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对太仓长江化工厂的危害

长江被众污染企业包围污染加剧&黄金水源岌岌可危(1)--时政--人民网
长江被众污染企业包围污染加剧&黄金水源岌岌可危(1)
  “你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你的下水道,我的自来水。”这正是中国重要水源地长江当前的真实写照。作为一条“黄金水道”,长江正日渐失去其“黄金水源”的资质。各类数据显示,过去30年间,长江水质恶化趋势非常明显。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尚不足100亿吨,而到2007年,这一数据已经超过300亿吨,相当于每年一条黄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长江,且这一记录仍在不断刷新。  沿江众多化工企业威胁长江水源  素有“黄金水源”之称的长江,如今却已被众多污染企业所包围。长江沿岸约有40多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仅2009年排入长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就达到221亿吨,比2005年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还要高。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00多公里,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蕴含量占全国的40%,其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共有11个,也是沿江各城市的重要水源。而我国南涝北旱,正在规划实施的南水北调,则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工程。这些都赋予长江“黄金水源”的使命。  但是,“黄金水源”却已被众多污染企业所包围。国家环保部去年12月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对长江而言,沿岸约有40多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化工产业对长江水源的威胁,在下游尤其明显。仅南京到上海,长江沿岸就摆放着8个大型临港化工区。随着各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建立,接踵而至的是物流、仓储和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可以说,长江流域一些江段岸线基本被化工项目占领了。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信息中心主任何春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长江沿线的城市绝大部分水源地维系于长江,一旦长江出现污染,将无水可用。“如今中西部地区沿江的化工园区相继成立,且上游不如江苏发达,多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污水必然下排,对下游产生很大制约。”  各类数据显示,过去30年间,长江水质恶化趋势非常明显。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尚不足100亿吨,而到2007年,这一数据已经突破300亿吨,相当于每年一条黄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长江。这一记录仍在不断刷新,中科院南京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高俊峰指出,仅2009年排入长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就达到221亿吨,比2005年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还要高。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化工园区安全及环境危险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工园区安全及环境危险性
&&化工园区安全及环境危险性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17251|回复: 13
你家的房子建在化工厂上面么? 那就要注意了——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毒地”之上,安筑广厦万千?
城市工业企业大规模外迁,遗留下的大量棕色地块未经“清毒”,已被建成经适房、商品房和公共设施。
  交付一年的新房一直空着,武汉人郑宏远赴江苏打工,家人宁可每月花费1200元住在出租房里。
  新房所在小区的前身是化工厂,未“清毒”,先建楼。这种未经修复的污染场地被媒体称为“毒地”,而在欧美国家有一个文雅的名称:棕色地块。
  棕色地块正成为中国城市的噩梦。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大量工业企业搬出城区之后,遗留的棕色地块几乎成了城市里无人清洁的角落,甚至未经“清毒”就被一些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视为“唐僧肉”,建成经济适用房等。棕色地块对人体的长期毒害,美国早在1970年代就有畸形儿的惨痛教训。
  在中国,还有更多的人对所住小区用地的历史数据一无所知。
“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小区土壤慢慢挥发出来的,如果你每天带着小孩到小区散步,影响就更大了。”
  夜幕降临,郑宏所在的“武汉黄埔人家·长江明珠经济适用房小区”(以下简称长江明珠小区)约有一半以上的房子没有灯光。很多人都像郑宏一样不敢搬进新房。
  这是保障房小区,2400多户中60%为经济适用房业主,他们多年梦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楼房。
  27岁的韩涵是经济适用房业主。这套93平米的毛坯房,耗尽父母平生积蓄外加十万元借债。在一家人就快结束或寄居、或租赁的分居生活时,日,他们通过新闻得知小区建在毒地上。
  “当时就崩溃了,一家人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套毒房。”韩涵说。
