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手机抢红包神器还得邦银行卡

微信抢红包为什么让邦一张银行卡_百度知道“抢红包”还要扫二维码?手机一扫,银行卡里1万元没了
快过年了,抢红包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红包是满天飞。不过,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红包经济”。扫描二维码领红包,网店派发“利是”,这些常见活动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骗局。连日来,南京秦淮警方破获了多起与“红包”有关的新型诈骗案,警方提醒市民:红包虽好,“抢”时也要多留个心眼。通讯员 秦公轩 赵祥 实习生 王煜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扫二维码抢红包被骗一万元
南京市民周女士是个微信忠实用户,热衷网络聊天、抢红包。前几天,一个微信好友给她发来了红包链接,链接中写着“最高抢500元代金券”。周女士随手一点,发现自己竟然中了头等奖。
周女士按照说明兑换红包,没想到的是,这500元领起来还挺麻烦,需要输入一堆个人信息。从身份证到手机号,再到微信账户等,填完后还要扫描一个二维码。面对这些,周女士心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想到是“朋友”发来的红包,她还是扫了。没想到,这二维码一扫就出事了,不到5分钟,她就收到短信,银行卡里少了1万元。
周女士赶紧给朋友打电话确认,朋友说自己微信号被盗了。周女士立即向淮海路派出所求助。民警对其手机进行检测后发现,她扫描的二维码中有木马程序。不法分子在搜集周女士的个人信息后,又通过木马程序截取了她的网银验证码,导致其银行卡中的钱被盗。
抢红包时如果遇到需要点击陌生网络链接、输入个人信息或者扫描二维码,那就要当心了。也许这些“红包”背后就是陷阱。
骗子扮淘宝客服“指导”店主发红包
2月8日,南京朝天宫派出所接到一淘宝店主报警,称有人冒充淘宝客服给他打电话,“指导”他派发活动红包和新年福利,导致他上当受骗。这又是什么新骗术?
报警人小刘经营着一家电器维修店,也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卖电器零件,生意还算红火。临近春节,各家网店都打出了“买东西送红包”的活动,不懂技术的小刘却不知如何操作。
几天前,小刘接到一个自称是淘宝客服的电话。客服说,他可以帮助小刘开启红包活动。小刘觉得淘宝的服务实在太贴心了,当即按照对方要求点开了电脑的远程控制按钮。
可是,即便在对方的“指导”下,小刘还是没有成功开启红包活动。不仅如此,第二天,小刘发现自己的账户里少了8000元。这时,他才意识到上当,立即报了警。
民警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利用小刘对淘宝网规则的不了解,假装客服通过远程控制其电脑,植入木马病毒,从而窃取小刘的支付宝账号和密码,将其账户中的钱转走。
如遇到自称“客服”的人,一定要核实其身份,交谈中不能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更不能将电脑交由他人控制。
以发红包名义骗村民押金
1月28日,南京秦淮公安分局机场派出所报警室里电话响个不停,多位村民打来电话称,村里来个表演团,以发红包的名义,骗取村民押金。民警赶到现场看到,村里一块空地上搭了一个舞台,舞台上的主持人正在吆喝:“珠宝公司周年庆,为了回馈顾客,活动免费派送红包,红包和珠宝至少价值700元以上。”主持人表示,为了达到宣传效果,观众要先拿出200元让工作人员保管,才能免费领取。
经了解,不少村民看到有人拿到100元红包,并领到珠宝,便心动了。随着节目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却发现自己领到的红包几乎都是10元、5元,珠宝也是假的。
民警将相关人员带回派出所,经过审讯,这些人交代了合伙行骗的过程。原来,之前拿到百元红包的都是“托”,这伙人真正觊觎的,则是村民上交的押金。该团伙本打算趁乱撒小红包,在观众疯抢红包的时候,悄悄收道具逃之夭夭,却没想到被警方识破。
此类骗局是抓住了市民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所以,遇到类似情况不要轻易上当,应及时报警。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49919条
评论211209条
评论141451条
评论104642条
评论99835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第三方登录
抢红包银行卡的钱却被偷没了?如何辨别真假红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1 假冒支付宝的红包病毒 一旦安装了这些手机病毒,受害者就会看不到与支付有关的验证码短信。这些短信都被病毒程序偷偷拦截并转发到小偷手机号。 小编建议小伙伴们小心处理各种与抢红包有关的消息,特别需要警惕收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有效期、CVV码(信用卡背面末三位)的行为,不下载用途不明的手机程序。 现在还没到抢红包的高峰时期,霸哥已监测的数据表明,利用抢红包噱头传播手机病毒实施网络盗窃的钓鱼网站数量正在增加,除夕之后类似的网络盗窃可能会迅速增长。 正常的抢红包分享活动并不会索取网友详细的个人信息与银行卡信息,更不需要下载任何手机软件,网友可以通过这个特点区别真假。安全专家建议网友安装手机杀毒软件拦截可能的危险,当杀毒软件报警时,应果断卸载危险应用。
