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房屋产权查询系统地区能产多少吨水稻

  鸡西市是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的重点产粮地区之一。这个市山环水绕,沃野 千里,气候温和,雨量适度,无霜期长。耕地、草场、林地、荒原等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主要盛产大豆、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 等。近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取得 巨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大农业、特色农业的格局逐步形成。 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 ,粮食总产量 达133.5万吨,比上年增长1.5% 。畜牧业、水产业为重点的养殖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了农村经济中单一的种植为主的传统格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9 年实现产值 69.9 亿元,营业收入达65.2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 “ 科教兴农 ” 战略,推进产业化经营,a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型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12 ,有9个品种,2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产值达6亿元。经过逐年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乡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 农业内部,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的比例趋向合理。农村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农民为市场提 供仁的商品越来越多,农民生活水 平不断改善。全市农业一派兴旺发达景象。                                 
鸡东县 密山市 虎林市 鸡冠区 恒山区
城子河区 滴道区 梨树区 麻山区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佳木斯 大庆
鸡西 双鸭山 伊春 七台河 鹤岗 绥化 黑河 大兴安岭
版权所有 & 鸡西市委宣传部黑龙江鸡西政策性粮食收购圆满结束
日前,在鸡西巿粮食局了解到,截至日,鸡西全市2015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正式结束,水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已于日结束。至此,鸡西市2015年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圆满结束,收购量再创历史新高。
统计报表显示,截至4月30日,鸡西市政策性粮食收购476.6万吨(含农场,下同),同比增加86.6万吨。其中水稻245.6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玉米231万吨,同比增加71.5万吨。另据统计,全市各类企业市场经营性粮食收购124.8万吨,其中,水稻97.2万吨,玉米27.6万吨。
由于玉米产量连年增长,市场购销低迷,政策性粮食收购成为农民余粮销售的主渠道。据调查,春节前,鸡西市启动收购的77户收储库点,已有50户库满停收。春节过后,气温回暖较快,水稻收购进入尾声,但农民卖玉米仍十分踊跃,为确保农民余粮顺畅销售,鸡西市粮食局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收购工作。一是继续扩大收储能力。会同中储粮鸡西直属库,市农发行积极向上申请,增设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9户,扩大收储能力51.5万吨。同时,加大露天储粮设施建设,新搭建千吨囤146个,扩大收储能力14.6万吨,有效缓解了收储压力,保证了农民余粮销售。二是积极开展为农服务。通过鸡西政务网、农业信息网及时公布最新收购政策及收购相关进展情况,提醒农民加快销售进度,适时适价出售手中余粮,注意储粮安全。同时,要求各县(市)粮食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屯,了解农民待售余粮数量、质量情况,引导农民视玉米质量情况分渠道销售;摸清辖区内各临储玉米收储企业剩余收储能力情况,加强统筹安排和协调疏导。三是切实做好2015年政策性粮食收购入库质量、数量验收工作。组织督导各县(市)粮食局、鸡西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履职尽责,严把质量验收关,确保入库粮食质量安全。目前,政策性粮食质量、数量验收工作正常运行中。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新经济增长领域三年培育计划
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
鸡西市新经济增长领域三年培育计划
(年)的通知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鸡西市新经济增长领域三年培育计划(年)》业经日市政府15届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鸡西市人民政府
鸡西市新经济增长领域三年培育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壮大新经济增长领域,培育一批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鸡西鲜明供给优势产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突出“一条主线”、实施“三大战略”、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以特色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以整合要素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新经济增长领域产业化,全力促进新经济增长领域加快成长、做大做强,为鸡西转型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与转型发展战略相结合。坚持与突出“一条主线”,实施“三大战略”,做强“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一都五基地”发展战略相结合,深入挖掘和培育中观层面的新增长领域。把对鸡西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经济总量的产业作为第一梯队,在市级层面重点培育,明确发展时序和发展重点,率先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二)坚持与做大做强重点产业相结合。坚持围绕做大做强“两黑一绿一药”四大主导产业,以具有重大影响力和鸡西特色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领域。围绕石墨、玉米深加工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以及蜂业、鸡西大冷面等具有鸡西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强化政策引导,合理产业布局,集中资源要素,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补齐短板,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坚持与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相结合。把产业项目作为培育新经济增长领域的重要支撑,着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科学谋划布局,形成在建、招商、谋划滚动循环发展的项目建设格局。
