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例子哪些是宏观经济理论有哪些呢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经济,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宏观经济学案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 1:部分国家的 GDP 比较。 案例适合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和核算方式。 案例内容表 1 部分国家
年间的 GDP 比较(单位:10 亿本币) 年份 中国 印度 美国 日本 韩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7.1 654.6 239 7.9 575.8
5.5 665.9 952.27.0 4.3 5.5 1.9 .9 720.2 749.83.4 9.7 7.2 7.7 460.0 530.3 582.1加拿大 299.9556 731
371469 262 9.7 511.0 2.2 552.4353 473177 / 861 284 8.4 602.0 2.4 2.9 8.0 633.1 676.4 708.14.5 8.0 4.5 3.4 231.5 357.1 421.3 467.5表 2 部分国家
年间的人均 GDP 比较(单位:美元) 年份 印度 美国 30 70
24930加拿大 11040 日本 韩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国家 世界平 2570 均水平
8550高收入 1081025203190373038904010412043604420447044801 案例分析 作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被称为“20 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 ,是对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产出总量和 国民收入水平的度量。它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里 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力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 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 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 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 各行业增加 值。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 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 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生产补贴) 、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利息、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组 成。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 以及其他财产收入。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 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GDP 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 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GDP=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在此基础上 可以得出 GDP 最常见的计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 GDP 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 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 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 GDP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前以 生产法作为核算 GDP 的基准。 由于 GDP 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 统计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在统计局内部,GDP 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 专业司常规计报表、 全国普查资料及各种抽样调查资料。 在统计局外部, 则需要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 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 还要到相关的系统、 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 由此可见,GDP 核算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工程,具有 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是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总体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 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对 GDP 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制,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 围内的数据。即全国的 GDP 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 GDP 则由各省、市统计局负2 责核算。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 GDP 汇总之和与国家的 GDP 数据并不相等,这主要 是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 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 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国则未作进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 据进行定期的评估。 由于 GDP 衡量的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而实际上是一 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因此,在比较某一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或同一 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成就时,一般都要用到 GDP 增长率。对表 1 中的有关数据进行 简单的运算可知,中印两国的平均 GDP 增长速度都很高,基本上维持在 5%-7%之间, 显著高于美国 2%-3%左右的平均增速。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的 GDP 总量虽然低于发 达国家,但其 GDP 的年均增长却保持了较高的速度。 由于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 GDP 核算体系来度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产出总 量,相应地,人均 GDP 就成为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通常 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人均 GDP 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在各国之间进行人 均 GDP 的比较。世界银行 1995 年按人均 GDP 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类:760 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61-3035 美元的为中下收入国家; 美元的为中 上收入国家;9361 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另外还有一种分法是:将人均 GDP 在 10000 美元以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 (Developed Country) 人均 GDP 在
, 美元的为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 ,人均 GDP 在 1000 美元以下的为不发达 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y) 。从本案例中表 2 的数据来看,美国和日本历年的 人均 GDP 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英、法、德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韩国 的历年人均 GDP 虽然总体上低于前述发达国家,但在绝对量上却逐年赶上并超过了世 界平均水平,并在 1995 年挤身于高收入国家之列,显示出其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 地位的迅速崛起;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人均 GDP 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显示了其低收入国家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一,GDP 虽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 展情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却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衡量生产的尺度,而无法全 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与发展相关的指标,比如,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 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另外,GDP 总量也不是越大越好, 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与 GDP 总量有关, 而且还与 GDP 的结构 (包括 GDP 的生产结构、支出结构和使用结构)有关,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 和可持续发展。再者,GDP 核算本身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理论柜架要、指 标体系、口径范围、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这种不完 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算体系和核算实务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目前3 我国 GDP 核算人员正在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努力地对包括 GDP 核算在内的整个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进行改进。对于一般公众用户所质疑的 GDP 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如被调查 对象的不实填报、某些领导的人为干预等非技术因素,要消除它们则有赖于统计立法 和执法的强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付以及部门间的相互配合。 尽管存在着上述问题和不足,但不可否认,GDP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 量的测度指标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研究 等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GDP 核算也将随着其不断完善和细化 的过程在宏观生产数据的生产和专业数据质量检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案例讨论 GDP 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案例 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适合 名义 GDP、实际 GDP 与 GDP 缩减指数。 案例内容 一、印度经济发展落后中国十年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表现非常抢眼,两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感觉到了世界经济 全球化在迅速推进。这两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以美元计算,在 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和印度的名义 GDP 增长平均速度分别为 8.3%和 7.0%,而除了中 国和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只有 4%。 1、两国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中国将把印度落得很远 这两个亚洲国家的相似很多,包括超过了 10 亿的人口和多年来作为传统的贫穷 的农业经济体系。在 1982 年,中国人均名义 GDP 以美元计算只有 2754 美元,稍稍低 于印度的人均 280 美元。然而 21 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印度。在 这段时期, 中国实际 GDP 的增长率年平均超过了 9.7%, 而印度只有 5.7%。 2003 年, 在 作为强劲增长的结果,中国的 GDP 总量达到 1.4 万亿美元,是印度 5750 亿 GDP 总量 的 2.5 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 1087 美元,是印度人均收入的两倍。此外,如果以美 元计算各国的名义 GDP, 中国占据了世界 GDP 总额的 3.9%, 而印度占据了 1.6%的份额;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各国 GDP,中国额是 12.6%,而印度为 5.7%。 2、追赶的游戏:印度落后中国 10-13 年 如果印度的实际 GDP 增长能够维持目前 6%的水平,印度的人均 GDP 将在 13 年后 达到目前中国的水平。我们估计,在未来十年,印度的实际 GDP 增长将达到 8%。如果4 以 6%或者 8%的速度增长,印度整体的 GDP 将花费 9 年或者 7 年的时间达到中国目前 GDP 的水平。到 2015 年,如果印度和中国保持它们的平均增长率水平长达 10 年,两 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 GDP 将分别达到 1.3 万亿和 3.9 万亿;如果印度设法以高于 8% 的速度增长,它的 GDP 在 2015 年将达到 1.6 万亿。 