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与消费者的关系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 主编王爱俭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保存本阅览室(209室)
闭架借书处(K101室)
闭架借书处(K101室)
图书馆公告实体经济越来越难?换个思路或有出路!
互联网时代,什么都讲究个用户体验——如果现在出炉一份各职业生存指数报告,我想,体验最差的必定是中小企业老板,不信?我给你们举两个例子。
20年前,工人小王月薪100元,一个打火机1块钱;20年后,工人老王月薪5000元,一个打火机还是1块钱。
10年前,大学毕业生小张月薪1000元,一辆自行车400元;10年后,经理老张月薪10000元,一辆自行车还是400元。
这两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也足以证明中小制造业如今面临的生存困境。对他们而言,不断增长的税费和成本已经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10%、贷款利息10%,油价、电价、水价、气价、房租都在涨,还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更别提夸张的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
总而言之,一片涨声中,唯独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中小企业,惨惨惨!
没错,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起步很成功,但我们在原本有机会从量变到质变的本世纪头十年,却因为四万亿、炒房潮、股市泡沫……彻底搅乱了经济基本面。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面对如今实体滞涨,楼市狂欢的诡异局面,企业家们应该何去何从?
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可是,这个漂亮的口号喊了十数年,真要做起来,才发现千难万难!资金、技术、人才甚至是企业家本人的能力和意志,都是无解的难题。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家们应该加大资产分配力度,可是,股市泡沫、金融骗局,你辛苦打拼几十年的那点钱,在“国家队”和资本大鳄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难道,我们的企业家真的只能苦苦支撑,没了出路?未必!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其实,实体经济眼下的困境并非死局,政经新常态意味着有更多的洗牌机会,日、韩等国家在这个发展阶段都曾诞生过伟大的企业。更何况,如今我们正遇上“互联网+”和“分享经济”引领的最佳创富时代。
UBER,分享租车,市值600亿美金;
Airbnb,分享住宿,市值155亿美金;
滴滴,分享出行,市值200亿美金;
猪八戒,分享服务,市值100亿美金。
如今,在互联网之都杭州,诞生了一个以“分享经济”为核心——以分享实现大众创业、以分享带动商户销售、以分享促进企业转型的创业平台——创客宝。
创客宝首倡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型电商业态(B2C2N),弥补了微商、电商的不足,形成了消费即销售、分享即创业、经营即投资的末端分级分润机制,实现人人赚钱、多方共赢生态圈,真正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渠道之痛、库存之困、营收之惑!
目前,创客宝已汇聚了食品、服装、鞋包、美妆、母婴等十几个大类、数千品牌厂商的优质产品,厂商直接供货,直面全国亿万消费者,塑造了买卖双方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纽带。
通过创客宝平台,数千家中下企业已经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转型升级”之路——
不花一分钱推广费就快速消化优质产品;
搭上“分享经济”的财富快车,从十万亿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更能让数亿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企业宣传;
以极少的投入,顺利实现转型,收获一个富足而轻松的未来!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席卷一切的时代,财富的创造,机遇比努力更重要!别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了,换个思路必有出路!
