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大学生购房补贴掌手现在穷人有二万钱 补贴我为什么没有

林毅夫给穷人指条明路没有错|林毅夫|存钱|穷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林毅夫给穷人指条明路没有错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梁海明&
  声誉一向很好的前世行副总裁林毅夫,突然成了不少人批评的对象。原因之一包括他曾声称“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批评者指责他误导民众,并质问“穷人不存钱又能干什么?”
前世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林毅夫
  我并非林毅夫的拥趸,与他也并不认识,只不过我们都在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开有专栏。但平心而论,林毅夫有关“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的观点并没有错,是苦口良药。
  而且,他(新浪财经专栏林毅夫)数年前以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说出这个观点,应该并非是针对中国民众,而是全球的普遍情况,外界对他的指责,实际上是由于对环球商业银行运作系统的不了解。
  其一,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自己并不受益,反而受害。
  很多读者可能不清楚,存款准备金制度很多时候其实是让“商业银行合法地造钱”。在这里给读者列举个例子,相信能让读者更理解这句话。
  例如众多穷人们在商业银行存款了10亿元,假如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有10%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余90%可以用于放贷的话,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存款准备金率是表示商业银行只能借出9亿元,保留1亿元。事实上,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商业银行借出的钱可以多次循环,最终银行借出去的钱可以是数十亿,甚至是可以借出90亿元,保留这10亿元,两者总数是100亿元,10亿元正好是100亿元的10%。
  也就是说,穷人有1万元的存款,只能开出1万元的支票,但收取1万元的存款之后,商业银行却可以循环释放出数倍的资金,穷人们要扩大财富,就必须辛勤工作、省吃俭用,但商业银行却可以不劳而获轻松放大财富。因此,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受益的并非穷人,而是银行。而且,越多往银行存钱,越会对穷人带来伤害。
  这是由于穷人对银行运作体系的不了解,使得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轻而易举地凭空造钱,钱的价值因为造钱增加而被稀释,购买力就会下降,这用大家都明白的话说,那就是物价上涨了,穷人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在物价上涨下,虽然穷人受损,但富人和大企业却能得益。因为与穷人并无多少资产不同,富人和企业有各种庞大的投资,在温和的通胀下,他们的资产都能受益、价格出现上涨,令富人的财富增加。
  对于商业银行这种疯狂造钱行为,美国穷人曾反抗过。在1969年,美国明尼苏达州法院曾审理过一宗非常轰动的案件,当地一个名为杰逻姆?戴利的民众,向法院起诉贷款给他购房,现在要强制没收他房子的银行,起诉理由是抵押合约需要他和银行都能提供财产的合法形式作为交换,也就是法律上的“对价”。
  杰逻姆?戴利认为抵押合约是基于某种“对价”形式交易而签订的,但由于商业银行贷款给他的钱是凭空造出来的钱,并不合法,因此他认为商业银行无权没收他的房子。最后法院判杰逻姆?戴利胜诉,说明了该法院认同银行借贷给民众的钱并不合法。
  此外,如果穷人过多存钱给银行,将导致资金过度储蓄,消费减少,市场需求因此疲软,会冲击经济的表现。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穷人把钱用于投资、进修,可能比单纯把钱存入银行更好。
  其二,银行过多贷款给富人和大企业,会造成严重的资源不平衡,经济繁荣只是临时借来的,泡沫终究将破,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那就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银行吸收穷人存款,再大量造钱之后,通过极低利率的优惠,吸引富人和大企业贷款,为银行增加利润。
  面对银行这些“便宜钱”的“补贴”,富人和大企业不借白不借,有一句话读者可能都听说过:“借1亿元,富人帮银行打工;借100亿元,银行帮富人打工。”一旦借款的富人和大企业经营不善、债务大增,以致无法负荷,就容易引发违约,提供贷款的银行资产负债率将大增,容易令金融系统爆发风险。
  即使没有出现债务问题,富人、大企业向银行大幅贷款,疯狂扩展并不会令经济赢得真正的兴旺繁荣,那些钱只是创造了虚假的浮华,不过是将未来偷渡到现在。这样的“未来”很可能只是一瞬即逝的浮光虚华,并非真正的未来,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详见林毅夫新浪财经专栏《》)中国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计划,就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少尾大不掉的后遗症。
  更严重的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银行贷款给富人、大企业这个问题,容易发现西方现代货币理论实际上是“温水煮青蛙”,会慢慢将一国经济推向崩溃。
  自从欧洲金融学家约翰?劳(John Law)在他的著作《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Money and Trade Considered: A Proposal for Supplying the Nation with Money”)中,强调增加货币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对国民经济百利而无一害,提出“没有货币,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动员人民、改进产品、促进制造业和贸易”之后,无论是凯恩斯(John Keynes),还是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这些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们的货币理论无一不是受到约翰?劳的影响、启迪。
  他们核心理论的基础,实际上是把财富等同于货币,国家的富裕在于增加货币供应,颠倒了财富的本质是商品物质的生产力,货币只是反映经济逻辑。事实胜于雄辩,约翰?劳的这套理论,炮制了“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导致18世纪的法国经济全面崩溃。西方现代货币理论,也导致了近年来欧美爆发债务危机以及出现环球金融海啸。(详见林毅夫新浪财经专栏《》)
  看到这,读者们应该都明白了,其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货币信贷领域,提出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八个字方针,不再疯狂印钱、推出宽松货币政策的用意也就在此。如果中国继续走欧美疯狂印钱之路,不日将重蹈欧美覆辙。
  那么,请读者告诉我,林毅夫的话错了吗?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研究员,著有《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香港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研究员,著有《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别说所谓“穷人原罪“:那是因为你没穷过你不懂__理财频道 - 融360
别说所谓“穷人原罪“:那是因为你没穷过你不懂
别说所谓“穷人原罪“:那是因为你没穷过你不懂
周围常常听到有人持有这么个论调: 我们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的税去养群人,那些穷人自己懒,所以穷,却要我们负担。凭什么?
  周围常常听到有人持有这么个论调:
  &我们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的税去养群人,那些穷人自己懒,所以穷,却要我们负担。凭什么?你弱你有理咯?&
  而在号称&中产阶级聚集地&的知乎,前两天也有人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我当时的回答是: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从小富裕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现在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只有出生贫寒的人才知道一个好的家庭究竟有多么重要。
  先说两个故事。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他辛苦工作,任劳任怨,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这两个故事,前一个傻,后一个坏。&为何不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这一问题就兼有前者的傻劲和后者的坏劲。
  它不仅把穷人之所以穷完全归结于穷人不努力不上进,是活该,而且认为只要取消了对穷人的补贴,穷人就会上进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为之提高。
  我想,他们大概是把自己当成奴隶主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喜欢标榜自己的痛苦。
  比如说早上七点钟起床去上班,晚上十点才回家,比如说为了考研笔记做了整整一抽屉,一大早去图书馆占座,把真题集一页页翻过去,唰,唰。
  可是他们困了可以靠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饿了可以去学校食堂吃一顿再回来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书桌里,电脑前,做着和书籍有关的事情。
  这就叫努力,这就叫痛苦了吗?
  太原富士康的流水线员工忙的时候每个小时要加工900个产品,平均每个产品的加工时间不能超过4秒,整整十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每一秒钟都必须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机械又重复的工作。很多员工承认,&感觉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他们不会离开,因为他们知道,富士康就是流水线工厂中的麦肯锡,离开了这里,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了。几十米之隔的富士康保安常常羡慕地看着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去做工人,但因为犯错太多,只能来做保安。
  2011年,一个普通的富士康工人如果一天只工作10个小时,那么他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1800元。所以他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一百元左右的报酬,大致等于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实习生每天的报酬。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服务。他们为登山者背负行李辎重,遇到危险的难以翻越的障碍搭人墙让雇主通过。这样他们每年可以赚取4000美元的工资。为了这换算成人民币4万元不到的收入,许多夏尔巴人都死在了登顶珠峰服务的路上。
  &我的朋友和兄弟都死了,事实上最后能活下来都靠运气。&夏尔巴人巴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唯一赚钱的方法。&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他们上进呢?&
  你要知道,他们中的不少人,别说识字,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而你甚至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有的人可能每天都和中央领导一起去吃打卤面,有的人可能和正厅级干部说一句话就能回去吹上半年。
  这就叫阶层,代表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能触及的圈子完全不同。而以上三点,是影响赚钱的最大因素。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苦打拼,最后终于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拿到20万每年的税前薪水,却因为要还全家人为了供他上大学借的债,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不得不依然每天省吃俭用。而另一个富人子弟仅仅通过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时。
  这就是阶层。
  当你发现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公司上市董事,97年的时候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柳传志的父亲是人民银行,国贸委高层。王石岳父是广东省副省长时。
  你会感到这就是阶层。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一是因为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他们才像英国人一样意识到,贫穷离他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所以啊,救助穷人不但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救助我们自己。
  况且,真把无产者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以上是文章,以下是一些吐槽: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
  &你弱你有理&,&我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我为什么不帮助你&&我为什么不借给你钱&&我为什么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什么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每天每夜都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分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这些人我就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姓赵吗?
