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净资产审计报告,采购审计模式及规则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套取资金的表现形式及审计方法
  近几年来,中央纪委、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在专项治理“小金库”和“账外账”方面力度很大,这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规范财务收支,从源头上惩治腐败有较强的威慑力。规范工作人员津补贴、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公开“三公经费”的举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解决“四风”问题等一系列廉政措施,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掩盖和解决一些不能在账目中反映的支出,个别单位仍然会铤而走险,采取各种手法套取资金,用于支付不能见阳光的开支。相比以前,在做法上会更加隐蔽,使审计人员很难发现蛛丝马迹。因此,在支出中,要重点从支出项目和性质中分析和挖掘,看是否有套取资金的行为。
  一、专项资金支出方面
  专项资金支出也称项目支出,是单位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以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支出。各单位业务性质不一样,所反映的项目支出也大不相同,单位要从中套取资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大工程量套取。正常情况下,所做工程事先都会编制预算,达到法定额度的工程还要按程序进行招投标后实施。工程结束后,会编制工程决算书和经过审计后出具报告作为付款依据。如果预算和决算数据相差较大,且增加的工程量理由不很充分,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虚增或加大工程量套取了,可能会在一些隐蔽工程上做文章,因为隐蔽工程在完工后已掩埋无法看见全貌,很容易伪造数据,这需要人员对所检查的项目业务熟悉,情况了解,会计算工程量,能看懂预决算表反映的数据状况。
  2、以拨代支转移支出套取。专项资金的检查从中央到地方都很严格,有些单位看着一笔笔专项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上,而单位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或者一些不能见阳光的开支无法支付,就会想办法转移资金,把款拨付到个体私营企业或基层村所,或者采取迂回战术,打乱资金拨付的来龙去脉,然后套取或直接把支出票据拿到所拨款单位报销。在审计时,首先要看所拨付的单位资金是否带帽,因为有些专项款在下达时就会说明是什么项目的;其次要看所拨付的单位是否符合拨款要求,有没有超标准或重复拨付;再次就是要跟踪到所拨付单位,看是否进行了项目建设,实施的量有多大;最后看所拨付单位有没有专款专用,是否报销了不是该项目开支的票据等。
  3、虚列救灾救济资金套取。近年来,国家对民生资金投入的数额在逐渐加大,特别对农村和农民的支农资金和救灾救济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高,财政一卡通的发放,对于杜绝弄虚作假,规范支出起了很好的作用。可是有些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还是会监守自盗,将应该发放给农民的一卡通资金截留,或者虚报冒领,或者改变姓名领取。对于这项资金的,我们应该先核对申请情况和批复,其次核对实有人数和发放金额,再次对一卡通的发放到位情况进行核对检查,看是否有改变用途、改变姓名或通过其它方式套取资金的情况和问题发生。
  二、人员经费支出方面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个人部分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各级政府规范津补贴,清理吃空饷人员力度较大。对于吃空饷,只有彻底清查、严肃处理,才能维护法纪、凝聚人心。
  1、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工资情况、医保统计等入手,核对编制、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表、干部职工工资表等相关资料,公示编制内人员工资的发放情况,通过查看人事管理流程,及时采集、随时更新工作人员信息和工资信息,发现是否存在“吃空饷”问题。
  2、正式职工或离退休职工的正常经费发放应该比较真实,如果有停薪留职人员,就应该多做了解看是否有套取工资的现象,而对于临时工和见习生,虽然《劳动法》有规定要签订合同,但实际做起来很多单位都不规范,或者故意不做好,然后从这部分人员中套取资金,在时,就要看实际岗位和每月的支出情况,看是否偏听则暗变化频繁,或者每月人员不均衡,时多时少。
  3、清查“吃空饷”要做到“五个”对照。一是与人员编制对照。将领取工资人员清册与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清册进行对照,看是否名不符实、张冠李戴;二是与岗位责任制对照。检查单位的岗位责任制,看领取工资人员是否纳入单位人员分工,做到了个个有岗、人人有责,平常有工作任务、年度有量化目标;三是与工作安排对照。检查单位的日常工作安排,看领取工资人员是否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安排了具体工作任务,安排的工作任务是否有阶段性考核记录;四是与考勤记录对照。检查日常考勤记录,看领取工资人员是否正常上班,是否天天考勤,是否有事请假;五是与群众言论对照。在广泛公示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不经意间谈话等形式,调查走访单位职工、周边群众,查群众言论、听群众呼声。
  三、公用经费支出方面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及其他费用。前几年,很多单位会人为增加小车支出和业务招待费支出以套取资金,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和要求各单位“三公经费”公开后,有可能套取资金的支出费用有:
  1、会议费。因会议费包含的内容较多,很容易被钻空子、出纰漏,特别是比较大型的会议和开会时间较长的,利用会议费列支不是会议的支出或者虚增会议费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时一要看开会的地点、时间和人数;二要看会议定额标准;三要看针对某次会议所开支的所有支出是否符合逻辑,开支性质是否相同。
  2、培训费。外出参加培训的,回来按对方开具的培训费报销,没有过多的疑问,对单位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因性质与召开会议相似,会出现的问题与会议费支出也类似,审计方法可参照会议费。
  3、劳务费。劳务费是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包括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稿费、翻译费、评审费等。支付劳务费一般要凭税务部门开具的劳务费发票,因这种发票的开具随意性大,对其真实性较难把握。时一定要看附件注明的用途、范围,特别是项目评审费,因涉及的人员范围广,数量上难于控制,其附件一般要求注明发放单位、人员、金额及评审的相关项目,看是否有扩大发放对象的现象。
  4、维修费。按维修性质大小的不同,可以将维修费用划分成日常维修费支出和大型修缮支出两种,前者指日常小型的修补支出,后者指允许资本化的各类设备、建筑物、公共基础设施等大型修缮支出。一项资产或设备是否要进行维修,维修的范围有多大,一般情况下,大型修缮要先做预算再实施,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要按政府采购规定程序执行,而小型修理则随时进行。因此,有的单位为了报销不合规的开支,就会虚增维修费用来套取资金,时,一定要通过附件查看具体维修时间、项目和工程量大小,金额较大的付款是采取现金方式还是转账方式。
  总之,要从正常会计账目中发现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的行为,需要审计人员熟悉会计业务知识,掌握各种资金支出的性质和来龙去脉,擦亮眼睛,认真分析,只要留心留意,注意搜集有关单位的信息,在实施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国家级期刊论文写作指导及发表
公开刊号、公开发行、国家出版总局可查
联系人:徐老师、林老师电话:020-在线交流:
