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刀塔传奇女英雄觉醒图传奇

  净土寺位于应县东北隅,俗称北寺。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于金代天会二年(公元1124...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当您乘车到山阴县城之后...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一位抗日女英雄的传奇人生
2007年第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8篇
  这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抗日女英雄:11岁参加革命,为八路军传递情报;14岁任姐妹团团长,掩护邓小平的爱人卓琳、万里的爱人边涛顺利渡过黄河;16岁入党,多次遭敌人逮捕,3次被活埋。解放后,她隐功埋名近40余载,以高尚的情怀,先后收养了11名农村孤弃(婴)儿,赡养了18位农村孤寡老人。山东省鄄城县档案馆珍藏着她的红色档案,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陈列着她近百件革命文物。 中国论文网 /1/view-297586.htm     一      她叫李凤英,原名孙荣兰,1931年出生,河南省滑县道沟村人,现为山东省鄄城县离休干部。近日,笔者在鄄城县虹桥社区的一个小院里见到了她。这位76岁的老人身穿蓝色健身服,中等身材,有些消瘦,但精神饱满,性格开朗,待人非常热情。当知道我是来采访时,老人沉思了片刻说:“过去的事情不愿再提了,每次提起来,心情都几天过不来。”但得知我是受《档案春秋》杂志之约,前来专访时,老人欣然答应。她告诉我,多年来,她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因为有了档案,才解开了她和战友们被历史尘封的许多谜团。   李凤英初记事的时候,是一位自称吴李氏的老奶奶带着她讨饭为生。老奶奶告诉她:“我不是你的亲奶奶,你的父母被敌人杀害后,我才把你收养了。”   1938年8月,八路军东进纵队在临漳、安阳和内黄一带发起漳南战役,消灭日伪军4000余人。接着,115师344旅代旅长杨得志指挥漳南兵团,继续南进作战,25日解放滑县城和道沟镇。吴李氏通过关系,在濮阳、滑县交界处的西门镇,找到了杨得志,将李凤英交给了杨旅长,她说: “这个小姑娘是革命后代,跟我多年,现在我的腿被敌人打残废了,难以照顾她,请部队收留她吧。”从此,李凤英与老奶奶分手了。后来这位老奶奶被敌人的飞机炸死。   在部队,杨得志让一刘姓炊事员照顾李凤英的生活,她叫这位炊事员“老刘叔叔”,老刘叔叔像亲生父亲一样悉心照料着她,给她讲许多战斗故事。杨得志则对她要求非常严格。一次,她毁坏了部队几支照明用的蜡烛,杨旅长让她在庭院中罚站,待她保证不再重犯,并由老刘叔叔说情,才让她回到屋里。她认识到杨旅长这样做不过分,是自己错了。   这年冬天,平汉路以东,卫河以西,漳河以南,滑县以北的百余里伪军、土匪被八路军肃清,各县都恢复了党的组织,开始进行建政和扩军工作。李凤英与新招收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受训,虽然年龄小,但她反应能力极强,在应变测试中,多居领先之列。很快这些青年有的参军,有的回家乡参加抗日,她则随军队后勤机关活动,先后由于文雅、张方两位参谋照顾她。   八路军在冀南、豫北等县的国民党占领区设立办事处后,李凤英随部队活动于濮阳、鄄城等地。她爬树掏鸟,下水摸鱼,成天乐呵呵的。部队首长喊她“小黄毛丫头”,八路军叔叔叫她“小妮子疙瘩”……   环境逐渐恶化,部队经常转移,李凤英年纪小跟不上,部队通过地方关系把她安置到开明绅士家中,随户主姓,由户主起名,结为“亲属”,以掩护她。八路军特务团与她保持联系,为了安全,不时给她改换户主。她时常从关系户家中出走,自己单独行动,将看到、听到的情况,告知我军联络员。   1942年,11岁的李凤英经区委书记介绍,正式成为冀鲁豫军区的一名战士。入伍不久,恰逢时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的杨得志路过部队驻地,他见到当年自己收养的小姑娘李凤英年小机灵,又是个女孩子,就对部队负责同志说:“这个黄毛丫头鬼点子挺多,我看让她当情报员好了。”杨得志见她衣衫单薄,离开时专门给她买了一件棉袄。后来她穿着这件衣服,经常出没在敌后,侦察敌情、传送情报。   因为这份情结,半个世纪后,当电视上传来杨得志去世的消息时,李凤英失声痛哭,难过得一天没吃饭。   这年夏天,青纱帐起,在我地方武装――鄄城县基干大队的策划下,通过内线关系,由开明地主韩心安去邢屯日伪据点做内应,李凤英装扮成卖梨膏糖的小贩,传递情报,她还搞到敌人几支手枪、一支撅把子枪。不久,县大队与情报人员里应外合,拔了这个据点。   