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疗友邦重疾险保险陷阱可以单独买吗

百万医疗险赔百万?纠纷不断还能买吗_新浪网
作为短期健康险的代表,百万医疗险从2016年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凭借低保费、高保额成为最热门的“网红”保险产品之一。不过,由于混淆连续投保与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引起了投保人的投诉,并被银保监会点名,这一“网红”产品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分享专题至:
6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文,提示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险续保问题,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这已经是近期监管部门对于百万医疗险的又一次发声,此前,天津保监局也曾有过类似的风险提示。
快速增长的保费规模、千万级的消费者数量,百万医疗险甫一面世,就逐渐展露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分别在5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
一对父母在孩子刚刚出生时,为其购买了平安保险的“平安e 生保”医疗险,保额600 万元。不幸的是,孩子在不满一岁时确诊患有血友病,随后父母多次致电平安保险询问赔付问题,得到的答复都是血友病属于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不能理赔。
百万医疗险以“网红”姿态爆发以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涌入。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机遇和挑战并存。以一年期产品形态降低门槛的百万医疗险,在“保证续保”问题上一直界定不清,不少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宣传销售中打“擦边球”,保护消费者权益刻不容缓。
作为短期健康险的代表,百万医疗险从2016年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凭借低保费、高保额成为最热门的“网红”保险产品之一。不过,由于混淆连续投保与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引起了投保人的投诉,并被银保监会点名,这一“网红”产品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目前,众安在线、泰康在线、安心财险、易安财险、平安健康、人保健康、复星联合健康、人保财险、安联财险、富德生命人寿等均有相关产品在售。截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稿,上述保险公司中仅有复星联合健康尚未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复。
近日,一些销售人员在朋友圈转发“华夏医保通即将停售”的消息,记者走访上海招商银行营业网点时发现,华夏医保通以附加险形式被推荐,多位理财经理均表示,产品停售后将不能保证续保,而停售前购买则不影响续保。华夏医保通为费用补偿医疗保险,续保条件显示终身限额(500万元)下可续保,无二次审核。
合同上明明写着可以“连续投保”,产品到期后却说不能续保了?“连续投保”就是“保证续保”?百万医疗真的能赔百万?让人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中,特别是互联网保险,存在着诸多“渐欲迷人眼”风险隐患。
事实上,这类短期健康险产品之所以备受追捧,是由于当前市面上销售的此类短期健康险,往往保费较低,仅需花费百元至数百元,就能够买到保额高达100万、300万、600万!最高甚至达千万的医疗保险,杠杆比相当之高。
消费者在投保“百万医疗险”时,首先要选择正规网站,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和投保须知等;同时要评估自身保险需求,不要只看重保额高低,还需认真了解拟购买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期限、免赔额度、除外责任、续保须知等重要内容,以免发生理赔纠纷。
6月10日,本报曾刊发《花几百元就占“百万医疗”大便宜?——银保监会明确禁止“百万医疗”保险产品盲目设立高额给付限额、夸大产品功能》的文章。昨天,银保监会再次警示短期健康险续保风险。
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百万医疗险”来看,通常只需要花数百元就可以买到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医疗保险,保险的杠杆比非常高。如果以100万元保额、30岁有社保的男性消费者为例计算,投保一份保障时间为一年的“百万医疗险”产品也仅需300元左右。
自2016年8月,众安在线推出第一款“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不到两年时间,各家主流健康险公司相继推出类似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已有超过30多个“百万医疗险”产品,保费低至百元至数百元,保额则高达100万、300万、600万,最高已飙升到1000万。“百万医疗险”是宣传噱头,还是创新型“爆款”产品,引发了业内讨论。
在互联网保险科技的推动下,“百万医疗”保险产品从2016年开始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最普遍、接受程度最高、转化率最高的互联网保险产品。然而,这款产品从上市以来,就存在专业上的瑕疵,在某种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严重问题。
由于保费低、保障高等特性,“百万医疗险”将保险杠杆效应发挥到极致。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欢迎,可谓叫好又叫座。由于这类产品多设置1万元免赔额(社保报销后超过1万元的部分才报销),保险公司也因此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正是由于有着上述诸多特性,自众安保险首次推出后,各险企更是“一拥而入”。
  百万医疗中“连续投保”消失了 医疗险产品开始差异化竞争
百万医疗险产品与此前并无实质性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监管层一再提示百万医疗险的续保风险,市场上主流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条款和说明书上的“连续投保”字样销声匿迹。
“连续投保”是百万医疗险为了弥补无法保证续保的短板而采取的替代措施。保险公司选择以此来作为续保承诺就意味着产品并非保证续保。只是保险专业知识不足的消费者凭字面意思容易与保险专业术语“保证续保”混淆,这中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销售误导的根本原因。
为了避免这种误导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保险监管层一再发声说明,“连续投保”并非“保证续保”。主流百万医疗险公司随即调整用词,将“连续投保”隐去,只表示“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使用保险的情况而拒绝继续投保,并且不会单独调整被保险人保费”。实际上,此前公司对“连续投保”的解释即是如此。因此,百万医疗险产品与此前并无实质性变化。
在这里界面新闻要提醒保险消费者,保险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用词非常讲究,建议大家了解一款产品时一定要仔细看释义(即对某些术语的解释),而不能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想当然的理解,产生的误解只能引来纠纷。
实际上,百万医疗险问世以来,业界因其不能保证续保而“是否选择购买”上就一直有争议。作为短期健康险产品,根据去年原保监会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即指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也就是说,这实质上是短期健康险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
根据百万医疗险“鼻祖”众安在线公布的数据,去年尊享e生及蚂蚁金服好医保生态这两个产品贡献保费收入6.41亿元,被保用户数约140万人。
界面新闻记者与一些购买了短期健康险的消费者交流发现,可以预见的医疗风险和无可替代产品是他们选择购买这类产品的重要原因。市面上也就重疾险和医疗险能够解决医疗费用支出,重疾险是针对重大疾病的给付,而日常的住院费用除了医保之外还需要医疗险来报销。可市面上的医疗险普遍都是短期险,差别仅在于“是否包含门诊、私立医院等责任”,也就是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的区别,但是各产品普遍无法保证续保。消费者要解决日常住院医疗风险只能选择购买短期健康险。
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为什么不推出可以保证续保的健康险呢?界面新闻记者跟业界交流了解到以下三点原因。首先,健康风险随着投保人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理赔率和成本都会上升;其次,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费用快速攀升;再者通货膨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长也不可忽视。因此,保险公司无法在投保人进来投保时就给出一个既定的费率且保持恒久不变,医疗险普遍采取自然费率定价,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升高。正因如此,市面上才没有终身保证续保的健康险产品。
不过,为了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个别保险公司推出了定期医疗险产品,在一定年限内保证续保。譬如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由人保健康承保,保证续保6年;复星联合健康推出了乐享一生医疗险,保障直接设置为5年。这些定期医疗险产品短期内解决了消费者的保证续保需求,但五六年的时间相对于终身医疗需求来说,还是太短,到期之后保险公司依然会根据赔付情况做出费率条款和停售的调整。
推荐阅读:
平安百万医疗险遭质疑:拒赔血友病患儿合理吗?
