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管理的艺术李嘉诚交意网李嘉诚也投资是真的吗?

精彩文章推荐李嘉诚的全球投资(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华人首富李嘉诚已成功投资西移,面对全球大机遇,那么华人的广大个人投资者是否也应钱进全球?  香港李嘉诚先生无疑是华人财富界的第一人。这位华人首富的财富数量虽不能比肩全球首富,但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一个族群华人的首富,其财富运作的最新路线图,对广大内地个人投资者仍有灯塔般的指引作用。  近期恰逢李氏掌控的在港上市公司和黄(代码00013.HK)公布中期业绩,众多媒体从中描绘和解读了华人首富的投资新布局。香港文汇报以“围城现象”,对李嘉诚先生的最新投资布局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中华区好似一个商业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到目前为止,李氏约半数的公司资产已钱进欧洲,3年累计海外并购额高达千亿港元之巨。  在香港发迹成长壮大,并一举成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为何近期把投资重心向西移动,钱进欧洲呢?有香港投资界人士分析称,商人永远看重投资的回报率,香港盈利增长受制于过度竞争、人工和租金成本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而欧洲经济低迷,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李嘉诚当然将投资重心西移。  那么西移成功与否?财务数据最为雄辩。此次和黄盈120多亿港元,较上年上升23%,其中欧洲为上市公司贡献了35%,高出香港和内地的利润总和7%。  李嘉诚投资西移至今仍在进行之中,近期正在为他掌控的香港连锁超市百佳寻找买家。有分析称,和黄的心理售价不低于300亿港元,筹得的资金除归还贷款外,很可能再次投入欧洲基建和公用事业。  李氏中意欧洲公用事业资产由来已久,动作频频。2010年,李氏斥资700亿港元从法国电力公司手中买下英国电网业务。不到一年,再次出手,花290亿港元收购英国水务公司。仅过了10个月,又花77亿港元收购英国配气网络。短短2年内,李氏掌控的上市公司一举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目前李氏旗下的公司为英国30%的人口提供电力,为英国25%的人口提供配气,为英国7%的人口提供食水。今年6月,李氏旗下的公司耗资97亿港元收购荷兰最大的废物转化能源公司35%的股权,把投资版图从英伦三岛进军到欧洲大陆。  李嘉诚先生面对西移投资结出的丰硕成果,明确表示海外投资渐趋成熟,还有媒体以“李嘉诚放眼全球机遇”为题给予大幅报道。  李嘉诚先生无愧于华人首富,最具财富头脑和投资智慧,他近年来把投资重心移向全球,无疑是潮流之举。目前,全球投资界眼看着美国道指,标普500等指数新高不断,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赢钱效应,因此明确告诉投资人扩大对成熟市场的投资,减少新兴市场的投入。可是,李氏早已钱进欧洲,布局风险相对少的公用事业,其盈利已超越新兴市场。  同时,李氏的投资路线图也显示出新兴市场靠制造业发家的大富翁,怎么让来之不易的财富保值增值,即放眼全球机遇,买入和持有稳健市场、稳健收入的相关资产,以坐享稳健收益。  和黄股价年内的表现,也大大跑赢大盘,给投资者带来了稳健收益。截至8月5日,追踪恒生指数的盈富基金(02800.HK),今年小亏0.21%,和黄今年股价上涨13.9%,虽比不上A股创业板同期67.3%涨幅,但相比追踪A股沪深两市蓝筹股的嘉实300基金同期亏损7.3%,还是跑赢了A股中的绝大多数蓝筹股。这再次说明首富李嘉诚的成功投资。  虽然欧债危机继续困扰欧洲经济,但欧洲股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仅以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债重灾区作观察(截至8月5日),富达西班牙葡萄牙基金上涨11.7%,富达意大利基金上涨12%,而富达在欧洲的三大成熟市场的相关基金亦有不同程度上涨。  华人首富李嘉诚已成功投资西移,面对全球大机遇,那么华人的广大个人投资者是否也应钱进全球?  2万美元全球基金模拟组合A(8月10日)  买入日期基金名称最新报价现值涨跌  07/12/28贝莱德世界矿业44.%  07/12/28JF亚一组合13.%  07/12/27霸菱东欧93.%  08/6/27施罗德商品116.%  合计:13385 -33%  2万美元全球基金模拟组合B(8月10日)  买入日期基金名称最新报价现值涨跌  10/10/08富达东协32.%  11/05/03汇丰拉美15.%  07/12/28景顺亚洲栋梁13.%  10/11/12摩根全球资源10.%  合计:17759 -11%  (编辑:顾蓓蓓)  作者:李光一来源《理财周刊》)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这个时代,真的不属于李嘉诚了吗?(中)
