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式电磁脉冲阀炸弹对现在那么先进的战机有用没啊?会不会机毁人亡啊?

电磁脉冲武器成未来战争关键,美国一次灭90%人口
鹰眼防务观察
对中国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向来敏感的英美最近又抛出了一个让世人惊讶的信息,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2月3日发表题为《一种高科技“末日武器”能够彻底摧毁美国?新报告警告,军方在电磁战领域“未能跟上”中国和俄罗斯的步伐》的报道称,一篇新报告称,美国在研发关键的电磁武器方面处于落后地位。一些人说,电磁武器能够消灭90%美国人口。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还声称未来电磁武器将是战争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开头就是美国波音公司正在研发的一款电磁脉冲武器示意图。由于经济不景气造成美国国防开支的不断紧缩,美军各军种和军火公司为了争得更多预算和订单经常抛出一些中国武器科技即将超越美国的论调,表面上看分析的还算有道理,其实根本目的就是给自己找个对手,树立一个威胁,然后伸手向国会要钱罢了。在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发出这份报告之前,宣布参加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高科技公司老板,麦卡菲就在一次演讲时说过:一种“末日”电子武器能够消灭90%美国人。他敦促政界人士应对这一国家面临的头号威胁。麦卡菲在为美国《国际财经日报》撰写一篇博客文章时声称:“专家们一致认为,一场始于对我国电子基础设施发动电磁脉冲攻击的全面网络攻击将在袭击开始两年后消灭这个国家90%人口。美国人自己声称在前两次电磁领域的转变中,美国人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第一次是二战期间的雷达技术和主动电子对抗,第二次是冷战时期的雷达隐身技术。这第三次技术转变中,美国人承认停顿了一段时间,发誓要赶上中俄的脚步。电磁脉冲武器作为核武器的副产品,一直被视为核攻击手段之一而被中美俄作为战略武器来储备,美国这次是打算开发出一种由B2隐身轰炸机投放的小型雷达隐身结构的低功率电磁炸弹,避免直接使用中子弹引起核大战又可以瘫痪敌方关键目标范围内的电子设备。 举报 关心本文,获得更多类似内容 下载微看点,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将推荐更多 此类文章
来源:财经评论
来源:复兴网
来源:搜狐军事
来源:军人之家
来源:实时财经
来源:峰哥论股堂
来源:深度军事
来源:能者居上
来源:远征军
来源:军事新观察
来源:财经评论
来源:财经百科
来源:股指论金辰峰
来源:实时财经
来源:军中三剑客
来源:出鞘
来源:快乐垂钓频道
来源:探索科学前沿
来源:微言圈
来源:战略吐槽秀
来源:新浪
来源:股票交流之家
来源:新华网
来源:参考消息网  
来源:长安剑
来源:新闻晨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长安街知事
来源:春城晚报
来源:南方周末
来源:长安街知事
来源:腾讯新闻综合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来源:凤凰网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东北新闻网
来源:新华网
来源:地区新闻
来源:小小老虎约会专家
来源:三笑谈说
来源:星座屋
来源:风和日丽
来源:黄金娱乐眼
来源:火辣辣
来源:腾讯娱乐
来源:八卦精
来源:韩星网
来源:多彩生活
来源:腾讯娱乐
来源:腾讯娱乐
来源:河北新闻网
来源:辣妈帮
来源:世上只有妈妈好
来源:潮人帮
来源:观察者网
来源:腾讯娱乐
来源:牛老夫子
来源:电影圈
来源:头条夜宵
来源:仪式抵抗
来源:走进伊拉克
来源:环球网新媒体
来源:日本窗
来源:萌宠说
来源:一布小欣
来源:成都商报网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来源:观察者网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来源:人民网
来源:国际在线
来源:阿根廷华人在线
来源:宏观经济观察
来源:中金网
来源:新阿德莱德
来源:中金网
来源:外交部
来源:三口之家
来源:凤凰网
来源:义乌热线
来源:金陵少帅
来源:磨剑少爷
来源:网易
来源:网易
来源:新浪
来源:新闻晨报
来源:网易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澎湃
来源:网易
来源:江苏新闻
来源:凤凰网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来源:北青网
来源:小五君
来源:猫坷拉
来源:现代快报
来源:和田网警巡查执法
来源:帝皇霸金
来源:新浪财经
来源:一条财经
来源:万利互联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帝皇霸金
来源:FX168
来源:梦呓
来源:财经日记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实时财经