二、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中国央行在 2004 年初发布的《2003 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出警告: “2004 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 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 2.2%??通化膨胀压力加大,需要 密切关注。 ”该报告指出,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 GDP 缩减指数变动率,在 2003 年 高达 4.5%,远高于 2000 年 0.8%、2001 年 0%、2002 年-1.2%的水平,且在一年内从 2002 年的-1.2%骤升至 2003 年的 4.5%,表明通货膨胀的形势不容乐观。 案例评析 我们知道,GDP 是用一国的货币为单位来计算,因此,该国 GDP 的变化主要受以 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二是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格的变动。由于两者通常是同时增加的,为了区分由产出变动而引的 GDP 变动由 价格变动引起 GDP 变动,需要区分实际 GDP 和名义 GDP。 名义 GDP 是用一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市场价格来统计当年的 GDP;实 际 GDP 是从名义 GDP 中剔除了价格变化并以(相对于某一基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的 GDP。不同时期实际 GDP 的增减仅仅反映着产出的增减,而名义 GDP 的变动则既包含 了产出变动的影响,也包含着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衡量经济增长要通过考察实际 GDP 的增长来实现。 通常情况下,名义 GDP 的增长会由于物价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快于(或慢于) 实际 GDP 的增长。以某一个时期作为基期,则另外一个时期的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 差别,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相对于基期的价格变化的幅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通过比 较(相对于某一基期的)名义 GDP 增速和实际 GDP 增速的差异,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价 格水平变动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动程度的具体指标就 是 GDP 缩减指数。 具体来说,GDP 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 GDP(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 价格)核算的 GDP(增加值)之间的系数,即给定年份的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之间的 比率,这一比率可以衡量从基期到本期间所发生的价格变化。其计算公式如下: GDP 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核算的 GDP(增加值)÷按可比价格核算的 GDP 增加值) ( 相应地,实际 GDP(增加值)=名义 GDP(增加值)/GDP 缩减指数 使用 GDP 缩减指数的目的在于,把按当年价格核算的 GDP(增加值)通过相关价 格指数换算为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 GDP(增加值) ,以反映除价格变动因素 后 GDP(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 GDP(增加值)的实际增长速度、5 发展指数等相对指标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GDP 缩减指数的作用可以概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反映 GDP(增 加值)的实际水平(如实际总量规模等) ;二是可以核算 GDP(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 平(如实际发展速度、实际增长速度或发展指数等) ;三是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 地区)物价变动的总水平。一般来说 GDP 缩减指数的大幅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大 幅下降则意味着通货紧缩。本案例中,央行正是通过 GDP 的缩减指数的较高变动率来 推断出经济通胀压力加大的。 不同国家间名义 GDP 的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 (1)一般 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 GDP 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进行比较(即使和各国 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2)根据各国货币与某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 ; 平价(PPP) 。然后,再通过各国的 GDP 的缩减指数折算出实际 GDP 的指数。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得到的各国的 GDP 排名会有很大不同。使用国际汇率转换时, 由于汇率主要是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比价,不能确切地反映国内价格水平和本国 货币的相对购买力,而且汇率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货币价格变动的影响,往往不能反 映两国经济活动总量的对比关系。比如,因本货币坚挺从而使折算成美元以后的物价 水平偏高的国家,GDP 就会被高估;反之因本国货币疲软从而使折算成美元以后的物 价水平偏低的国家则会被低估。按购买力平价进行核算虽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发达国 家之间的实际情况,但对发展国家经济情况的反映往往脱离实际。因为同一类商品或 服务在不同国家的质量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尤其是服务质量与发达国家 相去甚远,缺乏可比性。另外,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同,同一类商品在本国和外国 的价格别也很大。 案例讨论 1、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是否有可能一致?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2、GDP 缩减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作为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标,GDP 缩减指数的 优点是什么? 案例 3: “绿色 GDP”警示中国经济。 案例适合 绿色 GDP 的概念。 案例内容 2004 年 3 月 5 日,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温家宝总理提出, 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作好人口、资6 源、环境工作。2004 年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为 7%左右。 众所周知,刚过去的 2003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9.1%。此前几年,中 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超过了 8%。 中国今年为何调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全国政协委员、北 京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认为,这与中央政府重视可持续发展有直 接关系,表现出了我国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和行动。 叶文虎教授介绍,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 ,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 。 并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 题。为了量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指标,1993 年联合国有关统计机构正式出版的《综合 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 SEEA 中, 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 EDP 的概念, 就是 EDP “绿色 GDP” , 即从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叶文虎教授说,现有的经济核算和统计方法中,没有把环境的投入(包括自然资 源的投入、生态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易的投入)计算在内,因此得出的经济数据是不 准确的,远远高于实际。我国各省市、各部门乃至全国公布的 GDP 数字中,存在着很 大的误差,很可能使我们对全国的经济形态得出偏高、偏乐观的估计。在这样的 GDP 数字上所作的政策决策,很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偏差。为了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和保 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了促进企业、行业乃至全社会生产力的更新和发展,我们必须 尽快推行“绿色 GDP”制度,摒弃不将环境投入计入成本的现行的 GDP 的核算和统计 制度。绿色 GDP 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 GDP 占 GDP 的比 重越高, 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负面效应越低, 反之亦然。 据统计, 1985 年至 2000 年,中国 GDP 年均增长率 8.7%。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这期间 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 78.2%。这意味着,中国 GDP 的实际年均增 长率只有 6.5%。 还有学者提出更惊人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认为,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 界平均值的 3 倍,国土严重超载;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约 1/2;人均水资源 量只有 2500 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同时,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 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 3 倍;单位产值的废物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的数倍,而单位面 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数的 16 倍多;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约为发达国家的 1/35。通过这种测算,中国的绿色 GDP 增长是负数。 案例评析 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总量,就要看这个国家的 GDP。 它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的水平。但是,天下没有免的 午餐――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往往必然同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然而,现有的 GDP 经济核算和统计方法却没有把环境的7 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的投入、生产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量的投入)计算在内,因此, 从 GDP 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 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 核算法就不会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 济情况, 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 GDP。 比如, 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 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 GDP 数据也随之增加;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显然是痛苦和损失,但却使医疗产业大发 展,GDP 也跟着增长。绿色 GDP 概念的提出,正体现了人们对 GDP 核算所存在的一系 列缺陷进行修正的努力。绿色 GDP 是 GDP 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 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正如本案例所述, 绿色 GDP 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绿色 GDP 占 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而