前面说到,李马二人在互联网时代致富方式的最大不同是,马云属光脚上阵,赤条条的杀进去,最严重的后果无非是赤条条地回来,继续当教师或举报他人偷井盖,损失不到哪儿去。所以才有“无产阶级最有革命性,革命最有彻底”的一说。
李嘉诚不一样,他当亚洲首富十五六年了,家大业大,如果让他像马云那样把全部身家投进去搞互联网,显然不符合他一贯的保守风格。不但投资理念上不一致,而且现实中也不具操作性。为什么不具有操作性呢?因为李嘉诚旗下的传统产业资产过于庞大,必须经过必要的盘整,才能把血液输入到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中。也就是说,李嘉诚有着庞大的传统资产包袱,他必须把脚上的铁镣铐换成运动鞋,才可能跑过光脚的马云。这个盘整的过程,就是习主席说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可以说,对这个政策执行最率先、最坚决、最彻底的,就是李嘉诚了。也可能行动得早了一些,被兜头来了一棒子,这是后话。但也说明了盘整之难、风险之大。
为了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李嘉诚是怎样进行传统资产的盘整呢?
和王健林一样,李嘉诚同样逐步实体资产的所有权,不再持有商业、住宅等不动产资产。但接下来两个人就开始背道而驰了,李嘉诚是带着变现的钱一头扎进新经济,王健林是撬动社会资金构建更多的实体商业平台,然后和商家分成。
对于李嘉诚的撤资投资,既往研究和媒体报道,多归结为政治因素。笔者认为,李嘉诚新投资布局的根本尺度只有一个:新经济体的需要。也就是说,他完全是按照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价值尺度进行投资。
他总共走了三步:
第一步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商业地产的风险隔离
2015年李嘉诚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合并换股,然后新成立两家公司:长和与长地。长和持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和飞机租赁业务。长地持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请注意:是全球所有的地产项目,而不仅限于中国)。这两家集团均由李泽钜运营。
这场据称为“香港回归以来最大的世纪重组”,按其信息披露是“基于风险隔离目的的系统性预防措施”。也就是说,隔离的是地产项目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个:
其一是重组之后,李氏家族在新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仅有30.15%。而重组之前,李嘉诚持有长江实业43.42%股权,控制了和记黄埔52.49%的股权。按新财富的分析,这意味着,李嘉诚对长和系的控制力至少下滑30%,大大增加了外界恶意收购的可能性。而李嘉诚得到的,仅仅换取了7%的账面财富增值。
其二是长和与长地之间的股权关系,已经不是以前的金字塔结构,而是平行关系,如此来避免两个集团之间的风险传递,但同时也有意识地大幅降低对公司的控制力。
李嘉诚为什么愿意做这样的亏本生意?原因在于,李嘉诚对公司的所有权甚至控制权已不再当做首选目标考虑,甚至有可能逐步放弃长地资产,而是将长和的资产稳健和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考虑。那么,一旦恶意收购长和,李嘉诚将保长和而弃长地。如果有人收购长地,李嘉诚则以弃长地之回笼资金增持长和。当然也不排除第三种可能,就是长地最终消肿退市,但这种概率极小。为此还有一种可能是,通过外部收购使当前资产逐步置换为符合新价值尺度的资产。但无论如何,这种组织架构调整都完成了对地产资产风险的高度隔离,属战略举措。
第二步是大规模地退出地产项目
2013年以来李嘉诚再未内地拿地,并通过出让地产项目回笼资金。李嘉诚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产出让在媒体上已经炒得过热,此处不详述。今日为止,李嘉诚在内地尚拥有2500家屈臣氏和百佳门店,但零售门店是李嘉诚自2010年以来就一直挂牌出售的资产,目前仅出让近25%股份予淡马锡,回笼资金440亿元,其余迟迟难脱手。此外还有占地几千亩的物业。但仅就中国的大陆而言,地产项目回笼资金已约1000亿元左右。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资金投到了哪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新经济体系的战略投资。
李嘉诚腾挪出来的资金,通过两类投资平台投向两个领域:
其一是保值投资
