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光谱的原理,适用于分析什么样品

2011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第;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的原理与应用进展*;黄红英,尹齐和;(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内容提要】FTIR)在难以制备的样傅里叶变换衰;无损检测及表面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FTIR)的基本原理、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面的综述,对从事此方面相关
2011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第32卷第1期JOURNALOFTHEGRADUATESVOL.32№1SUNYAT-SE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MEDICINE)2011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
(ATR-FTIR)的原理与应用进展*
黄红英,尹齐和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FTIR)在难以制备的样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
无损检测及表面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傅里叶变换品、
FTIR)的基本原理、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特点及应用进展进行了较为全
面的综述,对从事此方面相关工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理;应用;无损分析;表面分析1前言
红外光谱是分析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常规的透射法使用压片或涂膜进行测量,对某些特殊样品(如难溶、难熔、难粉碎等的试样)的测试存在困难。为克服其不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TotalRefraction,ATR)红外附足,
ATR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比较局件,但由于受当时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性能的限制,
限。80年代初将ATR技术开始应用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产生了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tenuatedTotalinternalReflectance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ATR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一些特殊样品的测试,简称ATR-使微区成分的分析变得方便而快捷,检测灵敏度可达10
[1,2]-9g数量级,测量显微区直径达数。微米
ATR附件基于光内反射原理而设计。从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折射率大的晶体再投射到折射率小的试样表面上,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入射光线就会产生全反射。事实上红外光并不是全部被反射回来,而是穿透到试样表面内一定深度后再返回表面。在该过程中,试样在入射光频率区域内有选择吸收,反射光强度发生减弱,产生与透射
[3,4]。从而获得样品表层化学成份的结构信息吸收相类似的谱图,
ATR-FTIR通过样品表面的反射信号获得样品表层有机成分的结构信息,它具有以*收稿日期:
1987年9月生,作者简介:黄红英,女,四川南充人,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材料
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电子邮件.cn.
:(1)制样简单,无破坏性,对样品的大小、形状、含水量没有特殊要求;(2)可
实时跟踪;(3)检测灵敏度高,测量区域小,检测点可为数微米;(4)能以实现原位测试、
得到测量位置处物质分子的结构信息、某化合物或官能团空间分布的红外光谱图像微下特点
确定物区的可见显微图象;(5)能进行红外光谱数据库检索以及化学官能团辅助分析,
资的种类和性质;(6)在常规FTIR上配置ATR附件即可实现测量,仪器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简便。
ATR实现了非均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表面凹凸、弯曲样品的微区无
损测定,可以获得官能团和化合物在微分空间分布的红外光谱图像。
ATR-FTIR作为红外光谱法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总之,克服了传统透射法测试的