(四)坚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作为培育新经济增长领域的根本途径,打造协同创新优质环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五)坚持与各类载体平台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着力推进新经济增长领域产业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产业特色鲜明的新经济增长领域产业基地和创新型科技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六)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经济增长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壮大新经济增长领域。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作用,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新经济增长领域集聚,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年底,石墨、蜂业等产业基础较好、增长速度较快的第一梯队新经济增长点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和带动就业等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增长领域产业项目达到30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户以上。林下经济、石墨、北药深加工、蜂业、杂豆等产业基础好、资源优势明显、辐射作用大、有龙头企业的新经济增长领域,培育形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产业集群。紫苏、节能电机、兴凯湖大白鱼养殖、鸡西大冷面、口岸经济等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尚处于成长阶段,竞争力和辐射力有待提升的新经济增长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板块。煤化工、玉米深加工、硅藻土、煤层气、硅线石等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或产业空白的领域,培育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集聚水平的产业单元。
按照产业可能形成经济总量的规模,将30个新经济增长领域产业分成2个梯队。第一梯队产业由市级领导牵头推进,力争尽快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第二梯队产业由牵头部门推进,逐渐成长壮大。其中,第一梯队15个产业,包括林下经济、蜂业、杂豆、鸭稻蟹稻鱼稻、食用菌、特色蔬菜、石墨、玉米深加工、北药深加工、煤化工及相关产业、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兴凯湖生态康养度假、电子商务、口岸经济、鸡西大冷面产业;第二梯队15个产业,包括北药种植、紫苏、鲜食玉米、兴凯湖大白鱼养殖、节能电机、玄武岩纤维、硅藻土开发利用、硅线石及碳化硅开发利用、大理岩、跨境康体游、自驾游、健康养老、跨境电商、版画、农产品批发交易产业。
四、重点任务
(一)林下经济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到2019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
2.重点任务。保护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功能,充分挖掘释放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加快林下种植、养殖、采摘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我市食用菌、北药、红松嫁接、紫苏、沙棘、桑树种养等林下产业。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按照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要求,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含量,培育高端品种,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打造一批食用菌栽培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市直林场桑枝木耳菌包厂、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菌包厂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北药开发战略,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全市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大幅提升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实现由原料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重点推进市直林场桑树种植、鸡东县林业局紫苏种植及深加工和市直林场天然林下参、刺五加、五味子、白鲜皮、赤勺种植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干果、水果、小浆果、木本药材等经济林种植产业,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上下游产业。重点推进市直林场红松果林培育、绿海林业大榛子及野生蓝靛果种植、密山市林业冰葡萄种植及加工、虎林神顶峰蜂业公司林下小浆果种植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牵头部门:市林业局;配合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二)蜂业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养蜂规模达到8万群,比上年增长14.3%;蜂蜜产量达到3440吨,比上年增长17%。到2019年,全市养蜂规模达到 9万群,比上年增长12.5%;蜂蜜产量达到4140吨,比上年增长20.3%。到2020年,全市养蜂规模达到 10万群,比上年增长11%;蜂蜜产量达到5000吨,比上年增长20.8%。蜂产品加工能力达到4000吨,专业合作社达到20个。
2.重点任务。加强对养蜂产业的支持与保护,建立健全规模蜂场备案与养殖档案制度。支持蜂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联合分散养殖户形成大规模养蜂团体。支持农户在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流蜜期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喷洒对蜜蜂低毒的农药。依托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培育一批标准化蜂蜜生产示范基地和蜂王浆生产示范基地。支持企业加大养蜂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建立蜂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完善蜂产品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成立鸡西市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完善质量检测体系运行机制,提高检测能力,鼓励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加强蜂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三)杂豆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杂豆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比上年增长18%。到2019年,全市杂豆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比上年增长15.4%。到2020年,全市杂豆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比上年增长20%。
2.重点任务。支持农户扩大红小豆、芽豆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打造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的规模化杂豆生产基地。引导农户组建合作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提高种植效益。组建杂豆产业联盟,加强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引导农民在淘宝、京东、黑龙江大米网等电商平台设直销店,利用电商平台,开展产品线上销售。推进农企对接,帮助农民与域内外加工企业签订单,为优质产品找到稳定的销路。组织企业参加产业推介会、农产品交易会、绿色食品博览会,扩大杂豆产业影响力。(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四)鸭稻蟹稻鱼稻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鸭稻蟹稻鱼稻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比上年增长61.3%。到2019年,全市鸭稻蟹稻鱼稻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比上年增长46.7%。到2020年,全市鸭稻蟹稻鱼稻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比上年增长45.5%。
2.重点任务。加快复制鸭稻、蟹稻和鱼稻有机食品生产模式,构建鸭稻、蟹稻、鱼稻共育主要类型的安全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科研攻关,完善共育系统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农药“三不”生态调控体系。培育鸭稻、蟹稻、鱼稻龙头企业,扩大种植面积,创新鸭稻、蟹稻、鱼稻米品牌,促进鸭稻、蟹稻、鱼稻米产业健康发展。(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五)食用菌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食用菌达到0.8亿袋,比上年增长14.3%。到2019年,全市食用菌达到0.9亿袋,比上年增长12.5%。到2020年,全市食用菌达到1亿袋,比上年增长11.1%。