所谓筑底投资,就是互联网时代仍可价值增长的资产,这些资产类别和长和系下的资产同属一类,多为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电网、水、物流、管道燃气等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统计表明,李嘉诚在欧洲的投资,零售占14%,电信占36%,基建占44%。基础设施类的投资收益虽然有限,但却具有高度安全性,能够确保资产保值。但在基础设施投资中,仍然格外侧重新经济、尤其是互联网生态的基础设施投资。例如O2和大量的电信设施收购。这一块投资业务主要通过长和平台进行,由李泽钜操盘。而投资目的地之所以选为欧洲,重点在英国,目的仍在于保本筑底原则。主因是远离全球冲突核心,确保资产的稳定性。
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李嘉诚此前在欧洲的资产回报率只有5%左右,是李嘉诚整体布局中投资回报率最低的地区,但却是投资配置比例最高的地区,约占40%。中国大陆的回报率高达15%,但2014年的资产占比却只有10%,而这10%,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也将很可能最终清空。
其二是增值投资
2015年前,维港投资主要面向互联网,此后开始把重心扩大至高新科技企业。和保值投资一样,李嘉诚也选了一个重点投资国家,即以色列。以色列虽然是军事冲突的矛盾集中区,但以色列同样也是现代科技成果密集的国家。也就是说,李嘉诚以以色列为区域圆心展开了互联网为高新科技企业为目标的投资布局。
回过头来说,李嘉诚的腾笼换鸟采用的是大规模撤资的方式(接盘者多为郭广昌等境内机构投资者),这种方式将严重冲击大众对现行经济的信心,和官方兜底缓行的调控思路完全相悖,也是当局不愿意看到的,这可能是他被兜头一棒的原因。当然,老先生后来又想去弥补,马上跑到上海买了几套房子,但能不能补回来,还得继续观望。
纵观李嘉诚这些年翻江倒海一样的资金腾挪,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面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新经济
这一点从投资标的选择看出。具体表现为生态层面重点投资电信、移动服务等基础设施。物种是侧重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关键项目进行投资,例如2016年上半年投资的6个项目中,有四个是数字货币。
二是“抄底入市,长线布局”
“危机入市,长线布局”是外界对李嘉诚投资风格的概括。李嘉诚无疑在长线布局,他说维港投资“并没有明确的回报目标”。但是否危机入市却另当别论,李嘉诚在和郎咸平对话时称,自身在投资上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保守”二字。从其投资标的来看,却无疑是抄底性质。无论是长线还是抄底,反映的都是李嘉诚对趋势的认识能力,尤其是对互联网的认识,投资能力的核心或在于此。
有研报披露:李嘉诚的总投资版图有15000亿元,其中7500亿元砸向欧洲,而英国投资近3000亿元。前面说的O2,不过是英国4大移动通信商中的一个。有意思的是,另外三家中的沃达丰、3UKEF(Everything )也早被李嘉诚收入囊中。
一个稳居亚洲首富15年的人,能如此大刀阔斧地把资产从传统经济体系转移到新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传统巨头中,还能看到几个?柳传志是吗?王健林是吗? 而如此大手笔的资金腾挪,应属明确趋势、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情况下做出的断然决定。李嘉诚的办公台上有句话是: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他的经营理念之一又是:旱时备船、涝时备车。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是把避免灭亡作为大前提、并把握时代潮流进行最大化发展的智者。要知道,李嘉诚很早就不管具体业务,而是把时间花在“定坐标”上了。有一篇报道转述一位李嘉诚身边的人说:“李嘉诚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他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不停给自己提问题,然后想出解决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是什么让极为谨慎的李嘉诚,在长时间思考后把新坐标定到高风险的高新科技上了呢?只能说明他的观念及时升级到时代的节奏上,跟上趟了。
行文至此,似乎能回答出李嘉诚是否被时代抛弃了。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颠覆传统刚刚开始。是的,棋子刚刚摆上棋盘,怎么能说胜负已定?又怎么说这个时代不再属于李嘉诚了?值得思考的是,此时的李嘉诚,既没有买银泰,也没有买加油站,而是把抛售商业地产的资金转投于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行业,难道说李嘉诚的互联网思维还不够?