1943年初,冀鲁豫边区党委书记黄敬颁发给部队一个侦察用的桑木扁担,后来转由李凤英使用,李凤英扛着这支扁担,经常化装出入鄄城、什集、富春等地,侦察日伪分布、枪支、人数、活动规律及汉奸头目的住处,及时上报部队及地方党组织。鄄城城内雷振声开的菜馆是冀鲁豫军区的联络点,她与雷振声保持单线联系。   日,我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七团进驻鄄城,上级命她侦察仝堂据点日伪情况。李凤英在我内线人员协助下,化装送菜人员进入据点,将得到的重要情报及时报告上级组织,5月20日夜,七团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拔掉了仝堂据点。   临濮据点驻有日军10名,翻译2名,伪军180人,不断对鄄城西张桥抗日根据地进行骚扰、扫荡、烧抢活动。我鄄城抗日民兵与昆吾县大队协同进行了反击。李凤英配合两县武装,利用放信号、放鞭炮等方式来扰乱和诱捕临濮据点的日伪军,并经常隐蔽在七道坝头大柳树上嘹望敌人动态。按照约定,她每逢农历二、七两日到玄武庙内取内线情报,寒热雪雨,从不间断。   一天,李凤英到庙里取情报,被两个汉奸便衣盯上,摆脱不开,她沉着冷静,及时将纸条吞入腹中。这两个汉奸把她带到一个大院交给汉奸头目。他们对李凤英软硬兼施,但她丝毫没有屈服,敌人用皮鞭把她抽得昏死过去,然后扔到野外,幸亏一名地下党员救了她。   1945年夏天,李凤英担任姐妹团团长,冀鲁豫军区指示,要她把一位化名杨秀清的女同志接到董口乡韩楼村居住。这天,她留一窝蜂头发,扮成讨饭女孩,去韩楼勘察住处。行至邢屯北横过大路时,迎面碰上一伙还乡团自东往西行进。这时有个像头目一样的人不怀好意地看了她一眼,便匆匆而过。李凤英经过巧妙周旋,终于将杨秀清妥善安置到韩楼村西部街北的韩先芝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两个月后,李凤英在抗联主任赫占奎的指挥下,奉命接杨秀清返回根据地,她与保人一起护送杨秀清躲过敌人的暗哨,经申庄渡过黄河,由军区一辆马车顺利接走。李凤英返回途中,不料在邢屯北又遇见两个月前的那股还乡团,并被叫过去问话。她见势不妙,躲入油坊张庄油碾子屋里,被抓了出来,一个头目用刀割伤她的脖颈,又一脚将她踢倒在豆楂地里,豆楂刺伤了她右眼角软骨。危急之时,负责掩护她的地下交通员朱继堂上前说:“司令,她是个小要饭的,在咱这一片好几年了,你与她没冤没仇,毁坏她干啥?”这家伙无言以对,带领还乡团扬长而去。身负重伤的李凤英对朱继堂说: “转告领导,任务已完成。”刚说完就昏了过去。   这时,杨秀清已通过黄河故道,顺利到达军区驻地。后来李凤英才得知,杨秀清其实就是邓小平的爱人卓琳。   1945年9月,中国人民持续8年的抗
日战争结束,由于李凤英机智勇敢、表现出色,被边区军民誉为“鄄西抗日女英雄”。   回忆到这里,李凤英动情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八路军交通员应该做的事,不能说我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      二      1946年10月,在刘邓大军鏖战鲁西南之际,李凤英奉命活动于黄河两岸的昆吾、鄄城,与地方党政干部石富堂、李金方等建立起防奸、防特联络关系。10月28日,李凤英奉冀鲁豫军区二分区侦察参谋杨照普之命,察看黄河故道及鄄南村庄的防奸、防特及支前情况。她走遍七八个村庄,与留守干部交谈,及时上报掌握盼情况。10月29日晚10时,刘邓首长指挥的鄄南战役打响,蒋军68师119旅和55师一个团及一个榴弹炮营近万人,被我冀鲁豫野战军二、三纵队包围,李凤英异常兴奋,在硝烟弥漫中配合地方干部积极做救护伤员、传达上级指示等民众工作。10月31日,南北枪炮轰鸣,她下午完成一项任务后独自离开雪山寺,傍晚穿过鄄菏公路,闯过刚激战过的战场时,被死尸绊了好几个跟头,她感到疲乏至极,躺在死马身上便睡熟了。晚1l时,鄄南战役胜利结束,李凤英被打扫战场的部队发现,问明情由,把她带回驻地休息。之后,刘邓首长召见了她,刘伯承司令员夸奖她: “小黄毛丫头真了不起。”邓小平政委诙谐地说: “小黄毛丫头,胆大心细,人小鬼大,大有可为。”   鄄南战役是我刘邓大军在进军濮阳、寻机歼西线之敌的途中,当机立断地回马一枪,所创造的优秀战役。此役生俘敌119旅中将旅长刘广信以下官兵5500人,毙伤敌866团团长张润珊以下官兵3600人,缴获各种炮147门,机枪273挺,卡车30辆,粉碎了蒋介石扼守黄河、控制鲁西南的梦想。日,在《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关于鄄南战役经过与经验向军委的报告》中,第3部分其二曾提到李凤英她们所做的民众工作,原文如下:   其二,用集中大于敌人4倍的优势兵力,故能在^钳形攻势的战斗队形上多开突破口,并能从各突破口贯穿突击。将敌人纵长战斗体系割零碎,互不联系,尤其是先从其侧背兜击割裂起。所以能在两日内干脆全部消灭敌人,极少逃脱,且鄄南战场民众工作较好,村庄建筑脆弱,无围子,地势干燥。