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搞的霍山华强文化旅游城一号公馆,怎么样?霍山华强文化旅游城人口那少,且一号公馆位置较偏,后期能发展起来嘛,表示担忧……

霍山和舒城,不得不说的故事_舒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3,363贴子:
霍山和舒城,不得不说的故事收藏
六安南部的两个兄弟县城,相距70公里,他们之间故事从来没有间断过。
霍山县人口36.5万,是安徽省长江以北人口最少的县,舒城人口98万,六安人口大县。在六安市,霍山和舒城都在六安市南部,联系也较其他县更加频繁,以前舒城人在霍山做县委书记、霍山人则在舒城做书记。霍山的外来人口比较多,不少都是舒城人,我的初中班主任、初中的两个同桌以及我的很多叔叔阿姨。 两个县主体方言都是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但是霍山县南部四乡镇(漫水河镇、上土市镇、太阳乡、太平畈乡)操安庆话,霍山人一般把说这这种话的人统称“漫水河人”(以前的漫水河区),他们方言较为晦涩,霍山县西南部与安庆以及湖北省英山县接壤。
虽然主体方言接近,但是之间的语调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舒城人把“吃”读成“切”,霍山为“吃”;两地都存在入声,比如“洗”衣服都是读成“死”衣服,但是舒城的入声范围更广,比如很多舒城人把“去”、“鱼”读成入声;舒城人说“干什么啊”有些人读成“干么四啊”,霍山人则说“搞幌子啊”或“搞什么啊”。霍山人很多人喜欢模仿舒城话,比如舒城的“伙家”、“切豪东西”、“侠们”都被霍山人拿来调侃。
霍山的地形其中山地丘陵占70%,总体描述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耕地不足,农业大体以林业、经济作物为主,比如诸佛庵的毛竹、漫水河的百合,生产稻米的为北部圩区的下符桥镇、与儿街镇,产量较为有限;舒城地势较为平坦,东部的桃溪、千人桥、杭埠都是很平坦的地方,西部的五显、晓天等乡镇为山区,总体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舒城的粮食产量较霍山充裕,很多乡镇都适合种植稻米,柏林乡、千人桥的条件都非常好。
两地的文化总体属于江淮文化,霍山是西路庐剧的发祥地,霍山舒城老百姓说的唱小戏其实就是指庐剧,现在安徽大力推行黄梅戏,使得庐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少了;两地的风俗习惯大体相同,仅有微殊。霍山阴历的三月三是要做蒿子粑粑吃的,后来我了解舒城乃至肥西老百姓也是有做这种蒿子粑粑的。 谈到两地之间,从来都离不开经济发展水平。舒城曾一度是霍山的老师,90年代,舒城一直是六安地区的明星。舒城曾是安徽省财政十强县,98年舒城曾举办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六安地区一直在提文明创建学舒城,舒城那时有安徽省最大的麻纺厂、龙津啤酒名噪一时、龙舒宴、化肥厂都是舒城经济的重要支撑。那时,在霍山人的眼中,对舒城县并不亚于六安市甚至还要稍强一些,霍山总是在追随舒城的脚步,而且总是觉得舒城和六安大市的联系不那么紧密而是跟合肥联系密切。
90年代末,霍山开始发展工业,在六安地区较早的引入外资,接受荷兰王国的扶贫贷款,政府扶持,涌现了迎驾、应流、源牌、世林等一批优秀的乡镇企业,如今霍山的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在安徽省县域中都是前10名,在六安地区处于绝对的优势,霍山再也不是舒城人眼中那个小弟了。六安市现在在提发展工业学霍山,舒城县现在也在学霍山了,霍山人真的感到扬眉吐气了。现在霍山县是六安市的宠儿,舒城倒有点像六安的弃儿了。其实,霍山无论萧条还是繁荣,都觉得自己是六安人,当然霍山在六安五县当中离六安最近,为44公里。 其实,在很多霍山人眼中,都会觉得舒城人踏实,肯干、勤奋,霍山人则较为悠闲,好吃、懒惰。舒城人以前出去务工的比较多,在苏南、上海、合肥都有舒城人的身影,霍山本身人口少,而且企业多,很多人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了,不再出去务工了。舒城人有的在外面挣了很多钱,霍山人则在家里闲着,过着悠闲的日子。
有时喜欢看帖子,我知道舒城很多人受到巢湖拆分的冲击,希望舒城也划归合肥,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里。合肥是省城,六安在安徽也不能算好的城市,舒城划到合肥一下子就提升了档次,而且舒城离合肥近,以后发展也会很好的。
我在想,舒城其实现在也不错了,进入了皖江示范区,而且舒城的人力资源有优势,商业发达,位置比霍山要优越很多,只要政府把事情做踏实了,重点培养几个大而强的本土企业,像霍山一样,企业多了,地方税收增加了,城市建设、道路也就跟上了,城市配套好了,招商引资也就活跃了。霍山人口大概相当于舒城的1/3,而财政收入却是接近舒城的2倍,舒城确实是该加油了。从2000年以后,霍山接过舒城在六安领头羊的位置,如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希望舒城再次发力,和霍山一起,成为托举六安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舒城,加油!
全新真实上海舒城苑信息就在&安居客&.小区照片,周边配套设施应有尽有;2016找上海舒城苑信息,就来安居客!!
昨天在徽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感觉挺不错的,很客观霍山这十几年发展的真的很好,反观舒城,发展速度真的有待提升了舒城缺少像迎驾、应流那样的纳税大企业!不过舒城现在的城建还是挺不错的,一年一个变化。。
霍山不错。每年都要去几次
顶 不必多说
我觉得在众多说舒城发展,六安抛弃等的帖子中,这一个我觉得是最好的。说的很在理。不过发展为什么落后了呢,我想其实大家心理大部分有刑法,有的想法是对的,有的想法是错的。我倒没有觉得舒城非要去什么合肥,舒城这些年是发展了,可相对其他地方的发展大家也看得到吧。
在十几年前,那是我还小去合肥记得还有三沟收费站,合肥桃花收费站,霍山那时也不富裕,六安也不是很好,那是六安就是小县城一样,不大,大楼也很少。现在呢合肥肥西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吧。霍山的发展大家也知道吧。六安的发展也知道吧,估计很多舒城人没去过六安,我在六安生活过三年,在学校,那时六安正在发展,现在比起那时,真的好很多很多,虽然我看到舒城县城变大了,可是给我感觉不到城市的感觉,只是知道房价很高。
身为舒城人,我是真心期望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
欢迎大家到霍山观光游览
霍山县人口36.5万,是安徽省长江以北人口最少的县,舒城人口98万,六安人口大县 。城市的发展必需要依靠人才的培养。龙舒大地正蓄势待发,等舒城出了很多知名企业家时,我大舒城一定能发展起来的。
这贴很好啊,的确我们是该加快步伐了,必须一心一意谋发展,打造好自己的优势,然后才能说话有底气,自己的合理要求才能被重视
舒城老板有点抠,要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在千里之外漂泊。
霍山每个乡镇我都去过
06年时候去的
人才输出、有钱人都跑到外地去了、我们舒城有钱人还真不少、一到过年就可以看出、什么宝马奔驰多的去了、奥迪都数不过来,都出去了、家乡无人投资、无企业,仅考点旅游业能带动多大点发展?
楼主说的很实在。舒城这几年发展进入低潮,和周边相比,仅仅强于岳西,而落后于相邻的肥西、霍山、桐城、庐江、六安(金安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几届政府的腐败。不过舒城的民富还是不差,这是舒城人的勤劳、聪明使然,大多数收入也是来自外地。
楼上讲的对,是舒城几届政府狗官行政不作为影响了我大舒城的发展了
写得很好的原创帖子
舒城狗官是不是全下台了?