中国审计网中文网址:审计网.中国 中文域名:中国审计网.com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与电子公告BBS经营许可证:B2-号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xx市审计局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xx市审计局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
上传于||文档简介
&&政​府​投​资​审​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文】第8章1采购与付款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8章1采购与付款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0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查看: 6215|回复: 22
固定资产关键控制点和审计方案要点丨视野内审群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填写您的高会学习计划
获赠高会评审课程
国际名校港中大&会计领军上国会
联手打造一流CFO硕士
如果觉得此文很好,请顶贴;如果觉得很烂,请更卖力地顶贴,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有多烂!!!!
来源:QQ群视野内审精英荟(行业内最具人气,已满2000人,2群,群微信公众号财经大杂烩caijingdazahui)
发布地点:公众号 和 视野论坛,仅供个人工作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欢迎拍砖和提建议!
本群汇聚内审内控风控会计等行业精英,不定期组织公益讲座,我们也会及时发布通知和结果到论坛,请广大同行关注!
供稿:飞扬 舟舟来源:某咨询公司、群友讨论
一、固定资产预算管理1、 固定资产预算制度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审计程序:⑴审阅部门职责情况,了解各类固定资产的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等;⑵询问被评价单位财务部门,被评价的单位固定资产分类情况、规模;⑶取得被评价单位公司章程、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审阅并了解其中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相关的审核职责、审批权限的设置情况。对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核职责、审批权限进行比较,检查是否与公司章程、总经理工作细则等中规定相一致,有无有悖于公司章程之处。⑷取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审阅其中关于固定资产预算相关内容,检查:A、审阅并了解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⑸询问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或计划管理部门,了解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结合程序⑶的询问结果,初步判断企业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固定资产预算制度的执行有无偏差。
2、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核、审批与下达评价标准:企业应当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审计程序:取得被评价单位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其审批文件(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会议纪要等),检查:A.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投资计划是否按照制度规定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审核审批;B.审批人员(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成员)有无在相关决议、会议纪要等文件上签名。
3、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评价标准: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审计程序:⑴询问计划部门、或规划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改扩建、调整产业结构、更新生产工艺等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划,或有已在实施中的上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了解有无对上述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判断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无进行可行性研究。⑵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其内容有无对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固定资产投资类型的范围、标准等作出规定,一般性了解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审核程序、审批权限,判断可行性研究编制、审核、审批岗位有无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审批是否为集体审批。⑶在被评价单位当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按照制度规定的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标准,抽取一笔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与该项目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论证项目可行性的其他类似功能的文件,检查:A、报告的编制、审核、审批有无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B、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的权限相一致;C、审批是否遵循集体审批的原则。
4、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价标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审计程序:⑴询问计划部门、规划部门、实物归口管理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重大、或多元化投资(被评价单位非主营、非熟悉的投资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聘请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有则执行程序⑵。⑵取得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中介机构的相关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可研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结论是否明确。
二、固定资产的取得1、 固定资产请购的审核审批评价标准: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对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相关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固定资产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设置固定资产预算审核部门或岗位,并明确规定固定资产预算审核的审核职责;B、了解预算外、超预算固定资产购建建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⑵询问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了解固定资产请购的办理程序,了解有无设置部门或岗位对固定资产购建(外购或自建)进行预算审核,了解预算外、超预算固定资产购建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⑶取得一笔固定资产购建的请购单或类似功能的请购文件,检查:A、请购发起部门有无对固定资产请购的业务方面的必要性或依据等作出说明;B、有无请购部门直接负责人、公司主管等对业务必要性的审核意见、签名等;C、有无预算审核部门或岗位的预算审核意见;D、有权审批人(或机构)有无签署审批意见,有无越权、越级审批的情况;E、请购的审核程序是否遵循“先业务必要性后预算可能性”的审核顺序;F、请购单据有无设置预算外、超预算审批的栏目;G、如抽取的请购单据为预算外、超预算采购,检查审批人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符。
