腿。
国企有三块铁—铁交椅,能上不能下;铁饭碗,能进不能出;铁工资,能高不能低。
董事会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中长期激励机制,允许员工和团队提取超额利润的一部分,购买公司股票。国企持续的创新创利动机,还是要靠激励机制来保证。
最近我们也在谋划,试行投融资团队增量项目跟投机制,区里已经明确在张江高科创投公司率先试点。
张江高科旗下的浩成投资平台,拥有投资规模25亿元,现在已经投资了14亿元,跟投机制试点后,将大大提高投资团队的积极性,也提高投资项目价值发现的精准度,增强公司长期发展动力。
日报:只在张江高科试点?何时推出?
葛培健:是。5月已报方案,6月份请国际化团队比如普华永道评审,7月推出。
三问:股权投资如何不影响当期上市公司业绩?
日报:考虑到转型的节奏,接下来产业地产收入和股权投资收入的比重会如何变化?
葛培健:目前产业地产收入占到60%~70%,未来3年以后,产业地产与产业投资各占50%左右。
日报:股权投资都有一个退出周期,如何保证股权投资项目不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
葛培健:如果是碎片化的、零打碎敲的股权投资,没有形成持续滚动投资的话,可能是会产生问题。
但张江高科到目前为止,累计产业投资40亿元,36个项目,其中已上市13家,已退出4家,预披露的9家,拟报会的12家,正在股改1家。我们是投资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形成良性的、持续滚动的投融资机制。
四问:如何评估资本市场对张江高科转型的利好?
日报:目前大家都在关注四新板和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推出,这对张江高科的股权投资业务形成利好,你怎么评估?
葛培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繁荣,对于张江高科的转型至关重要。
硅谷最大的成功,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全球资本的云集,所以,如果推出四新板或战略新兴产业板,对我们战略规划的落地,未来业务规划的实现,和投融资持续滚动的机制,会提供很好的市场大环境。
日报:资金是制约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张江高科如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支持?
葛培健:张江高科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
首先张江高科是主板上市公司,我们还拥有香港主板上市的川河集团29.9%股权。同时拥有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23.25%股份,拥有张江小额贷款公司19.67%的股份,拥有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5.56%的股份。
我们想为创业企业提供多层次的资本支持,尤其是,我们也在谋划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众筹融资服务,与券商、基金、银行等机构合作,首先在张江核心园建立P2B的股权众筹平台。
五问:成为自贸区一部分后,能提供什么?
日报:张江高科提出“离岸创新、全球孵化、产业并购、张江整合”的新模式,怎么运营这种模式?
葛培健: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光在上海、在张江闭门创新,是不可能有成长的,一定要立足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高度渗透和融合。所以我们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只要在哪里能够集聚全球的创新资源、即人才、项目、资金,我们就在哪里孵化,可以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包括以色列,不一定要到张江来。同时通过全球的并购基金,参与投资孵化,上市退出。张江高科要参与全球的产业并购,形成我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主要采用对口交流的方式。最近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UCAHP北美创业大赛)的获奖者,已经开始了走进张江高科的活动,他们的创意也将参加我们的“895创业营”。目前我们也引入了硅谷的天使汇基金和未来资本。 日报:从利用全球资源角度来讲,张江的“双自联动”战略会提供怎样的便利?
葛培键:恰恰就是“双自联动”的背景下,张江核心园有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新高地,这里一定是开放度最高、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创新创业成本最低。“双自联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日报:年报中,你们提出要依托汇率、利率、税率“三率”之差,激活境内外创新资源,怎么利用?
葛培健:举个例子,今年4月自贸区扩区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与张江高科叙做了自贸区扩区后的FT账户首单人民币贷款业务,目前4亿元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目前香港人民币存贷利差在1.2%~1.3%,内地平均利差在2%以上,自贸区FT项下的利差在1.3%左右,这一单,直接可以降低融资成本15%,资金成本降低10%。下一步我们按照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整体安排,争取成为新的试点企业并努力引领张江核心园迈向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 七问:如何预期2015年上市公司业绩?
