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内容提供商做vr的上市公司有哪些些啊?有做的不错的不错的吗?

▲小米VR总经理,小米影业总裁:唐沐近两年来,虚拟现实(VR)行业发生的变化似乎让人看到2年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热-乱象-冷静。过程中,玩家们心怀希望,却又忐忑不安。从今年9月份起国内多家VR/AR公司倒闭、转型、裁员,其中不乏像暴风魔镜、多米娱乐这样的公司,众景视界更是拖欠员工工资近200万元。不难想象,一定还有很多家不知名的初创公司悄然&死去&......&寒冬&,真的来了。当所有人都在祈祷如何安然度过&寒冬&的时候,小米VR眼镜正式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以&真面目&示人了。作为小米VR总经理,唐沐始终把握着小米VR的发展脉络,不论前期的宣传还是接下来的发展节奏。在他看来,进军VR领域没有所谓的&寒冬&和早晚之分,只有合适的产品一说。为什么小米能做好VR?VR经历2年多的发展,国内在移动端VR领域的布局,基本以谷歌CarBoard、三星Gear VR两款产品为基础,逐渐扑向市场。乐视在2015年12份发布VR,华为VR在2016年5月份发布,2016年6月中兴VR发布,小米则选择在2016年10月份发布其正式版VR眼镜。从布局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难看出,几家厂商中小米VR是进军该领域最晚的那家,不过唐沐一点都不担心这会使小米VR处于下风,相反作为一个行业老司机,对产品调性和的把控再有数不过。唐沐称,经过了一轮智能硬件的洗礼后,现在看VR心态变得更加坦然和笃定。其实,唐沐第一次接触VR是在去年,看到VR给用户带来的震撼感特别强,当时就觉得它有特别大的市场机会。但却一直没有去做VR这件事,直到去美国再次试用了VR设备,才最终敲定做这件事。唐沐,入职于,负责腾讯全线产品的设计和用户体验优化,曾在腾讯内部和软件设计行业内被视作&大神&。唐沐总结,在小米三年除了设计外,让他积累最多的就是硬件产品。&我可以从产品定义、设计、生产、包装聊到采购、销售、供应链,尤其对用户体验特别擅长&,唐沐这样告诉。话外之音无一不透露出:怎么让产品符合用户胃口,唐沐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小米路由器的大卖也证实了这一点。回过头来讲,手机厂商进军移动VR领域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借助手机的渠道进行更快速的普及,用户获取成本相对较低;手机和VR头盔交互使用比较符合VR用户现在的使用习惯;便携性相对于PC VR来说较高,可以在例如咖啡馆、飞机、地铁等地方使用。坐拥2亿MIUI用户的小米在这条路上走得可能相对更容易些;从软件规模的角度而言,受到用户量稀少的局限以及开发硬件门槛高、兼容性低的局限,可能只有资金充裕、经验丰富的开发团队才能得以开发软件,对小米而言应该不难。所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小米先后发布了玩具版和正式版两个版本的VR眼镜,售价分别为49元和199元,这也符合小米一向主打高&性价比&产品的调性。正式版VR眼镜将在双12发售。玩具版小米VR眼镜正式版小米VR眼镜目前这两款VR眼镜同样都支持自家Note2、小米5、5s和5s Plus,玩具版还支持第三方手机。&只不过小米手机里的VR系统相比于其它手机延时更低、对陀螺仪的反应更快,图形运算能力也会更强&,唐沐告诉邦哥。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虚拟现实在经历两年的发展后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发现它的发展越来越慢,到2016年年底,VR已经陷入了一个瓶颈:VR内容缺乏(最主要的是视频和游戏)。唐沐也坦言小米现在布局VR也许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但从他的言谈之中却感受不到遗憾和着急。这背后的自信来源于小米已经拿下了和两大网站的视频资源。而唐沐的另一个身份是小米影业的总裁,背后的逻辑不难发现小米VR和小米影业的联动以及在影视方面的布局。唐沐也向邦哥透露,&小米VR已和一些电影制作公司在影视内容上进行联合投资、联合宣传,并参与制作一些轻科幻、近未来的电影或者将其直接植入&。