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一款bose anc主动降噪技术(ANC)耳机

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降噪良心作 华为降噪耳机AM180评测
主动降噪良心作 华为ANC降噪耳机AM180评测天极网手机频道 22:36
  【天极网】华为Mate7自上市以来,接连创造销售,屡次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除了机器本身的素质令人满意,旗舰产品一定还要具有独树一帜的一面。Mate7拥有大气稳重的风格,同时在配件方面下足工夫,整体设计风格低调奢华,功能扩展方面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目前已经在售的AM180降噪就是的精品之一。
  主动降噪耳机在人士之中一直备受关注,经常游走于飞机与高铁之间,对噪声异常敏感,而传统耳机在阻隔噪音方面能力欠缺。另一方面,从Mate7的产品定位来看,搭配这样一款商务风格浓重的降噪耳机绝对是画龙点睛之笔。
华为ANC降噪耳机AM180
华为ANC降噪耳机AM180
  华为AM180在外观设计上延续Mate7风格,金属外壳质感出色,同时非常注重细节设计,包括腔体外壳表面的同心圆纹路、CNC工艺和凯夫拉线材等。而在功能方面,主动降噪为其核心卖点,低频素质也是特色之一,定制般的佩戴舒适度能够支撑用户的长时间使用。
1分页导航1.华为ANC降噪耳机AM180评测2.3.4.5.
(作者:体育老师责任编辑:李子欣)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手机类型:4G手机
主屏尺寸:6.0英寸
分辨率(像素):
CPU厂商:华为CPU
CPU型号:海思 Kirin麒麟925
触摸屏:支持
3G制式:TD-SCDMA,WCDMA(仅限国际漫游)
4G制式:移动TD-LTE,FDD-LTE(仅限国际漫游)
操作系统:Android
后置摄像头像素:1300万
蓝牙通信:支持
WIFI功能:支持WIFI
网上商城商品/规格/促销价格
办公软件IT新闻整机铿锵测评:“戴”上安静去旅行,华为ANC主动降噪耳机AM180!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铿锵测评:“戴”上安静去旅行,华为ANC主动降噪耳机AM180!
最数码副香主
贡献1709, 距离下一级还需91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香主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前言最近两年,国内手机厂家的战火已经从线下烧到了线上,从手机烧到了耳机。这不,仅仅这几个月内就出来了好几款以手机品牌定制的耳机,例如vivo&xe800,一加银耳,小米活塞2等。作为国内一线大厂,华为当然也果断参战了。不久前伴随着荣耀6的发布,推出了华为引擎耳机,而最近伴随着MATE7的发布,同时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ANC主动降噪耳机AM180,也是国内手机业界内第一款主动降噪耳机。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解密一下华为的这款ANC主动降噪耳机吧。设计工艺主动降噪耳机在耳机市场上一般都属于中高档次的产品,因此对比此前多款定价只有99元的普通耳机,华为的这款AM180可是在设计工艺上面花了很多心思。首先是耳机的腔体部分,估计是参考了B&W&C5的设计,但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却更加考究,使得佩戴方面比较牢固,也比较舒适。接着是线控部分,即使整合了锂电池后整个线控尺寸和重量还是控制的很好,后背自带的线夹设计得非常好,既方便,又可以减少线材的听诊器效应。线控到插头部分的线材采用了凯夫拉材质线材,优点是柔软坚韧不容易打结,而且没有听诊器效应。插头也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可以直接对线控里的锂电池充电,而不像其他ANC降噪耳机那样需要用Micro&USB线接到锂电池的位置才能充电。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边用边充,充电方便而且不用担心用着用着会突然没电,不过前提是手机的3.5mm耳机口可以支持,暂时只有华为刚发布的MATE7可以支持,所以大家可以把它称为MATE7的理想伴侣。当然,配件里面也提供了一条USB转3.5mm充电线,一般的手机用户也可以用这个来充电的。从整个耳机的设计工艺来看,工艺水准符合中高档次耳机的水平。降噪模式耳机的降噪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降噪,又称为物理降噪;另一种属于主动降噪,ANC主动降噪静音技术是其中一种主动降噪技术。