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型号正常运转的标志

基本信息/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
  《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
  作 者:谈向东 著
  丛 书 名: 冷配在线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8
  出版时间:
  版 次:1
  页 数:209
  装 帧:平装
内容简介/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
  《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共4章,内容包括制冷装置、系统的安装;制冷装置、系统调试;制冷装置、系统运行;制冷装置、系统维护。《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从制冷装置、系统原理的角度阐述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的基本要点。
图书目录/制冷装置的安装运行与维护
  第一章 制冷装置的安装
  第一节 制冷机的安装
  一、基础施工
  二、设备的上位、找正和调平
  第二节 换热器与辅助设备的安装
  一、换热器与辅助设备的安装要求
  二、换热器的安装
  三、辅助设备的安装
  第三节 管道、阀门的安装
  一、制冷系统管道的安装
  二、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与色标
  三、阀门的安装
  第四节 其他辅助设备、控制元件等的安装
  第五节 应用研究实例
  二、冷冻厂大气式冷凝器改造纪实(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
  三、油分离器在氟里昂系统中的应用
  四、氨用装置的理论探讨
  五、部分应用实例和安装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二章 制冷装置的调试
  第一节 活塞式制冷机的调试过程
  一、试车前的准备
  二、开启式制冷机的试运转
  三、制冷机组的调试
  第二节 制冷装置、系统的调试过程
  一、制冷系统的排污
  二、制冷系统的试压和检漏
  三、制冷系统抽真空
  四、充注制冷剂
  思考题
  第三章 制冷装置的运行
  第一节 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
  一、一般制冷装置正常运转的标志
  二、一般制冷装置安全工作的条件
  第二节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
  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二、氨制冷压缩机的开机程序
  三、氨制冷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标志
  四、氨制冷压缩机的停机操作
  五、氟里昂制冷压缩机的开、停机及正常运行标志
  六、制冷机组的操作
  第三节 制冷设备的操作
  一、油分离器的操作
  二、冷凝器的操作
  三、高压贮液器的操作
  四、中间冷却器的操作
  五、低压循环贮液桶的操作
  六、氨泵的操作
  七、排液桶的操作
  八、氨液分离器的操作
  九、蒸发器的操作
  第四节 制冷系统的其他操作
  一、制冷系统的放油
  二、制冷压缩机的加油操作
  三、制冷系统的操作
  四、蒸发器的除霜
  五、湿冲程的调整操作
  第五节 制冷机的操作规程实例
  一、立式单级氨制冷机操作规程
  二、立式氨配组双级制冷机操作规程
  思考题
  第四章 制冷装置的维护
  参考文献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24:31
贡献光荣榜您所在的位置: >
>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行的标志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行的标志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行的标志为:(1)压缩机排气压力为1.8~1.47MPa(表压);(2)压缩机排气温度为45~90℃,最高不得超过1.05℃;(3)压缩机的油温为40~55℃
螺杆式制冷正常运行的标志为:
(1)压缩机排气压力为1.8~1.47MPa (表压);
(2)压缩机排气温度为45~90 ℃,最高不得超过1.05 ℃;
(3)压缩机的油温为40~55 ℃左右;
(4)压缩机的油压为0.2~0.3MPa (表压);
(5)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声音应均匀、平稳,无异常声音;
(6)的冷凝温度应比冷却水温度高3~5 ℃;冷极、温度一般应控制在40 ℃左右,冷凝器进水温度应在32 ℃以下;
(7)机组的蒸发温度应比冷媒水的出水温度低3~4 ℃,冷媒水出水温度一般为5~7 ℃左右。
此内容系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回收商网赞成此内容或立场。
以上信息均由中国回收商网()收集报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关注回收商网微信:每日信息推送、免费查看不是事!
关注回收商网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享受前所未有的贵宾级享受,每日定时推送行情报价、资产处置、拍卖招标等海量信息,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哦!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相关标签:
相关资讯推荐
使用微信扫一扫
“码”上有生意
每日信息推送、免费查看不是事!