2、 固定资产采购评价标准: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进行。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检查并了解:A、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购建有无规定相应的归口采购部门;B、有无规定不同类别、性质、不同金额等级的固定资产的采购方式,重大固定资产有无规定招标采购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和选择供应商。⑵在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科目明细中,分别抽取一笔符合询价采购、招标采购方式的固定资产采购业务,向归口的采购部门索取证明相应的询价文件、招标文件等,验证固定资产的采购是否按照制度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⑶根据程序⑵中抽取的固定资产购建业务,向固定资产采购部门索取该笔业务的请购单、采购合同及合同审批单,以及一整套询价(或招标)的过程文件,审阅全套文件,按照采购业务循环中相关程序分析固定资产采购过程,重点关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有无存在不相容职务,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分析有无存在采购环节的漏洞。
三、固定资产的验收与移交1、 建立验收制度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规定由使用部门、技术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共同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验收;B、有无各部门的验收职责;C、了解各类固定资产的验收程序;D、有无在制度中规范验收单据、验收报告、资产移交单据的样式等;E、了解相关单据的传递、报告方向。⑵询问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了解各类固定资产如何进行验收,包括参与部门、各部门验收职责、验收单据或报告等的情况,初步验证固定资产验收制度是否在执行中,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偏差等。
2、 外购固定资产的验收及移交评价标准: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编制验收报告。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了解外购固定资产的验收参与部门、验收职责、验收程序、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的开具、验收移交程序等,关注有无验收职能不明确或无法起到实质性验收效果的无关部门存在。⑵涉及动产购入的,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对于大型、复杂设备在制造过程中有无规定监造的相关措施;B、需安装、试运行的设备等有无到场验收、试运行验收、终验收等验收程序。⑶向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取得相应的固定资产验收单或验收报告,审阅验收单据内容,检查:A、验收人员所属部门是否齐全、是否与制度规定的验收参与部门一致;B、验收人员是否均签署了验收意见、签名是否齐全;C、验收单据有无按照制度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报告。⑷向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取得相应的资产移交单据,检查资产移交单中有无资产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交接和确认资产的签名。
3、 自建固定资产的验收及移交评价标准: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了解:A、自建固定资产的验收参与部门、验收职责、验收程序、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的开具、验收移交程序等,关注有无验收职能不明确或无法起到实质性验收效果的无关部门存在;B、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有无设置相关质量检验部门定期检查报告,大型、复杂设施、设备有无聘请监理等。⑵询问自建固定资产的验收牵头部门,访谈了解如何对自建固定资产进行过程验收和结果验收,如何办理资产移交,验证现行固定资产验收制度是否在执行,与实际情况有无偏差存在。⑶向验收牵头部门分别取得自建固定资产的一笔过程验收报告、结果验收报告,检查:A、参与验收部门是否齐全,是否与制度规定的验收部门一致:B、参与验收部门有无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后的签名是否齐全。⑷向财务部门取得该固定资产的资产移交单据,检查:A、资产移交单中有无资产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交接和确认资产的签名。
4、 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验收评价标准:企业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审计程序:⑴询问财务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产权交易、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方式存在。⑵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其内容有无产权交易、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等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等作出规定。⑶询问上述资产转入的牵头部门,了解进行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由资产转出方、资产转入方聘请委托,重点关注有无对方单位(资产转出方)聘请资产评估机构的情况存在。⑷向该资产转入的牵头部门取得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验证资产转入前的资产评估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向财务部门索取中介机构的的委托合同、或支付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评估费用的记账凭证,验证是否由被评价单位聘请资产评估机构。
5、 验收不合格情况的处理评价标准: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了解资产验收不合格情况下的报告途径、处理方式等。⑵向固定资产验收部门询问,了解验收不合格情况下应填制何种单据、如何报告,通知何部门处理,初步验证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有关验收不合格情况的处理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制度执行有无偏差。⑶若有验收不合格的情况,需取得固定资产验收不合格的单据、报告等,检查:A、参与验收的人员有无在不合格单据前签署不合格意见;B、验收不合格单据的传递途径、报告对象是否与制度规定相符。
6、 权属证明的办理及保管评价标准: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是否对如下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权证责任部门的职责、权证的取得、登记、使用、作废、盘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⑵询问财务部门,了解固定资产(不动产)产权取得、登记、保管的责任部门。⑶取得权证登记台账,检查台账登记要素:权证名称、编号等是否齐全;取得权证的出借归还记录,检查出借归还记录的要素:权证名称、编号、借出人、借出日期、归还人、归还日期等是否齐全,判断权证的台账控制、出借归还控制措施是否有效。⑷在权属证明台账中随机抽取⑴~⑵笔台账记录,向权证保管部门索取相应的权证进行测试,判断权属证明的保管情况是否完善,台账登记信息是否真实。复印权属证明。