来源:股票分析于帮助
来源:股票论坛
来源:新华网
来源:搜狐焦点常州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齐鲁晚报
来源:实时财经
来源:股票论坛
来源:游骑汽车
来源:情感后花园
来源:车轱辘话
来源:键盘车神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来源:宵宵说车
来源:全民车探
来源:游骑汽车
来源:地区新闻
来源:汽车营销分析
来源:汽车大杂烩
来源:搜狐汽车
来源:车生活
来源:玩车教授
来源:邱小铖
来源:卡车之家
来源:汽车头条
来源:汽车新画报
来源:豪车榜
来源:玩车阁
来源:陌上汽车
来源:探索and发现
来源:未知
来源:探索and发现
来源:搞笑GIF精选
来源:足球部落
来源:心灵行为学
来源:搞笑大杂烩
来源:搞笑生活秀
来源:北青网
来源:前瞻网
来源:陌上汽车
来源:内涵段子神
来源:搞笑大盘点
来源:爆笑天涯
来源:债券圈
来源:明日边缘
来源:我的脑壳长了个包
来源:IM内涵百科
来源:赞逗鸡段子笑话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电磁脉冲炸弹:让航母变“无头苍蝇”的第二原子弹
电磁脉冲炸弹想象图  一份权威杂志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做过一次可怕的预测:战争打响后,看不到蘑菇云,只是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所有的计算机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都将瞬间被“烧焦”,除柴油机以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无法发动,电网全部瘫痪,整个世界会瞬间倒退200年。这种可怕的武器就是电磁脉冲炸弹(EMP)。而近日网上的一个访谈,又将这种武器称之为可让航母变为“无头苍蝇”的终极大杀器。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电磁脉冲炸弹被认为是21世纪规模最大的破坏性武器,可以对电子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产生巨大威胁,号称信息时代的“第二原子弹”。国防部在2015年国防工作计划中,提出将重点发展以电磁脉冲炸弹为代表的新型武器。事实上,世界各军事强国的电磁脉冲打击武器正在走向实用化。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拉夫?黑德上将就曾说,这种电磁脉冲炸弹是“革命性的作战武器”“决不能让美军错过了这种武器”,这足可见电磁脉冲炸弹在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电磁脉冲炸弹破坏力巨大  电磁脉冲炸弹这种“大杀器”的原理可以溯源到普通物理现象,它的发现也是来自一次试验的意外现象。  见过原子弹爆炸的人很少,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见过“第二原子弹”的爆炸。电磁脉冲炸弹的爆炸机理类似于自然界的雷电和静电,它们都是通过电磁辐射源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雷电、静电形成的电磁辐射与太阳、星际的电磁辐射的原理都是一致的,只是它们发生爆炸时的大小有区别。  电磁脉冲炸弹的产生源自美苏两国进行的氢弹引爆试验。日,美国在(,)海岛斯顿岛上空400公里处进行空中核爆试验,距离其数千公里外的檀香山的数百个警报器全部失灵,瓦胡岛的照明变压器全部被烧坏,檀香山与威克岛的远距离短波通信也突然中断。除此以外,距离爆破中心投影点1300公里的夏威夷群岛上,美军的电子通信监视指挥系统也相继失灵,整个岛上防盗警报器响个不停,街灯熄灭,电器被烧毁。甚至连距离爆炸中心5000公里的都受到了影响。无独有偶,苏联进行的相关氢弹爆炸试验也导致数千公里内的电子设备被烧毁,甚至苏军的雷达也被烧坏,通信线路全部中断。  经过数年的研究,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氢弹类的原子弹爆炸不仅会产生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还会产生电磁脉冲效应。氢弹爆炸产生的密集的α射线和γ射线会从大气中电离出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继而在空中产生强大的电场。在爆炸中心附近几公里内的电场强度可以达到数万伏/米,不断变化的电场又会激励出磁场,瞬间产生的电磁场会以光速传播并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从而导致地面上的电器产生感应电磁场,继而将电子设备烧毁。  电磁脉冲炸弹正是基于这种原理诞生,它像一个“恐怖魔鬼”,爆炸时不会摧毁建筑物或杀死生物,却可以大规模摧毁各类军事设施和民用电气设备,并且影响范围极为巨大。韩国专家就曾研究表明,如果电磁脉冲弹在电网密布、电子设备众多的韩国或美国上空爆炸,会造成严重冲击,城市可能瞬间完全黑暗,对各国电网的危害长达一年以上。据测算,一枚当量为1000吨的氢弹在40公里高空爆炸,其产生的电磁脉冲就可影响整个欧洲。  后来人们又发现,使用常规武器也可以产生类似的电磁脉冲辐射,从而制造出常规电磁脉冲炸弹。