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势的三大亮点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当前位置: ->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
作者:陈文玲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思维碰撞、新旧动力转换、新旧力量对比、新旧规则交替的动荡期、转型期、变革期和调整期,呈现“三低、三失衡、三分化”的总括特点。从2016年一季度和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看,全球经济依然会延续这些特点,但也涌现出了新的趋势特征,突出表现为五方面旧动能弱化和四方面的发展新亮点,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以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关于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从2010年至今,已连续七年推出了世界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我们于2014年提出了世界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新常态,2015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同时进入了低速增长新常态。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提出,世界经济这艘巨轮正行驶在“浅水域”,即低速增长新常态。可见,国经中心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是准确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在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分析里,我们提出了世界正处于新旧思维碰撞、新旧动力转换、新旧力量对比、新旧规则交替的动荡期、转型期、变革期和调整期,呈现“三低、三失衡、三分化”的总括特点,三低,即低速增长、低利率、低通胀;三失衡,即收支失衡、贫富失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失衡;三分化,即经济增长速度分化、货币政策分化、全球贸易格局分化。从2016年一季度和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看,全球经济依然会延续这些特点,但涌现出了新的趋势特征,突出表现为五方面的旧动能弱化和四方面的发展新新亮点,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低速增长新常态下世界经济增长的旧动力和旧动能正在弱化
尽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7年,但世界经济依然在困难中挣扎,经济复苏异常疲软,一系列问题不断冲击着本已经脆弱不堪的世界经济,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放缓,从债务问题到货币利率风险,再到全球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跌宕起伏,随着原有世界经济增长动能的正在弱化,世界经济增长阴霾满布,风险增加。
(一)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弱化
世界贸易和投资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这个引擎正在弱化。据统计,多年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都快于GDP增长速度,自1990年以来国际贸易平均增长率为5.1%,为全球GDP增长率的2倍(如下图所示)。从2011年开始国际贸易增长率下滑已经持续5年多,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显示,2014年国际贸易量增长率只有2.8%,2012年至2014年增长幅度平均只有2.4%,低于同期世界GDP的增长水平。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将遭遇连续第五年国际贸易增长低于趋势线,这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时期,WTO预计今年国际贸易量将仅增长2.8%,与2015年的增幅相同。国际贸易连续5年放缓,与全球GDP增长率一样低迷,表明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
图1 全球商品贸易与实际GDP的增长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粉墨登场,如果说TPP、TTIP属于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用这种制度化的设计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话,美国目前存在一种非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以现有美国三位总统候选人为例,从希拉里到桑德斯、特朗普,他们都反对TPP,希拉里认为TPP的标准太低,所以她坚决反对;特朗普提出撕毁一切贸易协定,要向中国征收40%的税收;桑德斯也反对TPP,认为TPP达成将推进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会剥夺他们更多的就业岗位。尽管他们只是政客,在演说,但也表明这种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正准备登场,贸易保护主义会随之泛滥,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对全球的经济带来拖累。
其次,全球投资增长率也在下降,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净资本流入大大下降。201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情况报告。自有统计数据的1980年之后,新兴国家在2015年首次出现资本净流出(如下图所示)。流出规模相当于各国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中国尤为严重。根据IMF对40多个新兴经济体和地区的资本流动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雷曼危机的2008年之前,面向新兴市场的投融资不断增加,在2010年达到峰值,资本净流入占GDP的3.7%,此后,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净资本流入转为减少,2015年首次出现资本净流出,为1987年以来最低点。
图2 年3季度新兴市场国家净资本流入的变化& 资料来源:IMF
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表明,2015年新兴市场国家的净资本流出规模高达7,500亿美元,预计2016年情况不大可能会出现好转,预计净资本流出约为5,000亿美。
(二)新兴经济体整体受挫,世界经济增长旧动力弱化
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经济体(如下表所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下图所示,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度高达50%以上。
表1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世界经济增长率(%)
发达经济体增长率(%)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
2016(预计值)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同时,统计数据表明,从2010年开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从2010年的7.5%下降至2015年4%。尽管中国经济也在下行,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仍然达到了30%左右。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外部环境恶化,2016年,除印度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连续第六年放缓,整体受挫。根据IMF4月刚刚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与2015年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将温和增长,今明两年增速预计为4.1%和4.6%。尽管2016年全球增长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比重仍然最大,但各国普遍面临经济增长的阻力,经济增速普遍低于过去二十年的水平。