  长江明珠小区的土地曾被污染近60年,它的前身是武汉久安制药厂、武汉市长江化工厂。1997年长江化工厂停产后,一企业在此生产电镀添加剂。2009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的环评报告显示,该地块上多年生产的产品为氟化工产品和电镀添加剂,大多具有毒性或剧毒。
  这是一块典型的棕色地块,一块被工业企业污染、亟待清毒的“毒地”。
  重金属、电子废弃物、石化有机污染物和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棕色地块污染物的四大类别,距离城市市民并不远。尤其是后两者在渗入地下后,可通过花坛的土壤、管道等缓慢挥发毒害人体,毒性释放可长达上百年,严重如多环芳烃等则可致癌。它们还可通过地下水,危害更多的人。
  “如果你每天带着小孩到小区散步,影响就更大了。”中国环境修复网执行主编高胜达说。
  “只有出现了大型群体受污染事件,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说。这在国外已有前车之鉴,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拉夫运河小区中毒事件。
  1978年春,一位叫洛伊斯·吉布斯的母亲发现常常患病的儿子与小区附近的拉夫运河有关。该运河曾是一个堆满化学废物的大垃圾场。随后的调查发现,在年间,拉夫运河小区出生的孩子56%有生育缺陷。拉夫运河小区的妇女比搬进来之前流产率增加了300%。
  长江明珠小区直到开工一年多后,武汉市环保局才批复“项目选址满足不了环保要求”。此时,小区已基本建成。之后,开发商才将原场地的土壤平整后,铺上一层土工膜,并覆盖安全土层,再进行绿化。2010年9月,地块终于通过了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环评验收。
 棕色地块变身经济适用房并不罕见。在广州,原广州氮肥厂、原南方钢铁厂都被建成经济适用房,还有北京市的化工三厂、红狮涂料厂,等等。
 经济适用房只是冰山一角。高胜达介绍,媒体以为政府把这些地都给了穷人,“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更多的地被改头换面开发成了普通商品房了。因为将土地开发成商品房,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化。”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明也通过研究发现,大量的棕色地块用于了房地产开发。
  高胜达举例说,2006年3月,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赫山001号”地块,建设商品房。这一总面积280亩的地块距武汉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然而,次年即发生工人中毒事件。经过调查,开发商才知道这一地块原属武汉市农药厂,是典型的棕色地块。
 我国对棕色地块的重视,最早竟起步于三名工人中毒事件。
  日,北京市宋家庄地铁工程的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因开挖深层土壤而中毒。出事地点原是农药厂,后被一家涂料厂合并。“当时还没有土壤修复的概念,受污染的土壤被挖走了事。但这一事件让大家认识到工业用地存在潜在风险。”高胜达说。
  欧美国家普遍于1980年代就开展土壤修复工作,但我国只是最近5年于极少数城市有所开展,如北京、上海、重庆等,也只有这些城市颁布了地方性文件,且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很多城市都将修复工程交给本地的企业。
  而包括武汉在内的更多城市至今未建立相应的机制,就像“长江明珠”一样,一些棕地只有在媒体曝光,或者引发了中毒事件后,才被重视。
  2007年,南京乐居雅小区一开盘即被消费者抵制,因其建在未经修复的原南京化纤厂原址上;2008年,原广州氮肥厂部分地块被规划为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媒体曝光后,广州市政府只好花费600万元进行修复。这被称为广州市土壤修复第一案。
日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 鲍小东 张馨苑
分享本帖到: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自己坐沙发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书香。。。。。。{:tu21:}{:tu21:}{:tu21:}{:tu21:}{:tu21:}{:tu21:}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过度追求利益的恶果。{:9_196:}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毒地”之上,安筑广厦万千?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沉默的羔羊 发表于
书香。。。。。。
★★冶炼、三★化工、电镀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香格里拉、书香名邸原来不都是化工厂吗?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是慢慢的影响的,可怕啊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蒲西新村,百牙名筑等小区原来都是农药厂。有时还闻到气味。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这种影响是看不见的 可怕的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香格里拉、书香名邸...........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平田天钟什么鸟人,居然把我的贴放到了回收站?这不是婊子养的才干的事吗?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化肥厂,化工厂,西门的万成香格里拉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牛气 发表于
蒲西新村,百牙名筑等小区原来都是农药厂。有时还闻到气味。
对啊!那一片小区应该都是建在污染土地之上的。以前到处都是棕色的地块和棕色的臭水沟。很恐怖的地方。好像人间炼狱。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Powered by长江沿岸污染企业调查 化工带威胁居民生存权_网易财经