不足,简化了样品的制作和处理过程,极大地扩展了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它已成为分析物质表面结构的一种有力工具和手段,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5]
2.1ATR-FTIR的基本原理衰减全反射(ATR)的原理
常规的透射式红外光谱以透过样品的干涉辐射所携带的物质信息来分析该物质,要求样品的红外线通透性好。但很多物质如纤维橡胶等都是不透明的,难以用透射式红外光谱来测量,另外有时人们对分析物表面感兴趣,在这些情况下,红外反射就成为有力的分析工具。
反射光谱包括内反射光谱、镜反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其中以内反射光谱技术(InternalReflectionSpectroscopy)应用为多[7]。内反射光谱也叫衰减全反射(ATR)光谱,简称ATR谱,它以光辐射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全内反射为基础。如图1所示,当满足条件:介质1(反射元件)的折射率n1大于介质2(样品)的折射率n2,即
并且入射角θ大于临界角θc(sinθc=n2/n1)时,就会发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生全反射[3]。
由于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折射率在1.5以下,因此根据n1>n2要求,要获得衰减全反
常用的ATR晶体材料有:KSR-5、锗射谱需要试样折射率大于1.5的红外透过晶体,
[8](Ge)、氯化银(AgCl)、溴化银(AgBr)、硅(Si)等,尤以前两种应用最多。KRS-5是一
有毒。通常将ATR晶体做成菱形体,样品可以放到晶体的两个较大的侧面上。种混晶,
晶体的几何尺寸受到全反射次数和光谱仪光源光斑大小的约束。
如果在入射辐射的频率范围内有样品的吸收区,则部分入射辐射被吸收,在反射辐射中相应频率的部分形成吸收带,这就是ATR谱。
实际上,红外辐射被样品表面反射时,是穿透了样品表面一定深度后才反射出去的。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当一红外束进入样品表面后,辐射波的电场强度衰减至表面处的1/e时,该红外束穿透的距离被定义为穿透深度dp,即
2πn1θ-(n2/n1)
n2分别为晶体材料和试样的式中:λ1为红外辐射在反射介质中的波长;θ为入射角;n1、
1dp=λ1(1)
由式(1)可知,穿透深度dp与光束的波长、反射材料和样品的折射率及入射角三个
-1dp与λ1同数量因素影响。常用中红外辐射波长在2.5~25μm(cm)之间,
级,这说明ATR谱仅能提供距界面微米级或更薄层的光谱信息,这也是ATR技术广泛用于薄层和界面吸附层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dp与λ1成正比。不同波长的IR光透入
ATR谱在不同波数区间灵敏度也不相在长波时穿透深度大,因此,样品层的深度不同,
同。在长波处吸收峰因透入深度大而使峰强增大,在短波处吸收峰较弱,这是ATR谱与透射谱的主要区别,也是ATR谱在短波区域灵敏度低的原因。
入射角与穿透深度的关系如图2。当光束在棱镜与样品的接口上的入射角非常接
穿透深度将极迅速地增大,而在入射角远远大于临界角时,穿透深度的变近临界角时,
化则较缓慢。但当小于临界角时,几乎所有能量都进入样品。
另一与穿透深度有关的因素ATR晶体反射面与样品的接触效果。尽可能使样品与ATR晶体的反射面严密接触,提高接触效率,是获得高质量ATR谱的重要条件
红外光在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图2穿透深度与入射角的关系曲线
经过一次衰减全反射,光透入样品深度有限,样品对光吸收较少,因此光束能量变化也很小,所得光谱吸收带弱,信噪比差。为了增强吸收峰强度,提高测试过程中的信
现代ATR附件多采用增加全反射次数使吸收谱带增强,这就是所谓的多重衰减全噪比,
反射。其方法如图3所示。红外辐射束投射到一梯形反射元件上,经过20~50次全内反射,因而在样品中的总穿透深度大大增加,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谱图。通常用下式来计算反射次数N,即
N=lcotθd(2)
式中:l为全反射晶体的长度;d为两个反射面间的距离,θ为入射角
图3多重内反射的形成
全反射附件中使用ATR晶体的长度l和面间距d是固定的,而入射角θ可在一定
减少入射角能够增加全反射次数,使光束与样品作用次数增范围内变化。由式2可知,
加,也就加大了光程,因此可以提高信号测试强度。
2.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原理
20世纪50年代,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它以棱镜作色散元件,缺点是光学材料制造困难分辨率低且仪器要求严格恒温恒湿。60年代发展了以光栅作为色散元件的第二代红外光谱仪,它弥补了棱镜红外光谱仪的缺点因此很快取代了它。70年代出现了基于干涉调频分光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使仪器性能得到很大提高[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没有色散元件,主要由光源(硅碳棒、高压汞灯)、迈克尔逊干涉仪、试样插入装置、检测器(DTGS或MCT)、计算机和记录仪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由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经准直镜准直后变为平行红外光束进入干涉仪,经调制后得到一束干涉光;该干涉光通过试样后成为带有试样信息的的干涉光被检测器检
