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号修改密码实名制的服务密码

《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735
目前,虽然国内外校园德育研究颇多,在国内,许多地区都编写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教材,但对于新时期的德育与革命传统资源的整合,利用革命传统资源创造性、系统性地开展校园德育途径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立足于本土红色资源,力求探索校园德育的新形式、新方式,不断丰富校园德育内涵。  
本课题,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G);及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时间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前后历时两年。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和整合了地方革命传统资源,形成《中共晋江内坑地区地下组织革命斗争史》一书, 开发了校本德育教材,建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理论,并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和德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借鉴。同时该课题的实施也为内中德育实践,创建了一个新平台,促使学校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的优势,不断整合德育和智育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以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教育教学体验实践活动,不失时机地抓住和把握其潜在的教育因素,开展了大量的德育工作,形成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一个整体氛围和育人环境,使学生从中得到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课题研究情况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道德教育为重点。  
内坑镇地处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革命传统资源。学校始终依托这一资源优势,结合校情校史,因地制宜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不断探索学校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面对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冲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社会、网络等一些不良风气和观念的影响,再加之生于和平年代,久享安逸,部分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就使得学校的德育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国内外校园德育研究颇多,在国内,许多地区都编写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教材,但对于新时期的德育与革命传统资源的整合,利用革命传统资源创造性、系统性地开展校园德育途径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为了更好地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探索校园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我们提出《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的课题,结合独具特色的地区革命传统资源――内坑革命烈士馆、晋江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等,积极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不断探究中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2、研究目标、内容及对象  
(1)研究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收集、整理和整合地方革命传统资源,进一步挖掘德育资源,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理论,创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营造富有特色的德育环境,拓宽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②以全体学生为德育对象,以班级为单位,以育人为核心,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道德成长。  
③通过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模式,在德育的方法、德育的途径上创新,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2)研究内容  
探索革命传统资源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①收集内坑革命资料,拜访革命纪念单位,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②开发革命传统教育的校本教材;  
③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3)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本课题对全校学生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按照“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着重加强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教育,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推崇以德为先、德能统一的人生追求。  
3、研究方法及实施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从德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主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新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进行深入的、实验性的探索。   
实施步骤  
在课题研究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研究的基本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9年1月~09年10月  
(1)课题论证、立项;  
(2)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习活动,印发相关材料;  
(3)制订实施方案;  
(4)召开动员会,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9年10月~10年2月  
(1)收集内坑革命资料,拜访革命纪念单位,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寻求革命传统与校园德育工作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  
(3)开发革命传统教育的校本教材;  
(4)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时机,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5)以年级、班级为单位,以年级长、班主任、政治老师为主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   
(6)组织开展个案研究和经验交流,并据此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7)做好结题的全部材料准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0年2月~10年12月  
(1)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汇集各种资料,编辑阶段性研究成果集,完成研究报告的整合和最终定稿。  
(2)召开课题成果鉴定会,进行课题成果推广活动。  
二、课题研究成果  
自课题申报后,学校充分整合政历地等多个教研组力量,协调调动政教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使课题研究覆盖智育、德育两条线,班级、年段、学校三维协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开发当地革命传统资源,先后与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等单位签定共建协议,挂牌成立“内坑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各种共建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讲座等方式使学生重温历史,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和熏陶。我们在加强对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围绕教师队伍开展德育研讨活动,以每学期召开的德育论坛为载体开展德育研讨活动,共同研讨新形势下的德育新途径。  
在智育方面,我们依托教务处,以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为主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实现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政史教研组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学科知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学科活动中,政治组结合学科优势,开展革命传统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革命传统资料收集、参观学习;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结合清明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开展“缅怀先烈”主题征文活动,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两年来,我们全体成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工作岗位优势,积极协调学校各部门、各年段力量,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成果如下:  
