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奥林巴斯300mm f4的300mm比全幅的都大都重呢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为什么全幅的都这么大个?
3197浏览 / 14回复
5D为什么这么小
个头确实大了点,加上电池的重量达到了1.3公斤以上,要是小竹炮加2倍增距镜恐怕得担心会不会折断吧?
对&第1楼&diy_fans&说:=========================因为是全画幅!哈哈哈
性能的提升,性能要想提升一倍,代价可能要多付出几倍或十几倍,必然带来体积的提升。
5D是是全画幅
楼上说的纯是废话
专业机体积都这么大。不过我估计它的大块头就吓走了很多人,更不用说它的价格了,唯有等到D3简化版,估计可以做到像5D那样的体积。
尼康的机器是以品质著称的,结构过于小巧不利于耐用,
对&第7楼&ooooo2008&说:=========================现在相机更新换代很快的,我们不可能买台用上10来年吧,所以耐用度可以低点,价格要便宜就好.我希望D3的价格在2.5W以内.
十年后可以当鼓动啊,强烈反对过小的单反机,太小了,拿都拿不稳,大有大的好处啊,低档机D70就比较经典,以后这档的还是要做成这规格的比较好,还有充电器最好也统一,要不升级相机那些配件都很浪费。
对&第8楼&刘老满&说:=========================所谓耐用,并非仅仅指使用寿命长。以机械部分威力。经过一个短暂的磨合期以后,机械精度会越来越差。在使用寿命内,始终保持可以接受的机械精度——精度降低不多,是优质产品的特质。
135型的数码单反,画幅是以接近35mm胶片为标准的.这就是所谓全幅的意义.让你的镜头焦距不再有倍率,体积大小源自设计的需要.另外,一架好相机完全可以用一辈子,其实千万像素已经足够,1亿6千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不是没有,每张片子3.2个G的大小,光存储就得4个小时,不利于推广和使用.追求像素的高低不是专业人士的表现,体积大小完全可以因为需要而筛选,5D不过是个全幅的中端机,其他参数都比较一般.答:全画幅相机的尺寸因为设计需要而可大可小,还是选一架你最合适用的相机比较有用,根据拍摄需要确定机身和镜头才是我们选择或者关注摄影器材的客观出发点.
俗话说的好,单反不怕大,旧怕不够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第12楼&haozheng1840&说:=========================呵呵,从哪里听说的?不过想想还是挺有道理的。
体积太大并不是优点好不?体积大不过是为了追求性能上的充足和可靠而已。如果性能和可靠性允许,我支持相机做得轻便简约,让每个爱好摄影的人都买得起,用得起,而不只是某些专业贵族卖弄技术和孤芳自赏的玩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您现在的位置
超远摄神器 奥林巴斯75-300mm II评测
三月中旬,奥林巴斯在国内正式发布符合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可更换镜头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这款镜头是两年前发布的老款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的升级版。相比老款镜头,奥林巴斯75-300mm二代镜头更加小巧便携。该镜头充分利用了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优势,乘以2倍换算系数,实现了相当于35mm相机标准150mm到600mm焦段。
采用ZERO镀膜技术
全新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镜头采用ZERO (瑞光超低反射光学)镀膜技术,极大限度的避免了眩光和鬼影对作品的影响,即使在逆光等不利的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
镜头内搭载MSC (Movie & Still Compatible)高速静音对焦机构,依靠先进的光学解决方案,只驱动少数轻量镜片,而不是使用产生运动噪音的齿轮,因此能够进行快速、安静的对焦。该技术使用亚微米级先进装配技术,利用金属轴和馈送螺杆推动镜片组。该镜头内采用MSC机制的内对焦系统,只驱动两个体积小、重量轻的镜片,无论是拍照还是摄像,均能确保对焦安静、快速、平滑地进行。虽然镜头本身未加入防抖,但是凭借奥林巴斯PEN系列及OMD系列机身内置防抖系统,能够出色的完成任何焦段的拍摄,尤其是搭配OMD-EM5的五轴机身防抖系统,可谓是绝配。
镜头结构图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13组18片结构设计。其中包含了1片超级ED(超低色散)镜片和2片ED镜片,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长焦镜头中降低图像质量的色散,同时还使用了3片HR(高折射率)镜片,不但显著地缩小了镜头的体积,还使得整个变焦范围内都能获得优异的画质。7片圆形光圈叶片也令焦外更加绵柔。