创客宝核心价值:
1、颠覆传统B2C商业模式,创新提出B2C2N商业新模式。
2、解决8000万网店商家的经营难题,让零售商没有难做的生意。
3、引领大众创业新模式——人人经纪型一站式创业分享云平台。
4、独创分润机制,成功实现消费者、创客、商家、平台、合伙人的共赢局面
5、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微信支付、支付宝合作,保障资金100%安全。
​了解更多,请关注创客宝官方微信:ckbmobi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互联网普及、智能手机遍地、社交媒体盛行……种种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人人都是互联网、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网络生态环境。O2O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O2O模式由Trialpay的创始人Alex Rampell于2011年8月提出。这种模式是以线上营销、线上购买支付来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上和线下交易的前台,实时统计消费数据提供给商家,再把商家的商品和评价信息准确推送给消费者。这种线下与线上的融合,实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接,由消费者、线上平台、线下实体店共同组成了O2O的生态圈。(见图1)O2O闭环流程O2O采用“电子市场+到店消费”模式,而不是传统的B2C、C2C “电子市场+物流配送”模式,其基本交易流程是:引流→转化→消费→存留→反馈,这五个阶段共同构成了一个闭环消费流程。(见图2)O2O的交易流程构筑了三方共赢的格局:消费者利用互联网既获取了足够的信息,又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商家及其服务、预先咨询和预订所需商品及服务、优先参与商家提供的打折或优惠活动,随后在线下的实体店中对产品进行实质性体验,并完成购买,购买行为最终可以在线下完成,也可以在线上完成。提货的过程,可以在线下直接提走,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家收货。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选择产品,大幅提高效率。对于线上平台,O2O可以吸引众多的高黏性顾客,并可以依靠对商家的强大曝光率成为一个超值的广告平台,吸引大量商家。而对于线下企业,O2O可以通过线上宣传,展示以吸引更多新客户到店消费;通过网络推广,带来品牌效应、提高知名度;通过整合客户数据,维护老顾客、拓展新顾客,增加销售量;通过互动式沟通,了解顾客的消费心理;通过预订等手段、实现高效营销;打破实体店对选址的过分依赖,减少固定成本投入。对于品牌繁多、地域化强、非标准化特性明显、商品质量需要通过实物进行体验、需要有专业的售后配送安装服务、经销体系复杂、传统渠道定价虚高的行业,O2O模式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O2O衍生模式目前,O2O模式已不仅是Alex RamPell最初提出的“线上—线 下”模式(线上营销、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线下消费,例如大众点评网支撑餐饮服务,嘀嘀打车对接打的服务等),在实践中已经衍生出 “线下—线上”模式(线下营销、线上交易,先构筑实体店铺网络,后搭建网上商城,例如苏宁云商所构建的O2O平台)、“线下—线上—线下”模式(通过线下网络进行推广,导流进入第三方网上平台进行线上交易,然后用户在线下享受消费体验。例如世界杯期间麦当劳通过官方微信推出游戏“麦乐主场”,将微信游戏与线下商业进行相互联动,黏住中国球迷)、“线上—线下—线上”模式(先以线上平台为基础进行营销推广,导流到线下让用户享受服务体验,然后用户通过线上进行交易或分享消费体验。例如京东商城、美团网等) 等种种新的实践路径。但万变不离其宗,O2O的核心还是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O2O本质上是一种模式,即通过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衍生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这种整合有效弥补了单一线上或线下服务力的不足。这是O2O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今天O2O热潮的根本成因。O2O,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把握不好这种线上线下的能力整合,线上平台可能会沦为线下厂商的廉价销售员,最终被线下企业自身的互联网平台所取代;线下的品牌商也可能被推入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成为苦逼的代工企业;线下的零售商、渠道商更可能因为品牌商借助线上平台和消费者直接对话,被迫成为线上渠道的体验店和提货点,最终被彻底淘汰出局。但如果能够借助O2O的模式创新,将线上线下完美融合,不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品牌商、零售商,每个企业都可以规避各自业态中固有的劣势,把原来自己在产品链上占据的点连成线构成面,打造—套自己的生态链条,做自己的生态系统的造物主。线上企业:向下增加价值 对于线上企业而言,覆盖面狭窄、安全性不高、服务效率较低的物流业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最大的短板,而O2O有效规避了物流这一环节,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盈利艰难,正如苏宁孙为民所说,现在的中国电商既不是红海,也不是蓝海,而是死海,因为它没有盈利! 