平安健康险回应“拒赔血友病患儿”:符合行业规则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消息,近日“平安e 生保”百万医疗险因拒赔1岁血友病患儿遭到质疑,患儿亲友提出五大质疑直指“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不合理。随后,平安健康险对新浪财经回应称该部分条款符合行业通用规则。对此,患儿亲友再度提出三点质疑,认为这份声明不仅是在甩锅,而且太过草率太不专业。
患儿亲友首先肯定了平安对此事的关注和及时回应,但对于声明内容并不认可。特别是,平安健康险称“目前市场上同类百万医疗产品责免描述也大多将遗传性疾病列入责免范围,平安健康险产品平安e生保该部分条款符合行业通用规则”,完美将锅甩给了行业协会,也不厚道地将同业也拉下水。
患儿亲友指出,患儿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就为其购买了“平安e 生保”医疗险,保额600万元。不幸的是,孩子在不满一岁时确诊患有血友病,而患儿父母双方均非血友病患者,双方家庭也没有血友病家族病史。但平安健康险还是以血友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不能理赔,且声明中仍坚称这符合行业通用规则。针对平安健康险的声明,患儿亲友再度提出了三大质疑:
其一,平安的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并不是像平安宣传的是为了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与公平性,恰恰相反,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扩大了保险消费者自担风险的范围,让客户购买了保险依然要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担忧,大大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与公平性,是很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其二,平安声明中说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是行业通用规则,不仅胆大包天将行业协会拉上,还要不厚道地将市场上其他同业也拉下水。其实国内也有一些医疗险未将遗传性疾病作为除外责任。
其三,平安质疑台湾新光人寿安心卡重大伤病定期保险的除外责任与该产品官网不符,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太过草率太不专业。因为笔者在前文中引用都是市场上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住院医疗费用保险,而不是平安所说的“台湾新光人寿安心卡重大伤病定期保险”,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最后,患儿亲友指出,自己不是为了抨击平安保险公司,也不是单纯为朋友抱不平。而是不希望看到老百姓买的医疗保险最后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因为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关系到每一个可能买了相关医疗保险的朋友。
以下是当事人回应平安声明全文:
真理越辩越明,公道自在人心——关于平安公开声明的几点回应
首先,很高兴看到平安健康保险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就像笔者在前文中开篇说的,关注就是支持!平安能及时回应说明平安知晓并关注了这件事情,这就是莫大的支持,所以很高兴。感谢!
另外,在这里还要对牺牲了端午假日时间加班回应的平安客服工作人员真心表示抱歉,你们辛苦了!这并非笔者本意,没想到平安会反应这么迅速。端午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害得你们加班,给你们添麻烦了,抱歉!特别要向你们的家人说声抱歉!
平安的声明笔者认真看了好几遍。前边我讲过平安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效率是值得点赞的。至于声明的内容也在意料之中,“呵呵”一下而已。这样的官方声明都是基于公司立场,类似川普的外交辞令,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为了避免混淆视听,造成对公众的误解,其中有些内容还是有必要再拿出来说说。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平安在发声明之前没有与笔者有过任何沟通,未就笔者文中的内容进行过核实。我们也看到,平安的声明也没有就笔者质疑平安拒赔血友病患儿的行为正面回应,而是避重就轻,就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是否合理进行申辩。
平安的声明主要是想表达两个核心意思:一是平安的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是为了规避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为了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和公平性,是合理的,符合行业规范;二是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是行业协会统一规定,其他公司的医疗险产品也这样,符合行业通用规则(潜台词是如果错了也是行业协会错了,不是我平安的错,完美把“锅”推给了行业协会)。 当然声明最后平安还是没忍住@一下笔者,说笔者文中引用的台湾新光人寿产品条款与官网描述不符(在这里先呵呵一下,后边再说这个问题)。
在就平安的声明正式回应之前笔者还是想再次强调一下我写前一篇文章的初衷,包括后续我要做的事情也将会一直基于我的初衷。这点我在前一篇文章里已经特别声明过,在这里再重申一下:
文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抨击平安保险公司,也不是单纯为朋友抱不平。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关系到每一个可能买了相关医疗保险的朋友,不希望看到老百姓买的医疗保险最后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不希望看到老百姓买了医疗保险依然晚上睡不好觉。所以,行业需要有专业的质疑声音,希望更多朋友关注,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好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好了,下面正式就平安的声明一一进行回应吧。
第一点:平安在声明中提出平安将遗传性疾病除外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和逆选择,为了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和公平性,符合行业规范。平安认为将遗传性疾病除外只是适当限制保险人的责任范围,实现普惠大众的保费水平。(声明内容见如下截图)
平安所列举的这些理由乍一看非常正当,貌似无懈可击。但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正如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说过,将遗传性疾病除外不是国际惯例。将遗传性疾病除外不只是适当限制保险人的责任范围,而是大大缩小了保险人的责任范围。平安除外遗传性疾病的做法是刻意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让消费者个人完全承担遗传性疾病风险,违背了保险姓保的初衷,实际上大大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与公平性。
假如把保险比作降落伞。消费者要参加跳伞运动,必然需要买一把降落伞。客户找到平安买降落伞,可是平安卖给客户的却都是有孔的降落伞(遗传性疾病除外就相当于给降落伞打孔),那么客户拿着这样的降落伞去跳伞显然是安全得不到保证的。平安说有孔的降落伞是普惠大众的,但是带孔的降落伞安全性都没有保证,普惠大众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前文中笔者也已经说过,遗传性疾病是一个非常宽泛与抽象的医学概念,现代医学已初步明确的遗传性疾病大概有5000多种,当然很多疾病是否定义为遗传性疾病在医学上也还有很多争议。毕竟疾病的发生不仅取决先天因素,后天的环境与生活习惯对疾病是否发生也非常重要。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疾病被确定为遗传性疾病。如果医疗保险合同允许将遗传性疾病作为除外责任,未来医疗保险将逐步失去保障价值。
比方说高血压,有的医生就认为高血压具有遗传性;还有癌症,现代医学也认为癌症的发生一般伴随有基因突变。如果按照平安e生保条款中遗传性疾病的定义: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由亲代传至后代的垂直传递的特征。那么癌症患者未来也可能被认为是遗传性疾病而被平安拒保。这显然是不符合客户对医疗保险的基本认知的。你买了一份保险,未来疾病真的发生了,保险公司可以任性根据模糊的遗传性疾病定义将你拒赔,这样的结果想起来都是可怕的。
至于平安宣称的为了规避逆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也是站不住脚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可以通过控告客户不如实告知行为来进行约束,客户真有家族病史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加费或者拒保,而不是简单通过除外遗传性疾病来一刀切,这会误伤很多无辜的客户,损害保险的公平性原则。比如笔者朋友这种情况就是最典型的被误伤的案例。
关注这个事件的朋友都知道,笔者朋友的小孩出生即投保,投保之后才查出血友病,朋友夫妻双方均非血友病患者,双方家庭也没有血友病家族病史。血友病对笔者朋友来讲,完全是一个未知风险。笔者朋友投保的过程也不存在任何逆选择及道德风险的行为,笔者朋友不应该因为平安想惩罚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人而受到伤害,这是很不公平的。