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资讯排行榜INFORMATION LIST
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行情报价QUOTATION篇一:冷冻安全技术规程 冷冻安全技术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制冷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华湘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动力厂冷冻站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安装、操作、维修和管理。其他有关制冷系统的单位和部门也可以参照本规程的要求,本规程服从于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5 冷库设计规范 GB 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1985年,商业部食品局制定的《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 3.1 氨压缩机房
compressor room 机器间、设备间和冷凝器部分建筑物的统称,也可叫制冷机房或冷冻站 3.2 机器间 engine room 安装制冷压缩机的房间 3.3 设备间
equipment room 安装制冷辅助设备的房间 3.4 氨制冷系统 ammonia refrigeration system 用氨作制冷剂的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 3.5 氨压缩机 ammonia
compressor 也叫氨制冷压缩机,氨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氨气体流过此压缩机时,压力提高,比体积缩小。 3.6 辅助设备
accessories氨制冷系统中除氨压缩机、冷却设备和管道之外的设备总称。
4. 安全装置 4.1 安全防护 4.1.1 氨压缩机应设排气压力过高、吸气压力过低、油压羞不足和电动机负荷超载保护装置,螺杆式压缩机应增设精滤油器前后压差过大等停机保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 4.1.2 氨压缩机水套和冷凝器须设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蒸发式冷凝器须另增设风机故障保护装置。 4.1.3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报警装置。 4.1.4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 4.1.5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 4.1.6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 4.1.7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 4.1.8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 4.1.9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蒸发管道、阀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的。 4.1.10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操作班组的工人,应熟练地掌握氧气呼吸器等的使用和抢救方法。 4.2 仪表和阀门 4.2.1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氨器、分配站、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低压贮氨器、氨泵、集油器、充氨站、热氨管道、油泵、滤油装置以及冻结装置等,均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 4.2.2 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且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5。距观察地面2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1OOmm,距观察地面2~5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160mm,压力表的安装离度距观察地面不应超过3m. 4.2.3 氨压力表每年须经法定的检验部门校正一次,其他仪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4.2.4 氨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须避免冻结及强烈震动。若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铅封损坏等,均须立即更换。 4.2.5 每台氨压缩机、氨泵、水泵,都应单独装设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 4.2.6 氨压缩机间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数值。当电网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要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毁。 