舒城现在这样还不是那些贪官搞的,希望舒城雄起。
舒城现在也还是不太好,除了房价贵,县城道路,工业企业基本还是那样。
舒城过去好长时间基本没发展,,都是在啃老本,,,不过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多了,,其实政府想发展,想办事,,还是能搞好舒城的
地方政府不搞好搞个jb
舒城老百姓有钱:2014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37.6亿元,贷款余额138.1亿元,
贪官应该枪毙!
那个傻逼又挖坟 挖完了又不敢留证据 自己又删回复 脑子有病吧 天天挖这种容易挑事的帖子 你妈在家都快死了 你老婆天天在家偷汉子 你还有功夫在这玩贴吧 你怎么这么不要脸 你还是人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高仿化妆品如何生产的你知道吗?-霍山皇家天使-微转化
霍山皇家天使
王宝强离婚案开庭 马蓉宋喆聊天记录疑似被曝光?内容太污~
[广告][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精彩内容热门推荐
天津《今晚报》于日创刊,邓小平题写报头.日发行量70多万份,是天津市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类日报.
十分感谢和欢迎您关注我们
jijianganbu
?纪检?业务的学习园地,?纪检?干部的精神家园,主见、主流、主导.以推送?纪检?实务文章为主.投稿荐稿邮箱:,原创作者获赠图书.中央纪委监察部,?纪检?干部,?纪检?人,?纪律检查?委员会,?纪检?监察.
baoxiao-joke
慢下来... 让心灵栖息片刻,让精神娱乐一番.
做个精致女人,纯粹,有品位
AmericaCatuaba
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美国?卡图巴,专注男士,详情致电:400-805-1609
cctvnewscenter
?黄平?在线,作为?黄平?最大的综合信息平台公众号.为你提供新热点资讯、同城爆料、公益求助、房屋交易、招聘求职、商家促销优惠、同城交友、同城电话薄、?黄平?旅游景点、民族风情、民族特色餐饮等最有价值信息.?黄平?吃...
?稻草人?视界 网络文化
gh_734ec7decc14
快速办理业务,快速申诉故障,便民服务
wei-rongxian
微容县时代,为容县商家提供微平台服务~
shangzhengjizhetuan
这里是由上政新媒体工作室提供的上海政法学院官方微信订阅号.&小精灵&将与我校官方微信服务号&上海政法学院&(搜索微信公众账号&上海政法学院&即可轻松关注)共同为您提供&浜大&校园生活最新便利讯息,伴...
高仿化妆品如何生产的你知道吗?
阅读&91591&发表& 18:26:02
高仿化妆品如何生产的你知道吗?  很多朋友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化妆品差价却很大,前期做过关于高仿化妆品被曝光的内容,今天再给大家做一期关于高仿化妆品是如何生产的,新闻已经曝光了,润润建议大家在有WIFI的情况下观看。高仿化妆品生产厂脏乱不堪,可日产面膜5万瓶,生产总监称这些高仿化妆品供不应求,价格约为正品价格的60%。 -------------小妖晒段子啦------------有三只小蝌蚪,他们去饭馆吃饭...等了一会儿,上了第一道菜...是炸青蛙..  三只小蝌蚪不约而同的唱起了:我不想我不想 不想长大...  霍山皇家天使工作室地址:霍山嘉利星城F区4栋1单元401电话:
评论Comments
微信公众号安徽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经济落后?
单从地理位置来说,安徽接近沿海,长江横跨,周边江苏的经济就不用说了,河南和皖北同属于中原地带吧,基础应该差不多。河南的中心城市和安徽的中心城市比起来,经济上还是要高几个档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徽那么好的基础和资源却没有得到最好的发展和利用呢?
349 个回答
作为在安徽读了好几年书的湖南人从旁观者角度来凑个热闹。安徽的地理位置看上去不东不西地跨南北是个居中的位子,但实际上安徽是从南到北划分了三个不同的地理经济单元,一个是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此地以阜阳为中心,是传统的中原地区,面积很大,一直以来以农业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计划生育做的不是很好,是劳务输出的重要地区,但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占安徽省GDP的比重很低。一个是淮河和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此地以合肥为中心,积聚了安徽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合肥有其先天不足便是它是建国后由一个小县城发展而来的,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其经济总量才超过省内的芜湖,现在虽说是安徽的经济重心,却是靠举全省之力硬拉上来的,安徽大量的资源被用来投资合肥薄弱的基建了,自然其他产业发展就被拉了后腿。一个是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而且面积狭小,但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区,在安徽GDP中占了很重要的比重,此处以芜湖为中心,但因离南京太近,经济文化上和南京走的更近,有个说法叫白天看合肥,晚上看南京。三个地区形成了三个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整个安徽的经济建设就被自然肢解如同散沙。而三个地理单元实际上形成了三种不同地域文化,单从口音上讲皖北地区更接近河南,江淮地区则是江淮官话,皖南地区主要是徽語有些地方甚至更接近吴语,这完全就是三个不同的族群,文化上其实没太多认同感,皖北学生到皖南来刚开始都很不适应。合肥和芜湖长期以来都在撕逼,互相看不惯,芜湖一直认为自己省会的位置被合肥抢了,要造反,合肥则是要镇压。( 建国以后以曾希圣为书记的安徽省委就没有考虑过安庆当省会了,但是在芜湖和合肥当中纠结了好久,比较倾向选芜湖当省会,并向中央打了报告。1958年太祖到安徽视察,给曾希圣一封信上写:“ 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比较适宜,以为如何? ”由此定下了合肥的省会地位。所以说芜湖人一直认为合肥抢了芜湖的省会)。 实际上这从侧面反映了合肥对皖南等长期以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控制力之薄弱。从交通来说自从铁路发明之后,水运的地位便大大降低,除了极大宗货物还靠水运外大部分运输都依靠铁路完成,由此位置偏西南处于铁路交通末端的老省会安庆越来越难以成为省会。而安徽铁路运输之糟糕是难以想象的,京广,京九,陇海,沪昆等干线铁路要么绕开了安徽要么擦着安徽过,并未将省内的几个重要城市串联起来,铁路主要是依靠淮南铁路,皖赣铁路,宁芜铁路,这几条铁路还并未连在一起,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芜湖长江大桥修通之后安徽南北铁路才连为一体,只到现在安徽大部分铁路还未进行电气化改造,路上跑的是东风机车,运力非常紧张,实质上安徽一个地处南北交界过渡的地区成为了中国铁路交通的支线末梢地区,这极大的制约了安徽经济的发展。
