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卫抗战阵亡将士名单单

& 湖北发现抗战阵亡将士墓 多为浙江东阳籍烈士 &   抗战期间,浙江地区不但是主战场,而且还是重要的兵源地。在7月,浙江志愿者和胡南志愿者一起合作将74军浙籍阵亡将士的英灵迎回了浙江,其中本报帮忙和本地志愿者一起找到了多名金华籍阵亡将士的亲属。 &   昨天浙江安贤园再次传来消息:75军参加栆宜会战的多名抗战阵亡将士墓在湖北省被发现,在确认的名单中,记者看到多数阵亡将士为东阳籍。安贤园也委托本报再次展开寻亲,希望这些名单上的亲属能和他们取得联系。 &   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浙江组建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开赴战场,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等多次对日战斗,战功卓著,功勋累累。其军中浙江籍将士更是从战争开始即远离家乡、英勇奋战,牺牲巨大。特别是在近年发现在枣宜会战中七十五军预备役四师于宜昌黄花乡一线阵亡的三千将士墓中,大量浙江籍士兵亡灵亦在其中。 &   杭州志愿者吴缘老师介绍,经过本地和当地志愿者的大量努力,最终确定了一份名单,名单中有多名抗战阵亡将士墓的籍贯都是东阳的。 &   &这份名单中有45人,除了七人为温州永嘉或台州温岭地区,其他都是东阳籍烈士,可见当时东阳人为抗战是做出了很多牺牲的。& &   经过湖北老兵之家志愿者的帮忙牵线,目前基本确定了宜昌市黄花乡七十五军预备役四师阵亡将士墓地遗址。这些墓地也受到了当地善良的村民的保护和看守,浙江方面也将在本周前往湖北迎接这些阵亡将士的英灵。 &   安贤园的工作人员表示,也希望名单上的亲属能和他们取得联系,他们将安排亲属一起前往迎接。如果有市民的前辈在抗战中参加了75军,且在名单上可以和安贤园联系,电话 。 &
下载地址:
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
无相关文章
隐私保护怀恩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客户服务热线: 举报邮箱:
Copyright (C) 2014 Huaien. All Rights Reserved纪念武汉保卫战70周年之抗战将士的六十条决死宣言2
响遏行云:抗战将士的六十条决死宣言!(续)
31.彭士量(,湖南浏阳人,时任73军暂五师师长)
余献身革命……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国家。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
背景:1943年底常德血战,73军被四面包围,军长汪之斌命暂编第五师留下坚守石门阵地,军主力向西突围。彭士量率部从14日夜晚到15日黄昏激战一天一夜,后敌机飞来,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年仅38岁的彭士量身中数弹,永远地倒下了。部下在装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上述遗言。
32.齐学启(,湖南宁乡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
背景:在缅甸卡萨之战前,齐学启向部下叮嘱。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他决心以一死报国,拒绝换药和进食,敌旅团长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并猛力向前夺刀自刺。两年以后,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等前去劝降,他怒斥叶蓬等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后伤重去世。
33.饶国华(,四川资阳人,时任川军145师师长)
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
背景:1937年11月,145师师长饶国华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他亲率435旅刘儒斋团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在阵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军奋战,几被全歼,广德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然后开枪自戕,慷慨成仁。
34.萨师俊(,福建闽侯人,时任中山舰舰长)
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背景: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敌,遭到日机狂轰滥炸。中山舰重损不可救矣,萨师俊左臂、左腿皆重创,右腿不知所踪,化为一血人。然其继续指挥,不离岗位,部下劝其离舰,萨师俊作此答复,最终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
35.宋哲元(,山东乐陵人,时任29军军长)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占山海关,宋哲元率领军队奋勇投入长城战役。29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喜峰口大捷轰动了全国。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36.孙连仲(,河北雄县人,时任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河,杀无赦!
背景:在台儿庄进行最惨烈的拉锯战时,死守北门的第31师伤亡惨重,眼看抵挡不住,且援军迟迟不至。师长池峰城来电请示孙连仲准予撤退,孙做出了如此答复。池师长知军令不可违,乃以必死决心,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冲杀,也死守不退……后迎来台儿庄大捷。
37.孙立人(,安徽庐江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
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
背景: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38师连续占领新平洋、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面前时,他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向参谋下达上述命令。之后他与美军联手,把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打得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孙被誉为东方的隆美尔。
38.孙明瑾(,江苏宿迁人,时任第十军预第10师师长)
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
背景:1943年常德血战,预备第十师伤亡惨重。孙师长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向日寇冲锋。后又用手枪、步枪猛射,最后以刺刀与日军搏斗,刺刀折断!后被日寇机枪击中多弹。卫士抬孙突围,他目瞪卫士,忍痛高呼上述那句话,临终前仍向部署命令贯彻命令,达成任务!
