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真伪查询公布不合格产品错误企业怎么投诉

当前位置:合肥热线 > 资讯中心 >
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食用油检查结果 安徽7家企业有问题
来源:合肥晚报
关键字:&&&
核心提示:5月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食用油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我省7家企业油品存在低风险。全国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抽检食用植物油16271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362批次,不合格样品检出率为2.2%。总体上看,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5月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食用油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我省7家企业油品存在低风险。全国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抽检食用植物油16271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362批次,不合格样品检出率为2.2%。总体上看,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食用油行业害群之马
少数生产经营食用植物油的企业存在掺杂使假、安全指标不合格的问题;一些食用油加工小作坊工艺设备简陋、卫生环境脏乱。有的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不落实;农村集贸市场散装食用油经营户、小型餐饮服务企业违反索证索票和处置餐厨废弃物规定。
食药监部门监督抽检共涉及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溶剂残留量不合格样品203批次。其中河南许昌市双百粮油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万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上百家企业生产的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要村白贵平油坊、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生产的食用油中苯并[&]芘超标。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老李油厂、湖南长沙市新世纪油脂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生产的食用油被检出溶剂残留量不合格。凡检出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溶剂残留量不合格,属于风险较高的项目。
安徽7家企业有问题
除上述抽检出的风险较高食用油外,共有159个批次的食用油被检出酸值(价)、过氧化值、极性组分等不合格,属较低风险食用油。
安徽舒城县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黄山市宏村山茶油有限公司、黄山明园油业有限公司、黄山裕籽贵茶油有限公司、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香小磨麻油厂、六安市金兄弟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名列其中。这些生产企业的食用油主要是在原料储存、产品储运环节出了纰漏,导致油脂氧化、脂肪氧化酸败。消费者在购买油品时,只要仔细辨别是否有哈喇味,避免食用即可。
据了解,风险较低的项目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储藏问题,出现变质等问题。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将重点关注上述企业、定期对其生产经营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立即督促整改。
责任编辑:张平
相关新闻15-05-1415-05-1315-05-1215-05-1115-05-0815-05-0815-05-0815-05-07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图片新闻推荐
中国蓝天救援队的无人机曾应用于云南鲁甸地震。此次尼泊尔地震救援中,蓝天&&&&&&&&&&&&&&&& 交行最红星期五 超市返现啦邮储银行:首发2015熊猫封装币合肥论坛携手安徽置地面向全省征集最美笑脸,百万大奖迪士尼一部《冰雪奇缘》动漫电影,令很多人憧憬不已, 据悉,此次足球赛共有各县区团(工)委在内的24支球队参与,比赛时间为4月18 1月25日,安徽省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昨日上午9时,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三次 2014年,“合肥机遇”前所未有。这一年,合肥发展被赋予新的战略责任:第一 2014也许是时间长河中平凡的一年,但是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不来后窗品一份悠闲自在让你像明星一样有型张记小厨给你家的味道卖萌不是罪记录你的动人时刻伊莱丝蒂,只要你美美味的特色主题茶餐厅新鲜滋味,乐享不停
关于本站 | 广告发布 | 联系方法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加入收藏 |
Copyright ?
