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公司认证的ce认证标准是什么么

查看: 1219|回复: 12
企业应当如何应对新版ISO 9001标准
(建筑队—拾伍萬)
在线时间723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474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食坛知名, 积分 70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06 积分
一、标准的重要变化
ISO《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已经于日发布了。新标准相对于2008版有重大变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认可论坛(IAF)已经联合发布了《ISO 版转换实施指南》,标准的转换期是3年,3年内获证组织均需要实施依据新标准的转换认证。
相对2008版,ISO 有以下重大变化:
1.完全按照《ISO/IEC导则2013》中的《附件SL》的格式对标准进行了重新编排。
2.用“产品和服务”替代2008版中的“产品”;强化了“产品”和“服务”的区别;增强了标准对服务业组织的适用性。
3.对最高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增加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纳入组织的业务运作;推进过程方法及基于风险的思想的应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鼓励、指导和支持员工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推动改进;支持其他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等要求。
4.用“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替代“采购”;要求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产生负面影响。
5.用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替代了“文件化的程序”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用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证据替代“记录”。
6.新增加“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条款;要求组织将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强调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内外环境的适宜性。
7.强调“基于风险的思维”这一核心概念;整个标准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4~10章)全过程都贯穿了风险控制的理念。
8.将“组织的知识”作为资源进行管理。
9.删除了“预防措施”、“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的具体要求。
10.修订了质量管理原则;体现了三个核心概念——过程、基于风险的思维和PDCA循环;大多数要求关于输出、关注实现预期结果、关注绩效。
二、针对标准变化,企业要如何从观念和实际运作中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标准有许多变化,组织要在评审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与新版标准差距的前提下,全面策划、更新、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满足2015版新标准的要求,建议组织要在准确理解标准的变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适应新标准新要求的工作:
1.识别、分析和确定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建立和变更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一。
ISO 标准4.1中要求组织确定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相关、影响组织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内部、外部因素,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这是组织建立、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由于组织面对的环境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组织最高管理者和运营策划部门要运用诸如SWOT分析法、PEST法、价值链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竞争态势分析等环境分析方法,全面、系统、科学、适时地分析组织所处的生态系统,从政治、经济、技术、自然等方面分析组织所处的外部商业环境(客观因素);从资源(包括知识)、文化、价值观、绩效等方面分析组织的内部条件(主观因素),准确、清晰地给自己一个定位,确定组织自身的优势(长处)、劣势(短处)、机遇(挑战)、风险(威胁),并进行动态监视和评审;从增强质量管理体系对内外环境的适宜性出发,策划、建立、运行、变更、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体系完全融入组织的业务活动和内外环境之中,从源头解决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日常管理的两层皮;彻底改变过去一些组织照搬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千篇一律、脱离实际,操作性差,为了体系而体系、为了质量而质量,不能从本质中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致性,更不能促进组织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始终保持持续成功。如组织在确定质量目标、决定开发新产品、配备资源、确定外部供方的控制方式时既要考虑政府鼓励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投融资环境、技术水平、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等外部环境,又要考虑组织治理方式和能力、组织内部的人员技术能力、组织的知识、组织对外包方的控制能力等内部条件。
2.识别、分析并确定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存在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相关方及其要求,也作为建立和变更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一。
组织有许多相关方,包括顾客、股东、外部供方、员工、政府监管机构、社会团体、银行等。这些相关方对组织持续地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可能产生影响,组织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相关方。由于不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不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不同,有时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甚至是相冲突的。为了消除和减少这种影响,组织特别是其最高管理者可能通过调查、座谈、访问等合适的方式,全面识别和准确确定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并动态地监测和评审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相关的信息,回应相关方的关切、承认他们的合法利益和权利,评估相关方影响本组织的能力,尊重相关方有益的意见,妥善处理相关方与组织相冲突的利益,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并作为组织策划、建立、运行、保持、变更、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在确定各过程的输入、输出、风险、机遇、活动和要求时都要兼顾其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如在设计开发过程的策划时,要考虑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开发的需求,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
3.评审标准要求与组织的适用性,准确合理地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过去一些组织,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原标准对“删减”的含义,错误地将本该组织负责并能够表明组织能力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删除。新版标准要求对于本标准中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都要予以实施。只有那些经过组织评审,确实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的条款才可以确定不适用,并要说明理由。组织可以尝试回答下列问题确定是否为不适用的要求:(1)如果不满足这一要求会有什么后果?