有河堤拦住敌人退路,收效很大。 1946年冬,我民主政府将冀鲁豫边区二地委书记万里同志的爱人边涛,安置在鄄西一个叫牛王村的村庄。时隔几日,情况突变,国民党还乡团到处搜捕我方人员,边涛同志的安全受到威胁。分区侦察参谋杨照普指示李凤英,由民主进步人士王文斋、朱干臣配合,将边涛转移至西边十五华里的吴西庄。这天晚上,他们三人在夜幕的掩护下,将边涛护送至吴西庄,安置到该村陈秀峰家,由李凤英负责其人身安全和生活起居。当时,粮食非常短缺,她常利用晚上将我地方人员筹到的小米及生活用品取回。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李凤英与王文斋一起将边涛同志送至黄河岸边,由二地委派4人骑4匹马将边涛接回根据地。      三      日,国民党反动当局为实现让黄河水淹没解放区的阴谋,违背与中国共产党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局共同签署的黄河归故后堵口、复堤、救济的《菏泽协议》,置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悍然将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堵口合龙,使滔滔黄河水全部回归黄河故道,冀鲁豫边区沿黄河10个县的滩区中,有237个村庄被淹,数10万群众无家可归。我边区政府积极组织人民群众抗洪救灾,抢修黄河大堤,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同时,组织架桥队,在黄河上架设浮桥,用后拆除。   为了保证部队和党政机关随时过河,我党领导的鄄城县武委会随即建“船管股”,对船只进行严格管理,5月以后,船只和水手编入黄河指挥部(军事建制)。因工作需要,李凤英经常来往黄河两岸,由于船少,她多泅渡。6月28日,她与坚持游击战的地方干部许兆兰联系,得到内线情报:敌人在放弃鄄城之前,要焚烧黄河料垛,破坏河防,而七道沟坝料垛中藏有我军的加支枪,必须转移。许兆兰组织人员取出枪支,用秫秸捆扎牢固,由李凤英依托葫芦下水泅运,至聂?堆登岸,送给县委接应人员。因水手都在等军令,徒手泅渡非一般人所能,她来回四次,终于将枪支全部运出。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冀鲁豫野战军第一、二、三、六纵队3万子弟兵,在东自寿张县张秋镇、西至鄄城县临濮集的300余里的战线上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黄河防线,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大军渡河之前,李凤英作为侦察员和向导参加了县民主政府召开的誓师大会,渡河开始,她与240名水手、40名渡船加入渡河行列。经过四昼夜的奋战,把军区主力部队全部运送到黄河南岸。因李凤英多次泅渡黄河,东西两岸的人们都称她“木划子”。   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在鄄城采取过境拉锯战,与我地方武装形成犬牙交错的复杂形势,李凤英在侦察活动中,多次遭遇不测,曾被活埋3次,均虎口脱险,最后一次,敌人挖好了坑,正准备把她和10名战士活埋时,部队及时赶到。解救了她。她也多次遭到敌人逮捕,受尽了各种酷刑。1947年秋,李凤英在鄄城县西张庄战斗中最后一次被捕,敌人从她口中一无所获,便残忍地在她身上刺了3刀,抛至荒野。后来当地一位农民见她还有一口气,就把她背回家,并送回部队治伤。疗养期间,她不幸染上了伤寒,由于部队南下,将她托付给鄄城县董口乡姬庄村一户农民。12月,她经高洪乾、苏增羽、李同云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日,国民党第5师暂编快速纵队,乘汽车、装甲车侵占黄河江苏坝险工地段3日,对二至五坝桩木大肆破坏,运走、焚烧秫秸料百万余斤,割大坝勾绳数十根,使两个坝失控出险。我野战军主力部队出兵黄河以南,迫敌撤退。李凤英拖着身残之躯,与工程人员及当地群众一起,日夜突击抢修大坝,终保大坝安全,避免了黄河溃堤危害。   1949年,冀鲁豫地区战斗结束,李凤英留在昆吾县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这年夏天,杨照普参谋奉第二野战军司令部之命来鄄城联系工作,对李凤英进行安置,并带给她龙凤剑1把,九龙杯2只,县长王平波接待了杨参谋,然后将赠品转交李凤英。   李凤英说:“这些赠品连同战争年代百余件物品,我珍藏了几十年,有些人到我这里高价收买,我就是不卖,我不能用它换钱。后来,我全部无偿捐给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现在,这些物品有42件在纪念馆陈列,60多件被纪念馆收藏,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四      解放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李凤英这位抗日女英雄,千方百计地照顾她的