长江沿岸污染企业调查 化工带威胁居民生存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长江出三峡,在宜昌进入中游之后,奔涌而出南津关,突然变得开阔起来。这一段河道,从湖北枝城蜿蜒至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矶,全长423公里,自古以来通称荆江。这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可是现在,这一段长江的黄金水道却正在变质。近年来,大量的化工厂等污染企业被转移到三峡大坝以下的荆江段。目前,荆江两岸,化工园区成片,大型化工厂林立,完整的污染链条触目惊心:工厂排放的污水,给鱼类带来了灭顶之灾,污水灌溉和酸雨使得庄稼减产,而饮水污染和工业废气则直接侵蚀着民众的健康。鱼米之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日,时代周报记者沿着800里荆江一路行走调查,采访了三个典型的大型污染企业,力图展现荆江一线污染的现状及其带来的健康威胁。宜都市东阳光集团污染。生产铝和药品的东阳光集团在宜都有着10余年的排污排废史,其厂区原本在深圳市,后来被迫转移到湖北省。枝江市三宁化工集团污染。三宁化工集团是山西晋煤集团控股的大型化工企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建厂时就污染严重,排放的污水和废气荼毒周围数个村庄。石首市楚源化工集团是全球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染料中间体生产企业,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由于这些中间体在生产时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在许多欧美国家中已经被禁止生产。被深圳禁入却大受宜都欢迎 东阳光每年环保核查竟达标日(正月初八),许久不见的冬日一扫严冬萧杀,温暖的阳光笼罩着湖北省宜都市的乡间。正午,65岁的尾笔村村民蔡常德像往常一样打开门,在院子里抬头闻了闻,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他快步回到屋里关上门。“都是那几个烟囱,”蔡常德透过窗户向时代周报记者指点道,“只要烟囱排气,就非常难闻,令人作呕。”蔡常德所指的烟囱竖立在宜都市的东北角,属于宜都市东阳光集团,据当地居民反映,这一家生产铝箔和药品的企业每天排放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刺鼻且不易消散,使得整个宜都城区都弥漫着一股臭味,自从2001年东阳光集团进入宜都之后,周围的居民们就养成了关门吃饭的习惯。饭桌上的蔬菜是蔡常德自家菜地长的,由于废气的沉降和灌溉水源被污染,这些蔬菜也带着刺鼻的味道。蔡常德的妻子只得用盐水将蔬菜浸泡之后然后食用。近几年来,蔡常德和妻子经常感到胸闷,咳嗽、呼吸不畅。“起先是提不上气,然后咳嗽,现在四肢无力,走几步路就会头晕。”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蔡常德的症状不光在周围的村庄,而且在整个宜都城区的居民中都较为普遍。居民们猜测自己的病症与东阳光的污染有关,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医院或疾病控制部门给出确切的答案。当地医院的医生对此出言谨慎:“宜都的空气质量不好,但是却无法证实居民的呼吸道疾病与臭气和饮食有关。”时代周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除了大气污染之外,东阳光集团在生产时还对长江和周边灌溉水源进行污水排放,废气和污水直接和间接地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长江的鱼类。但这一污染链条所带来的骇人后果,并没有引起相关的重视。国内著名水资源保护专家,前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跟踪长江污染和水资源监测已达30余年,他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目前,我国对于长江边企业的污染只是停留在数据监测和评定阶段,而对于污染给周边居民的健康损害缺乏关注,要系统地研究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十分困难。宜都城区的近10万居民们只能忍受着直观的污染,而对于原因和后果无从知晓。弥漫臭味的城市宜都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宜居之都”的美誉。但是现在的宜都,却是一个弥漫着臭味的城市。2001年,为了发展经济,宜都市引入了深圳的上市公司东阳光集团投资建厂。当时,其厂区的选址就饱受诟病。宜都市中心城区又称陆城,而东阳光集团投建的一座铝箔厂和一座药厂就位于陆城的东北角,其东面紧靠农田,北面挨着老城区的居民区,离宜都市医院不足一公里,而往南不足两公里就是市中心。著名环境学家魏复盛院士认为这一选址很不合理,他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一般这样的污染企业都必须远离城区,并设置森林、草地等隔离带,这样既可以减轻污染,而且可以方便应对突发事故。”由于东阳光的厂区基本上就在城区内,所以造成的污染影响十分明显。记者在采访中切身感受到,刺鼻的气味随风向变化在城区内肆意弥漫,令人难以忍受。蔡常德所在的尾笔村在东阳光厂区的东边200米处,臭气除了给村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影响之外,还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据蔡常德介绍,如果臭气浓度稍微大一点,水稻等粮食作物很快就会枯死。为此,周边的农户每年都会与东阳光方面交涉,东阳光虽然会按照损害程度给予一定的赔偿,但是废气却仍然照排不误。而居住人口密集的宜都老城区就紧靠东阳光厂区的西面,一家坐落在居民区的养老院离东阳光的厂区不足300米,养老院中的20多名高龄老人也饱受东阳光废气的影响。据养老院的看护赵秀菊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为了避免闻到刺鼻的臭味,老人们只能被迫在房间里打发时间,只有趁外面气味不那么浓烈的时候,才能到外面透透气。位于市中心的雅斯商业广场是宜都市的主要商业区,这里离东阳光的厂区不足两公里,废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广场商户的生意。做茶叶销售的刘启发,在雅思商业广场有一个商铺,但是生意却十分清淡。“平时根本就没什么人来逛街”,刘启发对时代周报记者抱怨,“外面气味这么大,人们都选择紧闭门窗待在室内,我现在都是看着风向选择开不开门做生意。”每天看风向,已经成为宜都城区居民的一个习惯。“东阳光的烟囱那么显眼,每天看一看烟雾往哪边吹,再来选择开不开窗户,出不出门。”