(2)如果保留并满足这一要求能够增强顾客满意吗?(3)组织不承担责任由谁承担?(4)如果是外包的过程,组织的责任是什么?(5)如果声称某一要求不适用,影响组织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吗?否则不得以任何理由说明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新标准,组织要在充分考虑了其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所确定的相关方的要求、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后,明确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重新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进一步确定最高管理层及各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充分体现领导作用。
标准在“5.1领导作用和承诺”中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10项职责;其中新增加的有6项职责: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纳入组织的业务运作、推进过程方法及基于风险的思想的应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鼓励指导和支持员工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支持其他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组织要在清楚理解标准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要明确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分工和质量责任承担机制;明确定义各级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责;根据组织特定时期的战略方向,带头以基于风险的思维,运用过程方法,对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并评价其对组织战略方向的影响,识别存在的风险和机会,以此作为组织管理体系策划和实施的基础。最高管理者要指挥和控制组织管理体系的设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以业务需求为驱动、以实现期望的业务结果为导向,体现组织业务生命周期的特点和性质。最高管理者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指导和帮助员工学习、掌握和运用过程方法,强化风险意识教育,使基于风险的思维成为员工普遍习惯;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性质和特点,合理确定岗位和职责,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机制,确保其他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最高管理者要通过识别改进机会,确定改进优先顺序、设定改进目标、选定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来推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组织的质量方针与组织所处的环境及战略一致,确保在相关层次、职能和过程建立设定质量目标。
5.识别确定组织及其过程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标准6.1要求组织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并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组织要根据需要建立适当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处理的过程,全面充分地识别组织风险、战略风险、合规风险、运营风险,结合各过程确定的相关风险和机会,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可控、机遇可用。增强有利影响,避免和减少不利影响。
6.全面策划并管理好“变更”。
新标准在6.3“变更的策划”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策划提出了要求。要求对变更要经策划并系统地实施,要考虑变更的目的及其潜在结果、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资源的可获得性、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和再分配。7.5.3e)有关形成文件的信息的“变更控制”要求对文件修改进行版本控制; 8.1“运行策划和控制”中“组织应对策划的变更进行控制并评审非预期变更的结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负面影响”,对运行控制策划的变更提出了要求;8.2.4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提出了要求;8.3.6对“设计和开发”更改提出了控制要求;8.5.6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提出了要求,要求进行评审和控制,以确保稳定地符合要求。组织要整体策划和管控体系的变更和各过程的更改,要关注外部动态变化,策划好变更时机,把握变更带来的任何潜在后果,在变更前做好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及时全面评审变更的有效性。
7.确定、获取、分享、创新、应用好与组织运行过程相关的知识。
新标准在7.1.6中对组织的知识管理提出了要求,要求组织确定过程运行以及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所必要的知识。对知识应保持并在必要程度内可获得。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应考虑现有的知识基础并确定如何获得其他的必需知识,并将知识更新升级。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组织要建立知识管理过程,明确知识获取、分享、创新、应用的职责、方法和要求,将知识管理放在战略高度,配备知识管理必要的人员和条件,持续改善知识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日常的经营管理所需的知识资源。
8.有针对性地做好所有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新标准8.4与原标准7.4有较大的变化,组织要在充分识别其变化的前提下,按照标准的要求,完善原来的采购过程管理,根据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对不同供方及其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控制。
三、企业转换认证建议
为了做好标准的转换认证,建议组织采取以下步骤:
1.组织新标准培训。对新员工、内审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新标准的培训。
2.比较标准,识别变化和区别,尽快进行新老标准在组织内应用的差异分析,确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与新标准要求的差别。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对比新旧标准的变化,以及新标准要求与公司现行管理体系的差异,确定需要修订和完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信息。
3.制订工作计划,建立转换实施方案。根据组织的实际,结合认证要求,策划转换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措施、输出结果、完成时间。
4.按照新版标准更新现有管理体系,以确保体系持续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并保持有效性。更新体系相关文件、运行、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5.在使用新标准时,请联系现有提供服务的认证机构,进行转换的相关安排。按照组织的认证节奏,与认证机构沟通,结合监督审核或再认证进行转换认证。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往事随风过,江水向东流!