生活,还多次以公文的形式,记录她在战争年代为党和人民立下的功绩,以教育后代。   日,鄄城县人民政府根据李凤英的身残情况,批给她三亩地,以维持生活。(历经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社会变革,至今这三亩地的土地使用权仍属李凤英)当时的土地批条记录得非常详细:   (李凤英)一九四七年负伤,生活无法自理,在姬殿荣家养伤,解放后在一九五?年由县长郭文斋、县农村部部长杨守俊批准一等残疾。当时没领残疾费,折合成三亩地,此地在大堤西鱼谷家前,东枕付广和,北靠付金山,西靠大路,南靠姬殿荣,此地约有一百贰拾步,陆步宽,青石为界,由姬殿荣负责种地,谁要强占,由乡长朱登峰、村长宋登成、文书张关玉负责处理,不拿粮、不出差。   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1951年,鄄城县委和县人民改府根据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全县人民群众大张旗鼓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公开处决了33名战争年代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在这次运动中,鄄城县人民政府根据在押的汉奸特务供述,于当年11月29日为李风英补写了一份题为、《革命贡献》的历史材料,记载了她深入虎穴的工作情况:   李凤英于一九四二年参加工作,任鄄西联络站侦察员,在县大队王平波、张思久、县长郭文斋等同志领导下,机智勇敢、工作积极、不顾生命危险,经常出没在枪林弹雨之下和敌人心脏里,收集到很多重要的军事情报,1947年从汉奸王文现部搞到手榴弹四枚,冲锋枪一支,都交给县长郭文斋。……   1945年她曾经在汉奸营长李心亮部下偷出冲锋枪一支,交给王平波;二次又在汉奸杜传岭处偷出轻机枪一支交给石富堂,当时石任抗联政委。……   1946年10月,高魁庄战役(打响),她亲自参加侦察,化名孙小红,这次战役歼灭了敌人一个旅,缴获了大批武器。……   1952年,经人介绍,李凤英与当地一部门的职员姬传喜结为夫妻,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两年后生了一女儿。后来,李凤英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悄悄收起功劳簿,隐功埋名,先后在乡食品站、供销社、工厂当工人。   1956年,战友解子玉告诉她:恩养她、带她讨饭的老奶奶的坟在黄河滩区的石寨。   1957年农历七月十五,她将女儿托邻居照顾,去石寨给老奶奶上坟烧纸。太阳落山时回到董口,一老人送她一盘青枣、一盘落梨,她全部吃完,又吃了三碗杂面条,随即睡了,不料夜里得重病,请来医生把脉,脉搏已停。众人将她装入棺材里,挖坑埋葬。刚挖好坑,倾盆大雨突至,不能抬棺下葬。她在棺中醒来,推开棺盖坐起身来。她自此得了病,面黄肌瘦,头发脱落。   1958年,生活艰苦,吃萝卜喝水,还得喊跃进口号。她气愤地喊了“鼓足干劲,不见面吃”而闯了大祸,在批斗会上她奋力逃脱,经县委农村工作部长杨守尊呵护,才避免挨整。但不让她在供销社工作,而到董口第六生产队劳动。      五      1966年“文革”初期,县里的老领导仍维护李凤英,将她安置在城内红星大队做工。从这段时间起,她开始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先后有11名孤弃(婴)儿进入她的家庭,她以高尚的情操和博大无私的情怀,为孩子们献出了慈母般的爱。   1969年,李凤英和丈夫去河南清丰探亲,在玉米地里拣到一个被抛弃的男婴,孩子因严重脱肛,染上了破伤风,瘦得皮包骨,已奄奄一息。丈夫看着呼吸微弱的孩子,叹了口气,劝她别管。但一种神圣的母爱,使她把孩子抱得更紧,从此,在她的家中,又多了一个小生命――姬建义。   为了给孩子治病,李凤英做到了一个亲生母亲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青霉素很难买到。她东奔西跑、求医问药,见了熟人就向人家要青霉素,以致有人怀疑她患了精神病。   建义的病治了整整8年才算痊愈。8年中,家里的积蓄花完了,李风英不得不骑自行车悄悄做起了小生意。她把鄄城的白菜拉到范县出售,又从范县拉回高梁。冬天树叶飘落,她起五更睡半夜拣拾树叶,拿到市场上换几个钱。为了给建义治病,就连自己身上穿的棉袄和给丈夫做的新棉鞋。都在集市上卖了。收养建义,仅仅是孤弃儿进入李凤英这个家庭的开始,后来,一个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被李凤英陆续接到身边。   董口乡马庄村的马杰和邻村一位姑娘订下了“娃娃亲”。