已有安邦等研究指出,马云对银泰等实体商业平台的投资,根本上是和互联网时代相悖的,是否如此,有待观察。而李嘉诚对区块链等虚拟货币的投资,又是否会像支付宝颠覆银行一样,最终颠覆了支付宝呢?未来存在无限遐想。但无论如何,今天的眼光,都决定着明天的命运——马云也说过这样的话。
那么李嘉诚为什么具备这样的眼光?他是否存在严重甚至致命的错误?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属于李嘉诚了吗?(下)》中将做进一步分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买下大半个英国”的李嘉诚真的会做赔本生意吗?
  6月24日,英国举行历史性公投,最终决定脱离欧盟。这一意外结果瞬间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规模地震,导致全球富人的财富迅速蒸发。而与英国联系密切的中国香港金融市场风声鹤唳,其中,被外界称为“买下大半个英国”的李嘉诚更是躺枪。
  在年初公布的福布斯财富榜单中,尽管被内地首富王健林拉下了华人首富宝座,但李嘉诚仍以313亿美元财富连续18年蝉联香港首富。
  在英国公投结果宣布以来,其旗下上市公司股价接连受挫。4家旗舰上市公司的市值在两个交易日累计蒸发7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12亿元),相当于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园的总市值。而从长远角度看,李嘉诚也将面对英镑贬值带来的资产贬值。
  自本世纪开始,李嘉诚大笔向英联邦国家进行投资,其中英国为主要方向。有统计数据显示,李嘉诚56%的投资在欧洲,其中英国是“主战场”,大约占到37%,有英国媒体甚至因此形容李嘉诚“买下了大半个英国”。如今,英国近三成的天然气市场、近三成的电力分销市场和约5%的供水市场都由李嘉诚旗下公司实际控制。
  除基础设施外,李嘉诚麾下其他公司在英国的投资已经遍布电信、港口、商业零售、地产等领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李氏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3900亿港元,包括3个港口、3家连锁店、1家移动运营商、1家铁路集团、1家区域电网公司、2家区域煤气公司、1家水务公司。
  英国业务为李嘉诚旗下的公司贡献了多少业绩呢?新京报记者梳理长和、长江基建这两家李氏家族上市旗舰公司的年报看到,大笔投资英国基础设施产业为李嘉诚旗下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英国业务已经成为公司财报中的现金牛。
  根据长和2015年年报,在英国以21%营收的贡献了长和34%利润的同时,中国香港以16%的营收仅贡献了6%的利润,显示英国已经取代香港本土成为长和的业绩增长源。
  不过,李嘉诚似乎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被英国“深度套牢”。他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暗示,自己对于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英国脱欧,也不会是世界末日。”
  长和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速动资产(即可以迅速转换成为现金或已属于现金形式的资产)为1314亿港元。英国地区虽然为公司贡献了较大业绩,但以英镑计价的速动资产仅为11%,这意味着即便英镑大幅贬值,对长和资产的影响也将十分有限。
  而英国脱欧带来的美元升值还将进一步令这笔巨额的速动资产因汇率因素而升值不少。上述速动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恰恰是美元,达40%。在美联储加息和英国脱欧等地缘政治风险的推动下,美元资产升值已经是大势所趋。
  甚至,英镑贬值还无形中减轻了李嘉诚旗下公司的债务压力。这要归功于其汇率风险对冲策略。
  也许,对于李嘉诚来说,“脱欧不是世界末日”,但对于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全球富豪“大出血”
  除李嘉诚麾下的公司以外,阿里巴巴、华为、联想、万达也不免受到此次英国脱欧浪潮的冲击,相关企业股票被抛售。根据美国彭博社的统计,24日因旗下公司或控股公司股价大跌,马云、王健林、马化腾等中国企业家的财富总额也减少2亿—5亿美元。
  《金融时报》26日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当天,全球股市市值蒸发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市市值在一天内减少8300亿美元。因为当天股灾,全球最富400人财富共缩水1274亿美元。
  英国民众荷包缩水
  面对投资市场遭遇脱欧公投的打击,英国当地民间投资者也向记者抱怨,这一波的冲击令自己荷包缩水,而且还不知道要缩到什么时候。在伦敦金融城从事二级市场投资的约翰逊说,从24日到27日,公司已经使得所代表的客户在投资市场亏损超过270万英镑,而佣金损失超过10万英镑。约翰逊说,自己并没有跟同行交流心得,因为大家都在疲于奔命,应付市场危机,相信大家目前普遍亏多赚少。
