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银行效率的指标体系用每股税后利润润行吗

银行经营实力的综合评价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银行经营实力的综合评价
上传于||文档简介
&&银​行​评​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为什么银行监管的趋势是从关注资本金制度到关注风险管理的转变
为什么银行监管的趋势是从关注资本金制度到关注风险管理的转变
09-12-23 & 发布
进行银行监管效率评价首先要明确银行监管效率的含义,本文认为银行监管效率是指对既定银行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本文将围绕银行监管目标来设计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模型,然后检验一个时间序列内我国银行监管效率的变化趋势是否处于改进的状态。如果在某期间内银行监管效率水平处于改进的趋势,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该时期银行监管是有效率的;如果效率水平出现下降趋势,则可以通过指标分析是哪方面的监管目标实现程度不理想导致效率下降。这样本文就突破了以往研究难以深入实证分析的研究瓶颈,为银行监管效率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指标分层法构建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模型,具体将评价模型分为准则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为准则层,由银行监管的四个监管原则构成,依次为稳定性、发展性、效率性以及公平性原则。这四个监管原则是对国内外有关银行监管目标的文献和各国银行监管目标制度进行抽象归纳得出的[9],涵盖了当前银行监管的主要方面,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交叉且互为补充,能够全面地反映银行监管效率的总体状况。第二层为位于准则层下的指标层,由代表性较强且可以量化的基础指标组成。本文实证分析总的原则就是根据准则层及各基础指标对银行监管效率的相对影响程度进行赋权,得到某期间各年度银行监管效率的整体水平值,进而形成该期间银行监管效率的变化趋势。首先,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准则层中四个监管原则赋权。由于目前国内理论界关于银行监管目标对银行监管效率影响程度的研究甚少,而且未能形成统一意见,因此,通过专家打分法进行赋权是现有条件约束下比较合理的选择。第二,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各项基础指标进行赋权。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原始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损失,而且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基础指标对银行监管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到各基础指标的权重值。但是由于受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数据难以获取的影响,个别基础指标数据难以完全实现考察期间的实证分析,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应的技术调整,总体上实现了实证研究目的。模型构建与指标预处理 本文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吸取了国内现有文献关于银行监管效率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构建了我国银行监管效率指标评价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表1 我国银行监管效率指标评价体系准则层 考察层面 指标层 稳定性原则 资本充足状况 资本充足率 权益资产比例 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比例 流动性 中长期贷款比例 资产流动性比例 效率性原则 市场占有率 贷款增长率 运营经济效率 成本收入比例 盈利能力 资本收益率(ROE) 资产收益率(ROA) 市场秩序
四大国有银行资产占当年存款货币银行资产总额的比例 四大国有银行税后利润占当年存款货币银行利润总额的比例 发展性原则 银行业对国民经济的经济贡献度 存款货币银行经济贡献率 贷款占企业外部融资的份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于国内贷款的比例 公平性原则 信贷服务扭曲度 城乡信贷服务扭曲度 所有制信贷服务扭曲度
由于本文在相关性分析中使用的是标准化数据,需要对各项数据的标准化值作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因此需要明确各指标值的最佳取值标准。本评价模型中大多指标存在一个最佳取值标准,而部分指标的最佳值倾向于某一数值区间,如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由于国际通行惯例中没有对此类指标明确最佳的取值区间,本文根据国内权威机构《银行家》杂志评选的竞争力第一的商业银行的相关指标作为参照标准。因此,本文选取招商银行该指标年的均值作为本指标体系中的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的参照标准,根据计算,中长期贷款比例的参照值为0.256。4.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为满足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的研究需要,所选取的样本是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共18家银行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代表,采用年银行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本文涉及的有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内部分文献资料。 三、银行监管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对银行监管效率准则层赋权时,我们邀请了在银行监管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监管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专家,通过征询意见—分析汇总结果—反馈—修正的分析程序,在多轮打分后打分结果的统计方差趋于合理,得出了较合理的结果:在本文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指标的权重总分值为100%,其中,稳定性原则占40%,发展性原则占30%,效率性原则占20%,公平性原则占10%。本实证分析步骤如下:1. 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了避免由于变量的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通常会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方差为1。