这种炸弹没有核爆炸带来的污染,又具有威力巨大的电磁攻击力,作战效费比极高。如果在战争开始时大量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给敌方的指挥信息系统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可避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极大减少了作战资源的投入,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新概念武器的首选,所以很快就被应用到作战领域。  信息化武器的夺命天敌  电磁脉冲炸弹的巨大杀伤性源自对电器破坏,1千克的电磁脉冲炸弹,就足以摧毁几十吨烈性炸药才能损毁的电器设备。正是约翰斯顿岛上空的核试验让美国军方产生了研发对付敌方雷达等武器设备的想法。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等国相继开始了对电磁脉冲炸弹的研究工作。  早在1985年,美国在制定“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时,就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其空间武器发展的主攻项目,重点研究电磁武器的杀伤机理。1987年,美国国防部提出发展常规武器技术计划,其中的五大关键技术就包括高功率微波武器。1992年7月,美国国会总审计局提出了未来先进武器最关键的6项技术,其中就包括高功率微波武器,美国的陆海空三军还分别制定了各自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计划。1993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竖琴”的电磁脉冲武器试验,通过天线群向电离层发射电磁脉冲,试验成功阻断了通信并摧毁来袭的导弹。  可以说,电磁脉冲炸弹的破坏力巨大,所到之处,电子、电力、光电、微波和通信设备都会被破坏,甚至是没有通电的电器设备或者隐藏在地下掩体内的通信设备也会被击穿或烧坏,杀伤范围达到几十公里,破坏速度极快,瞬间可以达到攻击效果。美国不仅是电磁脉冲炸弹领域的研发领先者,也最早将这个灾难带给了世界。1991年,美军为了攻击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的电子系统,发射了一枚配备非核爆电磁脉冲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伊军的防空雷达被破坏后,防空高射炮只能对着空中盲目扫射。1999年对南联盟的轰炸中,北约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致使南联盟部分地区的通讯设施瘫痪,局部地区的供电系统遭到破坏。2003年美军又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轰炸伊拉克,造成巴格达地区大面积停电,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信号中断,雷达、电脑、媒体和通信设施陷入瘫痪。  目前电磁脉冲炸弹还在小型化领域得到不断拓展,美国和已经研制出了小型化的电磁干扰机,可被常规兵器投掷到敌方战区,可以摧毁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并且影响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单兵作战效能。早在1996年,美国就研制出了可装备在巡航导弹上的只有手提箱大小的电磁脉冲武器,作战半径可达10公里。1998年,俄也研制出了只有8公斤重的小型强电流电子加速器,在爆炸时可以发出高功率电磁波,使各类电子设备遭到破坏。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以外,英、法、德、日等国也都在进行电磁脉冲武器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分析海湾战争可知,伊拉克之所以在整个战争中被动挨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设施遭到了破坏,从而丧失了电磁环境控制权和制信息权。由此可见电磁脉冲炸弹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巨大作用。美军发言人更是在回答记者提问为何只偶尔使用电磁脉冲武器时尖锐地指出,电磁脉冲武器是用来对付更强大敌人的。可以说,作为专门攻击高度依赖于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军队“软肋”的电磁脉冲炸弹,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原子弹”,是信息时代的“杀手锏”武器。  高队应加强电磁防护  除了攻击信息化武器,电磁脉冲炸弹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由于隐形武器依靠吸波材料吸收雷达探测波来达到隐身效果,而电磁脉冲炸弹正好可以攻击隐形武器,烧毁吸波材料。电磁脉冲炸弹还可以用来攻击导弹防御系统,当防御系统还未探测到电磁脉冲炸弹时,它就已经被炸弹所释放的电磁脉冲摧毁了。