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期土地财政与货币假说中性假说成立,则土地财政与货币假说供应增长率为多少?技术进步率为多少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货币是重要的吗--关于货币中性、非中性与超中性的一个讨论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货币是重要的吗--关于货币中性、非中性与超中性的一个讨论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16:30: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货币是重要的吗--关于货币中性、非中性与超中性的一个讨论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长期中性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研究长期,研究,中性,在中国,中国的实证,中国长期,实证分析,长期中性,实证研究,分析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长期中性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所谓币值,原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在现代信用…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13:46:00 来源:本站原创 共有评论 0 条 货币政策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服务的。它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外汇管理等工具,调节有关…2016年北大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金融行业是就业的高端行业,薪资高,起点高,是很多考生向往的理想目标。金融硕士考研也比较热门。但是这么多的竞争者,考生还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够有胜算。凯程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打好基础,于己于考研于将来都有好…
维普资讯 [ 经济专   论]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 0 年第 1 总第 1 O   06 期(   期) 2文章编号 :03— 66 20 )1 0 1 0 : 10 63 【06 0 — 09~ 6 中图分类号:810 文献标识码 :  F2. : A回归货币中性 : 货币政策的最终 目标 赵建 军 ( 安交通 大学 经济 与金 融学院 , 西 陕西 西安 70 6 ) 10 1 摘要: 通过对我 国 20 — 05年内的季度数据分析可 以验证 : 长期内 , 币是 中性 的, 币政策只 能够影 响到随后一  00 20 在 货 货段 时期 内的货币中性程度 , 并且影响程度随着货币政策 的释放 而逐渐减 弱。因此 , 维持 货 币中性应该是 中央银行 货 币政策 的核心 , 也是检验货币政策 的最终 目标 。  关键词 : 币政策 ;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  货Reu n n  o M o e a y Ne t aiy:Th   t a e Go l fM o ea   o iy tr ig t  n tr   u r l t e Ul m t   a    n t r P l   i o y c.Z AOJ njn H  i -   a u( c o l f c n m e  n   ia c , i nJ o n   nv r t,X h , h a x 7 0 6 , . .C i ) S h o o  o o is d Fn n e X b  i t gU i s y i n S an i 1 0 1 P R hn     E a . ao ei   aAb ta tThs p p r a ay e   u r ry d t   h   0 0 —2 0   ei d i   h n .I v rf st a  n y i  e t l n t e ln  em , s r c : i a e   n lz sq a t l  aa i t e2 0   e n 0 5 p r  n C ia t e i e h t o   i mo e  sn u r      o g tr   ai h mo e ay p l y o l n u n e  h   e r e o  n y n u r l y i     u s q e tp r d o  i n tr   oi   n y i f e c s t e d g e   fmo e   e t i  n a s b e u n  e o   ft c l at i me,a d t e d g e   e k n   n  h   e r e w a e s wi   e e s   f n tr   o iy t r la e o   h mo ea y p l .T e eo e c h rf r ,man an n   n tr  e tai   h ud b  h   o e o   n tr   o iy o   e it i ig mo ea n u r l y s o l  e t e c r  f y t mo ea p l   f h   y c tc n r l a k a d t e ut t  o lfr tsi g mo e a   oiy  e t   n    h   l mae g a   e t   n tr p l . ab n i o n y c K yw rsmo ea y p l y;mo ea   e t l y;mo e   u py e  od : n t r  o i c n tr n ur i y at n y s p l 一、引 言 出 ; 是货 币供 给 对 产 出的 影 响 程 度  。