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哪些金融行业细分领域领域最赚钱

2015年金融行业灾备需求规模为29.71亿元(图)(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5年金融行业灾备需求规模为29.71亿元(图)
& & 一、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指出:2014年,在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证券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金融业IT应用市场的增长速度继续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金融业IT应用投资规模1232.22亿元,同比增长8.9%。近五年我国中国金融业用户信息化应用需求虽然总量在不断增加,但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在继续减弱,增速呈现五年连续下降的趋势。年我国金融业IT 市场容量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5年中国细分的金融业IT 市场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年中国细分的金融业IT 市场规模(亿元)
年份 IT服务 硬件 软件 合计
2011 353.00 477.60 166.50 997.10
2012 365.80 484.77 204.73 1055.30
2013 378.25 496.38 209.17 1083.80
2014 399.00 515.28 225.72 1140.00
2015 443.59 516.30 272.32 1232.2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5年中国细分的金融业IT 市场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用户类型投资分布看,银行仍是金融行业中对IT应用投资规模最大的用户,2015年投资规模为739.33亿元,占整体市场的60%,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保险和证券的需求增速;保险和证券IT应用投资规模分别为200.5亿元和174.49亿元,在整体市场中的比重分别为17.6%和15.8%。年中国从用户类型投资分布金融业IT 市场
年份 保险 证券 银行 合计
2013 200.5 174.49 708.8 1083.80
2014 212.92 192.4 734.68 1140.0
2015 234.12 258.77 739.33 1232.2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金融业灾备情况& &&2014年我国金融行业灾备市场规模为24.57亿元,2015年该领域灾备需求规模为29.71亿元,规模上年同期增长20.9%。年我国金融行业灾备市场规模走势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过去一年,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重要生…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0-600-8596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hy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报》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于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中证网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直播。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社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资本市场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
新浪财经中证网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与论坛主办方审核,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证网不承担转载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 主持人赵锡军: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第十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我是今天大会主持赵锡军,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19年来每一年的1月份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要的代表以及我们学界的精英和业界的专家都会在这里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的发展,一起展望新一年资本市场的未来,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建言献策。&&& 今天的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报共同来主办,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给予这个论坛的特别指导和支持。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资本市场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本届论坛给予了特别的支持。在此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向19年来给予论坛支持和关心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允许我隆重的介绍今天莅临论坛的各位代表、来他们是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黄达校长,黄校长连续19年一直亲自参加这个论坛,从第一届开始到现在,对这个论坛倾注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希望黄校长在明年20届论坛的时候能够继续参加,祝他身体健康。&&& 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宁吉聪壬⒅泄嗣翊笱3こ掠曷督淌凇⒅泄谧什芾砉煞萦邢薰径鲁だ敌∶裣壬⒔逃可缈扑舅境ふ哦战淌凇⒅泄ぜ嗷峁屎献鞑恐魅纹畋笱芯吭薄⒅泄と敌岣被岢ねF博士。&&& 接下来我要介绍主办方的主要来宾,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中国证券报社副董事长王坚先生、华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献忠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兼容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先生,我们还要介绍多年来积极参与论坛、支持论坛的人民大学的老教授杜厚文教授,欢迎大家参加这个论坛,欢迎人民大学的老师、同学们还有我们媒体的代表。&&& 他们有学术界的著名专家、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北京大学曹凤岐教授、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黄达业教授、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章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瞿强教授。&&& 还有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先生、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先生、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陈东先生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民先生、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施炜先生、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先生。&&& 回收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也确立了发展的新的方向和新的战略。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金融如何来支持第二大经济体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里头怎么样来更好的来运行。而且作为资源配置主要的机制,资本市场如何来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面配置资源和动员资源的作用,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2014年包括注册制的改革都对我们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怎么样来构建和一个大国金融相适应资本市场,开放的大国金融相适应的开放市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是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今天我们选择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这么一个主题作为我们大会研讨的内容,这是一个十分紧迫而且又充满挑战的话题。我们期待参加大会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能够给我们提供启迪和智慧的一个盛宴。&&& 接下来我们有请主办方代表中国证券报副董事长王坚先生给我们致欢迎辞。&&& 王坚:尊敬的黄达教授、陈雨露校长、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和人民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以及我们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大家冒着严寒在中国人民大学齐聚一堂,论道资本市场,这将预示着在座各位专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报社对各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选择开放与国际化这个主题恰逢其时,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国际化取得标志性进展,沪港通在去年11月正式启动,为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2014年底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原油期货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迎着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国际化正是市场发展必然要求。只有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才能进一步促进市场化,没有国际资本市场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资本市场。正如证监会主席所言,资本市场的开放是长期渐进过程,可以预见2015年资本市场多管齐下,国际化和对外开放领域迎来更多改革的举措。&&& 2015年沪港通之后有望迎来深港通,深港两个交易所为开拓深港通进行研究,境内企业海外市场迎来放松审计,将舒缓A股上市压力,促进境内企业对外开放,加入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正是值得期待,A股对外开放程度将大大增加。&&& 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新的动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可忽视,未来不管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大国金融构建,资本市场都将发挥日益积极作用,加速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对方开放步伐是新常态时代的必然选择。&&& 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经是第19届,近20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资本市场变革、创新和进步,中国证券报将一如既往支持和记录资本市场的改革,让我们共同面向未来,一起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之路,谢谢大家。