所以平安的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并不是像平安宣传的是为了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与公平性,恰恰相反,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扩大了保险消费者自担风险的范围,让客户购买了保险依然要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担忧,大大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与公平性,是很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第二点:至于平安的声明中说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是行业通用规则,市场上其他公司的百万医疗产品也大多将遗传性疾病除外。
首先要说明的是笔者没有合适途径找到行业协会求证,不知道行业协会是否真有这样统一的强制性要求。但据笔者了解,包括从平安声明的措辞中也可以得知,所谓的通用规则必然不是强制性要求,不然平安会理直气壮地说市场上其他公司的医疗险均将遗传性疾病除外。看到这句声明的时候,笔者呵呵一笑。平安你这是心虚找垫背的啊,不仅胆大包天将行业协会拉上,还要不厚道地将市场上其他同业也拉下水。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举例说明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不符合国际惯例,国际发达国家或地区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均未将遗传性疾病作为除外责任。其实即使在祖国大陆,也有一些医疗险未将遗传性疾病作为除外责任:
如图一所示为友邦(中国)在售的友邦传世无忧A款高端医疗保险的除外责任条款截图,未将遗传性疾病除外,只除外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
图一:友邦中国友邦传世无忧A款高端医疗保险部分除外责任截图
如图二所示为亚太财险(深圳)在售的全球保个人医疗与家庭保险不仅未将遗传性疾病除外,而且明确先天性疾病是可保责任,并明确了保险金额大小。
图二:亚太财险全球保个人医疗与家庭保险先天性疾病保险责任截图
友邦(中国)和亚太财险(深圳)的医疗险条款更加确切地证明了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是平安声明中称的什么行业通则,遗传性疾病风险是完全可保的风险。平安将遗传性疾病作为除外责任完全是平安自己的选择。当然这是平安不合理也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三点:平安最后不忘记@一下笔者,说笔者文中所述的台湾新光人寿安心卡重大伤病定期保险的除外责任与该产品官网不符。对于平安这一条声明笔者真的是大跌眼镜,唏嘘不已啊!笔者在前文中说过笔者与平安的客服沟通一直是愉快友好的,本不忍怼回去。但这条声明实在是太过草率,太不专业了。平安官方的正式声明怎么可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太不符合平安给人的专业印象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平安你都没有跟笔者核实文中引用的是台湾新光人寿哪款医疗险产品,你怎么能想当然的认为笔者引用的就是台湾新光人寿安心卡重大伤病定期保险呢?况且重大疾病保险和平安e生保这样的医疗险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产品,怎么可以简单拿它的责任来作比较呢?这真是要贻笑大方的啊!这平安集团大领导看到是要打板子的啊!被其他同业看到是要传为笑谈的啊!当然,平安可能觉得普通老百姓看不明白,但你这可是公开声明,你在跟人打笔仗,怎么可以给对手留下这么大一个把柄呢?说得轻一点是你不专业,所以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说得重一点是你故意偷换概念,误导公众啊!
在这里,笔者要郑重声明,笔者在前文中引用都是市场上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住院医疗费用保险,在前文中引用的台湾新光人寿医疗险产品全称是新光人寿New Health 健康保险,这款医疗险的除外责任中没有遗传性疾病,类似的表述只有将外观可见之天生畸形除外。见图四
平安声明中引用的新光人寿安心卡重大伤病定期保险与住院费用型医疗保险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产品,不具有简单可比性,这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保险问题,在这里笔者就不再专门阐述了。
图四:新光人寿New Health 健康保险除外责任截图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笔者想表达的核心意思还是平安的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条款是不合理的!就是为了给所有人争取一个公平的合理的权益!
衷心希望平安的领导及朋友能理解笔者的初衷,从心出发,勇当责任,俯下身去聆听客户的真正需求,抬起头认真思考遗传性疾病除外条款这一问题,迈开脚去快速解决问题。
笔者不希望再与平安再在网上打嘴仗了!没有意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希望看到这一问题得以快速解决,相信平安不会让我们失望!
最后真心感谢各位朋友们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感谢新浪财经频道的友情报道!也真诚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一起呼吁!一起加油!
  本文源自:慧保天下6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文,提示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险续保问题,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这已经是近期监管部门对于百万医疗险的又一次发声,此前,天津保监局也曾有过类似的风险提示。监管此举不难理解。自2016年百万医疗产品火爆网络以来,效仿者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类似产品已达上百款之多,而在短短的两三年间,更是已经有上千万消费者投保该类产品。如此火爆的一类产品,又事关上千万消费者,监管自然会予以关注。随着市场上有关“连续投保”概念不清、产品存在停售风险等舆论的逐渐发酵,监管高度重视,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接着,媒体纷纷关注和解读,这其中,一种倾向全然否定和推翻百万医疗产品的论调却有待商榷。百万医疗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健康险,其以巧妙的产品设计,填补了市场空白,使消费者得以低端医疗险的价格享受中端医疗险的保障,在提高健康险保障覆盖范围、推动商业健康险高速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需要正视,但是污名化的趋势却也值得警惕——将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却只能将问题推回原点。下探客户群,中端医疗险填补市场空白在所有的人身险产品种类中,报销型医疗险是相对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大险种,理论上,无疑是普及商业保险理念、提升消费者获得感的最佳手段,但恰恰是这样一种消费者最有可能用到的产品,长期以来却在健康险发展中充当配角。波士顿咨询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国内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从680亿元增长到2410亿元,其中报销型医疗险保费从190亿元增长至720亿元,占比仅三成左右,使用频率较低、一次性给付的重疾险才是主流,占比近七成。彼时的商业保险市场上,面向个人销售的报销型医疗险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保费一般只有数百元,保额一般也只有几万元,且只能和主险捆绑销售;另一类是高端医疗险,保障范围广,保障额度高,保费却也动辄上万元。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要想以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额度的报销型医疗保险保障基本是一种奢望,报销型医疗险长期发展缓慢原因也正在此。直到2014年,这一情况才开始出现转机。这一年5月,平安人寿推出的一款安享医疗险,定位为中高端医疗险,赔付范围扩大至社保以外,连续投保期间累计赔付最高可达150万元;同年7月,又推出一款安康医疗险,将目标客户群体下探至中端客户。至此,“百万医疗产品”雏形初现,但由于这两款产品都没有设置1万元免赔额,所以导致保费较高,维持在数千元水平,未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快速普及。直到2015年10月,众安保险首次在中端医疗险产品中引入1万元免赔额的设置,推出“尊享无忧”住院费用医疗险,在保障范围同样涵盖社保内外的前提下,将风险发生概率大为降低,保费水平也因此大幅下拉,“百万保额、百元保费”成为现实。2016年,尊享无忧迭代版产品尊享e生,借助互联网渠道迅速走红,百万医疗险自此开始赢得成千上万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三年时间发展,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百万医疗产品已达上百款,覆盖的人群也都已经达到上千万,老牌保险公司,平安、人保健康等纷纷跟进,一些以稳健著称的外资险企也投入到其中来,例如安联、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等等都先后推出类似产品。百万医疗产品凶猛发展,刺破了报销型医疗险长期的温温吞吞,成为近年来健康险市场中增长最高、最具活力的业务板块。有调研数据表明,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在当年健康险市场总保费中的占比从0.2%提升到1.8%。而据有关人士预估,2018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还将再度翻番,达到200亿元,2020年更是将达到800亿元,在健康险市场中的占比也将达到6.9%。