2.重点任务。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引进和推广食用菌的新品种及新技术。支持刺五加木耳、桑枝木耳等新品种木耳菌包配方研发,生产绿色、营养的木耳新产品。大力发展黑木耳粉冲剂、黑木耳面膜等食用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培育以黑木耳为重点,以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猴头菇等珍鲜菌类为补充的食用菌产业。支持企业建设食用菌基地,带动基地农户增收致富。引导优质食用菌生产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品牌意识,支持企业申办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培育我市食用菌特色品牌。(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六)特色蔬菜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1万亩,比上年增长4.8%。到2019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1.5万亩,比上年增长4.5%。到2020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比上年增长4.4%。
2.重点任务。依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水平,加大蔬菜产业推进力度,扩大紫花油豆角、韭菜等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加大设施蔬菜和名优稀特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形成设施栽培、露地栽培、错季栽培、贮藏保鲜库等多元生产新格局。引进适合多样消费的蔬菜品种,发展对俄出口蔬菜、观赏蔬菜、天然野生蔬菜、保健蔬菜,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七)石墨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石墨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建成比较完善的石墨产业配套设施网络、产业支撑体系和投融资环境。到2018年年底,石墨初级产品产量稳定,实现初步升级换代,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培育2—3家石墨产品及下游制品系列化开发的大型企业。实现石墨产业产值100亿左右,高新技术企业3—5家。到2019年,基本建成 “人才培育、产品检测、市场交易、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六大基地,引导各龙头企业开展对接联盟、资源共享。到2019年年底,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实现石墨产业产值2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20%,高新技术企业8—10家。龙头企业掌握国内外先进石墨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先进领域研发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引领能力。到2020年,石墨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形成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产业链完整的石墨产业产品集群,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标准体系,形成国际化石墨市场交易中心。到2020年年底,实现石墨产业总产值6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建成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整、具有特色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
2.重点任务。
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协调力度,促成线索项目早洽谈,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按时间节点、投资强度,做好分步实施,确保项目按计划投产达产。到2018年年底,新开工石墨深加工项目10个,谋划项目5个,按计划完成投产项目10个,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到2019年年底,新开工石墨深加工项目15个,谋划项目10个,按计划完成投产项目10个以上,新增产值150亿元以上。到2020年年底,新开工石墨深加工项目15个以上,谋划项目10个,按计划完成投产项目10个以上,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牵头部门: 市石墨办;承办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经合局)
深化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完善“产学研金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先进技术引进、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产品量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品辐射范围。推广石墨选矿、提纯、深加工、尾矿利用等产业化新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用好用足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挖掘经营潜能,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扩充利润空间。支持企业与各大专业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研发及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鼓励企业建设工程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开展科技合作攻关。逐步深化域内科研机构、企业实验室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充实完善升级技术、换代产品储备库,建设“技术银行”。(牵头部门: 市石墨办;承办部门: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人社局、市质监局)
推动质检基地升级。依托国家石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黑龙江),打造全方位的、专业的、标准的石墨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制定基地。加强省级石墨标委会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指导企业升级规范产品标准。加强向工信部、质检总局的汇报衔接,力争将我市省级石墨标委会升级为国家石墨标委会。增加石墨烯、电池等重点产品检验检测指标,增设相关深加工产品中试检测平台,抢占相关应用技术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制高点。(牵头部门: 市石墨办;承办部门:市质监局、市工信委)
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强化“一区多园”功能建设,突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集聚,做好园区间、园区内产业特色定位,错位发展,实现由分散到聚集及其增长极和梯度开发模式的产业布局,形成初加工共享、精深加工互为吃配的良性格局。探索实施石墨产业园区PPP共建模式,2018年落户园区企业10户左右。恒山、麻山石墨园区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5000吨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整合招商资源,拓展招商渠道,搭建招商平台。加大石墨制品上下游相关联企业、产品的引入,实现加工群体产品互补、产业互补,循环发展,打造生产、供应、销售、服务“蜂巢式”群体。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的同时,组建资本或基金公司,采取“奖、投、融”3种方式,对成长企业、在建大项目、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股权、债权投资,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难题,推动3—5家企业实现上市。(牵头部门: 市石墨办;承办部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信委、市金融办,恒山区政府、麻山区政府)