被动降噪效果被动降噪说白了就是通过物理隔音来减少噪声的影响,举个简单例子就是烧鞭炮的时候掩耳朵就会发现鞭炮的声音小了。耳机的被动降噪的效果直接关乎佩戴,华为ANC降噪耳机的佩戴相当舒适,而且牢固,选择合适大小的硅胶套后物理隔音效果已经非常不错。值得一提的是被动降噪是全方位的降噪,只要是声音都能有效隔离,所以在高噪声的工地里工人会配备隔音耳塞就是这个原因。主动降噪效果ANC降噪是针对特定的外部噪声,例如汽车的行车噪声、飞机的引擎噪声,通过软件算法进行动态抵消,从而抹除这些特定的噪声,这是和被动降噪最大的区别。实际测试时,走在车来车往的大马路旁,汽车的发动机轰鸣声、喇叭的尖叫声、轮胎摩擦路面的各种路噪都非常扰人。关闭ANC降噪开关时,AM180的被动降噪效果其实还不错,各种噪声变小了不少,只是还会听到,特别是当汽车在身边驶过的时候尤为明显,而音乐则需要开比较大的音量才可以听清楚,时间长了对听力会造成影响,而且外界的噪声还会不时影响听感。打开ANC降噪开关后,整个世界都立马都安静了下来,较远处的汽车噪声已经全部消失,而原本擦身而过的汽车更为明显的噪声,也削弱了差不多90%,听歌的音量可以足足调低四分之一以上,对听力的保护效果特别明显。对的,这就是主动降噪的神奇之处!轮到飞机上的测试,效果更为明显,因为华为的ANC降噪是特别针对飞机的发动机噪声而优化的,降噪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一提的是ANC主动降噪的特点是只降低500HZ以下的低频噪声,主要包括引擎噪声等环境噪音,而对人声却没有降噪的效果,因此如果开启降噪模式的时候,身边有人大声喊你的名字,你还是可以听清楚的,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安全考量。当然,主动降噪模式只能在有电的时候使用,而没电的时候耳机是依然可以用的,只是剩下被动降噪的隔音效果而已。总结单纯从音质角度对比,由于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主动降噪耳机会比HIFI耳机稍有不如。但是主动降噪耳机的主要价值在于降噪效果,为经常在户外活动、出差的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听音环境,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音量,保护听力。长期在室内安静环境听歌的用户则更适合购买HIFI耳机以获得更好的音质体验。从降噪效果来评价,华为的第一款降噪耳机是一款不错的产品,现在就让我们“戴”上安静去旅行吧!&&
最数码副寨主
贡献8616, 距离下一级还需2584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寨主注册:
赞一个、、、、、、、、、
最数码小弟
贡献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14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木杉哪里去了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DIY:主动降噪前馈耳机设计步骤分享_扬声器_中国百科网
DIY:主动降噪前馈耳机设计步骤分享
    每个耳机的声学表现都不尽相同。原因很简单,因为耳机采用不同的组件,如拥有不同阻抗和传递系数的扬声器。要制作主动降噪耳机,了解耳机的特性很重要,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降噪性能。一位工程师分享了如何设计一款主动降噪(ANC)耳机的全部步骤。
在笔者文章中,阐述了现有的各种主动降噪拓扑结构,并对原始设计商和合约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开发过程的另一个难题是主动降噪回路本身。本文将叙述以AS3415主动降噪芯片为基础设计一款主动降噪前馈耳机的必要步骤。
在正式开始制作一款主动降噪耳机之前,我们需要特殊的音频。首先是用于测量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的音频测量系统。可选用的音频有Audio Precision、Br&el&Kjaer、Soundcheck等。除了音频测量系统,人耳模拟装置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来自Head Acoustics、Br&el&Kjaer或GRAS的IEC711(入耳式主动降噪产品)或Head&Torso模拟器(头戴式及耳罩式产品)。人耳模拟装置可在量测耳机特性时用于模拟人耳响应。这些人工耳集成了高度精确的麦克风,能够测量到人戴耳机时真实听到的声音。另外还需要一个扬声器,用于测量耳机的被动衰减特性,这是滤波器设计的一部分。此扬声器应该是双向式扬声器,且最好是同轴双向式扬声器,以保证从扬声器到耳机的高频与低频的传输距离相等。最后需要AS3415评估板,它包含了所有必要的连接器和前置放大器,使性能测试过程尽可能流畅地进行。
为什么要对耳机进行性能测试?