安徽就是地理位置尴尬了。既不沿海,又不属于西部,一点政策红利都没捞到。看起来好像很接近长三角,可改革开放初大家都吃不饱,江浙沪能管好自己发展就不错了。现在沿海终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又转移到政策和人力资源更有优势的西部。没发现最近连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也没安徽的份吗,这就是地理位置的尴尬。再加上离长三角很近,人才大量流失,安徽可是有名的劳务输出大省。没人没钱没政策,就只剩看上去很好的地理位置了。-----------------------------------------补充分割线-----------------------------------补充重要的一点:要想富,先修路!安徽的交通是整个华东最差的,仅有京沪、汉沪沿线的几个城市通有动车高铁,其它绝大部分城市铁路运输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段250多公里的宁安城际铁路竟然修了七年还没修好,由此可见国家对安徽可有什么重视,省政府又对除了合肥之外的城市可有什么重视??(800多公里的合福高铁5年搞定,且规格远高于宁安,大家可以对比感受下)。交通的不便直接影响到交流的不畅,安徽各地级市可以说都是各自为战。安徽人的认同感也非常低,本来文化差异就比较大,再加上交通不便,各城市之间尤其南北之间隔阂非常大。仅凭一城一市的力量安徽整体经济不可能获得飞跃,临近南京的几个市也只有抱大腿才得以发展。-----------------------------------------又是补充分割线-----------------------------------最近此问莫名的火起来了,关注者和回答陡增,那我就再补充一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条件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而安徽,从北到南地理条件变化明显,北边是平原,南方是丘陵和山地,语言饮食等习俗都有很大不同,想交融到一起至少目前看来不可能。安徽、安徽,当初本就取自安庆和徽州的名字,皖也是因安庆境内的古皖国,但现在却不遗余力地发展合肥,弃其他城市不顾,这怎么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呢,其他地区人不抱怨就不错了。现在看来,其他城市应该相互取暖,或者主动融入周边省份经济圈,马鞍山芜湖就是很好的示范。总之,大家不能依赖省内,只能自谋出路了。
》》》》》》》》》》》》》》》》》》这叫分割线《《《《《《《《《《《《《《《《《《《《》》》》》》》》》》》》》》》》》》这叫分割线《《《《《《《《《《《《《《《《《《《《1政府定位错误
1.1省会定位错误看份资料图中红框框的是安徽的城市,最大的是长江旁的芜湖,其次是当时的省会长江旁的安庆,以及皖北重镇蚌埠。蓝色框框的是安徽隔壁省的江苏,我们看到江苏省最大的城市是南京,仅挨着安徽,看地图已经嵌进去安徽地图了,江苏省除了徐州是苏北的,其他的几个城市无一例外是苏南,并且在长江边。红色下划线的是跟安徽比较近并且跟安徽联系比较多的几个城市,无一例外都在长江边。上述城市的上海,江西的南昌,江苏的南京,武汉的汉口、武昌无一例外延续了清末民国的省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安庆的历史实力有多少了?安庆曾经被誉为长江五湖,经济实力曾经不逊色于长江其他城市。实话说,安庆在建国初期统领了安徽的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安庆诞生了全省最早的高中,最早的大学,最早的自来水厂,最早的邮局,最早的工业。连全国第一台蒸汽机,机动船都诞生于此。而且安庆有桐城派,有黄梅戏,文化也统领全省。教育方面培养了邓稼先(物理),陈独秀(政治),邓石如(医学),朱光潜(美术),严凤英(戏剧)等各个方面大师。安徽省两院院士95%产生于皖南,几乎集中于安庆和芜湖之间。安庆目前为止总共29人,桐城市70万人出了8个院士(全部出自桐城中学,如果算上台湾的院士严耕望等人,桐城籍贯的院士还不止这么多),怀宁县70万人出了5个院士。而安徽省全省07年统计安徽籍贯只有107人(中科院7分之1)【注】上述安庆29人没统计全,部分已改掉籍贯,例如汪德昭 汪德熙已经是江苏人。这个问题下面会讲到,大量学者,商人投奔江苏和上海。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舍弃安庆,剥夺安庆资源,去建设合肥,违背了大多数省份的做法,对于安徽来说,会利用安徽的经济发展么?问题换个问法,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问题一:为什么安徽却要舍弃安庆、芜湖,剥夺安庆的资源去建设一个直到建国时才5万人的合肥了?只要提到安徽为什么衰落,差不多80%的皖南人都会告诉你省会搬错了地方。安徽省会选址合肥,明确的指出是毛泽东指定的。
当初有风声提出安徽要拆除安庆省会,就有很多人提出反对,而毛泽东在1958年,利用视察安徽和为新建立的“安徽大学”题校名的机会,以书信的形式向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曾希胜明确了他不同意把省会迁到芜湖的态度!(这封信现雕刻于安徽大学校本部南门背面的墙壁上,足见毛泽东的意见之坚定,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安徽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1)军事考量
民间大多传言,毛泽东憎恨安庆人陈独秀,而老毛自己是这样解释的,蒋介石当时叫嚣反攻大陆,频繁轰炸浙江上海一带,当时就有推测,蒋有可能通过上海从长江一路西进,由于当时新中国海军空军落后,老毛担心会连续失去上海,南京,武汉三座城市,将会直接摧毁当时的经济中心,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将安徽作为军事泄洪区,军事缓冲区的想法,将安庆的工业搬至合肥,在合肥建立军事工业,并从上海南京调配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和工厂来支援合肥建设。(2)整体局势平衡考量从另一个角度,淮河年年灾害,淮北的人口又占据安徽的大部分,安徽的整体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皖北的淮河流域和皖南的长江流域,安庆在安徽的最西南部,不利于安徽省平衡发展,因此选取安徽最中部的合肥作为省会,甚至部分官员提出了,限制安庆,发展合肥,做大皖北的说法,如果安庆依然是省会,安徽的局面将跟江苏一样,江苏北部发展受限,江苏南部发展迅猛安庆,芜湖,马鞍山将和南京连城一片。当事实偏偏不是如此,后任的合肥官员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思想,稳定北方发展中部.(希望苏北的同学不要误会,苏北只是个地理名词,一堆苏北人在底下攻击我也是够了)上面问题一回答了为什么要拆掉安庆的省会,下面总结一下,这个举动对不对问题二:换省会结果好不好?
1.2 城市功能分配错误安徽当初选定交通枢纽的时候各个城市入京游说,最终安徽的铁路中心维持在了蚌埠。而有意思的是安徽的政治中心是合肥,交通竟然不在合肥。而经济方面长期由芜湖和安庆统领。再来看看教育方面,安徽当时最高学府是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被老毛一句话,搬迁至人口不足七万的合肥。而安徽财经大学在蚌埠,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安徽工业大学在马鞍山,安徽理工大学在淮南,老字号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也在淮北。合肥市拥有的是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由蚌埠搬迁至此),中科大(文革时才从北京搬迁)。唯独的中科大(说来搞笑,河南,安徽,江西,人口快两亿了,只有一个985,河南一个211,江西一个211,而中科大一年只招生2000多人,而湖北省的华中科技大学招生7500人,武大7200人,湖北省生源占大多数)是安徽省唯一的985,还是当时安徽的官员聪明,在文革时救济了北京的中科大,才搬迁至安徽合肥。中科大在安徽一年只招生100人左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1950人 安徽计划101人_安徽新闻_合肥热线
对安徽的教育影响十分有限。也就是说,安徽很长一段时间,交通,教育,经济都不在省会,没有办法像湖北省一样集全省之力去发展一个特大型城市。为此,合肥能做的就是不断从周边抽取资源,一点一点往省会搬,以合肥当时最好的大学合工大为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安徽省立建立1958年合肥矿业学院(45年到58年合并改名多次)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1970年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综合问题一和问题二合肥很长时间,并没有长足发展,并没有成为交通,经济,教育中心,并没有能力能够辐射周边地区,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省会的作用。换句话说,尽管合肥在不断抽取皖南皖北的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我可以做出一个结论,拆掉省会安庆,将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在实际发展中是失败的,特别是和平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无论对于合肥,还是对于安庆,还是对于全省,都是失败的,并没有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