日报:基于这些改革,你如何预期2015年张江高科的发展?
葛培健:对于我们经营班子而言,要强化注重维护市值管理,同时把主要功夫放在业绩提升上,所以我们还是要精心打造主业,把主业做优做强,也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通过资本市场倒逼我们团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团队的持续创新动机。 日报:房地产依然是张江高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稳定的现金流,在转型为投行的战略下,房地产业务如何发展?
葛培健:产业地产的发展主要是对原有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按照打造科创中心核心区的要求,通过基金操盘,创新产业地产的经营方式。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吸引社会资本与我们一起,嫁接我们的客户资源,利用我们的品牌资源、服务资源打造符合需要的地产项目。相关资讯小编推荐楼盘知道 热门关键词: 12345678910意向区域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花溪区贵安新区小河区白云区乌当区清镇旅游地产开阳息烽其他修文价格4000以下<input name="group[price]" type="radio" value="以上无限制我已阅读并同意&周边城市最新楼盘热门城市新房相关新闻关键字:
48小时热榜新闻视频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邮箱:七问张江高科:如何从房地产企业转型为科技投行_网易财经
七问张江高科:如何从房地产企业转型为科技投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借上海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之机,(600895.SH)提出,要恢复高科技企业的本来面目,从公众认知中的,为一家科技。5月22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总经理葛培健说,未来张江高科的最大利润一定不在房产租售,而在资本市场。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则为张江高科的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撑。成立于1992年的张江高科科技园区,将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区。作为张江核心园区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1996年在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张江高科,一直以来都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运营、服务的主力。但至少目前,房地产业务依然占到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收入的86%。年报显示,2014年度张江高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56.57%;其中,房地产销售实现18.93亿元,房产租赁也创历史之最,实现6.39亿元。葛培健也表示,目前资本市场确实将张江高科归类为房地产企业,但他的预期是,3年后,股权投资收入将占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一个案例是,日,张江高科浩成创投以1000万元的价格参与“新三板”首批上市公司点点客的定增。截至2015年1月,浩成创投持股对应市值增长6倍多。张江高科投资团队的投资项目中,已上市13家,已退出4家,拟上市9家,拟报会13家,股改中1家。但一家国有企业的转型,并不那么简单。张江高科如何在3年内完成这一转型?一问:上市公司如何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第一财经日报:张江高科作为张江核心园区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在科创中心的建设中要扮演什么角色?葛培健:我认为张江高科要打造创业服务业的集成商,为园区的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张江高科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成。首先,张江高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物理空间。初步估算,拥有275万平方米的产业地产,截至2015年2月,已竣工房产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建立承租关系的企业有600多家。同时拥有张江核心园区最大的孵化器。整个张江核心园区拥有27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张江高科就占了10万平方米,目前有300多个在孵项目。其次,张江高科拥有产业集群的禀赋优势。张江有E产业群,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397亿元,占全国1/3;还有医产业群,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416亿元,占上海全市47%以上。国家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来自于张江,张江企业申报新药的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我们还拥有运作产业投资的增值服务优势;拥有提供权威科创成果发布的平台优势;拥有整合公共平台资源的集成优势;拥有银企合作、投贷联动的金融;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张江高科如果纳入房地产板块,则一点优势都没有。我们要恢复高科技公司的本来面目,成为科技投行。