针 对 中 国  二货币 中性( et l     oe ) N u a t o M ny 是指在宏观经济  ri f y 体系中, 流通中的货 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  平而不影响实际的产 出水平 … 、 货币数量的变化 只   影响到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的一种假说。货  币政策历来是各 国政府为实现一国所要达到的货币  政策 目 标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政  策的最终 目标一般说来包括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 物 价稳 定 、 国际 收支平 衡 四个方 面 , 具体 的 内容 因 国家 经济的具体情况 , 并结合 当前货币政策 目标 , 币政  货策的有效性可以解释为 :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一定 的   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 最终达到稳定币 值和促进经济增长的 目标 , 以实现宏观经济平稳 、 有  序的运行。因此 , 很容易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 问题 ,  在经济长期处于平稳发展 的状态下 , 币供 给不对  货 产 出水平造成影 响, 货币数 量的变化只能影 响到名  义变 量 而不能影 响到 真实 变量 , 币呈 现 中性 ; 货 而货  币政策 的执行所要求 的货 币是非中性 的( 至少在短  期内是非 中性 的) 这样 各 国的中央银行 才可以在  , 短期 内通过调节货 币供给来改变利率水平 , 进而影 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 总的说来就是使宏 观经济平  但稳、 有序地运行。衡量货 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标准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货 币供给是否影响真实的产 收 稿 日期 :0 5—1 7 20 0—1 作者简介 : 赵建军( 9 1 , 河南光 山人 , 18 一) 男,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金融宏观 捌控 。   维普资讯 响总需求 , 达到调整宏观经济的 目的。在这样 的条  件下 , 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执行 的条件是货币 的非  中性 , 而结果却是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即货币呈 中性。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 明了货币所具有 的短期的非  中性和长期的中性 的特点。那么 , 是不是可以认为 ,   从长期来看 , 货币政策成功与否 是在于其能否 实现  货币的中性呢?本 文正是从这一点 出发 , 探求货 币   中性与否 同货币政 策有效性之间 的内在联系 , 以期  能够对货 币政策的执行带来稍许的帮助。   二 、 献 综 述  文货币理论史中关于货币能够影响经济运行 的理  论争论 , 最早反映在对货币中性 和非中性的解释中。   古典经济 学家大多都是货 币 中性论 者。萨伊  认  为, 货币只是附在经济实体上的一层面纱 , 只是充当  商品交换 的媒介物 , 其重要性也 只是在于便利 商品  交换 , 因此货币数量 的增加或减 少只会引起 物价水  平的涨跌 , 而不会对 产出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维  克塞尔  提出了货币均衡理论 , 认为当 自然利 率和  货币利率相等时 , 经济保持均衡状态 , 货币对经济不  发生影响是的货币数量是 中性的。同时, 他也 指出   了货 币 数量 论 的两 大 缺 陷 : 是 货 币 数 量 论 对 流 通  一 速度不变的假设 ; 二是强调硬币和纸币在流通 中的   作用 , 低估了票据 的巨大效能 , 由此进一步认为 , 货  币利率和 自然利率 的背离是造成经济累计性波动 的   根本原因, 因而也就是货币非 中性 的根源。   真正开始从货 币本源来探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是从 12 — 9 3年经济危机之后。这次危机 不仅  9 9 13 宣告了“ 供给 自 动创造需求 ” 的萨伊定律的破产 , 也  使得亚 当 ? 斯密提出的市场在“ 看不见 的手” 的引导  下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的观点变得难以让人信  服, 迫使西方经济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理论与货  币理论完全分离的传统理论体系。凯恩斯正是从破  除传统的二分法人手 , 就业 、 在《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中 提出了对货币管理的见解。凯恩斯是一位货币政策  有效论者 , 他认为货 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 主  张政府应该负担起调节货币供给量 的责任 , 以便稳定  物价和发展经济 , 因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是非 中性  的  。2 世纪 6 0 o年代 ,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货币主  义 的形式复活, 在理论 上向斯密 的经济 自由主义 回   归, 认为市场经济具有 内在稳定的动力 , 工资和物价  将 自动调整到 自然增长率的水平 。