四、资产登记造册1、 建立固定资产目录、台账评价标准:企业取得每项固定资产后均需要进行详细登记,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以便固定资产的统计、检查和后续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列明固定资产编号、名称、种类、所在地点、使用部门、责任人、数量、账面价值、使用年限、损耗等内容,有利于企业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全貌。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明确设置固定资产价值管理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B、有无对固定资产价值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总经理办公室、生产技术部门或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管理台账(或设备台账等)作出规定;C、了解固定资产验收移交后,对固定资产编号及登记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台账的办理程序;D、有无对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台账、实物台账的表单样式作出规范。⑵询问固定资产价值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了解:A、有无设置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资产台账;B、固定资产经验收后,何部门人员持何种单据向财务部门申请固定资产编号并办理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如何办理价值台账、实物台账的登记手续。⑶向财务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取得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管理台账,检查:A、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要素:固定资产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数量、保管使用责任人或部门、存放地点、资产活跃状态等;B、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台账要素:固定资产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数量、保管使用责任人或部门、存放地点、固定资产状态(在役、闲置、报废、停用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折旧率等;C、检查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资产管理台账中,有无相关要素未进行登记的情况。⑷替代性程序:财务部门使用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取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反映固定资产整体情况的画面截屏,或导出固定资产数据,按照程序⑶中的B、C进行检查。
2、 建立固定资产标识牌评价标准: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卡片应在资产编号上与固定资产目录保持对应关系,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便于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有无对识别固定的控制措施,如对固定资产建立标识牌、标签等作出规定;B、固定资产标识牌、标签等由何部门核发;C、有无在对固定资产标识牌、标签等的样式作出规定;D、固定资产标识牌记录的要素至少包括:固定资产名称、编号、规格型号、保管责任部门或责任人。⑵观察被评价单位主要固定资产,如办公设备、机器设备、库存固定资产等,检查:A、有无张贴、悬挂用于识别资产的标识牌、标签等;B、标识牌、标签等的记录要素是否齐备,是否能够对固定资产起到有效的识别作用。
3、 非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单独建立登记薄评价标准:企业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审计程序:⑴询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了解如何对上述非本单位固定资产如何管理,有无建立备查登记薄。如有,则执行程序⑵。⑵向建立资产备查账簿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取得备查账簿,检查其登记要素:资产名称、资产编号、型号规格、资产所属单位、数量、租入日期、归还日期、保管使用责任部门或人员、保管使用位置、相应的合同名称及合同号等要素是否齐全。⑶随机抽取一项固定资产,实地观察该资产:A、资产是否存在;B、资产状况是否良好;C、保管使用是否良好;D、有无闲置、停用等情况存在。
4、 资产内部调拨或移动评价标准:固定资产移动应当得到授权。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调拨的价值应当由企业财会部门审核批准。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固定资产在被评价单位内部部门之间进行调换、调拨、保管使用地点、保管使用责任人进行变更时,是否经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B、有无对涉及资产位置、保管责任变更等应相应变更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台账(或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相关信息作出规定;C、有无对固定资产调拨单据的样式作出规范。⑵向资产实物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询问,了解最近有无固定资产保管责任人工作调动、资产位置变更等情况,索取相应的资产调拨单据,检查:A、资产调拨单据有无经资产调出、调入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审核意见、审核后的签名;B、对照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价值管理台账等,检查固定资产位置、保管责任人等有无作出相应的变更。
5、 定期核对实物台账和价值台账评价标准:固定资产目录和固定资产卡片应定期或不定期复核,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有无对定期核对固定资产价值台账、资产实物台账作出规定;B、有无对核对的频率、责任部门、核对后的记录等有无规定;C、其他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的控制措施。⑵分别单独询问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了解何部门、何频率、如何核对、如何记录,相互验证是否执行了核对的控制措施。若有,执行程序⑶。⑶从财务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取得任一笔核对记录,检查内容是否齐全、差异处理是否恰当。
五、固定资产投保1、 制定投保范围和投保政策评价标准: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政策。投保范围和政策应足以应对固定资产因各种原因发生损失的风险。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有无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类型、原值标准作出规定;B、有无对相应类别的固定资产应投的险种等作出规定。⑵询问财务部门,有无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制定投保清单,以明确投保对象、投保范围及所投险种等,如有则执行程序⑶。⑶取得投保对象清单,检查:A、要素:固定资产名称、数量、价值、投保险种等是否齐全。一般性检查其投保险种有无覆盖该固定资产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无投保险种与可能发生的风险存在明显不对称、过度投保的情况存在;B、与固定资产价值台账相核对,重点检查核对已报废、核销的固定资产是否仍存在投保清单中,本年度新增的固定资产有无加入投保清单中,判断投保清单有无根据固定资产增减情况进行更新。