拓宽产品销售领域。延伸终端产品品种,塑造产品品牌,加快产业升级,构建国内外产品供应销售链,抢占“制高点”,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尽快促成鸡西市成为石墨生产领域重要产业基地和产品供应区。到2018年年底,依托黑龙江省烯世墨宝石墨(烯)商品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改变我市石墨集中低价销往辽宁、山东的现状,直接对接下游客户,提高石墨销售利润。到2019年年底,实现黑龙江省烯世墨宝石墨(烯)商品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全面运营,打通石墨产品国内外供应链营销渠道,后续功能持续开发。到2020年年底,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外石墨产品交易集聚中心,大幅提升市场交易量,增强辐射能力和影响力。(牵头部门: 市工信委;承办部门:市石墨办、市商务局,恒山区政府、麻山区政府)
优化石墨资源配置。加快石墨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整治整合历史遗留矿权,逐步实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促进石墨资源科学利用。到2018年年底,争取完成我市历史遗留石墨矿权第一批7个矿权一体化招标工作,加快办理探矿权探转采手续。到2019年年底,完成我市历史遗留石墨矿权第二批3个矿权储量核实备案、开发利用方案、价款评估等工作,合理有效增设采矿权数量。到2020年年底,实现历史遗留矿权全面合理有效配置,探矿成果取得重大进展,解决企业矿石供应难题。(牵头部门: 市发改委;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市石墨办、市工信委、市林业局)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支持黑龙江技师学院持续增加石墨技能人才专业选项班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对接企业定向培养蓝领技工人才。支持黑龙江工业学院设立石墨专业选项,面向全国招收学员,培养专业白领人才。鼓励国家石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黑龙江)、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技师学院和石墨企业在设备、人力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牵头部门: 市人社局;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石墨办)
(八)玉米深加工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积极争取省政府将玉米深加工产业布局建设地点落户鸡西,实现30万吨变性燃料乙醇项目落地。到2019年,再落实1个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和1个百万吨玉米淀粉深加工项目。到2020年,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具有百亿元产值规模的玉米深加工产业格局。
2.重点任务。以玉米淀粉、燃料乙醇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主攻方向,以煤化工产业园区、鸡西鸡冠产业园区、密山经济开发区、虎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编制完成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布局指导意见(试行)》,最大限度争取省政府支持,将规划布局第二片区建设地点确定在鸡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推进30万吨变性燃料乙醇项目,组织投资者通过市场化招标方式竞争投资主体。帮助投资主体完善项目前期各项审批手续,力争2018年年末开工建设。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域内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来我市投资发展,在玉米燃料乙醇、玉米淀粉两个方向选择投资者。组织投资者通过市场化招标方式竞争投资主体,帮助投资主体完善项目前期各项审批手续,力争2019年年末开工建设。开展项目跟踪服务,督导企业尽快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投产达效;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及时了解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发改委;承办部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密山市政府、虎林市政府、鸡东县政府)
(九)北药深加工产业
1.工作目标。将北药产业纳入全省北药产业发展布局,把北药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优质北药原料供应基地。建立“龙头企业+药材市场+种植基地”的发展模式,实现北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加、销一条龙良性循环。到2020年,把我市打造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集种植、加工、购销为一体的北药交易龙头。
2.重点任务。开发北药深加工项目,延伸北药产业链条。推进鸡东兴农种植合作社和梨树药材市场的北药深加工项目建设。完成车间、仓储及配套设施建设,借鉴其他北药深加工企业建设、发展经验,推动两家企业完成加工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北药深加工企业取得生产许可,协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提高我市北药产品的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争取知名企业投资,扩大北药深加工项目规模。逐步形成北药种植、专业北药储运、规模北药加工产业链条,带动物流、金融、服务业协调发展。(牵头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承办部门:鸡东县政府、梨树区政府)
(十)煤化工及相关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天和焦化和天诚镁业2个项目启动试生产。到2019年,天和焦化项目产能达到70万吨/年,天诚镁业项目产能达到1.4万吨/年。到2020年,天和焦化项目产能达到100万吨/年,天诚镁业项目产能达到2万吨/年。
2.重点任务。加快推进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中石化集团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和中国化工集团5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取得实质进展。转换招商引资方向,重点发展中小型现代煤化工产业,向下游精细化、功能化以及高端化产业方向延伸,建设煤制烯烃、煤制芳烃以及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牵头部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煤管局、市经合局,鸡东县政府、梨树区政府)
(十一)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完成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开工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到2019年,煤层气开发项目二期实现开工建设。到2020年,煤层气综合利用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2.重点任务。加快做好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项目可研、环评、安评、控详规、用地手续等工作。一期项目建设煤层气科技产业园,在鸡西地区建设清华大学院士研究院,完成投资2亿元,实现产值5亿元。积极谋划延伸产业链,完善煤层气综合利用总体布局。建设碳纳米管、人造石墨烯生产,低浓度甲烷用于瓦斯发电等深加工项目。(牵头部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承办部门:梨树区政府)
(十二)兴凯湖生态康养度假产业
1.工作目标。年,将兴凯湖景区整体打造成为候鸟旅居养老健康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将兴凯湖新开流景区、白鱼湾景区、蜂蜜山景区、当壁镇景区整体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重点任务。加强兴凯湖旅游景区整体开发,加快建设兴凯湖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完成兴凯湖景区垃圾污水处理厂、安全保障系统、景区内部交通体系、景区信息服务平台体系、景区环境保护及科普体系等建设。引入大型旅游投资团队开发兴凯湖景区生态康养度假旅游,依据景区范围和人口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生态环境优良的湖滨、湿地康养基地,开发湖滨氧吧、日光浴、湖滨温泉、湿地观光、健康步道、湖滨瑜伽、环湖绿色骑行步道、滑翔伞、疗养院等康养产品。挖掘适合不同市场和对象的康养产品,适当开展湿地竹筏、徒步、拓展训练等活动。(牵头部门:市旅游委;配合部门:密山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外侨办;承办部门:兴凯湖管委会)