快速发展之下,保费低、报销范围广的百万医疗产品,成为了普惠保险中的一款典型产品,帮助保险公司网罗大批年轻客户的同时,在提高保险保障覆盖范围,普及保险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陷入“百家争鸣”,百万医疗“沾染污名”借由一个巧妙的构思,一款产品引爆了一个市场,而在这火热的市场背后,是商业健康险供给侧顺应需求侧变革的缩影——国内基本医保覆盖率已经超过95%,老百姓基础医疗需求基本可以通过社保体系得到满足,然而,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医疗需求,尤其是涉及社保范围外的进口药、自费药,且金额巨大时,仍会给普通家庭造成较大经济压力甚至“因病致贫”的风险。百万医疗险,恰恰是针对这一保障缺口设计的报销型医疗险产品,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针对重大疾病和意外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问题,以百元级保费提供百万级保额,且不限制医疗手段及药品范围,快速在网络世界引发一股投保热潮。但正是在中端医疗险发展如火如荼之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出现:真的可以连续投保吗?1万元的免赔额设置合理吗?会不会停售……针对消费者的反映,天津保监局以及银保监会先后就百万医疗产品的保证续保问题提示风险之后,一些媒体甚至称其“跌下神坛”,到处是“坑”……曾经的国民医保,似乎有“名节不保”之忧。不能否认,产品层面的创新最终都难免陷入到低水平重复性的竞争中去,当先发的百万医疗产品火爆网络,大量同质化产品很快面市,为了营销,每个参与者都绞尽脑汁赋予产品更多“卖点”,消费者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与不同产品的比较中,难免感觉眼花缭乱。也必须承认,险企广泛使用的“连续投保”概念,也确实容易给一般消费者造成误解,监管针对热点问题发声,非常及时且必要,长期来看,一个规范的市场才能最终获得长足稳健发展。但因为监管发布风险提示就彻底否定百万医疗产品的论调却是值得警惕的,毕竟,百万医疗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是一款可以切实满足消费者保险保障需求的产品。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而将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因为很多问题,解释清楚也就不再成为问题。关于“1万元免赔额”的问题。实际上这正是“百万医疗”产品设计中的“神来之笔”,其确实是将险企赔付概率大为降低,但同时也将消费者保费支出水平大幅降低,小病和意外产生的住院费用消费者自留,从而可以集中资源以更高杠杆撬动重大疾病和意外的住院费用保障,数百元保费,数百万元保额才最终得以实现。在百万医疗产品出现之前,投保没有1万元免赔额设置的中端医疗险产品,年保费基本都要达到数千元。关于保证续保的问题。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其中,最主要保证的是按照约定费率和原定条款继续承保。事实上,报销型医疗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险种,其产品特性决定其费率、条款会伴随医疗环境、技术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所以事实上,没有险企敢于承诺报销型医疗险终身保证续保,常见的长期医疗险也只是5年内保证续保,5年后则需要根据年龄等因素提高费率。不只百万医疗产品如此,低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在保证续保方面的情况都是类似的。至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的产品停售风险,这在理论上确实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稳妥的方式则是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不同期限的产品,并与重疾险、寿险等产品进行搭配组合——好的保险市场不会只存在一类保险,而是有着丰富的产品品类,才可以满足更多客户、更全面的保险保障需求。各类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者说“优势”与“不足”,百万医疗产品也是如此,但价格低、保障范围广的优势也不容忽视,根据实际需求,或单独投保,或组合投保,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告别同质化竞争,健康险服务生态生长发育其实,与一些百万医疗险产品夸大宣传相比,另外一个问题也亟待解决。甚至可以说解决了这第二个问题,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以至于夸大宣传频现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服务。报销型医疗险作为一种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高频险种,相对于寿险、重疾险等,其对于相关医疗健康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而服务能力也才是真正体现险企健康险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可是就目前而言,所谓创新大多停留于浅层次的产品条款创新,而这又是最容易被模仿的,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创新,尚未真正出现,最直观体现之一就是百万医疗产品虽然发展热火朝天,却至今不能在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直付。当然,目前的这种现状,并非百万医疗产品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商业健康险市场面临的共同困境,由于不能深度介入医疗付费环节,不能掌握相关数据,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控费,险企在健康险方面创新方面难免受到掣肘。推动环境改善,还有赖于所有险企的共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百万医疗产品虽然存在着高度同质化的问题,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特征:在产品创新方面,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例如微保推出的“微医保·住院医疗”险,在提供一般疾病及意外医疗保险金之外,还将10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且将重大疾病免赔额降至0元。例如,近期蚂蚁金服与人保健康合作的一款百万医疗产品,除提供高额一般医疗保险金以及重大疾病保险金外,还承诺6年保证续保、期间费率不变。此外,为提供更加丰富的附加服务,险企,尤其是没有分支机构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正积极与第三方达成合作,一个以中端医疗险为出发点的健康险服务生态闭环正在悄然发育。例如,众安的尊享e生在近三年从保障范围到服务上,多达9次迭代升级,成为目前市场上连接服务最广的百万医疗险。其中包括围绕二级以上医院的重疾绿通、医疗费垫付服务,以及康复医院、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医疗服务等。体检中心、预防接种中心、医疗机构、医疗平台、康复机构、护理机构、药品批发零售商、基因检测服务机构等纷纷成为险企合作伙伴,在不断的磨合之中,保险公司与不同平台之间的理解也都在逐步加深。据悉,此前国内的TPA业务(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为保险机构开展的医疗保险计划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多为国际巨头所垄断,所服务产品,也多为高端医疗险,但近年来,在中端医疗险的带动下,一批专门服务中端医疗险的TPA机构也开始出现。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之下,商业健康险真正介入付费环节尚有待时日,但前进的步伐已经开始。发展的问题终归还是要在发展中予以解决。虽然在快速发展中,百万医疗产品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监管予以规范,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创新不就是要在市场以及监管的双重考验下历经反复淬炼的吗?作为一款普惠产品,百万医疗产品在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普及保险知识方面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而随着监管对此类产品的不断规范,其势必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轨道,在与其他健康医疗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助推健康险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续保陈述不清、条款设计不明 一大波百万医疗险亟待调整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王可然
百万医疗险以“网红”姿态爆发以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涌入。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机遇和挑战并存。以一年期产品形态降低门槛的百万医疗险,在“保证续保”问题上一直界定不清,不少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宣传销售中打“擦边球”,保护消费者权益刻不容缓。
对于百万医疗险的销售乱象,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主要是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同时在宣传上要加强监管、更加透明,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要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提高辩识能力。”
已有地方发布监管指引