&&& &&&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王坚董事长,中国证券报是一家全国性专业性的证券方面的报纸,一直以来以专业和独到的报道的深度给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有效的信息,他也是十九年来我们资本市场论坛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是我们一直合作的主办方。我们希望期待在未来更多的资本市场论坛方面继续跟中国证券报合作。&&& 接下来我们请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献忠先生给我们致开幕词,有请。&&& &&& 祝献忠:尊敬的黄达校长、陈雨露校长、张东刚司长、祁斌主任、尊敬的赖小民董事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和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依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前瞻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重要的思想盛会。&&& 华融证券作为本届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能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尽一份力量深感荣幸。&&& 我首先代表主办单位向百忙之中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华融证券的各位尊贵的客户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4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GDP增速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由重视量向重视质转变,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逐步消化过剩产能和过度投资,宏观经济的三期叠加转型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缓释金融风险,防控潜在风险,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我国经济顺利进入良性转型的新常态。&&& 新常态需要新动力,新动力才有新发展,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改革日新月异。国务院颁布了资本市场新的国九条,勾画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蓝图,全面释放证券市场的改革红利,随后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审计风暴之后的重塑投资者的结构。黄金市场国际板重新推出,新三板顺利突破1500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形成。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创新改革稳步推进,一系列改革政策逐步落实,资本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创新和繁荣。&&& 华融证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把握经济新常态,把握资本市场新机遇,创新转型快速发展,连续4年被中国证监会评为A类A级券商,连续实现业绩倍增。13年比12年业绩翻一倍,14年比13年增长166%。万增长到了2014年底的15.35%,位居行业前列。资产管理主动管理非标业务也排名行业前列,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的投资收益率也具行业前茅地位。华融证券成绩取得总结起来,第一是得益于有中国华融大平台,坚决落实华融证券赖小民董事长先进的文化理念,听党的话,按市场规律办事很契合中国的实际,推动我们各项业务的发展。第二是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三是抓住了市场创新发展的机会,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方法,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市场化转型,综合化经营的创新发展之路。&&& 华融证券愿意与社会各界一道立足资本市场,以投行为引领,以资广为特色,以财富管理创品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万马奔腾,辞旧迎新追梦想,最后在羊年即将来临之际,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给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客户、各位老师致以新年的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羊年喜气洋洋,谢谢大家。&&& &&&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祝献忠董事长,也祝贺华融证券一年来取得的业绩,华融证券的加入使得资本市场的很多支持,也充满了活力。这个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和中国证券报和华融证券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学、财政学等等这个领域里边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里头更是如此,我们校长就是研究金融的。&&& 下面就有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给大家致辞,大家欢迎。&&& 陈雨露: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教育部和论坛主办单位领导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热烈的欢迎、热烈的祝贺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召开。诚挚的欢迎参加于我校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华融证券股份公司和中国证券报共同举办的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金融改革将是2015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从目前所拉开的序幕来看,改革重点内容已经渐展绒毛。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方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内地市场化,第二以资本市场的股票发行注册制度为起点,逐步的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并进一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和去杠杆的措施。第三以沪港通的实施和自贸区政策落实为基础,逐步拉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态度。第四全面建设统一开放的债券市场。第五以地方债发行,进一步丰富中国的大国市场和无风险的基准利率形成机制。&&& 在国际视野中中国经济无论是GDP占比都在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正从贸易全球化时代向资本和生产全球化时代迈进,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必定会引起全球化趋势和格局大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一定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我们相信经过前18届论坛的深厚积累,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学术成就。&&& 祝愿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朋友们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陈雨露校长,谢谢校长对我们中国金融改革2015年的五点概括。&&&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特别指导单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教授讲话。热烈欢迎。&&& &&& 张东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寒冬之际,我们感觉到当下的会场非常的热烈的一种气氛。今天应该说是群贤毕至,很高兴在此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这一年过的很快,现在脑子里还呈现出去年在这个会场历历在目的场景。我代表教育部社科司对年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与本次论坛年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应该说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8年,非常难得,非常不容易。建设成效非常显著,我们欣喜看到论坛已经成为各地金融界杰出人才的平台,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传播平台。论坛品牌影响力应该说逐年提升,有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总体要求。四中全会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出更高新的要求。&&& 近年来伴随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透明化和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之前三位朋友谈到的我们做2014年承载更多尝试与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在开放和国际化道路加速前行,例如我们股票市场市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证券市场。沪港通的开闸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国际进入破题,我们在欧洲、北美、大洋洲多个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速。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出炉,私募基金的筹建成立开拓了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新版图。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20年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任摆在面前,只有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国际化之成为我国经济战略决策核心内容,许多我们高校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引领。&&&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在科学民主决策中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基础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党和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是我们高校职责使命所在。&&& 教育部去年2月份出台了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就是希望发挥我们学科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创新,培育优质成果。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人才济济,是我国社科学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镇。主办中国资本市场的论坛年会是我们人大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决策做的非常好的实践,既创造的高校与实务界的研究以及人才开展发挥积极作用。创造主体广泛性,报告内容的针对性,研究视角独特性,丰富数据支撑作为论坛发布的核心成果。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他是于2011年正式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项目的支持,经过数年发展,这个报告成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性、权威性报告之一,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我们一如既往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报告能够发挥更大的资政服务作用,成为国际上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窗口文献之一。