(十三)电子商务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年底,重点监测电商企业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形成,全市电子交易额达到12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2亿元。到2019年年底,全市电子交易额达到15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亿元。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生态链初步形成。到2020年年底,全市电子交易额达到2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4亿元。电子商务与“四大主导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较为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成为推动创业、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2.重点任务。
做大做强墨都商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推进黑龙江省烯世墨宝国际石墨(烯)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制定本地相关企业线上合作的政府性指导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工作方案。支持交易中心以金融创新模式先行打造集开采、提炼、检测、研发、应用、销售、资讯一体化服务平台。搭建多层次资本融资渠道,开发、建设、运营鸡西麻山石墨(烯)产业园,打造产业高度聚集、配套功能完善、融入国际供应链的石墨产业新城。(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麻山区政府,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工信委、市邮政管理局;承办部门:市石墨办)
做大做强智慧粮食交易服务平台。推进 “三网一端一平台”(包括农业生产服务网、粮食市场信息服务网、粮食局门户网、农业综合服务手机端超级APP和粮食交易平台)智慧粮食电商平台建设,支持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系统建设,实现系统与政府统计、监测等部门有效链接。发挥智慧粮食研究院的技术、培训、研发作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交通运输局;承办部门:市粮食局)
做大做强鸡西大米网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建立省大米网、第三方平台鸡西农产品旗舰店、地方特色馆,推进本地多平台、网店和农产品接入、收集工作,推广以大米(水稻)为主、其他地产农副产品为辅的宣传推广、包装及销售模式。鼓励探索农产品市场新型交易、营销方式。推广“三品一标”标识认证的应用,实行政府背书、金融担保等措施增强特色产品竞争力。(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承办部门:市农委)
做大做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平台功能,应用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平台与携程网合作,协调旅游相关企业,组成鸡西市在线旅游销售矩阵,整合单体旅游资源及服务资源,实现线上预订、线下体验的一站式旅游服务。(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金融办,县(市)区政府;承办部门:市旅游委)
做大做强广益城O2O电商平台。依托广益城市场资源,引导商户上网营销,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鸡西亿家网络传媒(鸡西网)为业户进行免费录入、交易和推广工作。组织团市委、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技师学院对业户开展知识培训、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农委、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承办部门:市工商局)
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虎林市、鸡冠区、恒山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重点完善和提高园区服务功能,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创建和电商支撑体系建设。到2017年年底,虎林市、鸡冠区、恒山区分别实现网络交易额1000万元、2亿元和2000万元。到2018年年底,实现网络交易额分别为1亿元、5亿元和4000万元。到2020年年底,实现网络交易额分别为3亿元、10亿元和7000万元。支持密山市、鸡东县、滴道区、城子河区、梨树区、麻山区错位发展电商园区(基地)。完成密山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鸡东县电商创业园区、滴道区电子商务综合园区、城子河区千寻电商孵化基地、梨树区木耳山产品大市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麻山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到2020年年底,实现网络交易额分别为10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2000万元和200万元。(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充分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营销公司,借助阿里巴巴、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销售我市绿色农产品、山产品;发挥鸡西地区独具特色地方风味大冷面优势,支持冷面企业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和销量;发挥鸡西老字号优势,支持东北王酒业、王家烧鸡、梨树白酒、刘家酱牛肉等更多的鸡西老字号,通过“互联网+”扩大销售规模;扶持煤机通、煤海网、憨熊的礼物等鸡西自有电商平台做大做强。(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县(市)区政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
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商产品品牌化发展,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企业品牌。实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程,通过农村电商网络平台,将贫困村滞销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应用第三方平台销售具有鸡西特色的绿色农副产品、蜂产品、林产品、山产品;依托密山电子商务示范县,发展农村淘宝,实现网货下乡,填补农产品进城空白。依托市邮政公司,发展农村电商,建设“邮乐网”和“邮掌柜”平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依托客运运输,开展交邮合作,发展城乡物流,实现邮件快递“当日达”。(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承办部门:市农委)
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支持引导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鼓励传统企业优化业务流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将电子商务应用到生产和流通全过程,促进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整合发展。重点支持市域石墨企业和大商集团开展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的购物模式。扩大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持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参与第三方电子商务。依托密山口岸、虎林口岸,引进省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落户鸡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重点企业建立本行业或门类、内外贸结合多语种的电商贸易平台。鼓励企业设立海外批发展示中心、商品市场、专卖店、“海外仓”等各类国际营销网络。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业联动发展。支持鸡西(鸡冠)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为市域中小电商、微商提供免费仓储空间,实现集中仓储、集中发寄,缩减寄递时限,提高产品流通率。(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承办部门:市工信委、市农委、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