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战场,一旦指挥控制系统瘫痪,各种高精尖武器装备都成为没有战斗力的散兵游勇,随着电子瞄准系统被电磁脉冲炸弹毁坏,其原有的作战威力也被蚕食殆尽。由此可见,高科技部队尤其应加强对电磁脉冲攻击的防护能力。  目前的电磁脉冲炸弹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核爆炸时释放强大电磁波的核电磁脉冲炸弹,另一种是利用常规武器引爆的非核电磁脉冲炸弹。它们都是利用强大的电磁波使特定地区的电网、通信网和电子设备瘫痪的武器。电磁脉冲炸弹的攻击目标主要有三类:一是军用和民用的电子通信和指挥中心,如指挥部、通信大楼等;二是雷达和防空预警系统;三是各类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强国在研究和发展电磁脉冲武器时,都高度重视武器装备电磁环境效应的研究和防护加固技术。早在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就发布命令,强调核电磁脉冲的严重威胁。为此,美国还在新州、亚利桑那州等地建立了十余座电磁脉冲模拟试验场。这以后美军每开发一种新武器,都必须考虑电磁脉冲的防护能力。在电磁脉冲武器走向实战时,各种相应的防护技术也随之出现。可以对武器装备进行屏蔽、接地、隔离、滤波等措施,对重要建筑物进行屏蔽和接地,对低轨道卫星和导弹进行电磁加固或增加保护外壳等。可以说,一场电磁领域的攻防大战正在上演。  未来的电磁脉冲武器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由于目前的情报数据链、卫星通信、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系统都严重依赖电子电路,一旦受到电磁脉冲攻击,会造成整个电子系统的损坏或瘫痪。试想一下,如果这种电磁脉冲炸弹被用于太空战,不论是攻击卫星还是地面武器目标,都将引起全世界规模的巨大冲突。可以说,电磁脉冲炸弹这种信息化战争的“第二原子弹”的研究与使用,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严密防控。  (作者张乃千 王小虎 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延伸阅读廉价的大杀器:美海军未来倚重激光和电磁炮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美联社2月10日报道称,美国海军上将10日表示,能精准击落无人机的激光和射程超过10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电磁炮将成为未来海军战斗的一部分,将比传统武器更便宜。  海军上将乔纳森?格林纳特是设定海军未来战略的海军作战部长。他在国立澳大利亚大学讲座时表示,这些试验性武器与火药相比有显著不同,且发射更加便宜。  他说,这种激光炮被称作激光武器系统,正在波斯湾一艘战舰上进行试射。  格林纳特说,发射10秒钟激光炮花费不超过1美元,而10秒钟足够烧坏缓慢行进的50米长舰船的引擎。他说,与之相比,舰船传统大炮发射的炮弹一发要花费2万美元。  海军研究处表示,电磁轨道炮使用电流产生的磁场可将炮弹发射115英里以上。  格林纳特说,磁轨炮的射程相当于巡航导弹,但发射一枚巡航导弹花费约为100万美元,而磁轨炮弹仅花费2.5万美元。海军研究处称,磁轨炮将于明年进行海试。  资料图片:美国海军装备在“庞斯”号军舰上的激光武器(美国《星条旗报》网站)  ( 09:33:12)  延伸阅读解读临近空间武器反航母:搭载激光电磁武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央广论剑》,我是央广军事主持人精卫。本期节目是由央广军事和凤凰军事联合播出,我们知道航空母舰已经成为各海军强国的重要象征和主要突击力量,然而这艘海上巨无霸也有着克星和天敌,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著名的海军军事专家老师来跟我们聊一聊航母杀手。李杰老师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研究,对各国航母的建造发展、作战使用及部署配置等相关问题曾进行过长时间的跟踪,并撰写过大量的有关航母的研究报告与专著,那么在本期节目中李杰老师将为我们逐一解读航母杀手。网友们可以关注我们的央广军事官方、微信与我们的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我们知道上有卫星、下有飞机,那么在距离地面20公里到100公里这个空域貌似就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和平地带。那么我听说在这个空域也有武器可以用来攻击航母,被称作是来自九天的临近空间武器,那老师这个武器和其他的武器它有什么不同呢?  李杰:首先你刚才提到实际上从20公里到100公里,这个过去实际上关注,就是人们关注度不太大,或者说不太多。为什么呢?因为你比如说一般像飞行器比如说我们讲飞机,还有像无人机,像预警机等等,战斗机等等一般都是在20公里以下这个空域进行飞行。所以我们更多说你比如说算等于是在大气层当中的飞行,到了一百公里以上它又算等于是在空间了,所以20公里到100公里这段实际上过去比较少人问津,包括飞机或者是各种飞行器,很少涉及到这个地方。所以对这个地方比较陌生,所以刚才实际上你也提到临近空间,这个20到100公里这个叫临近空间,我们把它定义为临近空间,就是在这个空间里头实际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可以飞,你比如说充氦气的飞行器,还有比如说飞艇甚至一些飞机,就是在这个里头可以活动的这个飞行器还是比较多的。  