年间,我国的绿色 GDP 仅占 GDP 的 78.2%。对单个地区的研究结果也是类 似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 EPD 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 1997 年绿色 GDP 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 的绿色 GDP 占 GDP 的 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 GDP 占 GDP 的 75.75%。由此可见, 如果扣除环境投入和生态成本,我国近年来以绿色 GDP 形式体现出来的“真实国民财 富”显著低于名义财富,这说明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值 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 实施绿色 GDP 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从技术上看,由于环 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其市场价值和货币形式的价格信号就难以确定,从而无 法纳入 GDP 统计。专家们曾提出包括应用较多的倒算法(即按市场成本来估算项目的 环境成本)在内的不少预算模型与方法,其各有优点和侧重点,也各有缺陷,均需要 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从观念上看,GDP 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 经济收入总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 GDP 则力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 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因此,一旦实施绿色 GDP,扣 除了环境损失成本,必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如果现有的干部考 核体系和政绩观不相应发生变革, 很可能给绿色 GDP 的推广带来很大阻力。 由此可见, 绿色 GDP 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策观。 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 GDP。其中主要的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法国、美 国和芬兰等,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 也在 1990 年开始进行环境经济核算,提出了环境资产净积累的概念和核算体系。印 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总体上说,绿色 GDP 的环境核算尚不成熟, 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 GDP 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8 发布绿色 GDP 结果。不过,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从根本上 看,离开绿色 GDP 人们就难以全面衡量经济的真实发展水平,也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 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更难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 案例讨论 1、绿色 GDP 与原有的 GDP 有哪些差异? 2、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我国“绿色 GDP”的实施?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案例 1:利用 AD-AS 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案例适合 AD―AS 模型分析。 案例内容 AD―AS 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宏观经济理论 模型,是分析市场经济社会总量失衡问题及客观经济波动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西方国 家被广泛应用。 AD―AS 模型原理在近年我国经济理论分析中已获初步应用。结合我国 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转变过程和机制,本案例在 AD―AS 模 型实用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评析 1、我国经济三个时期的 AD―AS 模型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和消费受到严重压抑,那么为什么在过去的绝大部分时间 里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又是如何 迅速转变为通货紧缩压力的呢? (1) 、计划体制下的 AD―AS 模型分析。 在计划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就处在一种非均衡状态,造成这种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有 两个:一是利率水平被人为压低到均衡利率水平之下,投资需求超过了资本供给能力 (主要是国内储蓄) ;二是价格体系严重扭曲,对农产品以及主要矿产品等重要原料 的价格水平进行严格控制,以支持某些特定部门如重工业部门的增长。9 图8这样, (图 8 中 D0―S0) ,并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P0*―P0) 。只不过由于对 价格水平实行严格控制,当时这种压力被没有转化成实际的通货膨胀。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政府开始逐步放开了对价格的控制,随着实际价格水平向 市场均衡价格水平靠近,通货膨胀压力开始转化为真实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使得 实际利率水平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需求仍在不断膨胀,推动总需求曲线继 续向外移动。 这样, 由投资需求过旺所带来的供求缺口 (图 8 中 D1―S1) 反而在加大, 通货膨胀压力(图 8 中 P1*―P1)推动价格水平继续上升。 (2) 、80 年代末―90 年代的 AD―AS 模型分析。 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受一些非常规因素的影响(如 1987 年价格闯关、1992 年邓小 平南巡讲话) ,投资需求空前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地方政府和民间借助强制性 乱集资、高利率黑市等各种非法手段来增加资本供给,但仍然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资 金缺口不断扩大。再加上金融秩序混乱等因素,最终爆发恶性通货膨胀(图 9) ,经济 生活中各种矛盾激化。这正是
年间中国经济所发生的真 实情况,1994 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 24.1%.图910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头号大敌,政府政策的主 要注意力都集中在舒缓供需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上。与此同时,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 也在不断积累加剧,这主要是政府长期实行高积累政策对居民收入增长产生压抑的结 果。但是由于投资需求的膨胀,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在大部分时间被掩盖起来。虽然 有时有所显现,但通常都是在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投资过热时才暴露出来,因而被 看成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而没有当做一个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矛盾来认真对 待。因此,我们可以说由消费需求不足所形成的通货紧缩压力在通货膨胀时期已经存 在,并被通货膨胀掩盖起来了。 (3) 、中国经济在 1996 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的 AD―AS 模型分析。 从 1996 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谨慎地启动经济,以避免经济的过度衰退。 然而, 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面的扩大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收入减少。这种情 况使无论下岗的还是仍在岗的工人都对未来收入产生不确定性预期,而社会保障、住 房、教育等领域改革的推进却清楚地预示着未来支出的增加。于是人们就合理地选择 减少当前消费、储蓄更多的钱以备未来之需,消费需求也进一步萎缩。再加上 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产品出口需求的影响,总需求曲线大幅度回移(图 10 中由 AD2 到 AD3) 。 而此时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企业并没有退出生产者的行列 (余永定,1999) ,加之高积累政策没有改变,总需求曲线基本上仍然维持在原有水 平(图 10 中 AS ) 。 这样一来,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缺口发生急剧逆转,由供不应求迅速演变成供 过于求(图 10 中 S3―D3) 。于是我们看到均衡价格水平大幅度降低,形成通货紧缩的 巨大压力(图 10 中 P3―P3*) 。图 1022、政策建议与总结. 通货紧缩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长期矛盾,必须采取有远见的宏观经济11 政策来消除通货紧缩的根源。 (1) 、政策取向应着眼于总供给,特别是改变高积累政策 从图 10 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理通货紧缩有两个基本的政策取向:一是推动总需 求曲线向上移动,即采取扩大总需求的措施;二是推动总供给曲线向内移动,即减少 总供给。到目前为止,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努力方向一直集中在推动总需求曲线向上 移动上,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尽管这些政策主要是刺激投资需 求,但民间投资需求仍然没有被带动起来,而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更是显得有点束手 无策。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的,虽然通货紧缩在这些 政策作用下有所缓和,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然萎靡,通货紧缩的压力仍然很大, 经济回升乏力。这些扩张性政策的力度稍有减弱,通货紧缩的形势就会进一步恶化。 同时,高积累的形成虽然是政府政策的结果,但要将积累率水平降下来却不是仅仅改 变积累政策那么简单,因为它是与投资效率和增长质量不佳相联系的。因此,要着眼 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来合理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着眼于合理的积累与消费的比 例关系来改革与此有关的收入分配政策、投资政策以及价格政策等。因此解决通货紧 缩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同体制改革和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长期的努力。 (2) 、解决通货紧缩的深层次矛盾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 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着眼点应在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最主要的 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改变片面依靠高积累、高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现在必须着眼 于长远加大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投入,采取刺激、鼓励技术进步的措施,切实把国民 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短期的宏观调节政策应当与中长期政策协 调起来。短期的经济刺激措施不应损害长期发展目标和中期改革目标的实现,同样中 期改革目标应当与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后者在近 20 年的改革开放中基本上一直是 坚持的, “摸着石头过河”正是适应长期发展的目标而进行改革的生动写照,改革一 直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推进的。但是,前者一直做得不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 和调整基本上是围绕短期经济波动而变化的,而无视甚至牺牲改革和长期发展目标的 需要,这也是导致中国经济不断重复“停停走走”循环的原因之一。 (3) 、在抑制通货紧缩的同时要警惕通货膨胀。 中国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事实上消费需 求不足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矛盾,只不过一直被过热的投资需求所掩盖,而中 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就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 度是必要的,可以避免经济的急剧下滑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但是在不改变长期以来实 行的高积累政策、不解决增长质量和投资效率这两个根本问题的情况下,投资需求膨 胀将再次掩盖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非但消除不了通货紧缩的根源,而且很容易在此12 诱发新的通货膨胀。新的通货膨胀不会自动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只是将矛盾暂时掩 盖起来,深层次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甚至会进一步累积恶化。一旦政府投资的后力不 继,又会很快掉进通货紧缩的深渊。 案例讨论 1、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 2、试列举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案例 2: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案例适合 总需求分析 案例内容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经济在多年迅速增长和极度繁荣之后经历了长期衰退。由 于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等因素,日本历史上的失业率 是极低的, 但这次失业率却从 1990 年的 2%上升到 1998 年的 4%。在 1990 年以前的 20 年中, 日本的工业生产翻了一番, 1998 年和 1990 年 GDP 仍然一样, 但 实际 GDP 停滞, 有时甚至还下降。 在政府治理持续性经济衰退过程中,日本经济出现了典型的零利率、负通货的经 济局面。1995 年 9 月,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把贴现率降到 0.5% 的超低利率政策; 1999 年 2 月, 中央银行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利率负担和刺激国内消费, 在维持贴现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短期利率 0.25%降到 0.15%;同年 3 月份以后,日本 央行大规模发行超出市场需求的货币,促使市场利率基本降到了“零” 。同期,日本 的消费物价指数自 1999 年第三季度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999 年全年物价水平与 上年持平,2000 年负增长 0.4%,2001 年负增长 0.9%。 日本为摆脱经济衰退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 案例评析 该案例较好地说明了凯恩斯理论中对萧条的解释。按照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总支出 Y 由消费 C、投资 I 和政府购买 G 以及净出口(X-M)四部分组成。上述四个 分需求的减少都有可能使得总需求减少,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 第一,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消费支出减少。这部分归因于股票价格的 大幅度下降。在日本,1998 年的股票价格不到 10 年前达到的顶尖水平的一半。与股 市一样,日本的土地价格在 90 年代崩溃之前的 80 年代也是天文数字。当股市和土地13 价格崩溃后,日本公民眼看着自己的财富都消失了。而财富和收入的减少使得人们减 少了消费支出。 第二,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投资支出减少。这部分归因于银行系统出 现的“信用危机” 。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银行陷入了困境,并 加剧了经济活动的衰退。80 年代日本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股票或者土为担保的贷款。当 这些抵押品价值下降之后,债务人开始拖欠自己的贷款,从而使银行形成了大量的不 良贷款。以商业银行为例,截至 2002 年 3 月底,美国高盛公司估计日本金融机构持 有的不良资产为 236 万亿日元。这种旧贷款的拖欠减少了银行发放新贷款的能力,所 引起的“信用危机”使企业为投资项目筹资更难,从而压低了投资支出。 第三,上述两个分需求的减少使得总需求不足。同时我们观察到,在日本的衰退 中,表现为经济产出的减少,同时利率降低。1998 年的日本和 1935 年的美国一样, 名义利率不到 1%。这一事实说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IS 曲线的紧缩性移动。因为这 种移动既减少了收入又降低了利率。 日本为摆脱衰退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同时,这些政策也引起了争 论。一些经济学家建议,日本政府要大幅度减税,以鼓励消费者更多地支出。但日本 政府中的决策者却不愿意大幅度减税,因为他们想避免预算赤字。另外一些经济学家 建议, 日本的银行体系要更迅速地扩大货币供给。 在名义利率下降余地很小的情况下, 迅速扩大货币供给也许能提高预期的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利率,并刺激投资支出。无 论如何,日本的衰退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而“解铃还需系铃人” ,办法还是 要从总需求的扩张中去寻找。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说明构成总需求的四个分需求。 2、根据本案例的分析方法,请考察我国