而O2O通过实体经济的广告、佣金,为电商提供了将流量转化为现金流的新模式,为这片死海注入了新的生机。目前线上企业采取的O2O主要有广告模式(向线下企业收取广告费,在网上面向消费者提供搜索、评论等信息服务,如大众点评、赶集网等)、代理模式(与线下企业进行佣金分成,通过在线优惠券购买或者在线预订向线下导流,消费者线下消费,由线下商家承担主要的客户服务,如拉手网、美团网等)、商城模式(用户直接在线上企业整合的行业资源渠道上进行直接购买,线上商城收取佣金分成并负责主要的客户服务,如到家美食会、易到用车等)。目前线上企业的O2O多仅仅涉及营销层面,本质上并未能影响或改变消费的流程和客户的体验,普遍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和下层,只能通过佣金分配获取收入,随时可能被线下企业一脚踹掉。线上企业要获取稳定和高额的利润,必须向线下延伸,而要顺利延伸就必须建立好自己的“被利用价值”,通过线上平台,聚拢大规模、高黏度的客户,为线下企业服务;在掌握用户数据的基础上,为线下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例如OpenTable便是凭借其技术领先的ERB(Electronic Reservation Book)系统将餐厅库存电子化、通过网站预订提升餐厅订餐效率,利用软件系统和用户订单双管齐下,抓住线下企业,这种做法值得中国那些只会代客做促销的O2O网站们学习。 线下企业:向上优劣并存 而对于线下企业而言,过去只要投入广告,就能产生巨大产出效果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所有线下企业都面临着过剩经济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由微笑曲线向武藏曲线的过渡,传统企业也必须主动或被动地全面触网。但线下企业触网的障碍,其一是互联网基因和互联网思维的缺乏,线下企业普遍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工具,甚至只是一种营销工具,而没有意识到网络也是一种存在、一种价值,不能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完全打通和运营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因此,往往是在传统线下领域越成功的企业,在互联网领域失败得越彻底。线下企业触网的第二个障碍便是渠道的冲突。我们可以将线下企业分为两种,一是品牌商或制造商,二是渠道商或零售商,O2O营销的关键其实就是“把推广变成互动、把媒体变成渠道”,线上平台对于传统渠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正如麦肯锡的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每在网上消费100元,其中有61元是替代线下消费,线上平台大肆掠夺实体零售的蛋糕,线上线下如果分配不均,必然会爆发剧烈的渠道冲突。对于品牌商或制造商而言,线上代表着未来的趋势,线下代表着现实的收益,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利益机制,并建立更高一级的共享目标,使线上线下各个渠道成员形成全局营销的意识,构建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格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未来的O2O时代,通过情感式互动和精准营销先行,开发出更多个性化、体验性强的商品或服务,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性绕过渠道商直接建立面向消费者的窗口,通过线上营销引流、通过粉丝社群体验式参与生产来建立品牌、全面铺开线上销售渠道、全方位的线上线下联动,将是品牌商突围的关键。而对于渠道商或零售商,如何抵御线上平台对自己市场份额的蚕食及盈利模式的冲击,在产业链中重新定义和构建自己的价值,避免在O2O浪潮下被消费者和品牌商抛弃,则是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有通过供应链的精细化运作整合产业资源、通过体验式情感营销整合客户资源,在体验式营销和体验式交易中建立自己的渠道品牌,渠道商或零售商才能做久做强。总而言之,真正的O2O=精准互动的社会化营销(碎片化渠道+个性化内容)+线上线下虚实互动。随着O2O模式的发展壮大,O2O 与LBS 相结合、O2O 与CRM相结合、“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三位一体将会越演越烈,未来可能出现互联网企业实体化和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两大浪潮。最终,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的普及,Online 与Offline 的界限逐渐模糊,消费者实际上将处于一种永远Online 的状态,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 O2O也将变为O&O (Online and Offline),这才是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最完美的融合和互动。文/梁锡崴 本文刊载于《销售与市场》杂志评论版2014年09期。
【关于商道】派代商道定位为中小创业者的决策参考,内容集合电商业界评论、热点解读、高效资讯,聚焦创新创业、经营之道。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电商人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沙发还是板凳?