这样子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说你有这么多的飞行器,让我过去我在这个空间里头我为什么不利用呢?所以过去就是由于飞机可能飞到这么一个高度难度比较大,而空间那个100公里之外,他到这个里头他又是也相对是产生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这个不太涉及到这个地方,所以这些年很多国家开始逐渐逐渐涉及到这个。  主持人:老师,它跟其他的武器有什么区别?  李杰:最大的区别,一个就是它的本身你在这个空间里头相对一个它速度,高度比较高,一般情况下你各国的探测设备,包括雷达、包括空间预警机,包括其他的各种探测手段,一般很难探测到20公里左右还行,你要是到几十公里以上就比较难探测到了,所以相对而言隐蔽性比较好。第二个就是在这个里头,在临近空间里头一般速度,就是空气阻力比较小,因为大家都知道实际上随着高度的越升高,空气的这个密度就越来越小,在密度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受到的阻力就小,所以飞行器无论你各种各样飞行器,你在这里头飞行速度就相对要快。  还有就是说如果在这个里头装设了临近空间武器之后,他打击的这个突然性就比较强了,因为你比如说,过去比如说在空中这种情况我有各种探测器材我大致知道你是在什么方向,我能搜寻到你,而到这里头我由于搜寻不到,你从什么地方打过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速度多快一开始都不知道,临近到我跟前的时候我可能才知道,所以这样突然性就比较大。这样对比如说应用到打航母,可能就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或者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么一种武器。  资料图片:反航母作战想象图。(图片源于网络)  主持人:临近空间武器它是可以实现飞行器与其他武器的结合完成这种一体化作战,那它的打击威力怎么样?  李杰:打击威力应该说是比较强。因为临近空间这个平台它可以搭载各种打击武器,你比如说现在就是我们像经常美国大片里头经常会看到的各种武器,包括激光武器,神秘、神奇的激光武器,它这个激光武器一个最大的特点能以光的速度进行攻击,所以你想光的速度那就是每秒30万公里跨一下就过去了,几乎没有受到时间的限制,你比如说我想打哪,指哪打哪,几乎同时就打到了。一瞬间,就是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同时他还有光速他可以集中到一点,激光武器它可以分为几点,一种就是战略型的,战略型比如说我打卫星,或者说打你这个战略导弹,打到你卫星我可能对你整个国家通信系统或者是防御系统会产生致命破坏,打到你弹道导弹可能对你整个战略武器会受到致命的毁伤,还有一个是战略型,激光武器可以使你部分摧毁,或者使你整个失去功能。它还有更小的激光武器就可以使你致盲,比如说我照射你人的眼睛,会使你整个,或者是瞎了,失去了功能。因为这个激光致盲武器过去在战争当中,你比如像1982年马岛(音)海仗当中,实际上当时曾经用过这个,所以就是它这些激光武器的威力是比较强的。再一种就是电磁轨道炮,电磁轨道炮它实际上就是采用电磁的原理,利用撞击力,撞击、撞毁对方。所以这个电磁轨道炮,但是电磁轨道炮速度也比较快,还有一种是离子速武器,也是一种定向的武器,也是美国实际上在一些科幻大片当中曾经也都出现过,所以这些新型的武器就是我们把它称为国内叫新概念武器,将来装载刚才我说的,比如说充氦气的飞行器上头,比如说能够升到20到100公里的这个飞机上头,比如说还有其他飞艇上头。装设到飞艇上头,那这样子他在这个空域里头,也就是说在20到100公里这个空域范围内,他如果对将来就是要,比如说要对航母其他国家航母编队进行打击的时候,他就可以利用高度优势对方一开始没有探测到,刚才我们讲的,突如其来的或者是隐蔽的降低高度,然后对他国的航母编队进行打击。  主持人:本期节目中军事专家李杰老师为我们就航母克星的十个种类进行了解读,相信广大网友对于航母杀手有了深层次、过角度的了解。各种神兵利器的出现其实也让航母自身在不但的发展壮大。这种矛与盾的对抗也让他的优势和劣势在此消彼长,如果您对于航母杀手还有哪些想法,可以发送留言到央广军事微信公众号,或者发送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并@央广军事,欢迎您的积极参与,再次感谢李杰老师做客,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  ( 07:10:00)  延伸阅读舰载电磁炮有若干缺陷 中国应发展有特色杀手锏  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达尔格伦海军水面战中心进行电磁轨道炮射击试验,照片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电磁轨道炮发射时的场景。  近日,美国ChinaTopix网站刊发文章称,美国海军已经证实计划2016年在一艘舰船上开展电磁轨道炮舰上实验,若电磁轨道炮在未来10年内大规模部署,将有可能改变未来海军的作战形式。  