※若想获取更多数码资讯,请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吧→zdnrx12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手机抢红包 银行卡被转走1万_新浪新闻
  原标题:手机抢红包 银行卡被转走1万  记者 蒋炀
  如果看到有人在微信里发“红包”,你会不会随手就直接点开呢?当心了!没准儿这当中就隐藏诈骗陷阱。微信“红包”原本是亲朋好友之间增进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如今却被不法之徒利用,成为实施诈骗的新手段。
  家住永川的姑娘小陈经常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几天前,她的一名微信好友给她发来一个红包,红包还包含“开抢500元代金券”的链接。小陈点击链接,发现自己竟抢到了“500元代金券”的头等奖,立即喜滋滋地点击指定网址领奖,并输入了身份证、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一大堆个人信息。输完信息后,对方还要求她扫描一个二维码。虽有些犹豫,但她想到是朋友发来,还是决定扫码。扫完码刚几分钟,她就收到一条银行短信,银行卡里被转走了1万元。
  看到短信,小陈心里一紧,立即打电话向朋友核实情况,朋友告诉她微信号被盗了。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她立即拨打电话报警。经公安机关检测,她扫描的二维码里藏有木马程序。嫌疑人利用木马程序窃取了她的个人信息,又通过木马转发她的支付验证短信,并盗刷了她1万元。
  “666”、“888”的红包基本是骗局
  这六种红包不能抢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法分子很容易在微信等APP互动界面中嵌入钓鱼网址,一旦用户打开链接,其个人信息便被盗取。微信红包更会被众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人会潜藏在人数较多的微信群或朋友圈中,通过分发嵌入钓鱼网站、木马程序下载地址的红包,盗取用户信息,甚至控制用户手机。
  1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而事实上,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零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2分享链接抢红包系欺诈。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的情况。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3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体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元,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4高额红包不可信。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骗局。
  5警惕“AA红包”骗局。有一种“AA红包”也要警惕,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微信红包有自己的专属橙红色界面,不需要进入AA收款界面;另外,用户收红包根本不需要输入密码,点击领取就能存入微信零钱包。
  6拆红包输密码恐有诈。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假红包。真正的微信红包在收的时候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因此,切勿轻易点击微信群中来历不明的红包、优惠券等,以免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农村单身人群的种类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贫困单身,这种贫困一方面是自身因文化水平,家庭经济能力等问题造成,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域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地区寻求致富出路,但并未取得满意的成效。
岳丈落马,女婿被查,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在一起。曾经被扭曲的权力生态,正渐次收进制度的笼子。然而损失已然,已经无法挽回。
有太多“门当户对”的爱情关系并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相对于自由地相爱的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关系,不自由的“门当户对”其实更不堪。
创业成功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万一你在创业的过程中失败了,不要丢弃自己的梦想,爬起来继续做。王石去看褚时健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高下,不是看他成功还是失败,而是看他失败以后的反弹力。”我绑定银行卡后,怎么发红包都是用银行卡的钱,怎么用不了抢红包的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抢红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