以弗里德曼 为代  表的货币主义认为 , 货币政策存在 时滞 的不确定性 ,   干预经济的货币政策反而使经济活动更加混乱 ; 通过  对美国货币史的研究发现 , 货币存量的变动与经济变  量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内是稳定的, 而从长期看 , 币 货   存量 的变动 只能影 响价格水平 , 不会对产出造成影  响, 正如弗 里德曼 本 人所 言 :货 币是  层 面纱 ” “ 。在 这样的情况下 , 货币主义 回到 了货币中性的立场上 ,   货币政策对货币主义来说是无效的 J   。随着 2 世纪  0 7 年代西方经济 出现滞胀 的局面, O 新古典主义应运  而生 , 主张用建立在市场始终出清和经济行为者始终  实现最优化的假定基础之上 的宏观经济理论来解释  宏观经济运行 。其代表人物卢卡斯 认为, 货币数量  变动只能影响到名义变量而不能影响到真实变量 , 证  明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货币政策无论在短期还是长  期都是无效的。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 现  代理性预期学派的萨金特 、 华莱士证 明了在信息公开  的情况下 , 任何有确定反馈规则 的系统货币政策都是  无效的。基德兰德 、 普雷斯科特从动态博 弈出发 , 证  明了在动态不一致性的条件下 , 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  是相互不信任的, 货币政策是无效 的。这些理论尽管  存在分歧 , 但在货币与真实经济联系的根本 问题上是  致的, 即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货币非中性的观点是 中央银行执行货 币政策的  基石。这种观点认为 , 货币供给 的变化能够 带来产  出的变化 ,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2 O世纪 8 O年代 , 凯  恩斯 的追随者一方面继承凯恩斯关于货币影响产出   的 思想 , 另一 方 面 又通 过 在 不 完全 竞 争 、 格 粘性 、 价   交错定价等市场真实缺陷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改  革, 产生 了一个 内涵非常广泛 的经济学流派——新  凯 恩斯主义。该流派认为 , 币工资刚性的存在 、 货 货  币存量的变动可 以立 即引起总需求同方向的变动 ,   却 不会引起名义工资和价格 的等幅变动 , 其结果是  导致真实货币余额及生产 的持续 同方 向的变动, 即  货 币是非 中性 的, 货币政 策是 有效的; 但是 , 对于长  期来说 , 总供给曲线依然遵守古典模型 , 即货币供给  不 能对产 出带来影响, 长期的货币是呈中性的  。 J   近些年来 , 国内外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货币   中性 的实 证检 验 , 进而 提 出货 币政 策 的建议 。从  L cs 18 ) 和 G w k 18 )  的两篇极具影  ua (9 0  e ee(9 6 ¨ 响力 的论文开始 , 大量的学者 开始采用不 同的方法  和不 同的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 , 对长期货币 中性进  行 广泛的假设检验 。Kn 和 Wa o 19 )   i g t n(92 ¨ 采用  s 不同的假设条件 , 在对美 国的数据进行 了季节性 的   调整后 , 发现数据 实证 的结 果支持 长期货 币中性 。   货币相对于产出是中性的。F hr Sa r 1 3  i e 和 et (9 ) s e 9 在 A I A模型的框架 内对美 国 16 —17 RM 89 95年间的  数据进行检验时发现 , 实证 的结果并不支持长期货  币中性的假设。由 Fse 和 Sa r i r h e e 的原发性假设开  t 始, 采用非平稳模型对货币中性进行实证检验 , 产生  了大量 的相关 论 文。B lr 19 )1 、e es和  ua l d(94 [JSr t 3   li一Kas 19 ) 采 用 了 Fse rue(9 6  i r和 Sae h etr的方 法 对  美国的数据进行研究 , 发现总体上还是支持长期货 币中性的假设。而 Bshn Or 19 )  和 Oe o e 、 t k(9 4 ¨ c o l  . 维普资讯 kls(96  采 纳 Fse 和 Sa r的 方 法 , 用  a n 19 ) i r h et e 利在这 9年问, 货币供应量① 年均增长 1. % ,D 增  59 G P 长 84 ,P 上涨 0 9 % , 持 了一种 高增 长 、 .% C I .8 保 低  通胀 的 良好 态势 ( 图 1 。 见 ) 分类样本和虚拟变量, 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货币供  给和产出水平之间的联 系进行分析 , 发现检验结果  并不 完 全 支 持 货 币 中 性 的假 设 ; ag和 L cs Hu ua   (97 … 利用加拿大 的数据也验证 了 B s e 19 )   o hn和  c Or t k的 发 现。 一 个 例 外 是 Emn o ri i和 C ag hn  (96 ¨ 19 ) 采用选择性的数据集 , 使用年 内数据对季  节性效应做出了健壮性估计 。Emn 和 C ag ri i hn 利用  了季节调整数据 , 并采用标准 的协整检验来对货币   中性 和 理 性 预 期 的 进 行 联 合 假 设 检 验 。周 锦 林  (02   20 )¨ 采用 19 年至 20 年第一季度 的季度  94 01 数据 , 括 M。M 、 际 G P 利率 等变 量 , 用  包 、 :实 D、 运 Gagr S s r e i 因果检验法, n & m 检验我国经济转轨之后  的货币“ 中性” 问题 , 并区分了对货币“ 长期 中性 ” 和  “ 短期 中性 ” 的检验 , 最终得 出结论是 : 9 1 4年至今 , 9   货币呈现 出“ 中性 ” 的特征 , 国货 币政策 以“   我 货币 供给” 中介 目标收不到预期 的效果 。