一位宜都市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在宜都市医院走访发现,前来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数量很多。“近几年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增加了不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对记者承认。记者在宜都市政府的网站上看到,近年来,市民多次投诉东阳光排放的气味刺鼻,希望能得到改善。而宜都市环保局的回复则称,东阳光的废气已经经过治理才对外排放,要彻底消除气味有难度,该气味对人体无害。对于这一解释,大部分居民都感到不能接受,“我们受到的影响都是直观的,至少东阳光应该给一个说法。”一位市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滚滚污水向江流除了废气排放,时代周报记者还了解到,无论是厂还是药厂在生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而这两个厂的排污口均直指长江。2月18日,寒雨霏霏,气温骤降。由于正值枯水季节,流经宜都的长江水量减少,江中心甚至出现了隆起的河床。从清江河口出发,沿长江往下游步行500米就是宜都市自来水厂的一个取水处,岸边醒目的标识牌表明这里是“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而在这个标识牌正下方就可以看到东阳光铝厂的污水管道。这一条管道经过自来水的取水点,半埋在岸边的河床上向长江下游延伸,出口离取水点不到300米。透过管道的缝隙,记者发现冒着刺鼻热气的污水一路奔涌进入长江,管道周围的淤泥成堆,充满恶臭,出水口处漂浮着的几条死鱼。居住在附近的吕大爷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这条管道只有在枯水期才会露出来,而在长江水量充沛的时候就完全隐没在水下。“我由于天天看到这里排污,所以根本不敢喝自来水,而改喝纯净水。”吕大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与东阳光铝厂隐秘的排污不同,东阳光药厂则要明目张胆许多。记者在离铝厂排污口下游一公里处找到东阳光药厂的排污口,正好看见滚滚污水从厂区奔涌进入长江。东阳光药厂的排污口直径超过两米,通过一条长达100米,宽达5米左右的露天渠道直指长江。大量冒着难闻热气,泛着白色泡米的污水从污水口涌出,在长江边上形成了一条污水的小河。曾经在东阳光药厂工作过的赵刚对于东阳光的排污十分熟稔。据赵刚介绍,“东阳光的排污往往是白天排得少,半夜排得多,而且排污还看天气,晴天排得少,而下雨天就排得多。”“东阳光药厂除了明着的这条排污渠道之外,还存在一条隐蔽的排污口”的传闻在宜都市民中广泛传播。而据生活在厂区附近的蔡常德对记者透露,在东阳光药厂的背后有一个小河,药厂的另一个排污口就对着小河。对于这些说法,时代周报记者在当晚冒着雨雪进行了证实。果然,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排污口开始大规模排污,夜色中,黄色的污水裹挟着泡沫喷涌而出,气味刺鼻难闻,排污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左右。根据东阳光集团在2012年2月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东阳光药厂的水污染物主要为红霉素原料药发酵生产废水,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等原料药合成废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公告中,东阳光声称所有污水都是处理过后再排入长江的。而从现场观察的情况来看,东阳光的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阳光员工介绍,每次发酵罐染菌之后,按照正规程序应做相关灭活处理,然而,厂房为达到经济利益目的,却直接通过暗道排到长江。而一位长期从事污水处理行业人士对记者介绍,企业如果治理环保,需要拿出利润的1/3才能彻底、完全治理好。但潜规则是,涉及处理成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做环保。”该知情人士对记者说。记者随即对宜都市自来水厂进行了走访,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宜都市城区的主要自来水大部分来源于清江,现在已经很少在长江取水。而记者注意到,长江水质受到影响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城市。宜都下游的枝江市,原先主要从长江取水作为饮用水。但是近年来,却由于上游污染排放,导致长江水质下降,枝江只得从水库调水满足城区居民的饮用,由于水量不足,紧靠长江的枝江市在近几年竟然会面临水源不足的问题。经济和污染的平衡难题虽然一谈起东阳光,宜都市的居民们充满抱怨,但是对于如何改变现状的污染现状,却普遍没有头绪。东阳光集团来头不小,对于宜都市的整体经济贡献巨大,而治理的难度集中在如何平衡P和污染的关系上。东阳光集团是横跨铝业和药业两大板块的行业巨头。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东阳光铝(600673·SH)”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光箔、化成箔、亲水箔和φ16以上大电容器的生产企业,而其控股的另一家公司“东阳光药”则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大环内酯规模最大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是抗甲流特效药“磷酸奥司他韦”最大的生产基地。然而,东阳光集团的污染也是众人皆知。据核心知情人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当年“东阳光药”正是由于污染问题而被深圳政府禁止在当地办厂。近年来,东阳光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东阳光药”上市,但在环保核查时却屡遭波折。2011年2月,环保部就对东阳光药的“环保核查”暂不受理,而在日,环保部更新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信息显示,东阳光药被要求“补充材料”,进程受阻。由于污染问题,在2001年,东阳光进入宜都之初,就受到了宜都市民的抵制。但是这种抵触情绪很快在东阳光经济贡献的光环下得到平息。东阳光集团给宜都市带来了近4000个就业岗位,而且每年稳居宜都市企业的纳税第一的位置。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发现,东阳光厂区戒备森严,对来访者充满警惕。据周围的居民向记者介绍,由于出现过周边的居民集体到厂区门口讨说法的事件,现在的东阳光厂区进出管理十分严格。事实上,对于东阳光废气和废水排放,宜都市环保局每年都会进行检查,而检查结果均是达标的。但每年的结果并不能让宜都市的居民们信服,在居民们看来,东阳光是宜都市的纳税大户,宜都市当地的检测机构很难有公信力。而据核心知情人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东阳光的老总张中能在宜都“能量不小”。据了解,张中能很可能在宜都冒名登记了一个姓名为“曾成功”身份证,根据陆城派出所的人员信息资料显示,张中能的籍贯为浙江省金华市,而曾成功的籍贯则是湖北省宜昌市,两者身份号不同,但是照片却十分相似,出生年月日也相同。而且,曾成功登记的住址为宜都市滨江路38号,也正是东阳光制药有限公司的地址。