在线时间7247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签到天数: 689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2015版变化确实挺大,不好应对
食品企业标准备案、食品生产许可办理、食品出口备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免费咨询与交流,QQ
(我的米兰)
在线时间1383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02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什么是转换认证???
在线时间78 小时
阅读权限30
签到天数: 61 天[LV.6]常住居民II
主题帖子积分
有道理!!
在线时间2783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09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如果继续保留“质量手册”和“管理者代表”,并不违背新版标准。
新标准对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的新变化要琢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涵盖的范围和形式,怎样体现有效性。
每天进步一点。
在线时间2783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09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什么是转换认证???
这里特指从按2008版标准认证转换为按2015版标准认证,与转换认证机构的转换认证不同。
每天进步一点。
(上善致远)
在线时间1841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看来iso的这些标准就是用来认证的,所以要“应对”
食品公司与烟草公司一样,主要任务就是销售产品。食品公司既不是卫生机构也不是社会服务机构,只有营养有助于销售食品时,才会成为公司思考的一个因素。在这类思考中,实在很少考虑相关的道德选择问题。
(建筑队—拾伍萬)
在线时间723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474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看来iso的这些标准就是用来认证的,所以要“应对”
大部分老板眼里就是要一个证书。
往事随风过,江水向东流!
(上善致远)
在线时间1841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大部分老板眼里就是要一个证书。
所以,我们对待iso标准的态度,就该是“应对”。
食品公司与烟草公司一样,主要任务就是销售产品。食品公司既不是卫生机构也不是社会服务机构,只有营养有助于销售食品时,才会成为公司思考的一个因素。在这类思考中,实在很少考虑相关的道德选择问题。
(建筑队—拾伍萬)
在线时间723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474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所以,我们对待iso标准的态度,就该是“应对”。
说起来都是泪。
往事随风过,江水向东流!
在线时间291 小时
阅读权限60
签到天数: 84 天[LV.6]常住居民II
主题帖子积分
总结的很全面,谢谢分享~
(建筑队临时工-雄关 简徒)
在线时间391 小时
阅读权限50
签到天数: 202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区别比较出来。
好好学习,天天想象。
食坛知名勋章
食坛知名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2012年度魅力人物
2012年度魅力人物
食坛大师勋章
食坛大师勋章
食品论坛认证会员
钻石会员勋章
钻石会员勋章
食坛骨干勋章
食坛骨干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Powered by查看: 12371|回复: 28
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
在线时间1614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207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食坛知名, 积分 66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5 积分
一个企业的企业标准可以在另一个企业使用吗?地方标准可以在本地区之外的地区适用吗?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在线时间33 小时
阅读权限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企业标准只适用于本企业,地方标准只适用于某个对应的地区,其他的地区可以参照使用
在线时间41 小时
阅读权限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企业标准是企业制定,只适用于该企业,地方标准其他地区可以参照
爱学习的人
在线时间1614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207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也就是说,我的OEM没有权利使用我的标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山东食品人)
在线时间975 小时
阅读权限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企业标准只适用于本企业,地方标准只适用于某个对应的地区,其他的地区也不可以参照使用。同时现在企业标准、地方标准都是强制性标准。
代理山东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塑料包装认证、SC认证、GMP认证等各类资质认证。QQ:&&电话:
(山东食品人)
在线时间975 小时
阅读权限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OEM要执行OEM当地或自己的标准。
代理山东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塑料包装认证、SC认证、GMP认证等各类资质认证。QQ:&&电话:
(飘摇的心)
在线时间2065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192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代加工产品必须执行委托方的产品标准啊。不然一个产品能同时执行多个企业标准吗?
刚毕业,大家都玩南下,我选择了北漂。几年后,大家都回家了,可我又选择了南下!
在线时间1614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207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7楼和6楼得观点似乎是不同的观点,谁能说的更加准确些。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在线时间1614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207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但我听说,地标的产品还只能在本地区销售。有这个规定吗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食品从业者)
在线时间10302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签到天数: 575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 & 这么说企标的产品只有自己内部销售了?
那还做什么产品?