马杰考上了当地一所重点职业中学,父母怕中途变卦,便逼迫他早点结婚。马杰以死抗争,服下半斤敌敌畏,后因及时抢救,才保住了性命。马杰返回学校后,父母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走投无路的马杰先是在同学的接济下勉强度日,后被一盗窃团伙拉下水,终因东窗事发被拘留。李凤英听说后,把他领回家,认作儿子,并替他还上了400元的债。   李凤英苦口婆心地劝马杰悬崖勒马,重新做人,鼓励他趁年轻好好学习,干一番事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接着,又把马杰送进了绿色军营,并先后两次去部队探望。马杰没有辜负“母亲”的嘱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步兵学校,后来成为一名营职军官。   李凤英的苦心没有白费,她收养的11个孩子后来都很有出息:胡福龄成了省直机关的公务员;李长民参军后年年立功受奖,是武汉某部科研究机关的技术骨干……,那些留在家乡的孩子,也都像“母亲”李凤英一样,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了出色成绩。      六      由于家庭人口多,李凤英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经济上一直非常拮据。但是,她在收养十几名孤弃儿的同时,又先后赡养了18位孤寡老人。   1985年10月,李凤英在下乡收猪的路上迎面碰上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老大娘。一问才知道,大娘无儿无女,丈夫去世后,前妻的儿子和女儿经常虐待她。老人到处寻亲,都没人愿意收留,仅靠政府一点补助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她想到了死。   李凤英劝老人到自己家里居住,可老人存有疑虑,连连摇头,李凤英看出她的心思,就对她说“虽然咱们非亲非故,但我会像亲人一样伺候你一辈子”。听了李凤英发自内心的话语,老人终于答应了。后来,李凤茨调到县工商局工作,她又把老人接到了县城。这位饱尝辛酸的老人,对李凤英的好处念念不忘,逢人就说:“要不是凤英,俺哪能享这么大的福啊!”   姬德江原来在八路军一所学校里当炊事员,李凤英传递情报时常见到他,那时便认识了。文化大革命中,姬德江被打成右派,被遣送到农村劳动,妻子离他而去,只剩下他一人孤零零地苦度晚年。当李凤英提出赡养他时,他还压根不相信这是真的,事后他连连对人说:“真想不到,俺和凤英非亲非故,她能养俺……”   和收养孤弃儿相比,赡养这些年迈的老人所花费的精力要更多。这些老人腿脚大多不灵便,有的甚至患有严重疾
病,生活不能自理,还有的患有皮肤病,身上散发着难闻的腥臭味。李凤英全然不顾这些,夏日给他们擦洗、换药;冬天就设法为老人取暖解痛。   那些年,李凤英的家成了“孤儿院”和“敬老院”,她的黑发也变成了自发,可她从没有过怨言,也没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在黄河滩区村庄搬迁时,李凤英又出资为几个老人迁移了坟墓。   谈到这些,李凤英泪光莹莹。她说:“有人曾问过我,你这个老太太遭那么大罪,养了一帮老弱病残,到底图个啥?我说,党给了我很多,我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就让这些作为对党的回报吧!”      七      日,原冀鲁豫军区第二分区作战参谋、时任总参第一干休所党委副书记的巩树祥同志知道李凤英的生活情况后,亲自给鄄城县人民政府写信,证明战争年代李凤英做地下交通员时的情况:   证明   我于1946年在冀鲁豫军区第二分区任作战参谋,经常率分区武装活动于鄄、临(泽)、郓(城)一带地区,曾听侦察参谋杨照普同志谈过,李凤英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掩护过我党干部,配合杨照普同志做过侦察情报工作,据说万里和小平同志的爱人都曾受她掩护过。当时李凤英同志在董口一带活动,为我党做过不少工作。   特此证明   巩树祥   一九八九年八月四日   1990年,鄄城县董口乡姬庄村村民拆迁房屋时,发现了解放初期县委书记陈忠南及县人民政府为她撰写的“功劳簿”及有关资料,村民们极为震惊。李凤英,难道就是那个在乡食品站收猪的李凤英吗?就是那个抚养许多孩子、赡养许多老人的那个老太太吗?就是那个捡树叶换粮食吃的老太太吗?   1992年,经鄄城县人民政府认真调查核实,人们不得不相信,那个老太太就是抗日女英雄李凤英。直到这时,人们才感到,李凤英对于他们来说,既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接着,有关部门为她恢复了干部身份,办理了离休手续。   消息传出,便有大、小报记者赶来采访,然而,采访者大多被李凤英婉拒。