图3 新兴市场和发展经济体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俄罗斯和巴西等资源出口型国家经济增长仍将处于深度衰退之中。2015年,国际原物料价格低迷、投资下滑和政府财政紧张等负面风暴席卷巴西,经济受灾惨重。根据巴西官方资料,2015年巴西 GDP衰退3.8%,2016年3月惠誉评级将巴西2016年实际GDP预估从原来的-2.5%下调至-3.5%。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5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萎缩3.7%。由于通胀风险依然高企,国际油价继续在低位运行,俄罗斯央行行长预计俄罗斯2016年经济将萎缩1.0%-3.0%,此外,伴随油价下跌,部分拉美和中东国家增速放缓,包括拉美在内的非石油大宗商品出口国增长前景疲弱。
许多非洲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增长前景减弱。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增长的脆弱性,经济增长前景减弱。据IMF4月《全球经济展望》,2015年南非经济增长1.6%,预计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长0.6%和1.2%;撒哈拉以南非洲2015年增长3.4,预计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长3.0%和4.0%;中东,北非和阿富汗等地区2015年增长2.5%,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长3.1%和3.5%。
中国和印度增长温和放缓。2015年中国GDP增长6.9%,增速比过去有所放缓,但从走势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情况以及国际收支等四方面的政策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回稳迹象明显,经济增长能够维持在6.5-7.5%的合理区间。印度方面,据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长7.3%,预计全年为7.6%,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不过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印度财政部长阿朗·杰特利2月26日向议会提交年度经济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印度新财年(始于4月1日)经济增速为7%至7.75%之间。亚洲开发银行将印度财年经济增速由7.8%下调至7.4%。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5%,经济占世界总量的60%,2008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但受全球货币注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全面受挫,外部环境恶化,增长动力弱化。
(三)全球竞争性货币贬值加剧,球资本流通的动能弱化
竞相贬值的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深化蔓延,全球可能步入负利率时代。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的、临时性货币政策被美国和日本采纳,受这一政策影响,全球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都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目前来看,全球竞相贬值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结束,还在不断加码,继瑞士、丹麦和瑞典实施负利率之后, 日 ,日本央行宣布使用负利率,将引入三级利率体系,将金融机构存放在日本央行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之前的0.1%降至-0.1%;在3月的议息会议中,欧洲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4%;3月22日,匈牙利央行宣布下调隔夜存款利率15个基点至-0.05%(如下表所示),全球可能步入负利率时代。
&表2 全球实施负利率主要国家政策工具的变化
负利率具体操作时间和水平的变化
从2009年7月开始,瑞典央行开始负利率实验,将存款利率减至负0.25%,1年后才恢复为零水平。
2015年2月,瑞典正式开始实施负利率,将基准利率从零下调至负0.1%。
日,瑞典央行将指标回购利率由负0.35%调降至负0.50%。
日,丹麦决定开展负利率实验,将基准贷款利率下调至0.2%,存款利率下调至负0.2%。
2015年以来丹麦央行连续4次调降基准利率至负0.75%,创纪录低点。
2016年1月,丹麦央行将存款利率从-0.75%上调至-0.65%。
日,瑞士央行将利率目标区间上限下调至负0.25%,下限下调至负0.75%
2015年瑞士央行基准利率基本维持在-0.85%~-0.72%
目前该区间在负1.25%-负0.25%之间。
日,日本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放在日本央行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之前的0.1%降至-0.1%
日,匈牙利央行宣布下调隔夜存款利率15个基点至-0.05%
2014年6月,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下调为负0.1%
2015年12月,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水平在负0.3%
2016年3月欧洲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4%
宽松货币政策成为近几年应对全球经济低速正在的主要政策,不断加码的宽松货币政策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缺乏内在动力。全球负利率蔓延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负利率扭曲了金融市场反应,如日本央行决定采用负利率消息公布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国债收益率纷纷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2015年8月道指千点暴跌时的低点;5年期德债收益率低于欧央行负0.3%的存款利率;英债收益率也走低。全球有至少13个国家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负,有10个国家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负。据摩根大通最新报告称,目前全球负收益的政策债券规模已达5.5万亿美元。日本野村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负利率政策代表决策者理智的破产,负利率可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实行负利率会破坏金融秩序,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预期,会导致或者引发新的金融风险,扭曲金融市场的信号。