每个耳机的声学表现都不尽相同。原因很简单,因为耳机采用不同的组件,如拥有不同阻抗和传递系数的扬声器。且每一款耳机的弹性衬垫以及前后声腔也都不一样。
要制作主动降噪耳机,了解耳机的特性很重要,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降噪性能。主动降噪前馈耳机使用ECM麦克风捕捉耳机外部的噪音。电子线路会产生一个抗噪反信号,然后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理论上,ANC回路是一个简单的反相电路,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耳机的不同组件会影响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简单的反相无法令ANC达到性能要求。为了解耳机在增益和相位方面的表现,ANC耳机的性能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得到理想的ANC滤波曲线,我们必须采用第一段提到的设备进行三项测量。第一项测量是被动衰减测量,如图1所示。
图1:前馈性能测量一
我们用同轴扬声器发出20Hz-22kHz的扫频声波,并测量到达人耳的声波。到达人耳的声波可使用人耳模拟器内部的麦克风来测量。这样,我们测到耳机自身引起的噪声衰减,即被动衰减。
如图2所示,第二项是捕捉噪音的麦克风的频率响应测量。同样,正弦扫频信号通过同轴扬声器播放出来,并由ANC麦克风收集。
图2:前馈性能测量二
第三项,也就是最后一项,(如图3)是耳机内部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测量。20Hz至22 kHz的扫频信号由耳机内部的扬声器发出,供测试使用的人工头内的麦克风收集到该信号。该项检测测量了降噪信号通过扬声器播出时的传递函数,以及信号是如何被人耳接收的。相位对这三项测量都十分重要,如果扬声器播出的抗噪信号与从环境进入人耳的噪音具有相同的相位,噪音非但不会减弱,还会被放大。
图3:前馈性能测量三
计算主动降噪滤波器的理想值
一旦完成这三项测量,我们就能够用测量结果来计算ANC滤波器的理想值。所需的滤波器振幅计算如下:
计算结果能够很容易通过Excel表格得出,一个滤波器范例如图6显示。范例的频率响应及相位响应表明,仅使用一个全频宽的反相放大器是难以做出理想降噪信号的。
开发滤波器
一个好的ANC耳机的关键在于滤波器的设计。如果滤波器的设计不合理,即使再好的ANC芯片也没用。滤波器设计的目标是尽量匹配增益和相位响应。在特定频率匹配得越好,ANC性能也就越好。因为是模拟信号处理,滤波器的仿真通常是通过spice仿真工具完成的。图4是一个spice仿真线路,该线路体现了ANC麦克风滤波器的信号路径。
图4:Spice滤波器仿真范例
ANC滤波器设计工程师的目的是将图4滤波器仿真线路中的增益和相位响应与计算出的理想曲线匹配起来。现在人们使用的典型滤波器有一阶低通滤波器、陷波滤波器、高架及低架滤波器。设计师必须了解不同的拓扑结构以及截止频率、通带、阻带的计算方法。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尤其是当他们不习惯使用spice仿真工具和模拟滤波器开发工具时。
图5:AS3415前馈滤波仿真工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S3415评估软件整合了前馈滤波器仿真工具,如图5所示。设计工程师能够使用这一工具来设计理想的ANC滤波器。这一工具提供了一套预定义的滤波器架构,取代了修改零件值及滤波器结构的做法。基于为许多不同客户模拟的滤波器结构,这些预定义的滤波器结构能够涵盖90%的ANC声学需求。图6显示了该工具的模拟结果。绿色曲线代表理想的ANC增益和相位响应,蓝色曲线显示了利用图5的工具制作的ANC滤波器的模拟结果。设计滤波器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们要注重哪些频段。ANC耳机的运作有特定的频率范围,这并非由于AS3415本身的局限性,而是跟声音的传播速度及耳机的声学特性相关。如果我们只关注理想滤波曲线中的增益响应,设计符合该曲线的滤波器则很容易。但问题是在ANC滤波器的设计中也得同时匹配相位。由于更高频率下的相位几乎旋转了180度,设计出的滤波器很有可能与频率响应匹配,而不与相位匹配。取决于不同的耳机及其相位响应,我们通常可以做到1.5kHz频率以下的滤波器匹配。更高频的部分需要尽可能的衰减。如果不衰减这些未匹配的高频部分,可能会引入噪音。我们在低频部分减弱噪音,但如果高频的相位失配,就会导致噪音被放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会尽量在无法匹配的区域降低增益。图6中的绿色透明区域代表我们通常能达到的增益和相位的最小失配。红色区域是我们要尽量衰减的部分。高频衰减和相位响应之间必须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如果在高频下衰减得太多,会影响到低频的相位响应,从而可能失去ANC的效果。
图6:模拟结果
滤波器检验及ANC测试
得到令人满意的滤波曲线以后,AS3415滤波器仿真工具同时提供材料清单输出功能。由于该工具和AS3415的评估板相匹配,材料清单中列出的项目能够被焊接在评估板上,以测试带有该滤波器的ANC的性能。测试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耳机戴在人工头上时的被动衰减测试,二是打开AS3415芯片并配置好前馈降噪功能时的频响测试。ANC性能计算如下:
这些计算可以通过一个Excel表格来完成,并生成一份音频范围内的ANC降噪性能曲线图。这张ANC降噪性能曲线图在降噪耳机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中是十分重要及常见的。AS3415的开发工具以及ANC降噪耳机开发相关的应用注解和样板现已上线。
收录时间:日 22:28:21 来源:电子元件技术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以“静”制动 创新Aurvana ANC主动降噪耳机体验
作者:太空船  来自:  
Aurvana ANC
说起降噪耳机,其实它也谈不上什么黑科技了,因为它从诞生到现在也有好几年了,只是它最初的设计初衷是为航空和军用市场而研发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所以大多数人对它就感到陌生。不过最近这两三年来,陆续有几个知名的耳机厂商推出适合大众使用的降噪耳机,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降噪耳机这个名字也渐渐被越来越多人的提起。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降噪耳机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试想在飞机上、火车里、热闹的街头……在任何一个存在噪音的环境里,只要开启耳机的降噪功能,降噪系统就能自动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闹中取静,好好地聆听音乐了。本文要与大家分享的Aurvana ANC是创新科技公司在今年5月19日才推出的一款主动降噪耳机,和我以前接触过的几款降噪耳机比较起来,它轻巧便携,价格实惠,究竟降噪效果和音质的表现如何?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Aurvana ANC的产品包装设计蛮有数码范儿的,黑色调纸盒的正面上印有耳机的“真身”图片,左上角的“ACTIVE NOISE CANCELLING”一行英文也标明了它是具备了主动降噪功能。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火车或者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人们来说,降噪耳机存在就非常有必要了。包装盒的背面使用多国文字介绍了Aurvana ANC的主要特点、参数资料和随机配件。此外,在右下角还贴有生产日期和序列号标签。打开包装纸盒,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做工挺不错的硬质便携包,Aurvana ANC机身和部分配件都井然有序地收纳在包内,可以很好地防尘防压,目测防水溅也是没问题的。除了这硬质便携包外,Aurvana ANC的配件还包括了说明书、保修卡、1.5米长带麦克风的音频线、飞机插头转换器和一粒七号碱性电池。说实话,第一次见到Aurvana ANC,它的外观设计倒没有让我感到惊艳,但这并非意味着它的颜值低。Aurvana ANC的机身以黑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沉稳专业的印象。或许设计师也觉得若全部都是黑色,又会显得单调些,所以在耳罩外壳部分也下了功夫。抛光镀铬外壳如同镜面一般,再搭配深蓝色外圈,让耳机整体美观许多,虽然时尚感依然不是很强,但辨识度却提升了不少。我个人认为Aurvana ANC还是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它不张扬也不会低调,而且黑色的机身也比较好跟衣着搭配,佩戴出街,效果妥妥的。Aurvana ANC只有约174克的重量,和我以前体验过的各款头戴式耳机比较起来,它真的轻巧好多,佩戴时毫无负担之感。Aurvana ANC的头梁架使用了高品质的蛋白皮包裹记忆海绵,有效地减少耳机对于头部的压力,让用户佩戴时更加舒适。Aurvana ANC之所以能将机身控制得这么轻,是因为它整机使用金属的部件并不多,只有头梁架的骨柄。你要说它的坚固程度不如那些大量采用金属部件的耳机,这也是事实,但若比便携性和佩戴的舒适度,Aurvana ANC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在头梁架的骨柄上设有10级的记忆刻度,骨柄的弹性也不错,所以Aurvana ANC适合大多数人的头型佩戴。Aurvana ANC并没有采用折叠设计,但它的耳罩部分可以支持水平90°和上下约30°的旋转,当然,我也将这样的设计视作是为了让用户佩戴起来更舒服。为了方便用户快速识别左右声道,在耳机音腔的海绵滤网套上还印有“L”和“R”的标识,其实Aurvana ANC的外观设计也符合人体工程学,一旦左右方向佩戴错了,是很容易发现的。耳罩包耳部分的耳垫,Aurvana ANC依然采用高品质蛋白皮。质地柔软细腻且十分亲肤的蛋白皮是目前大多数高档耳机选用的材质,主要优点除了佩戴舒适外,而且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让耳朵感到很热。蛋白皮包裹的是记忆泡沫海绵,既柔软又有弹性,耳垫完美地贴合耳形,减少耳机对耳朵的压迫感。