目前公测版的小米VR眼镜内有30多款游戏和应用,超过200家的开发者在为其做内容开发。很重要的一点,在唐沐看来,内容不在多,关键在于合适,并能做出稍微高出用户预期的产品才是一家公司最好的状态。他所谓的&合适&不仅仅指内容与VR眼镜匹配,更多的是内容符合用户需求。为此,小米VR还投资几家游戏制作团队,来定义、研发适合小米VR眼镜的游戏而对于即将到来的Daydream VR平台以及Oculus rift 平台小米也在积极洽谈中。不过,小米已经是Daydream的合作伙伴之一。只做平台不做收割者VR目前的困境,很容易让人想起过去的智能硬件,心怀希望,却浮躁不堪。唐沐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跟风、烧钱、却没能把产品落地。而以小米的产品定义和供应链能力,完全可以在VR相对成熟时做个收割者。所以,这次小米转变角色,在VR领域做起培育者,正试图用一款低门槛的VR眼镜让没听过VR的人在小米的设备上看到源源不断的内容。当提及VR内容,你还能听到另一种声音&硬件已过,内容兴起&,但小米VR选择的道路走法是:做一个开放的硬件平台,不生产内容,只聚合第三方内容。仔细观察整个VR内容市场,不难发现国内外有太多公司承担着内容开发者的角色,丛林法则,最后被选择下来基本是行业的大公司,与其和他们分羹,小米不如在系统上发力来个弯道超车,如果能在硬件方面有足够的规模,成为中国VR软件市场重要的玩家也不无可能。目前小米已发布两款VR产品,明年除了对这两款产品加以迭代外,唐沐表示,还将推出一款高端产品并以每年三代产品的迭代速度快速占领市场,但这款产品将独立于手机,不会与手机有太大的关系。&而接下来我需要做的是把整个团队调整好、控制好,用做产品的心态做事情,去打3-5年的仗,&唐沐说道。对于VR,唐沐还有更多的愿景,他称,VR在教育、直播、大屏观影等上是他能看得到的很好的应用场景,言外之意也透露出小米VR在这几方面的布局。
24小时报不停
腾讯与PUBG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获得《绝地求生》中国独家代理运营权
今日头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0亿,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
图森未来完成C轮5500万美元融资 复合资本领投
趣店实施股票回购计划 未来一年最多回购1亿美元ADS
马云呼吁香港给初创企业减税 林郑月娥称正在努力
网络小贷牌照紧急叫停 中国P2P公司在美股集体大跌
现金贷招致强监管规整风暴:网络小贷暂停批设
顺丰进军无人货架市场 推“丰e足食”争夺办公室场景
金山软件第三季度营收13.03亿元 净利同比增长68%
62名新能源车买主被4S店销售诈骗,涉及金额近300万
凤凰新媒体暴涨逾30% 猎豹移动涨超18%
富士康雇佣学生组装iPhone X 一个班工作11小时
Uber被指向黑客低头 曾花10万美元平息盗号风波
儿童文娱成长平台青童时代旗下童星汇APP获Pre-A轮融资
虚拟货币钱包Tether遭攻击,近3100万美元代币被盗
阿里巴巴颁“感动阿里奖” 奖励在千岛湖救4人工程师
VPhoto宣布一年新增4轮融资,总融资额近亿元
因股价连续下跌,美国证券律师事务所对趣店发起调查
途牛总裁严海锋离职创办小黑鱼科技,进军科技金融领域
7-11与软银合作在日本推出共享单车服务,挑战摩拜
易鑫集团盘中一度下跌超8%跌破发行价
蚂蚁金服排查现金贷业务商户,利率不合规停止合作
国内首次在网上司法拍卖波音747:顺丰3.2亿拍走两架
谷歌今日宣布云平台GPU使用价格降低36%
阿里豪掷224亿港元入股,大润发母公司股价不涨反跌
乐视云任命通知,孙彬上任乐视云计算CEO
腾讯股价涨4.19%市值超越Facebook全球第5
商帆科技完成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Ventech China领投
图森未来完成5500万美元C轮融资,复合资本领投,新浪、治平资本跟投
易车网第三季度净利润3480万美元,同比增长78.5%
阿里员工千岛湖救人:被景区奖励终生免费吃鱼头
360重组议案过关股东大会500亿元资产注入在即
中通快递第三季度营收31.4亿元,净利同比增31%
唯品会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净利同比降1%为什么O2O投资遇冷?产业B2B、VR是好的方向?