年左右的总需求情况。 案例 3:石油危机与滞胀。 案例适合 总供给与供给冲击、滞胀。 案例内容 中东盛产石油,却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虽中东用 至全世界石油储量排在前两位的国家。依据《油气杂志》2001 年的统计,沙特的石油 储量占整个世界石油储量的 35%, 而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则为 151.11 亿吨, 超过了美国、14 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总和。 在 20 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一直被美孚、埃克森、壳牌等人 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所垄断。从 1945 年起,中东各国逐渐掌握了本国 的石油资源,各国经济也依靠石油逐渐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中东国家也开始利用西 方对石油的依赖,将石油作为意识形态武器来使用。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了再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一 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年。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 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 12 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 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 3.011 美元提高到 10.651 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 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 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 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 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年。 1978 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 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 580 万桶骤降到 100 万桶以下,打破 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在 1979 年开始暴涨,从每桶 13 美 元猛增至 34 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受石油价格上升影响,美国经济 受到剧烈的供给冲击,造成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情况,即滞胀。 年石油价格变动与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如表 1 所示。此次危机成为 70 年代末 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表 1
年石油价格变动与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 年份 80
石油价格变动(%) 9.4 25.4 47.8 44.4 -8.7 通货膨胀率(CPI,%) 7.7 11.3 13.5 10.3 6.1 失业率(%) 6.1 5.8 7.0 7.5 9.5数据来源: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30 页。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加强产业调整,建立石油储 备。例如,美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公布了《能源政策与保护法》 ,日本与德国也公布 了《石油储备法》和《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 。与此同时,各国还纷纷投资研究、 建设替代能源。瑞典的卡尔博格公司于 1973 年率先开展了水煤浆的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风力发电以每年 26%的速度增长,太阳能也大量进入工业领域。15 案例评析 本案例能够较好地说明两方面的理论。首先,石油危机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是总 供给冲击的一种,它的经济后果是:总供给冲击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就是总 供给变动的一个例子。其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左移的总供给曲线同总需求曲线结 合在一起,用 AD-AS 模型来解释西方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发生的滞胀现象。 由总供给的变动所造成的经济波动,被称作供给冲击(shocks to aggregate supply) 。某种重要的能源供应(如石油)突然减少,从而使得石油的价格在短期内 大幅上升,那么总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动。在总需求曲线给定不变的情况下,总供求 均衡所决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如图 1 所示。P潜在产量? ASSP2 P0 P1E2 E0 E1 AD0ASSOY2 Y0 Y1 (滞胀)Y0=Yf=潜在产量 图 1 短期内产量与价格的决定:滞胀Y在图 1 中,总需求曲线 AD0 与短期总供给曲线 ASs 的交点 E1 所决定的产量为 Y1, 价格为 P1,潜在产量线与总需求曲线 AD0 的交点为 E0,表示充分就业时的均衡点,Y0 表 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P0 表示充分就业时的价格。现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总供给减 少,短期总供给曲线由 ASS 左移到了 A S S? 。AD0 曲线与 A S S? 曲线的交点为 E2,E2 所决定 的产量水平为 Y2,价格水平为 P2。显然,Y 2? Y 0 ? Y 1 , P1 ? P0 ? P 2。即现产量低于原有产量,而且也低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现价格水平不仅高于原价格水平,而且也高 于充分就业的价格水平。这种产量更少、价格却更高的情况表示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并存,这种状态被称为滞胀。 因此,本案例通过阐述了石油危机导致的总供给紧缩,能够基本说明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发生的滞胀问题。16 案例讨论 1、除石油冲击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左移? 2、我国应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总供给紧缩?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政策案例 1: “治大国如烹小鲜” 。 案例适合 货币政策的特点。 案例内容 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是谁?答案可能会出人意料:不是美国总 统,而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Greenspan,1926―)具有传奇的经历,由 于他在任职美联储期间,成功地实施了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多次化解金融危机和 通货膨胀。 1987 年, 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在他创办的 企业中工作,对宏观调控没有经验。因此当时他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 了 22 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五年内的最低点。在东京, 美国对日元的汇率由 1:145 跌到了 1:142.5; 在巴黎, 美国对法国法的汇价下降了 2%。 格林斯潘上任伊始,就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 7 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 桶 11 美元; 而到了 8 月, 又猛涨到每桶 22 美元。 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货膨胀压力, 促使美联储于 1987 年 9 月 4 日将贴现率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 这是一年多来首次利率调整,又是从 1984 年春季后第一次上调利率。实际上, 从 1984 年以来,美联储共七次降低利率,由原来的 9.0%下调到后来的 5.5%。大多数 经济权威人士认为:9 月上调利率,明显地意味着格林斯潘主持的美联储要认真对付 通货膨胀。 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在经过一周的惨重损失后,到 10 月 19 日这一天― ―不久就成为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 508 点(降至 1738.74 点) 造成账面损失高达 5000 亿美元。 , 这一天下降的百分比为 22.6%, 1929 是 年大萧条时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那一天的两倍。对大多数观察家来看,这个时候真 是可怕至极。这就需要具有果断决策能力的领导人担此重任,力挽狂澜;而此时坐在17 美联储主席高位上的格林斯潘却是人们记忆中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位。 但是,面对挑战,格林斯潘挺身而出。下午刚过 4 点钟,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 飞机,收盘铃声已响。这时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格林斯潘,市场在收盘时 已下降了 508 个点,格林斯潘当时一愣,但马上作出反应,他听到的应是 508 个点, 而不是 5.08 个点。他立即取消了预定的讲演安排,飞回华盛顿,当夜召开紧急会议, 同顾问们研究处理危机的对策,并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在星期二开市铃声响前不 到一个小时,他发表了下面的简要声明: “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 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 ” 也就是说美联储会根据需要, 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 以防止金融崩溃。 换句话说, 对付危机的紧迫性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虽然这与格林斯潘过去的主张不合, 但正如爱默生所说: “愚蠢的政策一致性是目光短浅之辈的做法” 格林斯潘并不愚蠢。 。 在过去的黄金年代里,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只要像摩根这样的金融巨头走进股 票交易所,在大庭广众之下签下了大额订单,就可以制止恐慌。其含义很明确:没什 么值得害怕的。而现在的美联储是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创建的,在众多方面成了他的 继承者,也正以类似的象征性手段干预经济来稳住投资者。学了一辈子经济史的格林 斯潘,对摩根和其干预手段了如指掌,更确切地说,他也了解美国