  如果不是。
  灰烬与尘埃又为什么要互相憎恨呢?
&&&&&& 想获取更多技能,可以到微信号:财秘(rong360licai)回复【7天】获取【7天升级达人】。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您的位置: &
脱贫攻坚心情说说 正文
脱贫攻坚心情说说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脱贫攻坚心情说说/p>立冬摄(人民视觉)不能简单以分数定贫困户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各地都出台了不同办法。去年底,广西对贫困户实行综合评分的办法进行识别,即对农户住房、家电、农机、机动车、饮水、用电、道路、健康、读书、劳动力、务工、土地、养殖、种植、加减分等18类近9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按分值从低到高确定贫困户。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工作组按照标准对全村每个农户进行入户评分识别,最终按照上级划定的分数线,63分以下的292个农户被确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名单公示、公告后,不但村民意见多,担任识别的工作队员也觉得单以分数确定贫困户不够科学,与其他村、镇的识别工作队员交流时,他们也多认为这种做法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63分分数线上下的农户难以说明谁更困难。比如,某户贫困户为62分,另一户与他家庭状况相似,仅是家中多了一台价值1000多元的小铁牛或电视机(该项加2分),就得到64分,被排除在贫困户之外,觉得很不公平。二是就住房而论,某户住的是砖瓦结构的房屋得12分,被列为贫困户;另一户借了数万元外债勉强建起水泥楼得18分,被排除在贫困户之外。虽然居住的条件不一样,但实际上后者的生活比前者更困难。三是从孩子就学的情况来看,评分标准分为无在校生的8分,有幼儿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的5分,有高中(中职)教育在校生的2分,有大专以上在校生的0分;同时,家庭有2个小孩在高中就读或有1个小孩在大专以上就读的减10分。识别时如果按指定的时间节点日,之前有孩子在读幼儿园和接受义务教育、高中(中职)、大专以上的,分别得分5、2、0分甚至减10分,而第二年才有孩子读幼儿园和接受义务教育、高中(中职)、大专以上的,得到的分数就要高一个档次,相差不到一年却不能列为贫困户。细微的差别,进不了贫困户档案,就意味着可能失去低保、大病救助、产业扶持等各种待遇,有孩子就学的就意味着难以得到寄宿生伙食补助、减免学费等扶助,这些家庭很容易成为潜在贫困户。看清了日后的利害关系,也难怪部分临近贫困分数线的农户“分分计较”,不惜隐瞒财产,不断要求识别工作队去复核了。说实话,我作为识别工作组长,有时对家庭相对较困难的农户特别是有孩子将要读高中、大学的,也是有可能打低分的尽量给打低分,让他们进入贫困户档案。但这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我认为,应该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除了每年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一次复查,把应脱贫的(比如原有孩子在大学就读造成因学致贫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即视为脱贫)、已脱贫的剔除出来;原来不是贫困户的,可以申请进行贫困户识别,把确实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的,纳入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如此,才能做到扶贫精准,减少在扶贫工作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广西藤县 何杰锋精准扶贫勿忘散居贫困户在精准扶贫中,有的地方对贫困县、乡、村的整个脱贫摘帽十分重视,扶贫资金只盯着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对非贫困县、乡、村的散在的贫困人口却重视不够,让事实上存在的贫困户被整县、乡、村脱贫工作所淹没。实际上,散在的贫困人口并非少数。如,重庆市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底实现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越过扶贫标准线,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据该市扶贫办统计,该市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有个区不是贫困区,也没有贫困村,但全区现有农村建卡贫困户共1471户,4331人,均分散在各行政村中。但在扶贫工作中,部分区县把扶贫攻坚工作力量和各类帮扶资金都重点投向贫困村,对散居在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却重视不够。这种倾向值得重视。在做好整村脱贫的同时,也应加大对非贫困县、乡、村贫困人口帮扶和政策落实力度,不能让一个贫困户被落下。重庆 赵宾“造盆景”式扶贫与考核不科学有关如今,一些地方扶贫工作重“面子工程”、轻惠民实效,把资金集中投到少数几个点上,挑领导容易看得见的地方扶贫。这样的做法被群众称为“做花瓶”“造盆景”。分析“造盆景”现象的原因,固然与地方扶贫人员作风浮夸、不重实效有关,也与扶贫考核制度与做法有关。一些考核组成员或视察领导在对扶贫工作考核时未从严、从实考核,走马观花,或只重视上报的统计数字;有些上级希望扶贫工作立马出成绩、见成效,这本来就是不现实的。各地各村包括每个贫困户的贫困情况各不相同,扶贫力量、资金、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考核标准不合实际、不科学,就只能迫使各地为通过考核而做表面文章甚至作假。“造盆景”式扶贫与“精准扶贫”南辕北辙。杜绝“造盆景”现象,不仅要改变地方的政绩观念、工作作风,还要施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注重实际,倾听民声,重视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评价。河南正阳县 王树恒扶贫示范园不能一建了之近日,我路经某县一乡村时,发现几年前大张旗鼓设立的扶贫项目“某某山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如今已成明日黄花,一点也看不出往日的影子。一些村民说,如此扶贫项目示范作用不大,还不如不建。我听了觉得颇有道理。近年来,各地为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扶贫项目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纷纷建设了一大批扶贫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园,许多扶贫项目示范园无论从规模、标准还是功能上,都具有相当水平。但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其对推动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许多地方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往往是一建了之。对此,村民怨言很多。我以为,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站、推广点和创新基地,理应起到“示范”作用。首先,要承担起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的任务,包括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其次,要肩负起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任。产业升级换代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农业科技示范园在这方面应大有作为。第三,要肩负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示范园既是一个农业产业实体,又是一个农民培训基地。注重产业培育而不注重农民技术培训,示范园就失去示范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社会功能。各地的扶贫、发改、农业科技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扶贫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切莫只建而不“示范”。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姚启超扶贫移民搬迁需“搬扶相济”近日,笔者走进江西省南城县龙湖镇竺油村东坑村小组,看到村中道路整齐划一,新农宅鳞次栉比。“从山上搬下来后,我们生活条件好了,致富信息畅通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程应寿向笔者介绍说。这些年,各地像东坑村小组这样,按照“迁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总体要求,本着政府积极组织、群众主动参与的原则,对因资源、交通等硬件条件限制无法就地脱贫的群众进行扶贫移民搬迁,取得一定成效。可是,移民搬迁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移民建房补贴标准太低。随着近十年来物价的上涨,群众建房成本不断提高,移民户自筹资金的数量不断增加,负担越来越重。一些特困家庭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所限,难以实现搬迁。二是移民集中安置小区配套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许多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移民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移民搬迁入住后的生产生活。三是移民后续管理扶持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实现移民“稳得住、富得起”目标上投入不够。目前几乎所有的资金、工作精力都集中在搬迁上,而对如何通过产业扶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式来帮助移民户增收致富,办法不多。为此,扶贫移民搬迁需“搬扶相济”。首先,应把扶贫移民搬迁规划纳入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安置点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统筹下达安置点住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教育卫生、农村电力等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投入问题。其次,要建立完善安置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移民户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同时要加大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移民户从事种养业的水平,帮助他们拓宽增收渠道。江西南城县 揭方晓 罗会明篇二:脱贫攻坚心情说说精准识别时,听到一位母亲在旁边悄悄叮嘱儿子。类似隐瞒家庭财产、收入的农户不在少数。&今年广西对贫困户实行综合评分的办法进行识别,即对农户住房、家电、农机、机动车、饮水、用电、道路、健康等18类近9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按分值从低到高确定贫困户,以防止“富人当选,穷人落选”。