电磁轨道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洛仑兹力)加速弹丸,使其以超高速发射的新概念武器,它克服了传统舰炮的诸多局限,射,速度高,对目标的毁伤性更强,一旦部署上舰,电磁轨道炮将引发海军打击作战的新一轮变革。  美国海军推动电磁轨道炮走向战场  人们对电磁轨道炮的研究起步很早,但最初的研究仅停留在原理演示阶段。资料显示,1918年,发明家维勒鲁伯最早研制出电磁轨道炮,到1944年,的汉斯勒博士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电磁轨道炮,成功将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公里/秒,随后又将两门电磁轨道炮串联起来,使弹丸速度达到了1.21公里/秒。但由于材料和电力等关键技术无法解决,电磁轨道炮的研究一度停滞不前。  直至1978年,相关技术原理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成功将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速度提高至5.9公里/秒。随后,美国国防部成立“电磁轨道炮联合委员会”,协调美军、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等原来分散进行电磁轨道炮研究的部门,从整体上推动了电磁轨道发射技术的发展。  2003年,当时的联合防务公司(现BAE系统公司武器系统分部)对DD(X)(即现在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装备电磁轨道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新一代舰艇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电磁轨道炮的电力需求,且系统体积、技术难度等问题都可以解决。  两年后,美国海军研究局在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正式启动“创新性海军原型”(INP)计划,标志着美国海军开始推动电磁轨道炮由实验室走向实战应用。  这个计划由海军研究局负责管理,其中,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负责试验验证,由BAE系统公司和通用电子公司负责32兆焦耳电磁轨道炮技术开发和前期设计工作。  项目计划从2005年8月开始,利用4~8年时间对电磁轨道炮所需的技术进行全面研究,主要解决四大关键技术问题,即发射装置、弹丸、脉冲供电网络和舰艇集成,预计于2020年~2025年间实现舰载武器化。  电磁轨道炮工程样机已经研发成功  电磁轨道炮不同于普通火炮,它由导轨、发射组件、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轨道是并排的两条,贯穿火炮身管,发射组件由弹丸、轻型弹托及推进板组成,与导电电枢一起置于两条轨道之间,由弹托固定弹丸,以脉冲形成网络、电容器组或旋转机械装置提供发射所需的电能。脉冲形成网络向其中一条轨道通电,电流经导体电枢流向另一条轨道,从而在两条轨道周围分别产生一个垂直于轨道的强磁场以及一个与电流反方向的作用力。磁场与流经电枢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沿炮管轴向的洛仑兹力,把发射组件和电枢沿轨道加速到超高速。当发射组件离开炮口时,弹托、电枢及推进板与弹丸脱离,弹丸开始向目标飞行。  电磁轨道炮利用极高的电流产生强大的洛仑兹力,可把弹丸初速度提高到7马赫以上,射程超过300海里。发射后,弹丸首先快速冲入外大气层,而后重新进入大气层并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撞击目标。相比传统火炮,电磁轨道炮弹丸的爆破强度并不大,但是依靠极高的飞行速度带来的超强冲击力,同样能对目标造成强大的杀伤力。此外,电磁轨道炮对传统高能材料的摒弃,使其在生产、运输、搬运和存放的过程中不再受制于爆炸物安全标准的限制。  与传统火炮相比,制约电磁轨道炮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为电力供应、火炮身管寿命和弹药技术三个方面。  电力供应是发展电磁轨道炮的基础。以美国最初计划安装电磁轨道炮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为例,该舰采用综合电力系统,发电功率81兆瓦,原计划装备两座发射能量63兆焦耳的电磁轨道炮,要达到6发~12发/分钟的持续射击速率,舰船要为它提供15兆焦~30兆焦的持续电力供应。  火炮身管寿命是制约电磁轨道炮发展的技术障碍,它主要体现在导轨刨削和电枢捩转两种磨损现象,这两个问题都已得到有效解决。  弹药技术所取得的进展为电磁轨道炮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磁轨道炮在发射过程中,弹丸要承受超过50000G的加速度,这对弹药内部控制和制导部件的要求极高。目前参与弹药研制的单位有BAE系统公司、波音公司和德雷柏实验室等单位。  “创新性海军原型”(INP)计划开始实施后进展很顺利,2013年,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分别对BAE系统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交付的电磁轨道炮工程样机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经过比较后,海军研究局选择了BAE系统公司对电磁轨道炮项目进行进一步开发,重点研究发射系统的可重复发射技术。  