负利率下主要国家依然深受“通缩”威胁。一般意义上,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出现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增长。但现在世界经济走势却恰恰相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央行纷纷进入“大放水”的QE时代,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全球很多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却陷入“通缩”威胁中。如下图所示, 2015年发达经济体CPI仅为0.27%,不仅低于2014年底的2%,更远远低于年间全球通胀11%的平均水平,欧美国家的核心通胀率偏离于通胀目标轨道,即便欧洲央行祭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也难以力挽狂澜,欧元区通胀率仍徘徊于临界线附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增长乏力,深层次问题突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需求不足,通缩风险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图4 年 全球CPI年均变化率
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是货币注水下没有通胀反而导致了“通缩”的主要原因。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注水下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加,为什么没有产生通胀反而导致了通缩呢,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目前美国货币一年内的周转次数是1.5,即1美元一年的流通速度才是1.5次,这个周转速度是很慢的。中国整个总资本的流通一年才0.5次,全球资本流通速度在减慢,这意味着资本的利用率低,资本的投入产出率低。另一方面,资金作为超额准备金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的这部分非常大。据美国联储局的统计显示,2014年底,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为1420亿美元,但美国银行存放于联储局的超额准备金就高达2.5万亿美元,美国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相当于其10.4万亿美元存款的25%(其中法定和超额准备金之比为1:18),相当于美国GDP的20%,相当于美国联储局资产负债表的59%。也就是说,59%是作为超额准备金是趴在账上的,是不流通的,所以表面上看我们释放了很多货币量,但是由于货币没有流通,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体,并没有产生效能。
资本流通速度减慢,大量货币资本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因而市场流动性增加不能产生流通效能,自然也不能推动通胀,提振经济增长。
(四)大宗商品价格在跌宕起伏中继续下行,资源型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动力弱化。
据世界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大宗商品价格展望》显示,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持续低迷,自2011年以来包括能源、贵金属、金属、食品和原材料在内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全面进入下行通道(如下表所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给能源生产国带来了重大影响,如巴西、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等经济增长受阻,而对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以能源、原材料出口为主资源型国家,经济增长更是受到巨大冲击,经济增速恢复缓慢,经济结构调整困难,经济增长动力弱化。
表3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以2010年价格指数为100)
非能源(除贵金属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015年国际油价下跌47%,2016年预计还会再度下跌27%,因此,2016年国际油价仍将在低位震荡下行,这反映了全球原油供给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图5 年全球原油供求百分比的变化
如上图所示,从2010年全球原油供给要大于全球原油需求,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俄罗斯等国家加大了石油的供给,以及伊朗石油供给超过预期等,使得全球原油市场供给充足,再加上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的潮汐能、生物质能页岩能等新兴能源的不断涌现,可以看出,全球能源供给的多元化趋势已经基本形成,且美国页岩气革命有望使美国从原来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成为最大原油出口国,能源的供给是在向西转移;从需求方面来看,能源的需求结构在向东转移,中国和印度成为能源需求大国,受制于全球经济增长的缓慢,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速的集体放缓,全球原油需求也在下降。可见,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新常态和能源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将使得石油价格再中长期内维持在低位震荡徘徊。
除石油之外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也在震荡中下行,世界银行在1月份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中下调了对所监测的46种大宗商品中的37种大宗商品价格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得很多资源生产国经济增长动能弱化,加重了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阴霾。
(五)发达经济体复苏似有若无,世界经济增长的引力弱化
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曾一度使得新兴经济体整体超过发达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从2013年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欧盟宽松货币政策和日本安倍经济学等,2013年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从今年发展趋势来看,发达经济体复苏似有如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也在弱化。
美国经济复苏放缓。2014年IMF曾预计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会是3.6%,后下调到3.2%,而实际上美国2015年GDP增长仅为2.4%。今年一季度,受消费支出减少,美元走强和全球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美国GDP在去年第四季度年率放缓至1.4%后,今年第一季度可能再度放缓至1%以下。1-3月美国商品零售额总额分别为和4468.9亿美元,环比逐月下降,美国3月季调后CPI月率上升0.1%,为四个月以来首次上升。1-3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分别为0.1%,-0.2%和-0.1%。由于消费支出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支出不振,将延缓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尽管美国就业率维持在5%左右,房地产市场也在复苏,但是美国的高债务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就业中全职劳动者并未增加,“就业质量”没有改善,实际工资增长不尽人意,美国全部财富的约40%集中于1%的上层,同时下层也在增加,而中间阶层却在不断萎缩。可见,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美国社会宗教研究所的民意掉擦汗结果显示,7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依然处在经济困境之中”。 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下调了美国2016年经济增长至2.4%。