笔者负责的新庆镇均平村有37户瞒报了家庭成员拥有汽车、在外买房、开公司等大额财产情况。笔者复核一个农户时曾遇到这样奇怪的事情:该户三兄弟已经分户多年仍共住一栋楼房。原来入户评分时,三兄弟的财产都如实分别报告,分户进行评分识别;到入户复核时,其中的一个兄弟把摩托车、电冰箱等大宗财产推给另两个兄弟,以降低自家的评分分数。因为他有孩子正在读高中、大学,如果评上贫困户可以得到国家资助。另外,村里还有一农户已享受低保待遇,入户识别时得到的分数较高。他担心明年低保没自己的份,因而不断找工作队要求降低分数。&广西藤县& 何杰锋 &&&“我啥都不会,就靠一身力气”(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为准确核实贫困户实际情况,我到联系村核查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这个村是当地的移民新村,房子整齐划一,巷道宽敞明亮。一户人家院子很大,空旷的院内摆放着两个太阳灶,院墙上安装着一个标有“户户通”的电视接收器,屋脊上骑着一个红色边框的太阳能热水器。问村干部才知道,这些都是政府免费为每家每户提供的。&一进屋,寒气逼人。地上放着一个炉子,却没有生火。听见有人进屋,从厨房走出一位老太太,让我们坐,忙给我们倒水。我问家里其他成员,老太太用头示意了一下卧室,说两个儿子还在睡觉。我扫了一下手腕,快10点了。老太太接着说,两个儿子都没娶上媳妇,小儿子今年也过30了。在家不会种地,弟兄俩主要靠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冬天没事做整天在家闲待着。兄弟俩一前一后走出了卧室。他们长得很精干,就是因过度劳累皮肤显得粗老。我问他们今后靠什么发家致富,老大笑了笑说:“靠什么,我也不知道,就靠出苦力挣钱吧。”我问:“那你老了还能打工吗?”他又朝我笑了一下,没有开口。我问他:“政府给你家配套的日光温室怎么不经营啊?”他说:“不会种,去年种西红柿赔了。”我说:“每年乡村免费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班,有专门培训种植技术的,你参加过培训吗?”他又用微笑回答我。我转过头问老二:“你想过用贷款发家致富吗?”他说:“我不贷款,贷来不知道干什么,还要还利息呢。”我接着问:“你在外打工有技术吗,比如砖瓦工之类的。”他说:“我啥都不会,就靠一身力气。”&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农村除了一部分家里有残疾的、智障的、大病的特殊贫困户外,还有部分家庭的情况就像这户人家一样,今后家里发展什么产业、靠什么来致富,他们自己不清楚,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宁夏固原市& 蔡文刚& 《 人民日报 》( 日 20 版)&羊肠道”毁了村民致富路(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笔者老家在云南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干塘村布毛社,每次回老家都深切地感受路途的艰辛,最突出的是从村公所干塘村到老家布毛社的这段依然达不到国家5级标准的近7公里的山村路面,可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由于此路段缺乏经费年久失修,路面破烂不堪。有的路段因下雨被洪水冲得几乎看不到路面,有的因山体滑坡被堵塞,有的因河流涨水桥梁被冲毁,且道路两旁杂草丛生。长期如此,5米宽的路面变成了羊肠小道,只能摩托车通过,致富路名存实亡。&9年前,当地党政部门千方百计为村民先后盖了新房,解决了困扰村民吃水等老大难问题。为脱贫,有的农户搞起了养牛、养鸡、养猪以及种核桃、咖啡等生态种养殖业。当时村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于是,有的家庭购买了农用车辆、面包车等运输工具。然而,由于交通运输困难,直接挫伤了村民发展生态种养殖绿色农副产品的积极性。如今,村民们只得将以前购的运输车辆又卖了,出去打工,本来能很好发展生态种养殖业优势的绿色村庄变成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村。&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这阻碍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的道路问题。云南昆明市 谢光平&“大事”没干成加重贫困(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老家村子里原来有两户比较典型的贫困家庭。贫困户大刚因为供两个儿子读书、上大学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贫困户宏喜从小患了疾病后脑子不太健全,妻子腿脚还有些残疾,加上父母早逝又没有子女,日子过得很清贫。&2007年镇里为该村几户特困户带来了新的扶贫政策,每户可自由选择帮扶方式,一是由镇政府免费提供1公3母种羊,并提供3年的基础饲料,3年后返还种羊。二是发放一次性补贴同时可以享受无息贷款。亲友们根据宏喜的现状帮助他选择了种羊方式,而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大刚选择了一次性补贴并贷了两万元的无息贷款。&经过几年的努力,宏喜家的羊已发展到120多只,每年卖羊羔和羊毛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加上10多亩地种粮的收入,宏喜家已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好日子。&大刚却没有这么幸运。拿到补贴和贷款后,他选择了大干一场,开了一个草帘加工厂,主要是为周围红砖厂提供草帘子。开始销路还好,后来他盲目扩大生产,加上红砖销售市场低迷,最后断了销路入不敷出,厂子开了不到3年就关闭了。家里人都劝大刚别再干“大事”了,养些羊或者在种田上想想办法。他不服,又四处贷款干起了开出租车的行当,风里来雨里去,勉强维持生活,直到今天不但没有脱贫,反而又增加了新的债务。内蒙古乌兰浩特市 贾振&&致读者&2016,我们又见面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携手走过,“读者来信”,1766期,是编读之间信念、坚守、合作的见证。&回刚过去的2015年,“读者来信”舆论监督的足迹清晰而坚定:“关注法治进程中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活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何时办事不求人”等几个系列报道,关注社会难题,直面民生困扰,找成因,寻良策,不仅使读者的声音、记者的调查、编辑的言论得以传播,也促使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追债20年的项目经理李立胜获得了法院早已判决的115万元国家赔偿,使农民工拿到所欠工资;四川合江的几个被政府强行禁航的长江渡口开渡复航,两岸民众不用再绕道而行;困扰天津丽苑彩丽园小区居民的“半夜鸡叫”已然消声;在南京一所名牌大学就读的学生拿到了迟迟不发的学生证;一年多核准文件投递无门的河北唐山滦南县祥云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唐山的风力发电项目正在落地……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汇聚共识,是解决问题的力量。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任重而道远。2016年,期待你我更加坚定地携手前行,不辱使命。&&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心里话韦店集村为何应富未富(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时圣宇&&韦店集村,位于河南省东部的虞城县稍岗镇,一个在中原地区极为典型又非常普通的贫困村。2015年8月,我从北京来到这里任职村“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初入韦店集村,弯曲的道路上坑坑洼洼,天爷庙的屋顶长满了杂草,破败的迹象映入眼帘。韦店集村共有495户,人口2160人,其中贫困户有134户,贫困人口470人,全村人均年收入尚不及2800元。&想搞些产业,但是一想到这座桥,便打消了念头&区域地理位置上的韦店集村,紧邻G310国道,交通优势明显。然而,长期以来应富而未富,也佐证了这将是扶贫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路就是韦店集村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虽紧邻G310国道,但连接G310和过村的主要道路却坑坑洼洼,原先修的村村通公路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模样,三两步便是一个大坑。一条引黄工程的干渠济民沟穿村而过,将韦店集村的8个自然村分为南北两部分,仅有的一座大桥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所修,桥的护栏早已不见踪影,多处桥板发生断裂,行人和小车勉强通行,但大型车辆只能望而却步。据桥北的一些村民说,很多时候想搞些产业,但是一想到这座桥,便打消了念头。&韦店小学属于该村的村内小学,9月1号开学日的一早,我叫上村支书,一起到小学去看看。进学校转了一圈,眼珠也红了一圈,很明显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所有的教室窗户竟然没有一块玻璃是完整的,全部用破旧的塑料布代替,没有一个教室里面有电灯,有几间教室的屋脊上是漏雨留下的痕迹……硬件设施差成为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转离该校的学生家长都说“你看那学校破的!”&村干部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韦店集村的人才贫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一个坚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二是村内没有较强的致富带头人。&第一次给村班子和村民小组组长开会的时候,有几位村干部因年龄较大,开会讲话都很难听得清楚。村干部群体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期望这些老干部去为村子的发展谋一条新的出路基本不太现实。村班子成员老龄化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内能自主开展的事务很有限,大多都是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和协调处理矛盾纠纷,且村干部工资收入微薄,常常干得很辛苦却不讨好,很难吸引有活力的年轻人,正如村支书杜爱华所说“年轻人出去干一天活怎么也挣个二三百元,没人愿意来操这份心。”&一个村子能不能发展好,关键看有没有一个坚强的村班子,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头羊”。而像韦店集村这样的贫困村却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收入,村整体发展水平下降,越来越难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村班子,整个村子的发展也就很难由下坡路转向上坡路。&在农村,村民中间的榜样带动作用往往要大过任何政策和培训。一个村子如果能有几个致富带头人,脱贫往往就不会成为问题。而在韦店集村,却缺乏这样一个群体。&贷款,去哪找公职人员担保&在走访贫困户时,我来到农户张红宾家,他养了一辈子的羊,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一直想扩大规模却未能成行。张红宾给我算了个账,他现在养26只羊,在自家院子里就放得下。如果要扩大到100只就必须盖羊舍,买饲料机,这两项加在一起大概需要投入3万元,而他却一直没有这笔初始资金。“你为什么不贷款呢?”我问。“没有抵押和担保,银行不给咱贷。”张红宾养羊最多的时候就是50只。&一般发展一个成规模的养殖项目少则需要投入15万元左右,设施农业种植项目一般需要10万元左右。在韦店集村,好的农户估计有四五万元的存款,贫困户大都还欠着外债,没有贷款和资金的扶持很难让农民发展项目致富。