Aurvana ANC的左声道耳罩上设有降噪拨键,开启降噪功能后,拨键旁边的蓝色指示灯会自动亮起。通过左右两个耳罩上的麦克风对外界捕获到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使噪声降低大约为18dB,达到87%的降噪效果,消除广泛的噪音频率,更深程度地优化任何环境下的音乐欣赏。为了测试Aurvana ANC的降噪效果,我选择了在车上和街头两种使用场景,在没有开启降噪功能之前,戴上耳机播放音乐之后,仍然可以清楚地听到外界的噪音,而当开启了降噪功能之后,Aurvana ANC对外部噪音的隔绝效果还是颇为明显的,感觉外界的噪音变得很小了,就像是身处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听歌似的。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开启降噪功能的话,最好能停下脚步,否则边走边听,又不能很清楚地接收到外来的声音信息,是存在一定的危险的。逆时针地推动右声道耳罩外壳就可以打开Aurvana ANC的电池槽,一粒7号碱性电池可以为它带来约40小时的降噪,话说它不是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设计,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Aurvana ANC的音频线长约1.5米,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Aurvana ANC的音频线采用分离式设计,在左声道耳罩侧面设有一个3.5mm规格的耳机插孔。Aurvana ANC采用的是编制外皮的音频线,不但结实耐用,而且也不易缠绕打结,而且还集成一个带麦克风的线控,当有电话进来时,只要按一下线控上的按钮即可在音乐与通话之间进行轻松切换。资深一点的音频玩家应该对创新在音频界取得的成就还是有所耳闻的,我记得以前配台电脑,如果能用上创新声卡或者音箱的话,那是绝对自豪的事情。后来,创新推出的数款耳机,更是赢得许多玩家的认同,尤其是超经典的AURVANA AIR。对于Aurvana ANC的音质表现,我也是蛮期待的,当然我期待也不会过高,毕竟价位摆在那里,而且它是款降噪耳机,只要它能让我感到物有所值即可。Aurvana ANC采用了40毫米钕磁体的发声单元,频率响应范围在20Hz-20kHz,灵敏度为100dB/mW,而290欧姆的阻抗并不算小,所以对前端的推力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关于Aurvana ANC的个人听感,我先后选择了vivo Xplay5和飞傲X7作为它的音源,两款设备推力都相当不错,可以完美驱动它。先来Aurvana ANC说说关闭降噪功能时的音质表现吧。声音素质整体会偏中性些,具体表现在高音比较明亮通透,不过延伸感一般般,刺激度还不是很够;中频部分人声的密度还可以,趋于自然真实的还原,听起来温和舒顺,就是人声位置会靠后一些,少了一丝抓耳的感觉;低频的话,量感适中,弹性也不错,听起来不会轰头。至于声场,我觉得中规中矩,左右分离度不错,纵向会比横向来得窄一些。理论上开启降噪功能之后的音质会比关闭时差一些,但也有人觉得恰恰相反,当然这里又将涉及到个人的听音观了。直言不讳,如果你有足够优秀的音源作为前端,那么确实关闭降噪时的音质会更加真实耐听,但若是没有,又或者是普通的听音需求的话,那么开启降噪之后,第一耳的听感是比较舒服。在开始降噪功能后,Aurvana ANC最明显的变化是人声位置靠前了许多,氛围感明显了,风格也稍稍暖了些,这时候听男声女声,也变得醇厚甜润些;高频的明亮度有所下降,但低频的量感丰富起来了,声音更具弹性,下潜也加深。有不少降噪耳机在开启降噪功能后,声音会发闷,甚至出现轻微“兹兹”杂音,但这些问题Aurvana ANC都没有出现,这还是很值得点赞的。据了解,Aurvana ANC市场价是999元,但目前厂家是以799元做促销,性价比不言而喻。而就价位而言,我对Aurvana ANC的综合素质表现也比较满意,外观见仁见智,我不吹捧,但大厂的做工还是可以令人放心的;音质方面,我觉得还是物超所值的,虽然跟那些专业监听级的比起来存有差距,但作为一款兼具主动降噪功能、价位又比较平民的耳机来说,满足大多数人的听音需求是没有问题的;此外,应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Aurvana ANC的降噪效果非常不错,我也再一次强调,户外使用时需要多加注意。那不足之处呢?我个人觉得它没有内置充电电池,在设计上显得有些落伍,抛光镀铬外壳虽然漂亮但容易留下指纹,我也担心用久了会刮花,还有一点就是阻抗大了些。总得来说,Aurvana ANC仍不失是一款价廉物美的主动降噪耳机,如果你是常常“人在旅途”的话,那不妨入手一个,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之中“静”享音乐吧。
天啦鲁!写的好棒啊!!!!支持一下先!!
09:03 | #1
[][][][][][][][][]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意见反馈: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ose anc主动降噪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