4.2.7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性。电缆管用不燃的绝缘材料包裹,大功率负荷电缆不得直接与聚苯乙烯或聚氨脂隔热板型建筑物接触。 4.2.8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供液、热氨站的集管上,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工况。 4.2.9 氨压缩机上的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1.6 MPa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之低压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0.6MPa,应能自动开启,以保护氨压缩机。 4.2.10 冷凝器、贮氨器、排液器、低压循环器、低力贮氨器、中间冷却器等设备上均须装有安全阀。当高压设备压力达到1.85MPa,中、低压设备压力 1.25 MPa,安全阀应能自动开启。 4.2.11 制冷系统安全管公称管径应不小于安全阀的公称通径。几个安全阀共用一根安全管时,总管的通径应不小于D32毫米,不大于D57毫米,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 50m内最高建筑物的尽脊5m。防止雷击、防止雨水、杂物进人泄压管。 4.2.12
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的安全阀,每年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校验一次,并铅封。安全阀每开启一次,须重新校正。 4.2.13 在氨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道和氨泵出液管上,应分别装设气、液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 4.2.14 冷凝器与贮氨器之间应设均压管,运行中均压管应呈开启状态。两台以上贮氨器之间应分别设气体、液体均压管(阀)。 4.2.15 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氨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集油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面指示器。玻璃液面指示器应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具有自动闭塞装置。采用板式玻璃液面指示器则更好。 4.2.16 中间冷却器、蒸发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液器等设备的节流阀 禁止用截止阀代替。
5 安全操作 5.1 氨制冷压缩机的安全操作 5.1.1 除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外,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为: a.压缩机在运行时其油压应该比吸气压力高0.1~0.3MPa; b. 曲轴箱内的油面,当为一个视孔时,应保持在该视孔的1/3~2/3范围内,一般在1/2处;当为两个视孔时,应保持在下视孔的1/2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油温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得低于5℃。 c. 氨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的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 d. 单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50℃,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双级氨压缩机的高压级吸气温度应比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5~15℃。 e.氨压缩机在运转中,气缸、曲轴箱内不应有异常声音。 f.压缩机电机的运转电流稳定,电机温度正常。 g. 装有自动回油装置的油分离器能自动回油 5.1.2 当机器间温度达到冰点温度时,氨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应将气缸水套和曲轴箱油冷却器内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5.1.3 当湿冲程严重而造成停车时,应加大汽缸水套和油冷却器的水量,防止汽缸水套或油冷却器冻裂。为尽快恢复其运转,可在氨压缩机的排空阀上连接橡胶管,延至室外水池内,将机器内积存的氨液通过排空阀放出。必要时可用人工驳动联轴器,加速进程。 5.1.4 禁止向氨压缩机吸气管道内喷射氨液。
氨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为: a.压缩机排气压力为1.08~1.47MPa (表压); b.压缩机排气温度为45~90 ℃ ,最高不得超过105 ℃ ; c.压缩机的油温为40~55 ℃ 左右; d.压缩机的油压为0.2~0.3MPa (表压); e.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声音应均匀、平稳,无异常声音; f.机组的冷凝温度应比冷却水温度高3~5 ℃ ;冷极、温度一般应控制在40 ℃ 左右,冷凝器进水温度应在32 ℃ 以下; g.机组的蒸发温度应比冷媒水的出水温度低3~4 ℃ ,冷媒水出水温度一般为5~7 ℃ 左右。