2014年7月,美国海军研究局将两套电磁轨道炮原型机安装到“米利诺基特”号联合高速船上,预计于2016年进行海上演示试验。  电磁轨道炮引发未来海军作战方式改变  电磁轨道炮凭借速度高、射程远、成本低的优势,可能会取代对陆攻击导弹、战术空中支援和大口径远程舰炮在海上火力支援中的部分使命,进而,将对海上作战模式、战术应用方式、海上平台设计及其装备发展产生革命性重大影响。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未来大口径火炮对目标的杀伤机理,大大提高舰艇作战能力。与传统大口径火炮相比,电磁轨道炮在杀伤力、速度、贮弹量、费用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并将改变未来大口径炮对目标的杀伤机理。电磁轨道炮依靠炮弹的超高速撞击动能来达到毁伤目的,取消了爆炸装药和推进剂,大大减少了后勤保障费用,爆炸装药和推进剂所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电磁轨道炮上舰后,其弹药库可以更紧凑、更安全,在给定的弹药库中能携带更多弹药,从而大大提高舰艇作战能力。  二是可能成为沿海500公里范围内对岸精确打击的主要方式。美国海军对岸火力支援有3种形式,分别为舰炮、远程导弹和舰载机。常规火炮受其传统发射方式的局限,炮弹初速已基本达到了极限。以美国海军127毫米舰炮为例,试验证明,发射ERGM弹的初速不到1000米/秒,它需要依靠火箭助推装置达到增程目的,并需要制导装置来提高命中精度,从而使炮弹的总成本大幅度提高,已与普通导弹相当。电磁轨道炮在打击速度和效费比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此外,相比于巡航导弹和舰载机,电磁轨道炮可在6分钟以内完成500公里外岸上目标的打击任务,打击速度更快。  三是有可能从攻防两端改变海战场力量对抗平衡。在用于攻击时,由于电磁轨道炮速度快,可有效压缩防御方的反应时间,其灌顶攻击的方式则进一步增加了拦截难度。此外,电磁轨道炮的灌顶攻击方式和动能战斗部相结合的模式,特别适合攻击掩体、工事和地下目标,可用于打击对方的战略设施。在用于防御时,尤其是在海上防空反导方面,舰炮主要承担近距离防御任务,由于电磁轨道炮超高的初速度,炮弹能在很短时间内飞出更远的距离,缩短了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扩大了海上防空反导的作战范围。如果配合使用制导技术,其单发拦截概率与舰空导弹相当,但其发射弹数比舰空导弹多得多,可明显增强防御系统的综合拦截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电磁轨道炮来势汹汹,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制约电磁轨道炮发展的材料、能源、制导等技术瓶颈并未完全解决,距离真正参加实战并改变战场形式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电磁轨道炮发射后,弹丸失去动力,且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有限,弹道轨迹容易预测,隐身能力差,还会带来暴露母舰位置的危险。  从美国发展电磁轨道炮的过程可以看出,合理的技术发展路线、科学的统筹安排、多单位的协调合作以及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是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我国也应该高度重视新概念武器装备研发,努力减小或避免同美国之间的武器代差,密切关注国外相关新概念技术发展动向,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另辟蹊径,锤炼具有我国特色的撒手锏装备。  (作者刘奎 杨文韬 单位:海军装备研究院)  ( 11:25:00)  延伸阅读揭秘非核电磁脉冲武器:可让航母变“无头苍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央广论剑》,我是央广军事主持人精卫。本期节目是由央广军事和凤凰军事联合播出,我们知道航空母舰已经成为各海军强国的重要象征和主要突击力量,然而这艘海上巨无霸也有着克星和天敌,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著名的海军军事专家李杰老师来跟我们聊一聊航母杀手。李杰老师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研究,对各国航母的建造发展、作战使用及部署配置等相关问题曾进行过长时间的跟踪,并撰写过大量的有关航母的研究报告与专著,那么在本期节目中李杰老师将为我们逐一解读航母杀手。网友们可以关注我们的央广军事官方微博、微信与我们的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在这个信息时代,作战也不例外,之前我们谈到弹道导弹,反舰导弹、鱼雷、潜艇这些航母杀手,而在这个信息化战争的时代有一种被称为是第二原子弹的武器,那这种武器是什么?  