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进步和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经过人大等单位专家和实务界精英人士努力,各位领导关心支持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特色和学术品牌,成为我们高校一张亮丽名片。论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今后工作当中推广和借鉴,我相信也期待我们学术和实务界走出一条中国资本市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推动我国的新发展、新繁荣。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提前预祝大家新春快乐,谢谢。&&&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张东刚司长,他给予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特别的支持。&&& 各位来宾,我们的致辞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有请本届论坛主办方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做主题报告。吴老师是咱们论坛的创始人,在19年之前在学校的支持之下创建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每年吴老师要组织学校的研究力量主导编写中国资本市场的报告,连续19年的研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有幸坐在这聆听吴老师关于《大国金融中的中国资本市场》的报告,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吴老师做报告。&&& &&& 吴晓求:尊敬的黄老师、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各位来宾,非常荣幸大家出席这个论坛,这个论坛刚才赵锡军教授讲了19年,这个19年是一个第一。还有一个第一没有说,黄老师是从第一届一直到现在每年都参加,这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鼓励。在前面30年前黄老师还发表非常简短精彩的演讲,后来他说他不再讲了,这是一个。&&& 还有两个第一我说一下,第一届96年的时候在国际会议中心,演讲嘉宾这里有一位就是宁吉粗魅危颐亲舯冢昵岬氖焙蛭颐蔷L致畚侍猓目诓欧浅:茫且淞Ψ浅G浚踔林腊寺肪诩嘎玫穆贸な撬K鞘焙蚴枪曳⒏奈母贝Τぃ嫡咚靖贝ΤぁV饕步膊档姆⒄埂U19年过去了,他从副处长坐到了司长。我19年前是教授,现在仍然是教授。&&&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中国大国的资本市场,现在中国处在一个变化之中,我们目前发展资本市场都是因为实用主义眼光来看,显然从今天来看,总书记有很多战略目标,我想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放在大国之路的框架下来思考。因为中国这样的大国他要是没有大国金融的支持,因为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显然要有一个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大国金融是什么?它有哪些结构性元素,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我们改革开放应该是放在大国金融的框架下来加以设计。&&& 我想我们这个大国金融至少有三个元素,结构性元素非常重要。&&& 第一个显然是要有一个发达透明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达、透明、开放,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个金融市场,其核心和市场是资本市场。因为这涉及到未来中国所要构建的国际金融中心性质是什么,解决他的性质是财富管理组织,全世界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交易中心。这样的市场是大国金融的一个基石。&&& 第二个一定是赋予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也是大国金融一个必备元素。市场很大,机构很弱,很难是一个大国金融。美国市场很大,金融机构也很强大,全国有很强一个定价能力、执行能力。&&& 第三就是大国金融中的货币一定是国际化的货币。他有一个步骤,他最终都要成为一个主流型货币。&&& 所以说这是我想象中中国所要构建的大国金融三个重要的元素。这三个重要元素其中最重要一定是市场。因为你没有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是很难完成,你这个市场是没有投资价值,市场规模非常小,有一个强大的人民币,我不相信。美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它的资本市场。有一个强大市场让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我想这应该是成立的。在我的理念中我们所追求的大国金融的基石,就是发达透明开放,具有财富管理功能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资本市场,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我们应该放在这么大的视野下来看待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 如果说这个思路是确定的,我想我们就要思考我们建设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我们就是自娱自乐吗,显然不是。我们就是简单为国有企业融资方便吗?显然也不是。我们甚至也不完全主要是为改制服务,虽然这非常重要。我们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我们的目标一定是建设新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把上海建成与中国经济相匹配,与人民币地位相适应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定,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所有的改革,所有目标的设计都应该放在把中国资本市场建立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大的目标框下来设计。解决我们目前的现实,比我们所要追求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相距甚远。无论是我们的基础,我们的资产价值还是我们的法律,还是我们的投资者结构还是我们金融机构等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按照国务院的设定目标到2020年,我们时间非常短,一定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可能是一个口号,但的确也只能这么做。先做深化改革,改什么呢?我想主要是先从制度上要改,改革的重点,因为证券市场环节非常多,我在想重点在三个必须改。&&& 第一是发行制度的改革,以注册为标志,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力量,以这个为突破。我们推动注册制的改革,把注改革主要是加大市场对发行的约束,他有利于推动市的共鸣度。第二要推动并购重组规则调整,目前并购重组规则太烦琐,不利于我们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第三就是退市机制要严格执行,第一目标就是市场化,向市场化方向走。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非常的明确决定,市场在整个证券化金融资产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证券化的金融资产配置首先就是IPO发行,再二次发行,再增发,再退市,这个基本环节已经确立。&&& 第二我们改变的重点是法律,中国的法律必须调整,首先要修改我们的证券法。我们同时还要突破让什么样的企业上市是恰当,中国资本市场是财富管理的市场,他这些资产一定要有价值,而不是要有重要性。所以要修改我们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我们过去太注重公司现状的盈利。我们所有上市公司要上市必须要盈利,实际上很多公司可能不盈利,但他是代表未来,特别是高科技公司。中国上市公司现在工业非常多,他的先进后工业社会的企业非常少,这些企业是有价值,这个标准要调整,法律要修改,要调整理念。&&& 第三就是就是我们要扩大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我认为从资本进入开始,开放顺序是要境外资本有序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到中国来上市放在后面。沪港通的价值包括深港通要超过国际板的价值。外国资本更多进入中国市场是开放第一顺序。这些都是要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新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大的目标下思考。如果在大的目标下思考,这些东西马上找到,没有大的目标,显然这些东西找不到。&&&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吴晓求教授对大国金融下面的资本市场的定位的精彩演讲。&&& 下面我们有请我们的合作伙伴华融证券的上级机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先生给我们做演讲。&&& 赖小民:尊敬的黄达教授、陈雨露校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第十九届(201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这次资本市场论坛主题是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好。中国人民大学在吴晓求教授推动下召开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经开了18届,这是第19届,很不容易,19年来伴随着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伴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进步,资本市场论坛无疑起了一个很好的思想盛宴的推动。同时在这里产生了很多的重要的建议和为决策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我对黄达教授19年来一直参加这个论坛表示充满敬意。老教授90岁高龄,应该是泰斗级,精神非常好,一直在这里指导我们这些资本市场发展开放。所以我们作为晚辈看到老教授身体非常好,一直在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我们实践者没有理由不把中国资本市场搞好。&&& 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讲两个观点,第一当前新常态下正确的判断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加大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第二提几点政策建议和想法,当前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严峻复杂多变,充满挑战。我们仍然充满希望,整个判断是复杂多变,机遇挑战并存,商机陷阱同在。在此情况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能否寻找到新动力、实现新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我认为中长期来看,经济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比如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红利必将更大程度的释放,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复杂程度较高,人力资本密集行业孕育新优势。城市化与信息化,绿色低碳等新趋势相结合,能释放出新的产业升级新动力,主导的居民消费升级将持续推进。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全球化加速推进,一批人口众多的新兴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特别是最近总书记提出非常著名的经济思想,新常态,谈到了速度的转化,质量的提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特别高度概括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速度的换挡期、结构振动期,前期的消化期。我们金融机构也有新常态,以中国华融为例,我们现在做一个传统业务向现代业务转型,向国内市场为主与加快国际化进程当中,加快中国华融IPO推进进程当中,我们同样存在新常态。&&& 最近我到香港去,新年第一批我到香港去,寻求中国华融国际化进程,发债感到有一点新的现象和压力。华融最大一笔单15亿美元的债券,时隔半年我感到新常态的变化,有16家全球顶级投行为我服务。新常态下,国际投资者集中在几个方面纷纷提出质疑,我感觉到变化。