让产业地产和产业投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我们独特的商业模式。二问:专业化人员结构和激励机制如何解决?日报:张江高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房地产公司,如果转型为科技投行,现有的人员配备和架构,是不是能够满足发展需要?葛培健:一旦确定战略定位后,商业模式创新最大瓶颈就是人员结构。所以我们要有专业化的团队、市场化的机制、集成化的服务。我们专门成立了产业投资事业部和资产经营事业部,用了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中层管理岗位的公开竞聘,36个人竞聘10个岗位。竞聘完成后“易岗易薪易福利”。此外,员工和部门经理双向选择,建立了和行政序列并列的专业序列,这件事情非常不容易,目前看来非常平稳。因为各业务部门急需补充懂高科技产业、有产业地产或科技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避免出现骨干人才断层,我们也在5月18日面向全球发布招聘,希望找到12位专业人才。我们要成为创业企业的“时间合伙人”,时间,是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从原来的空间合伙人、房管员,转为时间合伙人、科技投行。日报:对于科技投行业务来讲,员工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但国企往往受限较多,如何与市场化的机构竞争?葛培健:这恰恰也是传统国企的病灶、软肋和短腿。国企有三块铁——铁交椅,能上不能下;铁饭碗,能进不能出;铁工资,能高不能低。董事会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中长期激励机制,允许员工和团队提取超额利润的一部分,购买公司股票。国企持续的创新创利动机,还是要靠激励机制来保证。最近我们也在谋划,试行投融资团队增量项目跟投机制,区里已经明确在张江高科创投公司率先试点。张江高科旗下的浩成投资平台,拥有投资规模25亿元,现在已经投资了14亿元,跟投机制试点后,将大大提高投资团队的积极性,也提高投资项目价值发现的精准度,增强公司长期发展动力。日报:只在张江高科试点?何时推出?葛培健:是。5月已报方案,6月份请国际化团队比如普华永道评审,7月推出。三问:股权投资如何不影响当期上市公司业绩?日报:考虑到转型的节奏,接下来产业地产收入和股权投资收入的比重会如何变化?葛培健:目前产业地产收入占到60%~70%,未来3年以后,产业地产与产业投资各占50%左右。日报:股权投资都有一个退出周期,如何保证股权投资项目不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葛培健:如果是碎片化的、零打碎敲的股权投资,没有形成持续滚动投资的话,可能是会产生问题。但张江高科到目前为止,累计产业投资40亿元,36个项目,其中已上市13家,已退出4家,预披露的9家,拟报会的12家,正在股改的1家。我们是投资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形成良性的、持续滚动的投融资机制。四问:如何评估资本市场对张江高科转型的利好?日报:目前大家都在关注四新板和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推出,这对张江高科的股权投资业务形成利好,你怎么评估?葛培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繁荣,对于张江高科的转型至关重要。硅谷最大的成功,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全球资本的云集,所以,如果推出四新板或战略新兴产业板,对我们战略规划的落地,未来业务规划的实现,和投融资持续滚动的机制,会提供很好的市场大环境。日报:资金是制约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张江高科如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支持?葛培健:张江高科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张江高科是主板上市公司,我们还拥有香港主板上市的29.9%股权。同时拥有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23.25%股份,拥有张江小额贷款公司19.67%的股份,拥有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5.56%的股份。我们想为创业企业提供多层次的资本支持,尤其是,我们也在谋划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众筹融资服务,与券商、基金、银行等机构合作,首先在张江核心园区建立P2B的股权众筹平台。五问:成为自贸区能提供什么?日报:张江高科提出“离岸创新、全球孵化、产业并购、张江整合”的新模式,怎么实现?葛培健: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光在上海,在张江闭门创新,是不可能有成长的,一定要立足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高度渗透和融合。所以我们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只要在哪里能够集聚全球的创新资源,即人才、项目、资金,我们就在哪里孵化,可以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以及以色列,不一定要到张江来。同时通过全球的并购基金,参与投资孵化,上市退出。六问:如何激活创新资源?日报:年报中,你们提出要依托汇率、利率、税率“三率”之差,激活境内外创新资源,怎么利用?葛培健:举个例子,今年4月自贸区扩区后,与张江高科续做了自贸区扩区后的FT账户首单人民币贷款业务,目前4亿元资金已经全部到位。目前香港人民币存贷利差在1.2%~1.3%,内地平均利差在2%以上,自贸区FT项下的利差在1.3%左右,这一单,直接可以降低融资成本15%,资金成本降低10%。下一步我们按照金融创新的整体安排,争取成为新的试点企业,并努力引领张江核心园区迈向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七问:如何预期2015年上市公司业绩?日报:基于这些改革,你如何预期2015年张江高科的发展?