 为什么不能线下宣传线下付款,网店快递过去尼?线上宣传费贵过线下啊:中国国情?
 020确实改变了很多,但是仍需不断完善,任重道远
 我看您还真是不懂呕吐呕,上次白跟你交流那么多了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线下加油站】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朱宁: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几何?
来源:同花顺
  近期中国A股市场的巨大波幅,不但让所有市场里的投资者都着实享受了一次资本市场里的“速度与激情”,而且也让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监管者,以及经济和社会各界的政府官员,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重要性和影响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于2015年中国股市开年之后的大涨,随后的大跌,以及救市之后的反弹,投资者自然有各自的思路和逻辑,因此也采用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但对于更大多数并不在资本市场上身体力行的中国经济参与者而言,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股票市场表现牵动无数中国企业命运
  有些专家认为,从市场点位的角度,即使是在大跌之后,中国A股市场今年的表现也还算差强人意,也还符合投资者和监管层对于牛市的期望。另外也有人士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绝对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尤其是A股总市值占全国GDP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仍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问题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主,缺乏相应的债券市场的补充和分流,因此中国股票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融资途径和手段。同时,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业和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本身已经非常不利于创业创新企业,乃至中小规模企业的融资,因此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往往会对实体经济中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和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和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随着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领域高速野蛮生长,暴露的风险和问题逐渐显现,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股票市场对于全社会融资能力、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非但如此,中国金融体系的老大哥银行业,在面临其自身的资产质量下滑,资本充足率不足的挑战面前,也仰仗资本市场的鼻息以补充其期待改善的资产负债表。由此可见,中国股市的表现,牵寄着无数中国企业的命运。
  股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的心理影响巨大
  更值得指出的是,中国股市的波动,不仅对于无数的中国的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也对于中国亿万收入不断增加,财富不断积累的居民家庭的投资理财,带来重大的挑战。房地产这一曾经被很多居民家庭认为回报丰厚,只赚不赔的投资标的,已经逐渐在不断高企的房价和逐渐耗尽的有效需求面前,终于失去了其昔日的魅力。很多在早期投资于房地产市场的家庭和企业,甚至已经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抛售国内房地产资产,以寻求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而由于国家资本管制和投资渠道有限,股市因此成为中国亿万家庭重要的投资渠道和资产配置方式。毋庸置疑,股市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让居民家庭认为自己财富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全球很多发达市场的证据表明,这种由股市财富效应带来的消费增长和对经济的正向推力,在很多西方发达经济体里普遍存在。前一段时间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也是因为今年上半年股市狂飚所导致的财富效应所赐。
  股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的心理影响远大于股价上涨对消费的促进
  但是,与此同时,必须指出的是,随着股票市场泡沫破裂,资产价格下跌,股市也有可能对家庭消费和经济增长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在年金融危机期间, 美国居民家庭应因为股市大跌、楼市疲软、家庭资产规模下降,而明显地降低了其在耐用消费品、旅游度假、教育培训等非必须性的大宗消费,从而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经济恢复也一直踯躅不前。
  而且,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居民消费行为对于同样规模的投资收益(譬如从股市投资上赚了10万元)和同样规模的投资损失(譬如从股市投资上亏了10万元)的反应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投资收益对消费的促进,比投资损失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也就是说,股市从3000点涨到5000点,然后再从5000点下跌回3000点,并不是对居民消费没有任何影响,而是会因为对居民消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全国消费水平带来负面的,甚至是严重负面的影响。因此,除去A股市场本身的走势而言,市场的波动本身,也会给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中国股市波动过大值得监管层重视
  这一点,必须得到相关监管层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反观中国股市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股市的平均回报虽然差强人意,但至少和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特别值得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层关注的,是中国股市过去二十年里高达超过年化波动率百分之四十的过度的波动性。
  如此高的市场波动性不但对于中国的国内投资者来说,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资产配置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而且也会挫伤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水平,和中国市场收益和风险权衡等诸多问题的信心和积极性。
  更为严重的是,市场波动会对投资者、企业家、公司高管的预期,和基于预期的决策,带来重大的扰动,对投资者对于今后资本市场的走势和经济的发展发祥的信心,产生不必要的动摇。而市场参与者在资本市场巨幅波动面前的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又会反过头来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受到不必要的阻碍和影响。
  正如我国国家领导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作出的“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判断一样,这种经济参与者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和信心,会以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经济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如果创业者对于资本市场没有信心,那么怎么能迸发出中国经济转型大时代中所急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呢?