由计算机采集,得到带有试样信息的时域干涉测。检测器将干涉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即时域谱(timedomain)。时域谱难以辨认,经过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快速计图,
算,将其转换成以透光率或吸收强度为纵坐标,以波束为横坐标的红外光谱图,即频域谱(frequencydomain)。
光谱图的表达式(干涉图的傅里叶变换):
B(υ)=RTB0(υ)=∫-∞
+∞ID(x)e-i2πυxdx=FT-1[ID(x)](3)
B(υ)为复原光谱,式中:FT为傅里叶积分变换缩写,它与真实辐射光谱B0(υ)相差一个
乘数因子RT
图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排列和工作示意图3
图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法(a)和ATR法(b)的光路图比较
FTIR的ATR法与透射法相比,其差别主要是载样系统:ATR法用到衰减全反射附透射法通常采用用的KBr压片,它们的光路图比较如图5所示。因此只要在在FTIR件,
上配置ATR附件即可实现ATR测试。
傅里叶变换光谱法具有许多优点:(1)具有多路传输和大光通量优势,大大提高信分析速度和灵敏度;(2)扫描速度快,在整个扫描时间内同时测定所有频率信息一噪比、
般只需1s左右,可测定不稳定物质的红外光谱;(3)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通常可达0.1~
-10.005cm-1,而一般色散型仪器分辨率只有1~0.2cm;(4)其他优点,如光谱范围宽
10000~10cm-1,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可达0.1%,杂散光干扰小,试样不受因红外聚焦而产生的热效应的影响等。
鉴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述众多优点,它极大地提高了红外的性能,目前它已经成为红外光谱仪的主导产品。
2.3ATR-FTIR制样要求
ATR技术适用于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吸收谱,对于固体样品,要求被测面光滑,使之能与全反射晶体的反射面紧密接触,因此不适合多孔样品及表面粗糙的样品的测定。测量时把全反射晶体装入其固定座上,把样品放在全反射晶体的反射面上,进行测定。如果吸收峰太强,可采用单面放入样品或调节入射角的方法来解决。
对于一些能涂在全反射晶体反射面上的液体,可用一般测量固体样品的ATR附件,直接把液体涂在晶体反射面上进行测定。但对于低沸点液体,或不能在全反射晶体的反射面上形成液层的高沸点液体,必须使用带液体池的ATR附件。应用ATR进行液体
其穿透深度容易控制,与透射法相比,更容易得到不产生饱和吸收的光谱图。的测定,
测试时要注意样品与内反射晶体之间不会由于接触而产生某种反应,或者其它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即要注意测试样品和反射晶体之间的匹配。
对样品的大小、形状、状态、含水量没有特殊要求,属于样品表面无损测量。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_ATR_FTIR_的原理与应用进展71等内容。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_能源/化工...因此,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20 世纪 90 年代初,衰减全反射(ATR ) 技术开始...  2.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是分析物质...1.6 激光拉曼光谱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对于一个分子,在合适的激光器、分光计、检测...  1.3 FTIR―ATR分析技术与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80年代初将显微技术应用到傅里叶...结合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的特点, 采用点对点采样 技术,...  FTIR― FTIR―ATR 分析技术在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理论、衰减全反射附件工作原理及其在纺织印染行业...  ATR-FTIR在生物医学相关方面的应用展望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生物 医学 ATRATR-FTIR 在生物医学相关方面的应用展望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和其它类型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附件介绍 (一) 原理和特点 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a 简称ATR)又叫...  