4月18日,天津保监局率先对“百万医疗险”发布监管指引。该局对“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提出监管要求,称保险公司在销售“百万医疗”类短期保险时,必须向投保人明示产品本质是短期医疗险,保险期限为一年,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提示不可抗辩条款适用规则;并要求必须明示产品存在停售或升级换代等“类停售”风险,或将导致全部或发生过赔付的投保人不能连续投保。
5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全面梳理核查各人身保险公司在售存量产品,摸清底数,集中清理整顿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产品,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此次中国银保监会列出的52条负面清单,明确禁止人身险公司在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开发设计时的如下行为:为追求营销噱头,在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上,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并在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夸大产品功能,扰乱市场秩序。
不过,上述《通知》仅规范了人身险公司,并未包含百万医疗险的发行主力——财险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公司销售百万医疗险不受约束。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保险续保问题的消费提示》,明确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
监管层还强调,按照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向投保人阐明产品属性,说明所购产品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提示消费者可能面临的无法续保风险,严禁以“保证续保”概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宣传。
由此来看,相关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不仅不能宣传“保证续保”,还要提示风险。这也意味着,市场上一大波的百万医疗险亟待调整。
产品条款设计不透明
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健康保险按照保险期限分为长期健康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长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记者注意到,在网红百万医疗险产品中,目前人保健康在支付宝平台推出“好医保·长期医疗”保险提出了“6年保证续保”。此外,富德生命人寿“i无忧”的保证续保期间为3年,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百万医疗险的保证续保期间为5年。而绝大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期限为一年,因此不应含有保证续保条款。
从实际情况来看,市场上的百万医疗险条款对续保陈述不清,在条款设计上存在不透明的现象。如一款百万医疗险在续保条款中称,不接受续保的条件包括“续保时年龄超过100岁、被保险人身故、合同约定其他条款所列情况、不如实告知、欺诈等不符合续保条件等”。而对于产品停售、是否接受续保的情形却未作明确规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保险公司在条款中规定了“停售不续保”,但在产品销售页面上,标明“产品停售,客户可以选择升级至同类型的其他产品。”不过,这样的约定是否有效呢?
就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未发生理赔的情况下,即将到一年期满前,保险公司客服会提醒消费者继续投保。对于客户在犹豫期后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在审核不存在欺诈的情况下,会按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予以赔付,第二年仍会接受客户的投保申请。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现在保险公司承诺续保,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未来自主权仍掌握在保险公司手上,无法保证消费者权益。事实上,已有案例显示,保险公司在一年期后,以种种理由拒保。而此次中国银保监会的风险提示,也源于有消费者反映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到期后不予续保的问题。
同时,也有经营百万医疗的险企人士呼吁,行业亟待规范化发展。“各家公司都应当规范自律,健康稳定的发展,这也是监管层鼓励的方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王可然
快速增长的保费规模、千万级的消费者数量,百万医疗险甫一面世,就逐渐展露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分别在5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
与此同时,产品创新基于的短期健康险属性,注定绕不开市场对“续保”问题的争议。近年百万医疗险大力宣传推出后,多数产品运营不到三年时间,无法续保、理赔纠纷等问题逐渐暴露。业内人士指出,个别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快速赚取保费、并获得市场关注,一旦出问题,将由全行业承担声誉风险。
经营风险不容小觑
关于“停售”问题,一些保险公司在条款中明确规定,发生“本产品已停售”的情形下,保险合同不再接受续保。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未在条款中作此规定。据接近监管人士的说法,如果某款产品被监管部门叫停,实际造成的后果就是无法续保。
除了监管叫停,导致产品停售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保险公司出现经营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主力销售百万医疗险的险企均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赔付案例。一位大型寿险公司健康险部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以来百万医疗险赔付案例增多,报案经公司审核后基本都按条款报销了,公司也接受客户第二年继续投保。”该人士还透露,目前赔付的客户数和金额未超出公司的预期。
以一家布局百万医疗险已两年的保险公司为例,根据相关销售方透露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份,共受理百万医疗险案件3229件,涉及客户2651人,赔付总额3055万元,事故日期与险种生效日时间间隔176天。其中,单次申请最高赔付20万元,单人累计最高赔付次数14次,单人最高累计赔付金额62万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经营百万医疗险的保险公司基本上是亏损的。以一家发力百万医疗险的互联网险企为例,2017年,该公司健康险业务(主要为百万医疗险)实现保费收入9亿元,赔付支出1.8亿元,承保亏损8700万元。他称,“目前80后、90后客户在此类公司中占据相当比例,总体赔付情况尚且乐观,但包括渠道在内相关费用也不低。”
还有一个引发产品经营风险的就是费率问题。在短期健康险产品条款中,保险公司有权利调整费率,如一款百万医疗险在其产品条款中称,“我们每年都会检视费率,使其反映我们的整体理赔经验和医疗通胀等一系列因素。将根据合同计算费率所用的计算基础与实际情况的偏差程度,决定保险费率是否调整及调整额度。”
不过,在5月4日发布的《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禁止短期个人健康险费率浮动范围超过基准费率的30%。如果百万医疗险费率上浮遇到“天花板”,保险公司就会面临产品经营亏损,可能导致产品停售。
近年增长态势强劲
百万医疗险的经营风险多少尚难预测,历史经验表明,激进销售往往导致产品脱离保障本质、宣传误导乱象丛生,此前万能险就是典型一例。
作为健康险创新产品的百万医疗险,近年来增长态势强劲。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分别在5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这也意味着,三年之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增长了15倍。而根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18年底,这一数据有望达到“百亿级”。
如果保险公司盲目跟风,因为追求规模的扩张,制造营销噱头,在给自身带来经营风险的同时,产品停售也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监管部门积极介入,规范百万医疗险的发展。天津保监局此前发声,加大对“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监管力度,不仅在销售前端要求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避免宣传误导;同时,在核赔环节和理赔环节提出监管要求,着力于减少百万医疗险“理赔标准化”达成中可能产生的纠纷。
在互联网渠道销售的百万医疗险,一般都没有保险公司核保环节,健康告知部分由客户自己填写。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是互联网上健康告知、投保须知、保险条款等内容相对不显眼而忽视相关问题;二是在不核保情况下,有的客户对于一些疾病的认知不同而认为无病、但最后理赔时被拒赔或者存在带病投保等问题。
而根据监管要求,“在核赔环节,通过内涵描述及外延列举等方式,对理赔依据的“近因原则”给予全面具体界定,增加制式规则,减少人工核议,最大限度减少理赔灰色地带。在理赔环节,要做好落地服务,配足专业人员,提高查勘全面性和精准度,做到应调尽调、应赔尽赔、杜绝滥赔,既要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利,又要避免骗保骗赔。”