MTF曲线图
从官方提供的MTF曲线图来看,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在75mm焦段时20线对与60线对的中心成像均有着不错的表现(由于画幅原因,4/3系统的20线对,等效于135画幅的10线对),实线与虚线已经重叠。边缘成像,60线对略有下降,但是在25%以上,总体来说这款镜头在75mm F4.8焦段下的成像十分优异。在300mm焦段(相当于35mm相机标准600mm),中心成像依旧十分优异,但是在边缘成像方面,60线对实线与虚线距离不断拉开,虚线已经降至20%以下,相对图像反差低一些。总体上从MTF曲线图上来评估这款镜头的话,总体成像效果优异,只是在300mm焦段边缘略有下降。
为了更清晰的让大家了解新款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与老款75-300mm的区别,饼饼给大家准备了新老镜头的参数对比表格。
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
LUMIX G VARIO 100-300mm F4.0-5.6
焦距范围&& [35mm 相机标准]
75-300mm (150-600mm)
100-300mm (200-600mm)
13组18片,1片超级 ED 镜片,,2片ED镜片,3片HR镜片
12组17片,1片ED镜片
16 - 4.1 度
自动对焦系统
高速自动对焦 (MSC)
高速自动对焦
最近对焦距离
0.9m(焦距75mm) / 1.5m(75mm焦距以外)
最大放大倍率
[35mm 相机标准放大倍率]
0.18x(35mm等效0.36x)
021x(35mm等效0.42x)
光圈叶片数
7 (圆形光圈)
7 (圆形光圈)
F4.8 (75mm) - F6.7 (300mm)
F4.0 (100mm) - F5.6 (300mm)
直径 69 x 116.5mm
直径 73.6 x 126mm&主题:吐槽一下奥巴把40-150/2.8做得比全幅70-200/4还重、大、贵
此主题全部回帖不记工分
泡网分: 0.43
注册: 2012年03月
看到40-150的样片的时候还是眼前一亮的,但一看这个镜头的参数,真心是觉得疑惑,奥巴到底怎么想的。
佳能70-200 F/4 IS,重量760,长度172,滤镜67
尼康70-200 F/4 VR,重量850,长度178,滤镜67
奥巴40-150/2.8,重量880,长度160,滤镜72
松下35-100/2.8,重量360,长度100,滤镜58
为什么这里拿全幅F4镜头和M43 F2.8的来比,首先全幅ISO高一档秒秒M43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其次算等效光圈,M43的2.8也只相当于5.6而已。奥巴的镜头素质高,别人ISXXB也不是吃素的,这些都是光圈全开画质优秀的镜头。加上全画幅大两级的底。奥巴EM1+40-150这个组合肯定在画质上全面落败于6D+ISXXB这样的组合。
比价格,奥巴这镜头预购价1500刀,比ISXXB这些都贵了小几百刀。
比机身,尼康佳能都有小型全幅,价格也和EM1相当。虽然奥巴机身体积有少许优势,但配合长焦,机身的重量体积差距反倒不明显了。
只能看出一个优势,就是奥巴的焦距长了一点,但也很有限,在200mm上多了100mm挺鸡肋的。
虽然我也用奥巴的机器,实话是真有点看不起奥巴,拿着M43的小底,操着全画幅的心。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学松下,M43几个最受欢迎的改进,包括GM1的超小型,12-32饼干变焦,14-42电动饼干,GF2的触摸屏对焦,都是松下在做。松下也不是没有光学实力,M43刚出来的时候就有20/1.7这样的神饼,7-14这样的神超广,到现在奥巴都没做出这样的镜头。Shame on you Olympus。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9912&&回帖:207 &&
泡网分: 28.852
帖子: 2606
注册: 2004年02月
消灭零回复,坐等各位吐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869
帖子: 4294
注册: 2009年10月
你累不累,又没人逼你买。
泡网分: 0.756
注册: 2013年02月
xiao di lan hua zhi
泡网分: 32.872
精华: 1帖子: 1233
注册: 2002年02月
可以拿适马50-150 F2.8来比嘛,要不就图丽 50-135 F2.8
泡网分: 5.158
帖子: 2260
注册: 2011年04月
奥巴还做了个17 F2.8呢,这么黄金的焦段也没个好饼干。
泡网分: 3.841
注册: 2010年11月
LZ ,你一定是被中国股市搞疯的那种人
注册: 2011年01月
第一次见着有人会算等效光圈。。。。