实验四 ATR- ATR-FTIR 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衰减全反射的基本原理。 2.学会用 ATR-OMNI 采样器采集固体样品的红外 光谱图。 实验仪器: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60 年 代初出现了衰减全反射( 简称 atr) 红外附件,此后 atr 技术开始应用到傅里叶变换红外 光谱仪上,产生了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简称 atr-ftir) ...  摘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衰减全反射附件―omni 采样器, 对湖北咸宁所...应用 atr-ftir 技术对桂花进行分析鉴别,无需化学处理,简单易行,快速方 便。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红外光谱,离散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公式,傅里叶变换性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4|
上传日期: 18:26: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本文对衰减全反射法本文,对于,衰减全反射,本文对,全反射,光的全反射,全反射现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本文对衰减全反射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反射光谱及其应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反射光谱及其应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Nicolet系列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几种附件|反射附件|样品 - 分析行业新闻
Nicolet系列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几种附件
 & Nicolet系列傅立叶变换仪有以下6种附件:KBr透射附件、衰减全反射附件、智能漫反射附件、镜面反射附件、检测附件、ESP透射变温附件基本的KBr透射附件    载体材料的选择:目前以中红外区(cm-1)应用最广泛,一般的光学材料为 NaCl (cm-1)、 KBr (cm-1)。这种晶体很易吸收水分是表面“发乌”,影响红外光的透过。为此,所用的窗片应放在干燥器内,要在湿度较小的环境下操作。另外,晶体片质地脆,而且价格较贵,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对含水的测试应采用 KRS-5 窗片(cm-1),ZnSe (400~650cm-1) 和CaF2 (cm-1)等材料。近红外区用石英和玻璃材料,远红外区用聚乙烯材料。KBr透射附件测试的对象为所有样品制备方法得到的样品。附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KBr透射附件示意图衰减全反射附件  衰减全反射光谱(ATR)技术用于收集材料表面的光谱信息,适合于普通红外光谱无法测定的厚度大于0.1mm的塑料,高聚物,橡胶和纸张等样品。衰减全反射附件可以测试微小样品、表面粗糙不平的样品;附件示意图如图所示。 衰减全反射附件示意图  附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光从光密介质(全反射晶体)射到光疏介质(样品)表面上,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光的全反射。  衰减全反射附件工作原理  样品是光疏介质,全反射棱镜是光密介质有些附件的入射角设计成可调或可选(如30°、45°、60°可选) 方式。智能漫反射附件(Diffuse Reflectance)  漫反射光谱技术是收集高散射样品的光谱信息,主要用于测量细微粒和粉末状样品。漫反射光与样品内部分子发生了相互作用,负载了样品的结构和组成信息,可以用于光谱分析。漫反射附件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把这些接触样品微粒表面后被漫射或散射出来的光能收聚起来送入检测器,使得到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光谱信号。漫反射附件示意图如图所示:   漫反射附件示意图  漫反射附件光路示意图  漫反射红外光谱测定法其实是一种半定量技术,将中红外漫反射光谱用于定量分析,应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具有高质量的漫反射光谱;第二,样品应与KBr粉末混合研磨;第三,样品的浓度约1%,即样品与KBr质量比为1:99;第四,样品厚度至少3mm,样品表面应该平整;第五,还应将DR(漫反射)谱转换为 K-M (Kublka-Mukk)函数 f (R) 。  漫反射的制样要求,(1)中红外漫反射,通常用KBr或KCl粉末稀释;(2)近红外和远红外的漫反射光谱,通常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直接将固体样品研成粉末进行测试;(3)如果需要加稀释剂,近红外用硫酸钡粉或溴化钾粉末,远红外用碘化铯或聚乙烯粉末;(4)对液体样品,可将样品滴在粉末表面就可进行测试,也可将固体溶于易挥发溶剂中,滴在粉末表面,待溶剂挥发后测试漫反射光谱。