(十四)口岸经济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20年,口岸过货量达到6.5万吨,出入境人员达到30万人次/年。具有特色的进出口加工体系初步建成,口岸初步实现由贸易口岸为主向加工基地和专业性口岸转变。
2.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境内外能源产业链。支持香港天汇能源集团和辽宁大济能源公司建设黑龙江东部地区石油气批发、零售中心及深加工产业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完成项目建设。(牵头部门:市商务局;承办部门:密山市政府)
建设粮食生产回运加工产业链。依托国家粮食入境指定口岸优势,支持境外粮食种植企业,壮大种植园区。协助企业申请进出口配额,支持粮食回运及产品深加工。(牵头部门:市商务局;承办部门:密山市政府、虎林市政府)
建设对俄优质果蔬出口产业链。针对俄罗斯市场需求,辟建对俄果蔬出口种植基地,促进地产优质果蔬通过口岸出口俄罗斯远东市场,实现地产品规模化出口。(牵头部门:市商务局;承办部门:密山市政府、虎林市政府)
(十五)鸡西大冷面产业
1.工作目标。实现“小商品大市场,小产业大作为”,重点开发鸡西大冷面荞麦粉、土豆粉、干泡冷面、冰冻冷面、特色辣菜等上下游产品。到2018年,实现交易额2000万元。到2019年,实现交易额3000万元。到2020年,实现交易额4000万元。桔梗种植加工基地、辣椒生产加工基地、干豆腐生产基地、大头菜生产基地初步建成。
2.重点任务。加快确立鸡西冷面行业标准。依托市冷面协会,研究制定冷面制作工艺标准、绿色食材标准、餐具标准、卫生标准、冷面机制作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组织开展冷面辣菜评选活动,评选出“冷面王子”和“辣菜皇后”品牌,挖掘特色百年“老字号”产品内涵,形成特色名吃拳头产品。支持冷面企业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和销量。延伸鸡西冷面产业链,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集群式发展,增强鸡西冷面全国范围内产品竞争力。(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工商局、市卫计委、市质监局;承办部门:市冷面协会)
(十六)北药种植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到7.3万亩,比上年增长4.3%。到2019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到9.1万亩,比上年增长24.7%。到2020年,全市北药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比上年增长26.4%。
2.重点任务。依托我市山区、浅山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以桔梗、五味子、刺五加、人参等为重点的北药种植,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帮助农民搭建北药产销平台,主动与珍宝岛药业、乌苏里江药业、贵州百灵、哈尔滨世一堂等域内外制药企业建立联结机制。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北药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北药种植业快速健康发展。(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十七)紫苏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紫苏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比上年增长6.25%。到2019年,全市紫苏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比上年增长47%。到2020年,全市紫苏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比上年增长32%。
2.重点任务。支持有条件地区逐步扩大紫苏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紫苏油、紫苏茶、紫苏饼干、紫苏面条等紫苏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扶持紫苏加工龙头企业,广辟国内和日韩等国外紫苏销售渠道,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加强我市紫苏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提高紫苏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十八)鲜食玉米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比上年增长33%。到2019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比上年增长12.5%。到2020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比上年增长11%。
2.重点任务。抢抓全省大规模发展鲜食玉米的有利时机,坚持“小”而“精”原则,积极争取新上鲜食玉米加工项目,增强鲜食玉米加工能力。以冷库建设为基础,扩大订单种植规模,新上加工生产线,不断提升鲜食玉米品质、口感,扩大产品销量,拓展经营范围,抢占市场份额,做大做强鲜食玉米产业。(牵头部门:市农委;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
(十九)兴凯湖大白鱼养殖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推广兴凯湖大白鱼养殖面积23万亩(其中,密山市12.1万亩,虎林市8.5万亩,鸡东县2.4万亩),产量110吨,产值2200万元。到2019年,推广兴凯湖大白鱼养殖面积24万亩(其中,密山市12.5万亩,虎林市9万亩,鸡东县2.5万亩),产量120吨,产值2400万元。到2020年,推广兴凯湖大白鱼养殖面积25万亩(其中,密山市13万亩,虎林市9.5万亩,鸡东县2.5万亩),产量200吨,产值4000万元。全市建成万亩兴凯湖大白鱼特色养殖基地5处,投放兴凯湖大白鱼养殖3000万尾以上,专业合作社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2.重点任务。依托我市大中水面资源,重点发展兴凯湖大白鱼大中水面生态养殖。提高兴凯湖大白鱼品质,保护渔业生态环境,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实现兴凯湖大白鱼养殖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加快省级渔业良种基地建设,重点对市永红鱼种场良种基地进行科研设施配套改造,提高兴凯湖大白鱼等特色苗种繁育能力,逐步增加兴凯湖大白鱼苗种投放量。积极推广兴凯湖等特色鱼类养殖技术,逐步提高渔民发展兴凯湖大白鱼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积极性,打造地域特色水产品牌。扶持壮大以兴凯湖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发挥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带动渔民增收致富。(牵头部门:市水产总站;承办部门:密山市政府、虎林市政府、鸡东县政府)
(二十)节能电机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实现与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合作,完成4、6、8级数315机座号各种规格的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研发任务,实现年产7000台、20万千瓦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生产能力。到2019年,完成4、6、8级数355机座号各种规格的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研发任务,实现年生产3万台、90万千瓦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完成2级与厂用防爆各种规格的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研发任务,实现年生产7万台、210万千瓦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生产能力。
2.重点任务。大力推广使用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对使用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在项目立项、申报、资金补助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强本地特色企业交流对接,加快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推广应用。加快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能耗占比较高的石墨类、水泥类等企业电机设备改造上的应用,提升石墨企业和水泥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强自励三相异步电动机与设备生产企业的配套,提升设备生产企业发展潜力。(牵头部门:市工信委;配合部门:市发改委)