“堂堂上市公司的老总,却可以明目张胆拥有两个身份证,可见其能量不一般。”该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感叹道。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仍然是宜都这样的中西部城市优先考虑的事情,而这不但造成了污染企业的逐利行为,而且造成了地方政府对企业或多或少的保护行为,这成为治理荆江沿岸污染现状的主要困难。蔡常德有时会回想起十几年前的时光,“那个时候宜都空气好,水也很清,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在江边游泳,现在却再也看不到了。”站在长江边,老人对记者发出一声叹息。(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使用化名)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覃硕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长江生态修复有多难:重化工密集布局 过度开发
来源:综合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
原标题:【封面故事】长江生态修复有多难
【封面故事】长江生态修复有多难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刘照普|江苏报道
  近20年来,在一轮轮开发竞赛和GDP比拼热潮的席卷带动下,长江中下游两岸的能源重化工业快速涌现、密集布局,呈现杂乱无序、过度开发之势。这些能源重化工业与长江众多支流衍生连接的各类化学工业园混成一片,每天产生的各类工业废水有的稍加处理,有的未经处理便直接偷排入江,混杂着生活污水及航运激增带来的船舶污染,母亲河长江遭到了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污染程度远超自身的水体净化能力和环境承载容量。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沿长江下游江苏段采访时发现,与数年前相比,沿江各县市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他们不仅主动削减和搬迁对长江污染严重的危化企业,而且还加强对长江岸线资源的科学布局和合理利用,对难以搬迁的重化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通过技术改造进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
  被重化工业蚕食的长江
  江苏在未推行沿海大开发战略之前,沿长江布局重化工业一直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这种选择随着沿江大开发战略的一轮轮推动而得以加强。从江苏沿江产业布局来看,2001年6月江苏启动新一轮沿江大开发战略中,已明确提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和现代物流四大产业。
  此后5年,中央、江苏省陆续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均明确将石化化工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打造,江苏沿江已成为该省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
  据江苏省经济主管部门的一份汇报材料显示,2007年之前,江苏沿长江区域主要布局石化、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火力发电和生物制药等重化工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重化工业的主流发展路径。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驱车从南京沿江向苏中、苏南行走发现,南京和扬州之间沿江100多公里,形成了绵延起伏的宁扬化工产业带,其中南京化工园重点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基本有机化工等产业,扬州化工园做大做强烯烃、芳烃产业链,发展绿色能源化工、高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再向下游到达常州泰州段发现,这又是一个化工聚集地带;紧接着向下游一字排开的是江阴靖江重化产业带、南通如皋张家港化工产业带、常熟太仓南通化工业产业带等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发现,江苏沿江几乎每一个市县都临江布局了化工园区,每相隔数十公里,便会发现数个紧密相连的化工园区,每个园区内又会分布数十家石化化工企业。从扬州市的情况来看,沿江分布的不仅有中化国际、仪征化纤、南京港等省部属大型企业,还有台湾大连化工、香港建滔集团、江苏扬农集团、琼花集团等一批境内外知名石化企业。
  粗略统计发现,从南京到苏州的300余公里地带内,长江沿岸就布局30余个较大型的化工园区,几十家大型火电厂、钢铁厂和有色金属加工等企业,还有密集布局的港口码头、塔吊造船厂和储罐设施等上下游产业,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这些分布在长江两岸的石化和化工产业对长江水体的污染压力是首要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江苏化工行业每年废水排放量占到该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0%,排放的主要是COD、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等主要污染物,占该省工业排污总量的25%以上。
  这已经是限制发展后的结果。