她说:“打天下,贡献比我大的人多了,我那点事还值得一提吗?”   一向以嗅觉灵敏、报道迅捷著称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专程赶来,不巧的是,李凤英病了,正在住院治疗,记者又马不停蹄赶到医院。在病床上,面对记者和县里的主要领导,李凤英说:“过去的事,俺不想再提它。”片子最终没拍成,给记者留下了许多遗憾。      八      值得一提的是,李凤英的老伴姬传喜,有着和她相似的经历。他从小父母伤亡,不识字,随军队南征北战时落户在鄄城。两人相濡以沫,结伴在风风雨雨中穿行了几十年。说起他,李凤英一个劲地夸老伴老实, “心眼好,就是不爱说话”。   李凤英老人有一儿一女,女儿是县电业局的职工,儿子在县工商局工作。平时各忙各的,只有节假日才与母亲收养的兄弟们回家看看。李凤英夫妇二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工资,月收入3000多元,在这个县城也算高收入了。但我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家:简陋的院落,连大门都是组合的;破旧的住房,只有40平方米;居室里除了一台彩电外,没有其它家用电器,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我了解到,老人把她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了社会公益事业中了。   2002年,她在一所废弃的小学里办“鄄城县慈善老人安养院”,自己出资,略加维修,在有关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后,开始收养老人,几年来,共收养老人近千人次,后来因身体和年龄等原因,此院无偿转让给县民政局经营。去年,街道居民修下水沟,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她知道后给施工处送去2000元,下水沟得以及时修通。前些年,当地一离休干部遗孀的生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她直接去找地委书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李凤英骑着三轮车去街道上办事,在返回的路上,一个骑摩托车的青年伸手抢她的耳环,她一拳击在那青年的脸上,那人连人带车摔倒在地。青年见势不妙便逃之天天。当时李凤英也重重摔了一跤,直到我去采访时右腿还没有康复。可以看出,老人虽年逾古稀,但骨子里仍不失当年侦察兵的侠肝义胆。   采访就要结束了,望着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不知不觉中,我的眼里已经很湿很湿……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抗日英雄团队传奇:狼牙山五壮士
- 节假日资讯 】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在即,出于&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的理念,小编为您带来一个精彩的抗日英雄团队的传奇:。欢迎阅读。
  抗日英雄团队传奇:狼牙山五壮士
  从1941年起,侵华日军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大搞&治安强化运动&,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及其武装力量作为主要进攻对象。根据地军民敌后抗战进入空前困难的时期,同日伪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狼牙山五壮士&就是敌后军民艰苦斗争中的一个抗日英雄群体。
  一、狼牙山战斗的背景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7万余日伪军(其中日军6万多,伪军1万多),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空前规模的秋季大&扫荡&。这次大规模的&扫荡&和反&扫荡&斗争持续了两个月。
  日军兵力多,来势猛,采取远程迂回、分进合击和铁壁合围战术,企图在短期内摧毁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对于敌人的合围&扫荡&,预先做了一些准备。8月19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收到了反&扫荡&作战方针和战术指示。此前,一分区改造了部队主力所在的狼牙山驻地的地形工事,精简了机构。8月23日,日军开始发起进攻。一个月来,易县周边的大小战斗持续不停。