1.3资源分配错误教育资源分配上面已经提到,现以交通资源分配为例安徽长时间交通中心在皖北的蚌埠,作为经济排头兵的芜湖和安庆,安徽省却并没有重点发展,最直接的就是交通资源的分配,安庆至今没有高铁,建国之后很长时间,铁路修到安庆就不再修下去,因此安庆也被称作阑尾城市,96年的安庆经济水平还和厦门差距不大,并建立了友好城市,开通了航线,不过没多久就不带安庆玩了。重要的经济城市,逐渐的就废掉了。》安徽省高铁发展情况从图中看到,安庆,芜湖,马鞍山都不在地图上,起码不在主干线上,而长江沿线没有铁路,都是从合肥转的。合肥就是这么霸道的将安庆到南京的线路扭转了过去,沿江也没能像江苏和湖北那样形成一条线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长三角到华中地区在安徽这个地方是断开的。安庆蚌埠等地长期有大量人员往返于合肥,但安庆的阉割地位一直没改变,为了断了安庆建大型铁路的念头,安庆划江而治,安庆如今的宜秀区当年叫罗岭(严凤英的老家)划给桐城,导致安庆在人口方面老是不能达标,人口不成规模,高铁是建不了的,武汉,南京,哪个是划长江而治的城市,整条长江都没见几个城市是划长江分治的。而安庆辖内的桐城自古以来被誉为“七省通衢”,安庆交通不行,桐城就更不行了。新华网安徽频道-新闻新华网对安徽的经济交通教育等做了深刻的分析安徽十强县排名()有记录二十年以来安徽GDP十强县~! - 安徽崛起 徽网从资料可以看出安庆几个县逐渐退出前十,合肥的几个县已经排至前三。交通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安庆地图,长江另一侧给了池州和黄山除了铁路,你肯定说公路和水路么,很可惜,皖南地区靠近南京的地方公路发展的很不错,远离南京和合肥的,就不行了。安庆可以说,安徽的交通,既没有形成纵线连接纵向的城市,也没有横向连接省内的大城市。省内的地方如此,那省外了?》京九线路图》京九线路图长期以来京九线都是最繁忙的,可惜京九线不仅过安徽南部,绕了九段,只在安徽境内经过的一小部分。》京广线》京广线京广线更不带你玩了,京广线直接带活了湖南的经济。就在上述说了这么多的情况下,你觉得安庆的经济排全省第几?说出来笑死你,安庆第三,芜湖第二,这两个城市依然是安徽经济的发动机,排头兵,并且和合肥模式有点不同,安庆和芜湖县市的经济相当发达。整体水平还是优于合肥下属的县市。虽然有些县市下浮,但依然水平稳健。2014年安徽各市GDP排名_傅承敏_新浪博客总体来说,安徽的交通并不发达,紧缺的交通资源也主要供给了合肥和皖北地区,并没有很好的支援经济发达的皖南地区。如果安庆和芜湖的经济再加上交通资源的补充,将会是多么大的化学催化作用。安徽的经济会增长多少?由于交通问题还导致这两个地方多家民营企业搬至江苏,这也是为什么安庆的十强县中比例会下降的原因。而合肥受益于胡上台,整合了家电资源,搬迁至合肥,并且给合肥投资了大量交通建设,合肥甚至钱多到,从市中心修高架,一直修到郊区,把安庆和芜湖羡慕死了。就这样钱还花不完。2中央决策决定那你肯定又问了,为什么军事威胁消除了,中央也没对安徽发展了?上面谈了省内的原因,现在谈谈外在原因。
2.1耕地红线,粮仓,蔬菜基地》全国粮食自给率,安徽是华中地区仅次于河南的省份(河南人多),主要给长三角提供粮食蔬菜肉食等资源。》全国粮食自给率,安徽是华中地区仅次于河南的省份(河南人多),主要给长三角提供粮食蔬菜肉食等资源。中国一直有一个18亿亩耕田的说法,但城市化大跃进,工业化的提速,导致很多沿河城市急需用地,但18亿亩的红线不能断怎么办?只能牺牲中部省份去发展沿河省份。(而且安徽省是西藏粮食供给对口省份,西藏每次动乱,自然灾害,第一时间调配的是安徽的粮食。)这直接导致安徽的企业拿地难,最直观的,农村里面的人圈地盖房娶老婆,即使是自家的田,想用来盖房子,手续审核也十分繁琐,田还必须种,不种得赔钱给国家。其他企业,别想了。不过近几年好了很多。
2.2 支援长三角提供廉价劳动力和优质人才上面提到了耕地红线的问题,这个问题自然困扰了同病相怜的河南和江西,甚至河南和江西更严重一点,河南打工仔全国都是,江西主要对口福建和广东,安徽主要对口上海,江苏,这就是为什么上海人讨厌安徽人,南京又叫安徽省会等等段子的由来。由于耕地红线,耕地又挣不了很多钱,所以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耕地带孩子,中间的艰辛凄惨我就不说
了。拿数据说话。廉价劳动力的外流我只找到03年的数据2003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193万人,其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为953万,外出到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员有720万人,各项指标较上年均有20%以上增幅。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员占79.01%,与上年相比,经济型的务工经商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在外出省外的人员中,到江苏的占24.87%,到浙江的占24.39%,到上海的占22.60%,到广东的占7.48%,到北京的占5.62%。到以上5省的人员占全部外流人口的85%。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达到了1/6。从上面一段话我们找到三个重要线索,第一、安徽省在03年外出人口占全省1/6, 多么可怕的数据。第二、安徽省外出人口外出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口达720w,占外出人口的60%,不仅出省人数多,而且时间长。第三、85%去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前五个省份,安徽廉价的劳动力支援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五个省市,余下的5/6的老弱病残,还提供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粮仓之一。作为一个安徽人,读到这,我是很幸酸的。不知道上海人读到这是什么感想?安徽人多苦,我只说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我父亲的表哥,长的十分帅,高考差一分(在北京那一年的分手可以上个不错的大学),随后出去打工,安庆出去打工大部分是做饮食,最出名的就是罗岭水饺。我叫他表叔,他去的就是上海,刚去上海,人生地不熟,又没什么本钱,就从家里带了馄饨挑担,就扁担一边挂一个炉子,一边挂一个桌子小板凳。表叔特别聪明,他知道城管会抓,白天很多地方不让他摆摊,而且人家一般不愿意露天吃东西。他敏锐的观察到半夜火车站3点到天亮这段时间,很多人下车,又没有公交车,又冷又饿,于是他就看准了这个机会,大赚了一笔。后来天亮了,他又想到了一个点子,股票交易所。他做的炒饭超级好吃,咸菜鸡蛋炒饭,饭盒上写着恭喜发财,配上一个苹果,在门口卖。记得我上初中时,他跟我说他一年最多挣了40万。但人红,人家就妒忌,砸了他的摊子,并且割掉了他的一个睾丸。他去报警,请警察吃饭,警察也为难,这些外地帮派不好处理。有个警察想让他知难而退,让他喝了那瓶白酒,他想都没想直接喝了,喝完直接胃出血去了医院,警察拦都拦不住。随后确实把那个帮派给端了。从那以后,表叔从家里不断的带亲戚去上海,也抱团帮助。听过打群架最惨的是一对夫妇,少了胳膊和一条腿,但时代总是美好的发展,这种事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你肯定问,我怎么知道的?是我过年的时候他自己讲的。对你没听错,他自己讲的。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年薪20万30万,如今你去安庆周边村子看看,家家别墅修的富丽堂皇,但是没人住。即使做饮食这么挣钱,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做这件事,都让孩子读书。所以才会过年的时候跟我们忆苦思甜。桐城人有句古话,“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穷不能不读书,富不能忘吃苦。这就是桐城县小地方出了8个院士的诀窍(占了安徽省快1/10)。【下次更】(时间有限日后更, 1:05明天还要加班,真是作死,看在我写了整整一晚上的份上点个赞吧)安徽人口减少》安徽人口负增长(不要问我上海了?)》安徽人口负增长(不要问我上海了?)人才流失在上面讲安庆出院士的时候,肯定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我看见新闻播报江苏浙江的院士最多了?比如院士汪德昭 汪德熙(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汪德煊,汪氏四兄弟都是学霸),最早统计的是祖籍安庆人,后来改成了江苏,好多安徽人去了江浙,就算了当地人了。安徽人才流失严重程度排名全国第二,我本科那么偏的学校,学校在厦门的校区有8个学院,两个院长是桐城的,我也是惊呆了。搜了好久南京大学教授安徽籍的比例,可惜搜不到,技术菜逼,想爬虫也不会。以后有证据具体证明我再拿出来。曾经的安徽经济还不如一个苏州市,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农业和烟草(我记得有一年是11%,但是我已经查不到数据了),这个省就没有什么特色经济。从上面看到,一个省曾经1/6的青壮年都不在本省,并且高级人才大量外流,这个省怎么发展经济?3自然灾害,安徽成了泄洪区河南七八五溃坝事件先来看份回忆录我所了解的“1975年河南水灾”(下)