在线时间1614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207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主题帖子积分
& & 我也是一头迷茫,也许是上课的时候老师口误了。回来后我就查,怎么都没找到相关的证据。
在线时间0 小时
阅读权限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具体了解看看,呵呵。
食坛知名勋章
食坛知名勋章
食品论坛认证会员
银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2014年度魅力人物
2014年度魅力人物
2015年度魅力人物
2015年度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终身魅力人物
食坛传奇勋章
食坛传奇勋章
Powered by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编号:61797]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82号&关于公布《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82号&关于公布《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海第225号)配套执行的《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予以公布,自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1: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doc
附件2: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一般认证).doc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高级认证)
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32项。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
(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
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本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
除本认证标准第12、13、14、15、17、22、23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根据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高级认证)
一、内部控制标准
内部组织架构
1)进出口业务、财务、内部监督等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2)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对企业认证建立书面或者电子档案。
海关业务培训
1)企业应当建立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制度。
2)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人员、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至少参加1次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管理规定。
进出口业务控制
具备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或者程序。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申报前或者委托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进出口单证涉及的价格、归类、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内部复核。
报关企业:代理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委托人提供的监管证件、商业单据、进出口单证等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合理审查。
物流企业: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进行复核。
1)按海关要求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保存的进出口纸质和电子报关单证、物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2)妥善保管报关专用印章,以及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
进出口活动
进出口业务管理流程设置合理、完备,涉及的货物流、单证流、信息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经抽查,未发现有不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形。
内部审计控制
1)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岗位,或者聘请外部专职人员独立对进出口业务等实施内部审计。
2)每年至少内审1次,建立内审书面或者电子档案。
1)建立对进出口业务发现问题或者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
2)建立对企业人员和报关人员私揽货物报关、假借海关名义牟利、向海关人员行贿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
1)建立改进制度或者措施。
2)对海关要求的规范改进事项,应由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具体规范改进实施。
信息系统控制
具备真实、准确、完整、有效记录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或者代理报关活动的信息系统,特别是财务控制、关务、物流控制等功能模块有效运行。
1)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录入系统。3年以上。
2)进出口或者代理报关活动等主要环节在系统中能够实现流程检索、跟踪。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信息系统安全,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2)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识别信息系统的非正常使用,包括非法入侵信息系统,篡改或者更改业务数据,并对上述行为有严格的责任追究。信息系统要使用专人账户和密码,并且定期更改用户密码。
3)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保护系统和数据,有数据恢复、备份等手段防止信息丢失,应用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
二、财务状况标准
1)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和反映进出口活动的有关情况,财务处理及时、规范。
2)企业申请认证的,提交当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真实、完整、规范、合法;重新认证的,企业自成为高级认证企业起每年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报告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真实、完整、规范、合法。
1)企业财务的速动比率在安全或者正常范围内。
2)企业财务的资产负债率在安全或者正常范围内。
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在安全或者正常范围内。
生产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3年内向海关单笔纳税最高额;
非生产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上年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不为负。
三、守法规范标准
遵守法律法规
2年无故意犯罪记录。
1)连续2年无犯罪、走私行为。
非报关企业:1年无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罚金额超过3万元的行为;