本帖由 iPad 4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498
注册: 2012年08月
SalmonSashimi 发表于
看到40-150的样片的时候还是眼前一亮的,但一看这个镜头的参数,真心是觉得疑惑,奥巴到底怎么想的。
佳能70-200 F/4 IS,重量760,长度172,滤镜67
尼康70-200 F/4 VR,重量850,长度178,滤镜67
奥巴40-150/2.8,重量880,长度160,滤镜72
松下35-100/2.8,重量360,长度100,滤镜58
为什么这里拿全幅F4镜头和M43 F2.8的来比,首先全幅ISO高一档秒秒M43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其次算等效光圈,M43的2.8也只相当于5.6而已。奥巴的镜头素质高,别人ISXXB也不是吃素的,这些都是光圈全开画质优秀的镜头。加上全画幅大两级的底。奥巴EM1+40-150这个组合肯定在画质上全面落败于6D+ISXXB这样的组合。
比价格,奥巴这镜头预购价1500刀,比ISXXB这些都贵了小几百刀。
比机身,尼康佳能都有小型全幅,价格也和EM1相当。虽然奥巴机身体积有少许优势,但配合长焦,机身的重量体积差距反倒不明显了。
只能看出一个优势,就是奥巴的焦距长了一点,但也很有限,在200mm上多了100mm挺鸡肋的。
虽然我也用奥巴的机器,实话是真有点看不起奥巴,拿着M43的小底,操着全画幅的心。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学松下,M43几个最受欢迎的改进,包括GM1的超小型,12-32饼干变焦,14-42电动饼干,GF2的触摸屏对焦, ...兰州烧饼,发自真心
泡网分: 0.848
注册: 2013年09月
这焦段你得跟730比,比如白胖
另外不要发到M43版上,这儿的好多人认为光圈是完全不考虑等效的,2.8恒定就是用来跟小白兔比的
泡网分: 1.943
帖子: 1923
注册: 2012年09月
drakeyang 发表于
这焦段你得跟730比,比如白胖
另外不要发到M43版上,这儿的好多人认为光圈是完全不考虑等效的,2.8恒定就是用来跟小白兔比的等效光圈本身就是个喷字生造出来的伪概念,居然还真的有人认为理所应当?
实际上,到全幅200~300mm这个焦段,无论物理焦距是多少虚化程度都会很高,景深也都很浅,这个时候需要追求的恰恰是大一些的景深
泡网分: 0.056
注册: 2014年09月
首先f2.8就是2.8,f4就是f4
其次奥巴40150等于ff80-300
你找个等效焦距出来看看重量大小差多少
奥巴也是故意和松下35100差异化出的,既然有35100了何必再出个一样的,就在焦段上做文章了
泡网分: 28.05
帖子: 10106
注册: 2009年10月
perako 发表于
等效光圈本身就是个喷字生造出来的伪概念,居然还真的有人认为理所应当?
实际上,到全幅200~300mm这个焦段,无论物理焦距是多少虚化程度都会很高,景深也都很浅,这个时候需要追求的恰恰是大一些的景深说等效光圈主要是针对一些人脱离可用ISO谈大光圈带来的快门速度的问题
泡网分: 0.848
注册: 2013年09月
你说反了,光圈F值才是造出来的概念,为了方便曝光计算,定义F=焦距/口径。口径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量,等效光圈代表的是等效焦距下的镜头口径。大量的国外专业网站和专家使用等效光圈,前不久还有人喷镜头标F值是误导消费者来着。
至于景深虚化够不够,全幅上很多人认为F4不够,得2.8,甚至更大的光圈。220、428之类的就更不用提了。等效5.6肯定是不够的。
perako 发表于
等效光圈本身就是个喷字生造出来的伪概念,居然还真的有人认为理所应当?
实际上,到全幅200~300mm这个焦段,无论物理焦距是多少虚化程度都会很高,景深也都很浅,这个时候需要追求的恰恰是大一些的景深
泡网分: 1.943
帖子: 1923
注册: 2012年09月
dhep 发表于
说等效光圈主要是针对一些人脱离可用ISO谈大光圈带来的快门速度的问题问题在于,ISO对画质的影响并非线性,并且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谁都没法说全幅的3200就等于M43的800,拿一个无法度量的东西来和一个可量化的东西在一起搞出一个非官方的标准,本身就有问题
泡网分: 11.954
帖子: 6112
注册: 2010年08月
@值班管理员
无意义的闹事贴
泡网分: 1.943
帖子: 1923
注册: 2012年09月
drakeyang 发表于
你说反了,光圈F值才是造出来的概念,为了方便曝光计算,定义F=焦距/口径。口径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量,等效光圈代表的是等效焦距下的镜头口径。大量的国外专业网站和专家使用等效光圈,前不久还有人喷镜头标F值是误导消费者来着。
至于景深虚化够不够,全幅上很多人认为F4不够,得2.8,甚至更大的光圈。220、428之类的就更不用提了。等效5.6肯定是不够的。首先:
“大量的国外专业网站和专家使用等效光圈”那么能请您给我几个例子么?