2、 投保的审核审批评价标准:投保金额与投保项目力求适当,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项目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办理投保手续,规范投保行为,应对固定资产损失风险。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对投保对象的投保金额的计算方法作出规范,如账面原值、账面原值加成数、重置价值及以其他方式确定投保价值确定投保金额;B、有无对投保申请、审核程序、审批权限作出规定,关注有无存在单个部门自行发起并办理投保的情况;投保申请的审核、审批、办理有无存在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C、有无要求将说明投保原由、投保金额等的附件作为投保申请的审核依据。⑵询问财务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了解如何被评价单位内部如何对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审批,初步判断固定资产投保管理制度有无在执行,与实际情况有无偏差。⑶向财务部门取得固定资产投保申请单及其附件、投保合同及其审批单,检查:A、投保申请单及其附件中关于投保对象范围、投保必要性、投保金额有无作出说明;B、投保申请是否有发起部门以外的部门或人员审核、审批。⑷取得一笔固定资产的投保合同及固定资产价值信息(反映原值、折旧等的):A、分析判断险种、投保期间是否能够恰当地覆盖投保对象可能发生的风险;B、投保金额是否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计算;C、通过网络查询投保对象的重置价值,对比投保金额,一般性检查分析有无重置价值与投保金额呈现明显不合理差异的情况存在。
3、 重大固定资产投保评价标准: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应当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公司。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其内容有无对重大固定资产投保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保险公司作出规定。⑵取得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保险公司的任一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验证被评价单位是否采用招标方式确定重大固定资产保险人。4、 索赔评价标准:已投保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及时调查原因及受损金额,向保险公司办理相关的索赔手续。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对保险合同、保单等的归档保管部门作出规定;B、有无对资产出险后,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法律部门等部门的报告途径和方式、保持现场、防损失扩大化、取证、索赔等方面职责作出规定;C、有无对资产出险后,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并撰写报告的责任部门作出规定。⑵询问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有无制定重大固定资产出险后的应急预案。⑶向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索取应急预案,观察并验证重大固定资产出险应急预案是否存在。
六、固定资产的运行与维护1、 建立维修保养制度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明确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定期维检修的部门职责;B、由何部门、何频率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保养、检测、维修;C、了解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等情况时,由何部门、填制何种单据、交由何部门检修、检修后由何部门验收并开具验收单据等;⑵询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了解:A、固定资产以何频率进行定期检修;B、固定资产发生故障时,何部门填制何单据保修,何部门修理后何部门进行验收并填制验收单据;C、有无外委修理的情况,如有,报修后有无其他部门对资产损坏状况进行核实;修好后,由何部门进行验收。2、 建立资产运行档案评价标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有无对资产使用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建立设备运行台账、设备检修台账作出规定;B、有无对设备运行台账、检修台账的样式、记录内容等作出规范。⑵随同资产使用部门进入生产现场,观察设备运行台账、值班日期、交接班记录等,有无对资产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验证资产运行台账能否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复印备运行台账、值班日期、交接班记录等。采用MIS系统或EPR系统资产管理模块对资产设备进行监控的,取得相应的截屏画面,检查设备运行人员有无对设备状况进行登记。
3、 制定维修计划评价标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了解固定资产维修计划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维修计划是否经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B、有无对各类固定资产的维修周期作出规定。⑵取得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年度维修计划及其审批文件,检查维修计划有无经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并按照制度规定的权限审批。
4、 资产检修的验收评价标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审核施工单位资质和资信,并建立管理档案;修理项目应分类,明确需要招投标项目。修理完成,由施工单位出具交工验收报告,经资产使用和实物管理部门核对工程质量并审批。重大项目应专项审计。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固定资产大修理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安排修理。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修后验收的部门有无包括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等;B、有无对验收单据、验收报告等的样式作出规范。⑵从年度固定资产维修计划中抽取一笔已完工的检修项目,取得其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检查:A、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上有无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验收后的验收意见及签名;验收单据或验收报告有无按照规定权限报审批。
5、 关键设备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的运作效率与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岗位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检查:A、对关键设备、特种作业设备的进行岗前培训、定期考核作出规定;B、有无对关键设备、特种作业设备的操作岗位作出岗位许可制度。⑵向人力资源部门取得被评价单位关键设备、特种作业设备作业岗位的清单,抽取其中任一人员:A 索取相应的岗位说明书、检查岗位说明书中,有无对该岗位的任职资格、上岗资质等作出规定;B、取得该岗位的岗前培训资料,以及该人员的岗前培训、定期培训记录及考核记录,验证岗前培训、定期培训等控制活动是否真实存在;C、取得关键设备、特种作业设备岗位及人员清单,随机抽取任一人员,向人力资源部门索取其上岗证、岗位资格证的复印件,检查上岗证、资格证期限是否有效。【注:关键设备、特种作业设备,如:需要一定操作知识方可胜任的设备,如:机床、冲压设备等;特种作业设备包括易发生生产事故、人员伤亡等的设备,如厂内车辆、叉车、吊车等】。