葛培健:对于经营班子而言,要强化、注重维护市值管理,同时把主要功夫放在业绩提升上,所以我们还是要精心打造主业,把主业做优做强,也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通过资本市场倒逼我们团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团队的持续创新动机。日报:房地产依然是张江高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稳定的现金流,在转型为投行的战略下,房地产业务如何发展?葛培健:产业地产的发展主要是对原有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按照打造科创中心核心区的要求,通过基金操盘,创新产业地产的经营方式。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吸引社会资本与我们一起,嫁接我们的客户资源,利用我们的品牌资源、服务资源打造符合需要的地产项目。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胥会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对不起,您要找的页面可能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相关行业标签
还可以找的相关商品信息
升降舞台厂家专注价设计制造 “升降舞台”厂家广州佰旺升降机械公司是专业的液压升降
智能电磁流量计测量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传感器主要组成部分是:测量管、电极 句容经济开发区巫市红砂经营部(原句容巫市红砂厂)生产正宗南京优质模具砂、红砂、铸
应用,纸张、薄膜亚光光油、油墨,代替PET亚光膜用涂层,薄膜标签打底涂层,镭射镀 供应电子白板价格 交互式电子白板生产厂家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 1、【梨树苗品种】黄金梨、黄冠、爱甘水、酥梨、水晶梨、七月酥、八月酥、丰冠等。2、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 起重机磨合期的使用和保养:  起重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6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有的称
北京早餐车、电动房式小吃车、各种美食餐车的详细描述:
远大宏程 一路飘-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七问张江高科:如何从房地产企业转型为科技投行
来源: 南方网作者: 胥会云
借上海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之机,张江高科提出,要恢复高科技企业的本来面目,从公众认知中的房地产企业,转型为一家科技投行。
  胥会云
  借上海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之机,张江高科提出,要恢复高科技企业的本来面目,从公众认知中的房地产企业,转型为一家科技投行。
  5月22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说,未来张江高科的最大利润一定不在房产租售,而在资本市场。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则为张江高科的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撑。
  成立于1992年的张江高科科技园区,将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区。作为张江核心园区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1996年在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张江高科,一直以来都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运营、服务的主力。
  但至少目前,房地产业务依然占到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收入的86%。年报显示,2014年度张江高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56.57%;其中,房地产销售实现18.93亿元,房产租赁也创历史之最,实现6.39亿元。
  葛培健也表示,目前资本市场确实将张江高科归类为房地产企业,但他的预期是,3年后,股权投资收入将占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
  一个案例是,日,张江高科浩成创投以1000万元的价格参与“新三板”首批上市公司点点客的定增。截至2015年1月,浩成创投持股对应市值增长6倍多。张江高科投资团队的投资项目中,已上市13家,已退出4家,拟上市9家,拟报会13家,股改中1家。
  但一家国有企业的转型,并不那么简单。张江高科如何在3年内完成这一转型?
  一问:上市公司如何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张江高科作为张江核心园区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在科创中心的建设中要扮演什么角色?
  葛培健:我认为张江高科要打造创业服务业的集成商,为园区的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张江高科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成。
  首先,张江高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物理空间。初步估算,拥有275万平方米的产业地产,截至2015年2月,已竣工房产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建立承租关系的企业有600多家。
  同时拥有张江核心园区最大的孵化器。整个张江核心园区拥有27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张江高科就占了10万平方米,目前有300多个在孵项目。
  其次,张江高科拥有产业集群的禀赋优势。张江有E产业群,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397亿元,占全国1/3;还有医产业群,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416亿元,占上海全市47%以上。国家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来自于张江,张江企业申报新药的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我们还拥有运作产业投资的增值服务优势;拥有提供权威科创成果发布的平台优势;拥有整合公共平台资源的集成优势;拥有银企合作、投贷联动的金融资源优势;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
  张江高科如果纳入房地产板块,则一点优势都没有。我们要恢复高科技公司的本来面目,成为科技投行。让产业地产和产业投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我们独特的商业模式。
1&& && && && && &&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杨丽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投行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