“前不久还有人喷镜头标F值是误导消费者来着”,这个“有人”指的是谁?是著名摄影家,还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教授,还是楼下小卖部的大妈?
然后,全幅我也用的很多,光圈不够这个,主要还是针对暗光下保持快门的吧,你真用到了220这种级别的话,拍远处光圈全开无所谓,近一点就会发现不缩光圈就糊一大片了,不要说空气切割机,百微已经就是这个感觉了
泡网分: 28.05
帖子: 10106
注册: 2009年10月
perako 发表于
问题在于,ISO对画质的影响并非线性,并且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谁都没法说全幅的3200就等于M43的800,拿一个无法度量的东西来和一个可量化的东西在一起搞出一个非官方的标准,本身就有问题即使ISO对画质的影响没有统一标准,但是说到手机有F2.2的定焦大光圈、DC有F1.8的变焦大光圈的时候,某些脱离ISO谈光圈快门的人为何又不乐意了?又要说画质和ISO了?
本帖最后由 dhep 于
15:18 编辑
泡网分: 1.943
帖子: 1923
注册: 2012年09月
dhep 发表于
即使ISO对画质的影响没有统一标准,但是说到手机有F2.2的定焦大光圈、DC有F1.8的变焦大光圈的时候,某些脱离ISO谈光圈快门的人为何又不乐意了?又要说画质和ISO了?至少不乐意的不是我
其实说到底还是传感器,毕竟1/1.7和1/2.3的传感器还是太小了,m43只有全幅的1/4面积,但1/2.3连m43的1/10都不到,这个差别比m43和全幅的差距大多了,传感器面积的差距在两倍以内还可以偶尔下犯上一下,再大就不行了
泡网分: 28.05
帖子: 10106
注册: 2009年10月
perako 发表于
至少不乐意的不是我
其实说到底还是传感器,毕竟1/1.7和1/2.3的传感器还是太小了,m43只有全幅的1/4面积,但1/2.3连m43的1/10都不到,这个差别比m43和全幅的差距大多了,传感器面积的差距在两倍以内还可以偶尔下犯上一下,再大就不行了1寸的DC变焦广角端也有1.8
泡网分: 0.848
注册: 2013年09月
DPReview、Photozone都标注等效光圈,DPReview还专门有文章解释这一点。英文Wiki上Aperture的解释中有提到等效光圈,并认为等效光圈“有时”比F值更重要。
喷F值那个是国外一个摄影家,具体是谁我忘了。
景深这个,百微拍微距凑很近,当然太虚,需要缩光圈。长焦拍体育、拍舞台、拍远处的娃,物距都不小,一般是全身、半身,F2.8真不嫌大。
perako 发表于
“大量的国外专业网站和专家使用等效光圈”那么能请您给我几个例子么?
“前不久还有人喷镜头标F值是误导消费者来着”,这个“有人”指的是谁?是著名摄影家,还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教授,还是楼下小卖部的大妈?
然后,全幅我也用的很多,光圈不够这个,主要还是针对暗光下保持快门的吧,你真用到了220这种级别的话,拍远处光圈全开无所谓,近一点就会发现不缩光圈就糊一大片了,不要说空气切割机,百微已经就是这个感觉了
泡网分: 1.943
帖子: 1923
注册: 2012年09月
dhep 发表于
1寸的DC变焦广角端也有1.8日翔100我很喜欢啊,实际上它的广角端全开光圈物距小点已经有挺好看的虚化效果了,要啥自行车啊
我一直觉得1寸底是比m43更均衡的存在,不过就是鞋厂不好好搞,然后被索尼大法黑科技补了一刀……
泡网分: 0.082
注册: 2014年02月
dhep 发表于
1寸的DC变焦广角端也有1.8比M43底还小的就不要提什么光圈了,没意义!