  除了英国金融从业者外,普通民众也一样感到公投结果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威尔士生活的尼克是一名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他告诉记者,自己这些天收到的旅行计划取消订单多过新上门的生意。本土原本计划出国游的顾客,因为看到英镑汇率狂泻,加上英国与欧盟关系不稳,纷纷决定放弃出行计划,这令自己的生意在6月份至少损失8万英镑。尼克说,如果脱欧危机继续,相信自己效力的公司只能采取裁员措施来减少运营成本。而对于他个人来说,如果失去一年4万英镑的收入,自己的房贷车贷还有孩子的学费,都会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评级机构及时补刀
  英国政局一片混乱的时候,国际评级机构已经不耐烦了。由于预期脱欧将损害英国经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惠誉近日均下调英国主权信用评级,并同时将评级展望降为“负面”。此前,标普是主要评级机构中惟一一家保留英国最高评级的机构。这也是标普第一次将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一次性连降两档。
  “公投结果有重大影响,将削弱英国政策框架的可预见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脱欧结果将导致英国经济表现恶化,包括其庞大的金融服务业,而这一行业是英国就业的一大来源”,标普发表声明称。
  惠誉宣布,将英国评级从“AA+”降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并将英国2017年和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均从2%大幅下调至0.9%。
  在英国公投结果24日公布当天,另一大评级机构穆迪就已将英国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多家银行开始将业务迁出英国
  金融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英国《卫报》刊文指出,“脱欧”后,英国金融机构有可能失去允许它们在欧盟各国开展经营的“金融护照”。例如,如果没有“护照”,英国金融机构将无法为德国境内规模庞大的并购案提供咨询服务,也无法出售以欧元计价的金融产品,包括各种金融衍生品。英国当地外资银行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把部分业务迁出英国。
  报道说,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集团、摩根士丹利等美国大银行在英国拥有大量业务。英国“脱欧”后,这些银行很可能在欧洲需要一个新的合法总部。
  在公投结果出炉不久,美国摩根大通就表示,考虑撤离部分职位,将其迁往都柏林、巴黎或法兰克福等城市。摩根大通称,有必要改变该银行在欧盟各国的法人架构,并可能考虑改变某些职位的所在地点,但没有提供具体数据。早先,该行总裁戴蒙也已暗示,在伦敦的16000个职位,可能有4000个会被撤走。
  一家美国大型银行高管表示,他们开始考虑如何重新配比在英国和欧洲其他机构中的雇员。有些工作人员会很快离开,审批需要时间,银行会继续观察脱欧的影响。
  汇丰控股也表示,打算将近千个职位从伦敦转往巴黎,占该集团在伦敦整体人手的1/5,这意味着将大幅裁减英国员工。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莱斯银行等英国同业也可能需要加强在英国以外的业务。德意志银行总裁克莱恩表示,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不会死去,但将被削弱”。(综合)
[责任编辑:李嘉诚都改投资这些了! 时代真的变了!_网易财经
李嘉诚都改投资这些了! 时代真的变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天嘉诚叔重新超过,夺回了亚洲首富的宝座,首富不是白当的,是人中之精,极具商业才华又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观察顶级者的方向变化,你能看到,这个的方方面面都在升级和调整,尤其是如今人口结构的变化、收入水平提高带来消费升级,这些又和科技进步一起,导致了市场需要的产业发生了变化
【杨小亚/综合】以前TVB剧里的商业奇才的台词都是&才多少钱就吃下了那块地&,以后恐怕要改成&才多少钱就买下了那个APP(互联网公司)&。不假!这两年看嘉诚叔一买一卖,不禁要感叹时代真的变了!大叔不爱玩地产了,今年以来,嘉诚叔集中甩卖内地房地产,累计套现超167亿,如今大叔看上了大健康、大数据、电信业,都玩起了&&、&植物汉堡&,想改造人类食物链!
今天嘉诚叔重新超过马云,夺回了亚洲首富的宝座,首富不是白当的,李嘉诚是人中之精,极具商业才华又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观察顶级投资者的方向变化,你能看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都在升级和调整,尤其是如今人口结构的变化、收入水平提高带来消费升级,这些又和科技进步一起,导致了市场需要的产业发生了变化。
想致富的屌丝们能从这些动作中学到点什么?(没有资金至少也要学学人思维方式,如果你觉得没必要,祝你在自己的世界里越走越远!)