39.孙蔚如(,陕西西安人,时任陕西省主席)
倘有闻警先逃,不事抵抗者,定以军法从事。
背景:1938年6月,当日军逼近黄河时,陕甘地区人心惶惶。孙蔚如在西安各界的集会上讲话,力主坚守黄河,阻敌西犯,并坚决表示,自己身为陕省主席,绝不生离西安。他主持的省政府也发出了守土抗战的通令。从而使主张撤退逃走者惭沮缄默,社会各界也渐趋安定。
40.唐淮源(,云南江川人,时任第三军军长)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背景: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41.王铭章(,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背景:18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5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上述最后电文,后不久拔枪自杀殉国。藤县死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42.王禹九(,浙江黄岩市宁溪人,时任第79军少将参谋长)
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份所应是。
背景:淞沪会战爆发后,王禹九赴嘉定前线,路过南京,在遗嘱中写给妻子的话。日,79军参加南昌会战,激战3天,79军伤亡过半,军部在虬岭陷入重围。3月27日晨,王禹九率仅存特务连掩护军部突围,浴血苦战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处中弹牺牲,年38岁。
43.武士敏(,河北怀安人,时任第98军军长)
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在1941年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驻守在中条山一带的国民党20万军队面对日军的威胁,纷纷撤退到黄河以南,武士敏则率领98军将士浴血奋战。在中条山战役中,他亲临马头山前线指挥,与敌人拼搏冲杀,阵地几易其手,伤亡极为惨重。武士敏将军宁死不屈,最终英勇为国捐躯。
44.吴奇伟(,广东大埔,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小鬼子,你干不死我,我就干死你!
武汉会战之万家岭战役,身为战役总指挥的吴奇伟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四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他毫不理会,敌机机枪扫射竟电话机打碎,惹得吴将军破口大骂。另一次,他和参谋长策划作战事宜,猛遭敌机轰炸,指挥部房子被炸飞半头,另半头塌下来,将他和参谋人员埋在下面。
45.仵德厚(1910~
,陕西三原人,时任台儿庄大捷敢死队队长)
兄弟们!上刺刀!跟我上!
背景:仵德厚当时任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于1938年3月下旬奉命增援台儿庄。当时日寇已从西北城角窜进城内,团长命令他率领全营从西门冲进去援助友军。这位中校军官组成40人敢死队,手抡大片刀,腰束手榴弹,一马当先冲进台儿庄西门与日军血战一夜,后40人只幸存3人。
46.谢晋元(,广东蕉岭人,时任第524团团长)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
背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47.解固基(,四川崇宁人,时任川军43军26师152团团长)
后退半步,格杀勿论!
背景:淞沪会战战事正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挥枪大喝如上口号。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48.肖山令(,湖南益阳人,时任南京市市长、宪兵司令)
誓死捍卫南京,与中山陵同在!
背景:上海沦陷之后,日军重兵逼近南京。肖山令牢记革命军人守土卫民之责,临危不惧,组织南京军民与日寇血战了26个昼夜。后数千日军水陆夹击,肖山令带领将士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激战5小时,终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数千将士壮烈牺牲。肖山令也大义凛然,举枪殉国,时年仅45岁。
49.薛岳(,广东乐昌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背景:日军前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日,以第40师团主力第三次进攻长沙,薛岳在战前向所部下达了这个手令。并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结果取得长沙大捷,歼灭日军5万余人,薛岳被日本人誉为长沙之虎。
50.许国璋(,四川成都人,时任第150师师长)
军人应战死在沙场,你们要送我过江,是在害我呀!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许国璋的150师受命固守常德的门户陬市,上司命令不许退过沅江。但150师根本抵不住日军第116师团的猛攻,全师几乎全军覆没,许师长重伤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警卫抬过沅江,他大为震憾,担架上痛斥左右误己,之后夺过身边卫士佩枪自尽。
51.杨靖宇(,河南确山人,时任东北抗联司令)
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指抗日到底)不会动摇。
背景:1938年下半年,日军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重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杨靖宇做出了上述表态,不久后壮烈牺牲。
52.杨虎城(,陕西蒲城人,时任17路军总指挥)
拿出铁和血的牺牲精神,领导我们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背景:西安事变爆发之后,杨虎城在西安广播电台发表讲话,称就是剩了一兵一卒,必用在抗日的疆场上,虎城就是这个决心,只要民族能够争得生存,为功为罪,虎城是不计较的。希望全国同胞们以后不时指导,使虎城在抗日的战线上,不致有什么错误,虎城是十二分的感谢。
53.余程万(,广东台山人,第57师师长)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54.张自忠(,山东临清人,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背景:这是他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在枣宜会战牺牲的前夕,他从宜城东渡襄河督战,仅率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临行前留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绝笔信中说,本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为国牺牲)向北迈进。以后公私,均请我弟负责。从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55.张学良(,辽宁海城人,曾任东北军总司令)