报关企业:1年无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罚金额超过1万元的行为。
非报关企业:年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处罚金额累计5万元以下,且违法5次以下或者虽然超过5次,但违法次数与上年度企业进出口相关单证(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总票数比例不超过千分之一。(企业自查发现并主动向海关报明,3万元以下罚款的除外)
报关企业:年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次数不超过上年度代理申报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票数的万分之一,且处罚金额累计3万元以下。(企业自查发现并主动向海关报明,1万元以下罚款的除外)
进出口业务规范
报关单位:按规定报送《报关单位注册信息年度报告》,企业及报关人员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
其他企业: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
进出口记录
上年度或者本年度有进出口活动或者为进出口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申报(传输)规范
报关企业: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或者所委托报关企业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
物流企业4个季度单季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传输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传输差错率,连续4个季度单季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申报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申报差错率。
2)连续2个季度单季规范申报率超过90%。
3)上年度及本年1至上月手(账)册超期未报核情事不超过1次。
1)上年度以及本年度1至上月滞纳税款报关单率不超过5%。
2)截至认证期间,没有超过法定缴款期限尚未缴纳税款及罚没款项情事。
符合海关管理要求
1)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拒绝或者拖延提供账簿单证资料、故意转移、隐匿、篡改、毁弃账簿单证资料等逃避海关、逃避税款征缴的情形,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海关执法或者管理的情形。
2)连续2年未发现企业报送信息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
3)连续2年未发现有假借海关或者其他企业名义获取不当利益的情形。
4)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人员行贿的行为。
未有不良外部信用
1年在工商、商务、税务、银行、外汇、检验检疫、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或者人员名单、黑名单企业、人员。
四、贸易安全标准
场所安全控制措施
企业有检查、阻止未载明的货物和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场所、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域的书面制度和程序;进出口货物进出的区域设有隔离设施,以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1)大门和传达室:车辆、人员进出的大门配备人员驻守。
2)建筑结构:建筑物的建造方式能够防止非法闯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
3)照明:/停车区域。
4)报警系统及视频监控摄像机:装配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停车区域,防止未经许可进入货物存储以及装卸区。
5)存储区域:在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域,以及用于存放进出口货物的区域,设有隔离设施,以阻止任何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6)锁闭装置及钥匙保管:所有内外窗户,大门和围栏都设有足够数量的锁闭装置。管理层或者保安人员要保管所有锁和钥匙。
进入安全控制措施
企业实行门禁管理,有实施员工和访客进出、保护公司资产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员工:具有员工身份识别系统,对员工进行身份识别和进入控制。对员工、访客的身份标识(比如钥匙、钥匙卡等)的发放和回收进行统一管理和登记。
2)访客:对进入企业的访客要检查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并进行登记,访客要佩戴临时身份标识并且有内部人员陪同。
3)未经许可进入、身份不明的人员:有识别、质询和确认未经许可进入、身份不明的人员的程序;发现可疑人员进入的,企业员工要及时报告。
人员安全控制措施
企业有审查拟聘员工和定期审查现有员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提供动态的员工清单,包含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担任职位。
(1)聘用前审核:聘用员工前,要对其应聘申请信息(例如就业经历、推荐信等)进行核实。
(2)背景调查:聘用员工前,要对其进行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安全背景的检查或者调查。一经录用,要根据员工表现,以及对处于重要敏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审查和重新调查。
(3)员工离职程序:有书面制度和程序,对离职或者停职员工及时收回工作证件、设备,并禁止其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及使用企业信息系统。
(4)安全培训:要对员工进行供应链安全意识的日常性培训,员工要了解企业应对某种状况以及进行报告的程序。
商业伙伴安全控制措施
商业伙伴安全
企业有评估、要求、检查商业伙伴供应链安全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全面评估:在筛选商业伙伴时根据本认证标准对商业伙伴进行全面评估,重点评估守法合规和贸易安全,并有书面制度和程序。
2)书面文件:在合同、协议或者其他书面资料中要求商业伙伴按照本认证标准优化和完善贸易安全管理。
3)监控检查:定期监控或者检查商业伙伴遵守贸易安全要求的情况,并有书面制度和程序。
货物安全控制措施
企业有确保供应链中货物在运输、搬运和存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程序。
1)装运和接收货物:运抵的货物要与货物单证的信息相符,核实货物的重量、标签、件数或者箱数。离岸的货物要与购货订单或者装运订单上的内容进行核实。在货物关键交接环节有签名、盖章等保护制度。
2)货物差异:在出现货物溢、短装或者其他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或者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并有书面制度和程序。
集装箱安全控制措施
集装箱安全
企业有确保集装箱的完整性,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货物或者人员混入的措施和程序。
(1)集装箱检查:“七点检查法”(即对集装箱按照以下顺序检查:前壁、左侧、右侧、地板、顶部、内/外门、外部/起落架)。
(2)集装箱封条:PAS&ISO&17712对高度安全封条的标准,封条有专人管理、登记。要建立施加和检验封条的书面制度和程序,以及封条异常的报告机制。
(3)集装箱存储:集装箱要保存在安全的区域,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进入或者改装,有报告和解决未经许可擅自进入集装箱或者集装箱存储区域的程序。
运输工具安全控制措施
运输工具安全
企业有确保运输工具(拖车和挂车)的完整性,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或者物品混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运输工具的检查程序: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检查出入运输工具,防止藏匿可疑物品。