第一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过程当中,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给全球经济一开年就带来一层阴影。美国原油一桶108块,跌破50块以下,这是新的动态,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 第二以俄罗斯、欧洲互相制裁与反制裁带动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全球一大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抗争在去年开始愈演愈烈,今年仍然是没有缓和的迹象。特别是卢布大幅度缩水,给当地经济,包括周边都产生了影响。这场制裁与反制裁,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紧张,这大家明显感觉到。由此给新兴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中国、印度这些经济体国家普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经济新常态,连续六年的经济增长大幅度下行。去年这个数据还没有出来,估计在7.4左右。全国人大会上定的是7.5,我是全国人大代表参与投票,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7.5的目标很艰难,去年在7.4、7.5左右。连续六年最低,今年最近刚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克强总理做了重要讲话,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加大,定的7%左右。所以中国大国经济体当中已经GDP第二位了,我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市场跌宕起伏趋势在明显。这种情况下,总书记提出加大开放,加大产业的转型升级,包括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包括外汇储备还有建立私募基金,400亿美元。我们主导亚洲开发投资银行在基础设施方面动用500亿美元,这两项接近一千亿美元。我们不一定把美元压美国买债券市场,动用更高的中国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寻找新动力大国的做法和举措。这一次我感觉出去第二个经济下行压力。&&& 还有一个现象国外投资者普遍对中国企业信心在质疑。最近一件事深圳有一个房地产企业佳兆业过度解读了。国外投资者在路演过程当中上百个投资人对这个事件提出质疑。觉得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受到了重创,中国房地产企业将会带来一个新的变化的过程当中。所以他们对深圳的佳兆业的房地产最近出现的贷款发债违约事件提出相当大的质疑和不信任。主要是我们国内很多房地产市场都面临一些问题,佳兆业国际化竞争比较快,他和债券市场有紧密联系,牵动投资者的心不言而喻,可以理解。这三大事件我到香港对我这次发债影响比较大。我感觉去年上半年去香港资本市场相比,就有一种气场不足,债券市场非常低迷,像北京的雾霾一样,资本雾霾现象让人感觉很沉闷。&&& 我带着16家投行团队元旦过后去香港,5、6、7号的时候投资人感觉不太踊跃,8、9号才有点峰回路转,这次我做了非常大的举措,发了全球S规则下的最大一单美元债券32亿美金。其中三年是6亿美金,3.6个利率,比去年多了一点,利率在增加。因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去年退出来了量化宽松,下半年估计会加息,越往后走成本越大,压力越大。我为什么抢在这个时间窗口,开年第一天我去,所以这次去看了一下,价格基本上还是比较平稳,三年是3.6,五年我发了12亿,4.6%,十年我发了在海外最大一单十年金融债券,是14亿,整个债券利率4.6%。买卖扎进去,中国企业在香港创造了历史,留下了厚重的记忆。日本野村证券22亿,一开始告诉我按照这个形式发15、20亿都是很大一单了。这次我相信中国华融的实力,相信中国国有企业的实力,相信投资者对中国十八大以后对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经济的信心,也相信国有企业改革从长远来看还是有相信的。很大胆放出来32亿的量,包括搞了几十年投行的人没想到中国华融放了这么一大单的债券,第一次碰到这么一大单的债券业务,很过瘾,我们创造了历史。中国的企业还是有信心的,联络办主任张小民先生和杨建副主任请我吃饭,他们希望更多像华融这样的企业到香港发债,我们这次提振投资者对中国国有企业的信心,特别是在对当前一国两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发债,走出去到香港IPO上市。因为华融在今年有一个在香港又要发一单最大的一单香港IPO上市,所以我这次为什么虽然做路演,做预热,也是打个前战。&&& 这次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这是大势所趋,非常正确。也是我们中国的国有企业国际化的一个中国的步骤。中国华融这次发债券毫无疑问很轰动,发了最大一单,在亚洲、欧洲,是美国以外的全球最大一单在里边。提升了中国华融品牌价值和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国华融忠实的一批客户群,他这次下订单投资者下了155亿美金。我看了欧洲投资主要看中国长期看好,十年的投资他看好。我这次花十年的成本,期限长,利率很低,5.6。我们企业一年成本平均6.7,外面更高,七点多,八点多,民间借贷更高。国外债券成本很低,期限很长,而且用起来很好用。这点我想在国际化进程当中非常有必要,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应该是转型的。从中国华融来说我们也是下面在国际化进程当中将要迈出一大步。&&&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过去搞不良资产的,工农中建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拿出100亿注资被工农中建1.4万亿的不良贷款一笔勾销,专门处置政策型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资产管理公司是金融危机下的产物,全球十来年碰了两次大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那场危机重创亚太进体系,摧毁亚洲四小龙。后来这十年催生四大金刚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后来加了一个南非。07年我们又碰到一次更大一场危机,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产生的影响更大,破坏更强。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太大,两个原因,第一是十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教训,中央政府动用3.4万亿的公共资金救银行,取得重大效果。这场危机仍然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企业发展、市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6年过去了,这场危机没有消减。中国企业很重要就是加快国际化,开放,走出去,华融经过15年发展很快,过去主要搞不良资产,支持国有企业的脱困,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起到安全稳定的作用。也为今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今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走出当初政策决策者当初十年大限的固有东西。日到日完成了使命,加快了转型,我们第一推进大客户战略,确定走市场化路子。第二走多元化、国际化的转型发展的金融控股集团路子。我们确定四大转型目标,国有企业来说第一个政策性机构向彻底市场化机构转型。单一不良资产业务向银行证券等多元化的资金转型。由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转型,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加快国际化进程。今天主题是讲开放与国际化,我感同身受,作为国有企业在开放要有力度,国际化进程当中一定要走出去。&&& 华融经过这些年发展,我们采取创新+稳健,改革+转型,防范+化解,成功实现了华融转型。今天华融已经跟过去1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典型的金融控股公司,旗下有华融资产管理、华融期货、华融基金、华融地产、华融财富管理公司等等,旗下有13家。我们经常讲的金融五板块,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这五大领域华融除保险以外囊括所有其他金融牌照是最全最多的企业之一。&&& 华融这次在国际化进程过程当中,我们业绩比较好,五年时间总资产300多亿到了现在6000多亿翻了14倍多,在这次华融的业绩比较好国际化进程比较快,这次吸引了全球顶级的商业银行,我们过去请老外来,现在老外主动到我们这来,这是金融改革重大变化。&&& 我相信企业的国际化,对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应该是资本市场方面多努力,特别是作为大国来说金融国际化一定是大势所趋。当前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实现新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新动力就是进一步加大开放和实现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谢谢大家。&&& &&&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赖小民董事长发言,下面有请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研究员做演讲。他在华尔街多年,加入中国证监会,在国际部工作不少年份,我们接下来有请祁斌研究员。&&& &&& 祁斌: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人大的论坛,听了赖董事长的演讲非常受感动。中国的国有企业的领导都像他这么敬业,相信我们国有企业肯定能搞好。&&&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人大,到学校里来参加论坛感觉还是不一样,非常的热闹,这么多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参加。&&& 很多年轻人将来也是我们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主力军,我去年从研究部门调到具体业务部门,去到创新部和国际部,不怎么参加论坛和会议。吴晓求教授打电话问我,我要来,他们给我安排的任务一般都是主动去接受。&&& 刚才听了吴晓求教授讲到19年以前搞这个论坛的时候,当时黄达校长还有宁主任他们积极给予支持,我觉得还是非常受触动。中国资产是蹒跚起步,他们为什么支持?基于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最市场化,最先进的部分,最先进的力量的深刻的洞察,我想他们今天两位非常欣慰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情况。&&& 具体我跟大家汇报内容是关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化。现在证监会推动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方面有很多布局,我跟大家汇报一下个人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还有国际化方面的思考。&&& 这个图是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携手并进,中国经济30多年发展也是证明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驱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我们发展过程当中也是不断与国际最高标准与最佳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从资本市场发展第一天起就向国际市场学习和借鉴,也把经验和制度跟我们国家的发展包括实际情况相契合,应该是灵活运用的过程。&&& 我这里有个图是想提一句中国资本市场的缘起,第一天起就跟对外开放进程是相关。不同的场合我推荐过一本书就是《邓小平时代》,讲述小平同志改革开放30年包括去世之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影响。很多历史大事,也非常小的小事,1974年的时候邓小平访问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的时候,造访一次华尔街,这本书的作者就阐释邓小平可能意识到美国如此强大,背后可能跟这个小街是息息相关。事实上也是如此,美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一,华尔街对他的支撑还是很重要的。他自己几乎独立可以成为一个金融帝国。&&& 我们也知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每一个环节无论是他早期开创运河还是修建铁路还是重工业化还是上世纪90年代高科技产业崛起都是跟资本市场息息相关。《伟大的博弈》,财经类的学生都读过,应该有十年,我每次去中关村图书大厦,十年之后他还是在那里,这本书还是比较受欢迎,我鼓励大家上网免费下载。&&& 这个现象本身说明中国人对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运行规律还有一些经验和教训也好都是非常关注,当初我做这件事情想要传递的信号,美国这个大国的崛起进程中,资本市场、市场经济扮演的角色是决定性的。