(二十一)玄武岩纤维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引进1家玄武岩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安装24台气电结合熔炉,实现年产2000吨玄武岩纤维生产能力。开发以玄武岩纤维复合管为主,玄武岩纤维建筑复合筋为辅产品,实现产值1.2亿元。到2019年,引导玄武岩龙头企业引进时下最先进的拉丝工艺设备,实现年产5000吨玄武岩纤维生产能力,开发生产市场需求量大、性价比高的二次产品,形成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值达3亿元产业规模。到2020年,实现年产1万吨玄武岩纤维产业规模,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总产值突破6亿元的发展目标。
2.重点任务。
加速玄武岩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梨树区工业谷内规划出60万平方米玄武岩纤维产业区,可容纳5家企业入驻,做好前期电力接入、天然气供应、道路、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基础条件。(牵头部门:梨树区政府)
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引导玄武岩纤维生产企业与四川省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院建立战略同盟。开展玄武岩纤维纺丝技术与装备研究,进行大窑池、多孔板、高速纺、自动落筒、大卷装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降低玄武岩纤维生产成本、拓宽应用领域;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新型建筑构件;开发城市管网、风光互补支架、电力输送杆塔和桥架、复合电缆芯和超高压绝缘用复合材料;开发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用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轨道车辆用复合材料;开发复合材料轻质弹体、储运发射箱、包装箱、防弹方舱等军工产品。(牵头部门:梨树区政府)
全力拓展玄武岩纤维市场。重点抓好市政工程、道路交通领域产需对接,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单位、用户沟通协调,建立玄武岩纤维生产、设计、应用的顺畅机制;争取产业引导资金、科技专项、技术改造专项等资金对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玄武岩纤维产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的支持,实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对外推介,采取多种招商形式吸引战略投资者。(牵头部门:梨树区政府)
(二十二)硅藻土开发利用产业
1.工作目标。依托我市丰富的硅藻土资源,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到2020年年底,建成年产100万吨硅藻土矿山,再利用2-3年时间建设1万吨硅藻泥装饰壁材、3000万平方米内装调湿除味板、1000万立方米空气净化砖等项目,形成以硅藻土为主的生态环保型建材产品生产基地。
(2)重点任务。2018年,完成招标取得硅藻土探矿权,尽早取得省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完成项目可研、环评、安评、控详规、用地手续等项目开工前期工作。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项目一期硅藻土开采项目开工建设。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硅藻土产品深加工开发项目开工建设。(牵头部门: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承办部门:鸡东县政府,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
(二十三)硅线石、碳化硅开发利用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年底,依托天盛非金属公司、丹峰磨料磨具公司和宝鑫碳化硅公司,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辐射全国应用市场。到2019年年底,引进2—3户国内具备硅线石、碳化硅开发雄厚实力的企业入驻我市。到2020年年底,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硅线石、碳化硅产品生产基地。
2.重点任务。依托资源优势,完善平台建设,延伸硅线石、碳化硅产业链条。制定完善产业规划。结合国家、省出台的产业政策,选定方向,制定全市硅线石、碳化硅产业发展规划。跟踪国家和省硅线石、碳化硅产业政策,拓宽对上争取渠道,持续做好对接沟通,力争获得国家、省更多产业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发新项目,注入增量引领合作,提升存量拉动合作,产业优化延伸合作。拉伸硅线石、碳化硅产业链条,找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建链”,围绕现有硅线石、碳化硅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进行“补链”,从科技、金融、信息化提升以及品牌引领入手进行“强链”,建设硅线石、碳化硅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牵头部门:市石墨办;承办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经合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
(二十四)大理岩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完成大理岩资源整合工作,完善大理岩园区前期手续要件,达到企业入驻条件。到2019年,完成大理岩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申太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大理岩石头纸、20万吨重质碳酸钙项目入驻大理岩园区并开工建设,在申太公司项目基础上再引进3—5户企业,大理岩产业实现年产值1.7亿元、利税0.6亿元。到2020年,扩大大理岩产业规模,再上项目,延长大理岩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建筑材料、冶金用原料、轻化工原料产业链。通过招商重点引入1—2户生产活性轻钙和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
2.重点任务。整合大理岩资源,引导取得大理岩探矿权企业做好资源勘探和探转采工作。重点完成域内大理岩探矿企业重点整合,大云山、小云山、龙山村、吉祥村大理岩资源整合工作,推进大型重点企业完成大理岩探转采工作,使企业取得充足的大理岩矿产资源和原料供应。完成大理岩园区矿产资源压覆报告、地质灾害报告、地质勘察报告、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复工作。重点建设年产15万吨超细碳酸钙、5万吨重钙微粉和10万吨轻质碳酸钙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大理岩资源优势,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牵头部门:麻山区政府)
(二十五)跨境康体游产业
1.工作目标。年,将密山口岸打造成为中俄文化商贸交流中心;俄罗斯入境康体游客人次实现年增长20%。到2020年,密山口岸和虎林口岸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
2.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中俄文化商贸交流中心项目落地,以市场为切入点设计康体旅游产品,加大对康体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配合密山市政府、虎林市政府按照边境旅游试验区标准建设密山口岸、虎林口岸,推动密山口岸、虎林口岸创建国家级边境旅游试验区。(牵头部门:市旅游委;配合部门:市卫计委、市商务局、市外侨办、市公安局;承办部门:密山市政府、虎林市政府)
(二十六)自驾游产业
1.工作目标。年,完善我市自驾游公路沿线的房车露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完善我市汽车租赁体系,将我市达到标准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纳入全国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建设目录,完善自驾游体系。
2.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我市自驾游公路沿线交通标志牌,建设兴凯湖景区、虎头景区、麒麟山景区自驾游营地。完善县(市)汽车租赁体系网络信息平台,按标准建设我市重点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积极对上争取相关支持政策;选择性增加帐篷客房建设。(牵头部门:市旅游委;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鸡西石油公司)