hefei.cc All Rights Reserved&会员账号:
您所在的位置:
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不合格食用油产品
11:11:52   来源:中国食用油网   【
  9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通告称,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蜂产品、饮料等4类食品445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43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现通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蜂产品56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8%;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17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0.9%。粮食及粮食制品100批次,饮料172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二、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
  (一)深圳沃尔玛百货零售有限公司佛山桂城分店销售的标称广州市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宝生园蜂产品厂生产的冬蜜(鸭脚木蜂蜜),氯霉素检出值为2.02 μg/kg。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
  (二)山西九德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山西忠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忠民芝麻调和油,过氧化值检出值为15 meq/kg。比标准规定的(不超过12meq/kg)高25%。
  三、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山西、广东等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经营单位所在地山西、广东等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要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查处情况于日前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向社会公布。
(中国食用油网)
? ( 11:11:29)? ( 08:46:10)? ( 08:57:40)? ( 09:52:44)? ( 11:10:49)? ( 16:39:54)? ( 10:36:44)? ( 15:30:16)? ( 15:23:24)? ( 10:30:44)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您所在的位置:
食药监局通报不合格食品名单 多家企业上榜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网消息,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4年第一阶段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信息。抽检结果中: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8.1%;肉及肉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5.6%;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8.1%;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1%。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名单中,“好利来”再上榜。
  本次监督抽检涉及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乳制品、特殊膳食等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抽检食品生产企业数量4996家,抽检样品共计8429批次。201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在以往监督抽检工作基础上,着重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加大了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高风险品种的抽检力度,目的是通过监督抽检及早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问题,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抽检结果显示: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饮料、薯类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冷冻饮品和罐头食品共抽检1567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样品;1379批次粮食及其制品,合格样品1374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6%;774批次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合格样品759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1%;1255批次肉及肉制品,合格样品120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5.6%;185批次蛋及蛋制品,合格样品183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9%;444批次乳制品,合格样品44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1%。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微生物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酿造/配制酱油、酿造/配制食醋、蜂蜜、熟制动物性水产品(可直接食用)、热加工糕点等多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项目超过标准规定值。微生物超标问题显示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操作不当、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条件下问题更易发生。二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时有发生。抽检发现个别肉制品、调味品、蜂产品中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等问题,显示出有的企业生产加工过程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行为。
  药监局强调,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根据总局要求已第一时间报告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总局已责令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依法查处,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责任编辑:王霞
tmp.push( '');
tmp.push( '');
tmp.push( '');
tmp.push('');
tmp=tmp.join('');
var dataItem={};
for(var j=0;j<data.j++ )
dataItem={
voteResult:data[j].VoteResult,
percent:data[j].Percent,
src:'http://show.sxrb.com/front/'+data[j].srcurl,
voteMood:data[j].VoteMood,
visibility:parseFloat(data[j].Percent)?'visible':'hidden'
listvotehtml+=tmp.tmpl(dataItem);
$G('ul_Moods').innerHTML=
//点击评论列表中回复按钮调用的函数
var reply=function(el){
var id=el.getAttribute('data');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Ids.parent+suffix).value=
var replyWrap=document.getElementById('reply_'+id);
var replyBox=document.getElementById('replyBox');
if(replyWrap.childNodes.length 200){
counterEl.innerHTML = len + "&&"+"超出字数"+(len-200);
counterEl.innerHTML=
Event.addEventListener(el,'click',function(){
if (this.innerHTML ==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 {
this.innerHTML="";
//登录,注册事件处理
var loginBtns=[elIds.loginBtn,elIds.loginBtn+suffix];
loginBtns.each(function(id){
var el=$G(id);
if(!el){return};
Event.addEventListener(el,'click',commentLogin);