5.3 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5.3.1 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油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5.3.2 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5.3.3 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 5.3.4 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 5.3.5 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 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5.3.6 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劳动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篇二:04-01.冷冻站自控系统技术规范书(终版) 北京联通鲁谷信息港(北显)IDC机房冷水机组安装工程 --冷冻站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一、 招标说明: 本技术要求为“北京联通鲁谷信息港(北显)IDC机房冷水机组安装工程-冷冻站自控系统”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仅对本冷冻站自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软件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基本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做出详细规定,也未全部引述所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具体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的成熟系统和优质产品。 本次招标内容为冷冻站自控系统。本工程涉及的部分设备,例如冷水机组设备、循环泵、冷却塔、控制柜等均已经采购,因此,要求投标方认真调研原有系统及设备情况,确保自控系统能够与已招标设备无缝衔接。 投标方应根据选定产品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提出满足本技术要求的指标,并详细说明执行标准、详细系统功能、控制对象点表、主要设备的技术性能或指标、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安装要求等。如果本技术要求中某些没有提及的功能而投标方已经考虑到,或有新的和更合理的建议,可将其作为附加文件提供。 二、 冷冻站概况: 本工程在北京联通鲁谷信息港(北显)IDC机房一层设置冷冻站和配电房,为各机房集中供应7/12℃冷冻水。冷冻站共包括冷水机组4台、冷冻水循环泵5台,冷却水循环泵5台、冷却塔4台和冷却水、冷冻水补水设备1套。 (1)占用一层7~10/B~E轴之间共597.24平方米,用于安装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分、集水器、水处理装置、补水设备等;占用一层7~9/A~B轴之间共48平方米,用于设置配电室、控制室、值班室。一层冷冻站内设集水坑和自动排水泵(一用二备)和机械通风设备。 (2)由一层冷冻站集中制备7/12℃冷冻水,并通过敷设在南侧走廊活动地板下和北侧走廊吊顶内的水管,将7/12℃冷冻水输送至一~四层各机房内的通冷冻水型空调机,对机房进行降温。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由设在屋顶的4台冷却塔降温,冷却水温为32/37℃。在冷冻站内共安装冷冻水-冷却水 板式换热器8台,每台换热面积为400平方米,当室外空气最高温度低于5℃时,通过冷却塔―板式换热器使冷冻水温度保持在7/12℃。 (3)在一层冷冻站内设置集中制备冷冻水的制冷系统共4套,每套设独立的冷水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及管路。另外备用一套冷冻水循环泵和冷却水循环泵。从一层冷冻站内分、集水器分别引出3根干管,从两个路由分别接至二、三、四层(一层低压配电室内通冷冻水空调机接二层供、回水干管),各层冷冻水管采用环形布置,每个机房内的空调设备均为双路由接通冷冻水管,可以避免单点瓶颈。 (4)由于IDC机房启用的顺序尚未明确,各机房内通冷冻水型空调机暂不安装,冷冻水供、回水管引入各机房活动地板下后加阀门并甩口。通冷冻水型空调机及其供、回水支管、阀门随机房内主设备同期安装。 三、 冷冻站控制要求: 冷冻站系统设计提出的控制要求如下: 1. 启停控制 每套系统的启动连锁顺序:水泵-电动蝶阀-冷却塔控制环路-压差控制环路-冷水机组。停车时顺序相反。 系统设有中央控制室键盘远距离启停及现场手动启停,如果控制设备有充分可靠的保证,也可以考虑自动启停。 自动记录各机组的运行小时数,优先启动运行小时数少的机组及相关设备。 2. 运行台数控制 系统初启动:根据室内外空气的状态及运行管理经验,由管理人员人工启动一套系统。 冷量控制:根据所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T1、T2及流量F,计算实际耗冷量,并根据单台机组制冷量情况,自动决定机组运行台数并发出相应信号,由人工完成启停操作。 设置时间延迟或冷量控制的上下限范围,防止机组的频繁启停。 根据冷却水回水温度T4,决定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并自动启停冷却塔风机。 3. 压差控制 按设计及调试要求设定冷冻水系统供、回水压差,并根据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来决定旁通电动阀的开度。 4. 显示和报警 设备运行状态(起、停)显示,故障报警。 