作者: 中国投资咨询网来源: 中国投资咨询网 14:52:42
贝塔斯曼的管理合伙人龙宇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现在没有风向了”。很多VC是要造风向的,比如之前悄悄投了一些项目,需要找接盘人的时候,就需要制造声音,但是你会发现没有大的概念去承接它。这是国内某知名投资机构投资总监的口述整理。在这篇文章中,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投资人谈论了O2O泡沫为何破裂,炒作概念的投资机构在找接盘侠等敏感问题。以下是对其口述的整理:为什么O2O投资遇冷?烧钱已经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从国内来说,为什么O2O经历了这么一个阶段呢?我分析有以下原因:第一,从宏观角度上来讲,2014年确实有泡沫,泡沫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全民创业。今天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当你发现身后有一大堆人都跟你做一样的事情的时候,竞争肯定非常激烈。第二,在2014年的时候有非常新的天使机构涌入了,他们本身是A股上市公司的老板。他们之前把钱投入到房地产里,后来发现房地产不能给他带来比较刺激的回报。他们缺少投资通道,就在私募领域进行一些投资,现在有3万多家天使机构,钱就变得分散了。以前传统就只有几家美金投,很容易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公司。现在每家都这么平均,肯定有很多人死亡。第三,一些新天使信息极度不透明。可能投资人跟你聊的很好就投了,不会像专业机构一样搞调研。京东上市的那天,它的投资方今日资本也在讲要怎么补贴,通过大量的资金干死对手,其实表面上是没错的,但是言论一出就激发了大量VC效仿这种路线。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以前是人家收费你免费,现在是你补贴多少,我补贴得比你更厉害,就导致持续不断地融资。但是你会发现热钱全部分散了,再加上投资人投了饿了么、滴滴、快的、美团之后,发现财务情况很糟糕,需要砸很长时间的钱。再加上后续的PE,美股有些波动,所以说大家比较紧张。他们不投,底下刚出来的公司就更不敢投了,因为他们都是传导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恢复的,信心比黄金重要。其实每家机构都有钱,只是大家不敢出手,怕自己出了下一轮没人接。但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好转。有两个原因:第一,很多基金都新募了资;第二,从2014年的极度泡沫到2015年的极度悲观,会有一个回归理性的过程。所以说如果今天是冬天的话,在冬天潜伏得还不错的公司,熬过这段时间还是有机会的。为什么认为产业B2B、VR是好的方向?投资机构在找接盘侠当然我们也看一些其他方向,包括产业B2B、企业服务等。像一亩田这样的企业我们当时也看不懂。我们觉得一亩田在大的方向上来看是OK的,但是商业模式不好。为什么说它商业模式不好呢?因为今天产业B2B以撮合交易作为切入口,70%到80%的成交都在线下。而这些线下的成交从财务角度上来讲,GMV不是你自己的。自营从财务上来说是可以引进GMV的,但是做自营还是亏损的。今天中国为什么会有产业B2B的机会?因为大量的产业供过于求,供过于求就导致大量的库存卖不出去,传统的中间商、渠道商很难做,所以这些中间商和渠道商就做了B2B。我们发现2015年大量做B2B的公司全部是中间商出来的。为什么很多VC机构忽悠B2B这个概念呢?因为O2O的机会没有了,他们在几年前已经悄悄地布局了B2B,他们需要把这个概念忽悠起来让别人接盘。企业服务我们现在也在看。之前中国的经济是靠人口红利驱动的,现在劳动力涨价了,公司需要提升管理效率。所以企业服务是有机会的。今天我们去看企业服务的项目,比如说一个HR资源管理的企业服务,这是一个很高频次的项目,但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作为产品技术来讲,它本身是没有什么门槛的,今天有一大堆团队都可以做差不多类似的事情。当产品层面没有太大差异化的时候比的就是BD能力。贝塔斯曼的管理合伙人龙宇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现在没有风向了”。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务实。很多VC是要造风向的,比如说之前悄悄投了一些项目,需要找接盘人的时候,就需要制造声音,但是你会发现没有大的概念去承接它。