微信圈里流行了我两年以前在中组部司局长班讲课一篇文章,两年之后不知道怎么被挖掘出来传的到处都是,大国的兴起和衰落。过去几百年中,可以看到哪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掌握先进得经济制度,先进文明,就可以崛起,不管他面积多么小,自然条件多么落后。&&& 邓小平在74年访问华尔街之后,再次出山之后鉴定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92年的时候小平说一段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市场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也是往这个方向探索。即使失败,出一些问题,出现一些810事件等等,出现很多争议,这个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带来好处不多,害处很大。邓小平说我们这个市场即使出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关了,可以快关,慢关,可以留一些尾巴。&&& 经过24年,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安排、交易规则、监管方式等方面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适应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在一个发达市场他上市的企业经济总量中影响力是70%到80%左右。随着中国更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现代化程度也将逐步提高。&&& 经过20年发展之后,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双向开放的时代。我们早期引进来国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来做合资公司。现在基金公司可以走出去去香港成立子公司,好几十家。现在中国大量的券商开始收购国外有一些券商。&&& 我们以前对外开放第一步是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到海外上市,阿里巴巴成为纽交所最大的IPO。我们十年前推出QFII和QDII制度,现在已经落户于全球。尤其是沪港通顺利开通表现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双向开放的新阶段。&&& 去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丰收之年,顺利推出沪港通,微观层面来讲使得我们市场很多制度与先进市场对接。不能说香港多么先进,我们也有很多地方他也可以向我们学习,沪港通推出过程当中香港有几个方面得到进步,第一他们的监察系统不是实名,不能穿透,看不到真正的参与内地市场是穿透性,可以更好对市场进行监察。我们在内地大家知道交易所公布信息,投资者可以免费获得,香港是收费。他也在进行调整,确确实实,我们跟香港市场对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无形使我们很多制度可以尽快跟国际一流标准去对接。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分工,香港算是发达市场,我们是新兴市场。这是为什么当初的谈判,双方的监管、协作也是有很多的捕捉,因为两边的制度安排还有方方面面的差异巨大的。我们跟香港证监会的对接,无异于我们跟任何一个其他发达市场对接,首先很有挑战性,其次对我们各种制度的倒逼力量也是影响非常大的。&&& 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沪港通开通以后,包括未来推出深港通等等。我们大力推动了简政放权,实践,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审核周期降低50%,我们境外上市主要去香港境外上市相关申请增长130%,同时我们也完成了中美的对话。&&& 大家看到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还是有很多改进余地。去年阿里巴巴和京东去海外上市引发全社会很大的热议。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发展很多年,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大家对这个事情是有不同的看法,而一方面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转型方向都去了海外,中国投资者失去了参与和分享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家不希望一些企业的成长受到阻碍。阿里巴巴和京东这两个企业的上市,中国增长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我们商场还没有足够能力能够服务或者是复杂程度和深度、广度不能足以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继续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全球新兴市场中外资比重,我列了一个表可以看一下,香港46%,韩国30%,巴西30%。日本市场以前很红火,现在逐渐萎缩。日本为什么没有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呢,他比较封闭,他的外资比重是26%,我们市场是1.69%。我们市场国际化程度还是有改进空间。北京市一位老领导走过北京金融街,他说发展怎么样,我说挺好,他有什么问题?我看不出什么问题。他说你看是不是缺点老外。他去浦东也看了一眼,满街一个外国人没有。发展金融中心不一定都是老外,但折射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有改进空间。&&& 我们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强大的金融服务,我们2001年参与海外并购13起到2012年我们增长600多起,这个增长是非常的惊人。中国经济和全球关系非常紧密,到美国去进入沃尔玛,买十个东西,七个都是中国制造。我们无论是从产品端还是从资源端跟世界紧密联系一起,我们中国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远远不够。2012年我们600多起参与海外并购,2012年试图参加海外并购中国企业一万家,我们成功率非常低,只有6%不到。与此同时从国内情况来说,中国基本上服务中国经济转型的力量还不足,中美各板块上市公司家数对比的情况,我们在多层次资本方方面还是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有一定的差距。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有两三千家上市,他底下还有一万家。中国对经济的服务还是远远不够,像中国著名中国中小企业还有成长很大的企业,目前来看和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太大的关系。&&& 中国经济金融的风险,我们经常看到华尔街唱空中国,围绕房地产泡沫、政府融资平台、潜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企业高负债,这些问题认真观察一下,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金融结构严重失衡。金融结构中银行资产占比超过50%,07年这个比例是56%。&&& 上面两条线,一条是发达国家,一条是新兴国家,我们国家是红色曲线。我们还有一个养老缺口,2050年前后如果按照现行养老体系下去,可能就是达到几十万亿的水平。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要用市场,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主要养老的问题,国家提供一个相对来说是安全的保障,那只是一个最低保障。其他的部分应该通过参与市场,我们这个图可以看到美国24年中他的养老金是增长5倍,他是通过参与的资本市场投资,不光股票市场还有债券。&&& 未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吴晓求教授提出这个题目是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我把这两个概念讲讲我的理解。对外开放是指一国资本市场通过主动或主动方式,向国际资本或金融机构部分或完全开放市场。国际化程度跟国际竞争力是高度相关,一般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国际竞争力比较高。同时对外开放是实现一个国家提高国际化程度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手段,还有一个手段就是走出去。&&& 我们进入对外开放方面,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中国经济与全世界更加紧密联动,中国对外开放整体进入新阶段。中美BIT谈判,中韩自贸区建立,亚太自贸区概念提出,一路一带。中国资本市场也在经历非常深刻的变化。这个情况下,我们坚持几个方面的原则,比如说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举,以开放促改革。&&& 具体来说有一些措施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首先是深化沪港通机制,并不是简单说把他开通就好了,理论资金双向投资机制。无论是上市公司监管还是我们证券金融机构监管都应该跟国际尽快靠,以开放促改革。扩展QFII、QDII、RQFII等,推动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建立健全全外资进出市场的风险监控,防范系统性风险。现在全球要参与中国经济的成长,也能够造就中国第一流的投资银行产生。同时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谈判力。我们行业往往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要去开放和思考一下,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谈判力和地位,包括我们参与他们规则的主动性。这个并不是说你靠关系,而是靠自己的实力和发展和成长。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完成从新兴+转轨,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 最后我讲一个韩国的故事,韩国是非常小的国家,只有十万平方公里,不到吉林省一半。我在96年年底到华尔街的时候,华尔街看韩国是新兴市场,看中国是刚刚萌芽,那时候老外调侃中国市场是在水底下还没有出来,韩国已经从水底下出来了。我们推动中国纳入MSCI的时候,富时已经把韩国纳入成熟市场了。资本市场分三类,第一就是老牌发达国家,第二是新兴市场,我们台湾还有韩国,还有就是前沿市场以前就是说水下,非洲、泰国。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市场从新兴走向成熟和发展,韩国大概是第一个。这个就使得我们对韩国应该更多的关注,我比较关注韩国。这么小的国家,造船业全球第一。美国搞纳斯达克,非常崇拜,全世界都在学,没一个学成功,唯一成功就是KOSDAQ,就是韩国的。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影视产业。同一个民族,同一个起点,差距是不可思议。我们知道韩国在90年代时候还是很差,卢泰愚由于腐败受审,韩国出了很多交通事故。韩国采访你怎么撞电线杆,他说我想他贪污100亿韩元,我在想怎么贪污的呢,我就撞电线杆了。走到今天15年,成为成熟市场或者是发达市场。我想韩国能够走出来,我们中国也能走出来,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谢谢大家。&&& &&& 主持人赵锡军:谢谢祁斌主任非常具有深度和跨国比较的主题演讲,他在金融街看不到多少跟咱们面孔不一样的民族。我去过咱们地方的一个市场,能够看到很多的跟我们民族不一样的面孔,什么地方呢?就是浙江的义乌,我们在金融街像在义乌那样看到不同于我们民族的面孔的话,我们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换代,金融的开放可能也是到达一个新的水平。&&& 咱们的主题报告就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有两个圆桌论坛,一个论坛主题是大国金融中的资本市场,路径与目标。第二个圆桌论坛是中国资本市场新态势,成长与开放。&&& 圆桌论坛开始之前我们先有请主席台的各位嘉宾于台下贵宾席就座。&&& 接下来圆桌主持是吴晓求教授。&&& 主持人吴晓求:下面讨论主题是大国金融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路径与目标。&&& 我们有请这六位著名专家上台,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北京大学曹凤岐教授、台湾大学黄达业教授、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教授、北京大学章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瞿强教授。&&& 我们六位著名教授都到场了,我很少主持,一般也是讲者。我为什么客串主持人呢?是我想向李稻葵教授学习,他在清华大学有非常好的组织论坛,我都参加了。他亲自主持,我非常的敬佩,他不发表任何言论,他穿针引线做的非常好。不仅是很好的讲者,也是很好的主持者。我们今天对讲者和主持,主持挺难,我今天尝试一下。我为什么尝试?