  由此可见,无论下一阶段中国A股市场是涨是跌,市场的波动本身,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得到政策制定者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田欣鑫)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知名经济学家叶檀:接近崩溃的实体经济_联商资讯中心
知名经济学家叶檀:接近崩溃的实体经济
关键字:&&&
  今天(10月19日),由中国零售业门户网站联商网与苏州科技城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零售业&#8220;联商风云会&#8221;暨商业地产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8220;借势&#8226;破局&#8226;定天下&#8221;,峰会将围绕上述话题邀请知名经济学家与商业企业高管一同对话,共商行业发展大计,谋求商业合作契机。    图为: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
  以下为叶檀现场演讲内容:
  现在怎么看消费,中国的消费到底怎么样,现在10月份还没过,十一黄金周大家还记得盛况空前吗?你要说中国人不肯消费,真不对。我是从上海开车到绍兴,一路上大赌场跟大垃圾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高速公路上有那么多垃圾。所有人都在开车往外走,大家想想看,光是公路交通运了多少人?我认为将近3亿左右的人。你想想看,7天的时间,咱们的高速公路,自己开车就将近3亿的人,开着自己的小车在高速公路来回穿梭,你想想看中国人到底有没有钱?到底敢不敢消费。
  还有一个中国最最被低估的是两样东西,第一个房地产,所有的房地产消费在中国是按照租金、建筑材料,所有的房地产统计一下子没了,这个消费是统计不出来的,但中国所有的建材、窗帘,甚至包括水泥、钢铁,没有房地产是不可能造成现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一定是房地产包括现在的商业地产,最后我会花一点时间跟大家说说商业地产的事情。还有一个最容易被低估的消费是什么?而且是未来最有前景的消费。服务性消费,以前老一代,比如说我外公外婆、爸妈,一件衬衫穿三年是正常的。现在快销品,他们说快销品推出周期是三个月,三个月不换,这件衣服不换发觉起球了,根本穿不出去,他原材料就是这样设计的,三个月必须换。
  以前我们说美国人,会计师事务所这种服务业,或者说律师事务所这种服务业,它的服务会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分化,以前觉得我根本不需要这方面的服务,现在需要服务了。比如说美国、日本,最典型的服务到处都是的。你有没有听说过美国人牙疼,听不到。但在中国,包括咱们本人,总是经常说一定会到牙疼的情况下才上诊所看。那我们知道,这个诊所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服务型功能,牙齿如果每六个月洗一次,保健一次,这是多大的市场。所有这些细分市场全部都出来了。
  第二个我要说的是,大家看这个消费,中国的消费零售总额,我们从居民消费一直到社会消费,从GDP支出法,我们都可以看到,最近这两年增长幅度是非常低的,虽然跟全球比已经是很好的位置了,全球我们这个刨除掉价格通胀这一块我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8%不到一点,在全球已经是很好的数据了。但没有出现一个大幅上升的趋势。那么未来的消费到底会怎么样,我刚才说消费很有前景,消费被低估了。那未来中国消费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是中国消费在目前出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这个趋势就是我们要搞清楚几点,第一是谁在消费,第二是消费什么,第三是怎么样消费。我们来看,谁在消费,我们说中国人不消费,2011年的时候,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的总额已经超过了日本,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全球最高的国家。我看了一下,今年黄金周旅游很好,但大家做百货零售的会觉得很痛苦,因为这2100亿里面基本没有你们什么事,因为家电、黄金、服装这些东西销量都不好。