--对石磊编造对我"采访"的澄清和辩诬看看其中几段话...................父亲到了商丘,首当其冲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把方园几百里的积水泄出去,商丘地区和河南省范围内的事,他是地委的一把手,又有省委领导的"尚方宝剑",问题还不是很难解决;可是,涉及到河南和安徽两个省的问题,就不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了,两省边界安徽一方的阻水堤坝不扒开,水还是流不走。.................................................由于毛主席亲自过问,决开阻水堤坝排泄积水的纠纷,才终于解决了。刘建勋对纪登奎很满意,还夸奖他"有点外交家的才能"。........................................次日,亦即15日,舟桥部队已经星夜赶到,安徽省委也派来负责同志,配合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我们指挥小组再次出发,一共用了两昼夜时间完成了预定的爆破任务。................以下来自于另一份资料痛心!被人遗忘的驻马店特大水库溃坝事件_中华论坛_中华网社区--网友影响中国--全国最大社区媒体..................上午10时,在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令德指挥下,对最大的阻水工程班台闸施行爆破。巨响声中,班台闸所有的闸门、胸墙、桥面和部分闸墩都腾空而起,分洪口门由此打开。全部爆破工作进行了整整两天。扩大行洪后,为确保下游淮河大堤的安全,纪登奎指示陈惺等人乘船直达蚌埠,入安徽境内察看灾情。只见沿途各地都在鸣锣疏散百姓,由于班台闸被炸,大量河南境内的洪水向下游倾泄,致使淮河中、下游的形势紧张。...................事实上了?安徽一个晚上搬了100万人,涉及三个县市,仅仅一天时间,全搬走了,很多人东西带不齐,但为了保命,就这么搬了,部队帮助下搬得。就这么把花了好多金钱精力治理的有成效的淮河流域给淹了。说来也奇怪,后来淮河几乎年年发大水。河床被彻底抬高了。而这件事成了耻辱,压根没人统计死了多少人,我还是看Discovery的纪录片,人为事故死亡最多的就是这次溃坝事件,据说后期瘟疫死的人最多,前前后后24w。
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10》的专题节目,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排名第一。该节目称: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因暴雨发生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现场打捞起尸体10万多具,后期因缺粮、感染、瘟疫又致14万人死亡。24万的死亡人数,包括垮坝当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难者,也包括几天后爆破泄洪、分洪的受难者,以及灾后瘟疫、饥饿等致死者。在由水利部组织和委托编写的《中国水灾史》一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1975年淮河洪水的,书中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2.6万人。但是同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执笔者:南京水文研究所骆承政)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85600人;
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常委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在文章中披露,死亡人数达23万人。07年安徽泄洪事件日, 为保上游河南、下游江苏安全,安徽淮河王家坝开闸泄洪再一次淹没自己的家园。安徽人民又一次做出“弃小家、保大家”的伟大牺牲壮举,《安徽再次感动中国》的帖子在全国各大网站转载,引起全国人民普遍关注和大量回帖。    回复的帖子除了安徽人民在网上痛斥央视主持人海霞说安徽人民面对开闸泄洪是带着过年的心情外,更多的安徽人民一直在网上讨论着、在反问着:为什么每一次开闸泄洪牺牲的总是安徽?贫穷、落后的安徽为什么一直都是负面新闻的报道?安徽的经济发展为何如此缓慢?到底是谁在抛弃安徽?还是安徽在抛弃谁?   不仅仅是皖北,98年大水本来准备淹了安庆保江苏的。所以南京当我们省会真没什么。1954、1956、1960、1968、1969、1971、1975、1982、1983、 1991、2003,还有2007——这已经是建国以来我们安徽12年第15次分洪了【眼角有点湿润,写不下去了,查了好多资料,皖北的血泪史我可以写的更惨,但是我不想写。就这样吧,最近培训,很累,晚上回来写了四个小时,饭都没吃。睡了,下次更】-----------------------------------------------------号更新--------------------------------------------------------【说明】针对评论区的几个常见讨论我做几点说明(1)你写的是个人倾向的文章!
:之前的开头,我现在删了,之前的开头就写了我写的有个人倾向,我不否认。但我拿出了证据
证明了我的部分观点。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对,请你列证据反驳我,开口脏话的一律举报拉
黑,不浪费时间。我这人很好说话,你说的对我改,比如我小岗村写到芜湖了,其实是凤阳
的。不好意思我错了,道歉。
另外我想说,安庆这么倒霉,作为安庆人,我有点情绪不应该么?我连个和大家讨论的机会都
不应该给么?就好比案子我认为判错了,我跟邻居,报社说也是不应该的?换位思考,如果江
苏人发现南京不是省会,改到人口只有几万人的灌南县,你们怎么想?难道你们江苏人不会写
个微博骂骂?然后把南京大学搬到灌南县,把东南大学直接拆了,合并到南京大学,你们答应
不答应?然后只保留一个南京师范学院你们干不干?而且所有人都反对,只有老毛一个人坚持
你们怎么想?安庆当年就是这个命运,但是多少历史反对的声音被记录了下来了?如今的安庆
人只是针对题主的题目为什么安徽落后写了个针对的答案你就认为我有情绪很小气,是不是太
苛刻了?大部分安徽人都有这个情绪,你看回答的答案就可以看到。只是很久我们都没人说出
来而已。而如今我们也在支持合肥发展。(2)你为什么说苏北穷的死?你歧视我们?我们苏北很富裕!
:先道个歉,我没写清楚,一直有苏北的同学批评我,在此我解释一下。按百度百科的说法,苏北指的是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南通五个地级市,而非徐州、宿迁、连云港这三个“北方”地区。而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五个地方穷么?我个人认识有偏差,当年报考江苏公务员我只能报考州、宿迁、连云港,这三个地方还有多个省级贫困县,所以我一直以为这三个地方是苏北。直到评论里盐城的指出盐城很富裕,我才发现我有错误,所以改之,再次抱歉。问了问周边的几个安徽朋友,貌似都有这个误解。我要表达的观点是,苏北穷是当年穷,相对于苏南穷,苏南富裕带动苏北经济,正好说明
这个模式还是对的,安徽有借鉴意义。(3)你在责怪合肥 !你在责怪政府!你在责怪伟大的毛主席!
:这个帽子扣的好大,之前写的都是比较轻松的,比如我一直坚持更的【飞地】,都是好玩的东
西。政治帖一般我不写,怕的就是这种事。但这个话题我真的是忍不住。所以我以后会注意。
》怪合肥?
我怪合肥干嘛?合肥是什么?合肥人?我见过的合肥人大部分都是外地去的,素质高不高不做
评论。大部分我认识的都很好。的士要好好管管。合肥政府?他管不了省得政策。
》 怪省政府?