欧元区经济艰难复苏。2015年,欧元区19国GDP增长1.6%,略高于2014年的0.9%。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下降,悲观情绪普遍弥漫在工业界、服务业和消费者中。欧元区1-3月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为105、103.8和103,已经连续3个月下滑。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率下降1.0%,2月PPI月率再度下降0.7%; 2月CPI年率初值意外下降0.2%,为5个月来首次降至负值,3月CPI初值同比下降0.1%。欧元区目前CPI和PPI双双低迷,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为了提振经济,3月的议息会议中,欧洲央行实行扩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4%,还将主要再融资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0.0%和0.25%;还宣布将月度购债规模从之前的600亿欧元大幅增加至800亿欧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50亿欧元。此外,欧洲央行还表示,将开始购买企业债,并推出新一轮的定向长期再融资计划(TLTRO2)。尽管如此,欧元区经济情况仍未见明显起色,数据编制机构Markit预测,欧元区今年一季度的增长率可能仅为0.3%。我们认为,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不足以提振通胀刺激经济增长,欧元区内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及希腊等国家债务负担依然严重,亟需欧元区各国政府进行结构性改革,此外,外部的风险也可能将拖累欧元区复苏步伐。如欧洲难民危机,以及英国退出欧盟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等。
日本经济回暖压力较大。2015年日本经济增长0.5%,IMF预计2016年日本经济增长0.5%,2017年为-0.1%。内需不振持续成为抑制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日本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的消费通胀年率从12月份的1.3%下滑至1月份的1.1%和2月份的0。另据日本政府公布经济数据显示,日本2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2.3%,不及预期的-0.9%,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日本2月工业产出环比初值下降6.2%,降幅为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啸以来最大。此外,综合了工业生产、就业和零售销售等指标的同时指标2月为110.3,初值较前月下降3.2点,也创下2011年3月大地震以来的最快降速,进一步表明日本经济放缓。为了提振经济,日本今年1月推出了负利率政策,同时,执行量化宽松计划,以每年80万亿日元的速度从市场上买进资产。这也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谓“安倍经济学”的关键武器,寄望借助低利率降低企业和家庭的储蓄意愿,增加消费、贷款或投资意愿,目前来看,收效甚微,日本经济回暖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世界经济步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世界银行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明确提出,而我们国经中心是2014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的总报告里就提出来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的看法。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可能还将长期处于低速增长常态之中,原有经济增长动能和动力的弱化将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和压力增加。
二、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经济转型、创新变革和调整中的世界经济涌现出若干新亮点
从短期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旧动能和动力的弱化,世界经济复苏受到众多因素阻碍,但从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变量和短期变量来看,长期内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新动力和新亮点。
(一)世界迎来了全球化4.0时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和新格局
从近代历史来看,全球化已经经历了三波浪潮,分别是全球化1.0时代,也即大航海时代,二是英国和英镑主导的全球化2.0时代,三是美国和美元主导的全球化3.0时代。目前,我们认为全球进入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推动的全球化4.0时代。全球化的第四次浪潮,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投资和全球需求在内的三个周期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硬件来看,全球贸易投资、货币、信息、技术等要素正在重新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在向着最有效率的地方进行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从软件上看,推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建立全球治理新体系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共识。这也是全球化4.0时代的典型特点,即重塑国际经济新秩序。随着全球经济新格局的建立,世界经济将在新旧动能转换,调整变革或重塑中寻找到新动力。
(二)主要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创新驱动战略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开拓新空间。历史经验证明,历次世界经济从长周期中复苏都离不开创新技术的出现,金融危机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创新驱动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航天航海、生物医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产生科技革命、思想革命、组织革命、管理革命、业态革命、商业模式革命,这一系列新技术带来的革命会使世界经济寻找到新的突破方向。比如日本的机器人是世界领先的,为了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机器人新战略》,推动机器人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趋势发展,提升其“易用性”,实现“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等三大战略目标。比如美国的3D打印也是走在世界前列,为寻找新的突破,美国政府将3D打印技术作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2年,奥巴马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将3D打印技术作为“战略级技术”。德国政府积极推进“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这是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的深度交织产生的生产模式,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等内容。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双创”等,创新驱动战略使经济爆发出新的活力。