航空业不止李嘉诚!巴菲特、王健林、中投都要玩!
昨天李嘉诚抛2.7亿港元豪购中航国际近10%股权,这是他进军飞机租赁领域的又一大动作,8月他已收购60架商用民航飞机,11月收购45架飞机,还认购了日本三菱旗下公司15架飞机60%的股权。
航空业是典型的受益于中国增长的行业。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中国与国际交流需求在不断增加,但飞机却不够用,赚钱的机会来了。不仅是中国,全球的国际交流需求都在增加,无怪今年飞机租赁业这么吸金。
除李嘉诚外,&股神&巴菲特、中投也瞄上了这一领域,今年10月前&首富&也公开宣布,有必要时万达还会成立航空公司。此外,不少商业银行及航空公司都已提前布局飞机的融资租赁业务,工银租赁、国银租赁、兴业租赁、民生租赁等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纷纷成立。航空公司方面,亚航、春秋航空、东航也陆续宣布开展飞机租赁业。
飞机属于重资产,购买一架商用飞机动辄耗资上亿元,再加上后期维护成本,资金占用量非常大,使用金融手段盘活和优化资产,通过金融租赁公司运作,航空公司就可以轻装上阵。另外,一旦航空公司运力过剩,还可以通过租赁公司把飞机往外转移,降低经营压力。
供不应求、回报率高且稳定、流动性强、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都是这些银行、国际财团和大公司布局飞机租赁业的重要原因。据《2013年民航业发展公报》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飞机都是租来的。
&首先,飞机租赁资产有长期、稳定的回报。在欧美国家飞机租赁资产发债,它的评级甚至比政府发的债券还要优良,也就说它的利率很低,但大家都会购买,资本回报虽然不高,但稳定安全。其次,流动性好,飞机资产在市场上不容易贬值,且飞机的价值昂贵,投资飞机资产可以满足大量资金的投资需求。&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航运和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分析称。
除了飞机租赁,中国航空业大发展时期或将来临,中国明年将允许私人飞机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而不必得到军方的批准。商用航线不受影响,但是已有200多家新公司申请了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中国富豪们也渴望获准驾驶私人飞机飞行。中国民航总局也表示,到2035年,中国需要培养约50万名民航飞行员,而现在中国民航飞行员仅有几千名。中国航空业的商业前景或可期。
无怪去年国内猜测嘉诚叔试图将其资产从内地向海外转移时,李嘉诚多次否定,估计是想闷声发大财,心里OS:&你们这帮蠢蛋,活该穷死你!&。
目前来看,内地市场仍然是李叔碗里的肥肉,只是布局上有重要调整,而飞机租赁行业回报稳定,很可能正成为嘉诚叔在中国市场的利润新增长点,增强整个财团业务的多元性和弹性。
什么?!&人造蛋&、3D打印&人造肉&?
大规模投资以航空业为主,小规模投资却从社交网络延伸至食品科技。有些事确实只有大叔才会关注,比如胆固醇啊,牙周炎啊,已经得道的嘉诚叔开始研究为三高患者带来福音的新生物科技。不!还是嘉诚叔企图重构人类食物链?不敢再想下去,什么统治地球之类的!