最开始省政府反对拆安庆,随后发现老毛讨厌安庆,有些官员提出下策去芜湖,你能说政府官
员不顾省得发展?中科大也是政府机灵弄来的,这个价值太大了,表扬。随后淮河其实当年治
理的相当不错的。按当时计划保住皖北发展一开始是有成效的,可惜一场事故死了70万人,中
央要求刚建设好水利的皖北三个城市,一天搬走100万人,全淹了。皖南为国家为省牺牲的是
经济,皖北除了经济还牺牲过很多人的命,我要写皖北的苦难史我可以写的更惨。那场事故后
对皖北经济影响真的很大。但随后的日子我对安徽官员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老胡上台就把王怀
忠抓了,用了自己的左右手王金山(2007.11——2007.12,安徽省委书记、省长),郭金龙
(年 委书记,年 北京市委书记2012-  中央政治局委
员,北京市委书记)。老胡上台,先是费了农业税,解脱了安徽民企身上的枷锁,可以留在安
徽办企业了,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安徽开始有部分县市外出人口大幅度减少,第二件事,惩治
贪污,用了王,郭两位嫡系。第三件事,给政策,老胡很聪明的给了家电政策,要求安徽减税
给地,80%家电产业搬到了合肥,跟薄当年把IT往重庆搬一个道理。第四件事,给钱建设,交
通,高架,高铁等等。虽然我对省政府打压安庆很不满,但还是做了一点实事。但如今换了一把手,我不大看好安徽建设。
》怪老毛?
对老毛,貌似陈云有个评价,建党他有份,建国他有功,治国他无能,文革他有罪。我觉得这
个评价就是最佳评价。 (4)看了你的文章,作为安徽人,我有情绪。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回答题主给的问题,为什么安徽位置好,反而经济落后,我只是回
答问题,并不是煽动矛盾。仅仅是对安徽现状的一个解释而已。木已成舟,我们能做的是做
好当下,怪不了任何人,你要做的是跟胡一样,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为家乡做点事。 (5)如何理解面对政府对安徽的政策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农业国发展工业需要钱的,而且发展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大国必须
要做的事,钱从哪里来了?
1)殖民地,战争。
日本,甲午战争,英,法,德,海战,陆战,一二次世界大战,全球的殖民地,祸害了
多少第三世界的国家。
2)农业工业剪刀差【原文...................................................................................................敏感话题已被删除】转到这里知乎答案补充部分_zc163_新浪博客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从来不是简简单单,德国为了统一,励精图治几百年,沙皇彼得大帝为了俄国工业化连亲儿子都杀了,日本为了买军舰,天皇老妈卖嫁妆,法国为了工业化,革命了好多次,也死了好多人,很多中国人懒惰,一天到晚羡慕西方人过的好,却忘了西方人的爷爷为国家做了多少牺牲,如果将某些中国人放到当时的年代,让他们跟麦哲伦去航行世界,他们肯定不愿意吃那个苦。我们的祖先已经错过了时代,如今和平年代这么好,你们还只是埋怨政府,自己又跟我们当年的祖先一样固步自封,贪图一时享受,那我们哪里来的工业化?所以政府这个决策对不对,我们决定不了,但起码结果我们看到了,起码我们有机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我们后代有希望过上更好的日子。我希望那些一出国,看到希腊罗马古迹,看到华尔街的富有,就开始鄙视中国人的留学党,希望你们能看多些曾经,没有谁能简简单单成功,如果你们还是一走了之,一骂了之,中国还会跟当年一样。 这个国家的发展一定会有人牺牲,像邓稼先等等一样。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性的看待我们的皮肤,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未来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怒答了,虽然已经比较晚了,作为一个安徽人,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注意,前方非常高能,话题非常敏感!所有玻璃心和利益相关者请慎重,我要大开不止于地图炮的各类炮了。我已做好准备任大家回击,我是有不关评论不拉黑的原则的,所以想放炮就尽情放,但是也请把每段话看完,因为我爱说反话可能会在话到一半的时候就惹怒你了。--------------日 修改------------------------------------原文用了“苏北”一词,当时我是直接以安徽人的习惯用的,经人提醒想到可能会引起误会,所以改用“江苏北部”。--------------日 标记--------------------------------------能看到这个答案的恐怕已经发现这个答案被踩了多少了,我在评论里补充了一些开始没敢写到答案里的东西(主要是一些不可抗因素)。我看到有人说我说的点不够多,我本来写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其他人没说的原因的,我想到的这些是不吐不快的。写的时候有些激动,语句不连贯之处还望见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我想要说,地理位置,这一点很多人都说了,安徽的地理位置不算好,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但是,打开地图看一看,明明很靠东,所谓的地理位置不好还是行政区划的不合理。就像京津附近的河北贫困县一样,就是因为没有被划到大城市,而周遭的大城市又是吸血式发展所以愈加变得贫穷。想象一下昌平这样的原不属于北京的县如果当初没有划入北京,会发展得像今天与它的邻县拉开巨大差距这样吗?安徽正是被政策隔离了,解放前经济还不错是因为那个时候经济的地区性很强,大多靠本地自力更生,皖南经济与江浙一体,经济就更好了。类似的其实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地区,贵州湖南的很多古镇在封建社会都是很富裕的地方,但是今天完完全全是贫困地区了,不单有经济形式变化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交通。所以这又扯出交通这个原因了。有人说安徽的交通还是不错的,还有京沪线和京九线,放屁!纯粹的放屁!你看看京沪线从蚌埠就转向江苏了,我承认京沪线不经过的一小片地方可能确实是出于路程的考量。但是请再看看京九线从阜阳就绕出去了是什么鬼?你说是大别山主脉不好翻,那你谈谈为什么现在沪蓉线(从金寨过)动车都可以跑?好,就算当时(1996年)的技术可能不行,但是京九线为什么离武汉这么近,京广线不是已经经过武汉了吗?为什么京九线不能从安庆过,那样不是压根就不要翻山了吗?为了不让安徽太难堪,阜阳建了一个大站,但是阜阳的配套设施和行政基础根本hold不住,火车站不但没有给阜阳的经济带来多大的好处,反倒让这个人口本来就多的地方增加了许多流动人口,给治安带来了无比恶劣的影响,还增加了许多传染病(例如当年手足口流行时阜阳地区的感染情况)。从阜阳就绕出去了是什么鬼?你说是大别山主脉不好翻,那你谈谈为什么现在沪蓉线(从金寨过)动车都可以跑?好,就算当时(1996年)的技术可能不行,但是京九线为什么离武汉这么近,京广线不是已经经过武汉了吗?为什么京九线不能从安庆过,那样不是压根就不要翻山了吗?为了不让安徽太难堪,阜阳建了一个大站,但是阜阳的配套设施和行政基础根本hold不住,火车站不但没有给阜阳的经济带来多大的好处,反倒让这个人口本来就多的地方增加了许多流动人口,给治安带来了无比恶劣的影响,还增加了许多传染病(例如当年手足口流行时阜阳地区的感染情况)。要想富不光要修路,还必须要发展工业。永远不要以为可以考旅游业、农业,农业苦于各种天灾,旅游业万一碰上经济萧条、天灾人祸,甚至是小小的新闻事件都有可能立马崩溃。要想发展一定要搞工业,一定要搞工业!可是国家让我们发展农业。我们这么多人才,有长江,有巢湖,地理位置这么靠东,你死命让我们去种地!?不要跟我说,我们国家需要有地方发展农业,不然我们吃什么。第一,我只说了要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发展不挂在嘴上我们就不会再有农民了吗?只是你把农业当政策的结果是,我一打报告要发展工业你就给我打回来了。