  据江苏省主管环保化工的副省长许津荣在2015年江苏环保新技术交流展示会上介绍,江苏原有化工企业2.1万家,迄今已关停7000家,余下1.4万家,其中近50%的化工企业布局在长江江苏段两岸,有7000家之多。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长江作为水源地,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46%,长江流域的石化产业生产能力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达1.7亿吨,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超过250种,已形成覆盖长江上中下游的石化工业走廊。
  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一位官员说,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长江两岸分布40多万家化工企业,可以想见,这些排污量一起汇集到长江中下游,会造成多么巨大的环保压力。
  环保部环境统计年报显示,近年来,长江排污现象十分突出,长江接纳的废水量位居全国七大流域首位,早在2012年,排入长江的废水已经超过300亿吨,几乎相当于每年一条黄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长江,其中大部分是工业废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以往的跟踪采访中了解到,化工排污造成太湖水体80%以上富营养化,致使2007年江苏无锡爆发太湖蓝藻事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实地调研时表示,江苏的产业结构过“重”,产业层次过低,应该本着调轻调高的取向,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从那时起,江苏沿江的重化工业发展趋向开始得到改变。
  2010年开始,江苏启动为期5年的新一轮沿江开发与保护规划,限制沿江化工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单列出来,沿江各县市挂靠在发改委的“沿江开发办”也逐一撤销,不再鼓励化工企业沿江开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江苏省环保厅了解到,为严格控制长江开发强度,逐步转移重污染企业,“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353家,长江沿线各地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重污染企业搬迁计划。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长江干流共有取水口近500个,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该局副局长杨永德说,长江污染物的排放压力大,2014年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8.8亿吨,比2013年度增加了2.1亿吨,虽然废污水排放逐年增加,但从2008年开始,增幅开始下降,达标排放不断提升,污染物浓度在减少,水质会好转,这跟沿江各地加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密切相关。
  虽然石化和化工产业在长江江苏段被限制发展,各地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但已建成的重化工业体量巨大,对长江岸线侵占和蚕食的破坏作用仍然巨大,这在长江下游体现得尤为明显。
  过去20年长江水质恶化严重
  江苏扬州一位已退休的环保局长说,“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数千年来不图回报地付出,却被子孙后代糟蹋得不像样子。我们不能再把长江当成储污池了。”过去近20年,长江水质恶化趋势非常明显,氮、磷含量分别增加10倍,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排污。
  这种污染的后果使长江干流形成近600公里长的岸边污染带,核心污染区江水浑浊、发臭变黄,直接威胁城市用水安全,江水富营养化加剧,水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长江里大量珍贵鱼类逐渐消失,江豚尽管仍有,但已成稀有品种,野生鲥鱼可能已经灭绝,长江野生刀鱼非常罕见。
  人民网报道显示,江苏沿江8市的废水排放量占该省总量的74%,长江江苏段入江支流有103条,较大排污口有130多个,长江江苏段水质已降为三类。
  全国政协委员、湿地生态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健健教授介绍说,近年来国家在长江污染治理上投入巨大,但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目前长江干流的60%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工业和人口比较密集的长江中下游的上千公里河段,沿岸水质基本都在三类和四类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也只有在江中心长兴岛一带,才能取到三类水作为上海市的饮用水源。
  据环保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长江流域38条主要干流上的72个监测断面,能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只有36个。与此同时,长江流域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4000多个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安徽巢湖、武汉东湖等,均达到富营养化程度,面临着爆发类似太湖蓝藻的危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振楼认为,长江污染来源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长期排放量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和航运量激增带来的船舶污染严重,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低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水环境污染的速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也从沿江地区的环保部门了解到,近些年,虽然长江两岸建起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运营成本高,只有三分之一的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少部分企业更是铤而走险向长江里面偷偷排污。