冷水机组主要运行参数显示及高、低限报警,此功能要求冷水机组自配的电脑控制器必须向DDC系统进行通讯协议开放,同时在DDC系统中应在原理图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输入功能点。关于具体检测的参数,应由冷水机组生产厂商、DDC系统供货厂商、维护使用单位以及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确定。 冷冻水及冷却水供、回水温度显示,冷却塔回水温度T4高、低限报警。 冷冻水流量显示及记录。记录时间间隔要求。 瞬时冷量及累计冷量的显示及记录。 冷却塔电动蝶阀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冷冻水供回水压差显示,高限时报警。 旁通电动阀阀位显示。 设备运行小时数显示及记录。 5. 再设定 冷却塔回水温度T4、冷冻水供、回水压差均可在中央电脑及现场进行再设定。 6. 连锁控制关系 四台冷水机组分别与四台冷冻水泵、四台冷却水泵、四台冷却塔一一对应连锁,当上述某一台冷却水泵或冷冻水泵发生故障或检修等情况时,第五套冷冻或冷却水泵自动投入使用。 7.
控制模式: 系统应提供两种模式:夏季运行模式、冬季运行模式。 夏季运行模式:当室外空气最高温度高于5℃时,通过冷冻机制备7/12℃冷冻水,由冷冻水循环泵提供冷冻水在冷冻机蒸发器和空调室内机之间循环的动力,由冷却水循环泵提供冷却水在冷冻机冷凝器和屋顶冷却塔之间循环的动力,由屋顶冷却塔保证冷却水的供入冷冻机冷凝器的水温处于13~32℃,且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为5℃。 冬季运行模式:当室外空气最高温度低于5℃时,由人工操作关闭冷冻机,通过冷却塔―板式换热器使冷冻水温度保持在8/13℃。由冷冻水循环泵提供冷冻水在板式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之间循环的动力,由冷却水循环泵提供冷却水在板式换热器和屋顶冷却塔之间循环的动力,由屋顶冷却塔保证冷却水的供入板式换热器的水温处于1~6.5℃。 夏季运行模式→冬季运行模式的操作顺序为:人工确认属于冬季工作模式→人工关闭1#冷冻机→2.5分钟以内自动打开1#、2#板式换热器所连冷却水管、冷冻水管上的电动阀→自动关闭1#冷冻机所连冷却水管、冷冻水管上的电动阀→在1分钟内依次切换2#冷冻机和3#、4#板式换热器,3#冷冻机和5#、6#板式换热器,4#冷冻机和7#、8#板式换热器。 冬季运行模式→夏季运行模式的操作顺序为:人工确认工作模式→自动开启1#冷冻机所连冷却水管、冷冻水管上的电动阀→2.5分钟以内自动关闭1#、2#板式换热器所连冷却水管、冷冻水管上的电动阀→当冷却水供水温度≥13℃时自动开启1#冷冻机→依次切换2#冷冻机和3#、4#板式换热器,3#冷冻机和5#、6#板式换热器,4#冷冻机和7#、8#板式换热器。 四、 招标范围: 本次招标范围包括冷冻站自控系统。 冷冻站自控系统应包含对北显IDC机房内冷冻站系统全部内容进行监控,包括并不局限于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塔、冷冻水补水系统、冷却水补水系统、空调板换、需要控制的阀门、各类传感器等全部设备或系统的自动控制。自控系统包括并不局限于直接数字控制器、网络控制器、服务器计算机、记录/报警打印机、网关以及必要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各类阀门、手持终端等。 本次招标为整体解决方案招标,因此投标人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要求和工程实际需求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投标人完成冷冻站自控系统深化设计、技术方案编制、设备及配件供货、设备及配件安装、主辅材供货、线槽管路安装、线缆敷设、系统软件编程、分系统调试、系统联调、试运行、技术培训(免费提供)等全套工程服务。 五、 对投标人相关要求1. 投标人应对北显IDC机房进行仔细勘察,了解整个IDC机房的相关背景、建设模式、运行维护模式等,确保投标人提供的技术方案适合于本项目。 2. 投标人应对北显IDC机房冷冻站进行仔细勘察,了解工程现场情况,消化原有冷冻站系统及配电系统等设计图纸。 3. 投标人应对目前已经招标采购的设备进行充分了解,包括冷水机组、循环泵、配电柜、控制柜等,掌握上述设备的技术参数以及对自控系统的相关要求,确保投标技术方案中的自控系统能够与现有设备无缝衔接。 4. 投标人应提出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在原设计图纸的基础上,补充实现上述控制和节能运行要求所必须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等,例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并提出这些设备、元器件的物理尺寸、安装方法和具体安装位置。所有补充设备、元器件等的供货、安装、材料、调试费用均包含在本次投标范围之内,并由投标方负责施工安装。 5. 本项目为IDC数据中心冷冻站自控系统,数据中心内运行的IT设备大多为常年连续运行,因此对冷冻站的要求是为数据中心常年提供不间断的制冷能力。本次招标的冷冻站自控系统为冷冻站运行辅助控制系统,仅为在原有冷冻站手动控制运行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节能、智能的自动控制模式,因此,对自控系统的安全性提出如下要求:无论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自控系统均不能由于系统自身的原因,给冷冻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任何影响。自控系统应确保冷水机组、各类循环泵、风机等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能由于自控系统软件及硬件原因导致设备损坏、系统停机等事故。当自控系统自身发生故障并不能继续正常工作时,自控系统应及时告警通知值班人员,自控系统自动将冷冻站的运行切回到手动控制模式,由值班人员继续对冷冻站的控制。 6. 投标人应在技术方案中详细描述上述安全性要求的保障措施。 7. 投标人应在技术方案中详细描述冬季模式和夏季模式切换流程和关键工作点。 8. 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及图纸如下: 1)一般要求 a)投标人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文字为中文。篇三:制冷站规程