现代农业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而且要靠科技,没有工业基础是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的。第二,跟我说过这种话的人基本都是经济非常发达地区的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说这种话当然不腰疼。下面要谈敏感话题了。安徽发展不好,我认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安徽产的领导太多了,很多人还把这当优点。首先说正面的,如果你当了大领导,比如中央领导,别人问你是否要着重发展家乡,你肯定要回答:我对全国各地人们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刻意发展家乡。事实上你不光不会刻意发展家乡,甚至你在决策和讨论时还会有意回避家乡,免得显得你有结党营私、树立帮派之嫌。然而,你不发展家乡,也没人会为你的家乡考虑。家乡发展得不好,大不了把你的老婆孩子,大小亲戚接到大城市,你家乡的其他人与你何干。再说反面的,安徽的人有个非常普遍的毛病,那就很多人是都想去当官,看身边谁混到了如何高位自己又如何眼红,但是很少以巨商富贾为榜样。安徽境内我的感觉是,出商人的地方大都产不了多少大官,而这些地方在政府没有多少代理人,也经常在政策上吃亏,就像马来西亚的华人一样。为了便于接下来的说明,先贴一张图(百度图片找的,近几年的实在找不到图片形式的资料)(百度图片找的,近几年的实在找不到图片形式的资料)鉴于上图不是太清晰,再来一张行政区划图看到皖西唯一的黄色地区没有(是上面的人均GDP图),那就是我家——霍山县。霍山西北边的那个就是金寨县。这两个县都是革命老区,但是金寨在第一次授衔时有59位将军,霍山只有两个。原因是霍山虽为安徽第一个赤化县,但是搞革命的人几乎全跟着许继慎混,而后随许继慎一同丧命于张国焘之手。金寨的革命者则很多跟着高敬亭混,不少自然是将军。然而,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你不信的话,可以查一下,将军县里头除了新县和浏阳县全部是贫困县。为什么?很简单,因为靠将军县的名号就可以拿国家的很多补贴,政府不思进取,所以发展非常迟滞。同时,有的县区(我可没指定什么地区啊)的大首长、大领导太多,已经发展出了一个权贵阶层,他们扶持的地方小领导很多无能之辈,怎么能指望他们发展家乡经济。PS:霍山县以前经济也很落后,但是90年代时的县领导提出要发展工业,提出要打造“西部宁国”,在当时来看这个政策是很盲目的,因为大多数的厂都倒闭了。但是,今天看来这个政策的作用很大,因为一番淘汰后剩下的大厂已经成为地区最大的企业了。金寨的环境、生活习惯都和霍山很类似,但是全部是因为领导的原因,才发展成这样。所以,一定要发展工业!下面的言论涉嫌地图炮看到淮河以北的一片蓝,还有灰了吗(那零星的黄是市区)?为什么人均GDP那么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太多,或者说整个安徽人口都太多了。人口那么多,必然会很乱,安徽人都知道一个顺口溜“蚌埠偷,淮南抢,阜阳没有共产党”,皖北的治安和卫生状况是出名的差。看到这有人会不高兴,但是这是事实,但凡是皖北打工的人不需到江苏、上海,只要渡了淮河,都会被当地人小心提防。我有很多同学是说中原官话的皖北人,我感觉他们很坦诚很好相处,就像大多数北方人一样,但是他们动辄一两百万人口的家乡必然有很大数量的低素质的人。一旦人穷就想多生,一旦多生就更穷。皖北超生现象的严重有一个原因是土地太平、太多、太适合耕种了。我在市区上的学,仅仅是偶有丘陵的六安市区,有的同学就跟我说他在农村就可以分到两亩多地,而我本县的同学说他家里的小孩多的可以分到二分地,像他就压根分不到地。看到了吧,山区的人少地,多生了小孩只能去打工,平原地区则不一样,大家都想超生。一旦人太多了,打工的就多了,遇上一家人懒惯了的就成了要饭的。皖北人多也不能完全怪人,历史上不论是淮河决堤了,还是黄河决堤了,都是皖北人民遭殃,人一穷就容易多生,如此恶性循环了。江苏北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跟南京、苏州在一个省,也绝不会比皖北好。皖北最最欠缺的是对教育的重视,包括皖东(地理位置这么好,如果教育发达一定都不晓得富到哪里去了)。安徽算是教育发展的比较均衡的地区了,但是从明清至今朝,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学生大部分都出在安庆、黄山,而后是宣城、六安、芜湖和池州。现在论高考,整个皖北也就淮北一中是很好的。两千五百万的皖北只有阜阳出了三个院士确实说不过去。不说这些话了,我来说说安徽人的一盘散沙。大家都知道安徽是文化不同的地区拼凑成的,互相之间都没什么文化认同感。就像我刚到北京上学时,报到时遇见一学长,学长问:“你什么地方的?”我:“安徽。”“哎呀,老乡啊!我家在亳州,你家在哪?”“霍山,大别山区。”接下来依旧是普通话,因为我说方言他不可能听得懂。后遇一淮北人,同上。军训时遇一合肥同学,我想,终于可以说方言了,谁知人家来一句:“我不会说方言,但是听得懂。”我当时就只有一脸呵呵了。你想一下,我跟湖北人可以谈民俗,跟江苏人可以谈方言,就是不能跟本省人谈这些,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啊?如此一个省,各自为战,怎么能发展好?现在可以喷合肥市政府和省政府了。安徽,安徽,安庆和徽州。把徽州名改成黄山就算了,现在还拼命要把徽文化搬到合肥。徽州地区人口少,经商多,在政府里话语权本来就低,你们不但不帮人把文化保护好,还到处搞泛徽化,让不明白的外省人以为徽文化就是安徽的文化。流氓,可耻!要我说,徽州地区是安徽最可怜的了,安徽的文化一大半是徽州文化,可是不但得不到宣传,连经济、文化、教育各项政策也很少见扶持黄山市各县的。再插一句,如果说婺源嵌入江西嵌得太深了,我看南京嵌到安徽嵌得更厉害,中央不把婺源还给安徽,我们就有理由把南京抢过来!合肥市的发展就是卫生巾式的发展,如同北京一样,靠吸收资源和扩地来发展,周边地区是从来没见到沾过合肥发展的一点光。合肥的文化底蕴也很浅薄,都不如下属的庐江县,就凭太祖的喜好就当上了省会。长江都不靠的省会能叫省会吗?下面这是纯粹个人吐槽:看到有个六安人的答案,说“还是我大六安山好水好”。我听着这个就不爽,高中三年在六安,一听这个就作漾泛。你六安可有山罕?六安的山水都在金寨、霍山可好。六安的环境好差可晓得,我到六安喝水都拉肚子。我们工业比市区强,森林覆盖率也能有75.1%,金寨也有74%,你的绿化做的还不如合肥,不怪当年评国家森林城市没评上,到现在还有人耿耿于怀池州评上了。日妈,六安的发展方式就是在学合肥,专门吸人家现成的资源。我们县早就想直归省管,就市政府压着,一看历史霍山竟然跟着六安州混了几百年,真是臆癞。好了,就这样了。
说安徽的地理位置,先说个事,安徽合肥人,大学时候我被北方的同学当成南方的,被南方的当成北方的看。再说个事,东部沿海改革开放的时候,没安徽什么事,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也没安徽什么事。就这样,安徽成了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绝对中部地区。安徽的不发达,我觉得主要是两点原因,慢慢分析。最主要是交通,八九十年代经济起飞的时候,全国最最主要的四条大动脉,京广,陇海,京沪,沪昆四条铁路围着安徽生生的划了个井字,除了蚌埠那带了一点,其它全都不沾边啊。后来吧,好不容易修条京九线,也是华丽的在安徽脸上捏了一把就转弯了,霸都当时那个惨啊,只有三条线,一条往淮南方向的还能开通北京直特,到芜湖方向直到芜湖公铁大桥建好之前一直没什么茶叶蛋用,到九江方向的连接另外一个更穷的省。到08年的时候,从合肥到一百多公里的南京,两个这么近的省会城市,居然还要从蚌埠或者芜湖绕过去,火车得三四个小时,到上海要八九个小时,到两百多公里外的武汉更离谱,先北上阜阳,再南下武汉,一天一趟绿皮车,八九个小时几乎每次都是站过去的。交通好与不好的差别,看看以前那个和合肥一样只是个小县城的郑州就知道了。交通不方便,人员流动不起来,思想就很难活跃起来;基础设施差,产业怎么转移过来?哪来的投资? 合肥的经济一度还比不上芜湖,好歹芜湖到上海南京杭州都方便,还有长江水运。高速就随便带一下吧,合宁高速多少年了,依然还是又窄又破的。吐槽完了交通,要说政策了。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基本的大动作有几个,一个个看吧苏联156项目,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又多又好,多是重工业项目,安徽只有一个,淮南洗煤厂,资源型的,我了个去四三方案,安徽依然只有一个,安庆石化,当然其它省也不多。改革开放,沿海有政策有交通,安徽身处内陆确实不方便,而且国家对安徽的定位是粮食产地和泄洪区,怎么办?只有出省为兄弟省份打工了(先写到这里,后面再补)