陆军 、 为 舒元  (02 L] 20 )2 通过使用格兰杰 因果检验 以及 F hr o i e 与  s Sa r et 的长期导数的检验方法 , e 发现 中国在 17   98— 20 00期间, 产出是货 币供应 量的格兰杰原 因; 长期  导数检验的结果也表明 , 在中国, 长期内货币是中性  的, 因此试图通过扩张 的货币政策 实现 中国经济的  长期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 货币政策 的 目标应该是  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数据来源 : 国家 统 计 局 《中国 统 计 年 鉴 》  注 :. 以指标皆为 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 1所  2 2 0 年 以第一 季度数 据为主。 .0 5  图 1 19 以来货 币供 应量、   9 7年 经济增 长和价格变动趋势 三 、 论 、 型 及 实 证  理 模我国从 19 97年来一直采取了稳健 的货币政策。  实践证明, 过量的货币供应不会导致经济增长无  限加快 , 只会导致物价上涨, 而高通胀后惯常发生 的   萧条及通货紧缩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 适  度的货币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  既可以防止通货 膨胀 , 又可 以防止通货紧缩。 所  l 2 以, 对于货币政策来说 , 不作为的货币政策未必不是  个好的选择 ; 维持一定程度上的货币增长率 , 以保  持货币中性为 目标, 同样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把图 1的时间轴 向前延伸 , 考查从 17 99年  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情况, 并且同历年  来的货币政策的执行睛况进行对 比分析( 见图2 。 ) 一17 一 9 3 调整经 济  9 9 l 8  18   9418  95信贷失控 紧缩银根 18   96 18  97稳 巾求松  紧 中有活 18 — 9 2 治理通胀  9 8 19   19 — 9 6 适度从 紧 9 4 19    19 至 今   97 稳健 ——GDP  _ _ 一 CP  _… I___一-M2  数据来源 : 国家 统 计 局 : 中 国统 计 年 鉴 》 《  注: 所有指标皆为 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  图 2 17 以来货币供 应量、   9 9年 经济增长和价格变动趋势和货 币政 策变化情况 从 18 94年开始 , 我国的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失  控, 固定资产投资大 量增加 , 经济表现 为过 热的情  况 , 币供给增幅将近 4 %。18 货 0 9 5年 , 国家为 了扭  转这一局面采用 了紧缩 的货 币政策 , 实施“ 实贷实  存” 为主的新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 紧缩信贷 , 两次 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 压缩货币供给量 , 结果导致货  币供给不足 ,P 指数 高达 9 3 通货膨胀压力明  CI . %, 显; 由于 18 95年 的惯性 作用 ,96年 和 18 18 97年的  货币政策表现为“ 中求松” 紧 中有活” 稳 和“ 。到 了   18年,   8 中央提出了沿海 发展战略 , 9 但也忽视 了当  ① 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来看 , 显然使用 M 2作为货币量的控 制对象更有说服力。   维普资讯 时应 当具备的客观 条件 , 出现 了大规模投资需求再  次膨胀的情况 , 加上物价改革的“ 闯关” 思路造成 了   挤兑和抢购风潮 , 通货膨胀十分 明显。央行在 18  98 年的第四季度开始 实施 紧缩的货币政策, 图 中可  从 以看见随后 的三年 中 M 2稳 中有降 , P 一直 在下  CI 降, D G P的增 长也 受到紧缩货币政策影 响, 持在  保 个不高的水平上 。19 94年开始 , 币政策开始放  货 松, 采取 了适 度从 紧 的货 币政策 , 央行 采 取收缩 专 业  银行信贷能力 , 调高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措施 , 同  时着力减轻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 响 , 在此  基 础上 19 95年和 19 9 6年 继续 实行 适度从 紧 的货 币  政策 。从 19 年下半年开始到 19 年为止 , 93 96 新一轮  宏观调控实现了国民经济的“ 软着陆”经济增长率也  , 恢 复到 了适 度 区间 , 为从 19 97年起 一 直保 持 至 今 的  稳健的货币政策奠定 了基础 , 也为货 币政策从 “ 逆风  向” 转向“ 单一规则” 提供 了条件。1 7年, 9 9 中国经济  和金融 受到东南亚金融 危机影 响 , 出现 了较长 时 期 内  的通货紧缩 , 居民消费指数持续 l 个月的负增 长, 7 商  品零售物价指数持续 2 个月 的负增 长, 3 生产资料物  价指数持续 3 O多个 月的负增 长; 直到 20 年 , 02 这一  情况才开始好转.这期间, . 央行更多采用市场手段来  进行调节, 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 , 采取 了扩  张 的财政 政 策来 应 对通 货 紧缩 。从 20 04年 开 始 , 实  行 了“ 双稳健 ” 的财政政策 和货 币政策 。这说 明 , 国  我 已经逐渐认 同了在市场机制 的作用下货币政策更多  地 只是 一种调控手段 。   