泡网分: 0.848
注册: 2013年09月
同样的CMOS技术、不一样的幅面,光电转化效率是一样的,所以实际通光量决定画质。实际通光量是等效光圈决定的。假设用同样的技术做的M43和全幅CMOS,同样的光圈,通光量差四倍,高感刚好也会差两档;同样的等效光圈,通光量相同,画质也相同。等效光圈刚好能把这部分也修正了。(由于T值跟F值不同,这话不完全准确)
换言之,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的意义就是,两个不同幅面的镜头,视角相同,景深相同,在暗光下总通光量相同,在相同的CMOS技术下画质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喷F值,为什么wiki上说有时候等效光圈比F值还重要。
perako 发表于
问题在于,ISO对画质的影响并非线性,并且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谁都没法说全幅的3200就等于M43的800,拿一个无法度量的东西来和一个可量化的东西在一起搞出一个非官方的标准,本身就有问题
泡网分: 28.05
帖子: 10106
注册: 2009年10月
drakeyang 发表于
同样的CMOS技术、不一样的幅面,光电转化效率是一样的,所以实际通光量决定画质。实际通光量是等效光圈决定的。假设用同样的技术做的M43和全幅CMOS,同样的光圈,通光量差四倍,高感刚好也会差两档;同样的等效光圈,通光量相同,画质也相同。等效光圈刚好能把这部分也修正了。(由于T值跟F值不同,这话不完全准确)
换言之,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的意义就是,两个不同幅面的镜头,视角相同,景深相同,在暗光下总通光量相同,在相同的CMOS技术下画质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喷F值,为什么wiki上说有时候等效光圈比F值还重要。问题在于往往全幅不会设定为与M43同样的像素,所以不会形成高感刚好也会差两档的情况,然后马赛克缩图也会有变量影响,而这就正好给了脱离ISO谈光圈快门的人可乘之机
如果拿像素差不多的旗舰速度机来说的话,这些人会以重量、价格等因素岔开
泡网分: 1.433
帖子: 1168
注册: 2010年07月
所以没有多少人会买
泡网分: 0.848
注册: 2013年09月
呵呵,没错,由于CMOS技术不一样,加上非线性的误差,T值、F值的区别,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的技术细节,等效光圈只是参考而不能用于精确计算
dpreview上专门有一篇文章讲等效,还有一些样片,其观点就是等效光圈虽然不完全准确,但仍是跨平台比较画质、性价比的重要参数
dhep 发表于
问题在于往往全幅不会设定为与M43同样的像素,所以不会形成高感刚好也会差两档的情况,然后马赛克缩图也会有变量影响,而这就正好给了脱离ISO谈光圈快门的人可乘之机
如果拿像素差不多的旗舰速度机来说的话,这些人会以重量、价格等因素岔开
泡网分: 1.943
帖子: 1923
注册: 2012年09月
drakeyang 发表于
DPReview、Photozone都标注等效光圈,DPReview还专门有文章解释这一点。英文Wiki上Aperture的解释中有提到等效光圈,并认为等效光圈“有时”比F值更重要。
喷F值那个是国外一个摄影家,具体是谁我忘了。
景深这个,百微拍微距凑很近,当然太虚,需要缩光圈。长焦拍体育、拍舞台、拍远处的娃,物距都不小,一般是全身、半身,F2.8真不嫌大。我特意看了一下dpreview,随便找了几个非全幅镜头,并没有发现等效光圈的标注
然后英文维基我也看了,Equivalent aperture range这一节的引用链接指向DPreview的一篇日翔10评测:
这里面标注了几个DC的等效光圈
所以我可以理解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等效光圈论者,但这个概念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维基百科本来就是个充满私货的地方,别太认真就好,至于F值这个,目前也只能说是少数人的见解吧,并非主流观点,但也有一定道理
泡网分: 1.252
帖子: 1230
注册: 2012年03月
我也想吐下,松下那只重量不错,素质不错,防抖。
但是焦外难看,还旋焦。
奥巴!这支素质不错,焦外不错,重量过了补个焦段算是扯平。
尼玛没防抖,300焦段啊!!!!!!!
电子哥,你要么速度更新下35-100,把口径大一点点,重量大一点点。只要把焦外做好就行。
要不你也给黑个五轴防抖也好啊。
哎,都两只恒定长焦了,但就是没有让人满意的。
暗道理说m43做长焦才是优势啊!
泡网分: 15.707
帖子: 2042
注册: 2006年12月
dhep 发表于
1寸的DC变焦广角端也有1.81寸DC广角端有1.8光圈,但1寸底的广角实际焦距也就几毫米,所以1.8光圈也就只能保证通光亮以降低快门速度,但是由于几毫米的实际焦距造成实际景深打折扣。贴个图说明问题。一寸底,即使大光圈,折合35毫米等效景深很大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 100mm 奥林巴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