  6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文,提示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险续保问题,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这已经是近期监管部门对于百万医疗险的又一次发声,此前,天津保监局也曾有过类似的风险提示。监管此举不难理解。自2016年百万医疗产品火爆网络以来,效仿者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类似产品已达上百款之多,而在短短的两三年间,更是已经有上千万消费者投保该类产品。如此火爆的一类产品,又事关上千万消费者,监管自然会予以关注。随着市场上有关“连续投保”概念不清、产品存在停售风险等舆论的逐渐发酵,监管高度重视,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接着,媒体纷纷关注和解读,这其中,一种倾向全然否定和推翻百万医疗产品的论调却有待商榷。百万医疗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健康险,其以巧妙的产品设计,填补了市场空白,使消费者得以低端医疗险的价格享受中端医疗险的保障,在提高健康险保障覆盖范围、推动商业健康险高速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需要正视,但是污名化的趋势却也值得警惕——将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却只能将问题推回原点。下探客户群,中端医疗险填补市场空白在所有的人身险产品种类中,报销型医疗险是相对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大险种,理论上,无疑是普及商业保险理念、提升消费者获得感的最佳手段,但恰恰是这样一种消费者最有可能用到的产品,长期以来却在健康险发展中充当配角。波士顿咨询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国内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从680亿元增长到2410亿元,其中报销型医疗险保费从190亿元增长至720亿元,占比仅三成左右,使用频率较低、一次性给付的重疾险才是主流,占比近七成。彼时的商业保险市场上,面向个人销售的报销型医疗险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保费一般只有数百元,保额一般也只有几万元,且只能和主险捆绑销售;另一类是高端医疗险,保障范围广,保障额度高,保费却也动辄上万元。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要想以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额度的报销型医疗保险保障基本是一种奢望,报销型医疗险长期发展缓慢原因也正在此。直到2014年,这一情况才开始出现转机。这一年5月,平安人寿推出的一款安享医疗险,定位为中高端医疗险,赔付范围扩大至社保以外,连续投保期间累计赔付最高可达150万元;同年7月,又推出一款安康医疗险,将目标客户群体下探至中端客户。至此,“百万医疗产品”雏形初现,但由于这两款产品都没有设置1万元免赔额,所以导致保费较高,维持在数千元水平,未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快速普及。直到2015年10月,众安保险首次在中端医疗险产品中引入1万元免赔额的设置,推出“尊享无忧”住院费用医疗险,在保障范围同样涵盖社保内外的前提下,将风险发生概率大为降低,保费水平也因此大幅下拉,“百万保额、百元保费”成为现实。2016年,尊享无忧迭代版产品尊享e生,借助互联网渠道迅速走红,百万医疗险自此开始赢得成千上万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三年时间发展,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百万医疗产品已达上百款,覆盖的人群也都已经达到上千万,老牌保险公司,平安、人保健康等纷纷跟进,一些以稳健著称的外资险企也投入到其中来,例如安联、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等等都先后推出类似产品。百万医疗产品凶猛发展,刺破了报销型医疗险长期的温温吞吞,成为近年来健康险市场中增长最高、最具活力的业务板块。有调研数据表明,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亿元、12亿元和80亿元,在当年健康险市场总保费中的占比从0.2%提升到1.8%。而据有关人士预估,2018年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还将再度翻番,达到200亿元,2020年更是将达到800亿元,在健康险市场中的占比也将达到6.9%。快速发展之下,保费低、报销范围广的百万医疗产品,成为了普惠保险中的一款典型产品,帮助保险公司网罗大批年轻客户的同时,在提高保险保障覆盖范围,普及保险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陷入“百家争鸣”,百万医疗“沾染污名”借由一个巧妙的构思,一款产品引爆了一个市场,而在这火热的市场背后,是商业健康险供给侧顺应需求侧变革的缩影——国内基本医保覆盖率已经超过95%,老百姓基础医疗需求基本可以通过社保体系得到满足,然而,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医疗需求,尤其是涉及社保范围外的进口药、自费药,且金额巨大时,仍会给普通家庭造成较大经济压力甚至“因病致贫”的风险。百万医疗险,恰恰是针对这一保障缺口设计的报销型医疗险产品,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针对重大疾病和意外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问题,以百元级保费提供百万级保额,且不限制医疗手段及药品范围,快速在网络世界引发一股投保热潮。但正是在中端医疗险发展如火如荼之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出现:真的可以连续投保吗?1万元的免赔额设置合理吗?会不会停售……针对消费者的反映,天津保监局以及银保监会先后就百万医疗产品的保证续保问题提示风险之后,一些媒体甚至称其“跌下神坛”,到处是“坑”……曾经的国民医保,似乎有“名节不保”之忧。不能否认,产品层面的创新最终都难免陷入到低水平重复性的竞争中去,当先发的百万医疗产品火爆网络,大量同质化产品很快面市,为了营销,每个参与者都绞尽脑汁赋予产品更多“卖点”,消费者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与不同产品的比较中,难免感觉眼花缭乱。也必须承认,险企广泛使用的“连续投保”概念,也确实容易给一般消费者造成误解,监管针对热点问题发声,非常及时且必要,长期来看,一个规范的市场才能最终获得长足稳健发展。但因为监管发布风险提示就彻底否定百万医疗产品的论调却是值得警惕的,毕竟,百万医疗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是一款可以切实满足消费者保险保障需求的产品。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而将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因为很多问题,解释清楚也就不再成为问题。关于“1万元免赔额”的问题。实际上这正是“百万医疗”产品设计中的“神来之笔”,其确实是将险企赔付概率大为降低,但同时也将消费者保费支出水平大幅降低,小病和意外产生的住院费用消费者自留,从而可以集中资源以更高杠杆撬动重大疾病和意外的住院费用保障,数百元保费,数百万元保额才最终得以实现。在百万医疗产品出现之前,投保没有1万元免赔额设置的中端医疗险产品,年保费基本都要达到数千元。关于保证续保的问题。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其中,最主要保证的是按照约定费率和原定条款继续承保。事实上,报销型医疗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险种,其产品特性决定其费率、条款会伴随医疗环境、技术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所以事实上,没有险企敢于承诺报销型医疗险终身保证续保,常见的长期医疗险也只是5年内保证续保,5年后则需要根据年龄等因素提高费率。不只百万医疗产品如此,低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在保证续保方面的情况都是类似的。至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的产品停售风险,这在理论上确实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稳妥的方式则是根据实际所需选择不同期限的产品,并与重疾险、寿险等产品进行搭配组合——好的保险市场不会只存在一类保险,而是有着丰富的产品品类,才可以满足更多客户、更全面的保险保障需求。各类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者说“优势”与“不足”,百万医疗产品也是如此,但价格低、保障范围广的优势也不容忽视,根据实际需求,或单独投保,或组合投保,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告别同质化竞争,健康险服务生态生长发育其实,与一些百万医疗险产品夸大宣传相比,另外一个问题也亟待解决。甚至可以说解决了这第二个问题,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以至于夸大宣传频现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服务。报销型医疗险作为一种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高频险种,相对于寿险、重疾险等,其对于相关医疗健康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而服务能力也才是真正体现险企健康险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可是就目前而言,所谓创新大多停留于浅层次的产品条款创新,而这又是最容易被模仿的,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创新,尚未真正出现,最直观体现之一就是百万医疗产品虽然发展热火朝天,却至今不能在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直付。