(三)一批闪耀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希望
尽管金砖五国中俄罗斯、巴西、南非都遇到了暂时的阶段性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受阻,但印度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 IMF4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上调2016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至6.5%;印度2015年增长7.3%,IMF预计2016年为7.5%。一些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依然强劲。2015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4.5%,IMF预计2016年增长4.7%,2017年增长5.5%。此外,在亚洲地区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如孟加拉国,在过去20年里孟加拉国的GDP年均增长率约为6%,未来十年预计经济增长7%;埃塞俄比亚过去十年经济增速为10%,预计到2020年以前经济增速会达到11%;缅甸自从启动改革以来,经济增速达8.5%,预计2020年以前年均增速会达到8%;菲律宾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为6.5%, 2020年以前也会保持在6.5%;目前越南的年均增速为6%,预计2020年之前会达到6-7%;印度尼西亚未来增速也会在5.5%以上,这些比较闪耀的、充满活力的新兴经济体都在亚洲,亚洲作为新兴经济体最集中的地区,总体仍保持了增长势头。201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达到6.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且这些国家都属于人口众多的国家,如孟加拉国拥有1.7亿人,印度尼西亚拥有2.5亿人口,这些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四)开放包容的中国仍然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稳定器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增量的最大贡献者,是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201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保持在25%以上。尽管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但中国正在实施更为开放的对外政策,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正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更多的国家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服务增添新动力,仍然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是从消费看,中国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5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我国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自2013年开始我国出境游人数、境外旅游消费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全年出境游人次已达1.2亿,中国游客去年境外旅游消费额高达2150亿美元,同比上涨53%。
二是从投资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是“十一五”的2.3倍。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959.7亿元,同比增长71.8%。不论是增速还是金额,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远超吸引外资,中国企业开始向全球配置资源。
三从进出口看,尽管受全球贸易放缓的影响,中国依然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15年中国出口情况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据WTO统计,2015年1月至11月,美国(-6.8%)、德国(-11.2%)、日本(-9.4%)、印度(-17.5%)、南非(-9.5%)等国出口均为负增长,比中国出口降幅(-2.5%)高。2015年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升至约13.4%,比2014年提高1%。
可见,尽管中国经济也存在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依然充满活动。展望“十三五”,新常态下中国将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未来5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5年;未来5年也是全面夯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的5年,中国与沿线60多个国家项目、战略和规划的对接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GDP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比重有望从现在的60%左右上升到80%左右,到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是,中国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的投资、市场和增长机遇,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形成在国际社会更高地位和更大的影响力。也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增加,美国最大的评级公司穆迪调高了对中国的评级,IMF也调高了对中国增长的预期,从原来的6.3-6.5%调升至6.5-6.7%。
总之,在当前和今后几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是错综复杂多变的,低速增长新常态还会持续,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宽松货币政策持续发酵至负利率时代等新特点,与高债务风险、高失业率、高龄化和高货币风险交织,也不排除通缩与通胀之间的跳转风险等。对此,中国必须做出清醒认识和正确判断,在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同时,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推动建立全球经济宏观协调机制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自己国家的事情上,以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的供给结构,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玲、颜少君.把握“新常态”: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2] 陈文玲、颜少君. 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全球化,2016年第1期
[3]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Too slow for too long,April,2016.
[4] WB. Commodity Markets Outlook: Weak Growth i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Commodity Markets, January, 2016
[5]WTO.& World Trade Report 2015.
浏览次数:<span id='article_cnt_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