李杰: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叫非核电磁脉冲武器,就是也经常说非核电磁脉冲弹,所谓就是它就想和原子弹有点区别,但是它又机理和打击威力某种程度上不亚于这个原子弹,所以为什么把这两个词捏在一起,叫非核电磁脉冲弹,这种弹实际上它确实是和,你要和核武器相比,它可能没有核武器那样大规模的杀伤力。但是,它所产生的杀伤效果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效果,可能是达到一种也能够摧毁或者是甚至是致命的杀伤效果,因为从内部或者说我们从软的方面进行软杀伤。因为它这个还有最早它是从二战之后很多国家不是都发展了原子弹或者氢弹,从原子弹在实验过程中实际上科学家还有军事专家他就发现,原子弹除了有巨大的,原子弹一般有四个作用机理,一个就是强大的,巨大的杀伤力、摧毁力,你看原子弹片的时候,子弹来了摧乎拉朽这种力量,把整个所有地面东西都摧毁了。  第二个实际上强烈的光辐射,你强的光,所以当时广岛,或者长崎那个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很多人不清楚就抬头看空中,看原子弹栩栩的落下的时候,最后实际上对他眼睛都产生致命的毁坏,所以光辐射能力很强,在一个就是放射性,当时放射性这个元素就造成很多人是战后过了一段时间就纷纷得各种病,死亡的什么的这种。  主持人:影响身体健康。  李杰:其次就是电磁脉冲,电磁脉冲就是说是对各种一些雷达、导弹和通信设施对它里头的线路还有里头的一些元件产生一些破坏和杀伤机理,刚才我们谈到一种软的杀伤。  主持人:它的杀伤力是怎么样的?  李杰:这个就要再说到两个故事了,实际上就是1961年的10月份的时候,当时苏联在北极圈内的一个新地道上空,它也是刚才讲你搞核武器爆炸实验的时候,大约是在35公里的高空,大约三万五千米的高空进行爆炸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这次爆炸之后在几千公里之外包括一些国家的这个电子设备还有各种仪器都受到干扰,苏联人以及在北极圈内进行实验,罕无人迹的地方我搞这个实验其他国家不知道,实际上当时由于太空卫星技术也不是那么发达,所以这次这个核实验也是懵懵懂懂的,人们就觉得在搞一些,苏联肯定在搞一些什么名堂,在以后紧接着就美国人也搞了一个实验,在约翰斯顿岛(音)的上空,那也是对几千公里外的也产生了,所以从苏联到美国,你这些大型的,大规模的核装置的核爆炸的实验产生这些效果人们就认识到,你像大规模爆炸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电磁脉冲,对于几千公里外就是远距离目标的通信、电子等等设施它会产生一些致命的影响,甚至会毁坏你整个线路,会使你整个通讯线路致盲、短路,等等一些严重的后果,所以后来人们就想到利用电磁脉冲这个原理来发明电磁脉冲武器。这就是电磁脉冲武器最后研发出来这么一个原理或者一个过程。  资料图片:电磁脉冲导弹。  主持人:那这种武器我听说它可以使航母瘫痪,这个瘫痪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李杰:电磁脉冲主要刚才还是两个,实际上等于三个方面。如果就简单的说第一个实际上我们刚才讲的你这个电磁脉冲,比如说电磁脉冲弹打到你这个航母附近的时候,要爆炸之后产生巨大的电磁脉冲波,这个电磁脉冲波,首先对你整个航母,因为大家都知道航母像通信、雷达设施都好几百部,你看着密密麻麻那个,对整个航母舰上的通信、雷达各个指挥设施全部进行干扰,而且干扰很强。使你整个不能工作了。  第二个,实际上它就是除了干扰之外就侵入到你的内部,你比如系统内部,我使你的电路烧毁,比如说某个波段烧毁,某个地方产生短路,总之就使你整个系统都使你瘫痪了,你无法正常工作了。还有一个就是电磁脉冲,如果局部功率比较强的话,它对人员,你比如说它也可以使人致盲,功能紊乱,就使你舰上这个,只要在功率足够大的话,对舰上的人员产生一些,虽然不是直接的毁伤和打击,但是使你无法正常的工作,所以它也是一个对向航母这样的战舰应该说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一种打击武器。  主持人:相当于就是被这种武器攻击了的航母它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办法正常运行,正常工作。  李杰: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它不光是仪器、设备、包括各种武器,比如说舰上导弹或者是火炮也是要有雷达、火控雷达来控制的,整个所有的雷达、通信设施、指挥设施全部瘫痪根本这些武器就等于一堆废铁,再加上人员也受到毁伤,人员实际上失去战斗力,所以不光是硬件,人员这种都等于全面的等于无头苍蝇一样。  主持人:本期节目中军事专家李杰老师为我们就航母克星的十个种类进行了解读,相信广大网友对于航母杀手有了深层次多角度的了解,各种神兵利器的出现其实也让航母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这种矛与盾的对抗也让它的优势和劣势在此消彼长中展现,如果您对于航母杀手还有哪些想法可以发送留言到央广军事微信公众号,或者发送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并@央广军事,欢迎您的积极参与,再次感谢李杰老师做客,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  ( 07:10:00)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磁脉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