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的货币政策所进行 的比   较分析中, 可以发现在货币政策表现为 比较强势的时  期, 货币供给的增 长率的变化程度往往超过 了 G P D  的增长率, 并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减; 这使得货币政策  具有短期性的特点 。 也对货币政策执行的 目 标提出了   新的观点。货币政策主要是应对短期内的经济波动 ,   在长期内几近无效; 在长期内货币是 中性的, 检验一  定时问内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执行  后的一段时间内货币的中性程度来进行判断。   对于长期里的货 币中性 , 以用货 币主义 的货  可 币需求 函数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的弹性模 型来解释 。   现在假设一个简单的货币需求 函数 :   P   M = 护 式中  代表名义货币需求 ,代表价格水平 , 代  P l , 表实际的产出水平,  代表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 如果  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则可假设  : 则有 M=   M, P 将 此 式 子对 日‘ J ’ 问 求 导 , 可得 :  一d g d f= +  ,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   则有 ,  一= 一+M t O p y -0 3   /  ̄ 1Y 。     即  …  。  M  O t,d :  t。     ,  —P O + YO ’ t    卢 t写成弹性表示式为 : 刁批   小  /   千  e  =e f    + e i在一段连续 的时问里 , 的弹性表示货币量的    增长率 , P的弹性表示价格 的增长水平 , 即通货膨胀  率 , 的 弹性 表 示 实 际 产 出 的增 长 率 。这 表 明 货 币 l ,   供给量的增长水平应该等于实际产出增长 的水平和  物 价 上涨 水平 之 和 。  如果进一步假 设货 币是非 中性 的, 则货币的扩  张必然将导致实际产 出的增加 , 实际产出增长会  而 带来货币需求的增加 , 货币需求 的增加又会 带来一  个数量更小一点的货 币供给增加 , 带来 比上式中更  高的通货膨胀率 。根据有 预期 的菲利普斯 曲线 可  知, 长期的产出增 长率和短期 的产 出增长率取决 于  人们对通货膨胀 的预期 , 因此在短期 内就会 产生 由   此引致的实际产 出增长率 , : 即 (  一(    ( e ) e) e )= (  E一(  ) e ) (  表示长期产 出增长率, e) e) (  表示预期通 货 膨胀 率 。  将此式子代人一般状况下的弹性公式可得:  ( )一 e一 ) (   一e ) 形   e  寺( e = ( ) ( ), 为,   P      e    变eP=南 ( / ) (E , d3 + e 奶为 '( 焉 P   -P   )( +邵 ) 一邓 (   =  一 (  , 1 e e) e 卢 e)   e  +酃 [ 一(  ]  一 e) e e) =e  (Y 长期里有 e  =( ) , e   代入上式可得   e e  (    =  一 e )因此长期货 币中性假设成立 。   更进一步地分析 , 对私人部门来说 , 如果其能预 期到货 币政策的作用程度 , 么货 币政策在短期内 那   也是无 效 的。引入 一 个 K d n yl d和 Pect 17 ) ] a rso (97    t关于政府和私人 部门之问 的动态博弈模 型 ,   可以 发现政府没有动力维持 固定的货币政策 , 私人部 门   的理性预期导致货币政策无效。假定政府单阶段的  效用 函数如下 :  M(  Y   一C e ) e,) (   一(,   ) C> k>1 1一  , 0,  d M  o P  O Y  MO MO dt   十   ,  —其 中 y是 自然失业率  的均衡产出。 F  由有 预 期 的 通 货 膨 胀 的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为 Y= +b e   ( 一(   ) e)  又  =  : 护 ~, 以可 得 ,   所  ①这个模 型来 自 于张维迎 的《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一书 中一个宏观模型的变形。   维普资讯 因此 政府 在给 定私 人部 门通货 膨胀 预期 的 约束 的, 他们会预料到政府的这种结果 , 因此政府得到的   效用水平只能是  , 币政策的作用在短期 内表现  货 为无效 , 货币在短期 内也表现为中性。   有了货币 中性这个假设的成立 , 根据上 面的推  论, 我们 可 以通 过 判 断 一定 时期 内 的货 币 中性 程 度  来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货 币供给量 ( 2 作  M )为货 币政 策执行 的 中介 指 标 , 用 G P作 为 对 产  采 D条件下选择货币政策 , 其面临的问题是 :  Ma M ( , )= 一C( p  一(   ) x e Y e) y一  .tY= . y+b e ( 一(   e)解是短期最优通货膨胀率:  (    =( e) C+b ) b b e )    ( (   +( k一1 y   ))这个式子表明, 政府选择的通货膨胀率是私人  部 门预期 的 函数 , 是政府 的反应 函数 。 这   假定私人部 门有理性预期 , 那么预期 的通货膨  胀率就为将其代人政府的反应 函数 , 均衡 的通货膨 胀率 为 :  (   =(    =C b k一1 y e) e)   ( ) 出水平的度量 ,P 作为物价变化 水平 的度量, CI 以产  出水平 、 价格水平的变化对货 币供给量增长率的解  释能力作为货 币政策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考虑到时  间序列的平稳性 问题 , 所有 的变量都是对应变量的   变化率㈣, 建立一个简单的三变量线性 回归模型:  ( ) =C( )+C( )?