年金 融史上的悲剧,当时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愚蠢地紧缩银根,把已经受到打击的股票市场 推进了大萧条的深渊。所以,当他的一些顾问正苦于无计可施时,格林斯潘却毫不犹 豫地说道: “懂得经济史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股票市场下跌了 500 个百分点,跌幅达 20%时,经济肯定会出现大问题。这时我们所要考虑的不是应不应该向市场注入资金 的问题,而是如何注入的问题” 。 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 的全部损失。正如《福布斯》日报所描绘的那样, “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 高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 降。 ” 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 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个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 定决定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 1987 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 对经济的调整。 他高瞻远瞩, 不让短期波动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值得庆幸的是, 1987 年的股票大跌没有重演 1929 年的悲剧。 案例评析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货币政策往往是“逆经济风向”而行事的。当经济社会面临通货膨胀的压 力时,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格林斯潘在面对因石油价格18 上涨而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时,就采用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第二,货币政策的采用是一种相机抉择。当股市暴跌而可能引起金融体系崩溃的 时候,中央银行就应该审时度势,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资,行使“最 后贷款人”的职能,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案例中,在 1987 年股灾发生时,格 林斯潘就没有因坚守反通胀的货币政策而紧缩银根,而是采用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最后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货币政策往往采用事先调控,并以微调的方式进行。美联储七次降息,均 采用微调的方式进行。而格林斯潘在股票大跌之后仅几个月,就基于他对美国经济即 将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的判断而实施了反通胀的货币政策,显然属于一种事先控制。 当然,货币政策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基于中央银行的负责人对经济走势的 准确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经济的稳定,的确部分归功于格林斯潘的高瞻远瞩 和经验。 案例讨论 1、请结合案例,谈谈你对货币政策特点的认识。 2、你认为央行负责人的能力对货币政策的成功与否影响大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案例 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案例适合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案例内容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而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 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如何。 各个国家由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差异,导致中央银行所享有的独立 性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有一些国家,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如意大利;而在另 一些国家,中央银行则基本上是独立的,如德国和美国。在美国,任期 14 年的美联 储主席、理事由总统任命;而且如果总统不满意他们的决策。也不能撤回这一任命。 这样的制定结构保证了美联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表 1 列出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 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比较。 许多研究者研究了制度设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他们考察了不同国家的法律,以 构建一个中央银行独立指数。 这个指数综合了各种特点, 例如银行领导人的任职年限、 政府官员对银行理事会的影响,以及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接触的频繁程度。然后这些 研究者考察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19 表1 货币政策工具的控制 货币稳定的法律优先权 委员会成员的任期 能否由政府解散 接受政府指示 对政府提供贷款 预算需经政府同意 接受政府监督 审 计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比较 日本银行 德意志联邦银行 部分 全部 元 有 5年 8 能 不能 可以 不 可以 禁止 是 不 是(大藏省) 很少 大藏省 独立美联储 全部 无 14 年 不能 不 不能 不 是(国会) 独立资料来源:刘从戎: 《美、日、德三国中央银行地位的比较》《财经问题研究》1996 年第 8 , 期,第 46 页。这种研究的结果是惊人的:更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与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密切相 关,如图 1 所示。图 1 表示
年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平均通货膨胀的离散图。 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强,如德国、瑞士和美国,往往平均通货膨胀低。而中央银行独立 性越低,如新西兰和西班牙,往往平均通货膨胀率较高。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中央银行独立性和实际经济活动之间是无关的。特别是中 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平均失业、失业变动、实际 GDP 平均增长和变动之间无关。也就是 说,提高央行的独立性,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引起什么副作用。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的具体说明。图 1 通货膨胀与中央银行独立性 资 料 来 源 : Alberto Alesins and Lawrence Summers :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Macroeconimic Performance : Some Comparative Evidencem,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6(May),151-162.20 第一,我们知道,中央银行作为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其目标是稳定 币值、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 的,即央行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时,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第二,央行保持一定独立性的理由大致是: (1)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应具有 连贯性,不应受到政治的干扰; (2)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币值,如果受政府完 全控制, 将会成为政府推行通货膨胀的工具; (3) 中央银行的业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 其操作方式不应受到任何干扰; (4)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考虑一 些经济政策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第三,由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央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对通货膨胀的控 制就越好,而整个宏观经济就更趋于稳定增长。 第四,对应我国的情况,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还比较 低,这主要反映: (1)中国人民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央行的负责人由总理任命, 且负责人的任期与普通的政府部长相同; (2)在我国“权力分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 建立起来,央行往往也不会也不能与政府的政策相悖。因此,央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 政策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今后我们期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在执行过程中呈现较好的效果,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给予央行更大的独立性和更多 的自由。 案例讨论 你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吗?为什么? 案例 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 案例适合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案例内容 2001 年英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 2.2%, 虽然略低于预算设定的 2.25%-2.75%的增长 目标,但是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的增长幅度仍属最高。这种情况一改以前历次全球 性衰退中英国经济总是最差的历史,使英国人在发达国家中感觉良好。 回顾 2001 年英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显而易见,在维持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 内需三驾马车中,旺盛的内需是减缓英国经济降速的主要支撑因素。房地产市场一直 是英国经济中的一个亮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势头,2001 年这个市场 进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全年平均上涨幅度达到 10%。英国的零售业也强劲不衰,物 价指数平稳。2001 年最后 4 个月,英国许多零售部门都达到月增长 15%或高于 15%的21 水平。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销售量超过 1989 年 230 万辆的高峰,达到 240 万 辆。 这些得益于英国央行 2001 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2001 年,在通货膨胀率较低 的背景下,英国央行连续 7 次降息,把利率从 6%调低到 4%,不足 1990 年(15%)的 三分之一,为 38 年来的最低水平。基本利率的连续下调,延缓了制造业的衰退速度, 支持了脆弱的股市信心,更大大刺激了各类消费信贷,从而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 热情。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央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的成功例子。与日本的货币 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而造成倾向政策失效的情况相比,英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收 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上述的案例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英国于 2001 年实施的货币政策之所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个主要原因 是因为利率的降低成功地刺激了消费。在英国消费信贷门槛较低的前提下,各个商业 金融机构为争取客户展开激烈竞争。2001 年下半年,一些信贷银行甚至实行零利率, 信用卡消费成为主要购物手段。不论是大超市,还是小店铺,80%以上的零售商店都 可以用信用卡购物,这既方便了消费者进行消费,也刺激了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 低失业率是托起消费热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2001 年英国的就业机会一直在不断增 加,从而弥补了制造业推动的就业岗位。截至 2002 年 3 月,英国领取救济金的人数 只占劳动力总的 3%,约 96.6 万人。与此同时,工资增长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水平。 以 2001 年年中的情况为例, 仅公共部门的平均工资就比 2000 年同期高 5.3%,这是自 1993 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幅度。 由于人们对收入增长的前景看好,因此消费信心得以保 持。 第二,英国 2001 年强劲的内需有效地抑止了经济严重下滑,比较平稳的增长又 奠定了内需旺盛的基础,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一结论对于我国尤有借鉴意义。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来自国内市场的需求构成了总需求的很大部分。1998 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这主要是与出口的大幅缩减有关。为了防止经 济出现衰退,政府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出口;另一方面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第三,我们从英国的成功经验中看到,刺激内需的手段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还需 要相应的就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因此,增加就业,同时提高人们的收入,让人 们感到自己更“富有” ,会使人们扩大消费和投资。对应到我国的情况来看,占人口 多数的广大农民由于负担较重,收入较低,其消费一直未能实现较大的增长。这对我 国的内需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减轻农民的负担,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关 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可喜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如22 温家宝总理在 200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农业问题时指出: “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 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民减轻负担 48 亿元。从今年起,在逐 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 1 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今年农业税 率降低可使农民减轻负担 70 亿元。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 396 亿元用于转移支付。要加快推进县乡机构等配套改革。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 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调控,对种粮农 民实行直接补贴,今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 100 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加 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保护农民利益。 ”如果这些政策能真正诸实施并起到效果, 相信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必将对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稳 定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案例讨论 1、英国的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对我国有何启示? 2、为什么日本在对付衰退的过程中会发生货币政策失效? 案例 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 。 案例适合 我国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案例内容 1997 年以来, 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长期被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强调 的是货币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 重点, 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 就要求适度调整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 例如, 2001 从 年 11 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局 面长达 14 个月,这种通货紧缩不仅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 整个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在 2003 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由负转正仅一年时间,通货 紧缩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趋势。这种过热,主要表现在 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等几个行业,而有些产业例如农业的投资还严重不足。 2003 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 96.6%、121.9%和 92.9%,2004 年第一季度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增长又分别达到 107.2%、101.4%和 39.3%,而农 业投资增长率只有 0.4%。其原因有几个:一是 1998 年以来我国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 策,这些政策实施中的投资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必然带动钢铁、水泥等 行业热起来;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各地搞“政绩工程” ;三是我国经济市场23 化程度提高后,利益主体也多元化,使地方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形成默契与投资合力, 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在这几年的暴利引诱,造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异常投资冲动。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以及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这两大问题,在银行信贷上 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从 2003 年来看,全年贷款 2.8 万亿元,广义 M2 增长达 20%,这 显然是过度投资导致的过度货币信贷增长。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提 出 2004 年广义货币 M2 增长 17%,新增贷款 2.6 万亿元的指标,但第一季度货币政策 实施过程中,信贷增长近 20%,广义货币稳定在 20%左右的水平,都高于预期目标。 案例评析 钢铁、水泥、电解铝和高档房产等几个行业投资增长如此迅猛,后患无穷。最主 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这种盲目投资,势必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带来重 要原材料和煤电油的全面紧张, 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 进一步推动整个投资规模扩张, 这种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扩张, 只会和社会消费越来越脱节, 造成经济结构扭曲, 各部门间严重失衡,从而经济将从“大起”转向“大落”从“通胀”转变为“通缩” ; 二是形成严重金融风险,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为 46%,投资项目中有 38%来 自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资产负债率为 54%,投资项目中有 39%来自银行贷款;电解铝 行业资产负债率为 54%,投资项目中有 48%来自银行贷款。这三个行业供需状况又如 何呢?预计到 2005 年, 我国形成 3.3 亿吨钢铁生产能力, 水泥产量将达 10 亿吨以上, 电解铝生产能力超过 900 万吨,这些产品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例如,2005 年全国电 解铝消费需求量预计为 600 万号吨水平,供过于求 50%。严重的供过于求带来的损失 都会形成银行的呆账和坏账。 中央政府高度警惕地看到了这一矛盾,及时作出了调控决策。考虑到积极财政政 策已到了必须淡出的时候,所以必须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调控,前几年我为配合积极 的财政政策,在 1997――1998 年实行了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宽,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并一再降低存款利 率。这样,各行业包括上述投资过热的那些行业,不但有了极宽松的贷款环境,而且 借贷成本极为低廉,这无疑为这些行业进行盲目投资放开了资金的水龙头。要收紧这 个水龙头, 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 惟独尚未用提高利率的办法, 这是考虑到种种因素, 包括发达国家目前利率水平很低,如我国提高利率显然会使国外资金流入套利而形成 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包适提高利率会加大企业利息负担(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比 较高)以及使股市更加雪上加霜等。为此,央行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法 定准备率(2003 年 9 月 21 日起,原来 6%的法定准备率提高到 7%,2004 年 4 月 25 日 起,再把准备率从 7%提高到 7.5%) 。二是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从 2004 年 4 月 25 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提高 0.5 个百分点。三是 建立再贷款浮动制度,2004 年 3 月 25 日起,在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24 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 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加 0.63 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 加 0.27 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2004 年一季度,央行通过外汇公开 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 2916 亿元,通过债券市场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债券)回笼基 础货币 2810 亿元,基本全额对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五是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 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例如,央行于 2004 年 1 月 18 日下发通知,要求商 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同时, 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和增加就业方面的贷款支持。六 是积极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 可见,央行这次调控,并不是“一刀切”的“急刹车” ,而且有限制和有支持的 “点刹” ,即刻刹车的刹车,该支持的支持,再配合其他一些调控措施,例如 2004 年 4 月 25 日国务院发出通知, 提高钢铁、 水泥、 电解铝和房地产开发 (不含经济适用房)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又如国家在土地使用方面的一些严格限制等。这些调 控措施很快起到了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遏制,尽管 1 至 5 月累计 投资同比还时产长 34.8%,但增幅比 1 至 4 月已回落 8 个百分点,部分投资过热的行 业已明显降温。5 月份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同涨幅 14.3%,环比回落 1.4%,是持 续 7 月快速上涨后的首次回少。钢材价格下降尤为有显,5 月份全国钢材市场价格总 水平比小月回落了 7.6%,相反,加强农业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基 础地位得到了加强,夏粮有望增产,将扭转连年下降的局面。整个国民经济继续保持 平稳较快增长。当然,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仍较快增长。当然,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 偏高,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煤电油运供求状况相当紧张等,因此,宏观调控任务仍 很艰巨。 还有一点要看到的是,这轮宏观调控,尽管货币政策已显示出强有力的效应,但 目前能迅速取得如此明显效果,与同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分不开。以后,随着我国经 济进一步的市场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着眼点也应更多地放在市场机制的完善上, 包括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通过市场机制调整贷款投向。 (资料来源:①《2004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载《金融时报》 ,。 ②《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力和重点》 ,载《上海证券报》 ,。 ) 案例讨论 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25 (二)财 政 政 策案例 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案例适合 财政政策手段:减税与政府支出。 案例内容 2004 年亚洲的大选年,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韩国 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将举行大选,数量创下历史纪录。此间经济学家认为,这些 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保住政权,在选举年将会增加政府支出和避免提高利率,这将有 助于刺激企业获利与经济增长。 菲律宾总统大选于 2004 年 5 月 10 日举行, 菲律宾全国最大的电视广播网 ABS-CBN 因候选人购买政治广告使利润而大大增加。在印尼,候选人以赠送速食面、茶包、果 汁和香烟的手段来拉拢选民,使烟草、食品等商品的销路非常看好。 据渣打银行雅加达分行的经济学家艾奇森估计,全球第四人口大国印尼花在 4 月 5 日举行国公大选和 7 月 5 日首度直选总统的“政治支出”高达 10 亿美元。 据报道,印度国会下议院和 4 个省议会的 9500 名议员候选人,竞选支出也高达 10 亿美元,这是 1999 年竞选时的 3 倍。幅员广大的印度选举将持续 4 天,部分候选 人不惜租用飞机来进行宣传拉票活动。印度首家低成本飞机业公司――狄堪公司 (Deccan)总经理戈平纳斯称: “我们的订单排满整个选举季节,如果我们再多 20 架 直升机就好了。 ” 韩国选民于 2004 年 4 月 15 日投票选举国会议员。同样,韩国的选举也给一些行 业带来了机遇。如韩国最大制纸业生产商韩松纸公司总经理金振曼就表示: “每逢选 举,用于竞选传单和海报的纸张便会需求大增。 ” 为了刺激经济成长,亚洲的中央银行在选举期间都会避免提高利率,政府也会扩 大公共支出。例如,韩国央行 3 月 10 日宣布将利率维持在 3.75%的历来最低水平;印 度政府 2004 年 1 月宣布移动电话、航空、电脑、药品等行业减税,金额达 23 亿美元; 在马来西亚, 政府在 3 月 21 日全国大选前, 向政府公务员发放了 1.05 亿美元的奖金。 印尼最大零售商 Matahari Putra Prima 公司的投资者关系主任高钟健表示: “部 分流入经济体系的选举资金将直接转换成消费者支出增长。 ”不过,此间经济学家认 为,在这种增长效应过后,菲律宾和亚洲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因赤字扩大推动利 率上扬, 进而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新加坡摩根大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马力克称: “选 举对市场而言是短期利多,政府方面必须当心对财政造成压力。 ”26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手段,如减税或者政 府支出的增加会刺激总需求,促使经济增长;其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政治的 影响较大,财政政策本身富含的政治意味较为浓重。 第一,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总需求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分需求构成:消费需求 C、 投资需求 I、政府购买需求 G 以及净出口。而消费需求又与政府的税收呈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当我们考虑政府的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减税和增加政府购买都会使 得总需求扩张,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因此,亚洲各国政府在大选年都纷纷出台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做,可以引起选民的好感,增加选民对政府 的支持率。 第二,由于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因此财政政策本身受政治的影响比较 大。