1、初步构建起了“革命传统教育溶入德育教育”的德育实践体系  
主要体现在:  
(1)“教育”阵地化。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有关内坑革命传统的教育氛围,开辟教育三大阵地:文化长廊、黑板报、宣传画。开发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即内坑革命烈士馆、晋江内坑砌坑革命史陈列室等教育基地。  
(2)课程渗透化。通过高初中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3)活动体现化。活动中体现出革命传统教育。演讲活动、庆祝活动、文艺汇演活动、各种竞赛活动等。  
(4)行为表现化。在学生在校的一日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学生的行为随时都能表现出效果,体现出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尤其是内坑人民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认识成果   
(1)研究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德育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与新时代内容相结合的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   
(2)对德育工作中改革、创新的认识。研究认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强化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化进程。  
(3)对德育功能与德育内容关系的认识。通过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德育的功能作用,即德育具有导向功能、转化功能、发展功能、塑造功能。  
(4) 开发出校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主要是根据内坑晋江地区的革命史编写而成的。  
3、实践成果  
(1)提高了学校的德育水平。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学校的德育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2)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随着学校德育科研的深入,德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行为习惯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  
(3)完善了学校的思想教育模式。学校德育坚持以生为本,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种以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  
(4)优化了班集体建设。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班加强了班级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模式,推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改善了班风学风。通过课题实践,让同学们懂得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不曲不挠的精神,  
知道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打架骂人的现象减少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变多了,校园变美了,学习风气变浓了。  
(5)融洽了家校关系,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在家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我们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让父母与子女一同接受革命传统和荣辱观教育的洗礼,增进亲子感情,融洽家庭氛围。一些家长高兴地说,自己以前跟小孩整天没有两句话,现在不但话多了,还喜欢和父母呆在一起了。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现在也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6)本学期,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泉州市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十多项集体荣誉。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精神面貌、软件资料的整理以及学校各项工作都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4、理论成果  
(1)开展课题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德育论文。先后有6人次在《内中学刊》上发表相关的德育论文。  
(2) “内坑革命传统资料”的收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中共晋江内坑地区地下组织革命斗争史》一书,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校本教材;  
创新点:  
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真正推动校园德育的发展。  
1、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开发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提出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开发出校本课程《革命传统教育》、《红色诗歌集》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  
1.由于我校为一所三级达标农村中学,许多硬件一时难以跟上;现代德育教育手段有限;德育载体创新不多,校内以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形式为主;校外以参观形式为主,教育的形式、方法、途径单一,活动往往是自下而下,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2、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热情,但在课程渗透方面部分学科缺乏热情,教学方式单一;个别师生对革命历史缺乏足够了解和尊重,对革命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以为然,德育效果有限。而在校本教材教学方面,虽有教材,因种种原因未能走进课程,登堂入室。此外优秀作品太少,部分作品有又有人为片面虚假宣传,缺乏客观性。  
3、在德育方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德育基地离学校偏远,牵涉地方村委,管理不善,功能发挥不够,在实践中却缺乏德育效果评价机制,难以评估德育效果。  
四、课题研究结论  
我们通过“把内坑革命传统教育溶入到中学德育教育之中”的专题研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宣传、熏染,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辱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使班级更加和谐,学校更加和谐,家庭更加和谐。  
在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多探索,不断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促进中学德育教育。  
1、与时俱进,不断丰富革命传统精神内涵。  
通过各种宣传、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发与整合内坑革命传统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德育理念,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牢固的指导思想,把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学习和生活当中。  
2、整合德育资源,探索德育评价机制  
进一步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革命传统育人环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效果评价机制,规范评估德育效果。  
3、探索德育新途径,丰富德育载体。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围墙、柱子等开展宣传标语、学生作品等德育活动;通过学科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充分发掘教材德育素材,适时开展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设革命传统校本课程,加强教师培训,使革命传统登堂入室。  
总之,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课题研究实践证明,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学德育教育两者的结合,更能体现出教育的效果。  
附:课题组成员名单:  
组长:曾国耕  
组员:张建星、曾献资、洪培峥、胡生辉、曾清源、黄爱花、姚丹红  
曾延平、李德耿、文 将、刘水明、黄紫宣、尤德林  
文章录入:李德耿&&&&责任编辑:李德耿&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密码 服务器繁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