七、资产盘点清查1、 建立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评价标准: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全面清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有无对固定资产清查的责任部门、频率、盘点清查方法、程序、记录、盘点报告及差异处理等作出规定。⑵询问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询问了解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的有关细节,验证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的规定与实际情况有无偏差。
2、 资产盘点清查的牵头部门评价标准: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清查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盘点清查牵头部门是否为财务部门;B、配合部门有无包括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C、了解盘点参与部门的职责。⑵取得固定资产盘点清查报告,检查:A、盘点报告中对盘点过程所作的描述,盘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是否包括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等。
3、 编制清查方案或盘点计划评价标准:在清查作业实施之前编制清查方案,经过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关的清查作业。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有无对盘点清查前,由牵头部门编制盘点清查方案或盘点计划作出规定。⑵取得固定资产盘点清查方案或盘点计划,检查:A、其内容是否对盘点的参与部门及分工、盘点时间、盘点方法及程序等作出规定。B、参与盘点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是否包括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C、有无对盘点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配合事项等作出安排。
4、 盘点清查程序评价标准:资产清查应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盘点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应当进行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企业应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了解资产盘点清查的一般程序,检查其内容是否对下列控制程序作出规定:A、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前,是否对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台账、实物管理台账进行核对;B、有无对不动产权证进行盘点、核对;C、盘点表范本所记录的要素是否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资产编号、财务账数量、实物账数量、实盘数量、资产保管使用位置、保管使用责任人、资产状态;D、被评价单位存在租赁、代保管资产等情况的,有无规定应对此类资产进行盘点;E、有无其他对帐外物的控制程序。⑵向财务部门取得最近的固定资产盘点表,检查:A、盘点表记录要素是否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资产编号、财务账数量、实物账数量、实盘数量、资产保管使用位置、保管使用责任人、资产状态等;B、盘点表要素是否填写齐全,有无预先将财务账存数、实物账存数、实盘数量等预先印制好的情况存在;C、盘点表有无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的签名。⑶被评价单位存在租赁、代保管资产等情况的,取得相应的资产盘点表,验证有无实际对本单位负有保管责任的非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盘点。⑷根据抽取的固定资产,实地寻找该固定资产,检查:A、该固定资产是否存在、保管使用状况是否良好;B、固定资产的标识牌、标签内容是否与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管理台账内容一致;C、固定资产实物上的铭牌内容、产品型号等是否与固定资产标识牌、标签,以及固定资产价值台账、实物台账记录内容相一致,判断是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5、 盘点清查报告的编制及审核评价标准: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需要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需就清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可靠性。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是否明确财务部门编制盘点报告的职责;B、是否明确了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审核盘点报告的职责。⑵向财务部门取得固定资产盘点报告,检查:A、盘点报告的编制部门、审核部门是否为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B、编制部门、审核部门有无在盘点报告中签名。
6、 盘点差异、资产质量不佳的原因分析、报告及处理评价标准: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备案。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应当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对于未使用、不需用或使用不当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实施。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有无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对盘点差异进行原因分析的职责;B、有无对被评价单位就批准调整盘点差异的部门或人员作出授权。⑵取得盘点差异分析处置报告,检查:A、盘点差异分析处置报告中有无对盘点差异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处理意见的有关内容;B、盘点差异分析处置报告中有无经制度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的签名。⑶抽取盘点差异分析处置报告中一笔重要或重大的盘点差异的记录,对财务部门的资产价值管理台账、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的实物管理台账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根据盘点差异分析处置报告审批结果对台账记录进行了调整。
7、 封存固定资产的定期检查评价标准:对封存的固定资产,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审计程序:⑴询问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封存的固定资产,了解其有无指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如有则执行程序⑵。⑵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其内容,有无明确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保管部门对封存固定资产定期检查的职责。⑶向实物管理部门、保管部门取得定期检查的检查表,验证被评价单位对封存固定资产进行了定期检查并记录了检查情况。