( D   +C( )? M2   1 2 G P) 3   ( )), …( )   , … 1 这样 政 府 的短 期效 用 水 平 为: = 一(   M  k一1  ( ) 1+C b )     相比之下 , 如果政府能保证实行零通货膨胀政  策, 政府的效用水平为 : p M =一( 一 )y k 1    下标 p表示政府事前 的承诺零通货膨胀率 , 显  然可 以发 现政府 在选 择短 期最 优通货 膨胀 政策 时 的  效用水平低于零通货膨胀时的效用水平。     . 政府不选择零通货膨胀率 , 是因为它不是动态一  致的政策 , 于通货膨胀水平 的政府效用是  = 对应  一其中变量 ( 2  表 示货 币供 给量 的增 长率 , M)  ( ): 胞 ,   ll gt I  —; 变量 (  ) 表 示 G 尸 的增长  ( ,   D率,G P ,   (D ) :   增长率 ,c ,   (  ) =  u 』 』,一; 变量(  表,  示的  ; ∈ ( Ⅳ且 f 1   >)  I  ( 一   C+    ( 1 b( b) k一1l , 明显  > , )) 很 e   政府 袁1  利用表 1 20 20 年上半年之间的季度数  中 00— O5据, 我们对中国在此期间内的货币政策进行实证检验。  没有积极性维持零通货膨胀。由于私人部门是理性 0j 零≯ l |_     l      t饰  。.20 20 年 间 G P C I M 增长率表  00— 05 D 、P 和 2l  O1 . O.  1| 蝻    0l .7 35 l .7 33 l  0 | 姊铝 每   |  2o 0 2一 l 2~Ol  2 o 一O 03 3—01  C% p  i  一O. 3 6 O5 . №%    l 8 6.  1  420 O o—O 3一Ol  20 0 O一0 一Ol 6  81 . 8.   28  99 . 20 O o~0 一Ol 9   20 O o—l 一Ol 2   2 ol—O 一Ol 0 3   2 ol—O 一Ol 0 6   2 ol—O 一Ol 0 9   2 ol—l 一Ol 0 2   2o 0 2~O ~Ol 3   2o 0 2一O 一Ol 6   2o 0 2一O 一Ol 9  82 .  8   8.  1 7.   9 7.   6 7.  3 76 .  7.  8 7.   9O 2  .6 O 9  .3 14 .  04   .7 一O 6   .3 O2 .  一O 6 .  —10  .7 一O 7   .7l .7 33  l 3  2. 3 1 9 2.   . 1 0  3. 7 l 5  3. 7 l ,  35 1 5 3.  1 2  4. 7 l 4  5. 72o 0 3一O 6一Ol   2o 0 3一O 一O1 9   2o 0 3一 l 一Ol 2   2 o 一O o4 3一Ol   2 o 一O 一Ol 04 6   2 o 一O 一O1 o4 9   2o o 4一l 一Ol 2   2o 0 5一O 3一Ol   2 o 一O 05 6一Ol  82 .  85 .  9.  1 98 .  97 .  95 .  9.   5 9.   5 95 . O 6  .7 O. 3 8  27 .  2. 7 7  4.   4 5 2  .7 3. 7 1  2 8  .3 17   .31 8 4.   1 4  5. 7 l 8 6.   l.  89 1.  76 l 2  4. 7 1 0 4.   1  4 1 8 4.  注: 数据 采 源 : 中国 宏 观 经 ; 息 l e u m c cia tm c ) 歼信 碉( d . ar hn .o . n  o对表 1 中的数据进行回归 , 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  ( ) 5 5 9 5 54+1 0 18 3 9?( D ) M2 = . 6 2 5 5 .660 6 G P 一表2  … 瀣 3  聚   {误 l计   概 .    |i 数 桶 差 统 量 _   准 率  C  GP D 0 0 6 3 8 9 5? C I  .6 9 8 9 1 ( P )5 6 5 . 0 5  0 8   O2 4 .9 6 24 16 1 5 2  5 2 5 I. 6 4 . 9 9 1 660 . 1 61.51   O1 3 . l8 O  06 4   1 53 44  6 6 .1   4变量( D )的系数为正而( P)系数为负, G P  CI   表  示货 币供 给量 的变化 同产 出水 平 成 正 比、 同价 格 水  平成反比, 这在理论 上是符合的。方程拟合情况报  告 如表 2  。CI P  可决系数 —. 6 90 1 3 l0 1 8 O8 8 O 6 3 . 0 2 一. 5 4 . l O 9   39   22   3 0 2 32   均值方差  . 35 9 1.6 l 4522   16 13  .6 34 2 84 7  .9 4 2 O 0 9 3  .7 90调整 的可决系数  O 12 4  标准方差  . 58 8 对数似然估计值 一 8 97   F 3 .4 0 4 统计量  D 统计量  10 2 7  概率( 统计量 ) W . 82 5 F  ① 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 , 采用货 币供给量而不使 用利 率等其他指标。   ② 在对 变量 G I P 和 M P、 I C 2的散点图进行观察 后, 发现 时间序列并非平稳, 所以要通过平 稳化处理 来使 时问序 列变得平稳 , 文采用 了取 本   变量变化率 的方法 , 对平稳化处理后的变量散点图的观测支持这一结果。   维普资讯 方程 的单 个 变 量 的 t 计 量 如 表 中所 示 , 统 在统 计上都是显著的, 说明货 币供给量 同产出和价格水  平之间存在确定 的关系 , 拟合优度 为 02 32 , 但 .3 59  调整后仅 为 0 124 , .5 88 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在很  大程 度上 并不 受 到 产 出 水 平 和 价 格 水 平 变 化 的 影  响, 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外生 I, 生 货币呈中性。