今天这六位都是我很好的朋友,你会发现这里面挺有趣的,我们清华、北大、人大、台大这四所都来了,北大来了两位,他们四所都有一个特点,比如我们李稻葵教授是清华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教授是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黄达业教授是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瞿强教授是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他们都做个金融中心主任。还有我们曹师兄他发言新境界,新常态,还有我们章政教授是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 这四所大学著名经济领域的专家都到了,对我来说压力很大。我这个讨论我先把问题提出来。每个人可以先讲三到五分钟。&&& 这个板块的主题叫大国金融中的资本市场:中国路径与目标。大学里边搞论坛不能老是谈哪个股票可以买。我们今天搞一些战略目标,搞得一中国模式,这是我们专项。&&& 第一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因为大国很多,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国,在你们心目中首先中国需要不需要一个大国金融。大国金融在你们心目中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的特点是什么?从李稻葵教授这里开始。&&& &&& 李稻葵:首先我们今天在座有压力,所有的学校不管是海峡两岸还是清华、北大都搞不过人大,每年年初都来人大朝贡,每年都要来报道,人大是老大。&&& 第二吴晓求教授今天有一点小小报复我一下,在我的论坛下是我挑起他和任志强两人打赌,是买房子好还是投股票好?去年的结束了,那时候持平,买股票买房子差不多,因为2013年那一年房地产发展比较快,但是今年刚刚过去这个论坛,我就没敢请晓求老师了,我担心你去了之后别人不敢讲话了,2014年买股票远远超过买房子,所以吴晓求老师真的要给他鼓掌。&&& 我回答这个问题,中国的确需要有一个大国金融,为什么需要大国金融?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预期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我们资产,中国从中短期来看我们不缺资金,我们是资金全球最大的资金池,我们GDP50%都用于储蓄,储蓄的80、90%都是国内投资,去年开始出现一个变化对外投资数量基本上超过了吸引外资数量。这笔钱如何配置好?我们必须要有大国金融,没有大国金融我们这个钱就浪费到了。过去我们经济中发生很多问题,包括现在还在处理很多问题都是跟我们金融部门配置储蓄的能力下降,能力不足相关。&&& 第二也是非常非常重要,就是要追求我们经济的稳定性,金融是最直接的最经常带来一个经济体波动一个因素。所有国家,拉丁美洲国家曾经是世界上发展非常好的国家,曾经他的人均GDP跟美国差不多。金融问题出现,反复出现债务问题。第二是保本,第一是求发展,第二是求不出错,到求发展而言都需要大国金融。&&& 最后讲一个观点抛砖引玉,请各位嘉宾来看。中国的大国金融的发展道路可能跟韩国不太一样,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借鉴德国的模式,要在实体经济做好的基础上,同时发展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搞金融。否则就会出现像韩国那样的风暴,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经济哪怕出现97年韩国风暴的幅度一半的资金的资产价格下降,近来的波动,我看我们的社会都难以稳定,稳定的要求可能比韩国还要高,在大国金融发展过程当中还是要稍微谨慎一点,谢谢各位。&&& &&& 曹凤岐:应该说中国目前也是大国经济,我们是以银行为主,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美国最大的区别他们资本市场比我们发达。现在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整整20多年,十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我参加了十八届了,就是去年没有参加,我对你的支持很大了。&&&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的参加你的论坛,我的心情很压抑,今年心情好了,因为中国的牛市终于来了。&&& 说起股票市场的事,我说金融的问题,我认为就是资本市场还不发达,资本市场没有托起中国实体金融,发挥作用不是很大。从一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国是整个社会融资规模是17.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是8.89万亿,占了62%多。今年是16万亿,我们对人民币贷款增加9.93万亿,占了59.4%。13年中国的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整个融资规模大概11%,其中股票融资是占了1.3。今年比去年好一些,股票、债权占社会规模的17%,今年我们好一些。&&& 我们这么多年上市公司就两千六七百家,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总的直接IPO规模,我们直接从IPO和其他的再融资来看,我们大概可能从市场上拿到6万亿。银行贷款今年是GDP增长10万亿,这样的市场怎么能够来托起中国的经济实体。原来我们说要改变中国的融资结构,但是现在我们还是以银行为主,他出现问题就是杠杆率,企业欠债,政府欠债,而且债都是银行的债。&&& 所以说应该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使这个市场变成一个现代市场,市场化的市场。使他能够在调配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这是我理想中的金融,中国大金融,融资比例来说直接融资比例要超过间接融资比例,而且资本市场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应该起更大的作用。&&& &&& 主持人吴晓求:曹老师的中国大国金融理念不是大银行,是大市场。因为市场有点太小了,大国金融不是大银行。黄达业教授在台湾还是非常有名,他邀请我访问过,他神通广大,他台湾岛上所有知名人士都可以邀请过来,我没有他那么大能耐。他们有台湾的经验说说我们今天主题你的想法。&&& &&& 黄达业:谢谢吴晓求教授,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我们大陆参加研讨的人这么多,第一关心国家发展,第二就是金融专业也很执着,很想追求一些新的知识。&&& 今天这个主题大国金融,大国金融跟金融大国不一样,今天的中国大陆我觉得是金融大国,还不到大国金融。金融大国跟人口大国是同样的意思,人口大国就是人很多,大国金融跟大国人口不一样,大国人口是像美国3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国人口的素质很高。第二概念讲韩国跟日本,还有台湾,韩国三星超越日本所有索尼和其他产品全部加起来,日本心里十分不舒服。韩国在年的时候台湾人看韩国人我们瞧不起他,根本无法想象。那时候台湾比韩国先进多了。我觉得台湾看韩国跟日本看韩国一样,台湾在金融方面看韩国,我们心里也酸了。日本人看三星变世界第一第二,日本心里也酸了。&&& 像吴教授、李教授、曹教授,我们叫大教授,同样金融大国要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品牌。我在台湾这么久,每次参加研讨会都是以英文为主,在中国的场地也以英文为主,但是五年前我到陆家嘴去参加论坛,证监、保监所有领导都来了,我最感动就是全场中文,老外戴耳机。怎么大国金融,就是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跟随者,我们一定要变主导者。&&& 美国为什么可以主导世界?美国资本市场很成功,美国资本市场有一个证书,大家盲目跟从,我感到很羞耻。我在华尔街里边,我在80年代我在想中国有一能够超越美国,那时候日本银行非常大。我觉得金融大国一定是能主宰世界,制定全世界遵守的游戏规则,让全世界把中国的东西当成世界的规范,这才是金融大国。我们现在具备金融大国的必要条件,那是金融大国。但是变成大国金融,我们要变指导者。如果清华、北大、人大都不以这个为第一志愿,而是以考他们证书为荣,就是大国金融失败的来临。美国这些全部都在写中文,都在考我们中国的证书,当做他在纽约、在伦敦,在非洲求职第一个最重要的我们成功了,我们是大国金融。拿到充分条件,需要海峡两岸大家具备民族自信心,我们可以回想我们汉唐盛世,你到西安区,西安的同胞,内心深处都有大国金融,大国风范。在那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大国,大国金融业一样。这个需要大家的努力,我们到美国念书,回到中国来,我们把人家学会了,我们有大国金融必要条件就是金融大国,我们再进一步我们就达标了。&&& 我花了五年跟很多教授努力,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做个事情非常辛苦,大家都在努力的推动。我觉得我们知道中国条件,知道韩国怎么样崩溃,怎么样崛起,知道日本怎么样辉煌、衰落,大陆开始兴起。我先抛砖引玉,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晓求:黄达业教授还有中华梦,他说一个概念非常重要,目前我们是金融大国,从商业银行规模来看,但不是大国金融。因为大国金融有一个最重要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市场的引领,这个非常重要。&&& 接下来曹远征师兄讲讲,大国金融核心是市场,你心目中的大国金融是银行的竞争力还是市场的竞争力?&&& &&& 曹远征:金融最重要就是市场金融,这个角度观察事业银行的市场金融,我们知道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一个市场。大国金融和金融大国,一个国家很大,金融业很强大,他不具有影响国际,不具有影响整个世界,金融大国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一定要成为油世界影响力的金融体系,这才是中国的为世界做的巨大贡献。&&& 我想说这个条件要具备三点,第一你会看到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不仅仅是结算工具变成一个金融市场的工具。伦敦英国政府人民币进入英国政府储备,影响也是最重要一个金融市场,这个国家有人民币储备,人民币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个规则或者是影响国际。&&& 第二中国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看全球经济现在从发达国家角度来看,如果从GDP角度去讲两者几乎相差无几。大约都占45%左右。拉丁美洲落后,金融落后,带来能力落后,带来金融危机。亚洲落后也是跟此差不多。金融发展的问题,不仅仅说是你要做一个有影响力大国,你要做一个大国金融本身那一步也需要发展。&&& 第三我们看到中国GDP已经是全第二,你要为世界发挥影响和作用,当年英国、现在美国,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拿美元来说,如果美元是国际货币,要油市场安排,一定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最重要一个比重,比重核心并不是单纯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市场操作才能使货币政策变成全球货币政策。&&& 伦敦市场、美国市场都是在这样一个背景出现,由于它的货币是国际货币,货币政策才能有效的运用下去。即使在亚洲国家,也能看到这个情况。&&& 大家谈韩国,你看我们香港,没有被倒下就是香港,所有外资进来他在市场上冲一个,才能冲到你的宏观政策。如果没有这个市场的缓冲,韩国是这样,泰国是这样。应该成为国家战略,成为大国发展的战略,特别是中国走向全球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全球承担义务的战略。&&& &&& 主持人吴晓求:讲的非常好,我从理论上来讲找到了知音,的确中国制度上非常重要,没有制度上的发展所有的发展都是次要的。接下来章政教授。&&& &&& 章政:感谢吴教授邀请非常荣幸,我是第一次参加吴教授这个论坛,非常高兴。吴教授提这个话题,大国金融后面有一个判断,如果从哲学角度来说好的东西都是一样,都是公认。不好的东西可能是不一样,好的东西是一样。在讲大国金融的时候加入中国特色的元素可能更合适。&&& 第二个判断大国金融,今天讨论路径,这个路径怎么走?主持人谈了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就是中国最大的市场也是影响最深远,现在最知名的市场就是一个小商品市场义乌,他做到了世界。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发展过程当中他的经验是什么?过去我们做过调研,这是两个字,他做了很多很多事,开放很多很多事,探索很多很多事,就是两个字,就是信用。他把信用建起来了,人家就来了。但是中国金融市场我们的感觉好象离信用建立,从投资者、上市公司、包括规则的建立,可能还要花很长很长时间。怎么衡量未来好和不好?要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我觉得这个标准也非常不容易理解,只要我们的银行,一个窗口那层厚厚防弹玻璃没有了,我们的信用好了。只要我们六楼七楼八楼那些人是谁我们知道了,可能资本市场也就好了。大国金融还要从小做起,从小处着眼,一点一点来,不能着急。谢谢。&&& &&& 主持人吴晓求:章政教授说大国金融信用非常重要。下面请瞿强教授,我们是长期合作,你心目中的中国的大国金融你的理想结构是什么样的?&&& &&& 瞿强:十几年前跟吴老师讨论有争论,他强调资本市场,我强调银行,我现在觉得资本市场也很重要。不过你说这个题目太大,未来我们目标体制到底是什么?我们制度的演变,从国家的金融制度还有目标还有它的历史和路径依赖,还有利益博弈还有偶然事件冲击反应,综合性。要谈一个目标模式对我来讲有点奢侈,猜一下大概是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合作。