  那这些东西主要是什么时候消费呢?比如感恩节、元旦、春节这时候才是消费的高峰。那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情况,2011年奥迪的消费增速是多少?奥迪是60%。一还有一个是去年销量最高的是什么车?路虎,路虎是一个越野车,很耗油。那么路虎的销量增长了多少?增长了116%。但是要知道,分化是非常明确的,本土的不如合资的,合资不如进口的,进口的高端车子到入门级已经卡死了。
  你现在到国外的奢侈品消费店里面去,到黄金周,今年的黄金周,在海外的购买奢侈品的中国人,有统计的中国人是多少呢?消费的上升速度是14%,这就说明很多人跑到海外的店里去买奢侈品。
  比如说iphone5,现在新出的,他说销量很好,iphone5出来以后大陆要到香港买,你发现那个地方跑出来是四川话,那个地方是河南话,加到老乡分外亲。这就说明我们奢侈品的消费还处于高位,但有一点已经开始改变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今年上半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比如说奢侈品消费,还有中国的黄金储备,央行的黄金储备是很少的,排名第六。短短的十年时间,民间的黄金储备三千多吨,远远超过了官方的储备。这几年开金店、珠宝行,开一个环中国有一条链,什么链?赌场链,从越南到朝鲜都想开赌场,都想吸引中国人。
  中国这个时候一直消费很高,但今年上半年,比如说中国最大的黄金珠宝零售,像周大福这些企业,以前增长是60%多,今年上半年当他增长回落到百分之十几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是很大的跌幅了。虽然表面看很好,但跌幅还在下降。
  中国的消费分化问题,短期的消费问题,未来的消费,比如说为中国内需提供农村到城市,提供消费品的这部分,包括快销品,包括城市高端人才的服务性消费这块,我认为未来依然有非常好的前景。在中国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有人认为中国未来消费就是不行,因为你想想看老龄人口太多了,老龄化时代到了。我们想2013年之后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进入老龄化时代后,中国的消费,大家做房地产的有一点是特别明显的,就是年龄分层,年纪轻的敢消费,年纪大的不敢消费。像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觉得消费本来就是犯罪,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不该买的,就是犯罪。
  我刚才说分化,有一个东西还是炫耀性消费,礼品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就是扎堆消费。现在有一个说法,90%以上的人都听从边上人的意见,比如说两个人手挽手去买东西,如果边上人说这件衣服很好看,他就会特别开心,不仅会买,今后对这个品牌的消费意愿还会加强。
  现在的保健行业是非常的混乱。混乱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20年前,那时候还没有动车,遍地的绿皮车满眼看到的广告都是什么?三株口服液,再过几年看到的就是红桃K,都是农村包围城市。后来可以看到,当然史玉柱已经把黄金搭档卖掉了。后来看到最恶心的广告,但卖的最好,就是黄金搭档,一个老头老太在那跳舞,卖的特别好。说白了就是维生素,就是维生素的比例重新搭配了,根据老年人或者少年的比例重新进行搭配了。这是一种混乱的情况,然后在接下来,我们说这是老年人的情况。
  中国的银联有一个数据,我们的银行卡渗透率38%左右,也就是说62%还是现金交易,用卡是38%。这里面四大行70%的银行信用卡利润来自于什么呢?绝大部分来自于信用卡透支消费的高利率,也就是说拥有信用卡的那部分青年人或者中年人大部分已经学会了透支消费,而且透支消费已经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年轻人的观念再也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既有老年人的那一块,也有年轻人的这一块。年轻人的文化已经完全不同了。