&经了解,目前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政策与农村的贷款需求不适应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状。如农业银行针对农户的贷款都需要公职人员担保才能贷到,而能找到公职人员担保的农户少之又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除了公职人员担保以外,针对一年以上的养殖户也提供小额贷款。对于刚起步的农户,最需要贷款却无法贷到。这也是造成贫困户脱贫难的掣肘因素之一。(作者为河南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这块硬骨头该怎么啃(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②)时圣宇2016年01月&每个贫困家庭的背后,都带着些悲剧色彩&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我讲讲前段时间走访两个贫困户的例子。第一家的房子看起来还不错,二层小楼,宽敞的院子,可是一进屋内,空空如也,仅有的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还都破烂不堪……就在一个月前,他们家发生了不幸,丈夫去新疆喀什打工,给人家开大卡车,结果第一次出车就出了车祸,车毁人亡,留在家里的妻子要一个人抚养4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7岁,除了老大退学了,其余的都还在上学。家里因盖房子还欠着几万元的债。&第二个贫困户,一家有5口人,一对老伴儿,老头儿74岁,身体有慢性病,常年卧病在床;老太太61岁,身体还好些,还能做些活;老头的弟弟70岁,没结过婚,光棍汉, 一直都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前几天刚查出已身患癌症,难以治愈。还有一个已经失踪6年的儿子和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孙女。几间简陋的瓦房,屋内破败不堪。6年前,儿子因和妻子闹矛盾而离婚,随后便去浙江打工了,一去不回,也联系不上,两位老人天天担心,不知道儿子是死是活。本该承担起家庭重任的儿子失踪了,3个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一个常年卧病在床,一个身患癌症,出去看病,都是老太太骑着个三轮车,拉着两个老头子,一圈一圈地蹬……&其实,每个贫困家庭的背后,都带着些悲剧色彩。现在的韦店集村还有贫困户134户,贫困人口470人,其中因病致贫的26户,因学致贫的13户,缺乏劳动力的15户,缺资金和项目的32户,缺技术能力的38户,因意外事故造成贫困的有4户,其他6户,这其中还有不少属于原因交叉。&经过多年的扶贫和经济发展,现在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扶贫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对这些贫困户,有的只能给钱给物,有的不能给钱给物,还有的只给钱给物还不行……&怎样识别贫困户&在农村,识别出来真正的贫困户并不是那么的容易。首先,农民的收入并不像职工那样容易量化。农民今天干个这活儿可能挣个三五百元,明天倒腾些小买卖,又可能收入个四五百元,而且大多时候一边挣着一边花着,具体到某一户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很难计算。其次,农民房子建设的情况,也不能作为一个硬性的衡量标准,有的农户家因为孩子要婚娶,即使再穷也要借钱盖房子。我去过的好几家贫困户,房子盖得非常漂亮,但一进到屋子却空空荡荡,没什么东西。有的农户家房子虽然不太起眼,但家里面却有存款,日子过得比较宽裕。还有一种情况增加了精准识别的难度。随着国家对贫困人口的政策倾斜,一些并不是贫困户的家庭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便少报收入,主动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另外,村里面有些家庭,老两口,收入低,住的吃的穿的都不是太好,或许还有点儿老年病,但是他们的孩子比较多,孩子的家庭收入是不错的,只是没有尽心孝敬老人,老人也不愿意给孩子们添负担,就一个劲儿地找政府,希望获得照顾。像这样的情况也挺普遍,他们能不能划归到贫困户的行列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村在实施精准识别时,为了确保贫困户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除了申报、评议、公示等流程外,探索了一种三方认定的模式,即贫困户申报、贫困户邻居证明,村干部确认,签署三方协议书,然后再进行公示、建档立卡等流程,即通过“三方协议”的方式确认贫困户。&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最关键、最该重视的执行层就是村干部这个群体。村干部最了解村里面的情况,最了解谁家穷,谁家富,精准识别、精准扶贫都离不开他们。村干部认真负责,扶贫才可能精准。反之,扶贫的项目和举措可能会大打折扣。&“贫困户赔不起”是开展扶贫的现实困难&扶贫干部会遇到一个难题:要想让贫困村、贫困户致富,就必须发展农业项目产业,这就意味着必须融入市场,而进入市场赚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市场的风险,但是对于这些贫困户来说,却是赚得起赔不起。&在培育发展任何一个项目之前, 都必须得把销路和稳定利润的事情解决好,才敢让贫困户去干。就拿我们发展的蔬菜种植项目来说,就是与江苏省华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由华杰公司提供蔬菜苗和技术,并且包销,还要定好最低价格。只有能百分之百保证农民能挣钱的项目,才敢让农民去尝试,否则一旦赔了,那贫困户只会贫上加贫,也会打击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在市场各个经济主体中,农业项目的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比如养殖,除了要面临市场风险,还要面临防疫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就拿我们村开展的蛋鸭养殖项目来说,蛋鸭养殖是非常娇贵的,一不小心没照看好,冻着一点或者惊吓着一点,就会影响到蛋鸭的产蛋率,产蛋率不稳定就会直接影响到利润。加之这些小型的牲畜、禽类养殖又无法买保险,保险公司没有这一类险种。这些都是发展农业项目、开展扶贫工作中的现实困难。&(作者为河南省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 人民日报 》( 日 20 版)&&扶贫款跑冒滴漏,攻坚战还怎么打(金台视线?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③)&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安居梦的惠民工程,但危房改造资金指标却成了村干部手里的“香饽饽”,不给好处,贫困户就拿不到补助指标;不少扶贫资金是以村办项目的名义投放到村的,一些贫困村的村干部视扶贫资金为“唐僧肉”,在分配使用上越位、插手,想怎样分配就怎样分配;有些地方不是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而是一发了之,结果多年下来,贫困村面貌依旧;一些贫困村为了得到十几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上了几十万元的配套项目,结果外债越欠越多,越扶越贫……&今天,本版刊登的5封来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扶贫资金在实际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扶贫资金总量逐年增加,仅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数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00多亿元,加上其他方面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共达4000多亿元。扶贫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新修道路、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建园、建池、建家)、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搬迁安置移民、培植壮大产业等扶贫措施,一些地区摆脱了贫困,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贫困资金管理使用不当、跑冒滴漏问题始终存在着。扶贫资金的分配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同时,扶贫资金项目与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项目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扶贫资金的使用涉及所有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等。正是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分散、实施项目繁杂、使用面积广,监管难度大,加之一些项目安排及资金分配情况不公开,导致扶贫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中问题频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如2013年底,国家审计署对云南、贵州、广西等6省、区19个贫困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19个县普遍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如媒体报道,有的县挖空心思争戴“贫困帽”,因为戴上“贫困帽”每年就可获得数千万元的扶贫资金。但县领导不是用扶贫资金发展贫困乡村的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是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请客送礼甚至贪污挪用。&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是脱贫攻坚的“助推剂”。“十三五”期间,打响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央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还将大幅度增长。如果使用管理不科学,监管不到位,跑冒滴漏堵不住,扶贫款“打水漂”的问题就难以避免,“扶贫投入加上去,干部腐败倒下来”的现象还可能出现。因此,加强扶贫资金科学化、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势在必行,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从严查处。《 人民日报 》( 日&脱贫攻坚,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④)日&众所周知,眼下的脱贫攻坚战是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没有训练有素、能拼善战、勇于冲锋陷阵的队伍是不行的。要让数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足够的扶贫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扶贫资金就如同打仗的武器装备,装备再多再好,使用的人不行也是白搭。&那么,谁是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战役的一线主力军呢?村干部及对口、驻点干部无疑肩负重任。