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梦见割麦子子后面来了一群怪物

还是在上周去金山镇游玩的时候,我们一帮朋友就决定,下周六,去帮助农民割麦子。
行走在田间,暖风吹拂,金黄片片,麦浪滚滚,让人有着丰收的喜悦。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时在田间的劳动,于是就和朋友们倡议,下周我们寻找一户农家,帮助他们割麦子,重温一下劳动的感觉,体会一点农民的艰辛,同时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培养孩子们对劳动、对农民、对农村和自然的亲近感。
整整一周,几乎每天,我都会念叨着去割麦子的事情,让朋友们四处联系合适的地方去割。毕竟现在农机化水平在提高,很多地方的麦收已经不再是手割了,大多是用机械,一亩地,花上百八元,一二十分钟就收割完成,而且还同时进行了脱粒。如果人工收割,那么下一步如何脱粒又成为一个问题。不像是过去,麦收时节,生产队有整块的平整压实的麦场,即使是包干到户后,也是家家户户集中在一起共同平整卖场。麦子收割后,运到麦场上面,摊铺开来,然后用辘碡碾压。辘碡这两个字,读作l& zh&u,老家的读音叫“垒逐”,后面的“逐”的读音应读作zhǖ,这也是我们老家那块的特殊叫法了。生产队的时候是用牛拉着辘碡,绕圈碾压。大包干以后,我就记得,家家户户大多是人拉着碾压了。一般是将麦穗考一头排放,围城圆圈,人们一遍遍地压,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将麦子再翻过来,然后再继续碾压。那个时候是劳累的,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下子到那么广阔的空间中去嬉闹,一边拉着辘碡,一边聊着天上地下的,也是开心的。
等到将麦子脱粒后,将麦草垛在一起,将麦子摊开晾晒,晒干以后,大人们要“扬场”,用木锨将麦子迎着风,扬起来,由于麦粒较重,而草屑是轻的,于是麦屑分离开来。记忆中,父亲戴着草帽,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如今,家里没有地了。我们想,联系割麦子,只能是尽量帮忙,而不是添乱。因此,我的主张是,我们要去割那些机械不愿、也不能去,只能是用手割的地方。于是,整整一周,更换了数个乡镇,最终联系到一个叫王付村的地方。周六,我们一行十数人,三辆车奔赴麦田。
到了地头,我们换了鞋子,戴上帽子和手套,分工明确,有人割,有人捆,孩子们可以零星做一点。已经是25年没有干过农活了,真的干起来,还是有些新鲜刺激的,有着些许兴奋。割麦子也是有点技巧的,一般是躬下身来,左手反过来,手掌朝外迎着麦子握起,右手镰刀往回割,然后将割下来的麦子,顺着麦穗,集中放在一起。一次不能揽的太多,那样左手握不住,右手割起来也费事情,留的麦茬也不能太高。双手配合,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割起来速度也就快了。大家齐心协力,割完,捆好,然后我们就把麦子簇在一起,再将散落的、没有割净的麦穗,一一捡起来。用了一个多小时,一片麦子已经收割完成了。
在麦田的旁边,有一个农业生态园,里面有许多桃子。然后我们又去里面摘了一些桃子。
就像清新在雨后,等到了第二天,才感觉到浑身的酸疼。胳膊、大腿、屁股哪里都感觉不得劲,动一动都疼。
真是平时劳动的太少了,更加感觉到农民的辛苦不易。
歌曲:双脚踏上幸福路
已投稿到:河南农村老乡都看看吧,20年前的老家是这样割麦子的!
来源:大河报 又到了一年一度老家收麦子的时节, 你可否还记得, 二十年前的河南人是怎么割麦的吗? 下面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看完竟有点想哭...
那些年农村割麦的场景 二十年前,河南农村还没有自动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的。一般农村家庭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现在不一样了,一家好几块地,用不了两三天就能干完。
割麦子是个非常累人的活,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这活不光是累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场里,这时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
后来大家都用上了拖拉机,既方便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压好了,就得起场,这是起场用的叉子和耙子。
扬场是把石滚轧好的麦子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子的秕子以及短的麦秆和麦糠等。
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堆出一个既稳定又漂亮的麦秸垛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晒干了,要不会生虫。 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
儿时的打麦场,是大人的繁忙场,孩子的欢乐场。起场,父母盼着收成,如何颗粒归仓,孩子想着玩耍,怎么能够尽情尽兴。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那麦秸垛就是那时候的蹦蹦床。
等过了麦季,依然可以玩耍,没准儿还能摸出俩鸡蛋。
无所顾忌,不怕磕着碰着。小孩子,把麦秸垛当成游戏的乐园。
有的麦秸垛,可以避避雨,也躲在里面捉迷藏。
曾经的麦秸垛,是乡村的一道风景,煞是漂亮。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真是辛苦,累了吃块雪糕,啃个西瓜。农忙没时间吃饭,吃个变蛋,来瓶啤酒就是幸福!