皖人治国,无人治皖。在其他相关问题中看到的…
我以我自身感受说一下吧,我觉得发展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思维理念和生活作风上。我出生在安徽,长到12岁后迁居浙江杭州,现在在杭州工作买房。当时在安徽阜阳市下面的某个镇生活,阜阳大家都知道的,腐败。有句话叫阜阳没有共产党。小时候记忆很深刻啊,很多地方都需要送礼,不是有求于人要送礼,而是过年过节,领导家有事,大家都送礼,你不送,你就是有问题的,送晚了也是有问题的。当时父母为了摆脱这样的环境,读博带我走了。我爸在浙江安定下来后,先把我调过来,再把我妈调过来的。那时候父母两地分居,我天天哭,我爸就去找他领导,领导帮忙把我妈妈调过来,我们家按照老家的风俗去送礼,浙江这里没一个人收下。后来就拿着我妈妈的调档函回安徽调档案,明明所有证明都搞好了,但是那个县级市的人事处一个负责人就是不动,总是说:你们先回去吧,我们商量商量再说。。。过两天又说:最近有点忙啊,你们先等着吧。。。后来我爸妈没办法,找到一把手,一把手对那个负责人说:我们这个地方出个人才不容易,以后多个朋友多条路,何必为难别人。那个负责人还是不肯放,于是我家人晚上在他家等着,塞了几个红包,他一边说哎呀,你们这样干什么。。。一边把红包放好,第二天就放了档案。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只是想说明在安徽办事大部分情况下送礼是必须的,因为这个环境就是这样的。但是不是说所有的官员都是坏的,只能说在那个环境下,敢于跳出来为普通群众说句话的好官太少。文中那个一把手就挺正义的。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下,你读书,你的专业知识是没有用的,趋炎附势踩高就低的本事反而能让你平步青云。再说说生活中的小细节,风气不好,太过于重男轻女。我爸妈比较开放,就生了我一个女孩,对我也算是认真培养。但是在爷爷奶奶姑姑看来,你们家收入那么高,你爸就一个女儿,干嘛不出去再包个二奶重新生一个儿子,干嘛要送她出国读书。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爷爷就说我没有资格继承我爸妈的财产,财产应该由我爸的侄子继承,因为他是爷爷家唯一的孙子。我爸有一段时间和我妈感情不好,在我爷爷姑姑的影响下,也有犹豫过很久,经常闹离婚。幸好这么多年我还算争气,出国读书,工作也定下来了,工资不比我爸爸低,我爸爸的侄子初中没读出来在社会上混生活,我爸想帮忙也帮不了,我爷爷姑姑这才作罢。以前工作没定下来的时候,压力最大,父母又吵架,每年过年回老家,都要面对我爷爷说我是个女儿不值得花这么多钱这些问题,吵吵闹闹,后来干脆不回家。我也和很多从安徽出来定居浙江的人交流过,虽然安徽这不好那不好,不代表我们不爱,只是每次回家都要面对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一点小事一点小钱都能引发大的矛盾。实在是怕了。其实很多的安徽人心地善良,也很勤奋。只是囿于环境,他们习惯于那样的生活和思考。他们闲下来就是打牌打麻将,可能如果他们发现其他地方闲下来是看书干活,他们的生活也会慢慢改变。这种理念引导很重要,与安徽交通不便也有关系。但是区位因素,交通不便并不是安徽发展不好的主要原因。浙江的自然资源也很贫瘠,但是为什么浙江发展还是这么好?和他们勤劳的作风有关系,浙江人的确很能吃苦,也愿意花大力气培养孩子。
安徽周边从北到南山东,江苏,浙江BUG太高,地级市每年又有很多人流向北上广,基本有些能力有些想法的人都出去了,留下来都是二流三流,而且基本上是往体制内发展。只有合肥,芜湖还能留下部分人才。
而且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很多资本几千万,亿元左右的中小企业无法抵御任何风吹草动,一点点变动会造成临近几个县市的企业半年内大量倒闭,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很多无专业技能人口失业。
省城自建省起根本没有承担火车头的作用,合肥想要带全省发展,至少GDP要靠近10000亿才行。10年内非常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合肥要是让芜湖跟马鞍山合并,池州跟铜陵合并。在皖南沿江形成两个GDP为3700亿和1300亿的中等大小城市,奋力发展二三产业。最多十年,还你一个安徽版的苏州跟无锡。
除了很多人提到的文化差异,地理位置,政策问题,还有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看一下这几年的国家领导人,皖籍的一抓一大把,拉萨之虎,克强,邦国,汪洋等等。。所以有种坊间的戏虐说法,叫“皖人有力治国,无人有力治皖”别的不说,就说答主家乡的阜阳,这两年的贪污腐败还少么?“白金汉宫”事件堪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说最近,就说08年之前,就有两任市长、两任市委书记、副书记相继落马,有法院三任院长先后被端,有姐夫舅子共同被判,有公安法院安全局一窝被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王昭耀、王怀忠、肖作新、李和中、尚军、张华琪、杨枫、杨哲信,个个都是硬梆梆、响当当的“国家级贪官”,“桔生阜阳而为枳,纵使包公海瑞再世,到了阜阳再会变成刮地皮的行家里手。”这话用到安徽全省官场,也不为过。一个以包龙图为荣的省份,竟都是这种为官之道,真是讽刺。
作为一个安徽待过7年的江苏人,对江苏苏南苏北也比较了解,我来谈谈对安徽发展的看法。首先,安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不低,有c9中科大,211原五机部的合肥工大,高校类型齐备,合肥还有中科院的合肥分院,五个研究所都是物理方向的,所以合肥在理工方面的研究水平相当不错,安徽在历史上注重文教,人才素质和基础在华东也是拿的出手的,至少不比江西福建差。很多人都说了,安徽的位置并不好,也没有很好的资源,加上江浙沪吸血所以发展不起来。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关键的原因是安徽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没有产业当然留不住人,现在这个时代要赶超资本市场上的领先者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要做也只能不太好做的不太赚钱的环节,这就是安徽始终无法赶超江浙的原因。安徽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起步晚了,大家都知道小岗村的故事,但是严俊昌下决心回去搞承包,是因为他在浙江看到很多家庭搞副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他在一个打塑料件的中等规模老板家了解到他们一年的收入60-70万,这相当于当时凤阳半年的财政,他彻底惊呆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相关材料)。搞副业在当时可能被杀头,安徽没人敢搞,但是浙江人已经走出去很远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90年代江浙的经济已经相当雄厚并且形成所谓的江浙财团,以制造业为基础,七十年代起步,八十年代积累,九十年代崛起,2000年之后几乎不能撼动了,江苏很多百亿以上规模的民企都是从九十年代转制之后十多年就发展成为行业龙头,有个老板说,他们根本没想到能做这么大,错过了那个时代要想再起来几乎不可能了。产业不断升级转型, 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个不是依靠国家政策扶持而是靠民间精英发展起来的,但是这样的产业力量安徽一直没有形成。第二和国家的农业政策有关,安徽的北部是农业区,有不能碰的政策红线,要承接长三角的产业也不容易,这一点和苏北一样,想去建厂也不好拿地,苏北的一些企业都是去山东建厂而不是在徐州连云港就是这个原因。这是我的一点看法,随手写的有错别字见谅。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霍山壹号公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