var registerBtns=[elIds.registerBtn,elIds.registerBtn+suffix];
registerBtns.each(function(id){
var el=$G(id);
if(!el){return};
Event.addEventListener(el,'click',register);
//评论提交按钮事件处理
var submitBtns=[elIds.submitBtn,elIds.submitBtn+suffix];
submitBtns.each(function(id){
var el=$G(id);
if(!el){return};
Event.addEventListener(el,'click',formSubmit);
//用于jsonp的回调函数的集合
reply:reply,//处理评论列表中的回复点击事件(展开评论编辑块)
showVote:showVote,//初始化页面时显示表情投票信息
submitMoodInit:submitMoodInit,//点击表情图标时触发的jsonp中的callback
showresult:showresult//表情投票后刷新结果
,commentLogout:commentLogout//登出
,commSupport:commSupport//响应评论列表中的支持或反对
}(cmtConfig));
///---------end Comment-----------/////
网友评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国家药监局:27批次面膜不合格
据新华网 膜法奇迹之补养面膜竟然含有氟轻松成分,静距离千颜蜜语桃花净颜靓肤面膜则含有倍他米松成分……昨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27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其中产品都是面膜。通告显示,这些产品存在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糖皮质激素不合格等三类问题。
同时,经生产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核查,并经生产企业确认,标示广州名颜化妆品有限公司(委托方广州颜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国天使婴儿蚕丝面膜,广州市纤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纤美玻尿酸原液水润赋嫩蚕丝面膜等相关批次产品为假冒产品。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要求上海、新疆、湖北和广东省(市)食药监局核实后依法督促相关生产企业(代理商)对已上市销售相关产品及时采取召回等措施,并立案调查处理。国家药监局还要求广东、广西、贵州、西藏、河南、湖北、青海、山西、新疆和浙江省(区、市)食药监局责令相关经营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对涉嫌假冒的产品,要深查深究其进货渠道,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同时,相关省级食药监部门应自通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公开对生产销售不合格化妆品相关企业或单位的处理结果。
记者了解到,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面膜市场零售总额达到19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面膜类产品已占到护肤品市场份额的约10%,且所占护肤品市场的份额还在逐年增长。据其预计,到2023年,中国面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今年6月初国家药监局还曾发布过“关于18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其中大部分不合格产品也是面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食药监局:3企业4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温碧泉等上榜|温碧泉|食药监局|兰亭科技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温碧泉防晒产品被检出不合格
  3企业4批次化妆品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不合格,违规添加成重灾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 & & 作者:马建忠
  在去年被连续曝光的防晒化妆品不合格问题,今年又卷土重现。
  国家食药监管理总局官网消息,经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和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广州市巧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奇姬商贸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兰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生产的4批次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而这已经不是孤例。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食药监管理总局已数次发布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问题。
  标称“温碧泉”等4批次产品被曝光
  依照总局曝光的内容,上述4批次问题化妆品涉及的标示生产企业、不合格产品为:广州市巧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温碧泉超感0动防晒两件套(透清莹防晒乳+水凝柔皙晒后修复冰晶、透清莹防晒乳+深睡舒缓面膜);广州市奇姬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奇姬晶莹遮瑕隔离防晒乳;深圳市兰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兰亭防晒露。
  上述涉事品牌中,部分已经连续多次出现在被曝光名单之列。
  而此次被曝光,还是涉及未按批件及标签添加防晒剂问题。例如,标称为“温碧泉超感0动防晒两件套”的两批次产品均检出了批件及标签未标识防晒剂: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而本应添加在“温碧泉透清莹防晒乳+温碧泉水凝柔皙晒后修复冰晶”的“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则未检出。
  涉事的奇姬晶莹遮瑕隔离防晒乳也是未检出产品标签标识防晒剂:4-甲基苄亚基樟脑、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但检出了产品标签未标识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含量5.4%)。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了深圳市兰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检出“苯基苯并咪咗磺酸”做了回应,表示属外源性带入,已做情况说明外,其余两家企业尚未有进一步的说明。
  南都记者昨日无法联系上广州市奇姬商贸有限公司置评,联系主营温碧泉的广州市巧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其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将会把问题转达给公司相关部门。不过截至昨日截稿,记者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不合规添加问题由来已久
  备案成分和真实成分不符,通俗点说就是做了假配方,这是违背化妆品卫生许可法规的。
  这类问题除了去年被集中曝光过,今年下半年以来又有多批次防晒产品被曝光。2014年7月,15批次防晒类化妆品被指不合格,9月又有24批次同类产品被列入不合格名单。
  依照此前一些化妆品企业的说法,部分业内企业为赶潮流,添加成分是导致防晒类化妆品屡屡被曝光的原因之一。
  不过,广东省日化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原因并非这么简单。
  “&合规这个没啥可讨论。”国内一位化妆品审查方面的专家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国内化妆品的技术是否应该调整的问题,他坦言,确实存在调整的需求。相关主管部门也在推进这项工作。但可能主管部门在调整时更加注重化妆品的安全性,而企业则有自己的诉求。
  “企业的诉求必须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来。不能突破批件和标签这一边界。一些企业不了解情况做了添加,还可以理解。但一些企业故意添加,就很恶劣了。”在这位专家看来,化妆品天天使用且直接接触皮肤,提高安全标准,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
  同名问题产品网上仍有售
  截至昨日中午,南都记者从国内一些电商网站上看到,与最新被曝光的4批次问题防晒化妆品同名的商品依旧在售。
  不过,记者昨日同时也了解到,由于上述产品及相关企业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对涉及企业进行核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所有化妆品经营企业对上述产品一律停止销售;相关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实后依法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对已上市销售相关产品及时采取召回等措施,立案调查,依法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对仅标识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责令相关生产企业限期改正后可继续上市销售。
责任编辑:孙剑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