制冷站及组合式空调
日7.集中制冷站及组合式空调 7.1主要设备参数及简介 7.1.1
减温减压器 出口蒸汽流量:15.5t/h 进口蒸汽压力:1.0MPa 进口蒸汽温度:347℃ 出口蒸汽压力:0.4MPa 出口蒸汽温度:143.6℃ 7.1.2
集(分)水器 工作压力:1.6MPa 工作温度:0~150℃ 7.1.3 采暖用换热机组 换热量:2×4500Kw 供/回水温度(设计):110℃/70℃ 进口蒸汽压力:0.4MPa 蒸汽消耗量:12.90t/h 7.1.4空调用换热机组 换热量:2×1000kW 供/回水温度(设计): 60℃/50℃ 进口蒸汽压力:0.4MPa 蒸汽消耗量:2.90t/h 7.1.5
玻璃钢冷却塔 冷却水量:250t/h(τ=28℃) 风量:/h 进水温度37.6℃ 出水温度32℃ 7.1.6
全自动过滤机 过滤流量为250t/h 过滤机滤网过滤等级为60目 过滤机承压1.6MPa 过滤机进、出水管道直径为DN200 过滤机压力损失≤0.08MPa 7.1.7采暖用(空调用)落地式膨胀水箱 罐体直径为1.60m,内设氮气气囊,定压点为33±2m,配补水泵2台。 7.1.8凝结水回收器 罐体直径1.70m,回水量15t/h.配回水泵2台。 7.1.9
各种转机参数 (1)冷水机组简介: MSCW210螺杆式模块化冷水机组采用专利的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机组由各自基本的模块单元所组成,每个模块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制冷系统,每个制冷系统可以在电脑控制器的监控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各自独立地工作。每个模块单元各自独立,互为备用,任何一个模块单元或制冷系统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相邻的模块单元或制冷系统的工作,可以在保持机组运行的同时,对故障部分进行维修或保养。模块化机组具有统一的电脑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将单一的模块单元一体化为一个完整的机组。各模块单元在电脑控制器的统一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运行。 MSCW210-6机组在电脑控制器的监控下,按空调负荷的大小自动而连续地控制投入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使机组的输出负荷与用户的需求负荷相一致。机组启动时,所有的压缩机步进逐台投入运行,以减少启动电流。当机组的任何一个制冷系统发生故障时,电脑控制器将自动地关闭故障回路,指令下一个回路投入运行,以保持机组的容量输出。 MSCW210-6电脑控制系统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自动地通过压缩机投入或减少运行的数量,使机组的输出负荷和用户的需求相一致。电脑控制器为液晶触摸屏式,通过电脑控制器可以控制机组运行,查阅机组的运行信息、故障档案、负荷档案,以及修改控制参数等。 (2)控制系统介绍: 机组送电后,屏幕显示进入主菜单,开始4分钟启动延时。延时结束后,如果机组仍处于关闭状态,点击“开/关”,可以启动机组的运行;如果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点击“开/关”,可以关闭机组的运行。 在以下情况,点击“开/关”将无效: a、机组处于通电4分钟延时期间; b、两次开机操作间隔小于4分钟; 除了正常的关机操作外,机组在以下情况下也将进入关闭状态,并在主菜单右下脚显示原因: a、紧急停机 b、故障压缩机过多 (3)模块机控制电脑可显示系统状态和单元模块状态: 系统状态显示信息及说明: 在参数设置选择菜单下,点击“系统参数设置”可以更改机组运行使用的常用系统参数。此项操作有密码保护,必须在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
冷冻水进/出水温度:12/7℃ 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 在该工况条件下制冷量201 KW 冷却方式:水冷 使用工质:R407C 制冷剂灌注量:129Kg 使用电源:AC380±10%V
50Hz 电 功 率:298.8KW 冷冻水侧:流量:206.6 m3/h 水侧最高工作压力:2.0 MPa 冷却水侧:流量:257.4 m3/h 水侧最高工作压力:2.0 MPa 制冷量调节范围:0-100%,共18级 水侧污垢系数:0.089m2K/Kw 7.1.11组合式空调机组 我厂共有组合式空调机组六台,其中#1、#2机组供#3电子间(风量:3万m3/h);#3、#4机组供#2电子间及集中控制室(风量:5万m3/h);#5、#6机组供#1电子间(风量:1.5万m3/h) 空调机组自控系统能实现以下功能: A
自动检测新风、送风、回风的温湿度并将所测得的数值返回控制盘(柜); B
自动检测风机的运行状态,过滤器压差状态并将所测得的数值返回控制盘(柜); C
根据被控参数及设定值参数自动调节表冷器、加热器、加湿器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并显示其开度;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冷压缩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