  敢不敢消费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国的消费分成,比如他到巴黎喝咖啡,到老佛爷买东西,这个是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看的是普通大众的消费到底怎么样,他们敢不敢消费,未来要看两点,第一看中国的城市化率怎么样,城市化率并不是说城市化越大消费能力就越强,这一定是一个错误,为什么这么说。孟买这个城市算大吧,房价也够高吧,但孟买有一个全球最大的贫民窟,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些人你就是给他说,我的就开在你边上,你给他说给你盖蚂蚁公房,消费不起。中国人卖房子恨不得给北极熊的,但你绝对不会把这些人群当做你的目标群体。我们中国的消费里面,分成一个特色。
  还有一个特色是代替你消费,比如说我们政府的消费率是全球平均政府消费率的3倍。也就是说不光代表你说话了,还代表你消费了。很多是政府采购,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政府采购,政府消费越多,民间的消费,包括大家用的零售消费也就越低。这是一个特色
  还有一点,像创业家大会,所有的年轻人,十八九岁二十岁要创业,他想干的是什么?一千多个年轻人想干的都跟手机有关系,他要做手机吗?不是。他要做的是手机终端的智能和电子商城这一块,包括电子支付。刚才已经说了电子商城这一块,大家想京东商城不赚钱,电子商务没有一个赚钱的。有一个人说不赚钱的生意就是耍流氓,他还拼命耍下去,为什么?是因为谁卡了电子商务的渠道,未来他真正成为龙头企业之后就尽享垄断优势,所有的优势都来了。现在拼命的烧钱,就是为了未来获取垄断收益。
  现在国美跟苏宁碰到的情况是,到你实体店看了马上拿出手机立即上网看看京东商城是多少,苏宁易购是多少,网上比你便宜50块钱,立马在网上买。这是非常新兴的东西。所以现在这个实体店大规模的开张一定不是好的事情。现在苏宁在收缩、国美在收缩,实体店一定收缩,因为租金越来越贵,到现在进入了一个转换期,而且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个就会倒逼出一些行业,比如说中国的机器人,到了2020年中国将会是机器人消费大国,比如说中国会是电子商城的大国。现在具有垄断地位的不是苏宁不是京东,是阿里巴巴。像阿里巴巴淘宝,因为他从C2C、C2B、B2B全都有了,在他那上面已经有了集聚效应,有了集聚效应之后可以做什么事情?我一直在跟银行界的人士说,我说你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什么小贷公司,不是温州金融创新,温州金融创新现在水花都没有一个,都不是。你们最大的威胁是阿里巴巴小贷公司。我相信他可以一天做几十万单的生意,而且这个生意是几千块钱一单的。为什么?因为在他的平台上是处于前端和后端信用全控制,所以他想成为银行,他有最全的数据分析,有中间通道,而且有未来当你支付宝里面所有资金沉淀在他那,他就相当于一个非常大型的银行。大家想想看,为什么大家争电子商城,因为电子商城的胚胎里面孕育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所以大家拼命的抢。
  有一个东西,要知道是有中国特色的,比如我一直说,如果是亚马逊书店,跑到中国来早就倒闭了。等不到现在,肯定几年前就死了。因为从你亚马逊买了电子书,买了下载了以后可以扫描,可以共享,然后一分钱也赚不到,然后大家死翘翘。这个是当你着眼未来的时候,一定要看到中国特色的东西,把信用风险控制好,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跟大家说一说商业地产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跟大家说了,事实上我认为中国的消费是有前景的,消费的前景非常大,敢不敢消费,未来的老年人是敢消费的,现在的年轻人在透支消费,而且中国的消费有自己的特色,是跟过不一样的。以后所有的服务型的消费,变迁性的消费,包括着眼于年轻人信誉控制透支型的消费是主的。为什么未来的消费那么好,如果说未来消费还不错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商业地产就很好了?是不是意味着商业地产就一定好?绝非如此。