当然,目前的这种现状,并非百万医疗产品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商业健康险市场面临的共同困境,由于不能深度介入医疗付费环节,不能掌握相关数据,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控费,险企在健康险方面创新方面难免受到掣肘。推动环境改善,还有赖于所有险企的共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百万医疗产品虽然存在着高度同质化的问题,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特征:在产品创新方面,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例如微保推出的“微医保·住院医疗”险,在提供一般疾病及意外医疗保险金之外,还将10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且将重大疾病免赔额降至0元。例如,近期蚂蚁金服与人保健康合作的一款百万医疗产品,除提供高额一般医疗保险金以及重大疾病保险金外,还承诺6年保证续保、期间费率不变。此外,为提供更加丰富的附加服务,险企,尤其是没有分支机构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正积极与第三方达成合作,一个以中端医疗险为出发点的健康险服务生态闭环正在悄然发育。例如,众安的尊享e生在近三年从保障范围到服务上,多达9次迭代升级,成为目前市场上连接服务最广的百万医疗险。其中包括围绕二级以上医院的重疾绿通、医疗费垫付服务,以及康复医院、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医疗服务等。体检中心、预防接种中心、医疗机构、医疗平台、康复机构、护理机构、药品批发零售商、基因检测服务机构等纷纷成为险企合作伙伴,在不断的磨合之中,保险公司与不同平台之间的理解也都在逐步加深。据悉,此前国内的TPA业务(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为保险机构开展的医疗保险计划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多为国际巨头所垄断,所服务产品,也多为高端医疗险,但近年来,在中端医疗险的带动下,一批专门服务中端医疗险的TPA机构也开始出现。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之下,商业健康险真正介入付费环节尚有待时日,但前进的步伐已经开始。发展的问题终归还是要在发展中予以解决。虽然在快速发展中,百万医疗产品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监管予以规范,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创新不就是要在市场以及监管的双重考验下历经反复淬炼的吗?作为一款普惠产品,百万医疗产品在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普及保险知识方面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而随着监管对此类产品的不断规范,其势必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轨道,在与其他健康医疗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助推健康险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百万医疗险赔百万?到期不能续保了?纠纷不断,银保监会发话了
合同上明明写着可以“连续投保”,产品到期后却说不能续保了?“连续投保”就是“保证续保”?百万医疗真的能赔百万?让人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中,特别是互联网保险,存在着诸多“渐欲迷人眼”风险隐患。
近期,一则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到期后不予续保的消费者问题,引起了银保监会的注意。银保监会对此出了一则消费提示,告知大家,短期健康险是不能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
这则提示实则指向市场上这几年不断推陈出新的“百万医疗”产品。
百万医疗险真的能赔百万?
2016年,以“双安”(众安保险与平安健康险)为代表,开发和向市场推广出“百万医疗”产品,这种一年买一次的短期健康保险,因为费率便宜杠杆高,花几百块就能买到保额百万的医疗险,大受市场欢迎,成为互联网健康险保险领域的开山之作。
2017年,不少保险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百万医疗产品,保额也不断升级,最高已达到1000万。在支付宝、京东、微保等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百万医疗成为引流产品。
理论上,上述百万医疗险存在理赔达到100万的可能性,但只是理论值。在实际操作中常有各种限制,比如有保险公司规定,保单年度最高给付天数为180天;投保后将有30日的等待期,都会影响实际理赔中可申请的额度。
据了解,目前百万医疗较大的理赔案例,是众安保险对一名因火灾住院客户的50余万元赔偿,以及平安e生保一份70余万元的理赔申请,暂时还未见百万级别的理赔案例出现。
目前并无针对互联网销售的百万医疗保险产品的理赔报告,但是从大型保险公司2017年医疗险理赔情况来看,医疗险是一款理赔占比高、件均理赔金额很低的产品。比如泰康人寿2017年理赔报告显示,去年医疗险件均赔付金额1562元,而社会住院人均医疗险1.3万,差额是8.4倍,这意味着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还是很明显的。
《泰康人寿2017年理赔报告》
《新华人寿2017年理赔报告》
真能保证续保吗?混淆的概念
百万医疗保险只需要一顿饭钱就能转移“看病贵”的风险,但是这款产品要每年买一次,如果今年因为生病理赔了,明年续保怎么办?万一不能续保,消费者再去买其他产品的时候,也不符合核保条件了——续保有没有保障,是很多人担忧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客服会把关于续保的条款展示出来,比如下面:
或是出示:
本产品不因理赔而调整个人费率
很多人说,这就是可以保证续保的意思。但是显然,上面并没有出现“保证续保”这四个字。真正的保证续保条款长什么样子,没有人见到过。
正是因为上述混淆的概念存在误导的空间,日前,银保监会对于保证续保条款做出了清晰的定义:
1,&“连续投保”不等同保证续保。目前网销短期健康保险的合同中虽然对续保做出了相应的约定,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届满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继续投保,但这并不等同于保证续保。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对于非保证续保的产品,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停售、调整费率或推出替代的新产品等情况,届时保险消费者将会面临不能续保的风险。
2,&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以下的互联网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时,应注意此类产品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健康保险按照保险期限分为长期健康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长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银保监会还提醒,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向投保人阐明产品属性,说明所购产品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提示消费者可能面临的无法续保风险,严禁以“保证续保”概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宣传。
产品还存在赔穿、停售的风险
除了上述容易混淆概念的地方,还有一类不容忽视的风险。保险公司如果在缺乏经验数据、缺乏定价基础的情况下,一味追求营销噱头,给出高给付限额,不仅可能引发产品赔穿的精算风险,最终导致产品停售、消费者无法续保,还将扰乱市场的价格秩序。
不久前,天津保监局发出《加大对“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监管力度》的要求,对保险公司销售“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从销售环境、核赔环节和理赔环节提出了多项要求。
在销售环节,要阐明产品属性。必须向投保人明示产品本质是短期医疗险,保险期间为1年,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提示不可抗辩条款适用规则;必须明示产品存在停售或升级换代等“类停售”风险,可能导致全部或发生过赔付的投保人不能连续投保。
在核赔环节,明确核赔细则。通过内涵描述及外延列举等方式,对理赔依据的“近因原则”给予全面具体界定,增加制式规则,减少人工核议,最大限度减少理赔灰色地带。
在理赔环节,提高专业能力。做好落地服务,配足专业人员,提高查勘全面性和精准度,做到应调尽调、应赔尽赔、杜绝滥赔,既要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利,又要避免骗保骗赔。
今年来监管第四次提示互联网保险风险
互联网金融整顿尚未画上句点,互联网保险今年也被多次提及风险。日前银保监会发出的《关于互联网渠道短期健康保险续保问题的消费提示》,是今年以来官方第四次提示互联网保险风险。前几次分别是:
从提示中不难看到,互联网保险风险集中在制造吸睛概念、销售误导、产品搭售等行为上,说明虽然民众保险意识在提升,但是保险知识普及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网售短期健康险因何走红?能否保证续保是关键
近年来,一类在网络上销售的低保费、高保额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大获消费者追捧,一经推出便成了保险界的“网红”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8月众安在线推出第一款短期健康险产品至今,短短两年内,市面上已有超过30余款此类产品。
那么,为何这类险种会如此受欢迎?“网红”到底“红”在哪?在这之中又隐含着哪些风险?