这,就是我的农村生活 我坚信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 我是河南农村人,我为自己代言!
还有这些农活 你记得吗? 看牛
割草、砍柴
曾经的农村生活如此美好 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也没有风景名胜,但却记录着那小山村普通的生活,剩下的是万千的思绪随山水移转...
那些年,吃饭时的笑容是纯朴无瑕的,饭碗里盛着的是真正的幸福。
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何谓零食只知道屋后山上摘的野果子是最好吃的。
从小就开始学习“本领”,曾经用过的劳作工具,是一辈子的记忆。
小时候成绩不错,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奖状贴满了整个墙壁
那时候的板凳都是木头做的,吃饭、写作业...都用它,十几年过去了,颜色变了,但是依然结实。
常把桌子拿到外面吃饭,边聊天边吹着晚风边吃饭,可舒服了。
晚上几个小孩玩老鹰抓小鸡, 这情景,可能很多年没见过了吧!
夏天池塘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每到傍晚就有小孩偷偷来玩水。
豆角、丝瓜、黄瓜、青椒、萝卜...这些蔬菜家里都有种,吃到得都是最新鲜的食物,根本不用去买。
蚂蚱、蟋蟀、知了、蚕、七星瓢虫等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是我的小伙伴,现在城里就很少见了。
乡村里头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呼吸的空气非常清新。
我是这样的农村人 爸妈都是农民,没文化,没去过大城市,种着那一亩三分地,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然后再春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没车、没房、没存款、没钻戒,不懂那些城市人所谓的浪漫。只知道,朋友用心交,爸妈拿命孝。靠山山倒,靠人人会跑,流自家的汗,吃自家的饭。
我认为如果友情都是以攀名附权为榜样,那没有也罢;如果婚姻都是以车房存款为筹码,那不要也罢;如果交往都是以金钱利益为目的,那没有也罢。
我很朴实也很天真,学不会那些圆滑和事故,只想用我的真诚来温暖身边的所有人。
我喜欢农村, 因为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与浮躁, 没有霓虹灯的闪烁与光芒, 只有走不完的山路,看不完的风景 和城市里没有的那份祥与与宁静!
有没有感动到? 赶快发给给小伙伴看看吧。
河南卫视微信平台商务合作:5 监制丨张毅 & 主管丨龙涛 & 主编丨李洁敏 &编辑丨安然环山路一地区农民不种麦子却收麦子,掏20元就把麦子运回家
环山路一地区农民不种麦子却收麦子,掏20元就把麦子运回家
狗头牛眼看世界
5月30日,炎阳高照,靠近环山路的秦渡镇新阳村开始抢收麦子。麦子由村里统一雇佣收割机收割,收割来麦子由原来的田主雇佣拖拉机运回自己的家里。图为一农民正在拖拉机上等待收割机停下来装麦子。等收割机停下来以后,拖拉机连忙开到跟前,从收割机的漏斗上开始接收麦子。背后穿黄衣服的城里人带着小儿子在一旁观看收麦子。看着黄澄澄的麦粒滚滚而下,这位农民干劲十足,三下五除二地把麦子平摊在车厢里。小编问当地的农民,今年收割机收亩一麦子多少钱?他说不知道,是村里统一收割。小编感到奇怪,问为什么村里统一收割?他说,今年秦渡镇让西安高新区托管了,这一带环山路的土地被征用了,麦子由高新区统一播种施肥,到了成熟时也是统一收割。原来的田主只需要掏20元车钱,雇佣拖拉机把麦子直接拉回家就行了。小编不太相信有这种好事,又问了另一个农民,他说就是的。今年的秋庄稼也是高新区统一播种,收获仍然归农民。说完他转过身,不耐烦地催收割机赶紧收自己地里的麦子。小编随后从其他农民那里了解到这一做法的深层原因:原来西安高新区把地征收以后,怕农民在土地未使用前给地里种上树苗等东西,这样几年以后使用时会涉及到更多的赔偿款,就想出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方面保证农民有口粮,另一方面地也不会荒芜。据说环山路沿线,凡是高新区托管的土地很多都采用了这种办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狗头牛眼看世界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两只破镜头,一对牛眼睛,冷眼看世界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子什么时候收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