(二十七)健康养老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加强健康养老机构建设。到2019年,培育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到2020年,发展健康养老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2.重点任务。完成鸡西市老年养护院建设,面对农村“五保”及低保户中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医养结合式健康养老服务,延伸社会服务。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失能护理楼建设,面对城镇“三无”及低保户中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医养结合式健康养老服务。启动运行鸡冠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式健康养老服务工作。(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承办部门:鸡冠区政府)
以公办和大型民办养老机构为试点,通过建立健全老年人信息档案、购买老年健康产品等方式初步形成健康养老新模式。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发挥民政、卫计、医疗、社区、健康养老机构、家庭等单位各自作用,实施老年人健康档案区域化管理和资源共享,保障健康养老服务整体推进。建立鸡西市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收入一切可纳入数据库信息。以鸡西民政信息网和鸡西民政微信号为平台,发布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承办部门:县(市)区政府,市卫计委、市老龄办)
(二十八)跨境电商产业
1.工作目标。重点支持密山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密山市政府与大连金普新区合作进程。到2019年,实现交易额500万元,到2020年,实现交易额1000万元。
2.重点任务。加快密山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与大连金普新区合作进程。积极推进滴道区政府与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跨境电商园区合作,建立中国(辽宁)自贸区金普跨境电商综试区鸡西联盟园区,复制跨境电商“金普模式”,采取O2O、B2B、B2C模式,设立国外产品实体店、体验店,开展外国保真产品经销和鸡西地区特色产品网络营销。(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密山海关、密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办部门:密山市政府、滴道区政府)
(二十九)版画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创作队伍达到50余人,每人创作3幅作品,全年创作150幅作品。到2019年,创作队伍人员翻番,每人创作4幅作品,全年创作400幅作品。到2020年,创作队伍人员比上年增长30%,全年争创1000幅作品。
2.重点任务。持续拓宽版画销售渠道,壮大版画市场,提高版画销售量,打响鸡西版画品牌。加快版画创作基地建设,创造良好、专业的创作环境和优美、舒适的创作条件。发挥教育优势,在大中小学校及社会各界中培养版画创作队伍后备力量。通过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展览推广、开发版画的衍生产品等形式宣传鸡西版画。开发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等景点旅游纪念品小版画。参加版画展览,以展带销。(牵头部门:市文广新局;承办部门:市群众艺术馆)
(三十)农产品批发交易产业
1.工作目标。到2018年,实现收购临储粮水稻3.7万吨,交易市场入驻商家20户,税后利润160万元。到2019年,临储粮水稻库存量保持10万吨,交易市场入驻商家达到50户,税后利润450万元。完成智慧粮食指挥中心迁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粮食交易。到2020年,临储粮水稻库存量保持10万吨,交易市场入驻商户达到70家,税后利润400万元。
2.重点任务。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恢复鸡西市第三粮库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资质。维修改造和新建10万吨水稻储粮库房,达到国家临储粮收购要求标准。新建仓容4万吨成品粮油周转库房和5000平方米交易市场,收储临储粮水稻3.7万吨。积极开展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宣传,努力扩大项目知名度,争取商户入驻交易市场,成品粮油库房年平均周转次数4次以上。(牵头部门:市粮食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统筹推进、相关部门和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推进体系。牵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本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推进力度,落实工作举措,确保新经济增长领域健康平稳发展。定期组织召开推进会议,协调解决产业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开展产业潜力分析,将更多符合国内市场需求、具备本地供给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的产业纳入新经济增长领域,集中力量重点培育。
(二)突出培育重点,分类推进实施。优先培育具有我市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重点抓好第一梯队产业发展,以第一梯队产业发展带动第二梯队产业融合发展。注重将产业项目建设、创新驱动与新经济增长领域培育相结合,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加大对新增长领域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对新经济增长领域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落实好“一企一策”政策,引导企业提速增效,激励企业做大做强。注重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结合,对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重大项目、知识产权、产业集群、市场培育等环节进行重点支持。
(三)坚持政策联动,优化要素配置。在现有对石墨、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基础上,研究制定扶持新经济增长领域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力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拓展提升产学研合作范围和层次,吸引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到鸡西进行成果产业化。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应用型研究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等为载体,加大高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力度,尽快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强化园区建设。谋划建设一批新经济增长领域“双创”示范园区,深化园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道路、供水、供电、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园区内企业运行成本,打造吸引企业入驻的“洼地”。强化金融支
持。安排适当资金,扶持认定的新经济增长领域重点项目(园区)、示范企业等。持续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银政企对接活动,通过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等形式,为新经济增长领域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优先支持新增长领域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人才支持。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引导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向新增长领域流动,鼓励高校到鸡西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在高校设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支持黑龙江工业学院石墨专业选项班、智慧粮食学院、黑龙江技师学院石墨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石墨院士工作站等建设,为培育新经济增长领域提供智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西市网上房地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