能使我之血,得染敌襟,死得其愿矣。如蒙钧座之允诺,良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背景: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并同共产党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但张不久后即被蒋介石软禁,不能亲自带兵参加抗战。张学良多次通过探望他的宋子文、张治中向蒋介石表达抗日的决心。
56.张灵甫(,陕西长安人,时任74军5l师305团团长)
兄弟们,不怕死的给我冲,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
背景:淞沪会战恶战嘉定,日军自持装备先进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之后的武汉会战,张灵甫率敢死队血战五天五夜,夺取张古山,为万家岭大捷奠定基础。
57.张发奎(,广东始兴人,时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
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背景:七.七事变后,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指挥所部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撤出上海后,张发奎向部署作此宣誓。
58.赵登禹(,山东菏泽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背景:七七事变后,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这是临死前让部署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的话。
59.郑洞国(,湖南石门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1军军长)
集中炮火,给我狠狠地轰,把密支那炸成碎片……要死的不要活的。
背景:1943年春,新一军猛攻日军缅北作战的大本营密支那,日军借此坚固工事拼死抵抗。郑洞国亲临前线,采取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的办法,并指挥部下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最终导致日军全线崩溃,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杀,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
60.周同(?~1938,河南省开封人 ) 
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吾愿开此先例。
背景:周同就任藤县县长近3个月后,日军就开始猛攻藤县,他不分昼夜地发动民众组织抵抗,协助王铭章师守卫城池。王铭章战死后,他抚尸大哭,对身边的人说: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说完突然纵身一跳从城上坠下,以身殉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武汉保卫战”70周年大型图片展省博免费开展
武汉保卫战11无名英烈身份确认
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给武汉保卫战英烈献花(图)
武汉各界纪念武汉保卫战70周年[组图]武汉烈士祠 & 抗战表烈祠
武汉烈士祠 & 抗战表烈祠
这个地方来拍过多次了,但重新修缮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去,两年前去的时候还破烂不堪,那时刚开始拆除周边的建筑,表烈祠也刚刚腾退出来。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把这本与辛亥革命不相关的地方修缮一新应该说是个好事,也正因为此,抗战表烈祠改名为烈士祠。
1938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18军工程营在蛇山南麓修建了这座“抗日阵亡将士表烈祠”,用以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当时的《武汉日报》曾以《抗战殉难忠烈官兵昨举行入祠祭典,武汉官民热烈迎灵弥增哀荣》为标题,对这一盛况进行了报道:“鄂省垣各界,于七日上午举行抗战殉难忠烈官兵入祠典礼,市区遍悬国旗,通道均结彩坊。九时,由荣队前导,武汉两市长率各界代表及保安队士兵、省警局警士各一队共约千余人,赴省民教馆(今武昌解放路人民电影院处)迎接灵位,随即途经中正路(今解放路)、胡林翼路(今民主路)、熊廷弼路(今武珞路)……灵位所经,行人肃立致敬、商店住户争相鸣炮,素车白马备极哀荣。堂前远眺,忠烈祠依山而建,水光山色,一览无遗,气势极为雄伟。门首一联云:其生也荣,国有干城,民有楷模;虽死不朽,在地河岳,在天日星……抗战殉难忠烈官兵灵位安置正中。
甬道由花岗岩铺设;道之尽头是三层神阶,每层有18级台阶。典型的祭祀建筑格局,这在中国传统祭祀建筑上是属于比较高的规格,体现的是对烈士的敬畏,是当时国内祭奠抗日英烈规格最高的祠堂。
随着前方战事日益惨烈,祠堂落成后,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前方阵亡将士的灵位入祠,直到同年10月武汉沦陷。1947年,为纪念“七七事变”十周年,地方政府对之进行了修复,并于7月7日这一天,组织数万民众,为抗日阵亡将士灵位恢复入祠,举办了隆重的奉安祭典。
进行堂内,一幅古松图立于后墙正中。左右分别为“武汉会战厅”和“辛亥首义厅”。
&&&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了作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中国海军也英勇作战,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击落日机10余架,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基本上全军覆没。武汉会战后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武汉会战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
此处刻录了阵亡的2400多位官兵的名字。
里面还有一个“武汉会战陈列”展出
用照片和图表展示了武汉会战的基本情况
刻满烈士名字的墙面
辛亥首义厅
这边刻录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烈士名单
据说原来的老瓦非常特殊,每片瓦上都烧制有国民党党徽的纹饰。
表烈祠的侧面。
表烈祠后面新建了碑刻墙
如今的蛇山整个南坡上住宅房屋全部拆除,还蛇山本来的绿色,是一件做得非常好的事。
发表评论:
馆藏&217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阵亡将士纪念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