八、关于资产抵押质押1、 建立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管理制度评价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管理,明晰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流程,规定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确保资产抵押、质押经过授权审批及适当程序。同时,应做好相应记录,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其内容有无对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办理手续、审批权限、记录、相关权证复印件的保管等作出规定。⑵询问财务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情况;如有,了解如何办理资产抵押、质押的内部审批流程,是否须报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审批;由何部门具体办理抵押、质押的登记以及资产或权证的移交;有无对资产价值台账、实物台账作出调整和备注等。
2、 资产抵押、质押的执行评价标准:企业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企业将固定资产用作抵押的,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手续。审计程序:⑴根据资产价值台账、实物台账对资产抵押、质押情况的记录,抽取一笔资产抵押、质押业务,索取相应的业务申请单据(签报),以及作出抵、质押决策的会议纪要、决议等,检查资产抵押、质押的业务申请(签报)是否按照制度规定的权限进行了审批。⑵检查资产价值台账、实物台账、权证登记台账有无根据审批结果进行了调整或记录,记录了抵押、质押的对方单位、合同、日期、事由等。⑶向财务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索取相应抵押、质押业务的合同、资产权证复印件等,检查抵押、质押资产有无签订合同,权证复印件有无妥善存档,检查合同内容是否抵、质押当事人双方的情况、抵押资产名称、类型、担保范围等。
3、 委托中介机构对抵押、质押资产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加强对接收的抵押资产的管理,编制专门的资产目录,合理评估抵押资产的价值。财务部门办理资产抵押时,如需要委托专业中介机构鉴定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会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现场勘验抵押品,对抵押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对于抵押资产,应编制专门的抵押资产目录。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有无对固定资产抵押、质押业务的办理前,进行内部评估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出规定,有无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作出规定。⑵取得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评估报告、中介机构的委托合同、资质证明文件等,通过网络查询,一般性检查判断中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产评估资质,一般性判断资产评估报告的可靠性。
九、固定资产的处置1、 建立固定资产处置制度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制度,区分固定资产不同的处置方式,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确定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保证固定资产处置的科学性,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企业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初步检查了解是否对适用于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的各类处置方式(使用期满正常报废、使用期未满非正常报废、产权转出、出租出借等)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作出规定。⑵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A、有无对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审批后,实施处置的部门作出规定;B、处置实施部门是否为除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如采购部门或销售部门等;C、有无规定资产处置全过程由审计部门或财务部门等进行监督。
2、 正常报废评价标准: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审计程序:⑴取得一笔固定资产正常报废的申请文件(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据或签报等),以及被评价单位作出决策的会议纪要、决议等,检查:A、报废申请有无说明报废原因、预计清理费用、可回收残值、拟采取的处置方式、预计处置价格等;B、有无技术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价值评估后的审核意见记录,或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C、报废申请的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⑵取得处置上述资产处置的结果性文件,如处置合同、发票、处置报告等,检查:A、资产处置部门是否由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办理;B、对照审批文件,对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核对处置的收益、交易对方等是否与审批文件相一致。【备注】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
3、 非正常报废的审批审计程序:⑴取得一笔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的申请文件(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据或签报等),检查:A、报废申请有无说明报废原因、预计清理费用、可回收残值、拟采取的处置方式、处置价格等;B、有无技术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价值评估后的审核意见记录,或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C、报废申请的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⑵取得处置上述资产处置的结果性文件,如处置合同、发票、处置报告等,检查:A、资产处置部门是否由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办理;B、对照审批文件,对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核对处置的收益、交易对方等是否与审批文件相一致。【备注】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
4、 固定资产出租、出借评价标准:对出租的固定资产由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出租或出借的申请,写明申请的理由和原因,并由相关授权人员和部门就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应签订出租或出借合同,包括合同双方的具体情况,出租的原因和期限等内容。企业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办理,并签订合同协议,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审计程序:⑴取得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的申请审批文件,以及会议纪要、决议等,检查申请审批文件的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一致。⑵取得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的合同,检查:A、合同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与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致;B、合同内容有无对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的期限、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作出约定。⑶取得处置上述资产处置的结果性文件,如处置合同、发票、处置报告等,检查:A、资产处置部门是否由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办理;B、对照审批文件,对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核对处置的收益、交易对方等是否与审批文件相一致。【备注】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