当然有一些VC也在看智能硬件,但是从用户需求上来讲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所以说投资人仍然要找大的市场方向,而不是找一个用户需求不太强的项目。我们在中国见到十几个这样的团队,其实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比如说像扫地机器人。我们调研了很多用户,用户说还不如自己扫,而且扫地机器人扫和拖没有办法做到集成。VR确实是一个方向但是现在从硬件的角度来说,目前中国的创业者技术门槛还没有达到。我觉得如果现在在VR领域上投一个硬件的话,可能会成为一种先驱。你要提前半步,而不是提前两步。我们觉得在VR上面还是有一些内容提供商还有机会,因为我们看到网游的投资规律,好多网游产品依然能够产生拉力。我们见的一些做VR内容的团队,都是一些比较草根没有太多经验的团队。所以我觉得今天很不好的一个原因,就像是赛富的阎焱说得那样,“创业不能作为一个运动,不能作为一个时尚去干这个事。”当然政府有政府的考虑,需要借此来激活经济,但是实际上来讲,我觉得这样各家VC都很难赚钱了。当然我们还是保持一个相对比较乐观的态度,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从全民欢愉一直到全民哭泣的过程中,还是会回归理性的。
48小时不间断直播 全网最全最及时资讯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跨境电商ERP这是VR公司内部培训资料还是行业大报告?_新浪新闻
  VR热播内部培训资料大流出
  2016年伊始, VR行业的热度在全球范围内直线上升,从Facebook20亿美元收购Oculus,到谷歌推出Daydream VR,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开始纷纷布局VR市场,希望从VR这个新兴领域里为受众带来更多的体验,赢得青睐。
  作为全球科技圈最热门的新技术、新领域,VR视频当之无愧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下一个风口,截止到6月底国内VR市场,已经有了近百家公司,其中涉及:游戏、视频娱乐(广告、纪录片)、事件直播、房地产等各个领域。发布硬件、软件、不下百款。然而据小编了解在VR视频内容方面,国内市场还处于一个萌芽期。
  近期,我们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份国内某VR公司的内部培训资料,其中分别分七大部分。详细给自己公司内部人员从VR技术的诞生、概念,到VR行业生态现状、已有VR内容的梳理,再到一些比较常见的VR硬件、用户等等各方面。详细解构了在今天中国VR行业的一个现状。
  VR热播内部培训资料
  据悉这家叫热波科技的VR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VR行业的公司之一。专注于VR视频内容领域的开发和创作。旗下拥有VR热播APP(安卓、iOS、web、TV),为VR视频制作、出品提供视频内容分发平台。
  (7月2日《中国财经报道》报道VR热播公司,图为TV端VR热播app)
  从流出的这份内部培训资料来看,VR热播不仅要求公司人员熟悉VR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条件、还必须了解整个行业动态、VR用户的受众分析,以及市场发展方向。有种VR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你们都不了解,那还谈什么热爱VR行业的热情。这样的员工培训简直是丧心病狂啊,不过小编好喜欢。
  虽然这份流出的内部培训资料有一半的内容是来自于网络资料与报告集成,但是整体来看这份资料体现了VR热播对于自己员工的严格要求,更是作为一家VR内容提供商对行业的一种追求。
责任编辑:康昆 SN022
每次有关“转基因”的报道都会引发观点两级分化非常明显的“论战”,双方似乎难以心平气和地沟通。《知识分子》特独家对话贾鹤鹏,探讨“转基因”问题是如何撕裂中国社会的。
万科的事情,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块肉的事情!
‘学而不思则惘’,如果只是凶猛地吸收知识、狂奔在路上,那总有一天会消化不良的。适当的反省,能让我们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vr的企业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