2.计算标准化数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标准化数据相关矩阵出发,计算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参数估计中选择主成份方法,并使用方差最大化旋转标准化数据矩阵,得到旋转后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取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特征向量作为公因子,并根据其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分别对稳定性目标实现程度、效率性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发展性指标实现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计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表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及指标权重   公因子   准则层 指标层 1 2 权重 稳定性原则 权益资产比例 0.696 0.259 0.334 不良贷款比例 -0.655 -0.418 -0.314 资产流动性比例 0.839 0.056 0.403 中长期贷款比例 0.103 0.960 0.049 资本充足率 0.828 0.522 0.398 效率性原则 贷款增长率 0.096 0.975 0.062
成本收入比例 -0.961 0.205 -0.616
ROE 0.939 -0.235 0.602
ROA 0.766 -0.141 0.491
四大国有银行资产占当年存款货币银行资产总额的比率 0.982 0.176 0.629
四大国有银行税后利润占当年存款货币银行利润总额的比率 -0.515 0.806 -0.330
发展性原则 存款货币银行经济贡献率 0.904 -0.066 0.503
贷款占企业外部融资的份额 0.979 -0.069 0.5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于国内贷款的比例 0.020 0.937 0.011
受客观数据可得性限制,本文掌握的公平性监管原则数据无法完成本时间序列分析,难以应用前文的因子分析法来进行赋权。为实现本文实证分析的目的,本文针对现有数据选用标准差赋权法进行客观赋权。运用标准差客观赋权后,得到城乡信贷服务扭曲度和所有制信贷服务扭曲度两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5和0.695。3.计算结果。根据计算出来的权重,我们可以计算出年我国银行监管效率水平,把它绘制成图,见图1。从图1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年我国银行监管效率的变化趋势,即年,我国银行监管效率呈显著提升的趋势,但是在2003年出现了向下的拐点,并逐步下降,在2005年后呈略微上升的趋势。图1银行业监管效率改进总体趋势 四、实证结果的政策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图1所示的结果呢?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银行监管效率的趋势变化都是由银行业监管效率评价体系中的各基础指标的实现程度所决定的,而指标变化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次的政策背景及制度原因。年间,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整体水平提升较大,而以2003年为转折点转为下降的趋势。通过指标数据分析发现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稳定性和效率性准则层。第一,贷款分类标准的变化导致稳定性原则指标下降。自2004年开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取消以前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与五类分类法相比,四级分类方法对不良贷款的界定过于宽泛、不够精准,审慎性不强,高估了信贷资产状况,从而造成了从2003年后因信贷资产真实性暴露而导致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比率迅速上升。另外,贷款分类标准的变化造成了资本充足率下降。在不良贷款四级分类管理下,资本主要体现为账面资本,呆账计提标准较为宽松,这造成了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出台后,因计提标准严格所导致的年间资本充足率指标大幅下降。第二,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政策导致资本充足率、权益资产比例等反应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下降。首先,年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中未扣除资本扣减项而使资本净额虚增,计算结果高估。2004年该办法出台后,新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规定必须扣除资本扣减项从而使得资本充足率下降。其次,由于该办法一方面调高了商业银行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取消了对部分机构和资产的优惠风险权重,并在计算信用风险资本要求时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标准,使风险加权资产增加,部分银行还要对市场风险计提资本,加大了计算公式的分母;另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建立在贷款损失准备足额提取的基础之上,贷款专项准备金不能计入附属资本,若不考虑通过发行可转债、长期次级债等再融资方案,计算公式分子将减小,因此该办法实施后,在短期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第三,2003年后针对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经济形势,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抑制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的趋势。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及监管当局的信贷政策的引导和约束,我国银行业贷款增长率呈现出与经济和货币信贷政策的松紧变化的一致性。此外,2004年后,以股市、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总量上升趋势显著,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减弱也是导致发展性准则层下降的原因之一。由于银监会着力实施以风险为本的持续、审慎监管,始终把促进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使得2005年后各项监管目标实现程度起稳并得到提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后净营业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