  母亲河的出路
  母亲河长江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恶化的警钟不断鸣响,已上升为与洪涝灾害同样重要的突出问题,其出路何在?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刘志彪认为,长江流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是水污染势头不能有效遏制的根本原因。刘志彪说,长江干流水资源保护规划早在1986年就已编制完成,并纳入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编制配套的区域规划,有些城市在编江段规划时没有考虑与干流规划的衔接,其制定的原则和标准与总体规划不一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流域缺乏能统一管理、监督水资源保护规划实施的权威机构和相应法规,因而无法在流域内统一实施水资源规划和保护管理,导致污染从上游向下游转移,非法排污加剧,甚至是“以邻为壑”现象时有发生,水污染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针对长江两岸石化产业布局杂乱无序的状况,2014年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王明志撰文称,各地在上马石化化工项目时,虽事先进行了园区规划、环境评价、安全评估,但主要是单个项目或园区的局部影响来评估,没有统筹考虑整个长江水系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运输系统承载力,当前亟须从国家层面对沿江石化化工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布局,要规范沿江两岸化工园区发展,优化沿江石化、化工产业布局。
  王明志认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要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定位,率先划定沿江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合理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全面统筹沿长江石化产业布局,加速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沿江石化产业发展水平,是在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过程中加强长江水资源保护的必然选择。
  最近几年,江苏省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与推动下,积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分工与布局,建设沿江优势产业集群,按照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战略部署,围绕“升上去、淘汰掉、做得大、留得住、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与方法,贯彻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和集约集聚的原则,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打造长江经济带江苏段传统重化工业的转型升级版,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取得了丰硕成果。
  比如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江苏以南京、无锡和镇江三地为重点,对接国产大型飞机项目,打造沿沪宁线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以南京和常州两地为重点,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以南通、泰州、扬州、镇江四地为重点,建设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以南京、苏州和无锡三地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新型电力装备等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
  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
  重化工业应在沿海地区布局
  《中国经济周刊》:您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刘志彪: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将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无论采取多么严厉的环保政策都不过分,老百姓都会举双手赞成。第一,长江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地理维度看,长江横跨中国东中西三个区域,通过下游经济发达的上海、江苏等带动中上游地区发展,这是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极佳模式。第二,过去中国的发展路径是向东,“一带一路”战略则是向西、南,而长江将两者有效联系起来,打通中国对内和对外发展两个关节,形成了战略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第三,这也说明最高层对长江流域污染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说明长江流域污染已经威胁到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经济周刊》:2003年江苏布局沿江大开发以来,全省重化工业的80%以上建在长江两岸,再加上以前布局的各种化工生物制药项目,造成长江下游污染严重,您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事实?