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各国之所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并不 是应对经济萧条,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这与货币政策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 行制定并作出的,而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对政治的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财政政策还常常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2000 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就发生了共 和党和民主党关于减税计划的争论。当时的共和党众议员提出 7920 亿美元减税方案, 包括逐渐把个人所得税减至 10%。这个减税计划是自 1981 年里根当总统 20 年以来, 最为全面的一次减税。这项提案将把美国最低税率从 15%降至 14%,鼓励退休储蓄, 并且给予技术公司等企业以税收优惠。这一计划受到了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坚 决否定。这是因为:共和党提出的减税 7920 亿美元的方案将直接威胁到克林顿所提 出的改革医疗照顾计划的方案和他在改革社会安全方面所要出台的种种计划。这是克 林顿为取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所作的努力,而如果共和党的减税计划得以通过并实 施,那么克林顿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第三,正是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党派政治的影响,因此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具有 一定的特点。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由于涉及党派斗争和具有一套法定的程序,其决策 时滞较长;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在作了决策后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付诸实施,其行动 时滞也较长。 第四,亚洲国家大选年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刺激经济的做法值得讨论。在短 期之内,各国经济固然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该项措施造成政 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而造成财政赤字的话,利率将会上升,从而使得投资需求降低, 经济随之会有走向紧缩的趋势。这样的结果是,政府为了政治目的,人为地造成宏观 经济波动,这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即使是因为政治目的而需要 讨好选民,政府也应该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 。27 案例讨论 财政政策与政治的关联度如何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时滞? 案例 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 案例适合 财政赤字与挤出效应。 案例内容 由于里根和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的经济政策,因此美国财政 赤字节节攀升,1992 年达到 2094 亿美元的天文数字。1993 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后,针 对美元美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衰退的形势,提出了“变革”和“重振美国经济” 的政策和主张,其核心部分是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并使衰退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和 发展。 1993 年美参众两院通过的 5 年削减赤字法案正是对这一政策的初步落实。该法 案规定,自法案生效后的 5 年内削减赤字 4960 亿美元,其中增加的税收达 2410 亿美 元。增税的主要范围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 克林顿增税措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富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率,以此一方面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国民的收入水平。根据新税法,年收入超过 18 万美元的富人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 31%提高到 36%;对年收入超过 25 万美元的富 豪们还征收 10%的附加税,使最高税率进一步上升到 39.6%。与此同时,该法案允许 中等收入的个人可选择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并对一些多子女的贫困家庭予以免税。 新法案规定,年应缴税收超过 1000 万美元的公司,其所得税率由 34%提高到 36%。当 时美国 220 万家公司中有 2700 家公司属于这一增税范围。据估计,联邦财政每年将 因此增加 150 亿美元的税收。此外,克林顿的增税计划还包括增加富裕老人的社会保 险福利和全面提高能源税。据估计,该项增税计划能使联邦政府增加税收达 270 亿美 元。但是为了振兴美国经济和促进新技术发展,对一些为创建新企业而进行风险投资 的个人和一些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 1993 年 8 月 10 日克林顿签署的削减财赤字的法案中规定 5 年内达到削减赤字 4960 亿美元的目标, 除了增加 2410 亿美元税收外, 还必须压缩 2550 亿美元财政支出。 为了真正地落实节支计划,克林顿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要求,全面冻结联邦政府 工作人员一年的薪水,并建议在以后 4 年内,提薪的幅度比通常包括联邦提薪范围内 的生活费用低 1 个百分点。此外,为迅速减少赤字,克林顿建议在联邦新财政预算中 减少 150 个支出项目。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节支措施并不等于削减一切支出。相反, 为了解决美国国内当时的失业问题,克林顿曾建设政府必须增加 3000 多万美元的拨 ――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28 款用于重建公路、机场、住房。克林顿政府大规模削减军费开支,军费开支接连下降, 由 1993 年度的 2911 美元降至 1996 年度的 2654 亿美元,其下降总额达到近 500 亿美 元。 尽管在政策推出的初期,克林顿政府削减赤字的努力遇到了很大阴力,但从后期 政策执行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实践证明其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最为明显的变化莫过于 困扰了美国经济近 30 年的财政赤字问题终于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内得以解决。自 从克林顿执政以来,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有了连续较大幅度地下降,1998 年实现 了历史性的突破,联邦预算近 30 年来首次出现盈余。从联邦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 来看,1993 年为 3.9%,1998 年预算盈余占 GDP 的比重为 0.8%。 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持除预算赤字的大量减少外,还 表现在经济的其他各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好转,通货膨胀率、失业率都处 于 28 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经济增长率却持续攀升,从而创造了“一高双低”的繁荣 景象;二是私人投资和消费者信心增强,美国股市连续创出新高,道?琼斯指数更是 在 1998 年突破了 1 万点大关,汽车、住房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都有较大增长; 三是美国经济的世界竞争力增强,尤其是对亚太和拉美地区的出口贸易更是显示出强 劲的竞争能力,从而在与欧盟和日本的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案例评析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阐述,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实施的 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经济却没有能够实现稳定增长;而克林顿政府实施的是紧缩 性财政政策,但是却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那么,是不是宏观经济理论失效了 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 。 第一,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者投资降低的经济 效应。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的 IS 曲线会引起利率年升和国民 收入的增加。我们知道,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要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或者利率水 平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 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收入 。 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等。在极端情况下,公共支出增加导致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会因为利率上程式而将私人 投资完全挤出,即会发生财政政策失效的情况。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的挤出 效应表现为政府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国债大量融资,致使利率上程式,从而加大民间投 资融资成本,导致民间投资下降。 第二,我们从案例中看到,由于里根和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 的经济政策,因此美国财政赤字节节攀升,1992 年达到 2904 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巨 额的赤字要通过举债弥补,从而挤占了巨额的私人资本,引起的高利率又严惩影响私29 人投资信心,因此严重地阻碍着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布什执政 4 年,每年的经济 增长率只有 1.1%,失业率高达 7.8%,人民生活水平未见改善,贫富差距拉大,不满 情绪日益增长。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布什竞争选连任失利的主要原因。而通过克林顿 政府的努力,减少了大量财政赤字,导致美国公、私债务相应减少,促使个人消费和 投资消费有所回升,从而使美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这是因为,一旦赤字大幅削减,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必将大大削弱,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财政赤字的大幅 下降,也使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增强,从而也有利于增强美国同西欧和日 本争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优势地位。 第三,尽管从总体上看,克林顿政府实施的是增税减支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但是 如果仔细考察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其中不乏增加有效需求的切实举措。 比如, 克林顿政府出台的增税方案, 主要是针对提高富豪阶层和获利丰厚的大公司的, 而与此同时,该法案允许中等收的个人可选择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并对一些多子女 的贫困家庭予以免税。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又可以实实在在地使 中低收入的家庭增加收入,从而使他们扩大消费和投资。另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振兴美国经济和促进新技术发展,对一些为创建新企业而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人和一些 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举措也增强了美国经济的活力。同样,在减少 政府支出的政策中, 克林顿政府也是煞费苦心, 一方面减少公务员的工资和军费开支, 另一方面却增加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公路、机场、住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后者恰恰 也是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部分。 总的说来, 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成功的。 而本案例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 其一,财政政策具有的“挤出效应”可能使得财政政策失效,因此不能一厢情愿地依 靠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是因为上述政策使得国家“入不敷出” 、 债台高筑,那上述政策就只能算是一种“钦鸩止渴”的办法,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灾难。 其二,在分析具体的财政政策效应时,即要看其总体的属性,也要细致地分析其中的 具体内容。因为总体上属于紧缩的财政政策可能裨上却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而我 们分析的着眼点还是要落在政策的实际效果是刺激了有效需求还是抑制了有效需求。 还是那句老话“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如此,我们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也应如 此。 案例讨论 1、克林顿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2、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巨额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0 案例 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案例适合 财政政策。 案例内容 1998 年亚洲许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经济遭到重创。由泰铢贬值开始,不少亚洲 国家货币纷纷贬值,我国政府从维持亚洲地区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人民币不贬 值。