什么是短期健康险?
健康保险产品按照保险期限分为长期健康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
其中,长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而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而当前市面上备受追捧的这类产品,多是短期健康险。
为什么这么红?
事实上,这类短期健康险产品之所以备受追捧,是由于当前市面上销售的此类短期健康险,往往保费较低,仅需花费百元至数百元,就能够买到保额高达100万、300万、600万!最高甚至达千万的医疗保险,杠杆比相当之高。
看上去如此划算的险种,自然是备受“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追捧。然而,这世界上往往并不会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其中的“陷阱”须谨慎应对。
能否保证续保是关键
尽管此类险种看上去着实诱人,其背后却隐藏着难以察觉的风险点——产品到期后能否续保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这类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尽管在合同中确实对续保做出了相应的约定,即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届满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继续投保,且相关保险公司多打出了“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产期保险概念,但事实上,“连续投保”并不等同于“保证续保”。
所谓“保证续保”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而根据上文所述,短期健康险产品并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这就意味着到期后,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停售、调整费率或推出替代的新产品等情况,届时保险消费者将会面临不能续保的风险。
实际上,今年4月份,天津保监局下发了《加大对“百万医疗”类短期医疗险监管力度》,就市面上各类“百万医疗险”的续保问题、核赔依据、落地服务等核心问题提出三大要求:
一是在销售环节,阐明产品属性。须向投保人明示产品本质是短期医疗险,保险期间为1年,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提示不可抗辩条款适用规则;必须明示产品存在停售或升级换代等“类停售”风险,可能导致全部或发生过赔付的投保人不能连续投保。
二是在核赔环节,明确核赔细则。通过内涵描述及外延列举等方式,对理赔依据的“近因原则”给予全面具体界定,增加制式规则,减少人工核议,最大限度减少理赔灰色地带。
三是在理赔环节,提高专业能力。做好落地服务,配足专业人员,提高勘查全面性和精准度,做到应调尽调、应赔尽赔、杜绝滥赔,既要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利,又要避免骗保骗赔。
6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有消费者反映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到期后不予续保的问题。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明确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
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向投保人阐明产品属性,说明所购产品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提示消费者可能面临的无法续保风险,严禁以“保证续保”概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宣传。
事件报道:平安百万医疗险遭质疑:拒赔血友病患儿合理吗?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消息,近日,有网友爆料平安保险“平安e 生保”对1岁儿童的血友病拒绝理赔,并提出五大质疑直指“遗传性疾病”除外责任不合理,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平安健康险回应称深表遗憾,十分理解客户焦急心情。
平安健康险进一步申明称,目前市场上同类百万医疗产品责免描述也大多将遗传性疾病列入责免范围,平安健康险产品平安e生保该部分条款符合行业通用规则。
以下为声明全文:
针对文中患儿情况,平安健康险深表遗憾,十分理解客户焦急心情。同时也为让广大消费者对保险有更为深入、客观的了解,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平安健康险特作出如下申明:
1、 获知该情况后,平安健康险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排查,仅筛查到相关疑似咨询电话:来电人表示朋友孩子出生一个月购买了保险,去年年底查出血友病,隐形遗传基因,不属于保险保障责任。通过核实电话沟通记录,来电客户与客服代表就条款责任免除中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的内容进行了沟通确认,客户列举香港、台湾地区的保险责任,建议有关内容从责任免除去去除。因客户未透露保单信息,也没有提交理赔申请,仅仅表示发生在朋友身上因此致电咨询,客服代表充分听取客户意见后,建议客户在选择产品时可以充分考虑风险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保险选择。
2、保险承保的是未知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大小决定了保费水平。设定保险责任免除可以适当限制保险人的责任范围,实现普惠大众的保费水平,防止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和公平性,符合行业规范。例如遗传性疾病由于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其患病者或携带者的后代发生疾病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因此在行业通用规则中遗传性疾病就属于责任免除范围( 中保协统编教材对于医疗险的责任免除明确列示包括了遗传性疾病),以免这部分风险转嫁到普通人群,损害其他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目前市场上同类百万医疗产品责免描述也大多将遗传性疾病列入责免范围,平安健康险产品平安e生保该部分条款符合行业通用规则。
3、 文中所述台湾新光人寿安心卡重大伤病定期保险的除外责任与该产品官网描述不符,官网信息明确表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属于除外责任;
作为专业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险一直坚持“保险姓保”原则,在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更致力于为大家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未来,平安健康险也将始终坚持以成为客户身边的健康管家为使命,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什么是百万医疗险
所谓“百万医疗险”,是一种年度报销金额上限达100万元甚至更高的短期医疗保险产品。不仅保额高,还不限社保用药,自费药、进口药、靶向药以及床位费、住院费、特殊门诊费等,都在保障范围内,每年保费低至几百元。据悉,2016年8月份,众安在线首推“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随后多家健康险公司包括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新华人寿等相继推出类似产品,且受到市场热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院保险哪种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