同时在传统模式之外,随着技术的变化,一些对既有融资模式进行解构。大家再反过来看触动会很大。&&& 我谈一点具体的看法,中国现在资本市场还比较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开始讨论资本市场,为什么会这样?我相信去年讨论资本市场的时候可是信心不怎么样。去年基本上大家一论资本市场变化了,吴老师本身也说资本市场有很重的雾霾。半年多时间市场突然转好,我想谈一个重点问题这个风从哪里来的,吹多长时间。我们蓝天是不是APEC蓝。既很蓝,我们又不知道他能不能维持下去,这样的事情的讨论解释,涉及到将来资本市场的走向。为什么忽然出现变好了?市场本身有一个自身周期波动。上半年开始经济下滑,影子银行受到打击,可能大家想到改革预期,到底怎么改善谁也不知道。再加上盘活存量,降息,概念清晰了,原来的增长模式包括四万亿来,这么多高杠杆都是硬约束,将来出问题怎么办。就会有人从顶层设计,杠杆可以增发,盘活存量。把杠杆从银行部门逐渐转到市场部门。&&& 这样一来我有两个问题,这样市场推动的力量有多大持续性?长期来看金融风险说到底是资源错误配置。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这么多高杠杆、高债务,你是在9%、10%形成的债务,风险可能出来了,那就让股市来解决。&&& &&& 主持人吴晓求:我们在十多年前和瞿强教授合作的时候,他说银行很重要,我也说银行很重要,我说银行不应该很重要,现在可能很重要,但是不应该很重要。可能未来金融市场要好了,银行还很重要,可见思想发生某种变化了。我们有一个研究团队,基本观点有差异,但不会影响我们合作。&&& 第二个话题资本市场论坛要讨论资本市场,我们听听看总书记一般都说大国外交,之前有一个大国金融。还有一个资本市场,因为大国金融核心个人理解还是资本市场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中国的金融没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一定不是大国金融。美国的金融说是大国金融是有国际金融中心。日本在上世纪80、90年代有大国金融的轨迹,但是漂走了,漂到中国来,大国金融中心慢慢到中国了。&&& 我们研究中能够用多长时间,能不能建成我们心目中接近美国,可能超越伦敦那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能不能实现,路径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请李稻葵教授你的视野比较开阔,给我们讲讲。&&& &&& 李稻葵:咱们打个比方其实金融业没什么神秘,金融就是要有一部分人来产生产品,一部分人买这个产品,另一部分人反复交易这个产品,这个地方就成了一个交易资金、交易对未来前景的看法一个大的市场,也有人进来获得收益,有人进来融资。&&& 打个比方篮球或者足球,你问中国能不能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相当于问中国可不可以搞出一个NBA,中国可以不可以搞出足球的超级联盟。超级联盟里边我们请来了不仅是中国最牛的篮球运动员,还请来了美国大鲨鱼,美国乔丹都在这个地方表演。我们这个地方搞转播,全世界看我们节目,本质是一样的。如果按这个来看,中国有什么有利条件?就是愿意买门票,看篮球多,愿意看篮球也多,这是我们优势。缺的是两个,一个裁判不行,经常假吹,好运动员来之后,乔丹走步,你玩不动我们本土运动员,这个不行。第一要有好的规则,好的规则归根到底还是法制。过去20年国际金融研究领域里面可以得诺贝尔奖的一项研究一句话总结就是金融的发展技术法制,把不同法制拿过来看,发现普通法的国家对金融保护最好。我们现在来看差得很远,尽管现在资本市场来了一股春风,出现蓝天,不知道是APEC蓝还是长蓝,如果法制建设搞不好,这个蓝天很难在我们头上,还会跑的。怎么办?并不是中国的法制体制没戏,我借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要落实,要学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知识产权长期以来是我们短版,现在开始改进。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三个知识产权专业的法院,为什么不能在证券方面设上海、深圳设两个专业的高级法院。所有跟证券相关诉讼让这两个法院来干。联邦法院在纽约分支行业是专门干,特长是抓证券违规,非常牛,曾经出过很多故事,有一家伙抓了证券的商,搞证券不服,跟着他,把他调戏了,故事很多很多。不管怎么讲,需要一个非常牛的法院,我觉得中国有经验,我们海事法院是独立,跟各个地方政府没关系,国际上的海事纠纷跑到上海来,规则要搞好,裁判要搞好,才能把金融搞好。&&& 第二开放,我们要搞一个中国的NBA要搞好,不能只是中国运动员在那打,全球不管是白人、黑人打的好要请过来。中国市场上不仅要把京东、阿里请过来,而且现在很多在国际上很牛的一些运动员苹果、宝马、大众这些股票为什么不能请过来呢,证券请过来。石油为什么不请过来,我为什么说把他们请过来,这些公司利润是中国创造,苹果公司两头在中国,生产在中国,消费在中国,去年底消费量超过美国,世界第一大市场。他的利润里头我看30%是中国创造,他的市值里面30%是中国创造,把他们请过来相当于在中国的球场上把当年乔丹请过来,多牛,投资者、关注者多了,投资搞好,金融市场一定是大国金融。一个是规则,一个是开放,规则是搞好裁判,开放是把国际运动员请过来,有球星,这个联盟一定好看,这个金融一定是大国金融。&&& &&& 主持人吴晓求:李稻葵看是高手,有大陆法和英美法,中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据说市场很难发展,跟整个司法体系有关系。也有人说可以调整,他强调了李稻葵教授建立中国成立证券法院,成立国际金融中心就开始有希望了,否则人家不相信,这个很重要。&&& 曹教授讲讲你的重要思想,赶紧讲出来。&&& &&& 曹凤岐:中国能不能成立金融中心?这个题目本身可能有一点含糊,实际上世界金融中心一般不是指国家。像伦敦、纽约、东京、香港还有旧中国的上海,成为金融中心他要具备很多条件。一个条件以经济为支撑,经济必须发展。第二他是资金的集散地,资金进出是一个集散地。第三他是有一个自由化的市场。比如说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或者人民币成为世界的结算货币和国际货币。第四有现代一些通讯等等一些问题,这样他才能够从东京和纽约把他联系起来,他能够做的很好。这点来说中国经济实力应该说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是中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够。因为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可兑换。另外中国哪个城市包括证交所、上交所还有深交所能够成为一个世界资金的集散地呢?还不够。我还是说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确实是金融大国,不是大国金融,我们有很好的银行的机构的基础,还有其他的机构基础。要做的一点就是要使这些金融机构真正市场化,要使他们的业务综合化,他们不仅仅是搞存贷,也要搞资本市场,这样把资本市场跟银行联系起来。&&& 第二要确定发展资本市场,真正的直接融资,包括资本的国际国内的流动搞起来。所以这样子才可以,银行要综合化,资本市场真正的市场化。现在我们还是核准制,还得批,这样你怎么来发展,没办法发展,这是基本条件。&&& &&& 主持人吴晓求:曹老师你觉得到二零二几年,中国的市场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比如说跟东京差不多,你觉得到二零二几年实现?&&& &&& 曹凤岐:我认为还是有希望。我们寄希望于上海自贸区,因为上海自贸区大家去看他的一些规定,包括贸易,包括金融,实际上是完全按国际化的方式来做。旧中国上海就是一个亚太金融中心,我们难道不可以利用上海它的优势和现在我们给的政策把他改成一个亚太和国际金融中心吗?所以说有希望,有可能。&&& &&& 主持人吴晓求:你这个还是一个口号,我还是想问你第一个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亚太,是全球,什么是全球?就是纽约市场之后,超越新加坡、上海。&&& 第二你说亚太肯定不是我们目标。&&& &&& 曹凤岐:我说亚太乃至。&&& &&& 主持人吴晓求:他还乃至。&&& &&& 曹凤岐:亚太都不是,你还全球呢,我跟你说我现在只能喊口号。因为什么呢?我说一下章教授这个,他说不要有中国特色,实际上这不可能的。因为中国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而且资本市场已经在计划经济夹缝中出来的,怎么没有中国特色啊。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来看长远。我现在只能喊口号,不能具体做什么。&&& &&& 主持人吴晓求:两个北大教授干上了,章政教授你回应一下。&&& &&& 章政:北大人在一块经常就掐,老的一班掐小的,我不能跟曹老师掐,我附和曹老师一句话,我曾经在金融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在中央银行工作四年,有什么感觉呢?大国金融首先要像大国金融,不像不行,这个像看什么?看很多方面,首先看人,这人像不像大国金融的人。人很重要,人怎么看呢?就是从里到外看上去都像一个绅士,我们现在很多从金融到非金融表面上看起来是绅士,内心不是绅士。为什么?因为过去一句话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人。我说大国进需要几代人,也需要不了三代,一代可能两代,一代25年,两代50年,这是我的回答。&&& &&& 曹远征:我首先说一个概念,我们理解资本市场是固定收益市场,是在全球市场最大的支柱,这才是大国金融。我们现在讨论资本市场就是炒股票,我想说是作为一个大国金融来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十二五规划里面2020年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人民币相匹配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我们现实困难在什么地方?中国两个金融中心,一个是上海,一个就现实中的香港。把上海和香港比较就知道差距在哪。两个差距,第一是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安排同时在两个市场展开,上海和香港。但是你看五年以后香港量是上到60、70%,人民币是中国的本币,竟然不如人家香港国际化。&&& 第二跟香港做一个比较,金融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包括人才、法律、利率的管制、金融的意志,大家没有同在竞赛。我觉得上海自贸区的发展,通过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融出去。负面清单管理,这两年中间金融准入条例很多,这就是NBA把乔丹都请过来,这是中国特色。&&& 如果按照这个回应一下曹老师说的问题,上海自贸区三年,如果三年金融准入能放开,这就是可能为2020年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础。剩下是人民币国际化,仔细比较伦敦还有纽约有很大差别,伦敦市场是多币种市场,纽约是单币种市场。如果我们人民币国际化了,处理人民币业务就是处理国际业务,那就是国际金融中心。最核心尤其是固定收益市场衍生工具发展还有对冲风险,衍生工具在大家很多看是邪恶工具,那是风险管理工具。只不过你把他投资了,有杠杆出现,那当然他会急剧波动。这个意义来说,其实这个市场的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是人民币的本币国际化带来的国际金融中心。从这个意义来讲,上还有点像美国的纽约。香港优点像英国的伦敦。更寄希望于绅士,绅士需要培养,看的多了也学会了,模仿很重要。我不会做,我看你怎么做我跟你学。中国改革开放35年,我当年管过深圳,什么叫企业管理,日本经济学家小平池(音)我配这他转全国一圈,对中国的企业有什么看法,他说我没有看到企业,那是工厂,不是企业。那都是工厂,而现在企业是什么?是一个法人,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机构,他是要自负盈亏,这叫做企业。咱不会,外资来要办厂,就是这样办。什么治理结构,董事会全出来。绅士也可以加速培养。&&& &&& 主持人吴晓求:曹远征说了很多,我跟他很少交流,理念一样,价值观一样。因为中国和美国的情况是比较接近的。黄达业教授你觉得中国大陆上海到二零二几年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 黄达业: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先讲一个概念,大国金融第一一定要先朝游戏规则制定者这个非常重要。第二要有特色,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资本市场或者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各种制度。&&& 这个在二十几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但是现在已经化为事实,我第二个建议就是大国金融一定要进入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金融。什么金融呢?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大国金融。因为我们是大陆法系,日本、德国、中国一定要走以银行为主的大国金融。因为英美海商法系国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的金融,侵略性为主的金融。我们是以保守性,万里长城建构为主的防御性的金融,这种间接金融,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国应该建构以银行为主的大国金融,这样可以跳过英美两国建构大国金融的陷阱,我们还没有忘记条件。在资本市场建构里面需要漫长时间,必须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间接金融的大国金融。