这就必然影响我国出口,因为周边国家货币贬值而我国货币不贬值,必然会影响 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看,几年来为治理通货膨胀而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都适度从紧的效应已强烈地显现出来,那就是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严重不足。 内需和外需都不足,怎么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的变化,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果断地把宏观调控 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案例评析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国际上更通行的说法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按当时财政部长项 怀诚的解释,国人可能不太适应扩张性说法,故换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建 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始终坚持经常性预算不打赤字,建设性预算不突破年 初确定的规模。在银行存款增加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 低条件下,发行国债搞建设既可以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银 行利息负担,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可谓一举多得。1998 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当年就 增发了国债 1000 亿元,国债投资带动了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拉动 GDP 增长 2.5 个百分点。这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增长立下汗马功劳,中国也成 为当年亚洲地区惟一保持经济较高增长速度的国家。 为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从 1999 年到 2001 年,我国每年增发国债都在 500 亿元 以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也得以启动,这对 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后劲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在过去 6 年 间,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 120 万-160 万个,6 年共增加就业 700 万-1000 万人,为 促进社会稳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然,积极财政政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预 算赤字也就一直处于较快上升之中, 1997 年底的 1131 亿元, 从 2003 年底已增至 319831 亿元,增长近 2 倍。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即赤字率已由 1998 年的 1.2%上升到 2002 年的 3%,达到了国际普遍认同的债券警戒线水平。 2003 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形势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说原来地方政府、企业 投资积极性不高,从而需要中央政府以积极推行财政政策的话,那么 2002 年下半年 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已显现出一股投资过猛的热浪,而且结构很不合理,其中钢铁、 水泥、电解铝和高档房地产投资增长特别快,这些行业的投资中,中央政府所占的比 例已很小,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投资。例如投资于钢铁的资金有 76.1%是企 业自筹,财政资金仅占很小比例。这一方面也表明,前几年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 仅已使整个国民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氛围已产生 明显的催化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该完成的 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不仅如此,从 1998 年到 2002 年初这些年间,我国民营资本已有 长足发展,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当逐步由企业自己去进行。如果继续实施积极财 政政策,扩大中央投资,大规模发行国债,则势必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和抑制作 用,因为财政投资一般不赢利,或者回收期限很长,因此,只能靠增加税收来偿还国 债。在这样一些背景下,财政部审时度势,做出了要将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财政政策 的及时转变。中性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投资扩张力度将减弱,适度紧缩财政资金所支 持的项目,同时,对国债使用的结构和方向进行调整,由拉动投资需求转变为刺激消 费需求,由拉动第二产业(制造业)转向拉动第一产业,尤其是农林和环境生态等方 面。当然,为保证在建工程完工,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也需要一个过程。 案例讨论 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哪些措施是成功的,哪些措施需要在今后改进?请 说说你的看法。宏观经济问题(一)就业与失业案例 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案例适合 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 案例内容 在 20 世纪 30 年代那场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遭受危机的32 打击最为严重, 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 1932 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 1929 年下降了 46.3%。经济被抛回到 1913 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 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钢铁工业下降了近 80%,汽车工业下降了 95%。危机期间, 13 万家以上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 1993 年 达到将近 1300 万, 大约为劳动人口的 1/4。 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工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 1933 年 3 月 4 日入主白宫后,为了缓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所赞成的大萧条,立即开始推行“新政” 。罗斯福的“新政”采纳了凯恩斯的一些主 张。美国政府开始全面调节、干预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约束; 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机构,金融证券业进行管理。 同时,罗斯福根据凯恩斯的建议,采取政府主动增加赤字,增加对公共基础服务 设计的投资,大力修建高速公路和电站,由此拉动了市场需求,刺激、带动了经济的 复苏。 例如在 “新政” 第二阶段, 以工代赈, 公共工程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 1935 从 年到 1942 年,为协调整个工程计划而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 130 多亿美 元,雇用了约 850 万工人,修建了 12.2 万幢公共建筑、66.4 万英里新道路、7.7 万 座新桥梁、285 个新机场和 2.4 万英里地下水道。此外,还修好走字公园、游戏场、 水库等。因为这些大规模的公共基础建设的投资,40%会转化为消费基金,所以带动 了一大片产业,也带来了大量就业,同时又为日后的经济腾飞创造了基础条件。 案例分析 毫无疑问,就业始终是凯恩斯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正是 20 世纪 30 年代那场席卷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大量失业以及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才引发 了凯恩斯对传统自由放任经济哲学的重新审视,从而形成那套主导了半个世纪经济学 发展方向的宏观经济理论。如今,我们通过回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可以印证宏观 经济学中的几个重要的原理。 首先, 上述案例说明了失业与实际 GDP 之间存在负相关系, 即当实际 GDP 增加时, 失业率降低;而当实际 GDP 减少时,失业率上升。在宏观经济学中,失业与实际 GDP 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被称作“奥肯定理” ,以纪念第一个研究并发现两者关系的美国经 济学家阿瑟?奥肯。 其次,从上述案例中看到,罗斯福新政中所采用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是建立在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之上的。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话来说,即:由于有 效需求不足,使得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实际的经济产出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所对应 的产出量,因此存在着紧缩缺口。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扩大总支出,从而刺激总需求。罗斯福根据凯恩斯的建 议,采取政府主动增加赤字,增加对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投资,大力修建高速公路和 电站等举措正是依据这一原理而作出的。33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从凯恩斯理论诞生的那天起,它和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之 间的关系就像矛与盾的关系一样,前者一方面指导了政府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又在 政策实施过程中饱受考验, 有时候甚至受到批评。 后者一方面在不断检验、 修正前者, 另一方面又从前者中寻找新的理论指导。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修 正;政府对有效需求的调节也从简单的财政赤字政策,发展到更具多样化的货币、财 政、贸易政策的组合。 案例讨论 罗斯福新政中体现了哪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案例 2: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案例适合 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 案例内容 作为目前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虽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是依然要 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 截至 2003 年,城镇新增劳动力 1000 万人,加上现存的 600 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 企业下岗职工、近 800 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 2400 万人。按 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7%左右测算,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 1400 万左右。今后一个 时期,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明显改变。近几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 1998 年 的 3.1%(571 万人)上升到目前的 4.2%(795 万人) 。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 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就业课题。在改革开放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必然趋 势。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上亿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已达 8200 多万人。同时,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加大。截至 2003 年 7 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达到 67%,尚有 70 万人未正式就业。 总的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主要介绍了中国就业的总体情况,接下来主要是分析中国劳动要素的特点 以及存在的问题,另外给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的增长,这同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低廉有直接关34 系。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庞大,因此劳动力价格极为低廉。这对于企业来说,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国外 资本在中国投资设厂,主要是看中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至今为止,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还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然而,应该看到,出 售廉价劳动力型的经济有两大缺陷,一是对廉价劳动力的购买者――发达国家的严重 依赖。一旦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少,出售廉价劳动力的国家 就会陷入经济困境。二是世界上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廉价劳动力购买者―― 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出现高速增长,所以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也没有大量增加。可 是加入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