根据  前面的理论 , 这个结果可以解释我国 19 97年以来一  直实行的稳健的货 币政策 , 同时说 明央行 在执行  也 货币政策方面是成功的, 也证 明了本文的观点 :   货币 政策 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一定时期 内的货币中性程度 来解 释 。  参考文献 :  [] 1 新帕尔格雷夫 经济学 大词 典 [ ]北 京 : 济科 学 出版 社 , z  经  1 9 Vo3:8   9 5. 1 6 5[ ] 美)爱德华 ? 2( 夏皮罗. 宏观经济分析 [ ]北京 : M. 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 ,95 ̄6 . 18 7 0 [ ] 法)萨伊. 3( 政治经济学概论 [ . M]北京 : 印书馆 ,93  商务 16 :1 2 —4   4 5.[ ] 克塞尔  息与价格 [ . 4 维 利 M] 北京 : 务印书馆 , 9 :   商 1 78 9 3—1 6. 2  [] 5 凯恩斯. 就业 、 利息 和货 币通 论 [ . M] 北京 : 商务 印 书馆 ,  1 83:5 —5   9 22 3.【 ] 尔顿 ? 里德 曼 ; . . 6 米 弗 A J 施瓦 茨  国货 币史 16 1 6  美 8 7— 9 0 年 [ . M] 普林斯顿大学 出版社 , 6 :9 . 1 366 9  四、 结论及进 一步的思考 本文指出, 在货币政策 的有效性和货 币能否保  持中性之间存在着确定 的某种联系 , 这种联 系为检  验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方法——抛开传统的  以货币政策 的传导机制 为主的货 币政策 有效性 分  析, 建立了以货币中性程度来衡量货币政策 目标 的  检验方法 。本文基 于中国改革开放 2 O多年货币运  行的实际情况 , 将同一时期 内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进行对比分析 , 结合 当期 内的货币供给量 、 产出水平  和价格水平 , 解决了传统货 币政策 四大 目标选 择中   取与舍 的难题 , 仅以一定时期 内货币 中性程 度作 为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核心 目标。   本文的核心结 论是 : 1 短期 内货币是非 中性  () 的, 据此政府可以通过货 币政策来进行宏 观经济调  控, 依靠货币供给来改变产出; 但是由于长期内货币   是中性 的, 所以长期依靠货币供给来刺激实 际变量  的增 长是 不 现 实 的 ;2 一 定 时 期 内的 货 币 政 策 能  () 够影响到随后一段时间 内的货 币中性程度 , 但影 响  [] 8 谢平 ; 强 .当代西方货 币政 策有效性 理论述评 [ ]. 廖 J 金 融 研 究 。98 4 : 19 ( ) 7—1 . 2 [ ] U A   . w l ttn ot  untt o    oe  9 L C SRE T oi saos fh qat   er o m ny l ri    e u i h yf y[] J .Am r a  cn mi R ve 9 0。 0:10 e cnE oo c ei i   w,18 7 0 5—1. 4  [O]GE K    .T espret ly o  oe n teU id 1 WE E JF h u enur i  fm nyi h  nt   at eS t : ni e r a o    eei ne[ ] E oo e i 。 9 6 5 : t e a  t p t i o t   d c J . cnm t a 18 , 4  as n re tn fh v e r c1—2 _ 1 [1 1 ]KIG R G,WA S N,M W.T sn ogrn nur i . N    TO   et gln u  e tly i a t  Wokn  ae  o 4 6 ,N t nl ueuo cnmi  eer R] rigP prN . 15 ao a B ra f o o c R sac i   E s h[ .  1 92  9 .[2 FS E     .A D S A E   J L n — u  et ly n   1 ] I R M E N  E T R J + o g r nu at ad H   n r i  spret i   n A I A f m w r J .A e cnE o o i R   u e u at i a  R M   a e ok[ ] m r a  cnm c e n r yn l r i  ve iw.1 9 9 3.8 40 3: 2一l   5.[3 U L R    .M a r  f oe n  eq at   er 1 ]B L A D JB es e o m nyadt   un t t y us   h i h   y o[ ] eea R sreB n f t ousR v w,19 7 :9—3 . J .Fd r  eev  a ko  .L i ei l S   e 94, 6 1 0  [4]S R E I  K AU ED mpr a ei neo  el g   1 E L TSA, R S   .E icl vd c nt   n — i   e h or  et ly yo eiui   w— r u ny n raoa d t [ ] E u nu a th pt s  s g o f q ec  t nt n   a J . - n r i  h s n l e ie i l a  c n mis L t r 。1 9 5 o o c   e t s 9 6。 0:3 3—7  e 2 .[5 O C E    ,O R K C M o n —n  e t l  na  1 ]B S H N JF T O     .L g l nu at i n n ri   yA MA f me ok o met[ ] me cnE oo cR v w,19   RI   a w r :cm n J .A r a  cnmi ei r i   e 9 4。