镜面反射附件(Mirror Reflectance)  镜面反射指的是红外光束以某一入射角照射在样品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镜面反射入射角的选择取决于所测样品层的厚度。如果样品层的厚度在微米级以上,入射角通常选30°;如果样品层的厚度在纳米级,如单分子层,入射角最好选80或85°。镜面反射光谱技术用于收集平整、光洁的固体表面的光谱信息,测试反射表面上的超薄薄膜(单分子层)或金属基体上的薄膜:如金属表面的薄膜、金属表面处理膜、食品包装材料和饮料罐表面涂层、厚的绝缘材料、油层表面、矿物摩擦面、树脂和聚合物涂层,铸模塑料表面等。  在镜面反射测量中,由于不同波长位置下的折射指数有所区别,因而在强吸收谱带范围内,经常会出现类似于导数光谱的特征,这样测得的光谱难以解释。如使用K-K (Kramers-Kronig)变换为吸收光谱后,可解决解析上的困难。  注意镜面反射光束没有进入样品颗粒内部,未与样品发生作用,镜面反射光不负载样品的任何信息,会干扰测试,引起光谱畸变,测试时浓度应尽量低,浓度越大,镜面反射越严重,高浓度还会使谱带变宽,还会出现全吸收现象。粒度尽量小,2~5μm。样品的颗粒越大,越容易产生镜面反射。样品的折射率越高,镜面反射越多,谱带变得越宽。  镜面反射光谱的测量装置有很多种,但基本结构一般有三种:固定角反射附件、可变角反射附件和掠角反射附件。主要用于测试金属表面改性样品、树脂和聚合物薄膜或涂层、油漆、半导体外延等;掠角反射附件适合于测定金属表面亚微米级薄膜、纳米级薄膜、LB膜、单分子膜等。镜面反射附件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红外光谱测试方法。  a、固定角反射附件:  入射光的入射角固定不变,通常分为10°、30°、45°、70°、80°和85°,入射角为80°或85°的固定角反射附件又称为掠角反射附件。图为入射角为30°的固定角反射附件示意图。   入射角为30°的固定角反射附件示意图  入射角为30°的固定角反射附件光路  b、  可变角反射附件:  入射角变化范围通常为30°~80°或20°~85°,如果入射角设定为80°或85°,这时的可变角镜面反射附件又成为掠角反射附件。图为可变角反射附件光路图。可变角反射附件光路  C 、掠角反射附件:  如果入射角设定为80°或85°,这时的固定角反射附件和可变角镜面反射附件又成为掠角反射附件。附件示意如图 所示。 入射角为80°的掠角反射附件示意图 入射角为80°掠角反射附件光路图  镜面反射侧重于晶体或半导体材料,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常用),极性晶体光学常数的测量(负介电常数——折射率),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电学参数的测量(负介电常数),对极性晶体镜面反射谱的数据处理可以获得其透射谱,镜面反射谱进行数学处理可获得常温下材料的辐射谱,半导体外延层厚度的测量。气体检测附件  气态试样可在气体吸收池内进行测定。  短光程气体池指的是长度为10~20cm的气体池,10cm气体池由长为10cm直径5cm的玻璃管,管壁上连一个玻璃活塞,用于通气,它的两端磨平后粘有两块直径相同的红外透光溴化钾、氯化钾等窗片。  长光程气体池指的是红外光路在气体池中经过的路程达到米级以上的气体池,如10m,100m,200m或更长的,一般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圆柱形,红外光进入气体池后,在气体池内多次反射,达到预定光程后,从另一个窗口射出,到达检测器。  10m的气体池可以安在一起的样品仓中,再长的则需要将光路从仪器中引出来。长光程气体池主要用于大气污气体的测试或局部有害气体的测试。  小体积气体池、加压气体池、高温气体池、低温气体池等。图示为短光程气体池。 短光程气体池示意图ESP透射变温附件  变温红外光谱是研究物质相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等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有力工具。样品用热电偶加热,温度从室温到400℃。用于测试KBr压片样品,糊状或薄膜法制备的样品及液体样品。室温下以固态存在的样品,在较高的温度下可能会发生相转变,或变成液态。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红外谱图谱带的峰形、峰宽、峰位和峰高可能会发生变化。原有的谱带可能会消失,还可能出现新的谱带。样品熔化导致晶格破坏也会引起红外光谱的变化。因此,变温红外光谱已成为红外光谱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物质进行以下研究:(1)温度变化对长链碳氢化合物光谱的影响,(2)温度变化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光谱的影响,(3)温度变化对晶格振动光谱的影响。&ESP透射变温附件示意图
本文来源:
互联网&&&&
分段浏览:
扫描二维码,在上查看和分享:/news/1275894.html
其他网友还关注过
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C)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曼光谱样品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