5、 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申请审批评价标准: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及非货币交换的固定资产,应由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置申请,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审计程序:⑴取得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申请文件、签报等,检查有无对资产产权转出的原由、交易对方、交割方式、交易金额等的分析、说明。⑵取得被评价单位作出决策的会议纪要、决议等,检查:A、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B、重大资产产权转出的相关签报、会议纪要、决议等有无集体审批、联签的记录。⑶涉及重大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询问财务部门,了解是否须经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了解中介机构由何部门经办聘请,重点关注有无资产处置发起部门、实物管理部门聘请资产评估机构的情况。⑷取得重大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评估报告,一般性检查了解评估机构有无相应的评估资质。⑸取得处置上述资产处置的结果性文件,如处置合同、发票、处置报告等,检查:A、资产处置部门是否由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办理;B、对照审批文件,对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核对处置的收益、交易对方等是否与审批文件相一致。【备注】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
十、会计控制1、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评价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准确计量。审计程序:⑴取得被评价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⑵取得一笔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凭证,检查:A、凭证附件是否包括固定资产购建时的合同、发票、报关单等;B、有关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税费有无完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C、会计分录是否正确;D、会计凭证有无经制证人以外的会计人员审核。
2、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评价标准: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率等折旧政策。折旧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审计程序: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对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作出规定;B、有无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设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等。⑵取得被评价单位近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检查财务报告附注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有无变化。⑶取得财务部门固定资产价值台账,或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目录明细,一般性检查:A、依据固定资产名称简单判断固定资产分类是否正确、统一;B、相应的折旧率、折旧年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符。
3、 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评价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准确计量。审计程序:⑴取得一笔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凭证,检查:A、附件是否包括报废的审批文件;B、会计分录是否正确;C、会计凭证有无经制证人以外的会计人员复核。
4、 资产处置收益的会计处理评价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准确计量,处置收益入账。审计程序:⑴取得一笔确认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的会计凭证,检查:A、附件是否包括资产处置的审批文件、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B、核对处置收入金额,是否与处置审批文件中的预计处置收入存在明显的、较大的偏差;C、核对处置的审批文件、处置合同、处置报告、收益入账单据等的日期,判断处置收益是否及时入账。
5、 盘点差异的会计处理审计程序:⑴取得一笔处理固定资产盘点差异的会计凭证,检查:A、附件是否包含处理固定资产盘点差异的审批文件;B、是否包含差异对象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等的清单。
18: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93.19 KB, 下载次数: 535
<p id="rate_86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投行视野 微博推广&威望 + 8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72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分享&威望 + 1
" class="mtn mbn">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对于内审新人这么好的资料,真是太好了!
回帖奖励 +1
本帖最后由 小职员2010 于
22:16 编辑
好吧,因为 我的那个 也是这种写法。。。。
资料来自群友提供,刚问了群友,是咨询公司送给ta的。&
资料很全。
回帖奖励 +1
太全面了,很值得仔细阅读,谢谢了
很细很实在,个人认为盘点和年度的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或者说回顾,是最有效果的兜底程序,对某些大额敏感且会发生移动的设备甚至可以考虑GPS和rfid技术进行跟踪
回帖奖励 +1
有点过于细了,新手熟悉业务比较实用
非常祥细,万分感谢!
回帖奖励 +1
谢谢您的分享。
谢谢您的分享。
学习了,太强大
回帖奖励 +1
强大,留着慢慢看。
已下载,顶实用的分享帖子
很有帮助,谢谢分享
楼主整理的资料不错,对照后我得赶紧完善一下保险流程。另外正如8楼建议增加”盘点和年度的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或者说回顾,是最有效果的兜底程序“,增加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营运能力、更新率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利于下一年度预算规划。
做个标记,慢慢看
三重一大,这个接触过
站长推荐 /1
一起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视野思享会》举办了近60期,事实证明是符合大家需求的。本项目开始招募年费会员,一起策划活动主题,一起全程互动解惑,更可观看更多往届视频。详情见内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