&精准扶贫,村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村干部对村里的情况、村民及其家庭的情况最熟悉、最了解,且掌握着村里诸多事务的“生杀大权”。从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到扶贫项目的确定及落实、扶贫款的分配使用、贫困户的兜底保障等,结果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干部负不负责、公不公正、实不实在、廉洁不廉洁。从今天的一些读者来信可以看出,村干部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搞花架子、以权谋私,会给扶贫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会给村民带来怎样的伤害。所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及督察,是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农村的贫困既与巨贪“苍蝇”的大量存在有关,也与村里缺少领头羊、村干部素质低下、村组织涣散有关。&多年来,对口、定点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派干部到贫困村驻点扶贫,成为贫困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助推力。去年5月,中组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3年多来,已有40多万人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选派“热爱农村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旨在改变贫困村“班子软弱、经济薄弱、基础脆弱”的“三弱”现状,推动精准扶贫。这种通过派年富力强的干部入乡驻村,在思想、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贫困村进行全面帮扶的举措,对打赢扶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因此,选派什么样的干部驻村十分关键。是想干事、能干事的,还是不情愿、无能力、混日子的,效果会大不一样。应该说,多年来,许多对口、驻点扶贫干部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有些驻点干部是人在心不在,有的甚至是心不在人也不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样的扶贫干部,怎么可能带领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怎么可能完成攻坚拔寨的任务?&对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我的一位被派赴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的年轻同事感触颇深。脱贫攻坚,千头万绪,大量繁琐的事务最终都要落到村干部身上。没有村干部包括驻村干部在一线冲锋陷阵、真抓实干,脱贫工作就会落空。所以,如何采取措施鼓励、吸引有志者担此重任,如何加强对基层扶贫工作的监督问责,已成当务之急。&&&扶贫看贵州:一个大棚为何让总书记停留20多分钟?&&&九丰产业园蔬菜大棚内部情景。&近日,“脱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一行到达贵州省遵义县,重走总书记去年6月16-18日考察扶贫工作路线,探究扶贫“贵州模式”细节。&在贫瘠的山地上发展起了大棚种植&家住贵州省遵义县花茂村的舒长英,在外打工已经20年了。2014年,借着参加女儿婚礼的时机,46岁的她回到家乡休息了几个月。&同年,来自山东的九丰农业集团入驻花茂村,舒长英家的一亩多田地经过流转,成了九丰集团6000平蔬菜育苗大棚的一部分。&舒长英和其他土地流转农户一起,成为了九丰的员工。在九丰产业园的生态餐厅,她当上了后勤服务员。&“其实挣得没在外面多,”虽然是以生态农业被扶贫代表的身份接受采访,她还是老实说,“在外面当服务员普通一个月都能挣三千多块钱,但九丰基地刚刚起来,客人还不是太多,我一个月只有保底工资1780元,加上包吃住。”&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高兴有个可以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当年为了供家里两个孩子读书,舒长英夫妻俩想尽办法在家里的一亩多薄田里折腾:种西瓜,卖不动,种烤烟,产量少。没有办法之下,夫妻双双到广东打工,让几个孩子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了留守儿童。&环顾四周,像舒长英这样被贫困逼出去打工的人家不在少数。贵州山水虽美,但却是全国唯一一个山地丘陵覆盖率超过95%的省份,连发展农业的平原都稀缺,更不用说次序往后排的第二三产业了。&提起这里种地的难度,九丰集团的人更有话要说。&“我们日从山东来的贵州,当时是毕节市织金县的县委书记把我们找过来的。到那一年的7月份,我们还种不出一棵菜。全死了,苗都出不了土。”九丰的宣传部长苏庆告诉记者。&山地农业的难度,九丰集团的人算是领教了。在昼夜温差极大、海拔高达1680米的织金县,曾经有来自贵州省农委的专家下了鉴定:这个地方几乎种不出大棚蔬菜。但九丰最后还是成功了。&“这边昼夜温差大,我们把原先白天种植的苗拿到晚上去育种,再用中午时间栽进地里。这边的土质也差,用牛耕不到超过20公分的深度下去,我们从山东拉来拖拉机,把50公分以下的土翻上来,把有机营养土摊进去,再翻一遍,用一年时间,终于改善土质,长出了蔬菜。”苏庆回忆说,“这账没法算,下了血本。”&2014年,九丰的大棚作为先进经验,被引进到了遵义花茂。一切以速战速决的节奏进行:5万亩地的园区,一个月内完成洽谈、签约、开工,当年年底,大棚就先期建成了。&这也是“十三五”期间脱贫任务最重的贵州省所要求的速度。副省长刘远坤近日明确表示,“大扶贫”是贵州最重要的两大十三五战略之一,493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底前要全部摘帽,意味着要举全省之力和资源去完成这个任务。&发挥示范效应&为农民植入现代农业的观念&日,习近平来到遵义调研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走进了九丰的高效农业智能温控大棚。&“总书记原定在里面呆8分钟,后来待了20多分钟。”苏庆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说的一句话: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据刘远坤介绍,贵州的脱贫方案把人群分为五部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生态农业,对应的就是这里的第一部分,这里的重点是,不能只“造血”,不“输血”,拔掉穷根才是根本目的。&“我们原本的技术是对内保留的,毕竟是企业,但从总书记说过那句话之后,就完全放开了。”苏庆说,“我们培训农民,教他们大棚种植,没有大棚条件的,也教他们露天种植怎么管理,怎么防病虫害,告诉他们:要让蔬菜给你赚钱,首先要给土地喂饱饭。全部用有机肥,每年两次土地改良,虽然投资大,但产量确实高。”&本地农民原本的思路是“望天收”,给他们植入现代农业的观念,很是费了一番工夫。这过程中,九丰大棚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我们做精准扶贫,前期会先宣讲,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怎么依靠土地,到我们园区来学了,就认真教。”苏庆介绍说,“我们还搞‘六个统一’,给老百姓吃定心丸。统一育苗,专门技术团队统一管理,统一配送肥料,统一收购,签一个市场保护价,如果烂市我们要按照8毛钱一斤来收购,统一包装,最后统一销售。”&这些都是九丰入驻花茂,跟遵义县政府所签协议的一部分。从九丰集团的角度来看,成本投入和责任负担无疑都很重,但苏庆说,农业是个长久可持续发展产业,整个园区需要8-10年才能回收成本,过程长效、可持续。“农业是一个产业链,从土地流转,到蔬菜种植,到蔬菜上市,到蔬菜深加工,到老百姓学习种植技术,它整个产业能够带动很多东西。”&“我们注册了‘黔九丰’的商标,现在在周边省市已经有一定影响力。我们还在寻求跟学校、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内部食堂蔬菜供应的合作,同时线上也在推广。”他介绍说,去年蔬菜销售收入有3700万,利润率近三分之一,园区观光旅游收入下半年已经达到170万,“还得感谢总书记,来了一趟,全国都知道了。”&舒长英的感受是,自己周围外出打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因为在家乡就可以找到工作,养活全家,跟亲人团聚。在孩子们都已成年的如今,她的新年愿望是:能够过个团圆年。&“1994年出去打工到现在,一共才只过了3个。”她说着,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背景:贵州扶贫重要手段----生态农业&据遵义县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介绍,枫香镇花茂村原来叫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之地。近年来,花茂村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培育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4个,推动农旅一体化,开办了42家乡村旅馆、10个农家乐,仅月,接待游客就达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60万元。&遵义县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当地2014年引进山东省寿光市九丰集团公司建设的,目前建成大棚近15万平方米,解决71人就近就业。园区目标是建成“蔬菜基地的‘心脏’,农民增收的保障,风险防范的屏障,城市餐桌的依仗”,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据县定指标体系监测,2015年花茂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07元,村级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贫困人口减少到165人,除去需要由政府“兜底”的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两无”人口140人外,剩余25人2016年可全部脱贫。&除花茂村外,贵州还有多个县乡政府利用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蔬菜大棚或种植基地等方式,结合扶贫补贴、贴息贷款等手段,帮助农民脱贫致富。&2014年,贵州全省共识别出贫困乡镇934个、贫困村9000个、贫困人口745万人。全省共派出1.159万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其中,新增扶贫种植产业超过300万亩,34个扶贫产业园区已完成投资106.2亿元。&2011年至2015年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减少到623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提高到5909元;25个县52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蔬菜大棚的观光区内有线上购物二维码,供游客即时下单。人民网记者 刘茸摄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为何都要“争当贫困户”&“不要说自己有电脑,到时政府会帮买。”这是笔者在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时,听到一位母亲在旁边悄悄叮嘱儿子。类似隐瞒家庭财产、收入的农户不在少数。&今年广西对贫困户实行综合评分的办法进行识别,即对农户住房、家电、农机、机动车、饮水、用电、道路、健康等18类近9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按分值从低到高确定贫困户,以防止“富人当选,穷人落选”。