他是真的闲得蛋疼才会去搞&人造蛋&吗?当然不是,有一些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以前没有发展成商业机会只是因为条件不成熟,特别是科技条件。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剧,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此外消费不断升级,人类已经不只满足于口腹之欲的&好吃&,而希望吃得健康、安全,最好零胆固醇,但这些需求暂时没有人能满足,于是投资的机会来了。嘉诚叔看得很清楚,房地产已成强弩之末,未来世界更需要的行业是大健康,大健康领域的研发、批发零售、物流、医疗、养老以及贯穿所有环节的金融支付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投资机遇。
上个月李嘉诚投资的&植物汉堡&在香港举行了试吃活动,据说是纯植物提取的,吃起来和真肉还有点差距,不过他投资的公司还在继续研究纯肉味嘎嘣脆的口感,这汉堡营养成分和普通汉堡相同,是零胆固醇哦。他投资的&人造蛋&也于6月正式在香港超市发售,据说吃起来有点像豆腐(日本豆腐还是白豆腐啊!口感差很多!这试吃过的记者也是不敬业!),胆固醇较低,价格是鸡蛋的一半。
今年6月,李嘉诚投资美国纽约科技公司ModernMeadow,已为该公司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研发培植细胞、制造皮革等技术。ModernMeadow还借助3D打印技术使用肉牛的干细胞生产&人造肉&,但&人造肉&预计还需10年左右时间才能上市。
补一句,李嘉诚的&人造蛋&尚未在内地上市,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吃货&们的好奇。日前,成都商报记者在淘宝上发现,代购&人造蛋&的店铺生意红火,有卖家半月销售近千件,但当真正拿到实物准备尝鲜时,一些买家却失望了,有网友开玩笑表示,照实物来看,&母鸡不用担心失业了&。
关注屌丝 推出7.5平米&蚊型屋&
香港弹丸之地,拥挤,单身狗也是大把。今年早些时候李嘉诚推出的7.5平米&蚊型屋&在香港被&哄抢&,半天即售罄。&迷你户&越来越小,反映了这类住宅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折射出香港地产市场正从过往的炒作豪宅,转变为更多由自主需求主导市场。
你以前能想想这类户型赚钱并会被疯抢吗!时代真的变了!
新科技、互联网、创业公司
除了想改造人类的食物链,叔叔还想在互联网和未来的科技世界中站稳脚跟。、大数据研究传染病传播、LED节能灯、未成年人理财卡、儿童智能手表都是他碗里的菜,嘉诚叔真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嘉诚叔了。互联网比起其他所有行业更具渗透性,几乎与每个行业都有交集,比如对汽车、地产、游戏、医疗健康都有渗透。
根据创业公司数据库Crunchbase的数据,李嘉诚旗下科技投资机构维港投资(HorizonsVentures)在2014年共投资了15家创业企业,大部分是位于硅谷的科技公司。2014年以2.25亿英镑投得英国4G牌照,专注于TMT领域的维港投资所投资孵化的、Skype、Spotify、siri、Waze、Summly等产品均带有互联网入口特质。
说到新科技,据说有一次,嘉诚叔对一个LED灯泡爱不释手,简直走不动,亲自展示其节能功效,少女脑补一下那个画面也是醉了。
据《第一财经日报》梳理,李嘉诚近年来投了用大数据来研究传染病传播的医疗分析公司Bluedot;可穿戴设备商MisfitWearables;投资了300万美元给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消费品的MarkOne公司。
互联网金融也是今年维港投资的一个亮点,包括投资了帮助省下各种佣金等费用的网站FeeX公司650万美元;和其他9个投资者共同参与了个人征信网站Traity的A轮投资;以及投资了1000万美元给一家针对未成年人的理财卡Osper;还有参与投资了交易平台Bitpay,共同投资额达到3000万美元。
互联网科技方面,维港将290万美元种子基金投给了移动互联网分析公司Quettra,以及参投2000万美元给专门识别图片内嵌广告公司Cortica。李嘉诚和塔塔通信一起参与了SentientTechnologies公司的C轮融资,共投1亿美元。此前维港投资已经跟投了该公司的前三轮融资,SentientTechnologies公司的主要技术就是手机里Siri服务所使用的技术基础。
嘉诚叔的投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从李嘉诚今年的投资轨迹可以看出来,他正在抛售那些相对不赚钱的资产和过气的产业,从和黄财报中可知,零售业务近年来赚钱能力明显不如电讯、能源等新的业务。所谓战略眼光就是&先人一步&,在看到下滑端倪的时候就立即改善资产结构、优化布局,提前离场,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而李嘉诚为什么&内卖外买&?近年来香港的投资环境正在变得恶化、变得越来越仇富,房地产行业也成为社会矛盾最集中的行业,关注科技、大健康、互联网这些新领域,不仅能赚钱,对他日后留个好名声也是有好处的。
对李氏帝国来说,弹丸之地的香港,早已不能满足其扩张之需,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选,李家从经济危机时候起就在配置海外资产,在低点入手,如今美国正在退出,欧洲经济开始复苏,海外资产上涨可期,而李家业务结构也更加多元丰富。
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产业调整还会继续,鼻子最灵的&老狐狸&(这绝对是个褒义词)当然要提前迅速调整自己的布局。
(编辑:yangxinya)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名字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