2)运输工具存储:运输工具要停放在安全的区域,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进入或者其他损害,有报告和解决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或者损害的程序。
3)司机身份核实:在货物被接收或者发放前,应对装运或者接收货物的驾驶员进行身份认定。
危机管理控制措施
企业有应对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应急机制:具备对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的报告、处置等应急程序或者机制。
2)应急培训:要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
3)异常报告:发现有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非法或者可疑活动,要报告海关或者其他有关执法机关。
五、附加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海关确认后可以加分:
1)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
2)属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之一的企业。
3)被中国报关协会等全国性行业组织评为优秀报关企业等荣誉称号的。
4)属于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且1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在90%以上、问卷答案与出口增速的吻合度在0.3以上的;或者属于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样本企业、其他统计专项调查样本企业,且1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和复核准确率在90%以上的。
5)属于积极配合海关开展报关单证企业存单,4个季度单季存单及时率、准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企业。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一般认证)
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29项。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
(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
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本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
除本认证标准第9、10、11、12、14、19、20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根据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一般认证)
一、内部控制标准
组织机构控制
1.内部组织架构
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对企业认证建立书面或者电子档案。
2.海关业务培训
(1)企业应当建立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制度。
(2)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员、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至少参加1次律法规等相关管理规定的内部培训,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管理规定。
进出口业务控制
3.单证控制
具备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或者程序。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申报前或者委托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进出口单证涉及的价格、归类、原产地、数量、品名、规格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内部复核。
报关企业:代理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委托人提供的监管证件、商业单据、进出口单证等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合理审查。
物流企业: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进行复核。
4.单证保管
(1)按海关要求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保存的进出口纸质和电子报关单证、物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2)妥善保管报关专用印章,以及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
内部审计控制
5.内审制度
(1)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岗位,或者聘请外部专职人员独立对进出口业务等实施内部审计。
(2)每年至少内审1次,建立内审书面或者电子档案。
6.责任追究
(1)建立对进出口业务发现的问题或者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
(2)建立对企业人员和报关人员私揽货物报关、假借海关名义牟利、向海关人员行贿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或者措施。
7.改进机制
(1)建立改进制度或者措施。
(2)对海关要求的规范改进事项,应由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负责具体的规范改进实施。
信息系统控制
8.信息安全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信息系统安全,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2)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识别信息系统的非正常使用,包括非法入侵信息系统,篡改或者更改业务数据,并对上述行为有严格的责任追究。信息系统要使用专人账户和密码,并且定期更改用户密码。
(3)有专门程序或者制度,保护系统和数据,有数据恢复、备份等手段防止信息丢失,应用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
二、财务状况标准
9.会计信息
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和反映进出口活动的有关情况,财务处理及时、规范。
10.偿付能力
(1)企业财务的速动比率在安全或者正常范围内。
(2)企业财务的资产负债率在安全或者正常范围内。
11.盈利能力
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在安全或者正常范围内。
12.缴税能力
生产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上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不低于其3年内向海关单笔纳税最高额。
非生产型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上年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不为负。
三、守法规范标准
遵守法律法规
13.人员违法记录
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连续2年无故意犯罪记录。
14.违法记录
(1)连续2年无走私犯罪、走私行为。
非报关企业: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罚金额超过3万元且10万元以下的行为不超过1次。
报关企业:1年内因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处罚金额超过1万元且3万元以下的行为不超过1次。
非报关企业:1年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处罚金额累计10万元以下,且违法次数在5次以下或者虽然超过5次,但违规次数与上年度企业进出口相关单证(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转关单(载货清单))总票数比例不超过千分之一。(企业自查发现并主动向海关报明,被海关处以警告以及3万元以下罚款的除外)