笔者负责的新庆镇均平村有37户瞒报了家庭成员拥有汽车、在外买房、开公司等大额财产情况。笔者复核一个农户时曾遇到这样奇怪的事情:该户三兄弟已经分户多年仍共住一栋楼房。原来入户评分时,三兄弟的财产都如实分别报告,分户进行评分识别;到入户复核时,其中的一个兄弟把摩托车、电冰箱等大宗财产推给另两个兄弟,以降低自家的评分分数。因为他有孩子正在读高中、大学,如果评上贫困户可以得到国家资助。另外,村里还有一农户已享受低保待遇,入户识别时得到的分数较高。他担心明年低保没自己的份,因而不断找工作队要求降低分数。&广西藤县& 何杰锋 &&&“我啥都不会,就靠一身力气”(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为准确核实贫困户实际情况,我到联系村核查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这个村是当地的移民新村,房子整齐划一,巷道宽敞明亮。一户人家院子很大,空旷的院内摆放着两个太阳灶,院墙上安装着一个标有“户户通”的电视接收器,屋脊上骑着一个红色边框的太阳能热水器。问村干部才知道,这些都是政府免费为每家每户提供的。&一进屋,寒气逼人。地上放着一个炉子,却没有生火。听见有人进屋,从厨房走出一位老太太,让我们坐,忙给我们倒水。我问家里其他成员,老太太用头示意了一下卧室,说两个儿子还在睡觉。我扫了一下手腕,快10点了。老太太接着说,两个儿子都没娶上媳妇,小儿子今年也过30了。在家不会种地,弟兄俩主要靠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冬天没事做整天在家闲待着。兄弟俩一前一后走出了卧室。他们长得很精干,就是因过度劳累皮肤显得粗老。我问他们今后靠什么发家致富,老大笑了笑说:“靠什么,我也不知道,就靠出苦力挣钱吧。”我问:“那你老了还能打工吗?”他又朝我笑了一下,没有开口。我问他:“政府给你家配套的日光温室怎么不经营啊?”他说:“不会种,去年种西红柿赔了。”我说:“每年乡村免费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班,有专门培训种植技术的,你参加过培训吗?”他又用微笑回答我。我转过头问老二:“你想过用贷款发家致富吗?”他说:“我不贷款,贷来不知道干什么,还要还利息呢。”我接着问:“你在外打工有技术吗,比如砖瓦工之类的。”他说:“我啥都不会,就靠一身力气。”&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农村除了一部分家里有残疾的、智障的、大病的特殊贫困户外,还有部分家庭的情况就像这户人家一样,今后家里发展什么产业、靠什么来致富,他们自己不清楚,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宁夏固原市& 蔡文刚& 《 人民日报 》( 日 20 版)&羊肠道”毁了村民致富路(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笔者老家在云南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干塘村布毛社,每次回老家都深切地感受路途的艰辛,最突出的是从村公所干塘村到老家布毛社的这段依然达不到国家5级标准的近7公里的山村路面,可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由于此路段缺乏经费年久失修,路面破烂不堪。有的路段因下雨被洪水冲得几乎看不到路面,有的因山体滑坡被堵塞,有的因河流涨水桥梁被冲毁,且道路两旁杂草丛生。长期如此,5米宽的路面变成了羊肠小道,只能摩托车通过,致富路名存实亡。&9年前,当地党政部门千方百计为村民先后盖了新房,解决了困扰村民吃水等老大难问题。为脱贫,有的农户搞起了养牛、养鸡、养猪以及种核桃、咖啡等生态种养殖业。当时村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于是,有的家庭购买了农用车辆、面包车等运输工具。然而,由于交通运输困难,直接挫伤了村民发展生态种养殖绿色农副产品的积极性。如今,村民们只得将以前购的运输车辆又卖了,出去打工,本来能很好发展生态种养殖业优势的绿色村庄变成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村。&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这阻碍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的道路问题。云南昆明市 谢光平&“大事”没干成加重贫困(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老家村子里原来有两户比较典型的贫困家庭。贫困户大刚因为供两个儿子读书、上大学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贫困户宏喜从小患了疾病后脑子不太健全,妻子腿脚还有些残疾,加上父母早逝又没有子女,日子过得很清贫。&2007年镇里为该村几户特困户带来了新的扶贫政策,每户可自由选择帮扶方式,一是由镇政府免费提供1公3母种羊,并提供3年的基础饲料,3年后返还种羊。二是发放一次性补贴同时可以享受无息贷款。亲友们根据宏喜的现状帮助他选择了种羊方式,而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大刚选择了一次性补贴并贷了两万元的无息贷款。&经过几年的努力,宏喜家的羊已发展到120多只,每年卖羊羔和羊毛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加上10多亩地种粮的收入,宏喜家已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好日子。&大刚却没有这么幸运。拿到补贴和贷款后,他选择了大干一场,开了一个草帘加工厂,主要是为周围红砖厂提供草帘子。开始销路还好,后来他盲目扩大生产,加上红砖销售市场低迷,最后断了销路入不敷出,厂子开了不到3年就关闭了。家里人都劝大刚别再干“大事”了,养些羊或者在种田上想想办法。他不服,又四处贷款干起了开出租车的行当,风里来雨里去,勉强维持生活,直到今天不但没有脱贫,反而又增加了新的债务。内蒙古乌兰浩特市 贾振&&致读者&2016,我们又见面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携手走过,“读者来信”,1766期,是编读之间信念、坚守、合作的见证。&回刚过去的2015年,“读者来信”舆论监督的足迹清晰而坚定:“关注法治进程中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活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何时办事不求人”等几个系列报道,关注社会难题,直面民生困扰,找成因,寻良策,不仅使读者的声音、记者的调查、编辑的言论得以传播,也促使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追债20年的项目经理李立胜获得了法院早已判决的115万元国家赔偿,使农民工拿到所欠工资;四川合江的几个被政府强行禁航的长江渡口开渡复航,两岸民众不用再绕道而行;困扰天津丽苑彩丽园小区居民的“半夜鸡叫”已然消声;在南京一所名牌大学就读的学生拿到了迟迟不发的学生证;一年多核准文件投递无门的河北唐山滦南县祥云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唐山的风力发电项目正在落地……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汇聚共识,是解决问题的力量。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任重而道远。2016年,期待你我更加坚定地携手前行,不辱使命。&&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心里话韦店集村为何应富未富(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时圣宇&&韦店集村,位于河南省东部的虞城县稍岗镇,一个在中原地区极为典型又非常普通的贫困村。2015年8月,我从北京来到这里任职村“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初入韦店集村,弯曲的道路上坑坑洼洼,天爷庙的屋顶长满了杂草,破败的迹象映入眼帘。韦店集村共有495户,人口2160人,其中贫困户有134户,贫困人口470人,全村人均年收入尚不及2800元。&想搞些产业,但是一想到这座桥,便打消了念头&区域地理位置上的韦店集村,紧邻G310国道,交通优势明显。然而,长期以来应富而未富,也佐证了这将是扶贫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路就是韦店集村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虽紧邻G310国道,但连接G310和过村的主要道路却坑坑洼洼,原先修的村村通公路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模样,三两步便是一个大坑。一条引黄工程的干渠济民沟穿村而过,将韦店集村的8个自然村分为南北两部分,仅有的一座大桥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所修,桥的护栏早已不见踪影,多处桥板发生断裂,行人和小车勉强通行,但大型车辆只能望而却步。据桥北的一些村民说,很多时候想搞些产业,但是一想到这座桥,便打消了念头。&韦店小学属于该村的村内小学,9月1号开学日的一早,我叫上村支书,一起到小学去看看。进学校转了一圈,眼珠也红了一圈,很明显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所有的教室窗户竟然没有一块玻璃是完整的,全部用破旧的塑料布代替,没有一个教室里面有电灯,有几间教室的屋脊上是漏雨留下的痕迹……硬件设施差成为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转离该校的学生家长都说“你看那学校破的!”&村干部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韦店集村的人才贫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一个坚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二是村内没有较强的致富带头人。&第一次给村班子和村民小组组长开会的时候,有几位村干部因年龄较大,开会讲话都很难听得清楚。村干部群体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期望这些老干部去为村子的发展谋一条新的出路基本不太现实。村班子成员老龄化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内能自主开展的事务很有限,大多都是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和协调处理矛盾纠纷,且村干部工资收入微薄,常常干得很辛苦却不讨好,很难吸引有活力的年轻人,正如村支书杜爱华所说“年轻人出去干一天活怎么也挣个二三百元,没人愿意来操这份心。”&一个村子能不能发展好,关键看有没有一个坚强的村班子,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头羊”。而像韦店集村这样的贫困村却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收入,村整体发展水平下降,越来越难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村班子,整个村子的发展也就很难由下坡路转向上坡路。&在农村,村民中间的榜样带动作用往往要大过任何政策和培训。一个村子如果能有几个致富带头人,脱贫往往就不会成为问题。而在韦店集村,却缺乏这样一个群体。&贷款,去哪找公职人员担保&在走访贫困户时,我来到农户张红宾家,他养了一辈子的羊,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一直想扩大规模却未能成行。张红宾给我算了个账,他现在养26只羊,在自家院子里就放得下。如果要扩大到100只就必须盖羊舍,买饲料机,这两项加在一起大概需要投入3万元,而他却一直没有这笔初始资金。“你为什么不贷款呢?”我问。“没有抵押和担保,银行不给咱贷。”张红宾养羊最多的时候就是50只。&一般发展一个成规模的养殖项目少则需要投入15万元左右,设施农业种植项目一般需要10万元左右。