  举个例子,每次中国房地产研究院给我发一个数据,我每次都仔细的看。9月份的数据,我告诉大家三个城市,第一个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去了几次,实地调研。鄂尔多斯今年从房地产市场崩溃以来,他的房价下跌了50%。他的总人口外流了10万,他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还在外流。下降了50%之后成交量是多少?他的成交量接近于零,除了已在的那部分成交以外,几乎没有。为什么?大家想想。
  还有一个地方,最低的楼盘已经下降了20%,我们按照人口来说这是三四线城市,但按照房价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城市,是温州。温州郊区的楼盘下降了20%左右,但成交量仍然不高,为什么?我们在说温州情况不好浙江情况不好,从今年有一个直线上升的数据,成交量大幅上升,而且房地产商品房最新的价格是14100多,处于一个非常平稳的状态,而且供不应求,哪个城市?我们说温州情况不好,浙江经济不好。但各大城市,比如说房地产研究院有统计,北京上海,包括我着重看的就是杭州,我为什么看杭州这个城市呢?因为杭州这个城市房价很高,从房地产价格来说是一线城市,温州的房价在下跌,实体经济不好。那浙江实体经济不好,杭州的房价会怎么样?很奇怪,杭州的房价,包括商业房,包括商业住宅,包括商品房都在上升,起码也在企稳的过程中。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为什么?
  商业地产有一个经济效应,资源吸纳的地方,未来的商业地产,未来的地产一定有戏。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像2011年,全球写字楼租金增速最高的城市,北京。北京最高的两大商圈,一个是金融街一个是建国门,租金上升幅度非常高,到现在还很高,你想租都租不到,连思科这个公司都被迫要迁移。但我们看到其他的城市,比如说以前非常好的,包头、榆林这些城市,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人员开始外流,财富开始扩散,他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跌。当你看到一个地方,资金跟人才所有的东西都在往外走的时候,千万别往里走。因为意味着那个地方的实体经济已经完了,金融业接近于崩溃,那个地方一定不能去。
  相反,像温州,他有可能五年就能恢复,但实体经济找不到北,像打火机什么的都不行,他到底该做什么?所以不是说这个城市未来就没有前景了,而是近五年没有前景。所以房地产下跌,还是成交量不高。为什么杭州的房地产价格商业地产能够上升呢?是因为浙江还是富裕之地。有一个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中国是个村长,别拿村长不当干部,所以是个村长就想到北京买房子,所以北京房价跌不下来。浙江的富人都会在杭州买房子,就像湖南的富人都会在长沙买房子一样。所以长沙这两年房价上升很快,因为有一个资金和人才吸移的过程。
  那我们看未来什么地方商业地产真正有效,政府支持,市场认可,轨道交通通过,人员和资金集聚的地方,如果那样的地方还有挖地可以投资,如果投资回报可以是5%,那恭喜你,简直是挖到金矿。如果是投资回报1%甚至是1%以下,那个地方的所有富人,像包头、鄂尔多斯都有煤矿,挖煤以后不是在当地买房子,所有人都去北京买房子,那个地方要小心。说明那个地方在中国经济分化的过程当中,是一个资源输出地。而在这一轮经济分化的过程当中,有的地方是资源输入地,政策给的很好,政府在大规模投资,还有一些资源。市场也认可,觉得这个地方有生气,人也在进入,而且是有消费能力的人,这个地方值得考虑。
  很多人说经济要崩溃了,不会。欧债危机之后欧元特别糟糕,大家觉得欧洲但了,看这幅图,背后有一双非常强有力的手,每隔一两年的时间就会形成一个阶段性的波动,一年不到的时间欧元一定会上涨或者下跌,世界经济依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虽然未来5到10年我们的转型期很痛苦,但崩溃还不至于。  (联商网 章莉发自苏州)
关键字:&&&
[ 19:12:19] [ 17:9:53] [ 17:7:0] [ 17:1:11] [ 15:53:3] [ 15:34:13]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