报关企业:1年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次数不超过企业上年度代理申报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票数比例不超过万分之三,且处罚金额累计5万元以下。(企业自查发现并主动向海关报明,被海关处以警告以及1万元以下罚款的除外)
进出口业务规范
15.注册信息
报关单位:按规定报送《报关单位注册信息年度报告》,企业及报关人员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
其他企业:在海关的注册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
16.进出口记录
上年度或者本年度有进出口活动或者为进出口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17.申报(传输)规范
报关企业: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或者所委托报关企业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
物流企业:连续4个季度单季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传输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传输差错率,连续4个季度单季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信息、转关单(载货清单)等物流信息的申报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申报差错率。
(2)连续2个季度单季规范申报率超过85%。
(3)上年度及本年1至上月手(账)册超期未报核情事不超过1次。
18.税款缴纳
(1)上年度以及本年度1至上月滞纳税款报关单率不超过5%。
(2)截至认证期间,没有超过法定缴款期限尚未缴纳的税款及罚没款项情事。
符合海关管理要求
19.管理要求
(1)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重要事实、拒绝或者拖延提供账簿单证资料、故意转移、隐匿、篡改、毁弃账簿单证资料等逃避、逃避税款征缴的情形,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海关执法或者海关管理的情形。
(2)连续2年未发现企业报送信息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
(3)连续2年未发现有假借海关或者其他企业名义获取不当利益的情形。
(4)连续2年未发现有向海关人员行贿的行为。
未有不良外部信用
20.外部信用
企业或者其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连续1年在工商、商务、税务、银行、外汇、检验检疫、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或者人员名单、黑名单企业、人员。
四、贸易安全标准
场所安全控制措施
21.场所安全
企业有检查、阻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大门和传达室:车辆、人员进出的大门配备人员驻守。
(2)建筑结构:建筑物的建造方式确保能够防止非法闯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
(3)锁闭装置及钥匙保管:所有内外窗户,大门和围栏都设有足够数量的锁闭装置。管理层或者保安人员要保管所有锁和钥匙。
进入安全控制措施
22.进入安全
企业实施员工和访客进出管理,有保护公司资产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员工:具有员工身份识别系统,对员工进行身份识别和进入控制。对员工、访客的身份标识(比如钥匙、钥匙卡等)的发放和回收进行统一管理和登记。
(2)访客:对进入企业的访客要检查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并进行登记,访客要佩戴临时身份标识并且有内部人员陪同。
人员安全控制措施
23.人员安全
企业有审查拟聘员工和定期审查现有员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提供动态的员工清单,包含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担任职位。
(1)聘用前审核:聘用员工前,应对其应聘申请信息(例如就业经历、推荐信等)进行核实。
(2)背景调查:聘用员工前,应对其进行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进行安全背景的检查或者调查。一经录用,要根据员工表现,以及对处于重要敏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审查和重新调查。
(3)员工离职程序:应有书面制度和程序,对离职或者停职员工及时收回工作证件、设备,并禁止其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及使用企业信息系统。
商业伙伴安全控制措施
24.商业伙伴安全
企业有要求商业伙伴供应链安全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书面文件:在合同、协议或者其他书面资料中要求商业伙伴按照本认证标准优化和完善贸易安全管理。
货物安全控制措施
25.货物安全
企业有确保供应链中货物在运输、搬运和存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程序。
(1)装运和接收货物:运抵的货物要与货物单证的信息相符,核实货物的重量、标签、件数或者箱数。离岸的货物要与购货订单或者装运订单上的内容进行核实。在货物关键交接环节有签名、盖章等保护制度。
(2)货物差异:在出现货物溢、短装或者其他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或者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并有书面制度和程序。
集装箱安全控制措施
26.集装箱安全
企业有确保集装箱的完整性,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货物或者人员混入的措施和程序。
集装箱检查:在装货前检查集装箱结构的物理完整性和可靠性,包括门的锁闭系统的可靠性,并做好相关登记。
运输工具安全控制措施
27.运输工具安全
企业有确保运输工具(拖车和挂车)的完整性,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或者物品混入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1)运输工具存储:运输工具要停放在安全的区域,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进入或者其他损害,有报告和解决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或者损害的程序。
(2)司机身份核实:在货物被接收或者发放前,应对装运或者接收货物的驾驶员进行身份认定。
(十七)危机管理控制措施
28.危机管理
企业有应对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的书面制度和程序。
应急机制:具备对灾害或者紧急安全事故等异常情况的报告、处置等应急程序或者机制。
五、附加标准
29.加分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海关确认后可以加分:
(1)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
(2)属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之一的企业。
(3)被中国报关协会等全国性行业组织评为优秀报关企业等荣誉称号的。
(4)属于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且1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在90%以上、问卷答案与出口增速的吻合度在0.3以上的;或者属于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样本企业、其他统计专项调查样本企业,且1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和复核准确率在90%以上的。
(5)属于积极配合海关开展报关单证企业存单,且连续4个季度单季存单及时率、准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企业。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看过此文章的网友同时还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e认证适用于哪些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