在韦店集村,好的农户估计有四五万元的存款,贫困户大都还欠着外债,没有贷款和资金的扶持很难让农民发展项目致富。&经了解,目前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政策与农村的贷款需求不适应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状。如农业银行针对农户的贷款都需要公职人员担保才能贷到,而能找到公职人员担保的农户少之又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除了公职人员担保以外,针对一年以上的养殖户也提供小额贷款。对于刚起步的农户,最需要贷款却无法贷到。这也是造成贫困户脱贫难的掣肘因素之一。(作者为河南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这块硬骨头该怎么啃(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②)时圣宇2016年01月&每个贫困家庭的背后,都带着些悲剧色彩&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我讲讲前段时间走访两个贫困户的例子。第一家的房子看起来还不错,二层小楼,宽敞的院子,可是一进屋内,空空如也,仅有的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还都破烂不堪……就在一个月前,他们家发生了不幸,丈夫去新疆喀什打工,给人家开大卡车,结果第一次出车就出了车祸,车毁人亡,留在家里的妻子要一个人抚养4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7岁,除了老大退学了,其余的都还在上学。家里因盖房子还欠着几万元的债。&第二个贫困户,一家有5口人,一对老伴儿,老头儿74岁,身体有慢性病,常年卧病在床;老太太61岁,身体还好些,还能做些活;老头的弟弟70岁,没结过婚,光棍汉, 一直都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前几天刚查出已身患癌症,难以治愈。还有一个已经失踪6年的儿子和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孙女。几间简陋的瓦房,屋内破败不堪。6年前,儿子因和妻子闹矛盾而离婚,随后便去浙江打工了,一去不回,也联系不上,两位老人天天担心,不知道儿子是死是活。本该承担起家庭重任的儿子失踪了,3个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一个常年卧病在床,一个身患癌症,出去看病,都是老太太骑着个三轮车,拉着两个老头子,一圈一圈地蹬……&其实,每个贫困家庭的背后,都带着些悲剧色彩。现在的韦店集村还有贫困户134户,贫困人口470人,其中因病致贫的26户,因学致贫的13户,缺乏劳动力的15户,缺资金和项目的32户,缺技术能力的38户,因意外事故造成贫困的有4户,其他6户,这其中还有不少属于原因交叉。&经过多年的扶贫和经济发展,现在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扶贫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对这些贫困户,有的只能给钱给物,有的不能给钱给物,还有的只给钱给物还不行……&怎样识别贫困户&在农村,识别出来真正的贫困户并不是那么的容易。首先,农民的收入并不像职工那样容易量化。农民今天干个这活儿可能挣个三五百元,明天倒腾些小买卖,又可能收入个四五百元,而且大多时候一边挣着一边花着,具体到某一户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很难计算。其次,农民房子建设的情况,也不能作为一个硬性的衡量标准,有的农户家因为孩子要婚娶,即使再穷也要借钱盖房子。我去过的好几家贫困户,房子盖得非常漂亮,但一进到屋子却空空荡荡,没什么东西。有的农户家房子虽然不太起眼,但家里面却有存款,日子过得比较宽裕。还有一种情况增加了精准识别的难度。随着国家对贫困人口的政策倾斜,一些并不是贫困户的家庭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便少报收入,主动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另外,村里面有些家庭,老两口,收入低,住的吃的穿的都不是太好,或许还有点儿老年病,但是他们的孩子比较多,孩子的家庭收入是不错的,只是没有尽心孝敬老人,老人也不愿意给孩子们添负担,就一个劲儿地找政府,希望获得照顾。像这样的情况也挺普遍,他们能不能划归到贫困户的行列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村在实施精准识别时,为了确保贫困户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除了申报、评议、公示等流程外,探索了一种三方认定的模式,即贫困户申报、贫困户邻居证明,村干部确认,签署三方协议书,然后再进行公示、建档立卡等流程,即通过“三方协议”的方式确认贫困户。&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最关键、最该重视的执行层就是村干部这个群体。村干部最了解村里面的情况,最了解谁家穷,谁家富,精准识别、精准扶贫都离不开他们。村干部认真负责,扶贫才可能精准。反之,扶贫的项目和举措可能会大打折扣。&“贫困户赔不起”是开展扶贫的现实困难&扶贫干部会遇到一个难题:要想让贫困村、贫困户致富,就必须发展农业项目产业,这就意味着必须融入市场,而进入市场赚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市场的风险,但是对于这些贫困户来说,却是赚得起赔不起。&在培育发展任何一个项目之前, 都必须得把销路和稳定利润的事情解决好,才敢让贫困户去干。就拿我们发展的蔬菜种植项目来说,就是与江苏省华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由华杰公司提供蔬菜苗和技术,并且包销,还要定好最低价格。只有能百分之百保证农民能挣钱的项目,才敢让农民去尝试,否则一旦赔了,那贫困户只会贫上加贫,也会打击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在市场各个经济主体中,农业项目的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比如养殖,除了要面临市场风险,还要面临防疫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就拿我们村开展的蛋鸭养殖项目来说,蛋鸭养殖是非常娇贵的,一不小心没照看好,冻着一点或者惊吓着一点,就会影响到蛋鸭的产蛋率,产蛋率不稳定就会直接影响到利润。加之这些小型的牲畜、禽类养殖又无法买保险,保险公司没有这一类险种。这些都是发展农业项目、开展扶贫工作中的现实困难。&(作者为河南省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 人民日报 》( 日 20 版)&&扶贫款跑冒滴漏,攻坚战还怎么打(金台视线?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③)&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安居梦的惠民工程,但危房改造资金指标却成了村干部手里的“香饽饽”,不给好处,贫困户就拿不到补助指标;不少扶贫资金是以村办项目的名义投放到村的,一些贫困村的村干部视扶贫资金为“唐僧肉”,在分配使用上越位、插手,想怎样分配就怎样分配;有些地方不是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而是一发了之,结果多年下来,贫困村面貌依旧;一些贫困村为了得到十几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上了几十万元的配套项目,结果外债越欠越多,越扶越贫……&今天,本版刊登的5封来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扶贫资金在实际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扶贫资金总量逐年增加,仅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数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00多亿元,加上其他方面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共达4000多亿元。扶贫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新修道路、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建园、建池、建家)、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搬迁安置移民、培植壮大产业等扶贫措施,一些地区摆脱了贫困,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贫困资金管理使用不当、跑冒滴漏问题始终存在着。扶贫资金的分配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同时,扶贫资金项目与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项目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扶贫资金的使用涉及所有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等。正是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分散、实施项目繁杂、使用面积广,监管难度大,加之一些项目安排及资金分配情况不公开,导致扶贫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中问题频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如2013年底,国家审计署对云南、贵州、广西等6省、区19个贫困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19个县普遍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如媒体报道,有的县挖空心思争戴“贫困帽”,因为戴上“贫困帽”每年就可获得数千万元的扶贫资金。但县领导不是用扶贫资金发展贫困乡村的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是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请客送礼甚至贪污挪用。&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是脱贫攻坚的“助推剂”。“十三五”期间,打响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央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还将大幅度增长。如果使用管理不科学,监管不到位,跑冒滴漏堵不住,扶贫款“打水漂”的问题就难以避免,“扶贫投入加上去,干部腐败倒下来”的现象还可能出现。因此,加强扶贫资金科学化、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势在必行,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从严查处。《 人民日报 》( 日&脱贫攻坚,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④)日&众所周知,眼下的脱贫攻坚战是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没有训练有素、能拼善战、勇于冲锋陷阵的队伍是不行的。要让数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足够的扶贫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扶贫资金就如同打仗的武器装备,装备再多再好,使用的人不行也是白搭。&那么,谁是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战役的一线主力军呢?