  狼牙山属太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河北易县的西南方向,包括有棋盘陀、莲花峰在内的5坨36峰。当时,我军数千官兵和数万群众在这里藏身,躲避日军的疯狂&扫荡&。9月23日凌晨,日军开始进攻狼牙山。盘踞在塘湖的日军先头部队占领了山下的南淇村和北淇村,制造了屠杀村民多人的惨案。接着,日军主力倾巢出动。拂晓时分,日伪军3500余人由定兴、方顺桥附近分三路西进,围攻易县北娄山附近的一分区驻地,当时一分区大约有5000余人。发动进攻狼牙山的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乙兵团,由步兵第一三三旅团及各配属部队组成,兵团长是步兵第一三三旅团长津田美武少将。
  二、狼牙山战斗经过
  由于有叛徒赵玉昆的伪军带路,日军开进速度很快。日军在进出口布置重兵,从北管头沿东西水村向狼牙山推进。23日中午,日伪军已集聚在山下。当时,留在狼牙山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这里还有易县、定兴、徐水、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和群众三四万人,必须想办法尽快组织突围。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命令将四个游击支队交给正在山上养病的一团团长邱蔚指挥,要求他们利用天险地形,守住阵地,伺机突围。分区情报站通过&飞线&了解到敌人分布在周围的干河、毛儿崖、管头、东西水、松山、娄山、淇水、菜园、雪踅岭、碾子台及九莲山。23日黄昏,一分区三团和二十团从岭西、隘刹、刘家台和东、西武家庄子同时出击,管山、松山一带的日军伤亡惨重,伪军也受到重挫。日军以为遭遇我军主力,立即从九莲山、碾子台和雪踅岭等地赶往北娄山救援,日军的一大部被吸引过去。这一带空出一个十几里长的大口子,大大减轻了我军压力。邱蔚团长抓住有利时机,迅速组织突围。
  按照一分区首长的指示,一团的一个连留下作掩护。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的任务交给了一团七连。七连从狼牙山的东面转移到西面,在一个山洞里领足子弹和手榴弹,由当地民兵游击队配合行动。而分区主力部队则于23日晚由周庄经上、下隘刹向西转移,直到24日中午,分区司令部已安全转移到了张家庄。
  按照原来的部署,七连佯装成一团主力来吸引敌人主力,再利用夜幕掩护和熟悉地形的优势,伺机打击消灭敌人。七连连长刘福山和指导员蔡展鹏带领全连战士利用狼牙山的天险和改造过的地形,在民兵配合下分兵把口,在敌人上山的道路上埋了地雷。24日夜色降临后,4个县的游击支队、机关干部和群众沿着盘陀路向那片空出的口子开去,悄悄地转移了。半夜12点左右,六班翻过狼牙山,来到山背后的小村子。七连把一排、三排派出去警戒,二排集中待命。大约凌晨三四点,接到掩护七连主力撤退、为机关撤走争取的命令。
  在完成掩护群众突围的任务后,一排、三排相继撤离,二排继续掩护。连长命令二排二班把守北山脚口子,六班把守东口。二班离开后,连长带着七连指战员沿着盘陀路向外撤离,将机枪组留给六班占领西山口,吸引敌人火力,继续掩护作战。机枪组的两人配备了两挺机枪。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等5人借着月光,将团部留下的几箱手榴弹分束扎捆,然后隐藏在棋盘陀最险要的&阎王鼻子&和&小鬼脸儿&两个据点。
  25日清晨,500多名日伪军向狼牙山发起攻击。敌人上山途中,从东西水村往棋盘陀来的日军,一路上伴随着地雷的爆炸而倒下。机枪组的两路火力吸引了敌人,敌人误以为山上仍有我军部队主力。马宝玉等5名战士分成两组,阻击企图在棋盘陀汇合的敌人。但机枪连子弹有限,机枪手在打完子弹后撤退了。
  为了拖住日军,六班战士一直把敌人往山上引。日军在前面的进攻中吃了亏,不敢贸然行动。他们采取扫射和炮轰方式,小股试探,轮番冲击。六班战士扼守着棋盘陀的要道,英勇战斗,坚守阵地,打退了日军的4次猛烈冲锋,杀伤敌人50余名。直到中午,日军也没有爬上棋盘陀。棋盘陀有一条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另一条是通往棋盘陀顶峰的路,也是一条绝路。
  三、狼牙山战斗最终结局
  为了不暴露部队转移路线,保障主力安全,5名战士选择撤向棋盘陀顶峰,班长马宝玉带着战士们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岩石和树林向敌人射击。敌人紧追不舍。由于敌人不熟悉地形,有的中弹滚下山去,有的踏落石头坠入深谷。六班战士把敌人引向顶峰的绝路,同时也使自己陷入困境。
  棋盘陀峰顶三面悬崖,无障可凭,无路可退。五壮士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同敌人激战5小时。弹药用尽后,就把石头石块砸向敌人。他们打光最后一粒子弹,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终因众寡悬殊难以支撑。