  刘志彪:过去一轮发展重化工业的浪潮和竞赛,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体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规律。从经济学原理看,能源重化产业的成本中运输成本占比高,而水运成本最低,因此选择既靠近消费地和市场,又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的水运方式,就成为这些产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而在产业布局上沿长江流域进行配置就是必然的。
  加速发展重化工业,是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无法回避的选择。这是由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决定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从温饱向小康转变,居民需求结构和消费模式对应的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小康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以满足民众机能性和便利性需求的、具有规模经济性质的耐用消费品,属于“住、行、用”范畴,涉及房地产、建筑、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与之关联的行业是钢铁、化工、石化、重型机械等产业类别。所以,小康社会来临意味着这些行业和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道路面前,新一轮重化工业必须首先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需厘清两个复杂且易混淆的思路:第一,工业重型化工业不等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当下德国、日本的重化工业发展表明,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的联系。第二,重型化工业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石油化工工业,但重化工业不完全等同于石化工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重化工业的主要构成因素是机械电子工业,尤其是其中若干有限种类的耐用消费品。
  这说明,中国开发长江流域和海洋经济,可以重点选择对原材料和资源能源依赖较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石化类产业则应该在高起点的环保法令下,进行最严厉的控制。
  《中国经济周刊》:江苏有沿海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您认为将沿江能源重化产业向沿海适度转移,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吗?
  刘志彪: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指出,那些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
  从世界各国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央对优化产业布局的基本要求来看,在广大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大运输量、大用水量、大耗电量、大消耗量”的临港重化工业是适宜的。目前中国钢铁、石化等所需基本原材料,如石油、铁矿石等,多数要从海外进口,把石化工业以及直接关联的加工类产业集聚在沿海地区,是现实和科学的安排。这种布局有利于在现代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建设环保设施,对这些产业固有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中国经济周刊》:江苏镇江扬中市作为长江上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城,一直注重对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宁愿留白也不随意开发,成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典型案例。最近,该市引进的“波特城北斗智慧长江服贸融总部”项目,要在长江下游打造一个为长江全流域服务的总部基地,被列入2016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对此,您怎么看?
  刘志彪:扬中市对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式开发有先见之明、值得赞赏。他们打造的总部基地项目也是长江下游未来要重点发展的方向。沿江各地不能把长江流域的开发,简单看成是对长江黄金水道运输功能的利用,仅仅做运输带的资源配置工作。
  长江流域是一个经济带而不仅仅是一个运输带。长江流域的开发,是要开发沿长江流域的经济功能。要利用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市场集中、产业集中、城市集中的“四集中”优势,通过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开发及信息一体化,通过统一市场和连绵城市群的建设,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和重组,充分发挥长江流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将其发展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的巨大的经济带。
  如果把长江开发仅等同于运输功能开发,是贬低长江开发的真正价值,也会毁了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资源只是一个符号,更多应该进行长江流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条贯穿整个长江流域的高速铁路,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江流域的城市人口聚集,产生城市化需求,从而拉动信息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拉动新的产业发展和就业,实现市场一体化和制度的协调,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创造新的起飞条件。同时将长三角一般性制造业往中上游转移,长三角地区未来要成为总部经济区域,以服务经济为主体,打造长江经济带江苏升级版,构建长江下游的服贸融高地和总部经济基地,这才是对长江的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靖江市长江化工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