8 4:1 7 —73  40 .程度随着货币政策 的释放 而逐渐减 弱; 3 维持货  () 币中性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 策的核心 , 是检验  也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好的指标 。   上个世纪 9 年代以来 , O 美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   重大变化。美联储一改过去传统的“ 单一规则” 实行  , “ 中性货币政策” 并取得了 良好 的效果。所谓 “ 中性  货币 政策”就是 以货 币稳定 增长为 目标 的“ 一规  , 单 则” 泰勒规则” 和“  的结合。对我国来说 , 19 从 96年  5 月以来 9次调整利率水平 , 已经使我 国的实际利率  处于负利率的水平。利率对产 出影响不大, 很难作为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但就长期而言 , 随着金融 的深  化和发展 , 货币国际化 的趋势在所难免 , 利率 、 汇率以   及更广义的货 币量都可以成为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  的指标 和验证 货币 中性的更佳选 择 。  [6 L K L SN o e u h r v ec    e o g rn e. 1 ]O E A N   .Sm   r e ei ne nt   n — u  u  ft   d o hl n t l     oe J . cnm e L tr。 9 6 5 : 9 8 r i o m ny[ ] E oo i  e e 19 , 0 33— . at f y s ts  [7]HA G A A,L csR F o n o et lyadsp re . 1 U    ua    .L g—rnn u a t n  ue u  ri  nt l    nA I A f m w r : o m n [ ] A e cnE oo i R . r i i a  R M   a e o cm et J . m r a cnmc e at n y r k i      ve ,1 9 iw 9 7,8 7:7 6 —5   5 9.[8 R N  C N   .T sn  e on hp tei o  tn  1 ]E MII L, HA G D et gt   i yohs  fai . i hj t s rol y n  et l  ne sa a ci e a o t c e f o a[ ]  at adnu at ud r esnl o t r i : h  s o K r J , i  ri y   o   n g tn e a     eJu a fE o o tis 9 6。7 o r lo  c n merc ,1 9 n 4:3 3 —8   6 6.[9 1]周锦林. 关于我 国货币“ 中性 ” 问题 的实证研究 [ ]经济  J.科学 , 0 ( )6 一 5 2 2 1 ;l 6 . 0  [0 2 ]陆军 ; 舒元.长期货币中性 : 理论及其 中国的实 证 []金  J.融研 究 ,0 2 6 :2— O  20 ( )3 4 .[1 中国货 币政策报告 (05第一 季度 ) 中国人 民银 行 【 ] 2] 20 . R.  20   0 5.[2 张维迎. 弈 论 和信息 经济 学 [ . 2] 博 M] 上海 : 上海 三 联 出版 社 ,9 6 1 8—10  19 :6 9.责任编辑 : 靖晓莉 ① 泰勒规则是由斯坦福大学J? 泰勒教 授于 18 95年提出的著名理论。泰勒通过对美国以及英 国、 加拿大等国货 币政簸实绩的细致研 究发现 ,  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率的 因素中, 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 持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的变量。因此, 他认为 , 调整真实   利率应 当 成为货币当局 的主要操作方式。  
[ 经济专 论]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 0 年第 1 总第 1 O 06 期( 期) 2 文章编号 :03— 66 20 )1 0 1 0 : 10 63 【06 0 — 09~ 6 中图分类号:8…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股票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影响分析 姓名:庄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俞洁芳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股票价格对我国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两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在物价稳定方面,…2016年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 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 2、充分…经 济 学 2 1 u ut 02A gs 近年来我 国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 发展分析 郭 驰 6 06 ) 10 5 ( 川 大学经 济 学院 ,四川成 都 四 [ 摘 要 ]货币政 策 最终 目标 的争论 由来 已久 ,一般认 为货 币政策 的最终…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假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