  在最后的危急关头,5名勇士宁死不屈,他们将所带枪支毁坏后,纵身跳下了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二人跳崖后挂在绝壁的树枝上,幸免于难。葛振林伤势较轻,宋学义摔折了腰。两人凭借求生的本能和顽强的毅力,艰难地爬上悬崖,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走到小一带碰到当地道观的李道士,经其救助后由民兵送往医院。狼牙山战斗结束。
  马宝玉等5名战士誓死抗日的壮举,表现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
  四、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决定及其战地宣传
  1941年秋季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持续到10月中旬结束。关于狼牙山战斗中我军指战员英勇作战的情况,在出版的《华北治安战》也不得不承认。该书在此次日军&肃正作战&的教训时,谈到八路军&负责掩护主力退却的部队,即使兵力薄弱,也必进行顽强抵抗&,&共军哨兵在退却之际,有故意想与主力相反方向退避的倾向&。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以小部队掩护主力转移、顽强抗击日军的战例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可以说,利用狼牙山险要地形、工事以及集束手榴弹的杀伤威力,之后又在棋盘陀的险要据点设伏、阻击,在七连留下的机枪组两名战士机枪的配合下,六班战士毙伤数倍于己的日军不仅是真实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共同签署颁布《晋察冀军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以下简称《训令》),其中记载了狼牙山阻击战中毙伤敌人100名以上。同时,对马宝玉等5名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给予高度,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五壮士学习。军区作出指示:&一、在每次战斗中,高度发扬英勇顽强的搏斗精神,以战斗的胜利纪念他们。二、在烈士牺牲地点,建碑纪念,并命名为狼牙山三烈士碑。三、决定马保林等烈士作为一团模范七连的荣誉战士,每逢纪念日点名时,首先应从荣誉战士点起。四、对光荣负伤的葛振林、宋学义二同志,除通令嘉奖外,并各赠荣誉奖章一枚。&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举动,很快在边区传开了。
  日,《晋察冀日报》刊发了前线记者沈重采写的通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之后,方冰、劫夫创作了歌曲《狼牙山五壮士歌》,魏巍、罗浪创作歌曲《五壮士之歌》。
  五壮士的迅速在边区传颂着。第一军分区战线剧社的青年画家曹振峰绘制了连环画《五壮士》,剧社还创作演出了由胡旭编剧的四幕话剧《狼牙山五壮士》。这些作品倍受军队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本文来源:/a/2551668.html
下页更精彩:1
七月半什么时候过,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编辑整理的七月半什么时候过,希望可以帮你!
公历(阳历)日,农历(阴历)2016年七月十五,星期三。干支为:丙申猴年丙申月辛未日。
一般习俗安排在中午接祖祭祀,时间要安排在午时(13点)以后,当天晚上烧包送祖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以下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七夕节的习俗禁忌,供您参考!
2016七月半是什么时候?让出国留学网小编来告诉你七月半是什么时候,每年的七月半在中国习俗称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而佛教称为盂兰盆节。那么,我们来看看关于中元节的相关资料吧!
想了解更多关于节假日资讯网的资讯,请访问:
节假日资讯栏目编辑推荐
节假日资讯最新更新
节假日资讯首页头条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女英雄去衣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