&&& 第一游戏规则制定者,第二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特色,第三建立银行为主的大国金融。要多久?五年就到了,我们要甩开英美游戏规则制定者,凡是资本来定义你是不是大国金融,我们打开以间接进入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怎么进入呢?为什么五年可以达到呢?全世界最有竞争里银行在台湾,台湾银行已经超越美国。台湾利差最低,获利比任何国家要高。越来越多的会变得世界最大的银行,两边相加,台湾为什么可以金融并购,就是让力量变大。大陆银行去台湾设,让台湾银行觉得这么大,而不是这么小。台湾银行来大陆之后,要高服务体系,两岸一合就是世界最大,就是大国金融兴起了。&&& 主持人吴晓求:第一是社会主义特色,第二银行为主这是未来得中国的大国金融。&&& &&& 曹远征:我很赞同,他是指间接融资是债务融资为主的金融。银行就提供债务服务的,这个是以债务融资为主这种结构,这个债务是短期,不能满足长期资本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发展资本市场,固定收益资产。也有混业经营,看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就变得间接融资为主还有贷款。这种融资结构优劣半斤八两。&&& 我的个人概念来说很可能对中国来说是资本市场是战略目的,一定要发展,最终结果很可能还是间接融资占比重相当大的结构。正因为间接融资占比重相当大的结构,我们要努力兼并间接融资的比重。你这个逻辑能成立,对亚太非常有益。&&& &&& 主持人吴晓求:曹远征教授和黄达业教授,间接融资有两种方式,银行债务融资为主,黄达业说的是银行融资,曹远征说的是债券融资为主,不一样。&&& 瞿强你发表一下看法。&&& &&& 瞿强:到底是银行重要还是市场重要,本身是个制度。制度现在以事件给你反映,不断的修补这样形成的。债台高筑,国债很多,你这么多国债,我发纸币给你,你把债给我,政府说我要纸币干什么?你用纸币还本付息债务,那些人为什么要?你让我发行股票股票一高之后那些人拿纸币来买,把债给我,我源源不断把纸币给你,债转股。整个法国金融体系大系统就崩溃了,从以后的法国不敢搞金融体系,他重挫了法国的金融体系。我们很希望搞,我们现在如果想通过这个方式搞,背后风险很大。这个故事解释了以银行体系是受挫之后的自然反应。我们目前这种做法潜在的风险。80年代中期的时候日本是真正的有制度设计,很多报道,国际化,美国人把制度做好了,日本很兴奋,国际金融中心要做多少大楼,全部搞了,结果股市跌下来以后,现在不值得一提。蒋委员长说的好,扰外必先安内,现在一大堆的风险,经济周期风险不承认,说是新常态,还有正能量。转型的痛苦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一直往后拖。现在风险那么多,又不愿意释放,怎么办?大家担心货币政策刺激,一刺激反而出问题,跑到那头去了,达不到目标。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些问题内部风险没有释放,没有到位的时候,可能还是重点,还是在这点上。未来转型当中风险怎么释放,痛苦到底怎么承受,一味往外拖。&&& &&& 主持人吴晓求:六位专家好象意见不同,李稻葵没有明确说,未来中国大国金融中资本市场不仅是股票市场,还有债券市场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未来还有一个目标,你觉得作为建设中国大国金融中非常重要的是哪一个?&&& &&& 李稻葵:我看来已见端倪,未来中国的大金融恐怕主要是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大头是债券市场。为什么这么讲?核心就是缺乏债券市场,我们地方债,我们的投资都缺这个东西。而不是股市,股市再融资短期来讲融资量比起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比起利润投资相比远远不够。&&& &&& 曹凤岐:实际上现在有一个概念错误,什么错误?说银行融资还是市场融资,这本来概念就错误的。银行不能市场融资吗?过去我们说银行是两个弊端,一个是计划,一个是垄断,实际上我们完全因为中国的特色,我同意黄达业教授的观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还得是银行,关键要改革银行,银行长期信贷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怎么定义?一年以上投资都是资本市场,关键在于银行要改革,光搞短期信贷,长期信贷,衍生品,要做资本市场的业务。然后再发展纯粹的资本市场。概念错误,把资本市场和银行对立起来,我们要发展资本市场,美国也没有消灭银行啊。&&& &&& 李稻葵:银行发债,是在债券市场直接投资者跟项目见面,银行中间加了一杠子,那个产生很多的问题了。&&& &&& 曹凤岐:我就说你们的概念错误。&&& &&& 黄达业:大国金融以人为主,以钱为主,更以人才为主。&&& &&& 曹远征:第一个你会发现中国债券市场中间最大的银行,第二银行业理财产品,我们说核心问题你允许混业经营,公立性监管,我现在想转型,你不让转。可能改革是最重要的。&&& &&& 章政:讲到人才,人长大之后不是才不要紧,我们金融也是一样,长大之后不是才不要紧,但是才长大之后不是人就不行。&&& &&& 瞿强:金融中心市场需要资本市场,分散决策、公平博弈,在一个政治非常集中的体制下,资本市场能走多远?我的想法还看不出来。&&& &&& 主持人吴晓求:前面超时,我们也超时,我觉得我们要思考大国金融是什么样的未来,还是要思考。从现实起点,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第三个又不能拘泥于中国的现实,现在是这样的,未来就一定是这样吗?未来的现实一定是不一样,我觉得没必要改革和开放,如果要改革和开放就证明现实是有问题,才要改革。今天的现实一定是不一样,一定是更加强大,我讲完了,谢谢六位专家,谢谢大家。&&& 主持人祝献忠:有请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先生、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先生、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陈东先生、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民先生、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施炜先生、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先生。&&& 上半场非常精彩,我们的各位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都非常有思想。下半场看看是不是更精彩或者也精彩。&&& 我改变一下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下半场我们在座各位都可以是做主持人,都可以向台上几位嘉宾提问。我看上半场都是很有思想的教授,国内乃至国际的知名教授。我们今天在台上就坐六位是非常有作为的实业家或者是市场管理者。&&& 在座六位我不太熟悉,台下很多同学基本熟悉,但还是要请我们各位先自我介绍一下。&&& &&& 王明夫:我是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是中国人大毕业,我是吴晓求老师博士毕业,每年论坛我基本上都会到场,很高兴回到母校,谢谢大家。&&& &&& 李大霄:我是英大证券的李大霄。&&& &&& 陈东:我是陈东,我是人民大学的本科还有人民大学博士,赵锡军老师是我的导师,我在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是管理总裁超过一千亿,谢谢。&&& &&& 陈永民:我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副总,陈永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大家说的新三板。&&& &&& 施炜:我是做管理咨询,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合伙人也算创始人,同时也在我们人大证券研究所做兼职研究员。我本科和硕士是人大毕业的。&&&&&&& 滕泰:各位下午好,我是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是12年成立的管理公司,在这个领域我们是中国资本市场领跑者,管理近50亿的资产。此外我们还有一家研究院,万博新经济研究院,是北京市今年刚批准成立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NGO组织。&&& &&& 主持人祝献忠:台上六位嘉宾介绍了都是我们在实务工作的重量级人物,企业做的好,很有思想。我们前上半场对于银行或者是市场这个问题非常纠结,到底是发展资本市场能够推动新常态之下的经济转型,如何发展资本市场,以开放的方式让资本市场成长发展。还是说在原来的体系里边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格局,且听我们台上几位嘉宾我们也延续大国金融,延续如何发展资本市场,要不要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是以银行为核心还是以证券为核心或者是其他金融业态为核心?我们可以把这个范围和问题更开放一点,特别是我们台下这些嘉宾同学们,台下也有从事我们实际业务的证券以及银行还有我们实业家可以随时发问。先请王明夫先生谈一谈观点。&&& &&& 王明夫:因为这个模块主题是叫成长开放和资本市场,我是吴老师的学生,我准备了PPT。我来跟大家说一下我PPT观点。&&& 成长与开放视角下的资本市场,我怎么看呢?我想说的是理论告诉我们什么,我以前更倾向于是价值投资,后来信奉行为金融,行为金融告诉我们市场情绪和市场心理对市场行为会产生巨大影响,对市场的面貌产生实质性的改变。这是行为金融理论基础,如果看未来几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首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目前流通市值30多万亿,M2是120万,这是非常重要的对比。未来牛市的话,他涨到理论峰值是市值120万。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十几年预测市场非常简单的东西。M1和M2的对比,现在流通市值30多万亿,M2是120万亿,这个对比下加上赚钱效应,越来越多人会M2到流通市值这块,赚钱效应可以预知中国股市未来怎么走。中国股市和牛市新的周期到来,老百姓市场反应通常要一年半的时间。中国牛市和股市疯狂期,半年就到疯狂顶部了。有微信就不同了,一个星期之内牛市好了,跳广场舞大妈不跳广场舞了,都去证券开户了,势不可当。30多万亿,M2,120万亿,加上微信,再加上赚钱效应。13亿人口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变成间接股民,这是很恐怖的。加上互联网金融,再加上杠杆化+金融创新+沪港通深港通+人民币国际化+汇兑管制放松和资本国际流动。什么影响中国未来资本市场走势的时候,加完之后发现这相互是化学反应,我发现他根本不是化学,核物理题。最后结果是金融核爆。&&& 上述因素叠加,想想都很可怕,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怎么改革,将可能燃烧起一场全民炒股的熊熊烈焰,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可以拉动全球资金涌入中国资本市场。这件事情掀起一场股市狂飙,激流汹涌而且无孔不入席卷中国经济和居民生活,对中国经济解构和重构、转型和升级,对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起到凶险异常的作用。再过五年看中国资本市场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肯定是这样的景象。我的恩师讨论究竟银行主导还是资本市场主导?一定会按照我的老师方向走,资本市场变成大国金融里面非常重要的支柱性东西,他是这样的。&&& 这个形势会是未来几年世界经济最重大事件之一,很显然巨大的风险都在里边。&&& 这个背景下所有机遇与挑战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量级,他对我们管理资本的大智慧都提出全新的要求。我两年没跟我的老师沟通,他工作非常忙,我工作非常忙。关于资本市场理论,真的应该提出大国金融的概念了。问题就来了,一种惊涛骇浪的演变,我们资本市场的理论、智慧、能力和风险调控能力是否足以应对这个挑战。这对中国是一个双刃剑,我只能说作为炎黄子孙为我祈福,这是非常大的机遇,但是风险巨大。&&& 这样一个牛市周期将会把中国资本市场推上一个全面成长与开放的新阶段,它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影响将是历史性。一个影响表现在哪?他表现在资本市场的牛市来临之后他对民间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潜力在四万亿以上。第二个问题就是上半场六个教授讨论的话题,未来几年金融江湖一战而大局变。资本市场将扮演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战场。直接融资体系崛起,间接融资体系彻底告别他黄金时代。所以在座各位学弟学妹找工作不要去银行,去证券公司。这是为什么券商、保险我看好,我不看好中国的银行,中国银行他的黄金和巅峰已经告别,已经过去了。第三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水平,在世界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攀升,中国经济金融加速融入全球化体系。在这个路上的路线我跟我的恩师一脉相承,我没有跟恩师请教,是从我草根工作领域感受到中国金融发生的剧烈变化,谢谢大家。&&& &&& 主持人祝献忠:弟子就是弟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的很好。不管从哪个角度,从PPT文字表述还是从语言的语气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行业细分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