村干部及对口、驻点干部无疑肩负重任。&精准扶贫,村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村干部对村里的情况、村民及其家庭的情况最熟悉、最了解,且掌握着村里诸多事务的“生杀大权”。从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到扶贫项目的确定及落实、扶贫款的分配使用、贫困户的兜底保障等,结果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干部负不负责、公不公正、实不实在、廉洁不廉洁。从今天的一些读者来信可以看出,村干部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搞花架子、以权谋私,会给扶贫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会给村民带来怎样的伤害。所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及督察,是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农村的贫困既与巨贪“苍蝇”的大量存在有关,也与村里缺少领头羊、村干部素质低下、村组织涣散有关。&多年来,对口、定点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派干部到贫困村驻点扶贫,成为贫困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助推力。去年5月,中组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3年多来,已有40多万人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选派“热爱农村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旨在改变贫困村“班子软弱、经济薄弱、基础脆弱”的“三弱”现状,推动精准扶贫。这种通过派年富力强的干部入乡驻村,在思想、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贫困村进行全面帮扶的举措,对打赢扶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因此,选派什么样的干部驻村十分关键。是想干事、能干事的,还是不情愿、无能力、混日子的,效果会大不一样。应该说,多年来,许多对口、驻点扶贫干部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有些驻点干部是人在心不在,有的甚至是心不在人也不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样的扶贫干部,怎么可能带领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怎么可能完成攻坚拔寨的任务?&对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我的一位被派赴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的年轻同事感触颇深。脱贫攻坚,千头万绪,大量繁琐的事务最终都要落到村干部身上。没有村干部包括驻村干部在一线冲锋陷阵、真抓实干,脱贫工作就会落空。所以,如何采取措施鼓励、吸引有志者担此重任,如何加强对基层扶贫工作的监督问责,已成当务之急。&&&扶贫看贵州:一个大棚为何让总书记停留20多分钟?&&&九丰产业园蔬菜大棚内部情景。&近日,“脱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一行到达贵州省遵义县,重走总书记去年6月16-18日考察扶贫工作路线,探究扶贫“贵州模式”细节。&在贫瘠的山地上发展起了大棚种植&家住贵州省遵义县花茂村的舒长英,在外打工已经20年了。2014年,借着参加女儿婚礼的时机,46岁的她回到家乡休息了几个月。&同年,来自山东的九丰农业集团入驻花茂村,舒长英家的一亩多田地经过流转,成了九丰集团6000平蔬菜育苗大棚的一部分。&舒长英和其他土地流转农户一起,成为了九丰的员工。在九丰产业园的生态餐厅,她当上了后勤服务员。&“其实挣得没在外面多,”虽然是以生态农业被扶贫代表的身份接受采访,她还是老实说,“在外面当服务员普通一个月都能挣三千多块钱,但九丰基地刚刚起来,客人还不是太多,我一个月只有保底工资1780元,加上包吃住。”&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高兴有个可以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当年为了供家里两个孩子读书,舒长英夫妻俩想尽办法在家里的一亩多薄田里折腾:种西瓜,卖不动,种烤烟,产量少。没有办法之下,夫妻双双到广东打工,让几个孩子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了留守儿童。&环顾四周,像舒长英这样被贫困逼出去打工的人家不在少数。贵州山水虽美,但却是全国唯一一个山地丘陵覆盖率超过95%的省份,连发展农业的平原都稀缺,更不用说次序往后排的第二三产业了。&提起这里种地的难度,九丰集团的人更有话要说。&“我们日从山东来的贵州,当时是毕节市织金县的县委书记把我们找过来的。到那一年的7月份,我们还种不出一棵菜。全死了,苗都出不了土。”九丰的宣传部长苏庆告诉记者。&山地农业的难度,九丰集团的人算是领教了。在昼夜温差极大、海拔高达1680米的织金县,曾经有来自贵州省农委的专家下了鉴定:这个地方几乎种不出大棚蔬菜。但九丰最后还是成功了。&“这边昼夜温差大,我们把原先白天种植的苗拿到晚上去育种,再用中午时间栽进地里。这边的土质也差,用牛耕不到超过20公分的深度下去,我们从山东拉来拖拉机,把50公分以下的土翻上来,把有机营养土摊进去,再翻一遍,用一年时间,终于改善土质,长出了蔬菜。”苏庆回忆说,“这账没法算,下了血本。”&2014年,九丰的大棚作为先进经验,被引进到了遵义花茂。一切以速战速决的节奏进行:5万亩地的园区,一个月内完成洽谈、签约、开工,当年年底,大棚就先期建成了。&这也是“十三五”期间脱贫任务最重的贵州省所要求的速度。副省长刘远坤近日明确表示,“大扶贫”是贵州最重要的两大十三五战略之一,493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底前要全部摘帽,意味着要举全省之力和资源去完成这个任务。&发挥示范效应&为农民植入现代农业的观念&日,习近平来到遵义调研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走进了九丰的高效农业智能温控大棚。&“总书记原定在里面呆8分钟,后来待了20多分钟。”苏庆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说的一句话: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据刘远坤介绍,贵州的脱贫方案把人群分为五部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生态农业,对应的就是这里的第一部分,这里的重点是,不能只“造血”,不“输血”,拔掉穷根才是根本目的。&“我们原本的技术是对内保留的,毕竟是企业,但从总书记说过那句话之后,就完全放开了。”苏庆说,“我们培训农民,教他们大棚种植,没有大棚条件的,也教他们露天种植怎么管理,怎么防病虫害,告诉他们:要让蔬菜给你赚钱,首先要给土地喂饱饭。全部用有机肥,每年两次土地改良,虽然投资大,但产量确实高。”&本地农民原本的思路是“望天收”,给他们植入现代农业的观念,很是费了一番工夫。这过程中,九丰大棚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我们做精准扶贫,前期会先宣讲,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怎么依靠土地,到我们园区来学了,就认真教。”苏庆介绍说,“我们还搞‘六个统一’,给老百姓吃定心丸。统一育苗,专门技术团队统一管理,统一配送肥料,统一收购,签一个市场保护价,如果烂市我们要按照8毛钱一斤来收购,统一包装,最后统一销售。”&这些都是九丰入驻花茂,跟遵义县政府所签协议的一部分。从九丰集团的角度来看,成本投入和责任负担无疑都很重,但苏庆说,农业是个长久可持续发展产业,整个园区需要8-10年才能回收成本,过程长效、可持续。“农业是一个产业链,从土地流转,到蔬菜种植,到蔬菜上市,到蔬菜深加工,到老百姓学习种植技术,它整个产业能够带动很多东西。”&“我们注册了‘黔九丰’的商标,现在在周边省市已经有一定影响力。我们还在寻求跟学校、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内部食堂蔬菜供应的合作,同时线上也在推广。”他介绍说,去年蔬菜销售收入有3700万,利润率近三分之一,园区观光旅游收入下半年已经达到170万,“还得感谢总书记,来了一趟,全国都知道了。”&舒长英的感受是,自己周围外出打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因为在家乡就可以找到工作,养活全家,跟亲人团聚。在孩子们都已成年的如今,她的新年愿望是:能够过个团圆年。&“1994年出去打工到现在,一共才只过了3个。”她说着,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背景:贵州扶贫重要手段----生态农业&据遵义县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介绍,枫香镇花茂村原来叫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之地。近年来,花茂村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培育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4个,推动农旅一体化,开办了42家乡村旅馆、10个农家乐,仅月,接待游客就达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60万元。&遵义县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当地2014年引进山东省寿光市九丰集团公司建设的,目前建成大棚近15万平方米,解决71人就近就业。园区目标是建成“蔬菜基地的‘心脏’,农民增收的保障,风险防范的屏障,城市餐桌的依仗”,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据县定指标体系监测,2015年花茂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07元,村级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贫困人口减少到165人,除去需要由政府“兜底”的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两无”人口140人外,剩余25人2016年可全部脱贫。&除花茂村外,贵州还有多个县乡政府利用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蔬菜大棚或种植基地等方式,结合扶贫补贴、贴息贷款等手段,帮助农民脱贫致富。&2014年,贵州全省共识别出贫困乡镇934个、贫困村9000个、贫困人口745万人。全省共派出1.159万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其中,新增扶贫种植产业超过300万亩,34个扶贫产业园区已完成投资106.2亿元。&2011年至2015年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减少到623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提高到5909元;25个县52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蔬菜大棚的观光区内有线上购物二维码,供游客即时下单。人民网记者 刘茸摄脱贫攻坚,说说我们的心里话①&为何都要“争当贫困户”&“不要说自己有电脑,到时政府会帮买。”这是笔者在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时,听到一位母亲在旁边悄悄叮嘱儿子。类似隐瞒家庭财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人的手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